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9155A -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9155A
CN115379155A CN202211288414.XA CN202211288414A CN115379155A CN 115379155 A CN115379155 A CN 115379155A CN 202211288414 A CN202211288414 A CN 202211288414A CN 115379155 A CN115379155 A CN 115379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creen
module
led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884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79155B (zh
Inventor
黄志平
刘峰云
陈卫星
刘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un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un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un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unf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884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79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79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79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9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8Mobile studi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5Conference systems involving storage of or access to video conference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Handles; Gri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涉及移动会议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网络延迟和掉线问题;具体包括系统服务器、系统LED大屏以及多个系统终端,所述系统服务器内置有录播模块、网络交换机模块、视频处理模块、音视频储存模块、会议模块、终端供电模块、网络接口模组、电力接口模组以及音视频接口模组,所述系统终端内置有会议发表单元、音视频采集传输单元、IP电话网络服务单元、便携式供电插座单元。本发明用多终端布置,且利用一根集成线缆串联连接后再连接至系统服务器,由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记录、储存后再将音视频数据同步传输至系统LED大屏进行集中展示,可有效地解决网络延迟、中断等情况,提高会议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会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科技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有和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因此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商务谈判、产品演示、来宾会见、政令下达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更好的达到目的就需要用我们一贯使用的手段:会议。
数字会议正是这样一种集计算机、通讯、自动控制、多媒体、图像、音响等技术于一体的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系统将会议报到、发言、表决、摄像、音响、显示、网络接入等各自独立的子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体,由中央控制计算机根据会议议程协调各子系统工作。为各种大型的国际会议、学术报告会及远程会议等提供最准确、即时的信息和服务。
但是,现有的基于数字网络手拉手会议主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网络连接的通畅连续性较差,易出现单个或者局部终端网络延迟、掉线等情况,会严重影响会议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包括系统服务器、系统LED大屏以及多个系统终端,所述系统服务器内置有录播模块、网络交换机模块、视频处理模块、音视频储存模块、会议模块、终端供电模块、网络接口模组、电力接口模组以及音视频接口模组,所述系统终端内置有会议发表单元、音视频采集传输单元、IP电话网络服务单元、便携式供电插座单元,且其还具有设置于侧边的防水式手拉手接口、防水式HDMI视频接口、防水式音频卡接口,其通过集成线束相互串联,且连接于系统服务器,所述系统LED大屏通过集成线束连接于系统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系统LED大屏包括壳体和折叠式显示屏组件,所述折叠式显示屏组件通过升降座承载固定,且升降座通过升降减震一体组件连接于壳体的内部,升降减震一体组件一侧传动连接有同步联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显示屏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升降座顶部外壁导向轨道、固定于导向轨道顶部的固定屏单元以及设置于固定屏单元两侧的侧翼展开屏单元;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的底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导向轨道的内侧壁。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屏单元由多个纵向排列且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LED屏A组成,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由多个纵向排列且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的LED屏B组成。
