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0180A - 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0180A
CN115340180A CN202210965903.8A CN202210965903A CN115340180A CN 115340180 A CN115340180 A CN 115340180A CN 202210965903 A CN202210965903 A CN 202210965903A CN 115340180 A CN115340180 A CN 115340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naerobic
flashboard
pond
oxygen defici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59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齐亚楠
李晨
常勇旺
刘桐玮
王政
张建设
廖彧
张怡然
董捷
郝仁
李宏斌
冯殿臣
于文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eda Wat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eda Wat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eda Wat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eda Wat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59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01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0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0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26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using anaerobic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6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two or more ste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5Phosphorus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所述AAO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第五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好氧池,第四好氧池。可通过进水污染物情况可改变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而满足处理要求,同时可以根据进水污染物情况从不同进水点同时或独立进水。本发明也可根据进水污染物要求选择不同碳源加药点同时加药或独立加药,此多模式AAO可实现改变内回流点,改变进水点,改变加药点,具备多元化功能且更有效能达到处理要求。

Description

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背景技术
AAO工艺形成于1980年,指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各种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方式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方法,简称AAO法。
厌氧池功能为原水与外回流含磷污泥混合后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部分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被转化为小分子的挥发性脂肪酸(VFA),聚磷菌吸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合成PHB并储存在细胞内同时将细胞内的聚磷水解成正磷酸盐,释放到水中,释放的能量可供专性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的压抑条件下维持生存,结果污水中的溶解性磷含量升高。
缺氧池功能为硝态氮通过内循环回流由好氧池送来,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3Q(Q为进水流量)。混合液进入缺氧池后,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回流液中的硝态氮还原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有效地完成反硝化反应,因此,有机物浓度和硝态氮浓度都大幅度降低。
好氧池功能为有机氮被氨化转化为氨氮,继而消化杆菌将氨氮转化成硝态氮。通过回流至缺氧池进行反硝化。降解水中多余有机物,吸附水中难降解有机物。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技术中,市政污水以工业废水为主,占比约80-90%,其特性为B/C过低,不利于厌氧池释磷及缺氧池的反硝化过程。厌氧池及缺氧池池子数量固定,不能根据进水污染物的变化灵活处理。影响处理效果的同时增加能源的消耗。
(2)现有技术厌缺氧池脱氮除磷效率低,运行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与进水管廊;
所述水解酸化池安装在进水管廊上端,并通过分别通过第一进水闸板、第二进水闸板、第三进水闸板与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连通;所述第四厌缺氧池与第五厌缺氧池连通;
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第二内回流闸板、第三内回流闸板与内回流管廊连通,内回流管廊通过内回流泵与第四好氧池连通;
所述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分别安装有用于添加碳源的第一碳源投加点位、第二碳源投加点位、第三碳源投加点位;
所述第四好氧池内安装有内回流泵,用于将回流液提升至内回流管廊,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第二内回流闸板、第三内回流闸板开启来调整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第五厌缺氧池池中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
所述厌氧池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第二内回流闸板、第三内回流闸板关闭来调整厌氧池数量,分别位于第一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的前端,第一好氧池的前端;
所述缺氧池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第二内回流闸板、第三内回流闸板开启来调整缺氧池数量,分别位于第一厌缺氧池至第一好氧池的前端,第二厌缺氧池至第一好氧池的前端,第三厌缺氧池至第一好氧池的前端;
所述缺氧池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第二内回流闸板、第三内回流闸板开启来调整缺氧池数量,分别位于第一厌缺氧池至第一好氧池的前端,第二厌缺氧池至第一好氧池的前端,第三厌缺氧池至第一好氧池的前端;
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还包括外回流管廊;所述外回流管廊通过外回流阀门与第一厌缺氧池连通。
