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2054A - 球形泵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球形泵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2054A
CN115342054A CN202211007062.6A CN202211007062A CN115342054A CN 115342054 A CN115342054 A CN 115342054A CN 202211007062 A CN202211007062 A CN 202211007062A CN 115342054 A CN115342054 A CN 115342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shaft
spherical pump
shel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70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42054B (zh
Inventor
于洁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ant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ant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ant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ant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070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2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2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2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42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2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9/00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 F04C9/002Oscillating-piston machines or pumps the piston oscillating around a fixed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2/00 - F04C14/00
    • F04C15/0057Driving elements, brak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chines or pumps
    • F04C15/0061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from the prime mover to driven parts of the pump, e.g. clutch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s
    • F04C15/0065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from the prime mover to driven parts of the pump, e.g. clutch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s for eccentric mov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泵连接结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中间件、连接件、活动件、连接杆以及球形泵,连接杆设置在球形泵上;所述中间件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力装置,所述中间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以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以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杆以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平行,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30°~90°。能够使中间件的带动球形泵一起转动,并且活动件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随时发生角度的转变,能够减少连接球形泵连接轴与壳体之间的应力磨损,并且将中间件的扭力传递到球形泵,动力损耗小,能够达到减少了电机的动力损耗的效果。

Description

球形泵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形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球形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球形泵是一种结构新颖独特的容积式泵,应用万向节的原理,通过电机工作从而带动球形泵转动,当组合成球形泵的下半球泵随着连接杆一起转动时,万向节的中间滚轮进行转摆运动,带动上半球泵运动的同时,还会形成容腔有规律的张开与闭合,从而完成输送液体的功能。
现有的球形泵电机输出端的扭矩方向与球形泵半球活塞旋转的轴线方向有倾斜,现有的球形泵半球活塞在工作时,需要达到球形泵容腔有规律的张开与闭合,实现输送液体的功能,就需要连接球形泵的连接杆相对于电机输出端以及固定壳体进行倾斜的左右滑动,那么连接杆和壳体之间就会因为摩擦力、应力磨损而导致动力损耗,从而导致了现有球形泵的动力被削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电机的动力损耗的球形泵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形泵连接结构,包括壳体、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间件、连接件、活动件、连接杆以及球形泵,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球形泵上;
所述活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
所述中间件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力装置,所述中间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以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以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杆以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平行,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30°~9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垂直且共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为U形槽状,所述活动件的两相对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中间件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的一端为U形槽状,所述活动件的另外的两相对侧面与所述中间件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段为U形槽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三接段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件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中间件与所述动力轴连接的一端为U形槽状,所述中间件的两侧壁与所述动力轴以第四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在一个实施例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功能壳以及第二功能壳,所述第一功能壳和所述第二功能壳形成可容纳所述球形泵的容纳腔,所述球形泵可在所述容纳腔内转动;
