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2892B - 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2892B
CN115382892B CN202210832972.1A CN202210832972A CN115382892B CN 115382892 B CN115382892 B CN 115382892B CN 202210832972 A CN202210832972 A CN 202210832972A CN 115382892 B CN115382892 B CN 115382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recycling
new
recyclable
b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29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2892A (zh
Inventor
张磊
黄�俊
宋英民
邢同珍
高明
郑彦博
宋庆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os Iot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Haimo 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Kaos Mold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os Iot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Haimo 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Kaos Mold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os Iot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Haimo Zhiyun Technology Co ltd, Kaos Mold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ros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29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2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2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2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2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2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5/00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by a single other group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极回收利用效率及有效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电极回收过程和回收电极利用过程;电极回收过程包括: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对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一次标记;对具有一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执行放电操作;对满足放电结束条件且具有一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二次标记;将具有二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加入至回收利用数据库;回收电极利用过程包括: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将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将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Description

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电极智能生产制造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极作为电火花放电加工所用的工具,在模具制造业中广泛应用。通常制造一副模具往往需要几十种、上百种甚至更多种形状各异的电极,因此,电极在模具制造业中不仅非常重要,且数量庞杂的电极也成为模具制造业中成本较高的消耗品。所以,实现对电极的回收利用愈加重要。
电极在电火花放电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其形状、尺寸均会发生变化,如果要回收利用加工使用过的电极,现有技术通常人工进行识别和判断,由车间操作人员根据经验,将特征形状明显或体积较大的电极进行回收并单独管理,以表格形式汇总信息后反馈至电极设计人员;电极设计人员在设计新电极时,手动调入和肉眼分析比较回收的电极是否可作为新电极坯料,对可用的回收电极标记为可用坯料,从而实现电极的回收利用。现有电极回收利用方法技术存在着下述的不足:(1)、电极的回收依赖于人工进行识别、判断和手动信息记录汇总,不仅对人员经验要求高,回收效率低,还难以达到合理的回收,导致电极无法合理回收利用;(2)电极设计过程中人工手动调入回收电极信息、肉眼分析比较是否可利用,不仅效率低,且识别率低,难以实现电极的合理、经济的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极回收利用效率低、有效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电极回收过程和回收电极利用过程;
所述电极回收过程包括:
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
对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一次标记;
对具有所述一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执行放电操作;
对满足放电结束条件且具有所述一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二次标记;
将具有所述二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加入至回收利用数据库,并基于所述二次标记更新该可回收利用电极在电极关联系统中的状态;
所述回收电极利用过程包括:
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所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将所述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将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所述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包括:
在对已使用电极加底座时,执行初次筛选,对筛选出的电极作初筛标记;
根据设定筛选规则,对具有所述初筛标记的电极进行二次筛选,二次筛选后的电极确定为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并获取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的原电极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包括:
根据预设第一匹配规则,从所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符合所述第一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所述第一匹配规则包括可利用电极的最大外形尺寸大于所述新电极的最大外形尺寸;
根据预设第二匹配规则,从所述符合所述第一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中查找符合所述第二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所述第二匹配规则包括可利用电极完全包容所述新电极且包容间隙不小于设定包容间隙阈值;
将所述符合所述第二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所述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电极利用过程还包括:
将更新为所述新电极的属性的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三次标记。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电极利用过程还包括:
