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1467B -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1467B
CN115361467B CN202210997219.8A CN202210997219A CN115361467B CN 115361467 B CN115361467 B CN 115361467B CN 202210997219 A CN202210997219 A CN 202210997219A CN 115361467 B CN115361467 B CN 115361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control module
target message
issuing
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72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61467A (zh
Inventor
庄严
杨汉坤
蒋周良
熊伟
郝兵兵
施俊典
章超
张燕平
刘滢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nter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972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1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1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61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1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voice messaging, e.g. dicta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MS or e-ma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消息下发方案无法保证消息真正触达用户而导致的消息触达率低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消息下发事件为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得到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若否,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Description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业务的开展总伴随着消息的下发,业务方需要及时通知用户一些重要消息。随着移动通信时代的代理,这类消息可以依托用户鉴权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与终端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专有信道进行下发。
现有的基于SIM卡的消息下发主要通过短信实现,比如包括直接下发到终端设备或者SIM卡的文本短信、直接显示在终端设备的闪信等,从而将消息传达给用户。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下发的消息容易被用户忽略,因而无法保证消息真正触达用户,消息触达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消息下发方案无法保证消息真正触达用户而导致的消息触达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展示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用户鉴权模块SIM卡,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消息下发事件为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得到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
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
若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展示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为所述SIM卡基于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生成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用于所述SIM卡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以及在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的情况下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和SIM卡;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所述SIM卡,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
所述SIM卡,还用于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若否,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以及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用户鉴权模块SIM卡,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命令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消息下发事件为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得到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第二命令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触发单元,用于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为所述SIM卡基于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生成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用于所述SIM卡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以及在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的情况下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终端设备的SIM卡与控制模块之间采用主动式命令和事件进行交互,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SIM卡基于消息下发事件向控制模块发起指示展示目标消息的第一主动式命令,控制模块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以实现目标消息的展示;进一步,在控制模块与SIM卡之间引入了反馈机制,控制模块向SIM卡反馈针对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SIM卡基于该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是否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若否,则基于该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并基于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可以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起到消息“强提醒”的效果,确保目标消息能够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有利于提升消息触达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方法所适用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SIM卡的消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控制模块的消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SIM卡的消息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控制模块的消息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部分概念说明:
主动式命令:即Proactive Command,是一类由SIM卡发起的、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执行的命令集,定义在卡应用工具集(Card Application Toolkit,CAT)里。SIM卡可以通过主动式命令在终端设备展示信息、请求终端设备更改状态以及获取需要的信息等。
事件:是SIM卡捕获终端设备或网络状态变化的一种方式,定义在CAT里,当终端设备或网络状态发生变化时,终端设备会通过信令帧的形式将变化信息通知给注册了该事件的SIM卡。
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可以包括标识终端设备的信息,一般指集成移动设备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
本地信息:是指SIM卡借助主动式命令能够从终端设备获取的内外部信息的统称,包括当前时间、网络制式、设备信息、语言设置等。
事件标识:也称为事件ID,即Transaction Identity,是消息上下行报文中的一个字段,用以标识一次消息下行及反馈上行的事务。
如前所述,现有的基于SIM卡的消息下发主要通过短信实现,比如包括直接下发到终端设备或者SIM卡的文本短信、直接显示在终端设备的闪信等,从而将消息传达给用户。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下发的消息容易被用户忽略,因而无法保证消息真正触达用户,消息触达率低。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引入了反馈机制的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SIM卡与控制模块之间采用主动式命令和事件进行交互,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SIM卡基于消息下发事件向控制模块发起指示展示目标消息的第一主动式命令,控制模块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以实现目标消息的展示;进一步,控制模块向SIM卡反馈针对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SIM卡基于该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是否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若否,则基于该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并基于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可以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起到消息“强提醒”的效果,确保目标消息能够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有利于提升消息触达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该场景包括受信服务平台(Trusted Service Platform,TSP)1和终端设备2,其中,终端设备2包括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和SIM卡21。当然,应理解的是,终端设备2还可以包括其他组件,比如用于显示消息的屏幕23等。
受信服务平台1是指可被信任的服务平台,受信服务平台可以包括服务器,比如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受信服务平台1可根据业务方的需求,向终端设备2下发目标消息。目标消息可以是业务方需要展示给终端设备2的用户的任意消息,比如业务推广消息、提示消息等。为了确保目标消息的安全传输,受信服务平台可以具备防篡改、防重放功能的专有协议帧的形式,将目标消息下发到用户设备。
终端设备2的控制模块和SIM卡21之间采用主动式命令和事件进行交互。具体而言,SIM卡21可向控制模块注册消息下发事件,控制模块可基于受信服务平台1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SIM卡21即可监听到消息触发事件。进一步,SIM卡21可基于消息触发事件,向控制模块发起指示展示目标消息的主动式命令,控制模块通过执行该主动式命令,实现目标消息的主动式命令。此外,终端设备2中还引入了反馈机制,以准确识别目标消息是否真正触达终端设备2的用户。具体而言,控制模块可将针对该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反馈给SIM卡,由SIM卡确定目标消息是否真正触达终端设备2的用户,若否,则基于执行反馈信息对目标消息的展示策略进行更新,并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以起到消息“强提醒”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确保目标消息能够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提升消息触达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方法将详细描述受信服务平台1、控制模块以及SIM卡21之间的交互过程。
