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3325B -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3325B
CN115363325B CN202211010635.0A CN202211010635A CN115363325B CN 115363325 B CN115363325 B CN 115363325B CN 202211010635 A CN202211010635 A CN 202211010635A CN 115363325 B CN115363325 B CN 115363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lock
pressing
piece
rotating
thim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06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3325A (zh
Inventor
彭国虎
徐旭辉
卢江
周鹏
区振辉
许桂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ay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ay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ay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ay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06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3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3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3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3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3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4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fastening to a wrist-watch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包括固接于手表表带端部的壳体,所述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顶针,且两个所述顶针相近的一端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顶针用于插接到表壳上,还包括便携式装卸组件,其包括设在所述壳体上的按压件,以及两个对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受所述按压件的挤压进行偏转,两个所述顶针与两个所述转动件一一对应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件基于所述按压件的动力带动两个所述顶针相互靠近,所述转动件的偏转轴离所述按压件的距离大于离所述顶针的距离。

Description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生耳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背景技术
公知的,生耳是用于连接手表表壳与表带的一种连接机构,其中在表壳与表带连接的部分会对称开设有两个顶针孔,而生耳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一个与表带连接的圆直通,其两端对称安装有两个顶针,且两个顶针之间通过一弹簧连接。
在连接表壳与表带时,先通过外力将顶针按压进入圆直通一部分,整个生耳的长度会变短,然后使得顶针与表壳上的顶针孔一一对准,然后撤去外力,使得顶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并插进顶针孔内,即可完成对表壳与表带的组装。
如公告号为CN109907437B,公告日为2021年06年19日的授权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表带制作方法及手表,手表包括带,便携设备主体以及带连接结构,带连接结构包括:基部,该基部具有与带的端部连接的连接部和从带的端部延伸突出设置的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有贯穿的第一通孔;生耳,该生耳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以及遮蔽部,基部位于该遮蔽部内部,突出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生耳的手拨杆且贯穿的第二通孔,遮蔽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生耳的手拨杆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第三通孔。通过将基部的连接部设置在带的端部,再通过将生耳设置于基部的突出部内,再在基部外壁罩设遮蔽部,使得生耳两端的顶针露出所述遮蔽部的两侧便于与便携设备安装固定,避免现有技术中生耳的两端与表带接触的部分磨损毁坏,延长带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手表生耳中的顶针与顶针孔装卸时,需直接对其中的弹簧进行挤压,而为了使得顶针与顶针孔的插接更加紧固,其中的弹簧被挤压所需的力较大,这会使得手表的拆装费力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包括固接于手表表带端部的壳体,所述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顶针,且两个所述顶针相近的一端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顶针用于插接到表壳上,还包括:
