CN115392055B -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2055B
CN115392055B CN202211291320.8A CN202211291320A CN115392055B CN 115392055 B CN115392055 B CN 115392055B CN 202211291320 A CN202211291320 A CN 202211291320A CN 115392055 B CN115392055 B CN 115392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arbon emission
change rate
area
unh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13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92055A (zh
Inventor
周悦
黄彦璐
林振福
陈炎森
马溪原
杨铎烔
姚森敬
王鹏宇
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Power Grid Digital Gri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913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20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2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2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92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2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4Power grid distributio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根据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根据资源变化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根据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得到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滞后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出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步升高,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引发一系列问题产生,例如土地沙漠化、气候反常、冰山融化等。为了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碳排放脱钩理论,碳排放脱钩是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关系不断弱化乃至消失的理想化过程。
目前的相关技术中,采用Tapio脱钩模型对一个地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进行分析,具体是通过年度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年度资源变化率来计算碳排放脱钩指数,根据该地区年度碳排放量变化率、年度资源变化率以及碳排放脱钩指数确定碳排放脱钩状态,由于采用的是年度碳排放量变化率和年度资源变化率对碳排放脱钩状态进行分析,所以得到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滞后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根据待分析地区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该第一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该第二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在该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该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根据Tapio脱钩模型、该资源变化率、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根据该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根据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该参考地区的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该碳脱钩因子、该碳转移因子,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分析地区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包括:
确定该第一碳排放量占第三碳排放量的第一比值;该第三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在该目标年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年度碳排放量;
根据该第一比值和该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该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述根据该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包括:
确定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对应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的第二比值;
根据N个该第二比值的平均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该参考地区的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该碳脱钩因子、该碳转移因子,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包括: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小于零、该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该第一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弱脱钩;
其中,该第一预设阈值小于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该参考地区的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该碳脱钩因子、该碳转移因子,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包括: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小于零、该碳转移因子大于1,或者,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小于零、该碳转移因子小于零,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强脱钩;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弱脱钩;
其中,该第二预设阈值小于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该参考地区的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该碳脱钩因子、该碳转移因子,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包括: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连接;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该第四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该第四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负脱钩;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该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该第四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连接;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该碳脱钩因子大于该第四预设阈值、该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负脱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
若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该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分析地区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该第一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该第二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在该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Tapio脱钩模型、该资源变化率、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该参考地区的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该碳脱钩因子、该碳转移因子,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根据待分析地区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该第一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该第二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在该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该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根据Tapio脱钩模型、该资源变化率、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根据该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根据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该参考地区的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该碳脱钩因子、该碳转移因子,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根据待分析地区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该第一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该第二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在该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该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根据Tapio脱钩模型、该资源变化率、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根据该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根据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该参考地区的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该碳脱钩因子、该碳转移因子,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根据待分析地区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该第一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该第二碳排放量为该待分析地区在该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该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根据Tapio脱钩模型、该资源变化率、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根据该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根据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该参考地区的该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该碳脱钩因子、该碳转移因子,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上述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根据待分析地区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第一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根据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根据资源变化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传统技术中,是通过待分析地区年度的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年度的资源变化率确定碳脱钩因子,根据年度的碳排放变化率、年度的资源变化率以及碳脱钩因子确定碳排放脱钩状态,由于采用的是年度的数据,所以得到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滞后性。