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7969A -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7969A
CN115357969A CN202210822153.9A CN202210822153A CN115357969A CN 115357969 A CN115357969 A CN 115357969A CN 202210822153 A CN202210822153 A CN 202210822153A CN 115357969 A CN115357969 A CN 115357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 wall
wall
edge member
shear
lim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21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57969B (zh
Inventor
饶明航
杨金旺
谢伟
周盟
赵广坡
康永君
赵一静
方超
王祖凤
白蜀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21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79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7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7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57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7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墙柱信息中提取出剪力墙数据,建立剪力墙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系;S2,根据剪力墙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系获取新增节点,重新划分后的剪力墙信息,建立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之间的关联关系;S3,根据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约束边缘构件的墙肢或构造边缘构件墙肢;S4,对不同节点的边缘构件墙肢进行合并。本发明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从三维墙柱信息转换为二维边缘构件图形的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高效地完成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绘制。

Description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结构是现代多、高层建筑中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在现阶段得到广泛使用,其中边缘构件是剪力墙墙身中的加强区域,也是剪力墙施工图设计十分重要的一环。根据规定,剪力墙需要在其两端加强配筋构造,并对加强区域的长度有要求。由于剪力墙有着多种多样的布置方式,使得边缘构件的截面形式也存在较多的类型。在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根据规范和剪力墙布置自行手动绘制边缘构件,会重复劳动绘制边缘构件图,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容易造成失误。因此采用程序自动生成剪力墙的边缘构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更加准确地、高效地完成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绘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手动绘制边缘构件,重复劳动,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容易造成失误的问题,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中的三维墙柱信息,更加准确地、高效地完成剪力墙边缘构件二维图形的绘制,提出了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墙柱信息,并且从所述墙柱信息中提取出剪力墙数据,并建立剪力墙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系;
S2,根据所述剪力墙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系获取剪力墙段相交产生的交点,将所述交点作为新增节点,根据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划分剪力墙段,建立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S3,根据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段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约束边缘构件的墙肢或构造边缘构件墙肢;