便携式装卸组件,其包括设在所述壳体上的按压件,以及两个对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受所述按压件的挤压进行偏转,两个所述顶针与两个所述转动件一一对应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件基于所述按压件的动力带动两个所述顶针相互靠近,所述转动件的偏转轴离所述按压件的距离大于离所述顶针的距离。
上述的,所述转动件包括一端与顶针铰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适应其位置变化的适应槽,所述转动杆的偏转轴与所述壳体固接,所述偏转轴与所述适应槽内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在受所述按压件的挤压力后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上述的,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形面,两个所述转动杆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共同组成一倒八字型结构,所述按压件上设有两个呈倒八字型结构排布的第二楔形面,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与两个所述第二楔形面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面平行设置且相互抵靠。
上述的,所述适应槽由两个半圆形槽以及连接两个半圆形槽的直线槽组成,作业时,所述偏转轴在所述适应槽内边转动边滑动。
上述的,所述弹性件包括中间部分沿所述按压件按压的相反方向拱起的弹片,且所述顶针的端部与所述弹片的端部之间铰接,所述按压件上设有下压面,所述壳体内铰接有跷杆,所述跷杆一端抵靠在所述弹片内凹面的中间,所述跷杆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下压面上。
上述的,所述跷杆与所述弹片内凹面抵靠的一端重力小于与所述下压面抵靠的另一端。
上述的,所述按压件由第一层块、第二层块以及第三层块组成且沿按压方向依次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楔形面以及所述下压面均设在所述第三层块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层块始终沿按压方向往复移动的导向限位机构;
所述第二层块内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层块与所述第二层块相对移动的联动机构,所述第一层块在所述第二层块上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顶针的移动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楔形面上设有挡条,当所述第一层块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第二层块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以及第三层块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时,所述挡条对所述第三层块沿所述按压方向的移动行程产生阻碍。
上述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层块中部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中间设置隔板,以隔板为对称轴在所述矩形槽内对称设有移动块,所述第一层块和所述第三层块均分别连接一移动块,所述矩形槽内位于所述隔板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均安装有气囊,所述移动块的移动方向为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
上述的,所述气囊的制作材料柔软有弹性且所述气囊内充入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手表,该手表使用了包括上述的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按压按压件的方式,使得两个转动件做相对方向的同步偏转,两个转动件在偏转过程中再带动与之连接的顶针在壳体内相互靠近,形成杠杆效果,以使得两个顶针相互靠近挤压其中弹性件所需的力更小,如此顶针可以暂时缩进壳体内,之后无论是表带从表壳上拆下,还是表带与表壳的组装,其过程都会变得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的内部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的内部结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的内部结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的摆杆和配重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顶针;3、弹性件;4、按压件;40、下压面;41、第一层块;42、第二层块;43、第三层块;44、导向槽;45、导向块;46、联动机构;460、矩形槽;461、隔板;462、移动块;463、气囊;47、挡条;48、跷杆;5、转动件;50、偏转轴;51、转动杆;52、适应槽;53、第一楔形面;54、第二楔形面;55、摆杆;56、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包括固接于手表表带端部的壳体1,所述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顶针2,且两个所述顶针2相近的一端之间通过弹性件3连接,所述顶针2用于插接到表壳上,还包括:
便携式装卸组件,其包括设在所述壳体1上的按压件4,以及两个对称设在所述壳体1内的转动件5,所述转动件5受所述按压件4的挤压进行偏转,两个所述顶针2与两个所述转动件5一一对应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件5基于所述按压件4的动力带动两个所述顶针2相互靠近,所述转动件5的偏转轴50离所述按压件4的距离大于离所述顶针2的距离。
