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8561A - 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8561A
CN115388561A CN202210333979.9A CN202210333979A CN115388561A CN 115388561 A CN115388561 A CN 115388561A CN 202210333979 A CN202210333979 A CN 202210333979A CN 115388561 A CN115388561 A CN 115388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outlet pipe
flow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39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华一
刘云
孙运磊
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ier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39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8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8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8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5/0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 F24H15/1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control
    • F24H15/176Improving or maintaining comfort of users
    • F24H15/18Preventing sudden or unintentional change of fluid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5/0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 F24H15/2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inputs
    • F24H15/212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 F24H15/219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afte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5/0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 F24H15/30Control of fluid 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utpu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to be controlled
    • F24H15/305Control of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包括热水器主体和流量调节阀,热水器主体设置有总进水端口和总出水端口,热水器主体还设置有加热机构,流量调节阀具有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进水管与总进水端口连接,第一出水管与加热机构的进口连接,第二出水管和加热机构的出口分别连接总出水端口;控制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长关水并再次用水时,先减小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增大第二出水管的水量;再根据总出水端口的温度逐渐增大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减小第二出水管的水量。通过流量调节阀以准确调节水流量以减小热水器的出水水温波动,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Description

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热水器根据热源不同,可以分为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热水器输出的热水经由用户终端(如水龙头或花洒)输出供用户使用。
热水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短时间关水再次使用热水时,会存在水温的变化。以燃气热水器为例,正常使用过程中,当用户关水并再次开启时,存在水温先升后降再平稳的过程,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性。
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准确调节水流量以减小水温波动的技术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流量调节阀以准确调节水流量以减小热水器的出水水温波动,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包括热水器主体和流量调节阀,所述热水器主体设置有总进水端口和总出水端口,所述热水器主体还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流量调节阀具有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总进水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加热机构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和所述加热机构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总出水端口;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长关水并再次用水时,先减小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增大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水量;再根据所述总出水端口的温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减小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水量。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阀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最大,所述第二出水管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最小,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开度最大;
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出水管处于关闭状态,反之,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