S4,对满足边缘构件合并条件的边缘构件的墙肢进行合并,获得边缘构件的节点和墙肢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墙柱信息为三维模型数据,包括剪力墙的墙厚、起始点和终点的坐标、剪力墙的标高、柱子的截面尺寸和坐标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剪力墙数据包括剪力墙的数量、每段剪力墙的信息以及节点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S2中新增节点获取的方法包括:若一段剪力墙段与另一端剪力墙段的相交交点在所述另一段剪力墙段的中间位置,则所述相交交点为新增节点,所述新增节点将所述另一段剪力墙段划分为两段。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计算得到剪力墙段的两端节点处的边缘构件墙肢,若为约束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墙肢还分为阴影区长度和非阴影区长度;
S42,将剪力墙段长度减去两端边缘构件墙肢长度,得到普通墙肢长度;
S43,若普通墙肢长度小于用户定义的最大合并长度,就对剪力墙段两端节点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或者构造边缘构件进行合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S43中,对剪力墙段两端节点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进行合并包括阴影区之间的墙肢合并、非阴影区之间的墙肢合并、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墙肢合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步骤还包括,S5,对合并后的墙肢做分析,确定边缘构件的类型。
基于相同的构思,还提出了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基于相同的构思,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方法为了实现软件自动绘制边缘构件,提出了一种从三维墙柱信息转换为二维边缘构件图形的方法,基于该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高效地完成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绘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剪力墙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JD3则将Q2划分为两端不同长度的剪力墙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墙肢和非阴影区墙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不同剪力墙连接关系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长度规定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合并之后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墙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最终剪力墙图的边缘构件分布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字形边缘构件类型及其参数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L形边缘构件类型及其参数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T形边缘构件类型及其参数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构造边缘构件范围的规定的图示;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构造边缘构件墙肢图示;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合并之后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墙肢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最终剪力墙图的边缘构件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墙柱信息,并且从所述墙柱信息中提取出剪力墙数据,并建立剪力墙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系。
本方法的方法生成边缘构件二维图形是在软件EasyBim上完成的,而用于生成边缘构件二维图形的墙柱信息来自于EasyBim上的建筑模型,因此,墙柱信息为三维信息,主要包括:剪力墙的墙厚、起始点和终点的坐标、剪力墙的标高、柱子的截面尺寸、坐标位置等。因此,从墙柱信息中提取出的剪力墙数据本身就是剪力墙对象的集合,每个剪力墙对象内封装了剪力墙的信息,因此,读取数据就可以直接获取剪力墙的数量、每段剪力墙的信息(例如,墙厚)、节点(每段剪力墙的起始点和终点)。
如图2的剪力墙图所示,图2的剪力墙中包括四段剪力墙Q1~Q4,其墙厚分别为H1、H2、H3、H4;Q1包含JD1、JD2两个节点;Q2包含JD2、JD5两个节点;Q3包含JD3、JD4两个节点;Q4包含JD5、JD6两个节点。程序以节点数组JDS记录JD1~JD6、剪力墙数组QS记录Q1~Q4。程序以节点数组JDS记录节点JD1~JD6、以剪力墙数组QS记录剪力墙段Q1~Q4;
对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建立关联,JD1的数据中记录剪力墙Q1在数组QS中的索引号;JD2的数据中记录剪力墙Q1、Q2在数组QS中的索引号;JD3的数据中记录剪力墙Q3在数组QS中的索引号;JD4的数据中记录剪力墙Q3在数组QS中的索引号;其余节点以此类推。同时,Q1的数据中记录JD1、JD2在数组JDS中的索引号;Q2的数据中记录JD2、JD5在数组JDS中的索引号;其余剪力墙以此类推。
上述对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建立关联可以具体举例如下:
程序会读取到各剪力墙段Q1~Q4的具体参数(例如包括各剪力墙段的尺寸信息、端点信息、定位信息等,端点信息中就包括了与该剪力墙段相关的端点编号),同时,程序也会读取到节点JD1~JD6的具体参数(例如包括各节点的坐标信息、与该节点为端点的剪力墙段编号等),虽然程序以节点数组JDS记录节点JD1~JD6、以剪力墙数组QS记录剪力墙段Q1~Q4,分别将节点打包为数组,将剪力墙段打包为数组,但是数组中的每个变量里都包含着该变量的原始具体参数,所以能通过编号,建立起节点和剪力墙之间的关联,例如QS[0]、QS[1]、QS[2]、QS[3]分别指代的是剪力墙段Q1、Q2、Q3、Q4,QS[0]里存储的是剪力墙段Q1的具体参数,具体参数里包括了剪力墙段Q1的端点信息JD1、JD2,则通过JD1、JD2的索引号,JD1索引号为0,JD2的索引号为1,就能确定节点数组JDS中的JDS[0]和JDS[1]是剪力墙段Q1的端点,因此,数组JDS中的JDS[0]和JDS[1],与剪力墙数组中的QS[0]建立关联。
反之,例如,JDS[1]指代的是节点JD2,JDS[1]里存储了节点JD2的具体参数,具体参数里包括了以节点JD2为端点的剪力墙段信息Q1、Q2,则通过Q1、Q2的索引号,Q1索引号为0,Q2的索引号为1,就能确定剪力墙数组QS中的QS[0]、QS[1]是以节点JD2为端点,因此,数组JDS中的JDS[1]与剪力墙数组中的QS[0]、QS[1]建立关联。
S2,根据剪力墙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系获取剪力墙段相交产生的交点,将所述交点作为新增节点,根据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划分剪力墙段,建立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通过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剪力墙段之间的交点,例如,图2中剪力墙段Q1~Q4存在交点JD2、JD3、JD5,JD2是剪力墙段Q1和Q2的交点;JD3是剪力墙段Q2和Q3的交点;JD5是剪力墙段Q2和Q4的交点。程序通过分析交点的位置来确定哪些交点是两段剪力墙段的交点,若两段剪力墙段的交点在各剪力墙段的端点,如JD2、JD5,则没有划分出新的剪力墙段,JD2和JD5并没有对剪力墙段的数量和长度产生影响;若交点在某一剪力墙段中间位置,如JD3则将Q2划分为两端不同长度的剪力墙段,如图3所示,两端不同长度的剪力墙记为Q2a、Q2b。
一端剪力墙段有两个端点,所以剪力墙段和其端点之间就建立了关联,当两段剪力墙段相交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段剪力墙段相交为十字形,则两段剪力墙段的交点为新增的节点,基于该新增节点,可以将新增节点所在的剪力墙段划分为两段,另一种情况是两段剪力墙段相交为T字形,则新增节点就是其中一段剪力墙段的端点,新增节点就是其中一段剪力墙段的端点情况如图3所述,新增的节点为JD3a,通过JD3a的坐标就能判断出JD3a等同于JD3。但是,如果两段剪力墙段相交为十字形,新增的节点就是一个独立的节点,将其所在的剪力墙段划分为两段,该新增节点不会等同于任何其他端点。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图3的剪力墙中,JDS数组中增加新的节点JD3a,剪力墙Q2数据中将JD3a作为附加节点记录其在JDS数组中的索引号。程序用新的剪力墙段数组QS1记录重新划分的剪力墙Q1、Q2a、Q2b、Q3、Q4,并且记录重新划分后的剪力墙的节点信息。将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段进行信息关联。
S3,根据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段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约束边缘构件的墙肢或构造边缘构件墙肢。以下是基于约束边缘构件描述边缘构件的墙肢如何生成,构造边缘构件墙肢生成方法在实施例2中描述。
剪力墙的轴压比和抗震等级是从剪力墙计算结果中得到的,剪力墙计算结果是国内的结构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软件包括:PKPM、YJK。计算结果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参数、模型的受力情况、构件的配筋信息。本程序是通过读取结构计算软件的计算结果,生成计算接口,再将接口数据读入程序中。读取计算结果主要目的是根据计算结果对剪力墙进行配筋设计,从配筋设计数据中得到剪力墙的轴压比和抗震等级。计算机程序中已经预存了剪力墙的轴压比和抗震等级,根据本领域公知的行业规范就可以确定边缘构件是否为约束边缘构件。
假设抗震等级为三级,图2中剪力墙Q1~Q4的轴压比超过规范限值,且处于需要考虑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楼层,则Q1~Q4的边缘构件均为约束边缘构件。
事实上,约束边缘构件墙肢是根据剪力墙的长度、所处节点的剪力墙连接关系来确定长度的。图5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不同剪力墙连接关系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长度的规定,将处于同一节点的墙肢进行组合,并将满足合并条件的不同节点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进行合并,最终形成不同类型的边缘构件。目前工程上常见的边缘构件类型主要包括:一字型、L形、T形、十字形、F形、类F形、Z字形、L形(含端柱)、T形(含端柱)。