具体的,壳体1由上壳和下壳经过卡接组成,其中上壳外侧面的朝向如同手表的表壳朝向,下壳外侧面朝向佩戴者手腕的皮肤,在上壳与下壳卡接成型后,按压件4的移动方向是从上壳下移至下壳,即上壳和下壳共同形成了一个按压件4的行程通道,且上壳可以对按压件4进行限位,防止其脱落,壳体1的外形可设计成类似T型结构,即横向结构的两端各设置一个顶针2,中间部分安装一些其他零部件,如此将壳体1与表带的端部连接时,只需在表带的端部露出按压件4和顶针2即可,在保留方便使用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
具体的,当需要对表带与表壳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佩戴者只需通过按压按压件4从上壳往下壳处移动,按压件4便会对转动件5施加压力,该压力导致转动件5沿偏转轴50进行偏转,即两个转动件5受压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而两个转动件5的另一端之间距离会逐渐缩小,如此转动件5的另一端便会带着与之连接的顶针2移动,两个顶针2被带着移动的方向相对且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弹性件3可以为两端分别与两个顶针抵接的弹簧,此时弹簧被压缩,如此可以实现整个生耳的长短变短,以适应表壳上生耳连接位置处两个顶针孔之间的最短距离(表壳上的顶针孔是成对出现的,且每对两个顶针孔位置基本对称,如此由于顶针孔有深度,且顶针孔的一端开放一端闭合,则每对两个顶针孔开放端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顶针孔之间的最短距离,两个顶针孔闭合端之间的距离为两个顶针孔之间的最长距离)。
当连接表带与表壳时,两个顶针2受力缩进壳体1内,使得两个顶针2之间的最长距离(同一个生耳里面的两个顶针2为了与每对两个顶针孔匹配,则两个顶针2的位置也是对称设置,那么两个顶针2之间的相近端之间距离为最近距离,相远端之间距离为最远距离)可以略小于每对两个顶针孔之间的最短距离,之后不再按压按压件4,在弹性件3的回弹力作用,两个顶针2之间相互远离,直到顶针2插进对应位置的顶针孔内且顶针2的一端与顶针孔闭合端接触,如此便完成了表带与表壳的连接。
同理,当拆卸表带与表壳时,也是等两个顶针2受力缩进壳体1内使得两个顶针2之间的最长距离可以略小于每对两个顶针孔之间的最短距离,此时顶针2完全从对应的顶针孔内抽离,然后便可拆下表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按压按压件4的方式,使得两个转动件5做相对方向的同步偏转,两个转动件5在偏转过程中再带动与之连接的顶针2在壳体1内相互靠近,这样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即作用在转动件5上的两个力(一个为按压件4的挤压转动件5偏转时的力,另一个为带动顶针2移动克服弹性件3弹力的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其中转动件5的偏转轴50离按压件4的距离大于离顶针2的距离,形成杠杆效果,以使得两个顶针2相互靠近挤压其中弹性件3所需的力更小,如此顶针2可以暂时缩进壳体1内,之后无论是表带从表壳上拆下,还是表带与表壳的组装,其过程都会变得更加简单。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5包括一端与顶针2铰接的转动杆51,所述转动杆51上开设有适应其位置变化的适应槽52,所述转动杆51的偏转轴50与所述壳体1固接,所述偏转轴50在所述适应槽52内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51的另一端在受所述按压件4的挤压力后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具体的,因为转动杆51受按压件4的挤压或者受弹性件3回弹力作用以其偏转轴50偏转时候,转动杆51可以偏转,但是顶针2还是只能做直线运动,转动杆51与顶针2转动连接的位置与偏转轴50之间的距离会逐渐发生变化,所以转动杆51为了可以适应顶针2的直线运动,其与偏转轴50连接的位置开设适应槽52,当转动杆51与顶针2转动连接的位置与偏转轴50之间的距离会逐渐增加时,偏转轴50在适应槽52内的位置可以发生变化,不影响二者之间的滑动与转动,如此转动杆51偏转带动顶针2移动时不会受限,以便顶针2可以移动到指定位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优选的,适应槽52由两个半圆形槽以及连接两个半圆形槽的直线槽组成,作业时,偏转轴50在适应槽52内可以边转动边滑动,以实现上述目的。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5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形面53,两个所述转动杆51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53共同组成一倒八字型结构,所述按压件4上设有两个呈倒八字型结构排布的第二楔形面54,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53与两个所述第二楔形面54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楔形面53与所述第二楔形面54平行设置且相互抵靠。
具体的,在按压件4受压从上壳往下壳移动时,其上的第二楔形面54只能随按压件4做线性移动,如此第二楔形面54施加给第一楔形面53的挤压力,而第一楔形面53设置在转动杆51上,而转动杆51可以沿其偏转轴50偏转,因此该挤压力会使得转杆朝着受力小的方向移动,即两个转动杆51受压的端部之间距离逐渐增加,则两个转动杆51另一端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因此可以实现带动两个顶针2逐渐靠近。
如图3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3包括中间部分沿所述按压件4按压的相反方向拱起的弹片,也即由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方向拱起,且所述顶针2的端部与所述弹片的端部之间铰接,所述按压件4上朝向下壳体的一面为压面40,所述壳体1内铰接有跷杆48,所述跷杆48一端抵靠在所述弹片内凹面的中间,所述跷杆48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下压面40上。