而本申请通过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数据,并且基于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实现及时得到碳排放脱钩状态,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得到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滞后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排放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转移因子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资源伸缩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其中,环境控制变量表示的是待分析地区的环境控制变量,例如,待分析地区的环境控制变量的名称以及取值如表1所示,将待分析地区的环境控制变量记为X,X包括了待分析地区的物价指数、产业结构、城镇化率、气温变化、假期以及公共事件。其中,物价指数与城镇化率的取值频率例如为一年一次,其他控制变量的取值频率例如为一个季度一次。
表1
Figure 627167DEST_PATH_IMAGE002
具体地,可以根据地级行政区的划分确定待分析地区。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以及环境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如下所示:
ΔE=aΔG+bX+c
其中,ΔE表示的是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可以从电网企业获取该用电量变化率,ΔG表示的是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X表示的是环境控制变量的取值,该取值如表1所示,可以从待分析地区的相关部门获取,a、b、c表示的是常数。
根据以上关系式确定资源变化率ΔG:
Figure 768429DEST_PATH_IMAGE004
S202,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第一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具体地,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可以将第一碳排放量设为CE,将第二碳排放量设为CH。第一碳排放量CE的计算公式为:
CE=LPC+OPC
其中,LPC表示的是待分析地区火力发电产生的碳排放,LPC=(待分析地区火力发电总量-待分析地区火力发电的输出电量)×本地区所属区域的电力碳排放因子;OPC表示的是由其他地区向待分析地区输入的火力发电量产生的碳排放,OPC=其他地区向待分析地区输入的火力发电量×其他地区所属区域的电力碳排放因子,电力碳排放因子表示的是发送一度电需要消耗的碳排放量,不同区域电网对应的电力碳排放因子如表2所示。可以先确定待分析地区的所属区域,再基于表2查找所属区域的电力排放因子,进而将所属区域的电力排放因子作为待分析地区的电力排放因子。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的一个所属区域可以为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多个城市所在的区域。
表2
Figure 813483DEST_PATH_IMAGE006
第二碳排放量CH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127921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76286DEST_PATH_IMAGE010
表示的是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第i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
Figure 217810DEST_PATH_IMAGE012
表示第i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具体的化石能源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48363DEST_PATH_IMAGE014
本步骤中,S202、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确定第一碳排放量占第四碳排放量的第三比值;第四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历史年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年度碳排放量;
根据第三比值和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具体地,可以将第三比值设为
Figure 573016DEST_PATH_IMAGE016
,历史年度例如为上一年,将第四碳排放量设为
Figure 405581DEST_PATH_IMAGE018
,将第一碳排放量设为CE,则第三比值可以通过以下关系式表示:
Figure 216542DEST_PATH_IMAGE020
将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设为
Figure 3233DEST_PATH_IMAGE022
,第二碳排放量设为CH,则
Figure 456211DEST_PATH_IMAGE022
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Figure 644746DEST_PATH_IMAGE024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例如,若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393653DEST_PATH_IMAGE026
,则
Figure 402060DEST_PATH_IMAGE026
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924309DEST_PATH_IMAGE028
S203,根据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具体地,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以及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的关系式如下:
Figure 701772DEST_PATH_IMAGE030
其中,
Figure 618650DEST_PATH_IMAGE032
表示的是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Figure 848774DEST_PATH_IMAGE034
表示的是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Figure 643555DEST_PATH_IMAGE036
表示的是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
可选的,例如将
Figure 806683DEST_PATH_IMAGE032
乘以第一预设系数得到的乘积结果作为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S204,根据Tapio脱钩模型、资源变化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其中,碳脱钩因子表示的是待分析地区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与资源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具体的,例如,将碳脱钩因子设为e,则可以根据Tapio脱钩模型中的碳转移因子、上述资源变化率ΔG、上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Figure 661506DEST_PATH_IMAGE032
,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e,可用以下关系式计算该碳脱钩因子e:
Figure 145971DEST_PATH_IMAGE038
可选的,例如将ΔG乘以第二预设系数得到的乘积结果作为修正后的资源变化率,将
Figure 213284DEST_PATH_IMAGE032
乘以第三预设系数得到的乘积结果作为修正后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将修正后的资源变化率设为
Figure 496498DEST_PATH_IMAGE040
,将修正后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设为
Figure 256643DEST_PATH_IMAGE042
,可用以下关系式计算该碳脱钩因子e:
Figure 992518DEST_PATH_IMAGE044
S205,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其中,碳转移因子表示的是待分析地区向其他地区或其他地区向待分析地区转移碳排放量的情况。
具体的,N可以取任意的自然数,最近N个季度包括了当前季度,以及除去当前季度之外的距离当前季度最近的N-1个季度。例如,将N设为20,将碳转移因子设为r,则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20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20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r。该参考地区可以是除待分析地区之外的任意一个地区,也可以是包括待分析地区在内的或者不包括待分析地区在内的任意几个地区的总和,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S206,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例如,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为
Figure 627636DEST_PATH_IMAGE032
,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为
Figure 968619DEST_PATH_IMAGE046
,碳脱钩因子为e,碳转移因子为r,则可根据上述各数据的取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如表4所示,表4所表示是待分析地区在上述各数据的取值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表4
Figure 165245DEST_PATH_IMAGE048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根据待分析地区该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该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第一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根据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根据资源变化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传统技术中,是通过待分析地区年度的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年度的资源变化率确定碳脱钩因子,根据年度的碳排放变化率、年度的资源变化率以及碳脱钩因子确定碳排放脱钩状态,由于采用的是年度的数据,所以得到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滞后性。而本申请通过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数据,并且基于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实现及时得到碳排放脱钩状态,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得到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具有滞后性的问题。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排放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上述S202包括:
S301,确定第一碳排放量占第三碳排放量的第一比值;第三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目标年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年度碳排放量。
例如,将第一比值设为
Figure 245807DEST_PATH_IMAGE050
,将第三碳排放量设为
Figure 451661DEST_PATH_IMAGE052
,则第一比值可以通过以下关系是表示:
Figure 912729DEST_PATH_IMAGE054
