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50362A -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50362A
CN115350362A CN202211014948.3A CN202211014948A CN115350362A CN 115350362 A CN115350362 A CN 115350362A CN 202211014948 A CN202211014948 A CN 202211014948A CN 115350362 A CN115350362 A CN 115350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ylinder
catheter
indwelling needl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49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妙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110149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50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50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50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58Needles for infusion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inserting infusion needles, or for holding them on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留置针组件包括有操控针筒、突出扇板、安全机构、留置针针头、导管、前端导入头、插接定位部、互通槽、安装直筒与限制槽,步骤一:扎针;步骤二:抽出针头;步骤三:持续插入导管;步骤四:取出收纳套筒;通过对本发明的布置,使得留置针针头更加有助于医护人员的拆卸,同时被快拆之后的留置针针头可以非常的便捷的被拉出,导致针头从导管中部向内收缩,这样则有利于工作人员对针头的抽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针头的便于抽取,因此医护人员不需要对针筒下压,这样就会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留置针的核心部分包括针头以及导管,针头带着导管一起穿刺到血管当中,随后再将针头抽出,仅仅把导管留在血管当中,以便后续借助导管进行输液作业。
然而目前导管在套在针头上时,导管的长度无法物针头的长度保证一致,这就导致针头插入到血管的深度要大于导管插入的深度,并且这种情况下才持续对针头插入,存在针头贯穿血管两个侧面的现象,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而如果把针头向后先抽出一部分,在向血管内部插入导管,虽然这样可以避免针头横穿血管,但是目前的针头不易从针筒中抽动,导致在抽动针头时,医护人员需要按住针筒,这种下压的方式,导致患者的血管的穿刺处受到挤压,明显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即患者会感受到痛疼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过程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所述留置针组件包括有操控针筒、突出扇板、安全机构、留置针针头、导管、前端导入头、插接定位部、互通槽、安装直筒与限制槽,其中突出扇板安装在操控针筒的外部一侧,所述留置针针头布置在操控针筒的内部中间位置,其中导管套在留置针针头上,所述前端导入头固定布置在导管的下侧,其中插接定位部固定在导管的上侧,所述互通槽贯穿开始在留置针针头的一侧,其中安装直筒安装在操控针筒的下侧,所述限制槽开设在安装直筒的外部上侧,其中操控针筒的内部布置有隔开组件。
优选的,所述隔开组件包括有中部挡环、安装支杆、活动支杆与隔开挡板,其中中部挡环布置在操控针筒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支杆均匀固定在中部挡环的下侧,其中活动支杆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杆的下侧,所述隔开挡板固定在活动支杆远离安装支杆的一侧,其中隔开挡板为扇形板,所述安装直筒的外侧布置有防护组件。
优选的,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有收纳套筒、可拆承接框、扭动杆与锁位卡孔,其中收纳套筒布置在操控针筒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可拆承接框固定在收纳套筒的上侧,其中扭动杆固定在可拆承接框的上侧,所述锁位卡孔对称开设在可拆承接框的内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防护外筒、弹性卡杆与嵌入凸块,其中防护外筒套在安装直筒的外侧,所述弹性卡杆均匀固定在防护外筒上侧,其中嵌入凸块固定在弹性卡杆的上端一侧。
优选的,所述快拆拉动组件包括有安装杆、防转插杆、安置圆筒、顶动弹簧、旋转杆与增距顶板,其中防转插杆固定在安装杆的两侧,所述安置圆筒固定在安装杆的上侧,其中顶动弹簧套在安置圆筒的下侧,所述旋转杆贯穿安置圆筒的中部布置,其中增距顶板对称固定在旋转杆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固定在留置针针头的上侧,其中安装杆贯穿可拆承接框的中部布置,所述顶动弹簧处于可拆承接框的内部,其中安置圆筒的中部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沿向滑槽。
优选的,所述沿向滑槽的内部横穿放置有连接导杆,其中连接导杆上套有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处于安置圆筒内部的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错开板,其中错开板为弧形板。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步骤一:扎针;利用弹性卡杆,取下防护外筒,此时使得留置针针头与导管裸露,随后医护人员可用手捏住突出扇板,把留置针针头插入到患者静脉当中,此时导管可以随着留置针针头向患者静脉中扎去。