以图3为例,说明具体的墙肢长度设计,Q1需要在JD1和JD2设置边缘构件,因JD1仅连接了Q1,JD1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墙肢长度QZ1取400mm,非阴影区长度为Max{0.2X1600-400,0},取为0mm。JD2连接了Q1、Q2,因此JD2在墙Q1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墙肢QZ2长度取300mm+ H2,取为500mm,非阴影区长度为Max{0.2X1600-500,0},取为0mm。JD2在Q2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墙肢QZ3长度取300mm+H1,取为500mm,非阴影区墙肢FZ1长度为Max{0.2X2700-500,0},取为40mm。JD3连接了Q3,同时与Q2相交,因此JD3在Q3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墙肢QZ4长度取300mm+H2,取为500mm,非阴影区长度为Max{0.2X600-500,0},取为0mm。JD3a处于Q2的中轴线上,属于附加节点,JD3a在Q2a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墙肢QZ5长度取300mm+H3/2,取为400mm,非阴影区墙肢FZ2长度为Max{2X H2+ H3/2-400,0},取为100mm,JD3a在Q2b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墙肢QZ6和非阴影区FZ3同理可得。因JD3和JD3a坐标相同,因此将JD3a的边缘构件信息合并到JD3。JD4~JD6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可根据上述方法推理可得,此处不在赘述。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墙肢和非阴影区墙肢见图4。
S4,对满足边缘构件合并条件的不同节点的边缘构件墙肢进行合并。对边缘构件墙肢进行组合,获得边缘构件的节点和墙肢信息。
对同一段剪力墙的两端节点处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阴影区长度、非阴影区长度进行计算;剪力墙减去两端约束边缘构件墙肢长度,剩下的便是按一般配筋的普通墙肢。若普通墙肢的长度小于用户定义的最大合并长度,就对该剪力墙两端节点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进行合并。
程序根据用户自定义合并最大距离,对满足条件的阴影区之间的墙肢、非阴影区之间的墙肢、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墙肢进行合并。假定阴影区之间的合并最大间距为400mm,非阴影区之间的合并最大间距为400mm,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合并间距为50mm。如图4所示,FZ1、FZ4的长度仅为40mm,因此FZ1范围内的墙肢合并到QZ3中,FZ4范围内的墙肢合并到QZ8中,QZ3、QZ8的长度为540mm。QZ4和QZ7、QZ9和QZ10已经重叠,需要进行合并,分别得到新的墙肢QZ4a、QZ9a。合并之后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墙肢如图6所示。
该剪力墙图最终分析结果为四个约束边缘构件,分别为QZ1组成的边缘构件YB1;QZ2和QZ3组成的边缘构件YB2;QZ4a、QZ5、QZ6、FZ2、FZ3组成的边缘构件YB3;QZ8和QZ9a组成的边缘构件YB4。程序对各个边缘构件的墙肢数量进行统计,将一个墙肢的记为包含两个节点,同时对各个墙肢坐标相同的节点进行合并,记录最终的边缘构件节点数。
进一步的,程序对各个边缘构件的节点情况、墙肢分布进行分析,判断边缘构件的形状类别。在工程中,边缘构件的形状类别是有限的,因此本发明只需要穷举出所有的边缘构件形状类别,根据不同的形状的类别节点数量、墙肢数量,基本就可以区分是哪种形状类别。对于不同形状类别的节点数和墙肢数一样的情况,程序会对墙肢的分布作进一步的分析。图8~10分别为一字形、L形、T形边缘构件类型及其参数的示意。
YB1仅包含一个剪力墙肢、两个节点,因此为一字形边缘构件;YB2包含两个剪力墙墙肢,三个节点,因此为L形边缘构件;YB3包含三个墙肢、四个节点,因此为T形边缘构件;YB4包含两个墙肢、三个节点,因此为L形边缘构件;根据墙肢长度、墙厚计算出一字形、L形、T形边缘构件的尺寸参数、定位点、转角,得到边缘构件在平面中轮廓,最终剪力墙图的边缘构件分布如图7所示。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是对构造边缘构件进行绘制。仍旧以图1剪力墙为例,节点与墙肢的信息关联、新增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的信息关联同实施例1。
构造边缘构件与约束边缘构件生成的区别就是长度。图11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构造边缘构件范围的规定。构造边缘构件墙肢的长度是根据节点处剪力墙连接关系和墙厚确定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除了剪力墙连接关系、墙厚,还与剪力墙长度有关。
假定剪力墙所处的楼层仅需要设置构造边缘构件,也就是Q1~Q4的边缘构件均为构造边缘构件。Q1需要在JD1和JD2设置边缘构件,因JD1仅连接了Q1,JD1处构造边缘构件墙肢GZ1长度取400mm。JD2连接了Q1、Q2,因此JD2在墙Q1的构造边缘构件墙肢GZ2长度Max{200mm+ H2,400mm},取为400mm。JD2在Q2的构造边缘构件墙肢GZ3长度Max{200mm+ H1,400mm},取为400mm。JD3连接了Q3,同时与Q2相交,因此JD3在Q3的构造边缘构件墙肢GZ4长度Max{200mm+ H2,400mm},取为400mm。JD3a处于Q2的中轴线上,属于附加节点,按规范对构造边缘构件的规定,并不需要划分边缘构造墙肢,但是程序中方便计算剪力墙非边缘构件墙肢的长度,JD3a在Q2a的构造边缘构件墙肢GZ5长度取为H3/2,即100mm,JD3a在Q2b的构造边缘构件墙肢GZ6同理可得。因JD3和JD3a坐标相同,因此将JD3a的边缘构件信息合并到JD3。JD4~JD6的构造边缘构件可根据上述方法推理可得,此处不在赘述。构造边缘构件墙肢见图12。
所述构造边缘构件墙肢进行合并,程序根据用户自定义合并最大距离,对满足合并条件的构造边缘构件墙肢进行合并,例如,合并条件为普通剪力墙墙肢小于用户自定义合并最大距离。假定构造边缘构件墙肢之间的合并最大间距为400mm。GZ4和GZ7、GZ9和GZ10已经重叠,需要进行合并,分别得到新的墙肢GZ4a、GZ9a。合并之后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墙肢如图13所示。