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也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反之,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也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开度相同。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关水并再次用水时,所述流量调节阀先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运行时,并在,所述总出水端口出水温度稳定后,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运行至第一位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若关水并再次用水的间隔超过设定时长后,所述流量调节阀先在第二位置处运行,并在所述总出水端口出水温度稳定后,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运行至第一位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状态;
获取所述总出水端口的出水温度;
根据加热状态以及出水端的温度,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运行。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热水器在正常运行加热输出热水过程中,在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功率处于最大值、所述总出水端口的出水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行直至所述总出水端口的温度等于预设温度值。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进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反之,所述进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行时,所述进水管的开度不变。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水伺服机构包括:
阀壳,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第一控流部件,所述第一控流部件包括转动移动部件和第一遮挡部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移动部件上;
第二控流部件,所述第二控流部件包括安装部件和第二遮挡部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上;
驱动部件;
其中,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动移动部件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所述转动移动部件转动,所述转动移动部件相对所述阀壳转动的同时还相对移动;所述第一遮挡部件设置在所述阀壳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侧,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流量;所述安装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移动部件上,所述第二遮挡部件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对布置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流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两根出水管的流量,在在设定时长关水并再次用水时,可以减小进入到加热机构中的冷水量并增大直接流向总出水端口处的冷水量,以增大冷热水的混合比例,进而使得出水温度波动幅度降低,并提高用户的淋浴体验。
通过在阀壳中设置阀芯组件,阀芯组件中的驱动部件能够带动第一控流部件和第二控流部件在阀壳内部活动,第一控流部件能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的调节第一出水管的流量,进而满足热水器加热功率变化而需要对水流进行调节的目的,而第二控流部件能够在短时间开关水的过程中,调节旁通流量以准确的控制冷热水的混合量,进而达到减小热水器出水水温波动的目的,通过流量调节阀以准确调节水流量以减小热水器的出水水温波动,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中阀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中阀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中阀壳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一位置的原理图;
图11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原理图;
图12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二位置的原理图;
图13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原理图;
图14为本发明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三位置的原理图;
图15为本发明热水器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
阀壳1;
进水管11、第一出水管12、第二出水管13;
第一隔板121、第一出水口122、辅助出水口123、第二隔板131、第二出水口132、支撑孔133、凹槽结构134;
阀芯组件2;
驱动部件21、第一控流部件22、第二控流部件23、轴套24、第一密封圈25、第二密封圈26、连接杆27;
转动移动部件221、第一遮挡部件222、挡片223;
滑动导向部2211、螺纹部2212;
通水口2221、水槽2222、遮挡延伸部2223、连接孔2224;
安装部件231、第二遮挡部件232、弹性部件233、弹簧座2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其中热水器包括热水器主体,所述热水器主体设置有总进水端口1000和总出水端口2000,所述热水器主体还设置有加热机构3000,还包括上述流量调节阀4000;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进水管与所述总进水端口连接,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加热机构的进口连接,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第二出水管和所述加热机构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总出水端口。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长关水并再次用水时,先减小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增大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水量;再根据所述总出水端口的温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减小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水量。