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位于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内的铰链与位于所述LED屏A内的铰链高度不同,且所述LED屏B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卡,LED屏A的侧壁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卡卡合配合的限位卡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的另一端扣接于导向轨道的内侧壁;所述连接轴为阶梯轴结构,且其活动插接于滑块的内部,且所述LED屏B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转卡,滑块的顶部开设有可与限转卡限位配合的限转槽。
同时,所述升降减震一体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底部内侧壁的导向滑杆以及扣接于导向滑杆顶部下表面的减震弹簧,所述升降座滑动连接于导向滑杆的外侧,且减震弹簧的另一端扣接于升降座的底部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同步联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侧壁的驱动轴以及固定安装于驱动轴一端的卷筒一,所述卷筒一的外壁通过绞绳二连接于升降座的底部;所述壳体的顶部内侧壁通过门轴转动连接有门,所述同步联动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驱动轴另一端的卷筒三以及固定安装于门轴外壁的卷筒二,所述卷筒二与卷筒三通过绞绳一连接;所述壳体与门靠近所述门轴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内壁插接有弹性柱销。
同时,所述门的顶部设置有双用式把手组件;所述双用式把手组件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球体、球套以及固定安装于球体外壁的杆件,所述球套的两端通过固定轴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安装于门的外壁,所述杆件包括卡合限位件与伸缩支撑件,所述伸缩支撑件包括固定安装于球体外壁的内杆以及活动套设于内杆外壁的套筒,所述内杆的轴向内壁开设有轴槽,所述内杆的周向内壁开设有轴槽,所述套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环槽、轴槽配合的卡块,述卡合限位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套筒端面外壁的支撑限位柱和开设于套筒端面内壁的凹槽,所述支撑限位柱与凹槽可插接配合,且对置的所述套筒旋向交错布置,即其中一侧套筒的支撑限位柱位置与另一侧所述套筒的凹槽位置对齐,即其中一侧套筒的凹槽位置与另一侧所述套筒的支撑限位柱位置对齐。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的高效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集成线束将系统终端串联,集成线束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传输线、供电线、音视频传输线;
S2:将串联后的系统终端与系统服务器使用集成线束连接;
S3:将系统服务器的音视频接口,通过传输线连接至系统LED大屏;
S4:即可通过线缆将各个系统终端手拉手式连接,组成会议,且由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记录、储存后再将音视频数据同步传输至系统LED大屏进行集中展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多终端布置,且利用一根集成线缆串联连接后再连接至系统服务器,由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记录、储存后再将音视频数据同步传输至系统LED大屏进行集中展示,可有效地解决网络延迟、中断等情况,提高会议质量。
2.本发明,通过设置侧翼展开屏单元与固定屏单元,以及将侧翼展开屏单元与固定屏单元设置为纵向排列的LED屏A、LED屏B组合,其能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扩展与折叠收纳,从而能保证有较大视野的同时也能保证收纳空间较小,提高便携性。
3.本发明,通过设置同步联动组件与升降减震一体组件,可在门的打开同时完成折叠式显示屏组件的上升使用,门关闭同时完成折叠式显示屏组件的下降收纳,结构设计巧妙,同步性高,同时也节省使用的操作步骤。
4.本发明,通过使用卷筒二、绞绳一、卷筒三进行联动驱动,且对绞绳一的松弛与张紧状态进行设定,且配合限位孔、弹性柱销对门位置的锁定,结合减震弹簧的柔性支撑,一方面可使得折叠式显示屏组件处于使用状态下为刚性支撑,防止晃动,增加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使折叠式显示屏组件处于收纳状态下的柔性支撑,防止震动损伤。
