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506A - 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9506A
CN115379506A CN202110543370.XA CN202110543370A CN115379506A CN 115379506 A CN115379506 A CN 115379506A CN 202110543370 A CN202110543370 A CN 202110543370A CN 115379506 A CN115379506 A CN 115379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areas
interaction
display area
electronic bill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33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柏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33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95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9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此电子看板包括多个显示区、一个互动追踪器以及一个流量分配器。多个显示区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对应地通信连接,用以分别显示多个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多组影像资料。互动追踪器用以计算每一个显示区与至少一个使用者的互动指标。流量分配器根据每一个显示区的互动指标,调控输送至每一个显示区的影像资料流量。

Description

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种大型的显示器或是荧幕,例如壁挂、落地移动、荧幕拼接、触控显示等形式的大型电子看板,已被普遍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或商用市场之中。在实际应用上,大型电子看板可以依照不同产业或使用者的需求,将大面积的显示荧幕切割成多个视窗,提供多种影音内容的播放。
随着影音内容的多样性和影像资料密集度的大幅提高,以及与使用者互动的多元性和便利性增加,大型电子看板所须要处理的资料(例如,影音资料)流量也跟着大增。然而,由于大型电子看板的软硬件资源无法同步地等量扩充,常导致整体显示品质或互动反应下降。如何整合大型电子看板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以提供最佳的显示效果和即时的互动反应,已经是相关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先进的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习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揭示一种电子看板,其包括多个显示区、一个互动追踪器以及一个流量分配器。多个显示区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对应地通信连接,用以分别显示多个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多组影像资料。互动追踪器用以计算每一个显示区与至少一个使用者的互动指标。流量分配器根据每一个显示区的互动指标,调控输送至每一个显示区的影像资料流量。
较佳的,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可携式电子产品。
较佳的,该互动追踪器包括:影像撷取装置,用以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影像;眼球追踪装置,用以根据该前景影像,产生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眼球追踪讯息;以及计数器,用以根据该眼球追踪讯息,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受注视次数;该互动指标与该受注视次数正相关。
较佳的,该互动追踪器包括:计数器,用于计算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接收来自于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中的对应影像投放装置的操作指令次数;该互动指标与该操作指令次数正相关。
较佳的,该互动指标包括受注视次数和操作指令次数的加权组合;其中,该受注视次数为:对应显示区的预设距离内的该至少一个使用者,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该显示区的注视次数;该操作指令次数为: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来自对应显示区所对应的影像投放装置的操作指令次数。
较佳的,该互动追踪器包括:影像撷取装置,用以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影像;手式追踪装置,用以根据该前景影像,产生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手式追踪讯息;以及计数器,用以根据该手式追踪讯息,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手式互动次数。
较佳的,该互动追踪器包括:声音撷取装置,用以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声音;以及计数器,根据该前景声音,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声音互动次数。
较佳的,该计数器在一个更新时间后,对该互动指标进行更新;其中,该更新时间大于该预设时间间隔。
较佳的,该流量分配器选自于频宽分配器、硬件解码器、软件解码器以及上述三者中至少二者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较佳的,还包括硬件解码装置,该流量分配器将输送至该多个显示区且具有最大资料流量的影像资料分配给该硬件解码装置进行解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揭示一种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首先,提供一个包括多个显示区的电子看板,使这些显示区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对应地通信连接,用以分别显示这些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多组影像资料。然后,采用一个互动追踪器计算每一个显示区与至少一个使用者的互动指标。再采用一个流量分配器根据每一个显示区的互动指标,调控输送至每一个显示区者影像资料流量。
较佳的,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可携式电子产品。
较佳的,该互动追踪器包括:采用一影像撷取装置,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影像;采用一眼球追踪装置,根据该前景影像,产生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眼球追踪讯息;以及采用一计数器,根据该眼球追踪讯息,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受注视次数;该互动指标与该受注视次数正相关。