在加工所述新电极时,根据所述新电极的属性获取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基于所述新电极的新电极信息执行新电极的加工;
所述新电极加工完成后,将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四次标记。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电极利用过程还包括:
存储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所有标记及所述原电极信息。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极回收模块和回收电极利用模块;
所述电极回收模块包括:
可回收利用电极获取单元,用于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
一次标记单元,用于对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一次标记;
放电单元,用于对具有所述一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执行放电操作;
二次标记单元,用于对满足放电结束条件且具有所述一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二次标记;
存储及状态更新单元,用于将具有所述二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加入至回收利用数据库,并基于所述二次标记更新该可回收利用电极在电极关联系统中的状态;
所述回收电极利用模块包括:
匹配的可利用电极查找单元,用于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所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所述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电极利用模块还包括:
三次标记单元,用于将更新为所述新电极的属性的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三次标记。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电极利用模块还包括:
新电极加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电极的属性获取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并基于所述新电极的新电极信息执行新电极的加工;
四次标记单元,用于在所述新电极加工完成后,将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四次标记。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电极利用模块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所有标记及所述原电极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在电极回收过程中对电极进行筛选及执行多次标记,能够尽可能回收更多的可用电极,且利用标记实现对可回收利用电极的信息数字化,便于可回收利用电极的管理及后续的坯料匹配和电极加工;在回收电极利用过程中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自动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作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可以提高电极坯料匹配效率和匹配精准度,进而有利于实现电极的合理、经济的回收利用。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电极回收利用技术存在的人工识别和手动记录汇总信息等存在的效率和识别率均较低的技术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在电极回收过程中对电极进行筛选和执行多次标记,在回收电极利用过程中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自动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作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实现了对可回收利用电极的信息数字化,提高了电极坯料匹配效率和匹配精准度,进而有利于实现电极的合理、经济的回收利用。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包括电极回收过程和回收电极利用过程。其中,电极回收过程和回收电极利用过程可以是同时进行的过程,即双进程工作;也可以是非同时进行的过程,即为单进程工作。应当理解,若无回收电极,则回收电极利用过程无法进行,需等待经电极回收过程获得回收电极后再进行。该实施例针对两个过程分别进行描述。
11:电极回收过程。
电极回收过程采用包括下述步骤111- 115构成的过程来实现。
步骤111: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
具体的,可采用按照电极特征设计时电极的类别进行电极筛选,符合条件的即可确定为可回收利用电极。并且,还需要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的电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极的长宽高等外形尺寸,并将其作为原电极信息进行记录和存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下述过程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
首先,在对已使用电极加底座时,执行初次筛选,并对筛选出的电极作初筛标记。初次筛选可设置较为宽松的筛选条件,以便能够有尽可能多的可用电极得到回收再利用。通过对初筛筛选出的电极作初筛标记,对电极是否可被回收利用进行初步标记,后续进一步进行电极是否可回收筛选时仅对具有初筛标记的电极进行处理即可,从而能够减少后续电极筛选的工作量。而且,利用初筛标记实现对电极的信息数字化,在整个电极关联系统中可作初筛标记的同步,便于系统其他模块进行识别和应用。
然后,根据设定筛选规则,对具有初筛标记的电极进行二次筛选,二次筛选后的电极确定为可回收利用电极,并获取可回收利用电极的原电极信息。二次筛选中所用设定筛选规则,可为比初次筛选时的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规则,例如,设定筛选规则为电极体积超过根据电极的类别确定的体积阈值,则仅将体积超过体积阈值的初筛后的电极确定为可回收利用电极。
通过初次筛选和二次筛选,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符合回收利用要求的电极。
步骤112:对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一次标记。
通过对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一次标记,能够与初筛标记进行区分,也能够对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进一步状态数字化,便于在电极关联系统中进行识别和使用。
步骤113:对具有一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执行放电操作。
具有一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并不能作为真正可利用的回收电极,还需要执行放电操作。
步骤114:对满足放电结束条件且具有一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二次标记。
放电结束条件为预设的条件,例如,放电时间达到预设放电时间阈值,则认为满足了放电结束条件。具有一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在满足了放电结束条件后,才可作为真正可利用的回收电极,对这类电极进行二次标记,与初筛标记、一次标记等进行区分。
步骤115:将具有二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加入至回收利用数据库,并基于二次标记更新该可回收利用电极在电极关联系统中的状态。
回收利用数据库为回收电极利用时使用的数据库,未在该数据库中的电极将不会被再次利用。经步骤114二次标记后的电极为真正可利用的回收电极,将其加入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待用。同时,基于二次标记更新该可回收利用电极在电极关联系统中的状态,电极关联系统中的其他模块,例如电极库模块、自动化生产模块、电极开发模块等,均可通过二次标记搜索、识别和应用可利用的回收电极。
12:回收电极利用过程。
回收电极利用过程采用包括下述步骤121-123构成的过程来实现,且该过程在执行新电极下发下料单之前完成。