具体的,热水器通过加热机构来对流入其中的水进行加热,而流量调节阀4000的第二出水管则可以通过旁通管5000连接在加热机构3000与总出水端口2000之间的水管上,进而实现通过旁通管5000向总出水端口2000处直接输送冷水,以实现冷热水混合。
用户使用热水器过程中,存在短时间关水并再次用水的情况下,即二次用水,此时,加热机构中的水温较高,如果大流量的冷水进入到加热机构,在加热机构启动后会输出高温的热水,进而造成热水器总出水端口的出水温度上升,容易出现烫伤用户的可能性。
为此,在设定时长关水并再次用水时,则通过流量调节阀来调节冷水的流量分配,即先减小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增大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水量。此时,在热水器的总出水端口处,流量调节阀通过旁通管5000输送的冷水与加热机构3000输出的热水进行冷热水混合,混合后的水温能够更加与设定出水温度靠拢,以提高用户的淋浴体验。
其中,对于所述流量调节阀而言,其具有三个位置状态,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最大,所述第二出水管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最小,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开度最大;
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出水管处于关闭状态,反之,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
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也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反之,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也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开度相同。
这样,在二次用水时,所述流量调节阀先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运行时,并在,所述总出水端口出水温度稳定后,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运行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二次用水过程的起始阶段,由于加热机构内暂存热水的缘故,则可以使得所述流量调节阀调节至第三位置,此时,进入到加热机构内的水量降低,利用更小的水流可以将加热机构的热量更缓慢地释放出来,降低温度的最高点,且吸收来自加热机构的热量后与旁通管5000输送冷水混合可以更快的升温,提高温度的低点,进而稳定总出水端口2000的水温。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关水并再次用水的间隔超过设定时长后,所述流量调节阀先在第二位置处运行,并在所述总出水端口出水温度稳定后,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运行至第一位置。
具体的,在非二次用水的情况下,热水器正常启动时,则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初始位置在第二位置处,此时,加热机构3000内部也为冷水,进入到加热机构3000内的水流量处于限流的状态,以使得加热机构3000工作后能够快速的加热流经的水以满足快速提升总出水端口2000的出水温度。
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热水器正常运行过程中,此时用户通过用水终端(水龙头或花洒)持续的使用热水,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状态;
获取所述总出水端口的出水温度;
根据加热状态以及出水端的温度,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运行。
具体的,用户持续使用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中的控制器(如单片机等控制元件)根据检测部件(如传感器)来获取所述热水器的运行参数,并根据热水器的运行参考对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控制。
所述热水器在正常运行加热输出热水过程中,在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功率处于最大值、所述总出水端口的出水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行直至所述总出水端口的温度等于预设温度值。
具体的,在使用热水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水温降低,所述加热机构则会提升加热功率,而在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功率提升至最大值时,若所述总出水端口的温度依然低于预设温度值,则调节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行,以减小进入到加热机构3000内的水流量。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阀除了能够调节两个出水管的水流量外,还可以进一步的调节所述进水管的流量,机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进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反之,所述进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
具体的,在二次用水的情况下,则可以整体上减小热水器总进水端口1000的总进水量,便可以更好的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例。另外,为了满足正常使用过程中,对水流量大范围的调节,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行时,所述进水管的开度不变,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关来满足正常热水输出过程中第一出水管输送至加热机构3000的水流量,以满足恒温出水对流量的调节要求。
实施例二,如图1-图9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流量调节阀,包括:
阀壳1,阀壳1上设置有进水管11、第一出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13;
阀芯组件2,阀芯组件2包括驱动部件21、第一控流部件22和第二控流部件23,第一控流部件22和第二控流部件23设置在阀壳1内,第一控流部件22布置在第一出水管12处并用于控制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第二控流部件23布置在第二出水管13处并用于控制第二出水管13的流量;
其中,所述流量调节阀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依次运行过程中,驱动部件21用于驱动第一控流部件22逐步减小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反向运行过程中,驱动部件21用于驱动第一控流部件22逐步增大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