较佳的,该互动指标的计算包括:采用计数器,计算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接收来自于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中对应影像投放装置的操作指令次数;该互动指标与该操作指令次数正相关。
较佳的,该互动指标包括受注视次数和操作指令次数的加权组合;其中,该受注视次数为:对应显示区的预设距离内的该至少一个使用者,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该显示区的注视次数;该操作指令次数为: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来自对应显示区所对应的影像投放装置的操作指令次数。
较佳的,该互动追踪器包括:采用一影像撷取装置,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影像;采用一手式追踪装置,根据该前景影像,产生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手式追踪讯息;以及采用一计数器,根据该手式追踪讯息,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手式互动次数。
较佳的,该互动追踪器包括:采用一声音撷取装置,用以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声音;以及采用一计数器,根据该前景声音,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声音互动次数。
较佳的,该互动指标的计算,还包括:采用该计数器在更新时间后,对该互动指标进行一更新;其中,该更新时间大于该预设时间间隔。
较佳的,该流量分配器选自于频宽分配器、硬件解码器、软件解码器以及上述三者中至少二者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较佳的,还包括提供一硬件解码装置,并且由该流量分配器将输送至该多个显示区且具有最大资料流量的影像资料分配给该硬件解码装置进行解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此电子看板包括多个显示区,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对应地通信连接,并分别显示这些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多组影像资料。采用互动追踪器来辨识并判断各个显示区与使用者的互动程度,并采用流量分配器根据不同的互动程度来分配与调控输送至每一个显示区者影像资料流量。藉由降低与使用者互动程度较低的显示区的影像资料流量,来节省电子看板的软硬件资源消耗;同时增加与使用者互动程度较高的显示区的影像资料流量,以确保显示荧幕中最受使用者关注的显示区具有较佳的动态影像品质。可以在不额外增加软硬件成本的前提下,达到提升使用者的整体的视觉感受水准和操作品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电子看板的系统方块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1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电子看板的系统方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整合电子看板的软硬件资源,在不额外增加软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使用者的整体的视觉感受水准和操作品质。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特定的实施案例与方法,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仍可采用其他特征、元件、方法及参数来加以实施。较佳实施例的提出,仅用以例示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该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将可根据以下说明书的描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作均等的修饰与变化。在不同实施例与图式之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元件符号加以表示。
请参照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电子看板100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电子看板100包括一个显示荧幕101、一个互动追踪器102以及一个流量分配器103。其中,显示荧幕101可以被区分为多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分别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对应地通信连接,用以分别显示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所提供的多组影像资料D11、D12、D13和D1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荧幕101可以是一种由大尺寸整块显示面板所构成的平面显示荧幕。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荧幕101可以是一种由多个映像管(Cathode Ray Tube,CRT)电视或背投显示屏拼接而成的电视墙。而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荧幕101可以是一种由多块小尺寸平面显示面板(未绘示)拼接而成的平面显示荧幕。
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分别与对应的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通信连接;藉以将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目前正显示在其内建荧幕的影像(未绘示),显示于对应的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中包括至少两个电子产品,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可携式电子产品。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投放装置104A可以是一种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行动电话。影像投放装置104B可以是一种使用iPhone操作系统(iPhone OS,iOS)的行动电话。影像投放装置104C可以是一种平板电脑(例如,iPad);影像投放装置104D可以是一种笔记型电脑,可以分别通过无线网络(例如,WIFI)将指令与影像资料D11、D12、D13和D14传递对应的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
另外,显示荧幕101可以具备触控功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荧幕101可以包括设置于显示荧幕101的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外侧或内侧的触控面板(未绘示)。使用者U除了可以藉由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输入指令来控制与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对应的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或者点选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所提供的选单外;也可以直接通过由碰触触控面板的对应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未绘示)来完成上述操作。