该剪力墙图最终分析结果为四个构造边缘构件,分别为GZ1组成的边缘构件GB1;GZ2和GZ3组成的边缘构件GB2;GZ4a、GZ5、GZ6组成的边缘构件GB3;GZ8和GZ9a组成的边缘构件GB4。程序对各个边缘构件的墙肢数量进行统计,将一个墙肢的记为包含两个节点,同时对各个墙肢坐标相同的节点进行合并,记录最终的边缘构件节点数。
GB1仅包含一个剪力墙肢、两个节点,因此为一字形边缘构件;GB2包含两个剪力墙墙肢,三个节点,因此为L形边缘构件;GB3包含三个墙肢、四个节点,因此为T形边缘构件,由于GZ5、GZ6的长度较小,GB3最终呈现的是一字形边缘构件;GB4包含两个墙肢、三个节点,因此为L形边缘构件;根据墙肢长度、墙厚计算出一字形、L形、T形边缘构件的尺寸参数、定位点、转角,得到边缘构件在平面中轮廓,最终剪力墙图的边缘构件分布如图14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墙柱信息,并且从所述墙柱信息中提取出剪力墙数据,并建立剪力墙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系;
S2,根据所述剪力墙节点和剪力墙段之间的关系获取剪力墙段相交产生的交点,将所述交点作为新增节点,根据所述新增节点重新划分剪力墙段,建立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段之间的关联关系;
S3,根据节点与重新划分的剪力墙段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约束边缘构件的墙肢或构造边缘构件墙肢;
S4,对满足边缘构件合并条件的边缘构件的墙肢进行合并,获得边缘构件的节点和墙肢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柱信息为三维模型数据,包括剪力墙的墙厚、起始点和终点的坐标、剪力墙的标高、柱子的截面尺寸和坐标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数据包括剪力墙的数量、每段剪力墙的信息以及节点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新增节点获取的方法包括:若一段剪力墙段与另一端剪力墙段的相交交点在所述另一段剪力墙段的中间位置,则所述相交交点为新增节点,所述新增节点将所述另一段剪力墙段划分为两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计算得到剪力墙段的两端节点处的边缘构件墙肢,若为约束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墙肢还分为阴影区长度和非阴影区长度;
S42,将剪力墙段长度减去两端边缘构件墙肢长度,得到普通墙肢长度;
S43,若普通墙肢长度小于用户定义的最大合并长度,就对剪力墙段两端节点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或构造边缘构件进行合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3中,对剪力墙段两端节点的约束边缘构件墙肢进行合并包括阴影区之间的墙肢合并、非阴影区之间的墙肢合并、阴影区和非阴影区的墙肢合并。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还包括,S5,对合并后的墙肢做分析,确定边缘构件的类型。
8.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CN202210822153.9A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Active CN115357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2153.9A CN115357969B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2153.9A CN115357969B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7969A true CN115357969A (zh) 2022-11-18
CN115357969B CN115357969B (zh) 2023-04-11

Family

ID=8403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2153.9A Active CN115357969B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79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5492A (zh) * 2023-03-14 2023-04-07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820A (zh) * 2013-12-24 2014-03-26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几何信息模型网格划分的方法
CN104517008A (zh) * 2014-12-07 2015-04-15 沈阳工业大学 基于bim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5937277A (zh) * 2016-06-21 2016-09-14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
CN112257137A (zh) * 2019-07-22 2021-01-22 成都笔木智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自动设计方法
