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8683A -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8683A
CN115348683A CN202210777558.5A CN202210777558A CN115348683A CN 115348683 A CN115348683 A CN 115348683A CN 202210777558 A CN202210777558 A CN 202210777558A CN 115348683 A CN115348683 A CN 1153486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terminal equipment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access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75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华
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75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86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8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86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8Timers or timing mechanisms used i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2Hybri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实现更为灵活的随机接入过程。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Description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月5日、申请号为201780075638.3(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17/070330)、发明名称为“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机接入是蜂窝系统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它使终端设备与网络建立通信连接成为可能,随机接入的成功率取决于随机接入流程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环境也更为复杂,此时要求更为灵活的随机接入过程。
如何实现更为灵活的随机接入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实现更为灵活的随机接入过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在其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采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交互的消息的数量和/或交互的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采用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或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方式:
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
随机函数;
所述终端设备的等级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
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所处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方式;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启动的定时器是否到时。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从所述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中,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法。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函数,获取第一概率值;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概率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函数,获取第二概率值;
根据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概率值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等级信息所指示的等级,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用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等级、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随机函数,获取第三概率值;
根据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概率值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所指示的业务质量等级,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业务质量等级、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质量等级,所述待传输业务的时延要求,所述待传输业务的数据量大小,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待传输业务的呼叫类型,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承载,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数据流,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逻辑信道。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承载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质量等级,所述待传输业务的时延要求,所述待传输业务的数据量大小,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待传输业务的呼叫类型,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承载,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数据流,和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业务质量等级,至少一个时延要求,至少一个数据量范围,至少一个业务类型,至少一个呼叫类型,至少一个承载,至少一个数据流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项,与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为以下中的任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请求初始接入;
所述终端设备从空闲状态向连续状态转换;
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进行上行同步;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进行资源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的小区切换;
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失败。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基础参数集,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以及第五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至少一个触发原因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六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六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链路质量值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七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七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位置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小区,跟踪区,寻呼区或业务区。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八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八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时间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九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九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资源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十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或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资源所处的频带,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十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频带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十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十一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在采用第二随机接入方式,发起预定数量的随机接入过程未成功接入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不同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在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未到时,将与所述历史随机接入过程采用的相同的随机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或者,
在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超时时,将与所述历史随机接入过程采用的随机接入方式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的定时器为前一次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定时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每次随机接入过程均启动所述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前次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到时后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启动用于确定后续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在其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包括:
利用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配置的资源,或者第二随机接入方式配置的资源,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执行第一方面或其任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指令,该存储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或其任一项可选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终端设备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的代码,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前述第一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可以选择随机接入方式,从而可以灵活执行随机接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或未来的5G系统等。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100。该无线通信系统100 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0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0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例如UE)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0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 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终端设备120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可选地,终端设备120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 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5G系统或网络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网络。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选地可以由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执行。