步骤二:抽出针头;医护人员手捏着突出扇板,随后对旋转杆进行扭动,使得连接导杆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收缩,进而连接导杆会离开锁位卡孔的内部,随后即可直接向外界拔动旋转杆,随后留置针针头向内收缩。
步骤三:持续插入导管;在留置针针头被抽到收纳套筒的内部之后,可以再向前推动操控针筒,使得导管向患者静脉当中运动。
步骤四:取出收纳套筒;利用扭动杆对可拆承接框进行转动,使得可拆承接框从操控针筒上拆卸,随后即可取下收纳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本发明的布置,使得留置针针头更加有助于医护人员的拆卸,同时被快拆之后的留置针针头可以非常的便捷的被拉出,导致针头从导管中部向内收缩,这样则有利于工作人员对针头的抽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针头的便于抽取,因此医护人员不需要对针筒下压,这样就会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2、此外,在针头被抽取的过程中,针头可以被收纳到收纳套筒的内部,收纳套筒可以对针头的尖锐部位进行包裹,避免针头在抽出之后,误伤到医护人员,杜绝带有病毒血液的传播,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带来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操控针筒半剖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留置针针头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收纳套筒半剖右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安装杆半剖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部挡环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3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操控针筒;101、中部挡环;102、安装支杆;103、活动支杆;104、隔开挡板;11、突出扇板;12、收纳套筒;1201、可拆承接框;1202、扭动杆;1203、锁位卡孔;13、留置针针头;14、导管;15、前端导入头;16、插接定位部;17、互通槽;18、安装直筒;19、限制槽;1801、防护外筒;1802、弹性卡杆;1803、嵌入凸块;2、安装杆;21、防转插杆;22、安置圆筒;2201、连接导杆;2202、限位挡环;2203、错开板;23、顶动弹簧;24、旋转杆;25、增距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留置针组件与快拆拉动组件,其特征在于:留置针组件包括有操控针筒1、突出扇板11、安全机构、留置针针头13、导管14、前端导入头15、插接定位部16、互通槽17、安装直筒18与限制槽19,其中突出扇板11安装在操控针筒1的外部一侧,突出扇板11与操控针筒1之间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操控针筒1呈现透明布置,留置针针头13布置在操控针筒1的内部中间位置,其中导管14套在留置针针头13上,留置针针头13的下侧一部分贯穿操控针筒1布置,同时导管14套在留置针针头13裸露在操控针筒1外部的一部分上,前端导入头15固定布置在导管14的下侧,前端导入头15与导管14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并且前端导入头15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借助前端导入头15,使得导管14更加容易的插入到静脉当中,其中插接定位部16固定在导管14的上侧,插接定位部16与导管14之间为一体呈现的结构,互通槽17贯穿开始在留置针针头13的一侧,留置针针头13开设互通槽17的位置处于操控针筒1的内部,其中安装直筒18安装在操控针筒1的下侧,安装直筒18可通过可拆式的方式安装在操控针筒1上,此处的可拆式方式为卡扣连接或者螺钉连接,同时留置针针头13贯穿安装直筒18的中部布置,插接定位部16嵌入卡在安装直筒18的内部,限制槽19开设在安装直筒18的外部上侧,其中操控针筒1的内部布置有隔开组件。
在留置针针头13插入到患者的静脉当中时,可以把导管送到患者的静脉当中,安装直筒18可以使得插接定位部16的位置更加的稳固,互通槽17可以使得留置针针头13与操控针筒1之间互通,即不拔处留置针针头13,可以借助留置针针头13进行输液。
隔开组件包括有中部挡环101、安装支杆102、活动支杆103与隔开挡板104,其中中部挡环101布置在操控针筒1的内部中间位置,中部挡环101套在留置针针头13的外侧布置,同时中部挡环101是从操控针筒1的上侧插入到操控针筒1内部的,中部挡环101与操控针筒1之间进行卡扣连接,安装支杆102均匀固定在中部挡环101的下侧,其中活动支杆103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杆102的下侧,活动支杆103通过扭簧连接在安装支杆102上,同时活动支杆103布置的形状为L形,隔开挡板104固定在活动支杆103远离安装支杆102的一侧,其中隔开挡板104为扇形板,隔开挡板104与活动支杆103之间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同时隔开挡板104布置的组数为三组,三组隔开挡板104可以拼接成一个密封的圆盘,安装直筒18的外侧布置有防护组件。
当留置针针头13从操控针筒1的上侧,对操控针筒1进行贯穿时,留置针13可以对三组隔开挡板104形成的圆盘进行顶动,使得活动支杆103发生转动,此时扭簧发生蓄力形变,进一步的三组隔开挡板104张开,使得留置针针头13穿过中部挡环101。
由此,一旦当留置针针头13从中部挡环101中抽出,在扭簧与安装支杆102的作用下,活动支杆103就会带着隔开挡板104进行转动,三个隔开挡板104转动并拼接成一个圆盘,使得操控针筒1的上侧与下侧相互隔开,这样在输液时,液体就不会从操控针筒1的上侧流出。