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运行至第三位置过程中,驱动部件21用于驱动第二控流部件23逐步增大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反向运行过程中,驱动部件21用于驱动第二控流部件23逐渐减小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
具体而言,流量调节阀由阀壳1和阀芯组件2组装而言,其中,阀壳1配置有进水管11、第一出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13,以使得阀壳1整体呈三通结构。
在组装时,将驱动部件21、第一控流部件22和第二控流部件23装配在阀壳1上,驱动部件21能够带动第一控流部件22和第二控流部件23在阀壳1内部活动,活动中的第一控流部件22能够对第一出水管12的出水流量进行调节,同样的,第二控流部件23则可以对第二出水管13的出水流量进行调节。
流量调节阀具有三个特定的位置,具体为:流量调节阀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第一控流部件22控制第一出水管12处于最大开度,第二控流部件23关闭第二出水管13;流量调节阀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第二控流部件23处于开关第二出水管13的临界状态;流量调节阀在第三位置的状态下,第一控流部件22控制第一出水管12处于最小开度,第二控流部件23控制第二出水管13处于最大开度。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运行至第二位置过程中,第二控流部件23关闭第二出水管13,反向运行过程中,第二控流部件23关闭第二出水管13。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流量调节阀则安装在热水器上。对于热水器而言,其通常包括热水器主体,所述热水器主体设置有总进水端口和总出水端口,所述热水器主体还设置有加热机构,还包括上述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的进水管与所述总进水端口连接,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加热机构的进口连接,所述流量调节阀的第二出水管和所述加热机构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总出水端口。其中,总进水端口则与用户家中的供水管(如自来水管)连接,而总出水端口则通过用户家中的水管与用水终端(如花洒或水龙头)连接。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用于打开用水终端以向外输出热水,此时,加热机构则启动对流经的水进行加热。
如图10-图14所示,虚线箭头代表水流方向。
在正常的加热过程中,如图10所示,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控流部件22则调节第一出水管12处于最大开度进而获得最大的水流量;同时,第二控流部件23则处于关闭第二出水管13的位置,即旁通流路处于截断的位置。
而在正常用水过程中,存在加热机构的功率因外界因素影响而降低,此时,便需要调节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此时,流量调节阀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变化。如图11所示,驱动部件21动作,以带动第一控流部件22和第二控流部件23动作,第一控流部件22将对应的调节第一出水管12的开度,以减小水流量进而实现维持热水器输出的水温保持恒定;而对于第二控流部件23则不会打开第二出水管13。在此过程中,根据热水器的出水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由驱动部件21带动第一控流部件22正反方向运动,以实现动态的调节出水温度。
而在热水器的出水温度持续偏高的情况下,则需要进一步的减少进入到加热机构中的水流,同时,开启旁通水流。此时,流量调节阀将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变化,驱动部件21动作,以带动第一控流部件22和第二控流部件23动作,第一控流部件22将对应的减小第一出水管12的开度以减小水流量,相对应的,第一控流部件22将对应的增大第一出水管12的开度以增大水流量。这样,水控制装置将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变化过程中,便可以调控第一出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13的水流比例,进而动态的调节旁通占比,以实现维持热水器输出的水温保持恒定。
另外,当用户正常使用热水器的过程中,在用户短时间内二次用水时,流量调节阀将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变化,以减少流入加热机构冷水流量并,加热机构输出的热水与冷水混合比例,以提高从热水器的流出的水的最低温度,并降低从热水器的流出的水的最高温度,进而满足热水器恒温出水的要求,进而提高用户的淋浴体验。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控流部件22包括转动移动部件221和第一遮挡部件222,第一遮挡部件222设置在转动移动部件221上;
第二控流部件23包括安装部件231和第二遮挡部件232,第二遮挡部件232设置在安装部件231上;
其中,驱动部件21与转动移动部件221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转动移动部件221转动,转动移动部件221相对阀壳1转动的同时还相对移动,第一遮挡部件222设置在阀壳1内并位于第一出水管12的一侧,安装部件231可滑动地设置在转动移动部件221上,第二遮挡部件232与第二出水管13相对布置。
具体的,对于第一控流部件22而言,转动移动部件221与阀壳1外部的驱动部件21连接,以通过驱动部件21来带动转动移动部件221转动。而转动移动部件221由驱动部件21驱动其相对于阀壳1转动过程中,转动移动部件221还可以沿其轴线相对于阀壳1移动。
这样,对于在调节第一出水管12的开度以控制水流流量的过程中,第一遮挡部件222布置在第一出水管12的管口一侧,采用转动的方式来调节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第一遮挡部件222采用转动的方式来调节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使得流量的调节更加精确,达到逐步逐级调节的要求,以热水器不同工况下对进入到加热机构内水流量的调节要求。
而对于调节第二出水管13的开度以控制水流流量的过程中,第二遮挡部件232与第二出水管13的管口相对布置,采用相对移动的方式来调节第二出水管13的流量。第二遮挡部件232采用相对移动的方式来调节第二出水管13的流量,使得流量的调节更加高效,以快速的调节水温,以热水器能够满足恒温出水的要求。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部件222为套筒结构,第一遮挡部件222与转动移动部件221之间形成水流通道,第一遮挡部件222的侧壁设置有通水口2221;进水管11流入的水依次经由水流通道和通水口2221流入到第一出水管12中。
具体的,为了方便采用转动的方式来调节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第一遮挡部件222采用套筒结构,第一遮挡部件222设置在转动移动部件221上并跟随其转动,而通水口2221则可以相对于第一出水管12的管口相对转动,在转动过程中,通水口2221与第一出水管12的管口重叠面积将发生改变,进而动态的调节第一出水管12的流量。
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部件222侧壁外表面还设置有连通通水口2221的水槽2222,水槽2222绕转动移动部件221的轴线朝远离通水口2221的方向上延伸。