S302,根据第一比值和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具体地,由于相关部门公布的第二碳排放量的数据为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所以需要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占第三碳排放量的第一比值和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例如,将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设为
Figure 778792DEST_PATH_IMAGE056
,则
Figure 692521DEST_PATH_IMAGE056
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Figure 436486DEST_PATH_IMAGE058
S303,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具体地,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若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表示为
Figure 283220DEST_PATH_IMAGE060
,则
Figure 556069DEST_PATH_IMAGE060
满足如下关系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2_117A
可选的,也可以将得到的
Figure 661822DEST_PATH_IMAGE060
乘以第四预设系数得到的乘积结果作为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引入第一比值,确定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进而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提高了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的数据的准确性。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转移因子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如何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上述S205包括:
S401,确定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对应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的第二比值。
例如,将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设为
Figure 209478DEST_PATH_IMAGE064
,N可以取任意的自然数,当N取1时,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为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将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设为
Figure 645138DEST_PATH_IMAGE066
,将第二比值设为
Figure 853003DEST_PATH_IMAGE068
,则
Figure 272483DEST_PATH_IMAGE068
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0_119A
S402,根据N个第二比值的平均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具体的,若第二比值为
Figure 30355DEST_PATH_IMAGE068
,则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r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2_93A
可选的,也可以将得到的r乘以第五预设系数得到的乘积结果作为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对应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的第二比值,根据N个第二比值的平均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由于碳转移因子的取值为N个第二比值的平均值,提高了通过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转移情况的准确性。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上述S206包括:
S501,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强脱钩。
具体地,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中的序号1对应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所示,若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4_112A
,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强脱钩。
S502,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弱脱钩。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1。
具体的,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中的序号2、3对应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所示,若
Figure 166195DEST_PATH_IMAGE076
或者,若
Figure 46426DEST_PATH_IMAGE078
>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0_86A
>0、
Figure 592683DEST_PATH_IMAGE082
,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弱脱钩。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由于将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划分为不同的情况,提高了为待分析地区制定相关碳排放策略的针对性。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上述S206包括:
S601,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1,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小于零,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强脱钩。
具体的,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中的序号4、5对应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所示,若
Figure 216562DEST_PATH_IMAGE084
,或者,
Figure 626815DEST_PATH_IMAGE086
<0、
Figure 209106DEST_PATH_IMAGE088
>0、e<0、r>0,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强脱钩。
其中,
Figure 573484DEST_PATH_IMAGE088
表示的是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
S602,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弱脱钩。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1。
具体的,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中的序号6对应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所示,若
Figure 266634DEST_PATH_IMAGE090
,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弱脱钩。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由于将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划分为不同的情况,提高了为待分析地区制定相关碳排放策略的针对性。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上述S206包括:
S701,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连接。
具体地,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中的序号7、8对应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所示,若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2_126A
,或者,若
Figure 672339DEST_PATH_IMAGE086
>0、
Figure 924066DEST_PATH_IMAGE088
>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94_125A
,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连接。
S702,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负脱钩。
具体地,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中的序号9、10对应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所示,若
Figure 211959DEST_PATH_IMAGE096
,或者,若
Figure 177641DEST_PATH_IMAGE086
>0、
Figure 521074DEST_PATH_IMAGE088
>0、0.8<e<1.2、0<r<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负脱钩。
S703,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连接。
具体地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中的序号11对应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所示,若
Figure 445167DEST_PATH_IMAGE098
,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连接。
S704,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负脱钩。
具体地,以表4为例进行说明,如表4中的序号12对应的碳排放脱钩状态所示,若
Figure DEST_PATH_IMAGE100_126A
,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负脱钩。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由于将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划分为不同的情况,提高了为待分析地区制定相关碳排放策略的针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还包括: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
具体的,由于有待分析地区倾向于将碳排放较高企业搬迁到其他地区的情况,即通过碳转移减少碳排放量,所以可以通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判断待分析地区的碳转移类型。例如,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为
Figure 689198DEST_PATH_IMAGE086
=10%,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为
Figure 691527DEST_PATH_IMAGE088
=9%,由于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Figure 462037DEST_PATH_IMAGE086
大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
Figure 494715DEST_PATH_IMAGE088
,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
具体的,例如,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为
Figure 616255DEST_PATH_IMAGE086
=10%,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为
Figure 923739DEST_PATH_IMAGE088
=11%,由于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Figure 987904DEST_PATH_IMAGE086
小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
Figure 519379DEST_PATH_IMAGE088
,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