基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展示方法。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图描述了终端设备的SIM卡与控制模块之间进行交互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2,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具体而言,SIM卡可预先向控制模块注册消息下发事件,控制模块可将目标消息以消息下发事件的形式通知给SIM卡。
S204,SIM卡基于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
其中,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控制模块展示目标消息。具体而言,第一主动式命令可用于指示控制模块按照第一展示方式展示目标消息,其中,第一展示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弹窗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IM卡监听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可对消息下发事件进行解析和校验,得到目标消息的内容,并基于目标消息的内容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以指示控制模块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S206,控制模块基于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SIM卡返回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是指用于反映终端设备的设备情况的信息,具体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的设备型号、设备标识等。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信息是指用于反映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的信息,具体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制式、网络连接状态、链接速度等。
执行反馈信息是指用于反映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情况的信息,其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以及在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时针对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等。其中,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用于指示第一主动式命令是否执行成功;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用于描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原因;针对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用于反映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目标消息所执行的操作,用户操作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操作的类型、用户操作的时间点等。
在上述S206中,控制模块在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之后,可得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若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控制模块则基于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并将错误码和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作为执行反馈信息反馈至SIM卡;若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控制模块则获取针对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并将获取的用户操作信息和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作为执行反馈信息反馈至SIM卡。由此,SIM卡可基于控制模块返回的执行反馈信息,分析出目标消息是否被成功展示以及目标消息在被成功展示的情况下是否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
S208,SIM卡基于控制模块针对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是否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
SIM卡可对执行反馈信息进行解析,基于解析结果确定执行反馈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触达条件,若执行反馈信息满足预设触达条件,则确定目标消息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否则,则确定目标消息未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触达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为了准确判定目标消息是否真正触达用户,预设触达条件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在自SIM卡监听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针对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用户操作不为取消操作或者回退操作等。
S210,SIM卡在确定目标消息未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的情况下,基于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其中,下发处理策略是指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的策略。为了确保目标消息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SIM卡在确定出目标消息本次未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的情况下,可基于执行反馈信息,分析导致目标消息未能真正触达用户的根因,进一步确定出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考虑到目标消息未能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原因主要在于控制模块本身未能成功展示目标消息以及用户主动忽略目标消息,为此,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基于控制模块对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情况以及针对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策略。具体而言,上述S21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若执行结果指示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则基于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由于错误码描述了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原因,基于错误码确定出的下发处理策略,能够更好地适应终端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而有利于确保目标消息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若错误码指示终端设备存在预设类型异常,则可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状态受限而导致第一主动式命令无法被正常执行,进而可确定下发处理策略为在修复预设类型异常之后再次展示目标消息,其中,预设类型异常包括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异常、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异常以及终端设备的浏览器异常。
如图3所示,若错误码指示目标消息的内容未被完全展示或者目标消息的内容存在缺失,则可确定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原因在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的内容存在问题,进而可确定下发处理策略为由受信服务平台重新下发目标消息。
当然,应理解的是,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原因并不限于上述两种情况,比如终端设备不支持第一主动式命令或者第一主动式命令无法被终端设备解析和识别、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提示音或者提示图标等未被展示等。若错误码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第一主动式命令或者第一主动式命令无法被终端设备解析和识别,即便再次命令控制模块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控制模块仍然无法支持命令而导致命令执行失败,因此,这种情况可被视为不值得重试,即停止再次展示目标消息,由此可以使避免无谓的消息展示重试,节省受信服务平台及控制模块的处理资源。若错误码指示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提示音或者提示图标等未被展示,则视为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
步骤A2,若执行结果指示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则基于针对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由于用户操作信息能够反映用户对目标消息的反应,基于针对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确定出的下发处理策略,能够更好地适终端设备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而有利于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确保目标消息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若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SIM卡监听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可确定目标消息未触达用户的原因在于用户未及时查看目标消息或者用户忽略目标消息,进而可确定下发处理策略为在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以起到对用户进行消息“强提醒”的作用。
如图3所示,若用户操作信息指示自SIM卡监听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且用户操作为取消操作或者回退操作,则SIM卡可获取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基于本地信息确定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若反馈时长超过预设可信时长范围,则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为更高目标消息的展示方式,其中,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是指检测到用户操作的时间点与终端设备的用户看到目标消息的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
示例地,SIM卡可通过主动式命令,从控制模块获取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比如控制模块在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之后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的类型及时间点等;接着,SIM卡可基于获取的本地信息,确定控制模块在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之后首次检测到用户针对屏幕的触发操作(比如点击屏幕等)的时间点,并将该时间点作为用户看到目标消息的时间点,进一步基于检测到用户操作的时间点与终端设备的用户看到目标消息的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确定出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