具体的,第一出水管12的水流量在调节过程中,通过调节通水口2221与第一出水管12的管口的重叠面积,可以进行快速的调节水流量。而在通水口2221与第一出水管12的管口交错分开后,水槽2222与第一出水管12的管口保持连通的状态,进而可以通过水槽2222进行更加精确的水流流量调节。
一实施例中,水槽2222的水流截面面积绕转动移动部件221的轴线朝远离通水口2221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具体的,水槽2222的水流截面面积呈渐变的状态,进而在驱动部件21单方向驱动转动移动部件221转动过程中,可以更加细化精确的调节第一出水管的管口水流量。
渐变结构的水槽2222能够在进行高精度旁通比调节过程中,可以达到更加精确的调节,进而精准的调节热水器的出水温度,以满足更加精确的水温调节。
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出水管12中设置有第一隔板121,第一隔板121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22,第一出水口122用于与通水口2221和水槽2222连通。
具体的,为了方便的控制第一出水管12的开度以精确的调节水流量,则在第一隔板121上开设有与通水口2221和水槽2222配合的第一出水口122。第一遮挡部件222跟随转动移动部件221转动过程中,使得通水口2221和水槽2222能够相对于第一出水口122转动并实现连通,进而更精确的控制第一出水管12的出水流量。
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21上还设置有辅助出水口123,进水管11与辅助出水口123连通。
具体的,通过在第一隔板121上配置辅助出水口123,辅助出水口123处于常开的状态,始终与进水管11连通,这样,便可以通过辅助出水口123来保证第一出水管12的基本水流量要求。
其中,第一出水口122可以采用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绕转动移动部件221的轴线方向延伸布置。
具体的,条形孔结构的第一出水口122能够更好的与转动的第一遮挡部件222上的通水口2221和水槽2222配合,第一遮挡部件222在转动过程中,通水口2221和水槽2222将沿着第一出水口122的长度方向依次重叠配合,进而可以提高配合度,以满足精确控制水流流量的作用。
由于第一隔板121上配置有第一出水口122和辅助出水口123,为了更加精确的控制调节第一出水管12的水流量,在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依次运行过程中,第一出水口122依次连通通水口2221和水槽222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出水管13中设置有第二隔板131,第二隔板131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口132。
具体的,对于第二出水管13而言,其为了满足精确调控水流流量的要求,可以在第二出水管13的内部设置第二隔板131,第二隔板131上则对应的设置第二出水口132,第二出水口132则与第二控流部件23相对布置。在进行流量控制过程中,第二控流部件23将跟随转动移动部件221移动,而第二控流部件23中第二遮挡部件232在移动过程中可以开关第二出水口132,并通过控制第二遮挡部件232与第二出水口132之间的距离来实现精确的调节第二出水口132的水流流量。
一实施例中,对于辅助出水口123和第二出水口132的出水面积设计相同,这样,在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三位置处后,第一出水口122被第一遮挡部件222遮挡住,第一出水管12则通过辅助出水口123进水,同时,第二出水管13中的第二出水口132完全打开。以实现辅助出水口123和第二出水口132的出水流量基本相同,进而满足第一出水管12和第二出水管13的出水流量达到基本相同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流量调节阀通过辅助出水口123和第二出水口132的小面积控制水流,使得流量调节阀的总进水量减小,使热水器中加热机构内的热量释放的更缓慢,使混合水的水温度的最低点更大,向目标出水温度靠近,以改善用户体验。
在某个实施例中,为了稳固牢靠的安装转动移动部件221,以确保转动移动部件221能够在阀壳1内部转动的同时还可以平稳的移动,第二隔板131上还设置有支撑孔133,转动移动部件221的另一端部插在支撑孔133中。
具体的,在组装过程中,将转动移动部件221插入到阀壳1内并使得转动移动部件221一端部插入到支撑孔133中,然后,另一端部则与阀壳1外部的驱动部件21进行连接。这样,转动移动部件221的两端部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支撑,以确保转动移动部件221在阀壳1内能够稳定的转动和移动。
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行时,第二出水管13处于关闭的状态,而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运行时,第二出水管13处于打开的状态。则将安装部件231也设计为套筒结构,安装部件231套在转动移动部件221上,安装部件231与转动移动部件22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部件233,弹性部件233用于对安装部件231施加朝向第二隔板131方向的弹力;转动移动部件221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挡片223,挡片223位于第二隔板131和安装部件231之间。
具体的,安装部件231套在转动移动部件221上,并且,安装部件231能够相对于转动移动部件221滑动,弹性部件233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安装部件231施加弹力。
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行时,挡片223与安装部件23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弹性部件233对安装部件231施加弹力以使得安装部件231相对于阀壳1未发生移动,并通过第二遮挡部件232关闭第二隔板131上的第二出水口132,此时,转动移动部件221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231转动和移动。
在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运行时,挡片223将贴靠在安装部件231上,以使得安装部件231跟随转动移动部件221一同移动,此时,第二遮挡部件232将打开第二出水口132。
其中,弹性部件233为弹簧,转动移动部件221上设置有台阶面; 安装部件23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座234,弹簧座234上设置有贯通孔(未标记),转动移动部件221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弹簧套在转动移动部件221上,所述弹簧位于弹簧座234和所述台阶面之间。
具体的,弹簧也套在转动移动部件221的外部为位于台阶面和弹簧座234之间,进而可以通过弹簧给安装部件231施加弹簧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满足水流流量调节的要求,对于进水管11的进水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第一遮挡部件222还设置有遮挡延伸部2223,遮挡延伸部2223沿转动移动部件221轴线方向背向通水口2221延伸,遮挡延伸部2223用于部分遮挡进水管11的管口。