具体的,当按压按压件4时,按压件4上的第二楔形面54给予第一楔形面53挤压力,使得两个转动杆51沿偏转轴50偏转,以此带动两个顶针2相互靠近,两个顶针2相互靠近便会对弹片产生挤压效果,使得弹片的拱起弧度逐渐变大,所产生的弹性势能也逐渐变大,而按压件4下压时其上的下压面40会对与之抵靠的跷杆48的一端也产生下压作用,跷杆48的另一端又抵靠在弹片内凹面的中间,如此跷杆48受压端沿其与壳体1的铰接处下摆,则另一端就会上摆,因而对弹片的中部有个上撑的作用,如此在按压件4下压转动杆51带动两个顶针2相互靠近已经是省力杠杆,现在跷杆48又可以在被下压的同时对弹片起到上撑的作用,这样使得弹片发生弹性形更加容易,相当于在弹片上施加了三处力,以此来使得弹片拱起的弧度更大。
当不再对按压件4施压时,弹片原先拱起所积累的弹性势能需要释放,则随着弹片拱起弧度的不断减小,两个顶针2的距离逐渐增加,顶针2的移动便会带与之连接的转动杆51沿偏转轴50反向偏转,则会使得第一楔形面53对第二楔形面54产生挤压作用,使得按压件4沿按压相反方向复位,在此过程中,会存在一个问题,即第一楔形面53与第二楔形面54之间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摩擦力,而且面与面的挤压难以避免出现卡滞的问题,如此按压件4难以复位,则两个顶针2便不能完全与表壳上的顶针孔插接,这样表带与表壳的连接易出现脱落的问题,所以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设置的跷杆48便可以在按压件4与转动杆51出现卡滞的时候起到辅助顶撑作用,即弹片的拱起弧度逐渐变小,弹片对于与之抵靠的跷杆48一端有个下压作用,使得跷杆48该端沿偏转轴50下摆,另一端上摆,则跷杆48便会对下压面40产生上顶作用,第一楔形面53挤压第二楔形面54,跷杆48上顶下压面40,相当于对按压件4施加了三个复位的力,如此基本上可以克服第一楔形面53与第二楔形面5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第一楔形面53与第二楔形面54之间出现卡滞的问题。
而且在按压件4完全复位后,由于弹片原先便有拱起,存在弹性势能,因此弹片对与之抵靠跷杆48的一端仍有挤压作用,则跷杆48另一端仍对按压件4有上顶作用,则按压件4便可与壳体1之间稳定的抵靠,避免手表在佩戴过程中按压件4出现晃动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所述跷杆48与所述弹片内凹面抵靠的一端的重力小于与所述下压面40抵靠的另一端的重力,所述弹片初始状态拱起时所产生的弹力大于与下压面40抵靠的跷杆48一端的重力;具体的,在按压件4挤压转动件5时,由于跷杆48两端的重力分布不同,则弹片逐渐拱起的过程中,跷杆48较重的一端由于重力作用便会使其沿与壳体1铰接处偏转,则按压件4不用对跷杆48做供,跷杆48也可以对弹片起到一定的上撑作用,因此按压件4便不用分出一部分力去克服与之抵靠的跷杆48一端在初始阶段下摆所需的力,以此起到一定的省力作用。
在上述表带与表壳连接后,手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碰到按压件4的情况,若误碰按压件4后,则两个顶针2便会出现脱离表壳上顶针孔的情况,造成表带与表壳脱落,导致手表丢失或者摔坏,因此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设计一种按压件4防误碰的机构,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再进一步的,所述按压件4由第一层块41、第二层块42以及第三层块43沿按压方向依次并列设置形成,所述第二楔形面54以及所述下压面40均设在所述第三层块43上,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层块42始终沿按压方向往复移动的导向限位机构(即在壳体1内沿按压件4的按压方向设置导向槽44,导向槽44内滑动设置导向块45,第二层块42通过导向块45与导向槽44的配合使用在壳体1内移动);
所述第二层块42内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层块41与所述第二层块42相对移动的联动机构46,所述第一层块41在所述第二层块42上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顶针2的移动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楔形面53上设有挡条47,当所述第一层块41朝向所述弹性件3的一侧面、第二层块42朝向所述弹性件3的一侧面以及第三层块43朝向所述弹性件3的一侧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时,所述挡条47对所述第三层块43沿所述按压方向的移动行程产生阻碍。
具体的,当需要将表带与表壳连接或者拆开时,在按压按压件4之前,需要先沿垂直与顶针2的移动方向,且朝着靠近弹片的方向推动第一层块41在第二层块42上滑动,则在联动机构46的作用下,第三层块43在第二层块42上沿与第一层块41移动的相反方向移动,这样第三层块43上的第二楔形面54在第一楔形面53上朝着远离挡条47的方向移动(第三层块43上的下压面40始终与跷杆48的一端相抵靠),此时第二楔形面54对第一楔形面53不产生挤压作用,如此挡条47逐渐失去对第三层块43的阻碍作用,然后再按压第一层块41,使其带着与之连接的第二层块42可以沿导向限位机构移动,使得第二楔形面54开始挤压第一楔形面53,以此来实现两个顶针2的相互靠近,在按压件4需要复位时,随着第二层块42在导向限位机构作用下复位后,第三层块43回到与初始位置齐平的地方时,联动机构46可以让第一层块41与第三层块43都反向移动,使得第一层块41朝向弹性件3的一侧面、第二层块42朝向弹性件3的一侧面以及第三层块43朝向弹性件3的一侧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挡条47对第三层块43沿按压方向的移动行程产生阻碍,以此来起到按压件4的防误碰目的。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46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层块42中部的矩形槽460,所述矩形槽460中间设置隔板461,以隔板461为对称轴在所述矩形槽460内对称设有两个移动块462,所述第一层块41和所述第三层块43均分别连接一移动块462,所述矩形槽460内位于所述隔板461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均安装有气囊463,所述移动块462的移动方向为所述隔板461的长度方向。