如图2所示,该方法200包括以下内容。
在210中,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在220中,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地,采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交互的消息的数量和/或交互的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不同。
可选地,采用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或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结合图3描述4步随机接入过程,以及结合图4 描述2步随机接入过程。
如图3所示,该方法300包括以下内容。
在310中,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信道发送MSG1,在MSG1为携带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消息。
在320中,网络设备接收到MSG1后,在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 channel,DL-SCH)发送MSG2,其中,MSG2为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RAR响应中携带了TA调整和上行授权指令以及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T-CRNTI),也即临时CRNTI。
可选地,MSG2消息由网络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层产生,并由DL_SCH承载,一条MSG2消息可以同时对应多个终端设备的随机接入请求响应。
可选地,网络设备使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调度MSG2,并通过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 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进行寻址,RA-RNTI 由承载MSG1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 时频资源位置确定。
可选地,MSG2包含上行传输定时提前量、为MSG3分配的上行资源、临时C-RNTI等。
在330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MSG2后,判断是否属于自己的RAR消息,在判断为属于自己的RAR消息时,发送MSG3,该MSG-3携带UE-ID,其中,在该MSG3中,传输的为UE的RRC层产生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可以将该RRC连接请求映射到上行共享信道(UplinkShared Channel,UL-SCH) 上的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上发送。
可选地,在图3所示的方法中,随机接入过程中,MSG1和MSG2是低层消息,层三(Layer 3,L3)层看不到,所以在信令跟踪上,终端设备入网的第一条信令可以是MSG3。
可选地,网络设备在接收MSG2后,在其分配的上行资源上传输MSG3。
在340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MSG3消息之后,可以发送MSG4,其中,该MSG4中携带UE-ID,在MSG4中,传输的为RRC冲突解决(RRC Contention Resolution)消息,该消息由网络设备的RRC层产生,并在映射到DL-SCH上的CCCH或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 ControlChannel,DCCH)上发送。终端设备接收到MSG4之后,如果其中携带的为自身的UE-ID,则终端设备认为随机接入成功。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场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各个消息中包含不同的内容可以不同。
例如,对于终端设备的初始接入:MSG3可以携带RRC层生成的RRC连接请求,包含UE的S-TMSI或随机数。
例如,对于连接重建,MSG3可以携带RRC层生成的RRC连接重建请求, C-RNTI和PCI。
例如,对于终端设备而的小区切换,MSG3消息中可以携带RRC层生成的RRC切换完成消息以及UE的C-RNTI。
例如,对于上/下行数据到达的场景,MSG3可以传输终端设备的C-RNTI。
以下表1所示为在不同的场景下,对竞争判定、调度和C-RNTI进行的描述。
表1
Figure RE-RE-GDA0003854965830000101
Figure RE-RE-GDA0003854965830000111
应理解,图3所示的方法300仅仅是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意性图。如图4所示,该随机接入方法400包括以下内容。
在410中,终端设备发送MSG1,在该MSG1中,携带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待发送的数据缓存状态信息和连接建立请求信息;
在420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MSG2,在该MSG2中,携带TA调整,上行授权指令和T-CRNTI,以及携带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连接建立响应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应理解,图4所示的方法400仅仅是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方式除了按照随机接入过程包括的步数进行划分之外,还有其他划分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可以选择随机接入方式,从而可以灵活执行随机接入。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终端设备需要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的随机接入方式,则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网络设备的指示发送相应方式的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高层的指示信息确定随机接入方式。
例如,当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设备需要发起RRC连接建立时,如果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层指示给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 需要进行2步随机接入过程,则终端发起2步随机接入过程;否则发起4步随机接入过程。
例如,当处于空闲状态的终端需要发起RRC连接建立时,NAS层指示给AS层需要待传输的业务信息,则可以根据该待传输的业务信息,选择随机接入方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方式:
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
随机函数;
所述终端设备的等级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
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所处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方式;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启动的定时器是否到时。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结合具体实现方式,对如何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进行描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从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中,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法。
其中,该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或者,也可以是其他方式预配置的,例如,在出厂时或初始化时预配置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随机函数,获取第一概率值;根据第一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概率值,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第一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系统信息中配置给终端设备执行2步随机接入过程和 /或4步随机接入过程执行的概率范围。终端设备在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之前,采用随机函数获得概率值,可以选择与该概率值所属的概率范围对应的随机接入过程。应理解,网络设备可以仅配置2步或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概率范围,如果在网络设备配置的概率范围内,则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过程,否则,选择另外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随机函数,获取第二概率值;根据第二对应关系,第二概率值以及终端设备的等级信息所指示的等级,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第二对应关系用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等级、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系统信息中配置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每个终端设备等级所对应的概率范围和随机接入方式,例如,对于终端设备等级A,在概率范围为0-50时,随机接入方式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在概率范围为51-100时,随机接入方式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
应理解,网络设备针对某一终端等级,可以仅配置2步或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概率范围,如果在网络设备配置的概率范围内,则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过程,否则,选择另外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随机函数,获取第三概率值;根据第三对应关系,第三概率值以及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所指示的业务质量等级,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第三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业务质量等级、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网络设备在系统信息中配置第三对应关系,该第三对应关系用于指示每个业务质量等级所对应的概率范围和随机接入方式,例如,对于业务质量等级A,在概率范围为0-50时,随机接入方式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在概率范围为51-100时,随机接入方式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