具体的,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依次运行过程中,第一遮挡部件222随着转动移动部件221的转动,遮挡延伸部22232223逐渐靠近进水管11的管口,然后,利用遮挡延伸部2223将部分遮挡住进水管11的管口,进而减小进水管11的进水流量。
而通过减小进水管11的进水流量,可以更好的满足减少第一出水管12的出水流量的效果。另外,在所述流量调节阀处于第三位置处时,第一出水管12通过较小面积的辅助出水口123出水,同时,第二出水管13也通过较小面积的第二出水口出水,此时,利用遮挡延伸部2223对进水管11进行最大程度遮挡,以更加有效的减少进水量,进而进一步的减少总进水量,以更加高效的进行冷热水的调节,确保用户端的出水水温恒定。
一实施例中,通水口2221和遮挡延伸部2223绕转动移动部件221轴线方向错位布置。
具体的,进水管11和第一出水管12布置在阀壳1的侧部,第二出水管13布置在阀壳1的一端部,驱动部件21设置在阀壳1的另一端部。
对于进水管11和第一出水管12呈基本垂直于转动移动部件221的轴线方向布置,而第二出水管13则沿转动移动部件221的轴线方向布置。而进水管11和第一出水管12则采用背向布置的方式进行分布,为此,将通水口2221和遮挡延伸部2223错位布置,以满足不同位置处进水管11和第一出水管12对水流调节的要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转动移动部件221安装要求的同时,并使得驱动部件21在驱动转动移动部件221转动的过程中还同步实现移动。则转动移动部件221的一端部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滑动导向部2211和螺纹部2212;滑动导向部2211与驱动部件21连接,滑动导向部2211跟随驱动部件21转动并可相对于驱动部件21滑动;阀芯组件2还包括轴套24,轴套24设置有螺纹孔(未标记),转动移动部件221穿过轴套24,螺纹部221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中,轴套24设置在阀壳1上。
具体的,转动移动部件221插入到阀壳1中后,位于阀壳1内的端部则通过第二隔板131进行支撑安装。而位于阀壳1外部的端部通过轴套24安装在阀壳1上,同时,滑动导向部2211与驱动部件21进行连接。轴套24与转动移动部件221连接配合,使得转动移动部件221在转动过程中,利用螺纹部2212与所述螺纹孔配合来实现往复移动。
其中,滑动导向部2211的表现实体可以为设置在转动移动部件221的齿轮结构,导向筋条分布在转动移动部件221的外周圈,而驱动部件21可以为电机,并在电机的转轴设置有内齿圈结构,齿轮结构与齿圈结构配合一方面可以满足转动移动部件221转动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转动移动部件221转动过程中进行滑动的运动要求。
本申请某一实施例中,为了满足阀壳1与相关装配组件之间对于密封安装的要求,转动移动部件221与轴套24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5。
具体的,轴套24密封安装在阀壳1的一端部上后,转动移动部件221则安装在轴套24中,利用第一密封圈25将轴套24和转动移动部件221进行密封设置。
同样的,转动移动部件221与安装部件23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6。
具体的,安装部件231套在转动移动部件221的外部,并通过第二密封圈26将两者之间形成的连接部位进行密封处理,以使得进水管11进入到阀壳1内的水不会从安装部件231和转动移动部件221之间形成的间隙流入到第二出水管13中而输出,以确保密封性,并提高第二出水管13的水流量控制精度。
一实施例中,第二隔板131形成凹槽结构134,凹槽结构134的槽底部设置有支撑孔133和第二出水口132;第二遮挡部件232为环形结构并套在转动移动部件221上,第二遮挡部件232用于密封住凹槽结构134的外边缘。
具体的,为了通过第二遮挡部件232开关第二出水口132,则将第二出水口132布置在第二隔板131形成的凹槽结构134中,而在关闭第二出水口132时,则仅需要将凹槽结构134的边缘进行遮挡关闭,便可以实现关闭第二出水口132。
其中,安装部件231与第二隔板131相对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未标记),第二遮挡部件232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中。具体的,第二遮挡部件232可以采用橡胶圈或硅胶圈等密封部件,第二遮挡部件232设置在安装部件231的环形凹槽中完成安装,并通过第二遮挡部件232密封住凹槽结构134的边缘来实现关闭第二出水口132。
另外,第二隔板131围绕凹槽结构134还设置有朝外延伸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形成喇叭口结构,安装部件231与第二隔板131相对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形成锥头结构。
具体的,安装部件231形成的锥头结构与第二隔板131上形成的喇叭口结构相互配合,能够更加细化的调节第二出水口132的流量调节精度,进而在热水器进行出水温度控制时,获得更精细化的旁通比控制,更有利于水温保持恒定。
某个实施例中,转动移动部件221上的侧壁设置有朝外延伸的连接杆27,第一遮挡部件222上设置有连接孔2224,连接杆27插在连接孔2224中。
具体的,通过连接杆27与连接孔2224配合,使得第一控流部件22安装在所述转动移动部件221上,一方面满足第一控流部件22的安装要求,另一方面连接杆27设置在转动移动部件221上不会阻碍水流的流动,以满足水流顺畅输送的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阀壳中设置阀芯组件,阀芯组件中的驱动部件能够带动第一控流部件和第二控流部件在阀壳内部活动,第一控流部件能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的调节第一出水管的流量,进而满足热水器加热功率变化而需要对水流进行调节的目的,而第二控流部件能够在短时间开关水的过程中,调节旁通流量以准确的控制冷热水的混合量,进而达到减小热水器出水水温波动的目的,通过流量调节阀以准确调节水流量以减小热水器的出水水温波动,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器主体和流量调节阀,所述热水器主体设置有总进水端口和总出水端口,所述热水器主体还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流量调节阀具有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总进水端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加热机构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和所述加热机构的出口分别连接所述总出水端口;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长关水并再次用水时,先减小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增大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水量;再根据所述总出水端口的温度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水量并减小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最大,所述第二出水管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最小,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开度最大;