互动追踪器102可以用来计算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与至少一个使用者U的互动指标。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互动追踪器102包括:一个影像撷取装置102A、一个眼球追踪装置102B、一个声音撷取装置102C以及一个计数器102D。
影像撷取装置102A可以用来撷取距离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一段预设距离H1内的前景影像M1。眼球追踪装置102B可以根据此前景影像M1,产生使用者U的眼球追踪讯息E1。声音撷取装置102C可以用来撷取距离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一段预设距离H1内的前景声音S1。计数器102D可以根据眼球追踪讯息E1和前景声音S1计算出个别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在一段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所受到的注视次数和注视累积时间,以及所接收到的指令次数和指令累积时间;并根据这些参数输出一个包含有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加权值的加权值组合的互动指标K1。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撷取装置102A可以包括至少一台数字相机或摄影机,用于在上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撷取有关使用者U和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周边场景的多个前景影像M1。眼球追踪装置102B可以包括一个人工智慧演算逻辑模块,用以通过分析撷取装置102A所撷取的前景影像M1,辨识并输出使用者U的脸部、眼睛的运动方向和/或座标;并且根据眼球和眼球周边的特征变化(例如,虹膜角度变化)进行眼球跟踪和眼球运动资料的获取,进而输出眼球追踪讯息E1。计数器102D则用于将眼球追踪装置102B所获取的资料(眼球追踪讯息E1和前景声音S1)进行建档模拟,并计算出使用者U的眼睛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分别停留于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的次数与累积的停留时间,以及所接收到的(语音和/或触控)指令次数和(语音和/或触控)指令累积的输入时间;同时针对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输出一个互动指标K1。
流量分配器103则可以根据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的互动指标K1,调控输送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的影像资料流量。通过流量分配器103的分配与调控,降低互动指标较低的显示区的影像资料流量,以节省显示荧幕101的软硬件资源消耗;同时增加互动指标较高的显示区标的影像资料流量,以确保该显示区具有较佳的动态影像品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分配器103选自于频宽分配器、硬件解码器、软件解码器以及上述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族群。
请参照图2,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图1的电子看板10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下藉由具体实施例的实际参数操作来进行说明。其中,电子看板100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首先如步骤S21所述:提供一个包括多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的电子看板100,使其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对应地通信连接,用以分别显示多个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多组影像资料D11、D12、D13和D14。
提供电子看板100的步骤,包括确认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是否(例如,通过WIFI无线网络)与对应的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通信连接(如步骤S21A所述)。并且藉由流量分配器103将显示荧幕101的软硬件资源(例如频宽、解码器的配置或存储器容量)平均分配给各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如步骤S21B所述);以将显示于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和104D内建荧幕(未绘示)中的影像投影至各个对应的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中(如步骤S21C所述)。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看板100的显示荧幕101的最大频宽假设为80Mbps,平均分配给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可以分得的频宽为20Mbps(80Mbps/4=20Mbps)。
然后如步骤S22所述:采用互动追踪器102计算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与至少一个使用者U的互动指标K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互动指标K1包括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包括,触控指令次数和语音指令次数)加权值的组合。
其中,受注视次数加权值与受到使用者U眼睛注视的受注视次数以及注视累积时间正相关,例如,具体地,受注视次数加权值为:个别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在预设时间间隔(例如300秒)内受到使用者U眼睛注视的受注视次数乘以注视累积时间的数值。操作指令次数的加权值与使用者U操作影像投放装置(104A、104B、104C、104D)指令输入次数、使用者U操作电子看板101对应区域的指令输入次数、以及指令累积时间正相关,例如,具体地,操作指令次数的加权值为:个别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在预设时间间隔(例如300秒)内,接收到来自使用者U的操作指令(包括通过WIFI无线网络输入或使用者U采用触控指输入、语音声控输入、按键输入或其他可能方式输入)的指令次数乘以指令累积时间(包括触控累积时间和语音累积时间)的数值。
表1详细记录了互动追踪器102所撷取/辨识并用于计算互动指标K1(例如,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加权值)的各项参数(例如,受注视次数、注视累积时间、触控指令次数、触控累积时间、语音指令次数和语音累积时间):
表1