应理解,网络设备针对某一业务质量等级,可以仅配置2步或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概率范围,如果在网络设备配置的概率范围内,则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过程,否则,选择另外的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待传输业务的业务质量等级,待传输业务的时延要求,待传输业务的数据量大小,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待传输业务的呼叫类型,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承载,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数据流,待传输业务所属的逻辑信道。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承载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业务质量等级,待传输业务的时延要求,待传输业务的数据量大小,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待传输业务的呼叫类型,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承载,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数据流,和待传输业务所属的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四对应关系,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第四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业务质量等级,至少一个时延要求,至少一个数据量范围,至少一个业务类型,至少一个呼叫类型,至少一个承载,至少一个数据流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项,与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例如,终端设备在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可以评估当前缓存的数据量大小,如果数据量小于或者等于某一门限值,则发起2步随机接入过程;否则,发起 4步随机接入过程。其中,缓存的数据量可以为层二的缓存数据的数据量,或者应用层的缓存数据的数据量,或者每一层缓存数据的数据量总和。门限值可以通过网络配置或者协议约定的方式。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对应关系可以是待传输业务的一种业务信息与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多种业务信息与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配置第四对应关系时,可以仅配置2步随机接入过程或4步随机接入过程对应的业务信息,如果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属于预配置的业务信息,则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过程,否则选择另一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以及第五对应关系,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第五对应关系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至少一个触发原因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为以下中的任一种:
终端设备请求初始接入;
终端设备从空闲状态向连续状态转换;
终端设备请求进行上行同步;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标识;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进行资源请求;
终端设备的小区切换;
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六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第六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链路质量值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例如,当终端设备需要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可以评估当前的下行链路质量。如果当前的链路质量值满足发起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条件,则发起2步随机接入过程;否则发起4步随机接入过程。具体的可以是,预配置2步随机接入发起的链路质量门限值,如果大于或者等于此门限值,则发起2步随机接入过程,否则,则发起4步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七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第七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位置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小区,跟踪区,寻呼区或业务区。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在系统信息中将2步和/或4步随机接入过程使用的小区,跟踪区,寻呼区或者业务区(也可以称为业务服务区)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签约信息或者通过NAS层消息从核心网处获得此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八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第八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时间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其中,每个随机接入方式的时间范围可以以小时或天为单位,例如,在每天的0点-12点采用2步随机接入过程,其他时间采用4步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九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资源,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第九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资源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资源可以是时域、频域、码域和空域(例如,波束)资源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信息配置该第九对应关系。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十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或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资源所处的频带,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第十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频带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网络设备会配置在特定频带上可用的2步或4步随机接入过程,终端根据选择随机接入的频带或支持的频段选择相应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十一对应关系,以及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第十一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基础参数集可以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子载波间隔、特定带宽下的子载波数目、物理资源块PRB中的子载波数、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长度、用于生成OFDM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例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 Transform,简称“FFT”)或傅里叶逆变换例如快速逆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简称“IFFT”)的点数、传输时间间隔TTI中的OFDM符号数、特定时间长度内包含的TTI的个数和信号前缀的长度。
其中,子载波间隔指相邻子载波的频率间隔,例如15kHz,60kHz等;特定带宽下的子载波数目例如为每个可能的系统带宽对应的子载波数;PRB中包含的子载波数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2的整数倍;TTI中包含的OFDM符号数例如典型的可以是14的整数倍;一定时间单位内包含的TTI数可以指1ms或者10ms的时间长度内包含的TTI数目;信号前缀长度例如信号的循环前缀的时间长度,或者循环前缀使用常规CP还是使用扩展CP。
具体地,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与2步或4步随机接入过程所需采用的随机接入过程,终端根据选择的基础参数集确定采用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采用第二随机接入方式,发起预定数量的随机接入过程未成功接入时,终端设备确定第一随机接入方式,第一随机接入方式不同于第二随机接入方式。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配置执行2步或者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最大重复发送次数N。当终端设备采用某一种随机接入过程执行了N次之后没有接入成功,终端设备采用另外的随机接入过程。其中N>1,终端首次发送计数为1。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在网络的配置或者协议预定义的时间T 内,选择与上一次随机接入相同或不相同的接入方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未到时,将与历史随机接入过程采用的相同的随机接入方式确定为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或者,
在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超时时,将与历史随机接入过程采用的随机接入方式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确定为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可选地,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的定时器为前一次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定时器;终端设备在每次随机接入过程均启动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前次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的定时器到时时,启动用于确定后续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
所述终端设备在前次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到时后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启动用于确定后续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在启动的定时器到时后,在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再次启动定时器,或者在随机接入成功时再次启动定时器。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启动的定时器到时后,在随机接入失败时启动定时器,在这种情况下,在定时器未到时时,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与该次随机接入过程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在定时器超时时,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与该次随机接入过程相同的随机接入方式。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各种对应关系或门限值等可以是预配置的,例如,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或者也可以是出厂,初始化预置的,或者通过签约信息得到的。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各种对应关系或门限值等可以是NAS层预配置的。
以上介绍了终端设备在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选择随机接入方式的具体实现方式,但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利用为第一随机接入方式配置的资源,或者第二随机接入方式配置的资源,按照第一随机接入方式,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系统信息配置给终端设备2步或者4步随机接入过程所采用的时域、频域、码域、空间(例如波束)资源,终端根据网络的配置选择相应的资源发送2步或者4步随机接入过程。接入网根据相应的资源位置确定终端所发送的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的,网络可以配置执行2步或者4步随机接入的终端设备抢占另一种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资源。执行2步或者4步随机接入的终端可以使用4 步或者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资源。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确定单元510和执行单元520。其中,确定单元510,用于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执行单元520,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地,采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交互的消息的数量和/或交互的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不同。
可选地,采用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或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方式:
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
随机函数;
所述终端设备的等级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
