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3826A -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43826A CN115343826A CN202110793473.1A CN202110793473A CN115343826A CN 115343826 A CN115343826 A CN 115343826A CN 202110793473 A CN202110793473 A CN 202110793473A CN 115343826 A CN115343826 A CN 1153438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element
- image capturing
- lens
- image
- lens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7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4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CNQCVBJFEGMYDW-UHFFFAOYSA-N lawrenc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Lr] CNQCVBJFEGMYD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355 Hal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02 image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 CMOS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356560 c.135G>A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1700 light absor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634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087206 rs928277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85 shape-memory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八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取像光学镜片系统能同时满足微型化和高成像质量的需求。所述取像装置具有上述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并且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上述取像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组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由于往昔之光学镜头较不易在成像质量、敏感度、光圈大小、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以符合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其中,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沿着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本发明提供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能同时满足微型化和高成像质量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八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第八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5,第八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6,其满足下列条件:
30<V6<50;
85<V3+V5;
|f7/f8|<25;以及
|R16/R15|<1.60。
本发明另外提供一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八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
30<V6<50;
85<V3+V5;
|f7/f8|<4.0;以及
T78/T45<5.0。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其包含前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以及一电子感光组件,其中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成像面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至少两个取像装置,且所述至少两个取像装置皆位于电子装置的同一侧。所述至少两个取像装置包含一第一取像装置以及一第二取像装置。第一取像装置包含前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以及一电子感光组件,其中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成像面上。第二取像装置包含一光学镜组以及一电子感光组件,其中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光学镜组的成像面上。第一取像装置的最大视角与第二取像装置的最大视角相差至少20度。
当V6满足上述条件时,有助于加强第六透镜的色差修正能力。
当V3+V5满足上述条件时,有助于平衡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色差,避免过度修正。
当|f7/f8|满足上述条件时,可确保像侧端透镜具有足够的屈折力,以控制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体积。
当|R16/R15|满足上述条件时,能调整第八透镜的面形以提升成像质量。
当T78/T45满足上述条件时,可确保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而让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可以提供较大曲率变化的镜面设计自由度。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图1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3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5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7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9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1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3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5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7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
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9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之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之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22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之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23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之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图24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七透镜的临界点的示意图。
图25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CRA_1.0Y的示意图。
图26显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组件在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图27显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组件在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的另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图28显示依照本发明的两个光路转折组件在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4、5、6、7、8、9、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取像装置
101…成像镜头
102…驱动装置
103…电子感光组件
104…影像稳定模块
200、300、400、500…电子装置
201…显示模块
C…临界点
IM…成像面
OA1…第一光轴
OA2…第二光轴
OA3…第三光轴
LF…光路转折组件
LF1…第一光路转折组件
LF2…第二光路转折组件
LG…透镜群
ST…光圈
S1、S2…光阑
E1…第一透镜
E2…第二透镜
E3…第三透镜
E4…第四透镜
E5…第五透镜
E6…第六透镜
E7…第七透镜
E8…第八透镜
E9…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
IMG…成像面
IS…电子感光组件
CRA_1.0Y…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于最大成像高度位置的主光线入射角度
CR…主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并且八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
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借此,有助于缩减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体积。