CN114139266A (zh) * 2021-12-08 2022-03-04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组合的墙身节点大样自动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820A (zh) * 2013-12-24 2014-03-26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几何信息模型网格划分的方法
CN104517008A (zh) * 2014-12-07 2015-04-15 沈阳工业大学 基于bim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5937277A (zh) * 2016-06-21 2016-09-14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
CN112257137A (zh) * 2019-07-22 2021-01-22 成都笔木智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自动设计方法
CN114139266A (zh) * 2021-12-08 2022-03-04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组合的墙身节点大样自动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庆勋;: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
赵长军;曹万林;张建伟;杨兴民;: "基于宏观模型的暗支撑短肢剪力墙非线性分析" *
陈峰;: "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应用分析"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5492A (zh) * 2023-03-14 2023-04-07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7969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60154B (zh) 一种基于Unity平台的公路隧道工程BIM模型动态创建方法
Cullen et al. An extended Lagrangian theory of semi-geostrophic frontogenesis
Mi et al. Three-dimensional crack growth simulation using BEM
CN115357969B (zh) 一种根据剪力墙连接节点关系的边缘构件自动划分方法
KR101320221B1 (ko) 객체 지향 환경에서 다중 트랜잭션 기술을 사용해서 객체들을 복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427653B (zh) 基于bim的参数化碰撞检测及修正的方法
CN115167212B (zh) 基于监测平台的基坑动态施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593030B (zh) 基于三维模型的地质剖面图生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01826117B (zh) 一种管道系统有限单元法力学计算模型制作方法
CN106702995A (zh)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监测模型构建方法
CN106649954A (zh) 一种基于扩展pbee2理论框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CN106504324A (zh) 一种基于ActiveX技术的工程地质二三维剖面一体化绘制方法
De Stefano et al. Pushover analysis for plan irregular building structures
CN112861237B (zh) 一种模块化钢框架建筑结构自动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1552998A (zh) 装配式预制梁建模及钢筋测算方法、系统和介质
Steinbrenner et al. Fast Surface Meshing on Imperfect CAD Models.
CN109918716B (zh) 一种钢筋三维的快捷生成方法
CN101105864A (zh) 一种基于序列剖面拓扑推理的三维地质体动态重构方法
CN112417575B (zh) 一种异形墙和异形顶板bim组合建模方法及系统
KR102143097B1 (ko) 연결 엘리먼트의 제조 치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2184896B (zh) 基于楼层与开间线辅助的三维建筑建模方法、装置和系统
Cardani et al. Challenges fro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to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existing buildings
CN109086548B (zh) 一种关于水工结构三维配筋的解决方法
CN113343333B (zh) 基于bim技术的管廊砼墙附加筋精细化算量的方法及系统
KR102521589B1 (ko) 상수도 관망 및 관로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Jinniu District Star Road Chengdu 610000 Sichuan province No. 8

Applicant after: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rp.,Ltd.

Address before: No. 9, Xinghui West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pplicant before: CHINA SOUTHW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