实际应用中,预设可信时长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地,SIM卡本地会维护一个最小可信时长dmin和最大可信时长dmax,由此可得到预设可信时长范围为[dmin,dmax]。
可以理解的是,若用户操作信息指示自SIM卡监听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用户操作为取消操作或者回退操作、且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超过可信时长范围,则可确定目标消息未触达用户的原因在于用户看到目标消息之后忽略目标消息,通过更高目标消息的展示方式,使得对目标消息的展示能够更好地适终端设备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而有利于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确保目标消息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在此示出了上述S210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当然,应理解,上述S21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212,SIM卡基于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具体而言,SIM卡可基于下发处理策略,向控制模块发起相应的主动式控制命令,以指示控制模块再次展示目标消息。
如图3所示,若下发处理策略为在修复预设类型异常之后再次展示目标消息,则上述S212具体可实现为:向终端设备的用户展示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终端设备的用户执行与预设类型异常对应的修复操作;向控制模块注册异常修复事件,该异常修复事件由控制模块在预设类型异常被修复后触发;基于控制模块触发的异常修复事件,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以及基于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
示例地,若终端设备存在的预设类型异常为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异常,则SIM卡可通过卡应用工具集向用户展示用于提示用户重启终端设备的提示信息;进一步,控制模块在检测到终端设备重启之后,触发异常修复事件;SIM卡基于该异常修复事件,直接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或者命令控制模块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接着,控制模块基于授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SIM卡基于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由此,控制模块通过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实现对目标消息的再次展示。
若终端设备存在的预设类型异常为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异常,则SIM卡可通过卡应用工具集向用户展示用于提示用户检查网络的提示信息;进一步,控制模块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恢复正常之后,触发异常修复事件;SIM卡基于该异常修复事件,直接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或者命令控制模块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接着,控制模块基于授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SIM卡基于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由此,控制模块通过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实现对目标消息的再次展示。
若终端设备存在的预设类型异常为终端设备的浏览器异常,则SIM卡可通过卡应用工具集向用户展示用于提示用户检查或重启浏览器的提示信息;进一步,控制模块在检测到终端设备的浏览器恢复正常之后,触发异常修复事件;SIM卡基于该异常修复事件,直接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或者命令控制模块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接着,控制模块基于授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SIM卡基于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由此,控制模块通过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实现对目标消息的再次展示。
可以理解的是,在终端设备存在预设类型异常的情况下,SIM卡提示用户执行与预设类型异常对应的修复操作,有利于终端设备及时恢复正常;进一步,SIM卡在终端设备恢复正常之后,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以及基于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有利于提高目标消息展示的成功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目标消息的触达率。
如图3所示,若下发处理策略为在由受信服务平台重新下发目标消息,则上述S212具体可实现为: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基于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
示例地,SIM卡可直接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或者命令控制模块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控制模块基于授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的目标消息,再次触发消息下发事件;接着,SIM卡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控制模块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实现对目标消息的再次展示。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可以提高目标消息的内容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而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展示目标消息,,有利于提高目标消息展示的成功率,进而有利于提高目标消息的触达率。
如图3所示,若下发处理策略为在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则上述S212具体可实现为: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向控制模块注册屏幕可用事件,屏幕可用事件由控制模块在检测到屏幕点亮时触发;若在再次监听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
进一步地,考虑到在用户忙碌时向用户展示目标消息,使得目标消息容易被用户忽略,不利于目标消息真正触达用户,基于此,如图3所示,在确定目标下发策略为在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方法还可以包括:SIM卡在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SIM卡监听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是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确定目标消息显示超时,并获取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次数和SIM卡首次监听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基于累计超时次数和终端设备的预设展示间隔时长,确定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时长;基于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时长、SIM卡首次监听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以及累计超时次数对应的权重,确定终端设备的用户忙碌时间段。相应地,上述S212具体可实现为:若再次监听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位于用户忙碌时间段内,则在监听到屏幕可用事件之后,基于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示例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时长可通过如下公式(1)确定,终端设备的用户忙碌时间段可通过如下公式(2)和公式(3)确定。
ti=xidi (1)
其中,ti表示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时长,xi表示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次数,di表示终端设备的预设展示间隔时长,T0表示用户忙碌时间段的下限值,Tb表示用户忙碌时间段的上限值,表示SIM卡首次监听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表示目标消息的累计下发次数,δi表示累计超时次数对应的权重。
实际应用中,累计超时次数对应的权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δi的取值随i的取值增大而增大,即约接近目标消息的最新下发时间点,δi的取值越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可以起到对用户进行消息“强提醒”的作用,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有利于目标消息真正触达用户。在此基础上,在受信服务平台重新下发目标消息之后,若SIM卡监听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位于用户忙碌时间段内,则暂缓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而是在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可以避免用户因忙碌而忽略目标消息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目标消息真正触达用户。
如图3所示,若下发处理策略为更改目标消息的展示方式,则上述S212具体可实现为:请求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目标消息;若再次监听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则基于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二主动式命令,其中,第二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控制模块再次展示目标消息,第二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与第一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不同。
示例地,若第一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为弹窗,那么,第二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可以包括如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语音、文本短信、振动等。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更高目标消息的展示方式,使得对目标消息的展示能够更好地适终端设备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而有利于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确保目标消息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S212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方法还可以包括:SIM卡获取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基于执行反馈信息和本地信息发送至受信服务平台,以及基于执行反馈信息和本地信息,更新日志记录文件。
示例地,SIM卡可通过主动式命令,从控制模块获取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其中,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当前时间、网络制式、设备信息、语言设置等。SIM卡可以按照预设数据结构对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和执行反馈信息进行组装,然后以专有协议帧的形式发送至受信服务平台,使得受信服务平台可以将组装后的本地信息和执行反馈信息进一步映射为统一的用户操作行为,封装并反馈给接入受信服务平台的业务方。此外,SIM卡还将组装后的本地信息和执行反馈信息写入日志记录文件中,便于后续的问题排查与策略调整,从而改善消息下发及展示流程。