具体的,当沿垂直与顶针2的移动方向,且朝着靠近弹片的方向推动第一层块41在第二层块42上滑动时,与第一层块41连接的移动块462在矩形槽460内同步移动,且该移动块462的移动对其移动方向上的气囊463产生挤压作用,受挤压的气囊463内气体朝着受压小的地方流动,使得气囊463发生形变,该气囊463的形变会对另一个移动块462产生挤压作用,而另一个移动块462与之连接的第三层块43基本不受其他阻力,则该移动块462会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三层块43移动,且第三层块43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层块41的移动方向相反,且该移动块462的移动过程中会对移动方向上的气囊463产生挤压作用,该气囊463的形变会对与第一层块41连接的移动块462产生挤压作用,如此以实现第一层块41与第三层块43的相对移动。
优选的,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气囊463的制作材料柔软有弹性且气囊463内充入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可以进一步的减轻第二层块42的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铰接有两个摆杆55,两个所述摆杆55在所述跷杆48的宽度方向上对称设置,且所述摆杆55的一端呈L型结构,且端部安装有配重块56,无外力作用下,所述摆杆55基于所述配重块56的重力作用发生摆动效果,且配重块56最终停在所述摆杆55与所述壳体1铰接点的正下方位置,所述第三层块43朝向所述弹片的一端宽度小于在无外力作用时两个摆杆55靠近其与所述壳体1铰接点位置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且随着所述第三层块43逐渐远离所述弹片的部分宽度逐渐增加,当按压件4不再被按压时,所述第三层块43复位的过程中会对两个所述摆杆55产生挤压作用,使得两个摆杆55靠近其与所述壳体1铰接点位置的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则另一端的配重块56也逐渐远离铰接点最下方位置,两个配重块56便会逐渐靠近直到抵靠在翘杆48上,以对翘杆48进一步的起到限定作用,如此整个按压件4复位后的支撑不仅有挡条47,翘杆48不仅有弹片的下移,还有摆杆55和配重块56的共同支撑限定,如此整个按压件4也相当于多了一个支撑作用,使得按压件4的防误碰效果更好(参阅图5和图6)。
本发明提供了再一种实施例,其涉及一种手表,该手表使用了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包括固接于手表表带端部的壳体,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顶针,且两个所述顶针相近的一端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顶针用于插接到表壳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便携式装卸组件,其包括设在所述壳体上的按压件,以及两个对称设在所述壳体内的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受所述按压件的挤压进行偏转,两个所述顶针与两个所述转动件一一对应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件基于所述按压件的动力带动两个所述顶针相互靠近,所述转动件的偏转轴离所述按压件的距离大于离所述顶针的距离;
所述转动件包括一端与顶针铰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适应其位置变化的适应槽,所述转动杆的偏转轴与所述壳体固接,所述偏转轴与所述适应槽内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在受所述按压件的挤压力后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形面,两个所述转动杆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共同组成一倒八字型结构,所述按压件上设有两个呈倒八字型结构排布的第二楔形面,两个所述第一楔形面与两个所述第二楔形面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楔形面平行设置且相互抵靠;
所述弹性件包括中间部分沿所述按压件按压的相反方向拱起的弹片,且所述顶针的端部与所述弹片的端部之间铰接,所述按压件上设有下压面,所述壳体内铰接有跷杆,所述跷杆一端抵靠在所述弹片内凹面的中间,所述跷杆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下压面上;
所述按压件由第一层块、第二层块以及第三层块组成且沿按压方向依次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楔形面以及所述下压面均设在所述第三层块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层块始终沿按压方向往复移动的导向限位机构;