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所处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方式;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启动的定时器是否到时。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从所述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中,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随机函数,获取第一概率值;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概率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随机函数,获取第二概率值;
根据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概率值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等级信息所指示的等级,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用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等级、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基于所述随机函数,获取第三概率值;
根据第三对应关系,所述第三概率值以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所指示的业务质量等级,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业务质量等级、至少一个概率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质量等级,所述待传输业务的时延要求,所述待传输业务的数据量大小,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待传输业务的呼叫类型,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承载,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数据流,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逻辑信道。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承载于网络设备的寻呼消息中。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质量等级,所述待传输业务的时延要求,所述待传输业务的数据量大小,所述待传输业务的业务类型,所述待传输业务的呼叫类型,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承载,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数据流,和所述待传输业务所属的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四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四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业务质量等级,至少一个时延要求,至少一个数据量范围,至少一个业务类型,至少一个呼叫类型,至少一个承载,至少一个数据流和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项,与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为以下中的任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请求初始接入;
所述终端设备从空闲状态向连续状态转换;
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进行上行同步;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进行资源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的小区切换;
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失败。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以及第五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五对应关系用于指示随机接入过程的至少一个触发原因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第六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六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链路质量值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第七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所指示的位置,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七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位置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小区,跟踪区,寻呼区或业务区。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第八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八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时间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第九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资源,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九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资源范围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第十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或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资源所处的频带,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十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频带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根据第十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第十一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基础参数集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在采用第二随机接入方式,发起预定数量的随机接入过程未成功接入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不同于所述第二随机接入方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在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未到时,将与所述历史随机接入过程采用的相同的随机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或者,
在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超时时,将与所述历史随机接入过程采用的随机接入方式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确定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可选地,所述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过程的定时器为前一次随机接入过程启动的定时器;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在每次随机接入过程均启动所述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进一步用于:
所述终端设备在前次启动的用于确定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到时后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启动用于确定后续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方式的定时器。
可选地,所述执行单元520进一步用于:
利用为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配置的资源,或者第二随机接入方式配置的资源,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500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200,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10和存储器620。其中,该存储器620可以存储有程序代码,该处理器610可以执行该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如图6所示,该设备600可以包括收发器630,处理器610可以控制收发器630对外通信。
可选地,该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图2 所示的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的相应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7的系统芯片 700包括输入接口701、输出接口702、所述处理器703以及存储器704之间通过通信连接相连,所述处理器7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704中的代码。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703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其中采用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或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六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六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链路质量值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预配置2步随机接入发起的链路质量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交互的消息的数量和/或交互的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还包括:
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
随机函数;
所述终端设备的等级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所处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方式;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启动的定时器是否到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包括:
从所述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中,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为以下中的任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请求初始接入;
所述终端设备从空闲状态向连续状态转换;
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进行上行同步;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进行资源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的小区切换;
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失败。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于随机接入的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执行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执行随机接入过程,采用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为4步随机接入过程,或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根据第六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当前链路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其中,所述第六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至少一个链路质量值和至少一个随机接入方式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预配置2步随机接入发起的链路质量门限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同的随机接入方式执行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交互的消息的数量和/或交互的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
随机函数;
所述终端设备的等级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