实际应用中,日志记录文件采用数组实现循环队列的结构,可以方便地进行记录迭代和状态查询,SIM卡可以仅保存最新的固定条数的记录,借用队列内的两个指针实现对记录状态的判断与查询。另外,预设数据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地,下述表1示出了一种预设数据结构。
表1
字节 描述 长度
1 日志数据Tag(复用) 1
2 后续字节的长度 1
3 上行返回码 1
4 执行反馈信息 1
5-12 事件ID 8
13-18 下行消息时间 6
19-24 反馈上行时间 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方法,终端设备的SIM卡与控制模块之间采用主动式命令和事件进行交互,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SIM卡基于消息下发事件向控制模块发起指示展示目标消息的第一主动式命令,控制模块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以实现目标消息的展示;进一步,在控制模块与SIM卡之间引入了反馈机制,控制模块向SIM卡反馈针对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SIM卡基于该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是否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若否,则基于该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并基于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可以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起到消息“强提醒”的效果,确保目标消息能够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有利于提升消息触达率。
请参考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SIM卡,比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2中的SIM卡21。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2,基于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
其中,消息下发事件为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得到的。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控制模块展示目标消息。
S404,基于控制模块针对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是否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
可选地,在上述S404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将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和所述本地信息发送至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和所述本地信息,更新日志记录文件。
S406,若目标消息未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则基于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S408,基于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可选地,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以及在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时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相应地,上述S406具体可以包括:若所述执行结果指示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则基于所述错误码,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若所述执行结果指示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则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可选地,若所述错误码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存在预设类型异常,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在修复所述预设类型异常之后再次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预设类型异常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异常、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异常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浏览器异常。相应地,上述S408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展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预设类型异常对应的修复操作;向所述控制模块注册异常修复事件,所述异常修复事件由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预设类型异常被修复后触发;基于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所述异常修复事件,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若所述错误码指示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未被完全展示或者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存在缺失,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由所述受信服务平台重新下发所述目标消息。相应地,上述S408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是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向所述控制模块注册屏幕可用事件,所述屏幕可用事件由所述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屏幕点亮时触发;若在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在上述S406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方法还可以包括: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显示超时,并获取所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次数和所述SIM卡首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基于所述累计超时次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展示间隔时长,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时长;基于所述累计超时时长、所述SIM卡首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以及所述累计超时次数对应的权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忙碌时间段。相应地,所述若在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包括:若再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位于所述用户忙碌时间段内,则在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之后,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所述S406包括: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针对是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且所述用户操作为取消操作或者回退操作,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消息;基于所述本地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所述反馈时长为检测到所述用户操作的时间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看到所述目标消息的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若所述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超过预设可信时长范围,则确定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更改所述目标消息的展示方式。相应地,上述S408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若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则基于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二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与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不同。
上述S402至S408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具体实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控制模块,比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2中的控制模块。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2,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S504,基于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SIM卡返回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主动式命令为SIM卡基于消息下发事件生成并向控制模块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控制模块展示目标消息。执行反馈信息用于SIM卡在执行反馈信息不满足预设触达条件时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上述S502至S504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相应步骤的具体实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和SIM卡;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所述SIM卡,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所述SIM卡,还用于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若否,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以及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可选地,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以及在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时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
所述SIM卡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包括:若所述执行结果指示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则基于所述错误码,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若所述执行结果指示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则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可选地,若所述错误码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存在预设类型异常,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在修复所述预设类型异常之后再次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预设类型异常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异常、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异常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浏览器异常;