所述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为半地埋水池、第五厌缺氧池均为半地埋水池;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好氧池、第四好氧池为半地埋水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包括:
内回流由第四好氧池通过内回流泵将回流液提升至内回流管廊;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第二内回流闸板、第三内回流闸板调节实现同时或独立回流,并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第二内回流闸板、第三内回流闸板开启来调整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第五厌缺氧池中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厌氧池由内回流的位置决定,内回流所处的厌缺氧池前端为厌氧池,此方式较传统AAO工艺的固定数量厌氧池可实现厌氧池数量的多样化,内回流及其后端为缺氧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包括: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当内回流管廊混合液回流至第一厌缺氧池,则为5个缺氧池加4个好氧池,进行水污染物处理。
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包括: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当内回流管廊混合液回流至第二厌缺氧池,则为1个厌氧池加4个缺氧池加4个好氧池,进行水污染物处理。
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包括: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当内回流管廊混合液回流至第三厌缺氧池,则为2个厌氧池加3个缺氧池加4个好氧池,进行水污染物处理。
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包括: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当内回流管廊混合液不回流,则为5个厌氧池加4个好氧池,进行水污染物处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的加药方法包括:碳源由加药车间通过隔膜泵泵入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根据实际脱氮除磷需求在第一碳源投加点位、第二碳源投加点位、第三碳源投加点位进行同时或独立加药。
独立加药方式为所有碳源从第一厌缺氧池投加,保障聚磷菌在释磷过程中有充足的有机物;
多个碳源投加点同时加药时,使脱氮除磷同时进行。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发明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一、通过灵活调整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可有效的应对污染物指标波动带来冲击的同时,更可实现对进水污染物更有效、更针对性的去除。
二、通过对进水方式灵活调节,可弥补水力负荷过大情况下给系统带来的冲击,通过分段进水,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
三、根据进水污染物的情况,通过不同药剂投加方式,实现快速、同时脱氮除磷的效果下,也大幅度减少碳源投加量。
本发明的多模式AAO进水方式:可在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同时进水或独立进水,当打开第一厌缺氧池进水闸板,关闭第二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进水闸板,进水全部从缺氧1池进入,此方式可使污染物最大化在系统内停留,确保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当打开第一厌缺氧池进水闸板、第二厌缺氧池进水闸板、第四厌缺氧池进水闸板,进水同时从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进入,此方式可缓解进水量对除磷的影响,其原理为假设通过内回流闸板调节后,第一厌缺氧池被调整为厌氧1池,所有进水全部从厌氧1池进入,由于进水量过大,导致厌氧反应时间过短,无法使聚磷菌充分释磷,导致处理效果下降,此时若将部门进水从第二厌缺氧池和第四厌缺氧池进入,可适当的缓解厌氧池的进水压力,从而满足处理效果。
本发明针对市政污水污染物B/C过低情况,在多模式AAO前增加水解酸化池,可使大分子有机物在水解酸化的作用下转化成可被微生物易于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大幅度提高B/C,从而提高厌缺氧池脱氮除磷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经水解酸化后后续脱氮除磷工艺节省碳源大约为100-150ppm。见表1、表2。
表1
Figure BDA0003788242420000051
表2
Figure BDA0003788242420000061
根据上述表2工程数据,可知:
进水总磷1~2mg/L且只有1个厌氧池情况下水量小于250m3/h选择全部在第一厌缺氧池进入,水量大于250m3/h,选择从在第一厌缺氧池及第二厌缺氧池同时进入。
进水总磷2~4mg/L且只有1个厌氧池情况下水量小于200m3/h选择全部在第一厌缺氧池进入,水量大于200m3/h,选择从第一厌缺氧池及第二厌缺氧池同时进入。
进水总磷1~2mg/L且有2个厌氧池情况下水量小于200m3/h选择全部在第一厌缺氧池进入,水量大于200m3/h,选择第一厌缺氧池及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同时进入。
进水总磷2~4mg/L且有2个厌氧池情况下水量小于200m3/h选择全部在第一厌缺氧池进入,水量大于200m3/h,选择从第一厌缺氧池及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厌氧1池、缺氧1池同时进入。
第二,把技术方案看作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第一厌缺氧池,第二厌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第四厌缺氧池,第五厌缺氧池,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第三好氧池,第四好氧池。可通过进水污染物情况可改变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而满足处理要求,同时可以根据进水污染物情况从不同进水点同时或独立进水。也可根据进水污染物要求选择不同碳源加药点同时加药或独立加药,此多模式AAO可实现改变内回流点,改变进水点,改变加药点,具备多元化功能且更有效能达到处理要求。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进一步包括:本发明提高了进水污染物B/C比,提高处理效果。本发明在进水污染物含量以无法增加厌氧池数量时,通过对进水闸板调节,来增加污染物在厌氧池内的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果。本发明针对不同的进水污染物,可通过调节内回流闸板开启方式,从而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本发明碳源通过不同投加点的投加,提高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中:1、水解酸化池;2、第一厌缺氧池;3、第二厌缺氧池;4、第三厌缺氧池;5、第四厌缺氧池;6、第五厌缺氧池;7、第一好氧池;8、第二好氧池;9、第三好氧池;10、第四好氧池;11、第一进水闸板;12、第二进水闸板;13、第三进水闸板;14、第一内回流闸板;15、第二内回流闸板;16第三内回流闸板;17、第一碳源投加点位;18、第二碳源投加点位;19、第三碳源投加点位;20、外回流管廊;21、外回流阀门;22、进水管廊;23、内回流管廊;24、内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一、解释说明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1,进水管廊22,第一厌缺氧池2,第一厌缺氧池2包含一块第一进水闸板11、一块外回流闸板21、一个第一碳源投加点位17,第二厌缺氧池3,第二厌缺氧池3包括一块第二进水闸板12、一个碳源投加点位18;