安全机构包括有收纳套筒12、可拆承接框1201、扭动杆1202与锁位卡孔1203,其中收纳套筒12布置在操控针筒1的内部中间位置,收纳套筒12贯穿中部挡环101布置,同时收纳套筒12的下侧插入在安装直筒18的内部,可拆承接框1201固定在收纳套筒12的上侧,其中扭动杆1202固定在可拆承接框1201的上侧,锁位卡孔1203对称开设在可拆承接框1201的内部两侧。
利用扭动杆1202对可拆承接框1201进行转动,使得可拆承接框1201从操控针筒1上拆卸,随后即可取下收纳套筒12,在收纳套筒12被取下之后,就可以利用留置针对患者进行输液,并且在输液的过程中,利用透明胶带对导管14的位置进行锁定。
收纳套筒12套在留置针针头13的外部,其中收纳套筒12上开设对应互通槽17的连通槽,可拆承接框1201放置在操控针筒1的内部上侧,其中可拆承接框1201与操控针筒1之间进行螺接连接,扭动杆1202处于操控针筒1的外侧,即通过扭动杆1202,对可拆承接框1201进行转动,可以从操控针筒1的内部拆卸可拆承接框1201,从而实现取下收纳套筒12的目的。
医护人员手捏着突出扇板11,随后对旋转杆24进行扭动,使得连接导杆2201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收缩,进而连接导杆2201会离开锁位卡孔1204的内部,随后即可直接向外界拔动旋转杆24,随后留置针针头13向内收缩,使得留置针针头13与导管14之间相互错开。
防护组件包括有防护外筒1801、弹性卡杆1802与嵌入凸块1803,其中防护外筒1801套在安装直筒18的外侧,防护外筒1801套在留置针针头13与导管14的外部,在留置针针头13与导管14不进行使用时,可以借助防护外筒1801对两者进行保护,弹性卡杆1802均匀固定在防护外筒1801上侧,其中嵌入凸块1803固定在弹性卡杆1802的上端一侧,嵌入凸块1803与弹性卡杆1802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嵌入凸块1803嵌入在限制槽19的内部,这样便于对防护外筒1801的位置进行锁定,避免防护外筒1801轻易的从安装直筒18上脱落。
快拆拉动组件包括有安装杆2、防转插杆21、安置圆筒22、顶动弹簧23、旋转杆24与增距顶板25,其中防转插杆21固定在安装杆2的两侧,防转插杆21嵌入在收纳套筒12的内部,在防转插杆21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安装杆2不会在收纳套筒12的内部发生转动,安置圆筒22固定在安装杆2的上侧,其中顶动弹簧23套在安置圆筒22的下侧,旋转杆24贯穿安置圆筒22的中部布置,旋转杆24通过扭簧连接在安置圆筒22上,旋转杆24布置的形状为T形,其中增距顶板25对称固定在旋转杆24的两侧,增距顶板25处于安置圆筒22的内部。
安装杆2固定在留置针针头13的上侧,其中安装杆2贯穿可拆承接框1201的中部布置,顶动弹簧23处于可拆承接框1201的内部,其中安置圆筒22的中部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沿向滑槽。
在留置针针头13被抽到收纳套筒12的内部之后,可以再向前推动操控针筒1,使得导管14向患者静脉当中运动,在留置针针头13被抽出的过程中,由于留置针针头13的端部可以被抽取拉动,因此这个过程,很容易的就可以对留置针针头13进行拉动,不需要对整个留置针进行下压,可以有效的避免按压留置针给患者带来不适的情况的出现。
沿向滑槽的内部横穿放置有连接导杆2201,其中连接导杆2201上套有限位挡环2202,限位挡环2202处于沿向滑槽的内部,同时限位挡环2202与安置圆筒22之间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导杆2201的一侧套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可为弹簧阻尼器,限位挡环2202处于安置圆筒22内部的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错开板2203,其中错开板2203为弧形板。
旋转杆24可以借助两个增距顶板25,对错开板2203进行顶动,使得连接导杆2201被推动,并且会卡入到锁位卡孔1203的内部,实现对留置针针头13位置锁定的目的。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步骤一:扎针;利用弹性卡杆1802,取下防护外筒1801,此时使得留置针针头13与导管14裸露,随后医护人员可用手捏住突出扇板11,把留置针针头13插入到患者静脉当中,此时导管14可以随着留置针针头13向患者静脉中扎去。
步骤二:抽出针头;医护人员手捏着突出扇板11,随后对旋转杆24进行扭动,使得连接导杆2201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收缩,进而连接导杆2201会离开锁位卡孔1204的内部,随后即可直接向外界拔动旋转杆24,随后留置针针头13向内收缩。
可以持续对留置针针头13进行拉动,使得留置针针头13的尖锐部位处于收纳套筒12的内部,这样在完全取出留置针针头13之后,收纳套筒12可使得留置针针头13抽出之后,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从而实现对医护人员保护的目的。
步骤三:持续插入导管;在留置针针头13被抽到收纳套筒12的内部之后,可以再向前推动操控针筒1,使得导管14向患者静脉当中运动。
步骤四:取出收纳套筒;利用扭动杆1202对可拆承接框1201进行转动,使得可拆承接框1201从操控针筒1上拆卸,随后即可取下收纳套筒12。
在收纳套筒12取下之后,三个隔开挡板104相互拼接密封。
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不定冠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8)