所述SIM卡,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展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预设类型异常对应的修复操作;向所述控制模块注册异常修复事件,所述异常修复事件由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预设类型异常被修复后触发;基于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所述异常修复事件,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若所述错误码指示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未被完全展示或者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存在缺失,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由所述受信服务平台重新下发所述目标消息;
所述SIM卡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是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所述SIM卡,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向所述控制模块注册屏幕可用事件,所述屏幕可用事件由所述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屏幕点亮时触发;若在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所述SIM卡还用于:在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之后,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是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显示超时,并获取所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次数和所述SIM卡首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基于所述累计超时次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展示间隔时长,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时长;基于所述累计超时时长、所述SIM卡首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以及所述累计超时次数对应的权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忙碌时间段;
所述SIM卡,若在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包括:若再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位于所述用户忙碌时间段内,则在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之后,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所述SIM卡,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包括: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且所述用户操作为取消操作或者回退操作,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消息;基于所述本地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所述反馈时长为检测到所述用户操作的时间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看到所述目标消息的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若所述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超过预设可信时长范围,则确定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更改所述目标消息的展示方式;
所述SIM卡,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若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则基于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二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与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不同。
可选地,所述SIM卡还用于:在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之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将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和所述本地信息发送至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和所述本地信息,更新日志记录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SIM卡与控制模块之间采用主动式命令和事件进行交互,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SIM卡基于消息下发事件向控制模块发起指示展示目标消息的第一主动式命令,控制模块执行第一主动式命令,以实现目标消息的展示;进一步,在控制模块与SIM卡之间引入了反馈机制,控制模块向SIM卡反馈针对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SIM卡在该执行反馈信息不满足预设触达条件的情况下,基于该执行反馈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并基于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控制模块再次对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可以改善目标消息的展示效果,起到消息“强提醒”的效果,确保目标消息能够真正触达终端设备的用户,有利于提升消息触达率。
此外,与上述图4所示的消息展示方法相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息展示装置。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600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SIM卡,该装置600可以包括:
第一命令单元610,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消息下发事件为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得到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
第一确定单元620,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
第二确定单元630,用于若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第二命令单元640,用于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可选地,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以及在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时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包括:若所述执行结果指示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则基于所述错误码,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若所述执行结果指示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则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可选地,若所述错误码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存在预设类型异常,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在修复所述预设类型异常之后再次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预设类型异常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异常、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异常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浏览器异常;;
所述第二命令单元,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展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预设类型异常对应的修复操作;向所述控制模块注册异常修复事件,所述异常修复事件由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预设类型异常被修复后触发;基于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所述异常修复事件,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若所述错误码指示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未被完全展示或者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存在缺失,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由所述受信服务平台重新下发所述目标消息;
所述第二命令单元,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是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所述第二命令单元,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向所述控制模块注册屏幕可用事件,所述屏幕可用事件由所述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屏幕点亮时触发;若在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体,用于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是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显示超时,并获取所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次数和所述SIM卡首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累计超时次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展示间隔时长,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时长;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累计超时时长、所述SIM卡首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以及所述累计超时次数对应的权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忙碌时间段;
可选地,所述第二命令单元,若在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包括:若再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位于所述用户忙碌时间段内,则在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之后,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包括: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且所述用户操作为取消操作或者回退操作,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消息;基于所述本地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所述反馈时长为检测到所述用户操作的时间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看到所述目标消息的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若所述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超过预设可信时长范围,则确定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更改所述目标消息的展示方式;
