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7651B -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7651B
CN115347651B CN202211269841.3A CN202211269841A CN115347651B CN 115347651 B CN115347651 B CN 115347651B CN 202211269841 A CN202211269841 A CN 202211269841A CN 115347651 B CN115347651 B CN 115347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element
energy
detected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98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47651A (zh
Inventor
孙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zhun Beij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zhun Beij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zhun Beij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zhun Beij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98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7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7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7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47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7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1/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electric power or power fac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 charging set comprising a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rotating at constant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存储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将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利用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对电流进行转换;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电能进行存储,依据当前存储电能以及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并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重新选择新的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本申请能够降低检测设备的散热压力,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目的。

Description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以及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用户的通讯以及业务需求,各种无线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利用检测设备对无线终端设备的各项性能(比如功耗性能)进行测试,这对于无线终端设备的研发及产品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利用检测设备对无线终端设备进行性能测试过程中,检测设备会吸收无线终端设备发出的电流,被吸收的电流通常以热的形式在检测设备上消耗掉。由于现有的检测设备不具备将外面传输到检测设备中的电流进行存储,因此检测设备吸收的电流只能以热的形式散掉,然而这不仅提高了检测设备的散热压力,要求检测设备上安装更多的散热垫以及风扇等,增加检测设备的重量以及制作成本,而且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能源的利用率,无法实现节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提高检测设备散热压力,增加检测设备的重量以及制作成本,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能源的利用率,无法实现节能目的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包括: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当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并利用检测设备中的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转换,得到能够被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存储的电能;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电能进行存储,依据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并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重新选择新的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装置,包括: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当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并利用检测设备中的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转换,得到能够被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存储的电能;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电能进行存储,依据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供电模块,被配置为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并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重新选择新的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当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并利用检测设备中的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转换,得到能够被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存储的电能;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电能进行存储,依据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并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重新选择新的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本申请能够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转化成电能进行存储,实现不同能量源之间的切换,并且择机将储能元件单元存储的电能释放出去,从而降低了检测设备的散热压力,降低检测设备的重量以及制作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所涉及的系统整体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如前文背景技术所述,在使用检测设备对待检测设备(即无线终端设备)进行性能测试时,检测设备会吸收待检测设备发出的电流,由于目前已知的检测设备无法将外面传输到检测设备中的电流(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导致这部分电流通常以热的形式在检测设备中消耗掉。当待检测设备的工作时间长,且持续输出电流时,会使检测设备内的温度升高,那么将会增加对检测设备的散热要求,需要在检测设备上增加更多的散热垫以及风扇等散热装置,这不仅增加了检测设备的重量、体积以及制作成本,而且也无法实现节能的目的。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当待检测设备发出电流时,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待检测设备发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当判断利用检测设备对吸收的电流进行存储时,锁定当前正在测试的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对应的测试状态,并将电流转化为可以被储能元件单元存储的电能,同时基于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择机将储能元件单元存储的电能释放出去,从而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存储的电能对待检测设备供电。本申请通过将检测设备吸收的来自待检测设备的电流转化成可以存储的电能,再利用储能元件单元择机释放给待检测设备,从而避免电流以热的形式消耗掉,降低检测设备的散热压力,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系统整体架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所涉及的系统整体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所涉及的系统整体架构具体可以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系统整体架构主要包括检测设备10和待检测设备11,其中,检测设备10是指能够对无线终端设备的一项或多项性能进行测试的仪器,例如无线综测仪或者程控电源等,当检测设备10采用程控电源时,检测设备10不仅可以测试无线终端设备的电压和电流,还可以对无线终端设备中运行的测试程序以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进行检测。待检测设备11是指无线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或者PC设备,检测设备10与待检测设备11之间通过接口连接,当检测设备10采用程控电源时,检测设备10除了对无线终端设备的电压、电流以及功耗进行检测外,还用于为无线终端设备供电,同时无线终端设备内的供电电路所产生的电流也会被检测设备10吸收并存储为电能。下面以程控电源为例,对检测设备10的内部组成结构以及电路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检测设备10中包含核心处理器101、初始能量源102、供能单元103、电流检测单元104、电压检测单元105、能量回收控制单元106、储能元件单元107以及能量释放控制单元108;其中,核心处理器101是检测设备10的CPU,可根据电流检测单元104和电压检测单元105返回的数据计算功耗;初始能量源102可以是一个外接交流电的电源模块,初始能量源102将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初始能量源102的输出端连接能量释放控制单元108;供能单元103可以认为是一个稳压器,供能单元103用于调节向待检测设备11的供电电压;电流检测单元104用于对待检测设备11输出的电流进行检测,电压检测单元105用于对待检测设备11输出的电压进行检测。