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借此,可平衡第一透镜所产生的像差,进而修正球差与色差。
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借此,第六透镜可修正像侧端像差。
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屈折力;借此,可分散正屈折力分布,而有助于在缩减体积时能降低各透镜的敏感度。第七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可为凸面;借此,可强化第七透镜的屈折力,有助于缩短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以满足小型化的需求。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借此,有助于修正像侧端光路走向。第七透镜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可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借此,可调整光线入射于第七透镜,有助于修正离轴像差。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借此,可与第八透镜相互配合,有助于收敛离轴光线以提升周边影像的分辨率。请参照图24,显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七透镜E7于离轴处的临界点C的示意图。图24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第七透镜E7于离轴处的临界点C作为示例性说明,然于本实施例和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各透镜也可于离轴处具有一个或多个临界点。
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屈折力;借此,可控制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像侧端的光路走向,以平衡后焦距与感光组件入射角大小。
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30<V6<50。借此,有助于加强第六透镜的色差修正能力。
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其满足下列条件:85<V3+V5。借此,有助于平衡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物侧端与像侧端的色差修正。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00<V3+V5<150。
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其满足下列条件:|f7/f8|<25。借此,可确保像侧端透镜具有足够的屈折力,以控制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体积。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7/f8|<4.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f7/f8|<2.0。
第八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5,第八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6,其可满足下列条件:|R16/R15|<1.60。借此,能调整第八透镜的面形以进一步提升成像质量。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R16/R15|<1.0。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R16/R15|<0.5。
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可满足下列条件:T78/T45<5.0。借此,可确保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而让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可以提供较大曲率变化的镜面设计自由度。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T78/T45<4.0。
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35<V1/V6<1.95。借此,有助于加强色差修正能力。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有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可满足下列条件:ΣAT/T78<2.50。借此,可确保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而让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可以呈现较为有利于成形的形状。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其可为电子感光组件之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总长的一半),第八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2<ImgH/BL。借此,可进一步缩短后焦长度,使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可更妥善利用有限的空间。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5.8<ImgH/BL。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r1r8,第五透镜物侧表面至第八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r9r16,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75<Dr9r16/Dr1r8。借此,可加强透镜空间使用效率,避免透镜间太拥挤或间距太大造成的空间利用不佳。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1.90<Dr9r16/Dr1r8<3.50。
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第八透镜像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95<T78/BL。借此,可确保第八透镜两侧具有足够的空间,而让第八透镜可以呈现较为有利于成形的形状。
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9<V6/N6<29。借此,有助于加强第六透镜的色差修正能力。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22<V6/N6<27。
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大值为Vmax,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75<V6/(Vmax-Vmin)<1.5。借此,有助于加强第六透镜的色差修正能力。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80<V6/(Vmax-Vmin)<1.25。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0.90<V6/(Vmax-Vmin)<1.25。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任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o,所述任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i,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可有至少一片透镜满足下列条件:f/|Ro|+f/|Ri|<0.80。借此,可避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因有太多大曲率透镜而造成面反射等所造成的杂散光。其中,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也可有至少一片透镜满足下列条件:f/|Ro|+f/|Ri|<0.60。其中,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也可有至少一片透镜满足下列条件:f/|Ro|+f/|Ri|<0.80。
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TL/ImgH<1.40。借此,可进一步缩短光学总长度,使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可更妥善利用有限的空间。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光圈值(F-number)为Fno,其可满足下列条件:1.20<Fno<2.20。借此,可在照度与景深间取得平衡。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于最大成像高度位置的主光线入射角度为CRA_1.0Y,其可满足下列条件:40[度]<CRA_1.0Y<65[度]。借此,可进一步缩短后焦长度,使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可更妥善利用有限的空间。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40[度]<CRA_1.0Y<60[度]。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45[度]<CRA_1.0Y<60[度]。请参照图25,显示有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参数CRA_1.0Y的示意图,其中有一主光线CR入射于成像面IMG的最大成像高度的位置,且成像面IMG的法线方向与主光线CR之间的夹角即为CRA_1.0Y。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其可满足下列条件:Vmin<20。借此,有助于加强色差修正能力。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Vmin<18。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Vmin<15。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有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可满足下列条件:ΣAT/(T56+T78)<2.0。借此,可加强透镜空间使用效率,避免透镜间太拥挤或间距太大造成的空间利用不佳。其中,也可满足下列条件:ΣAT/(T56+T78)<1.75。