Figure BDA000307260895000010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互动指标可以是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的加权值二者的加总值。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加权值可以被视为独立的互动指标。而在本实施例中,流量分配器103会综合考量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加权值,进而调控输送至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的影像资料流量(如步骤S23所述)。
步骤S23是采用流量分配器103,根据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的互动指标K1,调控输送至每一个显示区101A、101B、101C和101D的影像资料流量。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流量分配器103会先考虑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先选取具有最大受注视次数加权值的显示区(例如显示区101A),给定一个较大比例的影像资料流量。再将剩余的流量依照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加权值组合的比例予以分配。
详言之,由于显示区101A的受注视次数加权值为1500(5x300);显示区101B的受注视次数加权值为1000(5x200);显示区101C和101D的受注视次数加权值皆为0。这显示:目前使用者U的眼睛正在(关注)显示区101A,或者显示区101A最受使用者U关注。因此流量分配器103先将显示荧幕101的最大频宽的1/3(80Mbps/3=26.66Mbps)分配给显示区101A。剩余的2/3最大频宽(2/3x80Mbps)再按照各个显示区101B、101C和101D的互动分数(即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加权值二者的加总)的比例予以分配。如果各别显示区(例如显示区101D)的互动分数为0(即,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加权值的加总等于0)就将该显示区(例如,显示区101D)的互动分数设为常数k=1,藉以给予一定的保障频宽。剩余各个显示区101B、101C和101D的频宽分配公式如下:
显示区101B=(2/3x80Mbps)x(5x200)/[(5x200)+(3x300)+1]
=28.055Mbps
显示区101C=(2/3x80Mbps)x(3x300)/[(5x200)+(3x300)+1]
=25.24Mbps
显示区101D=(2/3x80Mbps)x1/[(5x200)+(3x300)+1]
=0.028Mbps
值得注意的是,假若剩余各个显示区101B、101C和101D所分配到的频宽大于最受使用者U关注的显示区101A所分配到的频宽时,则将显示区101A所分配到的频宽与获得最大频宽的显示区互换。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区101B所分配到的频宽为28.055Mbps,大于最受使用者U关注的显示区101A所分配到的频宽26.66Mbps。因此,将显示区101A所分配到的频宽与显示区101B所分配到的频宽互换,使显示区101A所分配到的频宽变为28.055Mbps;使显示区101B所分配到的频宽变为26.66Mbps。
另外,计数器103在一段更新时间(例如,3600秒)之后,可以对上述互动指标K1的内容和计算方式进行一次更新。其中,更新时间(例如,3600秒)大于预设时间间隔(例如,300秒)。
通过流量分配器103的分配与调控,降低互动指标K1较低的显示区101B、101C和101D的影像资料流量,以节省这些显示区101B、101C和101D所消耗的软硬件资源;同时增加互动指标K1较高的显示区101A的影像资料流量。换言之,通过流量分配器103的分配与调控,保留较高频宽给较受使用者U关注或与受使用者U互动频率较高的显示区(例如,显示区101A)。由于使用者U的眼睛可能会在不同显示区来回切换,当使用者U的注视眼光再度回到较受关注或互动频率较高的显示区(例如,显示区101A)时,不会降低显示区101A的画质落差,藉以确保显示荧幕101中最受使用者U关注的显示区101A具有较佳的动态影像品质。可在不额外增加软硬件成本的前提下,达到提升使用者的整体的视觉感受水准和操作品质的目的。
请参照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电子看板300的系统方块示意图。电子看板300与图1所述电子看板100结构大致相同,差别在于电子看板300的显示荧幕301可以区分成更多(9个)显示区301A-301I,且互动指标的内容并不相同,影像资料流量的分配方式也不一样。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看板300包括一个显示荧幕301、一个互动追踪器302以及一个流量分配器303。其中,显示荧幕301可以被区分为9个显示区301A-301I,分别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304对应地通信连接,用以分别显示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多组影像资料D3。互动追踪器302包括:一个影像撷取装置302A、一个眼前追踪装置302B、一个手势追踪装置302C以及一个计数器302D。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显示荧幕301区分为9个显示区301A-301I,但影像投放装置304与显示区301A-301I的数量并未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影像投放装置304的数量(例如,3个)可以少于显示区301A-301I的数量(例如,9个)。换言之,至少有一个影像投放装置304可以提供多组影像资料D3,并显示于不同的显示区中。
影像撷取装置302A是用以分别撷取距离每一个显示区301A-301I一段预设距离H3内的前景影像M3。眼球追踪装置302B可以根据此前景影像M3,产生使用者U的眼球追踪讯息E3。手势追踪装置302C可以根据前景影像M3辨识计算使用者U的手式指令,并输出相对应的手式追踪讯息S3。计数器302D可以根据眼球追踪讯息E3和手式追踪讯息S3,计算个别显示区301A-301I在一段预设的时间间隔内所受到的注视次数和注视累积时间以及所接收到的手势指令的次数和手势指令累积时间;并根据这些参数输出一个包含有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手势指令次数加权值的互动指标。
流量分配器303则可以根据每一个显示区301A-301I的互动指标,调控输送每一个显示区301A-301I的影像资料流量。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流量分配器303会先考虑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先选取具有最大受注视次数加权值的显示区(例如显示区301A),给定一个较大比例的影像资料流量。再将剩余的流量依照受注视次数加权值和操作指令次数加权值组合的比例予以分配。
例如,流量分配器303则可以先将显示荧幕301的最大频宽的2/8(80Mbps/8=20Mbps)分配给显示区301A;剩余的6/8最大频宽(6/8x 80Mbps=60Mbps)再平均分配给其余的各个显示区301B-301I。使显示区301A所分配到的频宽变为20Mbps;其余显示区301B-301I所分配到的频宽变为8.57Mbps。
通过流量分配器303的分配与调控,降低互动指标K3较低的显示区301B-301I的影像资料流量,以节省这些显示区301B-301I所消耗的软硬件资源;同时增加互动指标K3较高的显示区301A的影像资料流量,以确保显示荧幕301中最受使用者U关注的显示区301A具有较佳的动态影像品质。可在不额外增加软硬件成本的前提下,达到提升使用者的整体的视觉感受水准和操作品质的目的。