所述第二命令单元,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若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则基于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二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与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不同。
可选地,所述装置600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之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和所述本地信息发送至所述受信服务平台;
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和所述本地信息,更新日志记录文件。
显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装置能够作为图4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的执行主体,例如图4所示的消息展示方法中,步骤S402可由图6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中的第一命令单元执行,步骤S404可由图6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中的第一确定单元执行,步骤S406可由图6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中的第二确定单元执行,步骤S408可由图6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中的第二命令单元执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图6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消息展示装置也可以包括其他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他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介质(Read-Only Memory,ROM)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的例如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上,运行能够执行如图4所示的相应方法所涉及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来构造如图6中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以及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消息展示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记载于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转载于电子设备中,并在其中运行。
此外,与上述图5所示的消息展示方法相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息展示装置。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展示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700可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该装置700可以包括:
第一触发单元710,用于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第一执行单元720,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为所述SIM卡基于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生成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用于所述SIM卡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以及在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的情况下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显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展示装置能够作为图5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的执行主体,例如图5所示的消息展示方法中,步骤S502可由图7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中的第一触发单元执行,步骤S504可由图7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中的第一执行单元执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图7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消息展示装置也可以包括其他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他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介质(Read-Only Memory,ROM)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的例如计算机的通用计算设备上,运行能够执行如图5所示的相应方法所涉及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来构造如图7中所示的消息展示装置,以及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消息展示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记载于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转载于电子设备中,并在其中运行。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比如SIM卡。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消息展示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程序,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为所述SIM卡基于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生成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用于所述SIM卡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以及在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的情况下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SIM卡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消息展示装置。SIM卡,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程序,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消息下发事件为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得到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
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
若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上述如本申请图4所示实施例揭示的消息展示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图4的方法,并实现消息展示装置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或者,该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如图5的方法,并实现消息展示装置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为所述SIM卡基于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生成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用于所述SIM卡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以及在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的情况下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消息下发事件为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得到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
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
若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10)

1.一种消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用户鉴权模块SIM卡,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消息下发事件为所述控制模块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得到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
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
若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结果、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的错误码以及在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时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包括:
若所述执行结果指示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失败,则基于所述错误码,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若所述执行结果指示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执行成功,则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错误码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存在预设类型异常,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在修复所述预设类型异常之后再次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预设类型异常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状态异常、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状态异常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浏览器异常;
所述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展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预设类型异常对应的修复操作;
向所述控制模块注册异常修复事件,所述异常修复事件由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预设类型异常被修复后触发;
基于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所述异常修复事件,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
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错误码指示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未被完全展示或者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存在缺失,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由所述受信服务平台重新下发所述目标消息;
所述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
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
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再次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在所述终端设备的屏幕点亮时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所述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