上述本发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透镜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塑料。若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则可增加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并降低外在环境温度变化对成像的影响,而玻璃透镜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术制作而成。若透镜材质为塑料,则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可于镜面上设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镜可减低制造难度,而若于镜面上设置非球面,则可借此获得较多的控制变量,用以消减像差、缩减透镜数目,并可有效降低本发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总长。进一步地,非球面可以塑料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透镜等方式制作而成。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若透镜表面为非球面,则表示该透镜表面光学有效区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为非球面。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可选择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镜材料中加入添加物,产生光吸收或光干涉效果,以改变透镜对于特定波段光线的穿透率,进而减少杂散光与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备滤除系统中600纳米至800纳米波段光线的功能,以助于减少多余的红光或红外光;或可滤除350纳米至450纳米波段光线,以减少多余的蓝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线对成像造成干扰。此外,添加物可均匀混和于塑料中,并以射出成型技术制作成透镜。此外,添加物也可配置于透镜表面上的镀膜,以提供上述功效。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凸面可位于透镜表面近光轴处;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凹面可位于透镜表面近光轴处。若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未界定其区域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的屈折力或焦距可为透镜于近光轴处的屈折力或焦距。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述透镜表面的临界点(CriticalPoint),是指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与透镜表面相切的切线上的切点,且临界点并非位于光轴上。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成像面依其对应的电子感光组件的不同,可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别是指凹面朝往物侧方向的曲面。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于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镜与成像面之间可选择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组件(平场组件等),以达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弯曲等)。该成像修正组件的光学性质,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型(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衍射表面及菲涅尔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装置需求而做调整。一般而言,较佳的成像修正组件配置为将具有朝往物侧方向为凹面的薄型平凹组件设置于靠近成像面处。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也可于成像光路上在被摄物至成像面间选择性设置至少一具有转折光路功能的组件,如棱镜或反射镜等,以提供取像光学镜片系统较高弹性的空间配置,使电子装置的轻薄化不受制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光学总长度。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26和图27,其中图26显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组件在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且图27显示依照本发明的光路转折组件在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的另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6及图27所示,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可沿光路由被摄物(未显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轴OA1、光路转折组件LF与第二光轴OA2,其中光路转折组件LF可以如图26所示设置于被摄物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透镜群LG之间,或者如图27所示设置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透镜群LG与成像面IM之间。此外,请参照图28,系显示依照本发明的二个光路转折组件在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的一种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28所示,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也可沿光路由被摄物(未显示)至成像面IM,依序具有第一光轴OA1、第一光路转折组件LF1、第二光轴OA2、第二光路转折组件LF2与第三光轴OA3,其中第一光路转折组件LF1系设置于被摄物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透镜群LG之间,且第二光路转折组件LF2设置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透镜群LG与成像面IM之间。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也可选择性配置三个以上的光路转折组件,本发明不以附图所记载的光路转折组件的种类、数量与位置为限。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可设置有至少一光阑,其可位于第一透镜之前、各透镜之间或最后一透镜之后,该光阑的种类如耀光光阑(Glare Stop)或视场光阑(Field Stop)等,可用以减少杂散光,有助于提升影像质量。
本发明所提出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光圈的配置可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设置于被摄物与第一透镜间,中置光圈则表示光圈设置于第一透镜与成像面间。若光圈为前置光圈,可使出射瞳(Exit Pupil)与成像面产生较长的距离,使其具有远心(Telecentric)效果,并可增加电子感光组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为中置光圈,有助于扩大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视场角。
本发明可适当设置一可变孔径组件,该可变孔径组件可为机械构件或光线调控组件,其可以电或电讯号控制孔径的尺寸与形状。该机械构件可包含叶片组、屏蔽板等可动件;该光线调控组件可包含滤光组件、电致变色材料、液晶层等遮蔽材料。该可变孔径组件可通过控制影像的进光量或曝光时间,强化影像调节的能力。此外,该可变孔径组件也可为本发明的光圈,可通过改变光圈值以调节影像质量,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2,其中图1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可知,取像装置1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光阑S2、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IR-cut Filter)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上述各透镜的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下:
X:非球面与光轴的交点至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Y的点平行于光轴的位移;
Y: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
R:曲率半径;
k:锥面系数;以及
Ai:第i阶非球面系数。
第一实施例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光圈值为Fno,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数值如下:f=7.52毫米(mm),Fno=2.05,HFOV=43.1度(deg.)。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于最大成像高度位置的主光线入射角度为CRA_1.0Y,其满足下列条件:CRA_1.0Y=35.67度。
第三透镜E3的阿贝数为V3,第五透镜E5的阿贝数为V5,其满足下列条件:V3+V5=111.9。
第六透镜E6的阿贝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V6=30.2。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其满足下列条件:Vmin=18.2。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透镜E4的阿贝数小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其余透镜各自的阿贝数,故Vmin等于第四透镜E4的阿贝数。