能量回收控制单元106用于将吸收的来自负载(即待检测设备11)的电流转化为能够储存到储能元件单元107中的电流,能量回收控制单元106由转换电路(也称电压控制管理电路)组成,因此,能量回收控制单元106能够调整储能元件单元107的输入电压,并且能量回收控制单元106还可以在储能的时候对输入的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将其转换为能够输入到储能元件单元107的电压,能量回收控制单元106对电压的转换实际就是对电流的转换。
储能元件单元107用于存储能量回收控制单元106转换的电压,并且在达到预设的释放条件时,通过能量释放控制单元108以及供能单元103向待检测设备11供电,在实际应用中,储能元件单元107可以采用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装置。
能量释放控制单元108用于不同能量源之间的切换,即能量释放控制单元108可以将当前供电的能量源在初始能量源102与储能元件单元107之间,以及储能元件单元107内部之间进行切换,因此,能量释放控制单元108可以认为是一个包含功率切换电路和继电器的功能组件。
在图1所示的系统框架中,各个单元之间较粗的连接线表示的是电路连接关系(即功率的传输),较细的连接线表示的是控制连接关系(即控制信号的传输),从左向右的箭头表示检测设备对外供电,从右向左的箭头表示检测设备从外面吸收电流。对于从负载(即待检测设备)一侧吸收过来的电流,将电流与电压之间的乘积作为吸收的功率,如果不对这部分功率进行存储,那么这个功率将以热的形式消耗掉,例如假设待检测设备的输出电压是20V,输出电流是-5A,那么检测设备就需要消耗100W的功率,而本申请通过将外面吸收的电流转化为可以存储的电能,将这部分电能存储到储能元件单元中去,当需要释放时再通过能量释放控制单元进行能量源切换,使储能元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供电,从而避免将这部分电能以热的形式消耗掉,不仅降低了检测设备的散热压力,而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是以改进后的程控电源作为检测设备,将手机设备作为待检测设备,以手机设备的待机功耗以及运行测试程序和特定测试网络下的功耗检测作为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储能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设备不限于程控电源,其他任意能够实现对无线终端设备的一项或多项性能进行测试的仪器设备均可作为检测设备,待检测设备也不限于手机设备,其他任意无线终端设备均可作为负载进行性能测试,上述应用场景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的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可以由检测设备或者与检测设备控制连接的计算机设备执行。如图2所示,该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201,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S202,当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并利用检测设备中的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转换,得到能够被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存储的电能;
S203,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电能进行存储,依据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
S204,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并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重新选择新的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检测设备可以认为是程控电源,程控电源用于对待检测设备(比如手机、电脑等)供电,同时测量待检测设备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待检测设备在不同使用状态下的功耗,还可以吸收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即待检测设备给检测设备充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程控电源认为是一个电池模拟器,在功耗测试过程中不但可以为待检测设备供电,还可以吸收来自待检测设备的电流。在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检测设备也可以用程控电源来代替,待检测设备也可以简称为待测设备、负载或者待测负载。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程序可以是预先安装在无线终端设备中的应用程序,检测设备将测试指令发送给无线终端设备后,无线终端设备根据测试指令中携带的应用程序标识以及测试参数生成测试脚本,然后利用测试脚本调用应用程序对应的程序文件,并利用测试参数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在另一实施例中,测试程序还可以是预先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的程序文件,当检测设备将测试指令发送给无线终端设备后,无线终端设备根据测试指令中的应用程序标识,从云端服务器中下载相应的程序文件,并根据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参数对下载的应用程序进行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程序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无线终端设备在预设的测试状态下,对无线终端设备中运行应用程序时产生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进行监测,从而获取应用程序按照预设的测试状态、测试操作以及测试参数下运行所产生的功耗,从而实现对无线终端设备中应用程序的功耗检测,例如对待机状态下的无线终端设备中的应用程序进行功耗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包括:当检测设备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电流检测单元获取由待检测设备内的充电电路向检测设备输入的电流,并利用电压检测单元获取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压,基于电流以及电压确定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利用检测设备生成测试指令,将测试指令发送给待检测设备,并利用测试指令中包含的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分别对应的测试内容进行功耗检测,根据电压检测单元获取的电压值,确定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其中,测试内容包括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标识以及针对测试对象的测试操作。
具体地,在使用检测设备对待检测设备(即无线终端设备)进行功耗测试过程中,检测设备持续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此时,检测设备内的电流检测单元和电压检测单元分别实时监测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由于检测设备工作时电流从程控电源(即检测设备)流向负载(比如手机),此时电流检测单元监测到的电流为正电流,手机正在消耗电流,当手机内的充电电路向程控电源充电时,此时电流检测单元监测到的电流为负电流。将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与电压的乘积作为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即利用功率计算公式P=UI,计算检测设备从待检测设备获得的功率。
进一步地,在对待检测设备内的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进行测试时,首先将测试指令发送给待检测设备,待检测设备根据测试指令中的测试内容对相应的应用程序或者对无线终端设备的网络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利用电压检测单元实时获取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压值,从而自动计算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在实际应用中,功耗计算过程可以由核心处理器来完成,因此核心处理器分别与电流检测单元和电压检测单元通过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包括:将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与预设功率进行比较,以及将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与预设功耗进行比较;当功率小于预设功率,且功耗小于预设功耗时,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当功率小于预设功率,且功耗大于预设功耗时,判断不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当功率大于预设功率时,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具体地,根据实时获取的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与预设功率之间的比较结果以及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与预设功耗之间的比较结果,设计了至少三种判断策略。