本实施例中,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通过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与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考虑了待分析地区碳转移对待分析地区碳排放脱钩状态的影响,提高了确定待分析地区碳排放脱钩状态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还包括: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确定待分析地区达到碳达峰时间;若待分析地区达到碳达峰时间晚于预设时间,则确定待分析地区为非达标地区;获取达标地区的电力能源网部署方案,从多个达标地区中确定目标达标地区,并将目标达标地区的电力能源部署方案输出给未达标地区。
其中,碳达峰表示的是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具体的,以表4为例,若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序号1、2、3中所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则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的变化趋势,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可以在2030年之前可以实现碳达峰。若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序号4、5、6中所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则认为待分析地区若进行碳转移,才可能在2030年之前可以实现碳达峰。若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序号7、8、9、10中所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则认为该待分析地区在2035年之前可以实现碳达峰。若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序号11、12中所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则认为该待分析地区在2035年之前不能实现碳达峰。
例如,若预设时间为2030年,以表4为例,若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序号1、2、3中所示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则确定待分析地区为达标地区,否则,确定待分析地区为非达标地区。
具体的,从多个达标地区中确定目标达标地区,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可以根据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工业类型,从多个达标地区当中选取出与未达标地区匹配度最高的达标地区,将匹配度最高的达标地区作为目标达标地区。
确定出目标达标地区后,将目标达标地区的电力能源部署方案输出给未达标地区。
可选的,也可以只根据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工业类型当中的一个到两个参数来选取与未达标地区匹配度最高的达标地区,将匹配度最高的达标地区的电力能源部署方案输出给未达标地区。
本实施例中,根据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工业类型,从多个达标地区当中选取出与未达标地区匹配度最高的达标地区。将达标地区的电力能源部署方案输出给未达标地区。或者只根据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工业类型当中的一个到两个参数来选取与未达标地区匹配度最高的达标地区,将匹配度最高的达标地区的电力能源部署方案输出给未达标地区。使得未达标地区获取到的电力能源部署方案更具有参考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的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装置8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801、第二确定模块802、第三确定模块803、第四确定模块804、第五确定模块805和第六确定模块806,其中:
第一确定模块801,用于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第二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第一碳排放量为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第三确定模块803,用于根据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第四确定模块804,用于根据资源变化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第五确定模块805,用于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第六确定模块806,用于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80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第一碳排放量占第三碳排放量的第一比值;第三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目标年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年度碳排放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比值和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五确定模块805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对应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的第二比值。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N个第二比值的平均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六确定模块806,具体用于: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弱脱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六确定模块806,具体用于: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1,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小于零,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弱脱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六确定模块806,具体用于: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连接;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负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连接;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负脱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装置800还包括: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
上述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第一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根据Tapio脱钩模型、资源变化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碳排放量占第三碳排放量的第一比值;第三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目标年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年度碳排放量;
根据第一比值和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对应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的第二比值;
根据N个第二比值的平均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弱脱钩;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1,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小于零,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弱脱钩;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连接;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负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连接;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负脱钩。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第一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根据Tapio脱钩模型、资源变化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碳排放量占第三碳排放量的第一比值;第三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目标年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年度碳排放量;
根据第一比值和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对应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的第二比值;
根据N个第二比值的平均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弱脱钩;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1,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小于零,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弱脱钩;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连接;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负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连接;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负脱钩。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第一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第二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根据Tapio脱钩模型、资源变化率、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根据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根据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参考地区的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碳脱钩因子、碳转移因子,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碳排放量占第三碳排放量的第一比值;第三碳排放量为待分析地区在目标年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年度碳排放量;
根据第一比值和第二碳排放量,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对应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的第二比值;