第一透镜E1的阿贝数为V1,第六透镜E6的阿贝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V1/V6=1.85。
第六透镜E6的折射率为N6,第六透镜E6的阿贝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V6/N6=19.11。
第六透镜E6的阿贝数为V6,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大值为Vmax,其满足下列条件:V6/(Vmax-Vmin)=0.8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E1的阿贝数、第三透镜E3的阿贝数、第五透镜E5的阿贝数、第七透镜E7的阿贝数和第八透镜E8的阿贝数相等且皆大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其余透镜各自的阿贝数,故Vmax等于第一透镜E1的阿贝数、第三透镜E3的阿贝数、第五透镜E5的阿贝数、第七透镜E7的阿贝数和第八透镜E8的阿贝数。
第一透镜E1物侧表面至第四透镜E4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r1r8,第五透镜E5物侧表面至第八透镜E8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r9r16,其满足下列条件:Dr9r16/Dr1r8=1.66。
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第七透镜E7与第八透镜E8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T78/T45=24.00。在本实施例中,二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是指二相邻透镜的二相邻镜面之间于光轴上的间距。
第七透镜E7与第八透镜E8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第八透镜E8像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T78/BL=1.50。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有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第七透镜E7与第八透镜E8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ΣAT/T78=2.39。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有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第七透镜E7与第八透镜E8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ΣAT/(T56+T78)=1.73。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第八透镜E8像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ImgH/BL=7.43。
第一透镜E1物侧表面至成像面IMG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其满足下列条件:TL/ImgH=1.19。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E1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E1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2,第二透镜E2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E2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4,第三透镜E3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E3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6,第四透镜E4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7,第四透镜E4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8,第五透镜E5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E5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0,第六透镜E6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E6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2,第七透镜E7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3,第七透镜E7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4,第八透镜E8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5,第八透镜E8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6,任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o,所述任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i,其满足下列条件:f/|R1|+f/|R2|=3.40;f/|R3|+f/|R4|=2.65;f/|R5|+f/|R6|=1.99;f/|R7|+f/|R8|=0.43;f/|R9|+f/|R10|=0.96;f/|R11|+f/|R12|=1.87;f/|R13|+f/|R14|=3.74;以及f/|R15|+f/|R16|=2.33。其中,第四透镜E4满足下列条件:f/|Ro|+f/|Ri|<0.80。
第八透镜E8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5,第八透镜E8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6,其满足下列条件:|R16/R15|=0.29。
第七透镜E7的焦距为f7,第八透镜E8的焦距为f8,其满足下列条件:|f7/f8|=2.46。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为图1第一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及焦距的单位为毫米(mm),且表面0到22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为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4到A30则表示各表面第4到30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至图4,其中图3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二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3可知,取像装置2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1、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光阑S2、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至图6,其中图5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三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5可知,取像装置3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光阑S2、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7至图8,其中图7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四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7可知,取像装置4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1、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光阑S2、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9至图10,其中图9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0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五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9可知,取像装置5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1、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六实施例>
请参照图11至图12,其中图11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2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六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1可知,取像装置6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1、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光阑S2、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七实施例>
请参照图13至图14,其中图13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七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3可知,取像装置7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八实施例>
请参照图15至图16,其中图15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6由左至右依序为第八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5可知,取像装置8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1、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光阑S2、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玻璃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第八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九实施例>