5.本发明,通过将杆件设置为卡合限位件、伸缩支撑件的组合,其能通过卡合限位件实现快速结合与分离,从而能保证整个双用式把手组件再携带时为“把手”功能,使用时又能拆分为多个支腿,增加装置的接地面积,增加稳定性。
6.本发明,通过将伸缩支撑件设置为内杆与套筒的结合,配合卡块结合环槽、轴槽的限位,能实现伸缩并锁定,且配合球体与球套的万向转动,能使得支撑点可灵活多变,面对实际地形可针对性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折叠式显示屏组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折叠式显示屏组件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滑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同步联动组件与升降减震一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壳体与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双用式把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系统LED大屏的C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门、3-双用式把手组件、4-折叠式显示屏组件、5-同步联动组件、6-升降减震一体组件、7-升降座、8-导向轨道、9-滑块、10-连接轴、11-侧翼展开屏单元、12-固定屏单元、13-LED屏A、14-铰链、15-LED屏B、16-限位卡、17-限位卡槽、18-压紧弹簧、19-限转卡、20-卷筒一、21-绞绳一、22-卷筒二、23-门轴、24-卷筒三、25-驱动轴、26-绞绳二、27-导向滑杆、28-减震弹簧、29-限位孔、30-弹性柱销、31-支撑板、32-固定轴、33-球体、34-球套、35-杆件、36-卡合限位件、37-伸缩支撑件、38-内杆、39-环槽、40-轴槽、41-卡块、42-套筒、43-凹槽、44-支撑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系统服务器、系统LED大屏以及多个系统终端,所述系统服务器内置有录播模块、网络交换机模块、视频处理模块、音视频储存模块、会议模块、终端供电模块、网络接口模组、电力接口模组以及音视频接口模组,所述系统终端内置有会议发表单元、音视频采集传输单元、IP电话网络服务单元、便携式供电插座单元,且其还具有设置于侧边的防水式手拉手接口、防水式HDMI视频接口、防水式音频卡接口,其通过集成线束相互串联,且连接于系统服务器,所述系统LED大屏通过集成线束连接于系统服务器。
系统服务器可快速调用会议应急场景,一键上屏,上屏画面实时录制;能够便捷的对终端会议模块进行管理、传输、上屏;能控制各个终端的视频信号切换上屏,直接输出音视频信号到大屏显示画面任意漫游、叠加、缩放,音频同步输出扩声。
所述系统终端采用正前方液晶面板显示,可有效显示节点IP信息,方便快速精确定位节点所在位置,其壳体设置有LED指示灯,可实时显示节点运作状态,防水式音频农接口与网络接口,方便快速组建IP电话网络和音频传输;防水式手拉手电源与网口设计,一插即连,可快速连接布局,220V防水插座可用于给外部设备供电,方便快捷;防水式手拉手接口、防水式HDMI视频接口,可快速组建手拉手会议系统以及视频的便捷接入。
所述系统终端还配备有防水式航插话筒接口,内置话筒芯片,直接插入鹅颈模块即可变成会议发表单元;系统终端串联之后可作为便携式插座使用,3孔和2孔复用,提供220V电压;便携会议,前端各类视频设备可通过HDMI高清接口将音视频信号接入终端,上屏显示;丰富的LAN网络接口,可随时接入IP电话组网,进行IP通话。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的高效组网方法,采用手拉手式设计,供电、音频、视频、IP电话、话筒等均通过一根线缆手拉手式连接,可在应急环境下快速组建会议场景,方便快捷;终端上的各个接口均采用防水式设计,可在各种环境下稳定运行,其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集成线束将系统终端串联,集成线束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传输线、供电线、音视频传输线;
S2:将串联后的系统终端与系统服务器使用集成线束连接;
S3:将系统服务器的音视频接口,通过传输线连接至系统LED大屏;
S4:即可通过线缆将各个系统终端手拉手式连接,组成会议,且由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记录、储存后再将音视频数据同步传输至系统LED大屏进行集中展示。
本实施例中,采用多终端布置,且利用一根集成线缆串联连接后再连接至系统服务器,由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记录、储存后再将音视频数据同步传输至系统LED大屏进行集中展示,可有效地解决网络延迟、中断等情况,提高会议质量。
实施例2: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使用的系统LED大屏,如图2-12所示,为了解决便于携带问题;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以下改进:所述系统LED大屏包括壳体1和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所述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通过升降座7承载固定,且升降座7通过升降减震一体组件6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升降减震一体组件6一侧传动连接有同步联动组件5。
所述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升降座7顶部外壁导向轨道8、固定于导向轨道8顶部的固定屏单元12以及设置于固定屏单元12两侧的侧翼展开屏单元11;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11的底部通过连接轴10转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滑动连接于导向轨道8的内侧壁;使用时,可将侧翼展开屏单元11向外侧滑动,随后转动至与固定屏单元12水平,从而与固定屏单元12组成完整的显示,不使用时,可将侧翼展开屏单元11旋转与固定屏单元12垂直,再将其想内侧收缩,使得侧翼展开屏单元11与固定屏单元12组成“H”型结构,实现横向折叠功能。