根据N个第二比值的平均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弱脱钩;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大于1,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小于零、碳转移因子小于零,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弱脱钩;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小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连接;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负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连接;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碳脱钩因子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负脱钩。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根据待分析地区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所述第一碳排放量为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所述第二碳排放量为所述待分析地区在所述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根据Tapio脱钩模型、所述资源变化率、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根据所述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参考地区的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碳脱钩因子、所述碳转移因子,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分析地区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占第三碳排放量的第一比值;所述第三碳排放量为所述待分析地区在所述目标年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年度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碳排放量,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根据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与所述第一碳排放量之和,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包括:
确定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与对应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的第二比值;
根据N个所述第二比值的平均值,确定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参考地区的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碳脱钩因子、所述碳转移因子,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小于零、所述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强脱钩;
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弱脱钩;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参考地区的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碳脱钩因子、所述碳转移因子,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小于零、所述碳转移因子大于1,或者,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小于零、所述碳转移因子小于零,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强脱钩;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零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弱脱钩;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小于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参考地区的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碳脱钩因子、所述碳转移因子,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连接;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小于零,或者,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大于1,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入式扩张性负脱钩;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连接;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零、所述碳脱钩因子大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碳转移因子大于零且小于1,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为碳转出式扩张性负脱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大于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入类型;
若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小于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则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的碳排放转移类型为碳转出类型。
8.一种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分析地区内当前季度的用电量变化率和环境控制变量,确定当前季度的资源变化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待分析地区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所述第一碳排放量为所述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所述第二碳排放量为所述待分析地区在所述当前季度所属的目标年度的非火力发电消费量对应的碳排放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季度的碳排放量与上一季度的碳排放量,确定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Tapio脱钩模型、所述资源变化率、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脱钩因子;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二碳排放量变化率以及参考地区的最近N个季度中各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转移因子;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参考地区的所述当前季度的第三碳排放量变化率、所述碳脱钩因子、所述碳转移因子,确定所述待分析地区当前季度的碳排放脱钩状态。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291320.8A 2022-10-21 2022-10-21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Active CN115392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1320.8A CN115392055B (zh) 2022-10-21 2022-10-21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1320.8A CN115392055B (zh) 2022-10-21 2022-10-21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2055A CN115392055A (zh) 2022-11-25
CN115392055B true CN115392055B (zh) 2023-01-20

Family

ID=84128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1320.8A Active CN115392055B (zh) 2022-10-21 2022-10-21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205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1203A (zh) * 2019-06-10 2019-09-06 大连民族大学 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汉字字体的方法
CN113139725A (zh) * 2021-04-23 2021-07-20 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级碳排放计算分析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07120A (zh) * 2022-04-25 2022-07-0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测算碳排放规模的统计学建模方法
CN114757602B (zh) * 2022-06-16 2022-10-11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给侧电力碳排放风险预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2055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yndman et al. Density forecasting for long-term peak electricity demand
CN102945223B (zh) 一种构建多个风电场出力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的方法
CN114757457B (zh)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碳排放全过程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3020423A (zh) 基于copula函数获取风电场出力相关特性的方法
CN114757602B (zh) 供给侧电力碳排放风险预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89018A (zh) 物资需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7078480A (zh) 碳排放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产品
CN116934366A (zh) 充电场站的充电定价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Németh-Durkó Determinant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a European emerging country: Evidence from ARDL cointegration and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Hyndman et al. Monash electricity forecasting model
CN115392055B (zh) 基于脱钩模型的电碳达峰路径模拟与动态评估方法
CN117421871A (zh) 海上风电潜力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7056776A (zh) 碳排放量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907307B (zh) 面向电网实时数据交互的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在线分析方法
Larsen et al. Probabilistic production simulation includin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plants
CN116341809A (zh) 车辆充电排序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33771B (zh) 电力资源数值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56735B (zh) 一种用电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hmad et al. Modeling and prediction of primary energy supply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tructures based on Markov chain: an insight with focus on the role of natural gas in Pakistan
CN116227249B (zh) 功率气象数据智能迁移的新能源长期电量预测方法与系统
CN105069538A (zh) 一种基于细胞元成长模型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CN115330089B (zh) 一种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用户侧行企业动态碳监测分析方法
CN118014190A (zh) 制氢方案的确定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54495B (zh) 空调电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mmin et al. A case study of an isolated wind powered electricity system meeting 100% of local dem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