请参照图17至图18,其中图17显示依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取像装置示意图,图18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九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由图17可知,取像装置9包含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未另外标号)与电子感光组件IS。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光阑S1、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光阑S2、第六透镜E6、第七透镜E7、第八透镜E8、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与成像面IMG。其中,电子感光组件IS设置于成像面IMG上。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E1、E2、E3、E4、E5、E6、E7、E8),并且各透镜之间无其他内插的透镜。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二透镜E2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三透镜E3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E4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五透镜E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六透镜E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第七透镜E7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其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且其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第八透镜E8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其两表面皆为非球面。
红外线滤除滤光组件E9的材质为玻璃,其设置于第八透镜E8及成像面IMG之间,并不影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
请配合参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第九实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线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实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所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赘述。
<第十实施例>
请参照图19,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取像装置100为一相机模块。取像装置100包含成像镜头101、驱动装置102、电子感光组件103以及影像稳定模块104。成像镜头101包含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用于承载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镜筒(未另外标号)以及支持装置(Holder Member,未另外标号),成像镜头101也可改为配置上述其他实施例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取像装置100利用成像镜头101聚光产生影像,并配合驱动装置102进行影像对焦,最后成像于电子感光组件103并且能作为影像数据输出。
驱动装置102可具有自动对焦(Auto-Focus)功能,其驱动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压电系统(Piezoelectric)、以及记忆金属(Shape Memory Alloy)等驱动系统。驱动装置102可让成像镜头101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此外,取像装置100搭载一感亮度佳及低噪声的电子感光组件103(如CMOS、CCD)设置于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成像面,可真实呈现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良好成像质量。
影像稳定模块104例如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组件(Hall Effect Sensor)。驱动装置102可搭配影像稳定模块104而共同作为一光学防手震装置(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OIS),通过调整成像镜头101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或利用影像软件中的影像补偿技术,来提供电子防手震功能(ElectronicImage Stabilization,EIS),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质量。
<第十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0,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200包含上述第十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0以及显示模块201。图20中的取像装置100为一般视角取像装置,其与显示模块201配置于电子装置200的同一侧,以使取像装置100可作为前置镜头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以包含单个取像装置100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第十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1,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300包含取像装置100a、取像装置100b、取像装置100c以及显示模块(未另外显示),其中取像装置100a包含上述第四实施例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图21中的取像装置100a、取像装置100b与取像装置100c皆配置于电子装置300的同一侧,而显示模块则配置于电子装置300的另一侧。
取像装置100a为一一般视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0b为一广角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0c为一望远取像装置,其中望远取像装置100c的最大视角可为15度至45度之间。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0a、取像装置100b与取像装置100c具有相异的视角,使电子装置30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拍摄效果。其中,取像装置100a的最大视角与取像装置100b和取像装置100c其中一者的最大视角可相差至少20度。借此,可提供电子装置300取得不同视场范围影像,以满足各种应用。其中,取像装置100a的最大视角与取像装置100b和取像装置100c其中一者的最大视角也可相差至少30度、至少40度或至少60度。上述电子装置300以包含多个取像装置100a、100b、100c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第十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22,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40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400包含取像装置100d、取像装置100e以及显示模块(未另显示),其中取像装置100d包含上述第四实施例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图22中的取像装置100d与取像装置100e皆配置于电子装置400的同一侧,而显示模块则配置于电子装置400的另一侧。
取像装置100d为一一般视角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0e为一广角取像装置。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0d与取像装置100e具有相异的视角,使电子装置40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拍摄效果。上述电子装置400以包含多个取像装置100d、100e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第十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23,显示依照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500包含取像装置100f、取像装置100g、取像装置100h、取像装置100i、取像装置100j、取像装置100k、取像装置100m、取像装置100n以及显示模块(未另外显示)。取像装置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皆配置于电子装置500的同一侧,而显示模块则配置于电子装置500的另一侧。其中,取像装置100h或100i例如包含上述第四实施例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