步骤121: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首先在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有可利用电极,具体的,是基于新电极参数和设定匹配规则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下述的两次匹配方式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根据预设第一匹配规则,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符合第一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其中,第一匹配规则包括可利用电极的最大外形尺寸大于新电极的最大外形尺寸。通过首先基于电极尺寸进行计算和匹配,保证回收利用的电极能够满足新电极加工需求,由此可以减少匹配对比的数据量,提高匹配效率。另一方面,在存在多个符合条件的可回收利用电极时,还可进一步基于外形尺寸选择最合适、最经济的匹配的可利用电极,以确保可利用电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避免使用大尺寸的电极坯料生成小尺寸的新电极。
根据预设第二匹配规则,从符合第一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中查找符合第二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第二匹配规则包括可利用电极完全包容新电极且包容间隙不小于设定包容间隙阈值。通过第二匹配规则的限定,保证电极坯料有足够的去除余量,以确保新电极能够被加工出完整且正确的形状。
将符合第二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步骤122:将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经步骤121的查找处理,可能会查找到单个匹配的可利用电极,也可能会查找到多个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在查找到单个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的情况下,将提供是否选用回收电极的选项。如果选择使用,则该单个匹配的可利用电极则确定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然后执行步骤123。如果选择不使用,相当于放弃使用回收电极,则结束本次回收电极利用过程。
在查找到多个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设定规则从多个可利用电极中进一步确定最优的可利用电极,譬如,根据与新电极外形尺寸的比较选择最接近新电极外形尺寸的匹配的可利用电极,并将其确定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然后执行步骤123。当然,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确定其中一个可利用电极作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选择不使用任意一个可利用电极,则结束本次回收电极利用过程。
步骤123:将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在步骤122确定了作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可利用电极后,则将要加工生产的新电极的属性以及新电极信息赋予确定的新电极的电极坯料。此后,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将实现与新电极的关联,并在电极关联系统中实现数据同步,满足后续的下料、取料、加工生产等环节的正常运转。
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在电极回收过程中对电极进行筛选及执行多次标记,能够尽可能回收更多的可用电极,且利用标记实现对可回收利用电极的信息数字化,便于可回收利用电极的管理及后续的坯料匹配和电极加工;在回收电极利用过程中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自动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作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可以提高电极坯料匹配效率和匹配精准度,进而有利于实现电极的合理、经济的回收利用。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的,是关于回收电极利用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采用下述过程实现回收电极利用。
步骤221: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步骤222:将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步骤223:将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上述步骤221-223的更具体的实现过程,参考图1相应步骤的描述。
步骤224:将更新为新电极的属性的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三次标记。
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被更新为新电极的相应数据,为实现回收利用电极的信息的可追溯及后续数据统计等目的,则将该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三次标记,表征该回收电极已经被确认为电极坯料进行回收利用,且与其他标记进行区分。同时,该三次标记也同样在电极关联系统中被更新。
步骤225:在加工新电极时,根据新电极的属性获取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基于新电极的新电极信息执行新电极的加工。
由于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后,在接收到基于新电极的下料信息后,则可直接根据新电极的属性获取到对应的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然后基于新电极信息执行新电极的加工,获得加工后的新电极。
步骤226:新电极加工完成后,将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四次标记。
通过对新电极的电极坯料(此时也成为新电极)进行四次标记,与其他标记进行区分,用于表征相应的回收电极已经被利用,在其再次回收之前不可再作为回收电极而使用,同时,该四次标记也同样在电极关联系统中被更新。
步骤227:存储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所有标记及原电极信息。
在电极回收和回收电极利用的处理过程,新电极的电极坯料所赋予的初筛标记、一次标记、二次标记、三次标记、四次标记等,均进记录和存储;同时,电极回收时其所具有的原电极信息也进行记录和存储,便于执行电极追溯及后续数据统计等目的。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包括电极回收模块31和回收电极利用模块32。其中,该两模块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非同时工作。
该实施例的系统的每个模块包括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描述如下。
电极回收模块31包括:
可回收利用电极获取单元311,用于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
一次标记单元312,用于对可回收利用电极获取单元311获取的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一次标记。
放电单元313,用于对一次标记单元312标记后、具有一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执行放电操作。
二次标记单元314,用于对经放电单元313放电后而满足放电结束条件且具有一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二次标记。
存储及状态更新单元315,用于将经二次标记单元314标记后、具有二次标记的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加入至回收利用数据库,并基于二次标记更新该可回收利用电极在电极关联系统中的状态。
回收电极利用模块32包括:
匹配的可利用电极查找单元321,用于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存储及状态更新单元315所维护的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确定单元322,用于将匹配的可利用电极查找单元321查找到的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更新单元323,用于将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确定单元322所确定的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运行相应的程序,按照图1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的方法实现电极回收利用,获得相应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是关于回收电极利用模块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回收电极利用模块包括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的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描述如下。
回收电极利用模块包括:
匹配的可利用电极查找单元421,用于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确定单元422,用于将匹配的可利用电极查找单元421查找到的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更新单元423,用于将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确定单元422所确定的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三次标记单元424,用于将经更新单元423而更新为新电极的属性的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三次标记。
新电极加工单元425,用于根据新电极的属性获取经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确定单元422所确定的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并基于新电极的新电极信息执行新电极的加工。
四次标记单元426,用于在新电极加工完成后,将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四次标记。
存储单元427,用于存储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所有标记及原电极信息。
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运行相应的程序,按照图2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的方法实现电极回收利用,获得相应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电极回收过程和回收电极利用过程;
所述电极回收过程包括:
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
对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一次标记;所述一次标记能够对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状态数字化,便于在电极关联系统中进行识别和使用;
对具有所述一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执行放电操作;
对满足放电结束条件且具有所述一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二次标记;
将具有所述二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加入至回收利用数据库,并基于所述二次标记更新该可回收利用电极在电极关联系统中的状态;
所述回收电极利用过程包括:
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所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将所述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将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所述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包括:
在对已使用电极加底座时,执行初次筛选,对筛选出的电极作初筛标记;
根据设定筛选规则,对具有所述初筛标记的电极进行二次筛选,二次筛选后的电极确定为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并获取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的原电极信息;所述设定筛选规则为电极体积超过根据电极的类别确定的体积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包括:
根据预设第一匹配规则,从所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符合所述第一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所述第一匹配规则包括可利用电极的最大外形尺寸大于所述新电极的最大外形尺寸;
根据预设第二匹配规则,从所述符合所述第一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中查找符合所述第二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所述第二匹配规则包括可利用电极完全包容所述新电极且包容间隙不小于设定包容间隙阈值;
将所述符合所述第二匹配规则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所述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电极利用过程还包括:
将更新为所述新电极的属性的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三次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电极利用过程还包括:
在加工所述新电极时,根据所述新电极的属性获取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基于所述新电极的新电极信息执行新电极的加工;
所述新电极加工完成后,将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四次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电极利用过程还包括:
存储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所有标记及所述原电极信息。
7.一种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极回收模块和回收电极利用模块;
所述电极回收模块包括:
可回收利用电极获取单元,用于对已使用电极进行筛选,获得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
一次标记单元,用于对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一次标记;所述一次标记能够对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状态数字化,便于在电极关联系统中进行识别和使用;
放电单元,用于对具有所述一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执行放电操作;
二次标记单元,用于对满足放电结束条件且具有所述一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进行二次标记;
存储及状态更新单元,用于将具有所述二次标记的所述可回收利用电极及其原电极信息加入至回收利用数据库,并基于所述二次标记更新该可回收利用电极在电极关联系统中的状态;
所述回收电极利用模块包括:
匹配的可利用电极查找单元,用于在新电极设计完成后,从所述回收利用数据库中查找匹配的可利用电极;
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匹配的可利用电极确定为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
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属性及电极信息更新为所述新电极的属性及新电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电极利用模块还包括:
三次标记单元,用于将更新为所述新电极的属性的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三次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电极利用模块还包括:
新电极加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新电极的属性获取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并基于所述新电极的新电极信息执行新电极的加工;