所述固定屏单元12由多个纵向排列且通过铰链14转动连接的LED屏A13组成,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11由多个纵向排列且通过铰链14转动连接的LED屏B15组成,本实施例中,对LED屏A13与LED屏B15的具体个数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所需灵活调整,本实施例作为示例性优选的:所述LED屏A13与LED屏B15的数量均为2;通过将侧翼展开屏单元11与固定屏单元12设置为纵向排列的LED屏A13、LED屏B15组合,可实现整个显示屏的纵向扩展与折叠。
通过设置侧翼展开屏单元11与固定屏单元12,以及将侧翼展开屏单元11与固定屏单元12设置为纵向排列的LED屏A13、LED屏B15组合,其能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扩展与折叠收纳,从而能保证有较大视野的同时也能保证收纳空间较小,提高便携性。
位于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11内的铰链14与位于所述LED屏A13内的铰链14高度不同,且所述LED屏B15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卡16,LED屏A13的侧壁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卡16卡合配合的限位卡槽17;当处于使用状态时,限位卡16与限位卡槽17相互卡合,且由于铰链14的高度不同,LED屏A13与LED屏B15区域收纳状态的运动旋转轴不同,从而导致其旋转的弧形路径不同,配合限位卡16与限位卡槽17的相互限位,从而实现其使用状态下的稳定。
所述滑块9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压紧弹簧18,压紧弹簧18的另一端扣接于导向轨道8的内侧壁;压紧弹簧18能对滑块9施加弹力,使用状态时能保证限位卡16与限位卡槽17之间压力,提高稳定性,收纳状态时也能保证滑块9贴向导向轨道8的中间处,防止整个侧翼展开屏单元11出现滑动。
所述连接轴10为阶梯轴结构,且其活动插接于滑块9的内部,且所述LED屏B1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限转卡19,滑块9的顶部开设有可与限转卡19限位配合的限转槽;需要LED屏B15转动时,可向上轻微提动LED屏B15,限转卡19与限转槽分离,此时LED屏B15可转动,无需转动时,限转卡19受到LED屏B15的重力与限转槽配合,实现对LED屏B15的旋转限位,从而既能保证LED屏B15收纳与扩展过程的灵活性,也能保证其携带状态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使用步骤为:
A1:将装置携带至所需位置且稳定后,进行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的扩展;
A11:首先上提LED屏B15,将限转卡19与限转槽分离;
A12:分离后将LED屏B15移动至导向轨道8的外侧,并将其旋转与LED屏A13水平,随后将多个纵向排列的LED屏B15纵向展开至平行状态;
A13:接着将限位卡16与限位卡槽17配合后,松开即可;
A14:随后按照A11-113步骤将另一侧的侧翼展开屏单元11扩展,即可进行连接使用;
A2:使用结束后,将扩展状态下的侧翼展开屏单元11与固定屏单元12进行折叠收纳;
A21:将整个侧翼展开屏单元11向外侧拉动,使得限位卡16与限位卡槽17分离;
A22:将多个LED屏B15纵向旋转折叠,并将其旋转至与固定屏单元12垂直状态;
A23:缓慢移动侧翼展开屏单元11,使得滑块9达到导向轨道8的内侧限位处;
A24:随后按照A21-A23步骤,经另一侧的侧翼展开屏单元11收缩,最终侧翼展开屏单元11与固定屏单元12组成“H”型收纳状态即可。
实施例3: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使用的系统LED大屏,如图9-12所示,所述升降减震一体组件6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1底部内侧壁的导向滑杆27以及扣接于导向滑杆27顶部下表面的减震弹簧28,所述升降座7滑动连接于导向滑杆27的外侧,且减震弹簧28的另一端扣接于升降座7的底部上表面;升降座7的升降可带动整个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升降,从而配合升降完成扩展-收纳状态,且减震弹簧28可对升降座7产生一定拉力,满足其收纳状态下的移动缓冲,防止损坏。
如图8所示,所述同步联动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1内侧壁的驱动轴25以及焊接于驱动轴25一端的卷筒一20,所述卷筒一20的外壁通过绞绳二26连接于升降座7的底部;当卷筒一20转动时,其能通过收卷绞绳二26的方式带动升降座7上升,当卷筒一20反转时,升降座7受到自重与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自重下降收纳。
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侧壁通过门轴23转动连接有门2,所述同步联动组件5还包括焊接于驱动轴25另一端的卷筒三24以及焊接于门轴23外壁的卷筒二22,所述卷筒二22与卷筒三24通过绞绳一21连接;当需要使用时,将门2旋转打开,门轴23随之转动,从而带动卷筒二22转动,再通过绞绳一21带动卷筒三24转动,再通过驱动轴25驱动卷筒一20转动。
所述卷筒二22的直径,大于所述卷筒三24的直径,从而保证门2的转角固定时,卷筒三24的转动圈数更多,从而提升升降座7的升降行程。
门2的关闭过程时,其运动整个行程的80%-85%是,升降座7就已达到最底部,即此时减震弹簧28提供的拉力与升降座7和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的重力相等,随后门2继续关闭,绞绳一21处于松弛状态,从而为收纳后的升降座7提供上下缓冲空间。