所述壳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壳、套接件、液体流通壳以及上盖,所述连接壳可容所述转动轴安装从而便于传递动力,所述套接件刚好可容所述中间件转动,并且可容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中间件倾斜并转动,所述液体流通壳和所述上盖套接在所述第一功能壳和所述功能壳外从而便于所述第一功能壳和所述第二功能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接件的一段设有第一功能孔,所述套接件的另一段设有第二功能孔,所述第一功能孔与所述第二功能孔连通并贯穿所述套接件,所述第二功能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功能孔的直径,从而使得所述活动件可相对所述中间件倾斜,并在所述套接件内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件外转动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固接在所述第一功能孔内,从而使得所述中间件在所述套接件内相对所述轴套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轴上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便于所述动力轴在所述连接壳内转动。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中间件的一端与连接件以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连接件与第一连接段以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段与连接杆以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三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平行,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连接轴之间有夹角,能够使得中间件的转动带动球形泵一起转动,那么,第二连接轴相对于中间件灵活设置,并且活动件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随时发生角度的转变,能够减少连接球形泵的连接杆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和应力磨损,并且将中间件的扭力传递到球形泵,动力损耗小,能够实现了减少了电机的动力损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球形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球形泵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球形泵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如图1所示球形泵连接结构的内部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10-壳体,111-连接壳,113-套接件,115-第一功能壳,116-容纳腔,117-第二功能壳,118-液体流通壳,119-上盖;
120-动力部,122-动力轴,124-轴承;
140-传动部,141-第一连接轴,142-中间件,143-连接件,144-第二连接轴,145-活动件,145a-第一连接段,145b-第二连接段,145c-第三连接段,146-第三连接轴,147-第四连接轴,148-轴套;
160-泵体部,162-球形泵,162a-下半球泵,162b-上半球泵,164-连接杆,165-转轴;
180-输入部,182-第一连通孔,184-第二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结合图1-图4,,本发明公开了一实施方式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包括壳体110、依次设置在壳体110内的中间件142、连接件143、活动件145、连接杆164以及球形泵162,连接杆164设置在球形泵162上。
活动件14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
中间件142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力装置,中间件142的另一端与连接件143以第一连接轴141转动连接,连接件143与第一连接段以第二连接轴144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段与连接杆164以第三连接轴146转动连接。
第二连接轴144与第三连接轴146平行,第一连接轴141与第二连接轴144之间的夹角为30°~90°。
具体来说,中间件142的下端连接外部动力装置,中间件142的上端转动连接连接件143,连接件143的上端转动连接活动件145,其中,中间件142与连接件143的以第一连接轴141转动,连接件143与活动件145的以第二连接轴144转动,第一连接轴141与第二连接轴144之间的夹角为30°~90°,活动件145的上端转动连接连接杆164,活动件145与连接杆164以第三连接轴146转动,第三连接轴146与第二连接轴144平行,球形泵162的下端与连接杆164连接。
活动件14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连接件143与第一连接段转动连接,连接杆164与第三连接段转动连接。
通过中间件142的一端与连接件143以第一连接轴141转动连接,连接件143与第一连接段以第二连接轴144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段与连接杆164以第三连接轴146转动连接,第三连接轴146与第二连接轴144平行,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连接轴144之间有夹角,能够使得中间件142的转动带动球形泵162一起转动,那么,第二连接轴144相对于中间件142灵活设置,并且活动件145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随时发生角度的转变,能够减少连接球形泵162连接轴与壳体110之间的摩擦和应力磨损,并且将中间件142的扭力传递到球形泵162,动力损耗小,能够实现了减少电机的动力损耗的效果。
结合图3,进一步的,第一连接轴141与第二连接轴144垂直且共面。
具体来说,第一连接轴141与第二连接轴144垂直并位于同一平面,从而便于活动件145与中间件142之间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段为U形槽状,活动件145的两相对侧面与第一连接段的两侧壁转动连接;中间件142与活动件145连接的一端为U形槽状,活动件145的另外的两相对侧面与中间件142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的,第三连接段为U形槽状,连接杆164与第三连接段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特别进一步的,连接件143为长方体。
具体来说,连接件143为一个正方体,活动件145的下端为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为开口朝下的U形槽状,活动件145的上端为第三连接段,具体为开口朝上的U形槽状,中间件142的上端为开口朝上的U形槽状。结合图3,连接件143的相对两侧面与第一连接段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具体的是连接件143的前后两侧面,连接件143的另外相对两侧面与中间件142上端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具体的是连接件143的左右两侧面。