第三厌缺氧池4内有一个第二碳源投加点位19,第四厌缺氧池5内有一块第三进水闸板13;
第五厌缺氧池6,第一好氧池7,第二好氧池8,第三好氧池9,第四好氧池10,第四好氧池10内含有2台内回流泵24,内回流管廊23,外回流管廊20。整体水流方向为水解酸化池1经进水管廊22至第一厌缺氧池2至第二厌缺氧池3至第三厌缺氧池4至第四厌缺氧池5至第五厌缺氧池6至第一好氧池7至第二好氧池8至第三好氧池9至第四好氧池10至出水。
具体地,水解酸化池1安装在进水管廊22上端,并通过分别通过第一进水闸板11、第二进水闸板12、第三进水闸板13与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四厌缺氧池5连通;所述第四厌缺氧池5与第五厌缺氧池6连通;
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与第一好氧池7、第二好氧池(8)、第三好氧池9、第四好氧池10连通;
所述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分别安装有用于添加碳源的第一碳源投加点位17、第二碳源投加点位18、第三碳源投加点位19;
所述第四好氧池10内安装有内回流泵24,用于将回流液提升至内回流管廊23,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开启或关闭来调整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第五厌缺氧池6中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
所述厌氧池分别位于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一好氧池7的前端;
所述缺氧池分别位于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的所在池至第一好氧池7的前端。
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还包括外回流管廊20;所述外回流管廊20通过外回流阀门21与第一厌缺氧池2连通。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厌缺氧池2为半地埋水池,包括进水闸板、外回流闸板、碳源投加点,其中进水闸板与进水管廊相连,外回流闸板与外回流管廊相连,碳源投加点处于池内上方,靠近进水管廊约50cm。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厌缺氧池3为半地埋水池,包括进水闸板、碳源投加点,其中进水闸板与进水管廊相连,碳源投加点处于池内上方,靠近进水管廊约50cm。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厌缺氧池4为半地埋水池,包括碳源投加点,碳源投加点处于池内上方,靠近进水管廊约50cm。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四厌缺氧池5为半地埋水池,包括进水闸板,进水闸板与进水管廊相连。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五厌缺氧池6为半地埋水池,与水解酸化池1及第一好氧池相邻。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好氧池7为半地埋水池,与水解酸化池1及第五厌缺氧池相邻。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好氧池8为半地埋水池,与第五厌缺氧池及第一好氧池相邻。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好氧池9为半地埋水池,与第二好氧池相邻。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第四好氧池10为半地埋水池,与第三好氧池相邻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模式AAO内回流方式:内回流是由第四好氧池10通过内回流泵24将回流液提升至内回流管廊23。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调节可实现同时或独立回流,并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开启或关闭来调整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第五厌缺氧池6中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厌氧池的确定是由内回流的位置而决定,内回流所处的厌缺氧池前端均可理解为厌氧池,此方式较传统AAO工艺的固定数量厌氧池可实现厌氧池数量的多样化,增加厌氧池数量后则可延长聚磷菌释磷停留时间,实现充分释磷,故多模式AAO除磷效率明显较高。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记载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进一步,优选地,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其调整方式包括第一种方式:当内回流管廊23混合液回流至第一厌缺氧池2,则系统为5个缺氧池加4个好氧池(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第五厌缺氧池6;第一好氧池7、第二好氧池8、第三好氧池9、第四好氧池10)。此方式针对进水污染物内总磷含量极低,总氮含量高的情况。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记载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进一步,优选地,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其调整方式包括第二种方式:
当内回流管廊23混合液回流至第二厌缺氧池3,则工艺为1个厌氧池加4个缺氧池(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第五厌缺氧池6)加4个好氧池(第一好氧池7、第二好氧池8、第三好氧池9、第四好氧池10),此方式针对进水污染物总磷含量较少,总氮偏高的情况。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记载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进一步,优选地,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其调整方式包括第三种方式:
当内回流管廊23混合液回流至第三厌缺氧池4,则工艺为2个厌氧池(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加3个缺氧池(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第五厌缺氧池6)加4个好氧池(第一好氧池7、第二好氧池8、第三好氧池9、第四好氧池10),此方式针对进水总磷偏高,总氮含量一般的情况。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记载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进一步,优选地,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其调整方式包括第四种方式:
当内回流管廊23混合液不回流,则工艺为5个厌氧池(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第五厌缺氧池6)加4个好氧池(第一好氧池7、第二好氧池8、第三好氧池9、第四好氧池10),此方式针对进水总氮极低,进水总磷高的情况。
通过上述实施例,此四种内回流方式可对进水污染物有针对性的去除,大幅度提升污染物去除率。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3788242420000121
通过上述表3工程数据显示,当进水TP过低情况下,内回流可选择至第一厌缺氧池2或第二厌缺氧池3,总氮不高可选择第一厌缺氧池2,总氮高可选择第二厌缺氧池3。
当进水总磷不在过低情况下时,若TP数值在2~3mg/L,可选择回流至第二厌缺氧池3,若TP数值在>3mg/L,可选择回流至第三厌缺氧池4。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的多模式AAO碳源投加方式:碳源是由加药车间通过隔膜泵泵入厌缺氧池。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可实现同时或独立加药。
独立加药方式为所有碳源可从第一厌缺氧池2投加,此方式可保障聚磷菌在释磷过程中有充足的有机物来提高释磷效果。
当多个碳源投加点同时加药时,此方式可使脱氮除磷同时及快速进行,增强脱氮除磷效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3788242420000131
根据上述表4工程数据显示,当进水污染物稳定时,可选择同时投加的方式,即提高去除效果,也可为经济化运行做出贡献。
当进水污染物波动时,将碳源全部选择在第一厌缺氧池2投加,防止由于释磷时碳源不足导致去除率大幅下降。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目前此发明已在汽车产业园污水厂安装调试。
汽车产业园区污水特点为污染物波动较大,其CODCr、氨氮、TN、TP指标经常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给污水处理带来极大难度,通过此发明的实施,解决了园区污染物波动等难处理情况,出水水质可稳定达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1)与进水管廊(22);
所述进水管廊(22)安装在水解酸化池(1)上端,并通过第一进水闸板(11)、第二进水闸板(12)、第三进水闸板(13)分别与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四厌缺氧池(5)连通;所述第四厌缺氧池(5)与第五厌缺氧池(6)相连通;
所述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与内回流管廊(23)连通,所述内回流管廊(23)通过内回流泵(24)与第四好氧池(10)连通;
所述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分别安装有用于添加碳源的第一碳源投加点位(17)、第二碳源投加点位(18)、第三碳源投加点位(19);
所述第四好氧池(10)内安装有内回流泵(24),用于将回流液提升至内回流管廊(23),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开启或关闭来调整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第五厌缺氧池(6)中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
所述厌氧池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关闭来调整厌氧池数量,分别位于第一厌缺氧池(2),第三厌缺氧池(4)的前端,第一好氧池(7)的前端;
所述缺氧池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开启来调整缺氧池数量,分别位于第一厌缺氧池(2)至第一好氧池(7)的前端,第二厌缺氧池(3)至第一好氧池(7)的前端,第三厌缺氧池(4)至第一好氧池(7)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还包括:外回流管廊(20);所述外回流管廊(20)通过外回流阀门(21)与第一厌缺氧池(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为半地埋水池、第五厌缺氧池(6)、第一好氧池(7)、第二好氧池(8)、第三好氧池(9)、第四好氧池(10)均为半地埋水池。
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包括:
内回流由第四好氧池(10)通过内回流泵(24)将回流液提升至内回流管廊(23);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调节实现同时或独立回流,并分别通过第一内回流闸板(14)、第二内回流闸板(15)、第三内回流闸板(16)开启来调整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第四厌缺氧池(5),第五厌缺氧池(6)中厌氧池及缺氧池数量。
5.根据其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还包括: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当内回流管廊(23)混合液回流至第一厌缺氧池(2),则为5个缺氧池加4个好氧池,进行水污染物处理。
6.根据其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还包括: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当内回流管廊(23)混合液回流至第二厌缺氧池(3),则为1个厌氧池加4个缺氧池加4个好氧池,进行水污染物处理。
7.根据其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还包括: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当内回流管廊(23)混合液回流至第三厌缺氧池(4),则为2个厌氧池加3个缺氧池加4个好氧池,进行水污染物处理。
8.根据其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方法还包括:
内回流所处的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及其后端为缺氧池,当内回流管廊(23)混合液不回流,则为5个厌氧池加4个好氧池,进行水污染物处理。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的加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的加药方法包括:碳源由加药车间通过隔膜泵泵入第一厌缺氧池(2),第二厌缺氧池(3),第三厌缺氧池(4),根据实际脱氮除磷需求在第一碳源投加点位(17)、第二碳源投加点位(18)、第三碳源投加点位(19)进行同时或独立加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的加药方法,其特征在于,
独立加药方式为所有碳源从第一厌缺氧池(2)投加,保障聚磷菌在释磷过程中有充足的有机物;
多个碳源投加点同时加药时,使脱氮除磷同时进行。
CN202210965903.8A 2022-08-09 2022-08-09 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Pending CN1153401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5903.8A CN115340180A (zh) 2022-08-09 2022-08-09 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5903.8A CN115340180A (zh) 2022-08-09 2022-08-09 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0180A true CN115340180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1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5903.8A Pending CN115340180A (zh) 2022-08-09 2022-08-09 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018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37463A (ko) * 2000-04-26 2000-07-05 지영호 폐수내의 효과적인 탈질과 탈인을 위한 혐기, 호기와무산소조의 순차 결합