为了解决门2的位置限定问题,如图9所示,所述壳体1与门2靠近所述门轴23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29,限位孔29的内壁插接有弹性柱销30;可通过限位孔29与弹性柱销30的配合,实现门2的打开与关闭状态下的限位。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以及每个流程的涉及原理为:
B1:将弹性柱销30从而限位孔29内抽出,旋转门2将其由向内侧的水平状态旋转至向外侧的水平状态,随后再将相互对齐的限位孔29内插入弹性柱销30,完成门2位置的固定;
B2:随着门2的旋转,门轴23随之旋转,接着通过卷筒二22、绞绳一21、卷筒三24的配合带动驱动轴25旋转,再通过卷筒一20与绞绳二26的配合拉动升降座7的底部,使其上升,从而将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由壳体1的内部顶升至其顶部;
B3:使用结束后,将弹性柱销30拔出,将门2由向外侧的水平状态旋转至向内侧的水平状态,此过程分为两个小步骤,如下:
B31:当门2旋转至0%到80-85%的状态时,此时升降座7、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受到重力下降,同时通过对绞绳二26的拉扯带动卷筒一20转动,同时卷筒三24对绞绳一21进行收卷,卷筒二22对绞绳一21进行放卷;
B32:随后由80%-80%继续旋转至100%状态时,此时减震弹簧28提供的拉力已经可完全支撑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与升降座7重力,升降座7位置静止,卷筒二22持续对绞绳一21放卷,绞绳一21处于松弛状态。
本装置,首先通过设置同步联动组件5与升降减震一体组件6,可在门2的打开同时完成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的上升使用,门2关闭同时完成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的下降收纳,结构设计巧妙,同步性高,同时也节省使用的操作步骤。
其次,通过使用卷筒二22、绞绳一21、卷筒三24进行联动驱动,且对绞绳一21的松弛与张紧状态进行设定,且配合限位孔29、弹性柱销30对门2位置的锁定,结合减震弹簧28的柔性支撑,一方面可使得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处于使用状态下为刚性支撑,防止晃动,增加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使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处于收纳状态下的柔性支撑,防止震动损伤。
实施例4: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中使用的系统LED大屏,如图2、10-12所示,所述门2的顶部设置有双用式把手组件3。
所述双用式把手组件3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球体33、球套34以及固定安装于球体33外壁的杆件35,所述球套34的两端通过固定轴32焊接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通过螺栓固定于门2的外壁。
所述杆件35包括卡合限位件36与伸缩支撑件37。
所述伸缩支撑件37包括焊接于球体33外壁的内杆38以及活动套设于内杆38外壁的套筒42,所述内杆38的轴向内壁开设有轴槽40,所述内杆38的周向内壁开设有轴槽40,所述套筒42的内壁焊接有与环槽39、轴槽40配合的卡块41。
所述卡合限位件36包括焊接于套筒42端面外壁的支撑限位柱44和开设于套筒42端面内壁的凹槽43,所述支撑限位柱44与凹槽43可插接配合,且对置的所述套筒42旋向交错布置,即其中一侧套筒42的支撑限位柱44位置与另一侧所述套筒42的凹槽43位置对齐,即其中一侧套筒42的凹槽43位置与另一侧所述套筒42的支撑限位柱44位置对齐。
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与原理为:
C1:当门2打开且与壳体1限位后,旋转套筒42,将卡块41旋转至轴槽40处,通过套筒42与内杆38的伸缩解除支撑限位柱44与凹槽43的配合,从而能将单独的杆件35旋转;
C2:将活动可旋转的杆件35调节长度与角度,使其上的支撑限位柱44能接触并支撑于地面;
C3:接着将旋转,将卡块41旋转至环槽39的位置,完成长度锁定;
C4:重复C1-C3步骤,直至四组杆件35支撑完毕;
C5:使用结束后,将套筒42旋转至卡块41与轴槽40配合并进行收缩;
C6:随后将对置的套筒42同轴对其,并相互靠近,直至支撑限位柱44插入凹槽43孔内,此时同步调节两个配合的套筒42位置,直至其可相对内杆38旋转,并将卡块41旋转至环槽39内,完成限位;
C7:接着重复C6步骤,将另一侧的套筒42组合后,即可手提套筒42,进行便携式携带。
本实施例,通过将杆件35设置为卡合限位件36、伸缩支撑件37的组合,其能通过卡合限位件36实现快速结合与分离,从而能保证整个双用式把手组件3再携带时为“把手”功能,使用时又能拆分为多个支腿,增加装置的接地面积,增加稳定性。
另外,通过将伸缩支撑件37设置为内杆38与套筒42的结合,配合卡块41结合环槽39、轴槽40的限位,能实现伸缩并锁定,且配合球体33与球套34的万向转动,能使得支撑点可灵活多变,面对实际地形可针对性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包括系统服务器、系统LED大屏以及多个系统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服务器内置有录播模块、网络交换机模块、视频处理模块、音视频储存模块、会议模块、终端供电模块、网络接口模组、电力接口模组以及音视频接口模组,所述系统终端内置有会议发表单元、音视频采集传输单元、IP电话网络服务单元、便携式供电插座单元,且其还具有设置于侧边的防水式手拉手接口、防水式HDMI视频接口、防水式音频卡接口,其通过集成线束相互串联,且连接于系统服务器,所述系统LED大屏通过集成线束连接于系统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