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3267A -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3267A
CN115363267A CN202211164441.6A CN202211164441A CN115363267A CN 115363267 A CN115363267 A CN 115363267A CN 202211164441 A CN202211164441 A CN 202211164441A CN 115363267 A CN115363267 A CN 115363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ing
airflow
electrode
airflow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644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咚林
汤磊
曾显清
谢力
周恽鸿
黄玉川
刘锴
邓永
徐中立
李永海
戚祖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obacco Sichuan Industrial Co Ltd
Sichuan Sanli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obacco Sichuan Industrial Co Ltd
Sichuan Sanli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obacco Sichuan Industrial Co Ltd, Sichuan Sanli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644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32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3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3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3Monitoring, e.g. fault detection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领域,包括气流加热部件,所述气流加热部件设有若干导气通道和凹槽,所述导气通道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气流加热部件,气流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导气通道内的气体,被加热后的所述气体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凹槽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内部;测温单元,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插接于所述导气通道内,至少部分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存在夹角。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测温元件自凹槽的槽口直接放置于第一表面上,而第一表面设置于气流加热件内部,以提升测温元件的测量精准度,同时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烟草制品在市面上主要以卷烟、雪茄、烟丝以及复烤烟叶的形式出现。而烟草制品在燃烧过后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香烟中的活性成份主要是尼古丁。在吸烟期间,尼古丁连同在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碱悬浮微粒被吸入到肺泡中且被吸烟者快速吸收。一旦尼古丁被吸收到吸烟者的血液中,尼古丁随后就对吸烟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产生影响。
气溶胶生成装置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便于气溶胶生成装置产生气溶胶供用户使用。目前常使用的设计方式是将发热体安装于外壳内,测温模块安装于发热体靠近外壳的表面,从而使得测温模块可以测量发热体温度。这种方式由于测温模块安装于发热体表面,虽然可以直接测量发热体的温度,但是容易受到其他零件或者是环境的干扰,降低了温度测量精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以提升气流加热装置的温度测量精准度,并且便于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包括:气流加热部件,所述气流加热部件设有若干导气通道和凹槽,所述导气通道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气流加热部件,所述气流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导气通道内的气体,被加热后的所述气体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凹槽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内部;
测温单元,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插接于所述导气通道内,至少部分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温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绝缘设置形成各自的延伸端;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凹槽上,所述延伸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并远离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端分别在不同的所述导气通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还包括热缩套管,所述热缩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端上,所述热缩套管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还包括线圈和支架,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气流加热部件设置于绕设有所述线圈的所述支架的内部;所述气流加热部件的材料包括石墨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还包括电阻加热元件,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绕设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外侧或者内部,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用于给所述气流加热部件提供热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还包括管件体,所述管件体套设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外侧;所述气流加热部件的至少局部外侧面朝向远离所述管件体的方向内凹形成凹陷,所述凹陷与所述管件共同围合成导气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加热部件还包括管件体;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管件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管件体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内部形成用于放置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进气端;其中,所述管状体包括加热管体、导热管件或者保温管体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流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流加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A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除,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显示器不必限于清除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除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显示器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将结合图1-4,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的立体图。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包括外壳(图未示)、设置在外壳内部的气流加热装置100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管状体(40);管状体40内部形成用于放置气溶胶生成制品200的容置腔。
按照气流的方向,容置腔包括进气端(底端)和出气端(顶端);气流加热装置100设置在容置腔的进气端。其中,管状体40包括加热管体、导热管件或者保温管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是加热不燃烧的烟气制品。外壳外轮廓设置为便于握持的形状,例如柱状、长方体状或者是立方体状亦或是其他异形状,以便用户使用。