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出水管处于关闭状态,反之,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
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也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反之,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也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第一出水管和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开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设定时间内关水并再次用水时,所述流量调节阀先在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运行时,并在,所述总出水端口出水温度稳定后,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运行至第一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关水并再次用水的间隔超过设定时长后,所述流量调节阀先在第二位置处运行,并在所述总出水端口出水温度稳定后,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运行至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状态;
获取所述总出水端口的出水温度;
根据加热状态以及出水端的温度,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在正常运行加热输出热水过程中,在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功率处于最大值、所述总出水端口的出水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行直至所述总出水端口的温度等于预设温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由第二位置向第三位置运行时,所述进水管的开度逐渐减小,反之,所述进水管的开度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阀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行时,所述进水管的开度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伺服机构包括:
阀壳,所述阀壳上设置有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第一控流部件,所述第一控流部件包括转动移动部件和第一遮挡部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设置在所述转动移动部件上;
第二控流部件,所述第二控流部件包括安装部件和第二遮挡部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件上;
驱动部件;
其中,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动移动部件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所述转动移动部件转动,所述转动移动部件相对所述阀壳转动的同时还相对移动;所述第一遮挡部件设置在所述阀壳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侧,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出水管的流量;所述安装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移动部件上,所述第二遮挡部件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相对布置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出水管的流量。
CN202210333979.9A 2022-03-31 2022-03-31 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388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3979.9A CN115388561A (zh) 2022-03-31 2022-03-31 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3979.9A CN115388561A (zh) 2022-03-31 2022-03-31 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8561A true CN115388561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5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3979.9A Pending CN115388561A (zh) 2022-03-31 2022-03-31 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85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12951B2 (ja) サーモスタット水栓混合弁
EP1558979A1 (en) Thermostatic mixer valve assembled in a cartridge body
CN115388561A (zh) 热水器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CN218670742U (zh) 水伺服机构及热水器
US20030218074A1 (en) Ablutionary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s
CN110762255A (zh) 一种恒温阀及带恒温阀的热水器
CN115388210A (zh) 多功能调流阀及热水器
CN115597237A (zh) 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
CN115468309A (zh) 燃气热水器恒温控制方法
CN219367965U (zh) 燃气热水器
CN115342522A (zh) 具有电加热的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9868513U (zh) 冷凝式换热器
CN219656703U (zh) 换热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13757413A (zh) 阀组件及恒温阀和热水器
KR101314012B1 (ko) 수전 금구
CN117366856A (zh) 混合加热式燃气热水器
CN109538785B (zh) 混水阀、热水器、热水系统
JP3947309B2 (ja) 給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1336646A (ja) 湯水混合弁
CN117366857A (zh) 燃气热水器
CN117307762A (zh) 多功能调流阀及热水器
CN212959990U (zh) 恒温阀及热水器
CN220185906U (zh) 一种恒温淋浴龙头主体
CN212672477U (zh) 阀组件及恒温阀和热水器
CN116255855A (zh) 换热器及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