所述第二层块内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层块与所述第二层块相对移动的联动机构,所述第一层块在所述第二层块上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顶针的移动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楔形面上设有挡条,当所述第一层块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第二层块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以及第三层块朝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时,所述挡条对所述第三层块沿所述按压方向的移动行程产生阻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槽由两个半圆形槽以及连接两个半圆形槽的直线槽组成,作业时,所述偏转轴在所述适应槽内边转动边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杆与所述弹片内凹面抵靠的一端重力小于与所述下压面抵靠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层块中部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中间设置隔板,以隔板为对称轴在所述矩形槽内对称设有移动块,所述第一层块和所述第三层块均分别连接一移动块,所述矩形槽内位于所述隔板长度方向两端的位置均安装有气囊,所述移动块的移动方向为所述隔板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制作材料柔软有弹性且所述气囊内充入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
6.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
CN202211010635.0A 2022-08-23 2022-08-23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Active CN115363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0635.0A CN115363325B (zh) 2022-08-23 2022-08-23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0635.0A CN115363325B (zh) 2022-08-23 2022-08-23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3325A CN115363325A (zh) 2022-11-22
CN115363325B true CN115363325B (zh) 2023-05-23

Family

ID=84067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0635.0A Active CN115363325B (zh) 2022-08-23 2022-08-23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332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63058A (zh) * 2020-11-23 2021-01-26 宋杨 用于表带的按键式连接结构
CN215303504U (zh) * 2021-05-25 2021-12-28 中山市沃驰领克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开关式快拆生耳及表带
CN217218352U (zh) * 2022-01-24 2022-08-19 中山市沃驰领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开关式快拆生耳及穿戴设备
CN218571585U (zh) * 2022-08-23 2023-03-07 东莞市华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3325A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24948U (zh) 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5363325B (zh)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CN218571585U (zh) 按键开关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CN101639574B (zh) 眼镜弹片铰链
JP4242863B2 (ja) 帯状部品の移送ベルト
CN101661848A (zh) 隔离开关的触头组件
CN201421790Y (zh) 开关按钮结构
CN205122444U (zh) 双跷板型支撑机构及薄型化字键
CN100546210C (zh) 一种滑动打开和关闭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CN107026042B (zh) 双弹簧的微动单限位通用开关
TWI582811B (zh) Double seesaw type support mechanism and thin key
CN114947321A (zh) 生耳结构和穿戴设备
US20070144072A1 (en) Window operator
US6713704B1 (en) Pushbutton assembly
TWM518396U (zh)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KR200355879Y1 (ko) 슬라이드 타입 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 기구
CN104254898B (zh) 一种键帽结构的键结构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JP4054238B2 (ja) Icソケット
CN115316762B (zh) 按键弹簧式生耳机构及手表
CN215111474U (zh) 一种具有旋转活动块的基座结构
CN219877608U (zh) 一种嵌入式新型智能北斗手环
CN219811424U (zh) 一种电高压锅用的开关
CN221040906U (zh) 一种按键组件及其烘烤设备
CN209461338U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210565565U (zh) 用于智能穿戴装置的装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