取像装置100f、100g为广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0h、100i为一般视角取像装置,取像装置100j、100k为望远取像装置,且取像装置100m、100n为具有转折光路配置的望远取像装置。其中,取像装置100m、100n的转折光路配置可例如分别具有类似图26至图28的结构,可参阅前述对应图26至图28的说明,于此不加以赘述。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具有相异的视角,使得电子装置500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拍摄效果。上述电子装置500以包含多个取像装置100f、100g、100h、100i、100j、100k、100m、100n为例,但取像装置的数量与配置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取像装置并不以应用于智能手机为限。取像装置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系统,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质量的特色。举例来说,取像装置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字相机、移动装置、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视、网络监控设备、行车记录仪、倒车显影装置、多镜头装置、辨识系统、体感游戏机与穿戴式装置等电子装置中。前述电子装置仅是示范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际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的取像装置的运用范围。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为准。
Claims (31)
1.一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该八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
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该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该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该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该第八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5,该第八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6,其满足下列条件:
30<V6<50;
85<V3+V5;
|f7/f8|<25;以及
|R16/R15|<1.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的阿贝数为V1,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其满足下列条件:
1.35<V1/V6<1.9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有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
ΣAT/T78<2.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该第八透镜像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
5.2<ImgH/B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该第四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r1r8,该第五透镜物侧表面至该第八透镜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Dr9r16,其满足下列条件:
1.75<Dr9r16/Dr1r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该第八透镜像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BL,其满足下列条件:
0.95<T78/B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该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其满足下列条件:
19<V6/N6<2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该第七透镜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大值为Vmax,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其满足下列条件:
0.75<V6/(Vmax-Vmin)<1.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任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o,该任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i,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至少一片透镜满足下列条件:
f/|Ro|+f/|Ri|<0.8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八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5,该第八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6,其满足下列条件:
|R16/R15|<1.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
TL/ImgH<1.40;以及
1.20<Fno<2.20。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于最大成像高度位置的主光线入射角度为CRA_1.0Y,其满足下列条件:
40度<CRA_1.0Y<65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其满足下列条件:
Vmin<20。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有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
ΣAT/(T56+T78)<2.0。
16.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像装置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以及
一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一成像面上。
17.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两个取像装置,且至少两个该取像装置皆位于该电子装置的同一侧,至少两个该取像装置包含:
一第一取像装置,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以及一电子感光组件,该第一取像装置的该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一成像面上;以及
一第二取像装置,包含一光学镜组以及一电子感光组件,该第二取像装置的该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该光学镜组的一成像面上;
该第一取像装置的最大视角与该第二取像装置的最大视角相差至少20度。
18.一种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包含八片透镜,该八片透镜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
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该第七透镜像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凸临界点;
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为V3,该第五透镜的阿贝数为V5,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该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该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
30<V6<50;
85<V3+V5;
|f7/f8|<4.0;以及
T78/T45<5.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有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
ΣAT/T78<2.50。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具有正屈折力,该第八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第七透镜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该第七透镜物侧表面于离轴处具有至少一凹临界点。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该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其满足下列条件:
|f7/f8|<2.0。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焦距为f,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任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o,该任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i,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至少一片透镜满足下列条件:
f/|Ro|+f/|Ri|<0.80。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该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其满足下列条件:
19<V6/N6<29。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的阿贝数为V6,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大值为Vmax,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Vmin,其满足下列条件:
0.75<V6/(Vmax-Vmin)<1.5。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最大成像高度为ImgH,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光圈值为Fno,其满足下列条件:
TL/ImgH<1.40;以及
1.20<Fno<2.20。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四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45,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