CN202415261U (zh) * 2012-02-14 2012-09-05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多点控制多运行模式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104291441A (zh) * 2014-09-11 2015-01-21 浦华环保有限公司 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的生化反应池及其运行方法
CN105060489A (zh) * 2015-09-10 2015-11-18 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的脱氮除磷a2o系统
CN205368023U (zh) * 2015-12-09 2016-07-06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高浓度综合城市污水的装置
CN112794443A (zh) * 2020-12-23 2021-05-14 联合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碳源剂量实现生物脱氮和碳源降耗的方法
CN213924204U (zh) * 2020-10-21 2021-08-10 重庆郅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式厌氧缺氧水池布置结构
CN114516683A (zh) * 2022-03-09 2022-05-20 安徽建筑大学 基于曝气无动力回流的多工艺式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37463A (ko) * 2000-04-26 2000-07-05 지영호 폐수내의 효과적인 탈질과 탈인을 위한 혐기, 호기와무산소조의 순차 결합
CN202415261U (zh) * 2012-02-14 2012-09-05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多点控制多运行模式的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N104291441A (zh) * 2014-09-11 2015-01-21 浦华环保有限公司 多方案生化处理工艺污水的生化反应池及其运行方法
CN105060489A (zh) * 2015-09-10 2015-11-18 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的脱氮除磷a2o系统
CN205368023U (zh) * 2015-12-09 2016-07-06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高浓度综合城市污水的装置
CN213924204U (zh) * 2020-10-21 2021-08-10 重庆郅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式厌氧缺氧水池布置结构
CN112794443A (zh) * 2020-12-23 2021-05-14 联合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碳源剂量实现生物脱氮和碳源降耗的方法
CN114516683A (zh) * 2022-03-09 2022-05-20 安徽建筑大学 基于曝气无动力回流的多工艺式污水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汇编增补本(2011)",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pages: 5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6518B (zh) 一种低碳源污水的强化脱氮除磷的装置和方法
CN101525207A (zh) 前置反硝化脱氮生物滤池污水处理集成工艺
CN103496787A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生化同步脱氮除磷方法
CN103030250B (zh) 一种强化脱氮的mbr污水处理方法
CN112979065A (zh)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全量处理系统
CN101186387A (zh) 一种提高实际污水在厌氧-低氧条件下生物同时除磷脱氮效果的方法
CN103265151B (zh)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7324497A (zh) 一种耦合反硝化Canon工艺处理猪场沼液的启动方法
CN107973406B (zh) 一种实现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分离的装置和方法
CN210683343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mbr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9081509B (zh) 一种适用于低、高碳氮比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16737990U (zh) 一种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的深度处理系统
CN113415884B (zh) 一种充分利用内碳源同时处理生活污水和硝酸盐废水脱氮除磷的方法
CN205590518U (zh) 一种a2o污水处理装置
CN213357071U (zh) 一种实现低氨氮废水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稳定运行的系统
CN114195332A (zh) 一种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的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5340180A (zh) 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处理系统、处理及加药方法
CN209367927U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氮废水处置设备
CN203487013U (zh) 一种高毒性焦化酚氰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108975607B (zh) 一种以snad为核心技术耦合处理污泥消化液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方法
CN107540090A (zh) 一种粉末活性炭-平板mbr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1971710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生物反应池
CN215906050U (zh) 一种后置缺氧的mbr污水处理装置
CN217868325U (zh) 一种水解酸化池及多模式aao系统
CN111072234A (zh) Zonber高效节能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