对于上述气流加热装置100,请参阅图2至图4,其分别示出了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流加热装置100的立体图、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气流加热装置100的分解图和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A面的剖面图,并结合其他附图。气流加热装置100包括气流加热件10和测温元件20。气流加热件10设有若干导气通道11和凹槽12,导气通道11沿第一方向F1贯通气流加热件10,气流加热件10用于加热导气通道11内的气体,被加热后的气体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凹槽12具有沿第二方向F2延伸的第一表面121,第一表面121设置于气流加热件10内部。测温元件20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F1插接于导气通道11内,测温元件20至少部分放置在第一表面121上。测温元件20具有第二表面21,第二表面21与第一表面121垂直于第二方向F2相对设置,测温元件20和气流加热件10于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21处连接。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之间存在夹角。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2与导气通道11连通。测温元件20可以自凹槽12的槽口处插入凹槽12后,再通过导气通道11延伸到气流加热件10之外;测温元件20也可以自导气通道11的进气端进入到气流加热件10内,延伸到凹槽处。
测温元件20使用热电偶,通过使用热电偶以提高测温元件20的测温效率,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的电阻式测温元件,热电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等许多优点。同时,热电偶是一种无源传感器,测量时不需外加电源,使用十分方便。需要说明的是,热电偶的两电极之间绝缘。
具体地,测温元件20包括两个电极,所述两个电极可以先焊接之后,再通过凹槽12的槽口处插入凹槽12,并通过不同的导气通道11延伸到气流加热件10之外;也可以是两个电极分别穿设在不同的导气通道11之内(从导气通道11的进气端或者出气端均可),然后在槽口处的一端的两个电极进行焊接。
具体地,导气通道11设置为圆筒孔状,导气通道11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可以通过增加导气通道11的数量,可以提高气流与气流加热件10之间的传热面积,从而提高气流的加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表面121设置方向与第一方向F1之间存在夹角,这种设计方式使得测温元件20插入导气通道12的部分与气流加热件10卡接于第一表面121处,从而使得测温元件20可以固定于气流加热件10内部,从而有利于测量设置于气流加热件10内部的温度。具体的,第一表面121与导气通道11连通,即是测温元件20的测温点位于气流加热件10的内部,而且测温点同时位于气流加热件10中温度变化最快的位置。由于每一次热气流随着用户抽吸动作而排出之后,冷空气会重新进入气流加热件10内,使得气流加热件10内部,尤其是导气通道密集的区域,温度变化非常迅速,测温元件20位于气流加热件10内部,有利于更加精准地检测出气流加热件10内部的温度变化,反映出气流加热件10的真实温度情况,有利于精准地控温。
可选地,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存在夹角,该夹角可以任意角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之间垂直,从而防止测温元件20相对气流加热件10脱出。
可选地,气流加热件10和测温元件20于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21处还可以通过卡接、焊接或粘接等连接形式进一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凹槽12设置于气流加热件10沿第一方向F1靠近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端。可选地,凹槽12的第一表面121与气流加热件10靠近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表面不共面,即第一表面121与气流加热件10靠近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表面之间可以相对远离。具体地,第一表面121与气流加热件10靠近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表面之间的远离程度仅使测温元件20设置在气流加热件10内部即可,而不凸出于气流加热件10的表面,从而尽可能减少凹槽12对气流加热件10的材料的损耗,防止降低气流加热件10对于气流的加热性能。具体地,第一表面121也可以设置在气流加热件10的径向中心位置,以使测温元件20被设置于气流加热件10内部温度变化最激烈的区域,有利于敏锐地识别到温度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导气通道111均匀分布于加热件10上,均匀分布的导气通道11可以有效提升导气通道11内的气流加热效率,使得被加热气体具有更加充分地热度、而且更加均匀地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从而产生气溶胶。
对于上述测温元件20,请参阅图3和图4,并结合其他附图。测温元件20包括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的一端连接形成连接端24,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的另一端绝缘设置形成各自的延伸端25;连接端24设置在凹槽12上,延伸端25沿第一方向F1并远离气流加热件10延伸。具体地,第二表面21设置于连接端24上,即是连接端24设置于第一表面121。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的延伸端25分别在不同的导气通道11内,从而使得测温元件20可以架设于气流加热件10内。即是,第一电极22自一导气通道11伸入凹槽12(或者是自凹槽12进入一导气通道11),第二电极23自另一导气通道11伸入凹槽12(或者是自凹槽12进入一导气通道11),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通过焊接得到连接端24,通过拉拽第一电极22和/或第二电极23的延伸端,使得连接端24与第一表面121固定;或者,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先通过焊接得到连接端24,再通过将延伸端25穿过不同的导气通道11后,再拉拽第一电极22和/或第二电极23的延伸端,使得连接端24位于第一表面121之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并结合其他附图。气流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热缩套管30,热缩套管30套设于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的延伸端25上。在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的连接端固定在第一表面之后,再通过热缩套管30固定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的延伸端25,使得测温元件20非常牢固地固定在气流加热装置100的内部,而不易脱落。热缩套管30的材料采用受热收缩的材料,简单易操作地使得第一电极22和第二电极23的延伸端25的固定更加紧密而不易脱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流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线圈(图未示)和支架(图未示)。线圈绕设于支架上,气流加热件10设置于绕设有线圈的支架的内部。气流加热件10的材料为石墨合金。线圈与气流加热装置100之外的供电电子元件电连接,通过线圈内通过电流而形成磁场,石墨合金材质制成的气流加热件10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用石墨合金制成的气流加热件10设置于交变磁场内部时,气流加热件10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以使气流加热件10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气流加热件10的载流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载流子与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气溶胶制品的效果。因为是气流加热件10自身发热,不需经过导热元件进行热传导,所以热转化率极高。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电阻加热元件,例如电阻加热网、电阻加热膜或者电阻发热丝等(图未示),电阻加热元件绕设于气流加热件10外侧或者内部,通过电阻加热元件给气流加热件10提供热源,然后再通过气流加热件10使得流经其中的气流被加热;此时气流加热件10可以包括陶瓷或者金属等热传导效率比较高的材质。在一些情况下,气流加热件10可以内部形成气隙,供气流经过,同时具有电阻发热的属性,可以直接给气流加热件10施加电压,使得气流加热件10自己发热,而传导热量给流经其中的气流,此时气流加热件10可以是金属竖、金属网既能电阻发热也具有高导热效率的材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并结合其他附图。气流加热装置100还包括管件体40,管件体40套设于气流加热件10外侧,以固定气流加热件10。气流加热件10的至少局部外侧面朝向远离管件体40的方向内凹有凹陷15,凹陷15与管件体40共同围合成导气通孔14,增加了气流加热件10的导气通孔14的数量,使得气流加热件10与气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接触,提升了气流加热件10的导热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气流加热件10为一个一体形成的整体,为了便于说明其结构特征,气流加热件1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15和第二部分16,第一部分15与管件体4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部分16与管件体40之间的距离。