LED大屏包括壳体(1)和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所述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通过升降座(7)承载固定,且升降座(7)通过升降减震一体组件(6)连接于壳体(1)的内部,升降减震一体组件(6)一侧传动连接有同步联动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显示屏组件(4)包括固定安装于升降座(7)顶部外壁导向轨道(8)、固定于导向轨道(8)顶部的固定屏单元(12)以及设置于固定屏单元(12)两侧的侧翼展开屏单元(11);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11)的底部通过连接轴(10)转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滑动连接于导向轨道(8)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屏单元(12)由多个纵向排列且通过铰链(14)转动连接的LED屏A(13)组成,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11)由多个纵向排列且通过铰链(14)转动连接的LED屏B(1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侧翼展开屏单元(11)内的铰链(14)与位于所述LED屏A(13)内的铰链(14)高度不同,且所述LED屏B(1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卡(16),LED屏A(13)的侧壁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卡(16)卡合配合的限位卡槽(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压紧弹簧(18),压紧弹簧(18)的另一端扣接于导向轨道(8)的内侧壁;所述连接轴(10)为阶梯轴结构,且其活动插接于滑块(9)的内部,且所述LED屏B(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转卡(19),滑块(9)的顶部开设有可与限转卡(19)限位配合的限转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减震一体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于壳体(1)底部内侧壁的导向滑杆(27)以及扣接于导向滑杆(27)顶部下表面的减震弹簧(28),所述升降座(7)滑动连接于导向滑杆(27)的外侧,且减震弹簧(28)的另一端扣接于升降座(7)的底部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联动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1)内侧壁的驱动轴(25)以及固定安装于驱动轴(25)一端的卷筒一(20),所述卷筒一(20)的外壁通过绞绳二(26)连接于升降座(7)的底部;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侧壁通过门轴(23)转动连接有门(2),所述同步联动组件(5)还包括固定安装于驱动轴(25)另一端的卷筒三(24)以及固定安装于门轴(23)外壁的卷筒二(22),所述卷筒二(22)与卷筒三(24)通过绞绳一(21)连接;所述壳体(1)与门(2)靠近所述门轴(23)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限位孔(29),限位孔(29)的内壁插接有弹性柱销(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2)的顶部设置有双用式把手组件(3);所述双用式把手组件(3)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球体(33)、球套(34)以及固定安装于球体(33)外壁的杆件(35),所述球套(34)的两端通过固定轴(32)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固定安装于门(2)的外壁,所述杆件(35)包括卡合限位件(36)与伸缩支撑件(37),所述伸缩支撑件(37)包括固定安装于球体(33)外壁的内杆(38)以及活动套设于内杆(38)外壁的套筒(42),所述内杆(38)的轴向内壁开设有轴槽(40),所述内杆(38)的周向内壁开设有轴槽(40),所述套筒(4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环槽(39)、轴槽(40)配合的卡块(41),述卡合限位件(36)包括固定安装于套筒(42)端面外壁的支撑限位柱(44)和开设于套筒(42)端面内壁的凹槽(43),所述支撑限位柱(44)与凹槽(43)可插接配合,且对置的所述套筒(42)旋向交错布置,即其中一侧套筒(42)的支撑限位柱(44)位置与另一侧所述套筒(42)的凹槽(43)位置对齐,即其中一侧套筒(42)的凹槽(43)位置与另一侧所述套筒(42)的支撑限位柱(44)位置对齐。
10.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的高效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集成线束将系统终端串联,集成线束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传输线、供电线、音视频传输线;
S2:将串联后的系统终端与系统服务器使用集成线束连接;
S3:将系统服务器的音视频接口,通过传输线连接至系统LED大屏;
S4:即可通过线缆将各个系统终端手拉手式连接,组成会议,且由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记录、储存后再将音视频数据同步传输至系统LED大屏进行集中展示。