所述终端设备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频域资源所处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频带;
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随机接入过程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所使用的随机接入方式;
执行历史随机接入过程时启动的定时器是否到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用于:
从所述预配置的多种随机接入方式中,确定所述第一随机接入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的触发原因为以下中的任一种:
所述终端设备请求初始接入;
所述终端设备从空闲状态向连续状态转换;
所述终端设备请求进行上行同步;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终端设备标识;
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进行资源请求;
所述终端设备的小区切换;
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失败。
CN202210777558.5A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53486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7558.5A CN115348683A (zh)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0330 WO2018126418A1 (zh)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1780075638.3A CN110063068B (zh)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2210777558.5A CN115348683A (zh)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5638.3A Division CN110063068B (zh)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8683A true CN115348683A (zh) 2022-11-15

Family

ID=6278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5638.3A Active CN110063068B (zh)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202210777558.5A Pending CN115348683A (zh)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5638.3A Active CN110063068B (zh) 2017-01-05 2017-01-05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27770A1 (zh)
EP (1) EP3565302A4 (zh)
JP (1) JP6946438B2 (zh)
KR (1) KR20190102043A (zh)
CN (2) CN110063068B (zh)
AU (1) AU2017391795A1 (zh)
BR (1) BR112019013522A2 (zh)
CA (1) CA3049040A1 (zh)
MX (1) MX2019008092A (zh)
RU (1) RU2736415C1 (zh)
SG (1) SG11201906123VA (zh)
TW (1) TWI791007B (zh)
WO (1) WO2018126418A1 (zh)
ZA (1) ZA2019050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91042B2 (en) * 2017-09-29 2022-03-29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andom access
CN110351708B (zh) * 2018-04-03 2020-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标识上报的方法、设备和介质
CN110392442B (zh) * 2018-04-18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874812A1 (en) * 2018-10-30 2021-09-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configur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EP3874885A4 (en) * 2018-11-01 2022-06-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RANDOM ACCESS MODE SELECTION
CN111194093B (zh) * 2019-01-29 2022-1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17750518A (zh) * 2019-02-01 2024-03-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1436137B (zh) * 2019-02-02 2022-06-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0164066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Zte Corporation Listen before tal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hancements
CN111436159B (zh) * 2019-02-14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7132B (zh) * 2019-04-28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18568B (zh) * 2019-07-10 2022-04-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2423402A (zh) * 2019-08-21 2021-02-2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随机接入的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946261A (zh) * 2020-01-20 2022-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97880A (zh) * 2020-12-03 2023-05-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触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8371C1 (de) * 1999-04-22 2000-11-02 Siemens Ag Stochastische Sendeleistungseinstellung in einem Kanal zum willkürlichen Zugriff eines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s
DE10219066B4 (de) * 2002-04-29 2006-12-1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RAM-Speicherschaltung
CN101005308B (zh) * 2006-01-17 2012-08-29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宽带时分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的物理层随机接入方法
US8295243B2 (en) * 2006-08-21 2012-10-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an 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33181B1 (ko) * 2006-10-30 2013-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랜덤 억세스 방법
US8526986B2 (en) * 2007-02-07 2013-09-03 Lg Electronics Inc. Optimiz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access
JP5474101B2 (ja) * 2009-03-06 2014-04-1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帯域幅要請プリアンブルシーケンス選択方法及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
CN101977401A (zh) * 2010-10-27 2011-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2595633B (zh) * 2011-01-17 2014-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DE102011079194A1 (de) * 2011-07-14 2013-01-17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Haarformgerät
CN102244927B (zh) * 2011-07-22 2015-01-28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多小区长期演进系统中建立上行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终端
US9049536B2 (en) * 2011-10-10 2015-06-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US9313630B2 (en) * 2012-12-26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al time SMS delivery mechanism
CN104254135B (zh) * 2013-06-27 2020-03-31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和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TWI628930B (zh) * 2013-09-20 2018-07-01 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裝置及方法
WO2015062043A1 (zh) * 2013-10-31 2015-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连接模式下的资源请求方法及终端、主基站和辅基站
US10034308B2 (en) * 2014-03-11 2018-07-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temporary identifier to terminal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200037297A1 (en) * 2016-09-28 2020-01-30 Idac Holdings, Inc. New radio random access in beamforming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9008092A (es) 2019-09-04
BR112019013522A2 (pt) 2020-01-07
AU2017391795A1 (en) 2019-08-15
US20190327770A1 (en) 2019-10-24
TW201826866A (zh) 2018-07-16
ZA201905086B (en) 2020-12-23
JP6946438B2 (ja) 2021-10-06
EP3565302A4 (en) 2019-12-25
SG11201906123VA (en) 2019-08-27
CN110063068A (zh) 2019-07-26
KR20190102043A (ko) 2019-09-02
CA3049040A1 (en) 2018-07-12
TWI791007B (zh) 2023-02-01
RU2736415C1 (ru) 2020-11-17
EP3565302A1 (en) 2019-11-06
WO2018126418A1 (zh) 2018-07-12
CN110063068B (zh) 2022-08-02
JP2020504962A (ja)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3068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073711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8605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169122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41429B1 (en) Pag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050494B (zh) 数据重传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20210036931A (ko)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및 관련 기기
CN109792764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46871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209332B (zh) 处理系统信息的装置
US202202871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KR20130033274A (ko) 협대역 사물통신 디바이스의 랜덤 액세스 신호 발생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