T78/T45<4.0。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中所有相邻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总和为ΣAT,该第五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56,该第七透镜与该第八透镜于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T78,其满足下列条件:
ΣAT/(T56+T78)<2.0。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于最大成像高度位置的主光线入射角度为CRA_1.0Y,其满足下列条件:
40度<CRA_1.0Y<60度。
29.一种取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像装置包含: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以及
一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一成像面上。
3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两个取像装置,且至少两个该取像装置皆位于该电子装置的同一侧,至少两个该取像装置包含:
一第一取像装置,包含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取像光学镜片系统以及一电子感光组件,该第一取像装置的该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该取像光学镜片系统的一成像面上;以及
一第二取像装置,包含一光学镜组以及一电子感光组件,该第二取像装置的该电子感光组件设置于该光学镜组的一成像面上;
该第一取像装置的最大视角与该第二取像装置的最大视角相差至少20度。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取像装置的最大视角与该第二取像装置的最大视角相差至少40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17397A TWI768898B (zh) | 2021-05-14 | 2021-05-14 | 取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110117397 | 2021-05-1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43826A true CN115343826A (zh) | 2022-11-15 |
Family
ID=78592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93473.1A Pending CN115343826A (zh) | 2021-05-14 | 2021-07-14 | 取像光学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82018A1 (zh) |
EP (2) | EP4089459B1 (zh) |
CN (1) | CN115343826A (zh) |
TW (1) | TWI7688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30168467A1 (en) * | 2021-11-26 | 2023-06-01 |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 Optical imaging system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07635A (zh) * | 2019-12-23 | 2020-04-14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007622A (zh) * | 2019-12-13 | 2020-04-14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352219A (zh) * | 2020-05-25 | 2020-06-30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53341B (zh) * | 2015-08-11 | 2016-10-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1999857A (zh) * | 2017-09-29 | 2020-11-27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08873272B (zh) * | 2018-08-02 | 2023-10-13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TWI684807B (zh) * | 2019-06-14 | 2020-02-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TWI714368B (zh) * | 2019-11-27 | 2020-12-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11142224B (zh) * | 2019-12-23 | 2021-12-14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TWI725714B (zh) * | 2020-01-20 | 2021-04-2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攝影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2021
- 2021-05-14 TW TW110117397A patent/TWI768898B/zh active
- 2021-07-14 CN CN202110793473.1A patent/CN115343826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0-20 US US17/506,391 patent/US2022038201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1-10 EP EP21207383.7A patent/EP4089459B1/en active Active
- 2021-11-10 EP EP24166998.5A patent/EP4372445A3/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07622A (zh) * | 2019-12-13 | 2020-04-14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007635A (zh) * | 2019-12-23 | 2020-04-14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352219A (zh) * | 2020-05-25 | 2020-06-30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89459A1 (en) | 2022-11-16 |
TW202244560A (zh) | 2022-11-16 |
EP4089459B1 (en) | 2024-04-24 |
EP4372445A2 (en) | 2024-05-22 |
TWI768898B (zh) | 2022-06-21 |
EP4372445A3 (en) | 2024-07-24 |
US20220382018A1 (en) | 2022-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17123B (zh) | 摄像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3359276B (zh) | 取像用光学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4815162B (zh) | 摄影光学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 |
CN113267874B (zh) | 取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5268035A (zh) | 摄影用光学镜头组 | |
CN111856707B (zh) | 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5453725A (zh) | 成像透镜系统 | |
CN116068738B (zh) | 光学影像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4442266B (zh) | 影像撷取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4415339B (zh) | 摄像用光学系统 | |
CN112882191B (zh) | 摄影用光学镜片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5469430B (zh) | 摄像镜片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4063263B (zh) | 影像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4624857B (zh) | 影像撷取光学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4488470B (zh) | 光学影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TWI768898B (zh) | 取像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
CN115032759B (zh) | 光学影像镜片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6931224A (zh) | 光学影像透镜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6449539A (zh) | 影像撷取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6068727A (zh) | 光学摄影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6149012A (zh) | 光学系统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5185061B (zh) | 光学影像撷取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6068737B (zh) | 光学影像镜片组 | |
CN118226611A (zh) | 影像系统镜片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8011591A (zh) | 影像系统透镜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