结合图2-图4,中间件142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动力轴122,动力轴122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中间件142与动力轴122连接的一端为U形槽状,中间件142的两侧壁与动力轴122以第四连接轴147转动连接,第四连接轴147与第一转动轴平行。
具体来说,中间件142与动力轴122以第四转动轴转动连接,第四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与第四转动轴平行,从而能够在动力轴122与中间件142没有同轴连接,而是稍有偏差时能够通过外部动力装置带动动力轴122转动,然后动力轴122带动中间件142转动。
更具体的,中间件142的下端为开口朝下的U形槽状,动力轴122的上端为开口朝上的U形槽状,中间件142下端的两侧壁之间连接有一个滚轴,动力轴122的上端与滚轴连接,从而使得动力轴122与中间件142之间相对转动,具体动力轴122与滚轴转动连接。
结合图1-图2,壳体110包括第一功能壳115以及第二功能壳117,第一功能壳115和第二功能壳117形成可容纳球形泵162的容纳腔116,球形泵162可在容纳腔116内转动。
壳体110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壳111、套接件113、液体流通壳118以及上盖119,连接壳111可容转动轴安装从而便于传递动力,套接件113刚好可容中间件142转动,并且可容活动件145相对中间件142倾斜并转动,液体流通壳118和上盖119套接在第一功能壳115和功能壳外从而便于第一功能壳115和第二功能的固定。
结合图2和图3,进一步的,动力轴122上套接有轴承124,轴承124便于动力轴122在连接壳111内转动。从而便于动力轴122与连接壳111安装。
具体来说,壳体110包括第一功能壳115和第二功能壳117,壳体110从下至上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壳111、套接件113、液体流通壳118以及上盖119,其中,液体连通壳和上盖119套接在第一功能壳115和第二功能壳117外。第一功能壳115和第二功能壳117连接形成可容纳球形泵162、连接杆164转动以及转轴165的容纳腔116。
更具体的,连接壳111便于动力轴122的安装和转动,套接件113的下半段刚好可容中间件142穿过并在套接件113内转动。套接件113的上半段可容活动件145相对中间件142倾斜并转动,从而便于活动件145相对中间件142发生角度改变并带动连接杆164转动。
结合图1和图2,套接件113的一段设有第一功能孔,套接件113的另一段设有第二功能孔,第一功能孔与第二功能孔连通并贯穿套接件113,第二功能孔的内径大于第一功能孔的直径,从而使得活动件145可相对中间件142倾斜,并在套接件113内转动。
进一步的,中间件142外转动套设有轴套148,轴套148固接在第一功能孔内,从而使得中间件142在套接件113内相对轴套148转动。
套接件113的下半段内固接有轴套148,轴套148与中间件142的中部套接,从而便于中间件142套接在轴套148内并相对轴套148转动,具体的,套接件113的下半段贯穿开有一个第一功能孔,轴套148固接在第一功能孔内,套接件113的上半段贯穿开有一个第二功能孔,第二功能孔与第一功能孔连通,并且第二功能孔比第一功能孔的直径大,从而便于活动件145相对中间件142倾斜并转动,从而使外部动力装置带动活动件145在中间件142上端转动形成锥形的轨迹。
结合图1-图2,第一功能壳115上设有第一连通孔182,第一连通孔182与容纳腔116的一侧连通,第二功能壳117上设有第二连通孔184,第二连通孔184与容纳腔116的另一侧连通,第一连通孔182与第二连通孔184对称设置,从而便于输送液体。
结合图2-图4,球形泵162包括162a和162b,162a与连接杆164固接,162b与转轴165固接,容纳腔116包括可容转轴165转动的第一腔以及可容球形泵162转动的第二腔,从而使得162b所连接的转轴165在第一腔内转动,而球形泵162在第二腔内转动。
具体的,第一连通孔182便于液体的进入,而第二连通孔184便于液体输出,162b下端设有中间滚轴,下班球泵设有功能槽,功能槽可容中间滚轴滚动,因此162a与162b之间通过滚轮导向移动,下半球泵为二分之一球体,162b的两侧与162a的两侧分别形成大小空腔,因此,162a会带动162b转动,实现空腔有规律的开合,从而实现球形泵162输送液体的功能。
更具体的,外部动力装置工作带动动力轴122旋转,经过中间件142,使活动件145带动球形泵162转动,液体进入第一连通孔182,位于左侧空腔逐渐减小,液体从第二连通孔184流出,而位于右侧空腔逐渐变大,直到动力轴122旋转90°,此时之前位于左侧空腔达到最小,之前位于右侧空腔达到最大,动力轴122旋转180°,此时位于左侧空腔和位于右侧空腔恢复到原来状态,并大小也与之前相同,从而实现球形泵162输送液体的功能效果。
至于球形泵162具体的工作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因此不具体阐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在安装球形泵162时,即使球形泵162、连接杆164、活动件145、中间件142、动力轴122与壳体110之间安装时定位不准确,导致连接杆164与壳体110之间受到一定的应力磨损从而导致受力不准、动力损耗,也能通过活动件145的自由转动,从而避免应力磨损,从而使得外部动力装置输出的力传递到球形泵162的时候保持一致。能够节省动力,防止动力损耗,能够使用同样的外部动力装置为球形泵162工作提供更大的动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间件、连接件、活动件、连接杆以及球形泵,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球形泵上;
所述活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
所述中间件的一端用于连接动力装置,所述中间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以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以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杆以第三连接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平行,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之间的夹角为3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垂直且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为U形槽状,所述活动件的两相对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中间件与所述活动件连接的一端为U形槽状,所述活动件的另外的两相对侧面与所述中间件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为U形槽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三接段的两侧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长方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
所述中间件与所述动力轴连接的一端为U形槽状,所述中间件的两侧壁与所述动力轴以第四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功能壳以及第二功能壳,所述第一功能壳和所述第二功能壳形成可容纳所述球形泵的容纳腔,所述球形泵可在所述容纳腔内转动;