由于使用本申请这种加热导气通道11内的气体的加热方式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而产生热量,于是将气流加热件10的第二部分16减少其表面积,使得气流加热件10的整体质量减小;但是保留了将气流加热件10第一部分15和第二部分16中所形成足够长的导气通道11,尤,是中间部分的导气通道11,保证了气流能被充分加热的同时,又能节约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13设置于第一部分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流加热装置100包括气流加热件10和测温元件20。气流加热件10设有若干导气通道11和凹槽12,导气通道11沿第一方向F1贯通气流加热件10,气流加热件10用于加热导气通道11内的气体,被加热后的气体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凹槽12具有沿第二方向F2延伸的第一表面121,第一表面121设置于气流加热件10内部。测温元件20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F1插接于导气通道11内,至少部分放置在第一表面121上。其中,第二方向F2与第一方向F1之间存在夹角。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测温元件20自凹槽12的槽口直接放置于第一表面121上,而且第一表面121设置于气流加热件10内部,以提升气流加热件10的温度变化能被敏锐地被测温元件20所测量,同时便于安装。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包括气流加热装置100、外壳和管状体40。其中气流加热装置100、外壳和管状体40与上述结构相同,不再一一赘述。同理,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000能够有效地提升气流加热装置的温度测量精准度,并且便于安装。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智能烟灰缸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将所述测温元件自所述凹槽的槽口直接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而所述第一表面设置于所述气流加热件内部,以提升测温元件的测量精准度,同时便于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流加热部件,所述气流加热部件设有若干导气通道和凹槽,所述导气通道沿第一方向贯通所述气流加热部件,所述气流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导气通道内的气体,被加热后的所述气体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凹槽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内部;
测温单元,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插接于所述导气通道内,至少部分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存在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温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一端连接形成连接端,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另一端绝缘设置形成各自的延伸端;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凹槽上,所述延伸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并远离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端分别在不同的所述导气通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还包括热缩套管,所述热缩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端上,所述热缩套管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端。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还包括线圈和支架,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气流加热部件设置于绕设有所述线圈的所述支架的内部;所述气流加热部件的材料包括石墨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还包括电阻加热元件,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绕设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外侧或者内部,所述电阻加热元件用于给所述气流加热部件提供热源。
8.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还包括管件体,所述管件体套设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外侧;所述气流加热部件的至少局部外侧面朝向远离所述管件体的方向内凹形成凹陷,所述凹陷与所述管件共同围合成导气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加热部件还包括管件体;所述气流加热部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管件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管件体之间的距离。
10.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流加热装置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内部形成用于放置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气流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进气端;其中,所述管状体包括加热管体、导热管件或者保温管体中的至少一种。
CN202211164441.6A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ending CN1153632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4441.6A CN115363267A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64441.6A CN115363267A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3267A true CN115363267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4441.6A Pending CN115363267A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32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61243C1 (ru)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токоприемника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для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а такж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генерирующие аэрозоль
EP3062644B1 (en) Apparatus for heating smokable material
KR20200040251A (ko) 평평한 인덕터 코일을 구비한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KR20200038926A (ko) 감소된 분리를 갖는 인덕터 코일을 갖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KR20170141662A (ko) 에어로졸 발생 시스템용 카트리지
US20220183372A1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CN21534705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KR20230158106A (ko) 가열 기구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KR20230038552A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CN115363267A (zh) 一种气流加热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EP4233595A2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US20230354900A1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US20230363459A1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JP2023554497A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KR20230053622A (ko) 에어로졸 제공 디바이스
JP2023540626A (ja) エアロゾル供給デバイス
CN221011956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其隔热件
CN218073523U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US20230363457A1 (en) Aerosol provision device
CN218831987U (zh) 气雾生成装置、加热器、热扩散器及绝热管
CN117243425A (zh)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