1.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包括留置针组件与快拆拉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组件包括有操控针筒(1)、突出扇板(11)、安全机构、留置针针头(13)、导管(14)、前端导入头(15)、插接定位部(16)、互通槽(17)、安装直筒(18)与限制槽(19),其中突出扇板(11)安装在操控针筒(1)的外部一侧,所述留置针针头(13)布置在操控针筒(1)的内部中间位置,其中导管(14)套在留置针针头(13)上,所述前端导入头(15)固定布置在导管(14)的下侧,其中插接定位部(16)固定在导管(14)的上侧,所述互通槽(17)贯穿开始在留置针针头(13)的一侧,其中安装直筒(18)安装在操控针筒(1)的下侧,所述限制槽(19)开设在安装直筒(18)的外部上侧,其中操控针筒(1)的内部布置有隔开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开组件包括有中部挡环(101)、安装支杆(102)、活动支杆(103)与隔开挡板(104),其中中部挡环(101)布置在操控针筒(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安装支杆(102)均匀固定在中部挡环(101)的下侧,其中活动支杆(103)活动连接在安装支杆(102)的下侧,所述隔开挡板(104)固定在活动支杆(103)远离安装支杆(102)的一侧,其中隔开挡板(104)为扇形板,所述安装直筒(18)的外侧布置有防护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机构包括有收纳套筒(12)、可拆承接框(1201)、扭动杆(1202)与锁位卡孔(1203),其中收纳套筒(12)布置在操控针筒(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可拆承接框(1201)固定在收纳套筒(12)的上侧,其中扭动杆(1202)固定在可拆承接框(1201)的上侧,所述锁位卡孔(1203)对称开设在可拆承接框(1201)的内部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有防护外筒(1801)、弹性卡杆(1802)与嵌入凸块(1803),其中防护外筒(1801)套在安装直筒(18)的外侧,所述弹性卡杆(1802)均匀固定在防护外筒(1801)上侧,其中嵌入凸块(1803)固定在弹性卡杆(1802)的上端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拉动组件包括有安装杆(2)、防转插杆(21)、安置圆筒(22)、顶动弹簧(23)、旋转杆(24)与增距顶板(25),其中防转插杆(21)固定在安装杆(2)的两侧,所述安置圆筒(22)固定在安装杆(2)的上侧,其中顶动弹簧(23)套在安置圆筒(22)的下侧,所述旋转杆(24)贯穿安置圆筒(22)的中部布置,其中增距顶板(25)对称固定在旋转杆(24)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2)固定在留置针针头(13)的上侧,其中安装杆(2)贯穿可拆承接框(1201)的中部布置,所述顶动弹簧(23)处于可拆承接框(1201)的内部,其中安置圆筒(22)的中部两侧对称贯穿开设沿向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向滑槽的内部横穿放置有连接导杆(2201),其中连接导杆(2201)上套有限位挡环(2202),所述限位挡环(2202)处于安置圆筒(22)内部的一侧布置固定连接的错开板(2203),其中错开板(2203)为弧形板。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包括以下使用步骤:
步骤一:扎针;利用弹性卡杆(1802),取下防护外筒(1801),此时使得留置针针头(13)与导管(14)裸露,随后医护人员可用手捏住突出扇板(11),把留置针针头(13)插入到患者静脉当中,此时导管(14)可以随着留置针针头(13)向患者静脉中扎去。
步骤二:抽出针头;医护人员手捏着突出扇板(11),随后对旋转杆(24)进行扭动,使得连接导杆(2201)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收缩,进而连接导杆(2201)会离开锁位卡孔(1204)的内部,随后即可直接向外界拔动旋转杆(24),随后留置针针头(13)向内收缩。
步骤三:持续插入导管;在留置针针头(13)被抽到收纳套筒(12)的内部之后,可以再向前推动操控针筒(1),使得导管(14)向患者静脉当中运动。
步骤四:取出收纳套筒;利用扭动杆(1202)对可拆承接框(1201)进行转动,使得可拆承接框(1201)从操控针筒(1)上拆卸,随后即可取下收纳套筒(12)。
CN202211014948.3A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5350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948.3A CN115350362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4948.3A CN115350362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50362A true CN115350362A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0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4948.3A Pending CN115350362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50362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3209A (zh) * 2005-01-12 2006-07-19 宇仁医疗器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静脉留置针导管
CN201414968Y (zh) * 2009-05-31 2010-03-03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
CN204017016U (zh) * 2014-07-15 2014-12-17 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 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留置针
CN205055045U (zh) * 2015-08-22 2016-03-02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静脉留置针