CN202211288414.XA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Active CN115379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8414.XA CN115379155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8414.XA CN115379155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155A true CN115379155A (zh) 2022-11-22
CN115379155B CN115379155B (zh) 2023-03-24

Family

ID=8407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8414.XA Active CN115379155B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915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57703A (zh) * 2010-10-20 2012-05-16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字会议系统
US20130162749A1 (en) * 2010-06-03 2013-06-27 Mebe Viewcom Ab Studio for life-size videoconferencing
CN208539992U (zh) * 2018-05-31 2019-02-22 广东公信智能会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系统
CN208673186U (zh) * 2018-08-08 2019-03-29 刘勇 多屏幕笔记本电脑一体机
CN213585838U (zh) * 2020-07-02 2021-06-29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会议室触控屏以及会议系统
CN215972733U (zh) * 2021-08-17 2022-03-08 深圳市优笔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指纹手写屏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62749A1 (en) * 2010-06-03 2013-06-27 Mebe Viewcom Ab Studio for life-size videoconferencing
CN102457703A (zh) * 2010-10-20 2012-05-16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数字会议系统
CN208539992U (zh) * 2018-05-31 2019-02-22 广东公信智能会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系统
CN208673186U (zh) * 2018-08-08 2019-03-29 刘勇 多屏幕笔记本电脑一体机
CN213585838U (zh) * 2020-07-02 2021-06-29 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会议室触控屏以及会议系统
CN215972733U (zh) * 2021-08-17 2022-03-08 深圳市优笔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便携式指纹手写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9155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99163A1 (en) Integrated teaching base station
ITBO20080682A1 (it) Tavolo per riunioni.
WO2019209060A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WO2020138988A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패널이 설치되는 인폴딩타입 힌지구조
CN204480501U (zh) 一种便携式大学英语微课制作装置
CN113241008A (zh) 显示装置及终端
CN115379155B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指控系统及其高效组网方法
WO2021187899A1 (ko) 인폴딩타입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구조
WO2021025441A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에 설치되는 접히는 힌지모듈
CN203070577U (zh) 移动式手术示教系统
CN112641233A (zh) 一种高效率互联网教育用远程教学装置及系统
CN100469080C (zh) 一种影像电话装置
CN206726524U (zh) 一种低功耗的直播辅助教学设备
EP1783598A1 (en) Integrated teaching base station
CN115767238A (zh) 一种远程教学课堂的系统和方法
CN1979586A (zh) 整合型教学基地平台
CN205792984U (zh) 一种大学综合视频会议系统
KR20210116132A (ko) 인폴딩타입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힌지구조
CN102984486B (zh) 多功能电视摄像头装置
CN208421823U (zh) 对讲式翻译机
CN213070266U (zh) 一种便携式在线手语翻译设备
CN211656224U (zh) 一种远程通信终端
CN210839829U (zh) 一种无线的无纸化会议主机
CN216212254U (zh) 一种国贸经济会议装置
CN217307791U (zh) 一种用于视频会议纪要自动生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