需要说明的是,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越低,检测设备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小,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越高,检测设备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大;当检测设备输出的电压不变时,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越小,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流入的电流越大,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越大,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流入的电流越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包括:当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确定当前时刻下待检测设备中所运行的测试程序以及待检测设备对应的测试网络;获取测试程序以及测试网络分别对应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将测试条件、测试参数以及当前时刻对应的测试结果保存至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并且按照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最新保存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持续对待检测设备进行功耗检测;其中,测试条件包括屏幕亮度、亮屏时长、信号强度、资源占用率、程序运行时间以及对程序的模拟操作。
具体地,当判断结果为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为了避免因测试状态发生变化导致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发生波动,从而影响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不仅影响判断结果,而且影响对电流的存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待检测设备中所运行的测试程序以及待检测设备对应的测试网络,获取当前时刻的测试程序以及测试网络分别对应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将这些测试条件、测试参数以及当前时刻对应的测试结果保存至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即利用测试条件、测试参数以及当前时刻对应的测试结果对测试状态锁定列表进行更新,基于更新后的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的内容对待检测设备进行功耗检测。
进一步地,在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完成对待检测设备输入电流的存储之后,还可以依据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保存的测试结果对测试程序以及测试网络进行断点测试,即根据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保存的测试结果确定前一次储能操作对应的测试断点,基于测试断点的位置对测试程序以及测试网络继续进行测试,例如基于测试断点对应的位置,继续按照预设的测试内容进行断点测试。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测试内容中包含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时刻或者测试周期对应的测试条件、测试参数以及测试操作,也就是说,在对待检测设备进行功耗测试的过程中,不同时刻或者不同测试周期内对应的测试条件、测试参数以及测试操作可能均不相同。因此,通过测试状态锁定列表记录储能开始的时刻或测试周期对应的测试条件、测试参数以及测试操作,当储能结束后,基于记录的储能开始的时刻或测试周期对应的测试条件、测试参数以及测试操作继续进行测试,从而完成整个测试过程,完成对全部测试内容的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设备中包含多个相互并联的储能元件单元,每个储能元件单元中均设有一个电池管理单元和继电器;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电能进行存储,包括:分别利用每个电池管理单元获取相应的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依据剩余电量对储能元件单元的储能优先级进行排序,选择储能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将目标储能元件单元中的继电器闭合,并断开除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外其他储能元件单元中的继电器,以使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其中,在利用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的过程中,控制初始能量源向待检测设备供电。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储能元件单元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当检测设备中设有多个储能元件单元时,每个储能元件单元内均设有一个电池管理单元和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管理单元可以采用BMU(Battery Management Unit,电池管理单元),BMU可以采集储能元件单元内的电池对应的电压、温度、剩余电量等信息,继电器是与BMU串联的BMU继电器,通过BMU控制BMU继电器的闭合或断开,可以控制对储能元件单元的充电过程。
进一步地,利用BMU采集每个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依据剩余电量对储能元件单元的储能优先级进行排序,例如:剩余电量越低的储能元件单元的储能优先级越高,或者剩余电量在预设电量区间内的储能元件单元的储能优先级越高;优先选择储能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即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利用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当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不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继电器断开,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停止储能;或者,当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大于电量阈值时,将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继电器断开,并依据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对储能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选择储能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将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的继电器闭合,以使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继续进行储能。
具体地,在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开始储能之后,持续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继续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当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的电池电量达到储能上限(比如剩余电量达到90%以上),就停止使用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继续进行储能,或者当判断不继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继电器断开,此时,目标储能元件单元不再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在断开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的BMU继电器之后,依据电池管理单元BMU采集到的各个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对全部储能元件单元的储能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根据排序结果重新选择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将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的BMU继电器闭合之后,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将通过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存储至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据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包括:对每个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当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大于第一电能阈值时,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当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小于第一电能阈值时,判断继续利用初始能量源向待检测设备供电。
具体地,在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实时获取每个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当全部储能元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储能元件单元满足电能释放条件(即当前存储电能大于第一电能阈值)时,按照每个储能元件单元分别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对各个储能元件单元的供电优先级进行排序,将供电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供电元件单元。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在判断储能元件单元的电量足够供给待检测设备的测试供电的时候,择机将能量源调整为供电元件单元,而非继续使用初始能量源对外供电。在实际应用中,供电优先级可以是根据各个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由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包括: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检测设备中的供能单元对应的供电电路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其中,能量释放控制单元中包含功率切换电路和继电器,初始能量源采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模块,供能单元采用稳压器。