所述壳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壳、套接件、液体流通壳以及上盖,所述连接壳可容所述转动轴安装从而便于传递动力,所述套接件刚好可容所述中间件转动,并且可容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中间件倾斜并转动,所述液体流通壳和所述上盖套接在所述第一功能壳和所述功能壳外从而便于所述第一功能壳和所述第二功能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的一段设有第一功能孔,所述套接件的另一段设有第二功能孔,所述第一功能孔与所述第二功能孔连通并贯穿所述套接件,所述第二功能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功能孔的直径,从而使得所述活动件可相对所述中间件倾斜,并在所述套接件内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外转动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固接在所述第一功能孔内,从而使得所述中间件在所述套接件内相对所述轴套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形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上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便于所述动力轴在所述连接壳内转动。
CN202211007062.6A 2022-08-22 2022-08-22 球形泵连接结构 Active CN115342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7062.6A CN115342054B (zh) 2022-08-22 2022-08-22 球形泵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7062.6A CN115342054B (zh) 2022-08-22 2022-08-22 球形泵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2054A true CN115342054A (zh) 2022-11-15
CN115342054B CN115342054B (zh) 2023-06-16

Family

ID=83954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7062.6A Active CN115342054B (zh) 2022-08-22 2022-08-22 球形泵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205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1863Y (zh) * 2006-09-15 2007-11-07 马丽莉 二氧化碳球形膨胀压缩机
JP2012097886A (ja) * 2010-11-05 2012-05-24 Kyowa Kogyo Kk ユニバーサルジョイント
CN103620249A (zh) * 2011-05-24 2014-03-05 韩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等速万向节组件
CN106014973A (zh) * 2016-07-25 2016-10-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间歇冷却功能的球形泵
CN111749973A (zh) * 2020-05-21 2020-10-0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双扭力传动装置及接地线操作杆
CN214248059U (zh) * 2020-12-24 2021-09-21 深圳宏友精密发展有限公司 万向节结构
CN216407537U (zh) * 2021-12-23 2022-04-29 杭州兴龙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双层保护套的单螺杆泵用万向节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1863Y (zh) * 2006-09-15 2007-11-07 马丽莉 二氧化碳球形膨胀压缩机
JP2012097886A (ja) * 2010-11-05 2012-05-24 Kyowa Kogyo Kk ユニバーサルジョイント
CN103620249A (zh) * 2011-05-24 2014-03-05 韩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等速万向节组件
CN106014973A (zh) * 2016-07-25 2016-10-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间歇冷却功能的球形泵
CN111749973A (zh) * 2020-05-21 2020-10-0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双扭力传动装置及接地线操作杆
CN214248059U (zh) * 2020-12-24 2021-09-21 深圳宏友精密发展有限公司 万向节结构
CN216407537U (zh) * 2021-12-23 2022-04-29 杭州兴龙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双层保护套的单螺杆泵用万向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2054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54586A (en)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US5048622A (en) Hermetically sealed progressive cavity drive train for use in downhole drilling
US5139400A (en) Progressive cavity drive train
US5135060A (en) Articulated coupling for use with a downhole drilling apparatus
JP4168093B2 (ja) 定速度軸継手およびその制御システム
US6203435B1 (en) Drilling motor coupler
US20110294584A1 (en) Universal ball joint
US5007491A (en) Downhole drilling apparatus progressive cavity drive train with sealed coupling
US10280683B1 (en) Mud motor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5342054A (zh) 球形泵连接结构
US4459122A (en) Two ball universal joint
JPS58170918A (ja) 定速三脚継手
JPS5969528A (ja) 自在継手
CN216067529U (zh) 关节转动结构及机器人
JPS61192928A (ja) 動力伝達機械継手
CN102454717A (zh) 一种紧凑、微型万向节
CN107327509B (zh) 万向联轴器
US3538721A (en) Universal joint
CN220452539U (zh) 一种新型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
CN211082606U (zh) 一种可高抗扭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
US3429143A (en) Universal joint
US4909775A (en)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rotary motion between two shafts
US4080804A (en) High deflection constant speed universal joint
US20130331193A1 (en)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KR19980703581A (ko) 운동방향의 전환가능한 컨버터와 이를 근거로한 포지티브 변위기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