四次标记单元,用于在所述新电极加工完成后,将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进行四次标记。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电极利用模块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新电极的电极坯料的所有标记及所述原电极信息。
CN202210832972.1A 2022-07-15 2022-07-15 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382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2972.1A CN115382892B (zh) 2022-07-15 2022-07-15 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2972.1A CN115382892B (zh) 2022-07-15 2022-07-15 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2892A CN115382892A (zh) 2022-11-25
CN115382892B true CN115382892B (zh) 2023-07-14

Family

ID=84116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2972.1A Active CN115382892B (zh) 2022-07-15 2022-07-15 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289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9962A (zh) * 2015-11-30 2016-04-13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方法
CN105710115A (zh) * 2016-04-11 2016-06-29 滁州伟峰资源回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手机拆解工艺及设备
CN206276502U (zh) * 2016-11-22 2017-06-27 东莞阿莫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极旋转放电装置
CN110323508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的回收系统和方法
CN114036348A (zh) * 2021-09-09 2022-02-11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循环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01118A (zh) * 2021-10-25 2022-03-0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铅酸电池一致性筛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89962A (zh) * 2015-11-30 2016-04-13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方法
CN105710115A (zh) * 2016-04-11 2016-06-29 滁州伟峰资源回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手机拆解工艺及设备
CN206276502U (zh) * 2016-11-22 2017-06-27 东莞阿莫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极旋转放电装置
CN110323508A (zh) * 2018-03-30 2019-10-1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的回收系统和方法
CN114036348A (zh) * 2021-09-09 2022-02-11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循环利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14101118A (zh) * 2021-10-25 2022-03-0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铅酸电池一致性筛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2892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1683B (zh) 一种基于三维标注的相似模型检索实现方法
CN109711659B (zh) 一种工业生产的良率提升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4199424A (zh) 一种基于rfid的电极全生命周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Jong et al. Automatic process planning of mold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ion of feature recognition and group technology
CN205540823U (zh) 一种基于rfid的电极坯料重复利用系统
CN103473392A (zh) 一种冲压零件冲压成形参数设定的方法
CN110795835A (zh) 一种基于自动同步建模的三维工序模型逆向生成方法
CN115382892B (zh) 实现电极回收利用的方法及系统
DE102020206760A1 (de) System zur verbesserung des bearbeitungsbefehls und verfahren zur verbesserung des bearbeitungsbefehls
CN112001047B (zh) 一种基于pmi信息的雷达关键零部件工艺设计方法
CN10708560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Zhou et al. Integrating granular computing and bioinformatics technology for typical process routes elicitation: a process knowledge acquisition approach
CN107392385A (zh) 一种基于质量数据深度分析的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CN107590303A (zh) 快速查找和修正版图数据中异常图形的方法
CN105894021A (zh) 一种基于工艺知识的相同加工特征的匹配方法
CN111331182B (zh) 一种板材加工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68860A (zh) 一种基于工艺知识的零件自适应成本估算方法
CN105243221B (zh) 火箭舱段连接框周向铆钉孔排布位置生成方法
Bartova et al. Data Mining Methods Used for Quality Management–a Bibliometric Analysis
CN113449397B (zh) 一种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知识挖掘方法及系统
CN110900246A (zh) 一种用于多个斜顶头同时加工的加工方法
Chaturvedi et al.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precision press tooling
CN115540759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修饰金属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6842415B (zh) 一种镜面放电加工机的远程监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KR100379184B1 (ko) 금형 제작용 공정계획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after: Kaos Mold (Qingdao)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mo Zhiyu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Karos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Molds Co.,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mo Zhiyu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aier Kaos IOT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