具体地,当至少一个储能元件单元满足电能释放条件时,将供电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供电元件单元,此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对当前检测设备中的供电电路进行切换,以便将能量源切换为供电元件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能量源不仅可以在初始能量源与供电元件单元之间进行切换,而且也可以在不同的供电元件单元之间进行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重新选择新的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包括:在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对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依据检测设备中其他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从其他储能元件单元中选择一个大于第一电能阈值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新的能量源进行供电;或者,当检测设备中其他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均小于第一电能阈值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切换为初始能量源,以使初始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供电元件单元(即供电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供电的过程中,还会对各个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当供电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无法满足继续供电的要求(即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且其他储能元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储能元件单元满足电能释放条件时,根据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对储能元件单元的供电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选择供电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新的供电元件单元。
进一步地,当其他储能元件单元均不满足电能释放条件时,即其他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均小于第一电能阈值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能量源从供电元件单元切换为初始能量源,使用初始能量源继续为待检测设备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能量源的切换操作中,可以先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供电电路切换为初始能量源对应的供电电路,再将供电元件单元的BMU继电器断开,避免在切换能量源之前断开供电元件单元的BMU继电器,使得待检测设备失去供电。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发出的电流转化为能够存储的能量,并且在利用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时,可以锁定当前正在测试的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对应的测试状态,根据储能优先级选择合适的储能元件单元存储电能,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满足电能释放条件时,根据供电优先级将储能元件单元内存储的电能释放出去,从而为待检测设备供电。本申请通过电能存储而不是将电能以热的形式散掉,降低了检测设备的散热压力,可以有效收集利用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301,被配置为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转换模块302,被配置为当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并利用检测设备中的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转换,得到能够被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存储的电能;
判断模块303,被配置为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电能进行存储,依据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
供电模块304,被配置为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并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重新选择新的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的检测模块301当检测设备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电流检测单元获取由待检测设备内的充电电路向检测设备输入的电流,并利用电压检测单元获取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压,基于电流以及电压确定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利用检测设备生成测试指令,将测试指令发送给待检测设备,并利用测试指令中包含的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分别对应的测试内容进行功耗检测,根据电压检测单元获取的电压值,确定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其中,测试内容包括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标识以及针对测试对象的测试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的检测模块301将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与预设功率进行比较,以及将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与预设功耗进行比较;当功率小于预设功率,且功耗小于预设功耗时,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当功率小于预设功率,且功耗大于预设功耗时,判断不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当功率大于预设功率时,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的转换模块302当判断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确定当前时刻下待检测设备中所运行的测试程序以及待检测设备对应的测试网络;获取测试程序以及测试网络分别对应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将测试条件、测试参数以及当前时刻对应的测试结果保存至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并且按照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最新保存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持续对待检测设备进行功耗检测;其中,测试条件包括屏幕亮度、亮屏时长、信号强度、资源占用率、程序运行时间以及对程序的模拟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设备中包含多个相互并联的储能元件单元,每个储能元件单元中均设有一个电池管理单元和继电器;图3的判断模块303分别利用每个电池管理单元获取相应的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依据剩余电量对储能元件单元的储能优先级进行排序,选择储能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将目标储能元件单元中的继电器闭合,并断开除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外其他储能元件单元中的继电器,以使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其中,在利用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的过程中,控制初始能量源向待检测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的判断模块303在利用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之后,当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不将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继电器断开,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停止储能;或者,当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大于电量阈值时,将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继电器断开,并依据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对储能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选择储能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将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的继电器闭合,以使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继续进行储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的判断模块303