CN105363098A (zh) * 2015-12-18 2016-03-02 杭州富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CN206443986U (zh) * 2016-11-09 2017-08-29 王继民 一种自动回弹式防感染留置针
CN208726437U (zh) * 2018-04-12 2019-04-12 左小明 一种自弹式防刺伤留置针
CN209154748U (zh) * 2018-11-09 2019-07-26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种可自动回弹的留置针
CN210963368U (zh) * 2019-09-29 2020-07-10 雒学萍 一种单手操作留置针
CN112494750A (zh) * 2020-12-02 2021-03-16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护理用静脉留置针防渗漏装置
CN216877449U (zh) * 2022-01-13 2022-07-05 乐至县人民医院 一种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留置针
CN114732998A (zh) * 2022-03-30 2022-07-1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一种医用免封管浅静脉留置针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3209A (zh) * 2005-01-12 2006-07-19 宇仁医疗器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静脉留置针导管
CN201414968Y (zh) * 2009-05-31 2010-03-03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
CN204017016U (zh) * 2014-07-15 2014-12-17 上海双鸽实业有限公司 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留置针
CN205055045U (zh) * 2015-08-22 2016-03-02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静脉留置针
CN105363098A (zh) * 2015-12-18 2016-03-02 杭州富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CN206443986U (zh) * 2016-11-09 2017-08-29 王继民 一种自动回弹式防感染留置针
CN208726437U (zh) * 2018-04-12 2019-04-12 左小明 一种自弹式防刺伤留置针
CN209154748U (zh) * 2018-11-09 2019-07-26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一种可自动回弹的留置针
CN210963368U (zh) * 2019-09-29 2020-07-10 雒学萍 一种单手操作留置针
CN112494750A (zh) * 2020-12-02 2021-03-16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护理用静脉留置针防渗漏装置
CN216877449U (zh) * 2022-01-13 2022-07-05 乐至县人民医院 一种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留置针
CN114732998A (zh) * 2022-03-30 2022-07-1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一种医用免封管浅静脉留置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7842B2 (en)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US7758544B2 (en)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JP3805432B2 (ja) カテーテル針先保護具
US20020072716A1 (en)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JPH02111376A (ja) カテーテル組立体
CA2543083C (en) Safety shield for medical needles
AU691378B2 (en) Blood sampling unit with protected needle and a method for sampling blood
CN206995555U (zh) 一种穿刺针用防刺伤的保护装置
CN115350362A (zh) 一种带安全机构的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CN211244942U (zh) 一种改良的输液港专用穿刺针
CN114602002A (zh) 一种带有防回血外溢和防针刺伤装置的安全型留置针
CN211096623U (zh) 一种防针刺伤、防血液传播的安全型输液器
CN209253818U (zh) 一种防针刺留置针
CN213724100U (zh) 防溢型开放式留置针
CN213075660U (zh) 一种双接头采血针
CN217772918U (zh) 一种用于输液针的固定调节装置
CN219251208U (zh) 带翼的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CN214969927U (zh) 一种安全型内瘘穿刺针
CN215275047U (zh) 一种防针刺单针柄静脉针保护套
CN213374396U (zh) 一种安全留置针
CN211461578U (zh) 一种具有保护套的静脉针
CN219423450U (zh) 一次性小巧灵活防针刺置留针
CN217119044U (zh) 一种输液港拔针防针刺伤用辅助用具
CN208974831U (zh) 输液器连接保护装置
CN215653079U (zh) 一种防脱落防刺伤蝶翼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