另外,由于每一个显示区301A-301I所显示的影像资料要输送至个别显示区301A-301I之前,都须经过解码程序。而每一个显示区301A-301I的影像品质可能和输送每一个显示区301A-301I的影像资料的解码方式有关。以图3所绘示的电子看板300为例,电子看板300还可以提供藉由包含有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的外加显示卡311-314所执行的硬件解码(hardware decoder)以及通过电子看板300的核心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31执行的软件解码(software decoder)。由于,软件解码会大量消耗核心处理器的运算资源,因此处理效能较差。外加显示卡311-314不会消耗核心处理器的运算资源,透过硬件解码影像的效能会比软件解码佳。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4个显示卡。流量分配器303可以根据前述频宽的分配与调控状况,将要输送至目前最受使用者U注或与使用者U互动频率最高的显示区(例如,显示区301A)的影像资料交由4个显示卡311-314效能最佳者(例如显示卡311)进行解码,藉此达到提升使用者U对于显示区301A的视觉感受水准和操作品质。
接着,再由剩余的8个显示区301B-301I中选出受使用者U关注或与使用者U互动频率次三高的3个显示区,将要输送至这3个显示区的影像资料交由(例如,随机分配给)剩下的3个硬件解码资源(显示卡312-314)进行解码。其余的显示区则交由电子看板300的核心处理器31执行软件解码。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此电子看板包括多个显示区,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对应地通信连接,并分别显示这些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多组影像资料。采用互动追踪器来辨识并判断各个显示区与使用者的互动程度,并采用流量分配器根据不同的互动程度来分配与调控输送至每一个显示区者影像资料流量。藉由降低与使用者互动程度较低的显示区的影像资料流量,来节省电子看板的软硬件资源消耗;同时增加与使用者互动程度较高的显示区的影像资料流量,以确保显示荧幕中最受使用者关注的显示区具有较佳的动态影像品质。可以在不额外增加软硬件成本的前提下,达到提升使用者的整体的视觉感受水准和操作品质的目的。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显示区,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对应地通信连接,该多个显示区用以分别显示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影像资料;
互动追踪器,用以计算该多个显示区中的每一个与至少一个使用者的互动指标;以及
流量分配器,根据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该互动指标,调控输送至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影像资料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可携式电子产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该互动追踪器包括:
影像撷取装置,用以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影像;
眼球追踪装置,用以根据该前景影像,产生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眼球追踪讯息;以及
计数器,用以根据该眼球追踪讯息,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受注视次数;该互动指标与该受注视次数正相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该互动追踪器包括:
计数器,用于计算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接收来自于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中的对应影像投放装置的操作指令次数;该互动指标与该操作指令次数正相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该互动指标包括受注视次数和操作指令次数的加权组合;其中,该受注视次数为:对应显示区的预设距离内的该至少一个使用者,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该显示区的注视次数;该操作指令次数为: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来自对应显示区所对应的影像投放装置的操作指令次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该互动追踪器包括:
影像撷取装置,用以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影像;
手式追踪装置,用以根据该前景影像,产生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手式追踪讯息;以及
计数器,用以根据该手式追踪讯息,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手式互动次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该互动追踪器包括:
声音撷取装置,用以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声音;以及
计数器,根据该前景声音,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声音互动次数。
8.如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该计数器在一个更新时间后,对该互动指标进行更新;其中,该更新时间大于该预设时间间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该流量分配器选自于频宽分配器、硬件解码器、软件解码器以及上述三者中至少二者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看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硬件解码装置,该流量分配器将输送至该多个显示区且具有最大资料流量的影像资料分配给该硬件解码装置进行解码。
11.一种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电子看板,该电子看板包括多个显示区,将该多个显示区与多个影像投放装置对应地通信连接,用以分别显示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所提供的影像资料;
采用一互动追踪器,计算该多个显示区中的每一个与至少一个使用者的互动指标;以及
采用一流量分配器,根据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该互动指标,调控输送至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影像资料流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可携式电子产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互动追踪器包括:
采用一影像撷取装置,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影像;
采用一眼球追踪装置,根据该前景影像,产生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眼球追踪讯息;以及