对每个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当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大于第一电能阈值时,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当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小于第一电能阈值时,判断继续利用初始能量源向待检测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的供电模块304当判断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向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检测设备中的供能单元对应的供电电路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其中,能量释放控制单元中包含功率切换电路和继电器,初始能量源采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模块,供能单元采用稳压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的供电模块304在利用储能元件单元对待检测设备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对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当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依据检测设备中其他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从其他储能元件单元中选择一个大于第一电能阈值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新的能量源进行供电;或者,当检测设备中其他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均小于第一电能阈值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切换为初始能量源,以使初始能量源对待检测设备供电。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4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402中并且可以在处理器4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03。处理器401执行计算机程序403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处理器401执行计算机程序40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地,计算机程序403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1执行,以完成本申请。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计算机程序403在电子设备4中的执行过程。
电子设备4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4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电子设备4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4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402可以是电子设备4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4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402也可以是电子设备4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设备4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402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4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4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电子设备所需的其它程序和数据。存储器402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计算机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当判断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所述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并利用所述检测设备中的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对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转换,得到能够被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存储的电能;
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对所述电能进行存储,依据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
当判断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所述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并当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选择新的能量源对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
其中,所述当判断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所述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包括:
当判断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待检测设备中所运行的测试程序以及所述待检测设备对应的测试网络;
获取所述测试程序以及所述测试网络分别对应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将所述测试条件、所述测试参数以及当前时刻对应的测试结果保存至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并且按照所述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最新保存的所述测试条件和所述测试参数持续对所述待检测设备进行功耗检测;
其中,所述测试条件包括屏幕亮度、亮屏时长、信号强度、资源占用率、程序运行时间以及对程序的模拟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包括:
当所述检测设备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电流检测单元获取由所述待检测设备内的充电电路向所述检测设备输入的电流,并利用电压检测单元获取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压,基于电流以及电压确定所述待检测设备向所述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
利用所述检测设备生成测试指令,将所述测试指令发送给所述待检测设备,并利用所述测试指令中包含的所述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分别对应的测试内容进行功耗检测,根据电压检测单元获取的电压值,确定所述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其中,所述测试内容包括测试对象对应的测试标识以及针对所述测试对象的测试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包括:
将所述待检测设备向所述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与预设功率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测试程序及测试网络对应的功耗与预设功耗进行比较;
当所述功率小于预设功率,且所述功耗小于预设功耗时,判断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当所述功率小于预设功率,且所述功耗大于预设功耗时,判断不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当所述功率大于预设功率时,判断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中包含多个相互并联的储能元件单元,每个所述储能元件单元中均设有一个电池管理单元和继电器;所述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对所述电能进行存储,包括:
分别利用每个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获取相应的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依据所述剩余电量对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储能优先级进行排序,选择储能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将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中的继电器闭合,并断开除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外其他储能元件单元中的继电器,以使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
其中,在利用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的过程中,控制所述初始能量源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储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根据所述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不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继电器断开,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停止储能;
或者,当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大于电量阈值时,将所述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继电器断开,并依据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剩余电量对所述储能优先级进行重新排序,选择储能优先级最高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将所述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的继电器闭合,以使所述新的目标储能元件单元继续进行储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包括:
对每个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当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大于所述第一电能阈值时,判断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
当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小于所述第一电能阈值时,判断继续利用所述初始能量源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断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所述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包括:
当判断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所述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所述检测设备中的供能单元对应的供电电路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储能元件单元;
其中,所述能量释放控制单元中包含功率切换电路和继电器,所述初始能量源采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模块,所述供能单元采用稳压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选择新的能量源对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包括:
在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对所述待检测设备进行供电的过程中,对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当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依据所述检测设备中其他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从其他储能元件单元中选择一个大于所述第一电能阈值的储能元件单元作为新的能量源进行供电;
或者,当所述检测设备中其他储能元件单元对应的当前存储电能均小于所述第一电能阈值时,利用所述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所述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切换为所述初始能量源,以使所述初始能量源对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
9.一种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对待检测设备向检测设备输入的功率进行检测,并对待检测设备中由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所产生的功耗进行检测,根据功率检测结果以及功耗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
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当判断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将所述测试程序和测试网络的测试状态进行锁定,并利用所述检测设备中的能量回收控制单元对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转换,得到能够被储能元件单元进行存储的电能;
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对所述电能进行存储,依据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以及预设的第一电能阈值,判断是否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
供电模块,被配置为当判断利用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向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时,利用能量释放控制单元将所述待检测设备的能量源从初始能量源转换为所述储能元件单元,并当所述储能元件单元的当前存储电能低于第二电能阈值时,选择新的能量源对所述待检测设备供电;
其中,所述转换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将所述待检测设备输出的电流进行存储时,确定当前时刻下所述待检测设备中所运行的测试程序以及所述待检测设备对应的测试网络;获取所述测试程序以及所述测试网络分别对应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参数,将所述测试条件、所述测试参数以及当前时刻对应的测试结果保存至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并且按照所述测试状态锁定列表中最新保存的所述测试条件和所述测试参数持续对所述待检测设备进行功耗检测;其中,所述测试条件包括屏幕亮度、亮屏时长、信号强度、资源占用率、程序运行时间以及对程序的模拟操作。
CN202211269841.3A 2022-10-18 2022-10-18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347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9841.3A CN115347651B (zh) 2022-10-18 2022-10-18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9841.3A CN115347651B (zh) 2022-10-18 2022-10-18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7651A CN115347651A (zh) 2022-11-15
CN115347651B true CN115347651B (zh) 2023-02-03

Family

ID=83957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9841.3A Active CN115347651B (zh) 2022-10-18 2022-10-18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765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82128B1 (en) * 2000-09-27 2005-04-19 Science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ergy reclamation and reuse
US8242742B2 (en) * 2007-06-06 2012-08-14 O2Micro, Inc Charger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 power source
CN101888105B (zh) * 2010-06-10 2012-05-23 重庆大学 一种机床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105978080A (zh) * 2016-06-15 2016-09-28 深圳市粤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转换自供电模式多功能配电检测装置
CN111025138B (zh) * 2019-12-16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装置以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7651A (zh) 202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54571A1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ccess module
US2013025458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Power to USB Device
CN102195304A (zh) 一种管理电池使用时间的方法、装置和便携式计算机
CN105072292A (zh)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2165140B (zh) 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源设备
CN103593038B (zh) 一种控制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08354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62883B (zh) 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10447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921192A (zh) 终端及电量共享方法
CN115347651B (zh) 基于检测设备的储能方法及装置
CN106972558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142550A (zh) 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储能装置
CN115347650B (zh) 基于检测设备电压调整的供电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100037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
CN109819503B (zh) 终端app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69579A (zh) 一种终端省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78275B (zh) 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427412A (zh) 多电源管理系统以及多电源管理方法
CN113672067B (zh) 雷电扩展坞及配置装置
CN110729788A (zh) 一种供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231787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15724B (zh) 一种poe负载优先供电管理系统
CN107783634A (zh) 一种服务器供电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743180B (zh) 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