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
向所述控制模块注册屏幕可用事件,所述屏幕可用事件由所述控制模块在检测到所述屏幕点亮时触发;
若在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则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显示超时,并获取所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次数和所述SIM卡首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
基于所述累计超时次数和所述终端设备的预设展示间隔时长,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累计超时时长;
基于所述累计超时时长、所述SIM卡首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以及所述累计超时次数对应的权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忙碌时间段;
所述若在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之后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则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包括:
若再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的时间点位于所述用户忙碌时间段内,则在监听到所述屏幕可用事件之后,基于所述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再次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包括:
若所述用户操作信息指示在自所述SIM卡监听到所述消息下发事件起的预设时长内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消息的用户操作、且所述用户操作为取消操作或者回退操作,则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消息;
基于所述本地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所述反馈时长为检测到所述用户操作的时间点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看到所述目标消息的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长;
若所述用户操作的反馈时长超过预设可信时长范围,则确定所述下发处理策略为更改所述目标消息的展示方式;
所述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包括:
请求所述受信服务平台再次下发所述目标消息;
若再次监听到所述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则基于再次监听到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二主动式命令,其中,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第二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与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指示的展示方式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控制模块针对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本地信息;
将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和所述本地信息发送至所述受信服务平台;
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和所述本地信息,更新日志记录文件。
9.一种消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为所述SIM卡基于所述消息下发事件生成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的,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用于所述SIM卡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以及在所述目标消息未触达所述用户的情况下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SIM卡;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受信服务平台下发的目标消息,触发消息下发事件;
所述SIM卡,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模块触发的消息下发事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起第一主动式命令,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模块展示所述目标消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执行所述终端设备的SIM卡发起的第一主动式命令,并向所述SIM卡返回所述第一主动式命令的执行反馈信息;
所述SIM卡,还用于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是否触达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若否,则基于所述执行反馈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下发处理策略,以及基于所述下发处理策略,命令所述控制模块再次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展示。
CN202210997219.8A 2022-08-19 2022-08-19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5361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7219.8A CN115361467B (zh) 2022-08-19 2022-08-19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7219.8A CN115361467B (zh) 2022-08-19 2022-08-19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467A CN115361467A (zh) 2022-11-18
CN115361467B true CN115361467B (zh) 2023-09-05

Family

ID=84003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7219.8A Active CN115361467B (zh) 2022-08-19 2022-08-19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146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2372A (zh) * 2013-09-03 2013-12-11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im卡终端设备功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91178A (zh) * 2019-05-29 2019-08-30 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消息推送方法、终端设备
CN111192079A (zh) * 2019-12-20 2020-05-22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弱消息提示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727275A (zh) * 2022-03-24 2022-07-08 西安广和通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5096A (zh) * 2016-12-23 2018-08-31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2372A (zh) * 2013-09-03 2013-12-11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im卡终端设备功能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91178A (zh) * 2019-05-29 2019-08-30 深圳市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系统及消息推送方法、终端设备
CN111192079A (zh) * 2019-12-20 2020-05-22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弱消息提示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727275A (zh) * 2022-03-24 2022-07-08 西安广和通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主动式命令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1467A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231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message notification timing based on geographic location
US11750444B2 (en) Implementation of compliance settings by a mobile device for compliance with a configuration scenario
KR102313664B1 (ko) 시스템 서비스의 타임아웃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2482253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of roadside service requests
CN110719199B (zh) 一种网络自动测试及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1585867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25651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automatic debugging and error prevention
CN107644075B (zh) 收集页面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97065B (zh) 用于采集设备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40739A1 (zh) 客户回访的判断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4203294A (ja) 障害対応システムおよび障害対応方法
CN108170551B (zh) 基于爬虫系统的前后端错误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881224B (zh) 一种网络长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50123B (zh) 故障信息记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41616B (zh) 消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5361467B (zh) 消息展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159298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04579B (zh) 应用服务系统及数据一致性控制方法
CN116561179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
CN115934378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38642A (zh) 确定应用下载途径的方法、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463514A (zh) 分布式缓存集群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3485930B (zh) 业务流程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43222A (zh) 监控子系统限制流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KR102083473B1 (ko) 크래시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및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