采用一计数器,根据该眼球追踪讯息,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受注视次数;该互动指标与该受注视次数正相关。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互动指标的计算包括:采用计数器,计算在该预设时间间隔内,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接收来自于该多个影像投放装置中对应影像投放装置的操作指令次数;该互动指标与该操作指令次数正相关。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互动指标包括受注视次数和操作指令次数的加权组合;其中,该受注视次数为:对应显示区的预设距离内的该至少一个使用者,在预设时间间隔内对该显示区的注视次数;该操作指令次数为: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来自对应显示区所对应的影像投放装置的操作指令次数。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互动追踪器包括:
采用一影像撷取装置,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的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影像;
采用一手式追踪装置,根据该前景影像,产生该至少一个使用者的手式追踪讯息;以及
采用一计数器,根据该手式追踪讯息,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手式互动次数。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互动追踪器包括:
采用一声音撷取装置,用以分别撷取距离该多个显示区中每一个预设距离内的前景声音;以及
采用一计数器,根据该前景声音,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内的声音互动次数。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互动指标的计算,还包括:采用该计数器在更新时间后,对该互动指标进行一更新;其中,该更新时间大于该预设时间间隔。
19.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流量分配器选自于频宽分配器、硬件解码器、软件解码器以及上述三者中至少二者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看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供一硬件解码装置,并且由该流量分配器将输送至该多个显示区且具有最大资料流量的影像资料分配给该硬件解码装置进行解码。
CN202110543370.XA 2021-05-19 2021-05-19 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379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3370.XA CN115379506A (zh) 2021-05-19 2021-05-19 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3370.XA CN115379506A (zh) 2021-05-19 2021-05-19 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506A true CN115379506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9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3370.XA Pending CN115379506A (zh) 2021-05-19 2021-05-19 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95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5315A (zh) 屏幕刷新帧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404368B2 (ja) 動的フレームレートサポートを用いる電力最適化
TWI480725B (zh) 適應性圖形次級系統電源及效能管理
CN111147749A (zh) 拍摄方法、拍摄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38838A (zh) 中央处理器频率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16139B (zh) 屏幕刷新率切换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965981B (zh)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6997242B (zh) 界面管理方法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1949239B (zh) 一种屏幕共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4090849A (zh) 用于图形处理单元的存储器映射
CN108665510B (zh) 连拍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11789529B2 (en) Recovery from eye-tracking loss in foveated displays
CN110825294A (zh) 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771009B (zh) 電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15379506A (zh) 电子看板及其控制方法
WO2022267978A1 (zh) 一种背光值调节方法、处理器、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989797B2 (en) Cloud-client rendering method based on adaptive virtualized rendering pipeline
CN112860014A (zh) 电子设备、信息显示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30085B (zh) 图像投影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09375B (zh)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
US20230308770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utilizing gestures and eye tracking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camera operations on artificial reality devices
CN116801026A (zh) 视频画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38088A (zh)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24832A (zh) 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75478A (zh)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