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4689A -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4689A
CN115334689A CN202210377909.3A CN202210377909A CN115334689A CN 115334689 A CN115334689 A CN 115334689A CN 202210377909 A CN202210377909 A CN 202210377909A CN 115334689 A CN115334689 A CN 1153346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burst
time unit
cws
lbt
referen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79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远
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79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46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4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6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在该方法和装置中,通过结合一个时间门限,例如定时器,来确定竞争窗大小CWS。当终端设备在发送一个上行突发之后,如果未接收到带有HARQ状态的指示信息,则将CWS增加后再执行信道侦听。通过设置时间门限,例如定时器,避免了因为反馈HARQ状态信息存在时延,在一次上行突发之后的一个时间间隔(例如小于时延的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网络设备反馈的HARQ状态信息就增加CWS,因此,避免过度增加CWS而降低终端设备接入信道的成功率,使得终端设备在进行免调度许可上行传输时更合理地适应信道状态。

Description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780095217.7,原申请日是2017年09月25 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的Release 13中引入授权辅助接入的长期演进(licensed-assisted access using Long Term Evolution,LAA-LTE)技术(即LAA技术),在Release 14增强授权辅 助接入(enhanced licensed-assisted access,eLAA)技术。LAA和eLAA技术通过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可以将可用的频谱扩展到5GHz非授权频段,通过授权频谱的辅助,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在非授权频谱上传输下行和上行信息。Multefire 1.0标准在LAA和 eLAA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LTE系统的上下行传输完全在非授权频谱实现,不依赖于授权 频谱的辅助。在未来的第五代新空口(fifthgeneration New Radio,5G NR)系统中,也存在在非 授权频谱上的传输。
为了实现在非授权频谱上满足和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以及Wi-Fi等异 系统无线节点的友好共存,LAA、eLAA和Multefire系统采用先侦听后发送(listenbefore talk, LBT)的信道接入机制,网络设备在进行下行传输或终端设备在进行上行传输之前需要对信 道进行侦听,其中侦听方式包括随机回退的空闲信道评测(clearchannel assessment,CCA), CCA的初始随机回退计数器的取值由竞争窗长度(contentionwindow size,CWS)决定。对于基 于调度的上行传输,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状态信息动态地调整CWS,达到适应信道状态并与竞争节点友好相处的目的。
在Release 15引入的进一步增强的授权辅助接入(Further enhanced licensed-assisted access, FeLAA)系统以及Multefire 1.1系统中,引入了免调度许可上行(Grantfree Uplink或Grantless Uplink,GUL)传输机制,或者称为自主上行(Autonomous UL,AUL)传输机制,终端设备不需 要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和等待上行许可(UL grant),而是可以在LBT成 功之后直接在AUL的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去除了针对SR和UL grant的信道侦听。对于免 调度许可的上行传输而言,在终端设备发送AUL传输之后,存在网络设备没有正确接收终端 设备的AUL传输且没有识别相应的终端设备的情况,造成终端设备接收不到任何HARQ状 态信息。现有技术中的上行CWS的调整准则不适用于AUL传输中终端设备接收不到HARQ 状态信息的场景,不能解决终端设备在AUL传输中的信道适应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和装置,以提供一种调整上行CWS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该方法中,终端设备进行第一 先侦听后发送LBT,在所述第一LBT成功后,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终端 设备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CWS,并根据该第二CWS进行第二LBT。
第一种方式中,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 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大 于第一CWS。例如,第二CWS可以是7,第一CWS是3.
第二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并且所述终端设备在所 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 等于第一CWS。
第三种方式中,在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 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是 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前接 收到的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之间的间隔为第 一时间长度,所述第一CWS为所述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晚于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提供了一种无线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进行第一先侦听后发送LBT;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LBT成 功后,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CWS。
第一种方式中,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无线装置在所述第 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大 于第一CWS。
第二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并且所述无线装置在所 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 等于第一CWS。
第三种方式中,在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无线装置在所述第 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是 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指示信息为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前接收到的用于指 示HARQ状态的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CWS进行第二LBT,
其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之间的间隔为第 一时间长度,所述第一CWS为所述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晚于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方式可以作为独立的方案独立使用,或者任意两种作为一个整 体方案,或者,三种方案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方案。例如,单独使用第一种方式,另外一种情 况下,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而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或者,单独使用第二种方式, 另外一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而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此外,本发明实 施例中,所有的并列的方式均如此,后文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 包,所述第二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 示信息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之前未接收到用于指 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 考时间单元之后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之前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开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内 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与第二上行突发是自主上行(Autonomous UL,AUL)传输的突发,应理 解该描述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有上行突发。所述第二LBT前一次的LBT为前一次基 于随机回退CCA的LBT,应理解该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有LBT。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结合一个时间门限,例如定时器,来确定CWS。当终端设备在发送 一个上行突发(称为第一上行突发)之后,如果未接收到带有HARQ状态的指示信息(称为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在第一上行突发和第二上行突发之间未接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 参考时间单元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一时间门限,即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时长, 则将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增加后再执行信道侦听。通过设置时间门限,例如定时器, 在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定时器且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增加CWS,从而避免 了因为反馈HARQ状态信息存在时延,在一次上行突发之后的一个时间间隔(例如小于时延 的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网络设备反馈的HARQ状态信息就增加CWS,因此,避免过度增加CWS而降低终端设备接入信道的成功率,使得终端设备在进行AUL上行传输时更合理地适应信道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该方法中,终端设备在第一 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该终端设备进行第一LBT,在所述第一LBT成功后,在第二上 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该第二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竞争 窗大小CWS,根据所述第二CWS进行第二LBT。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设备 在第三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第一参考时 间单元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 单元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间长度,在所述第二时间长度 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终端设 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 为在第一CWS的基础上增加一次的CWS,所述第一CWS为所述第一LBT的前一次LBT对 应的CWS。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 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进行第一LBT;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LBT成功后,在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 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CWS,根据所述 第二CWS进行第二LBT;
其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间长 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间长度; 在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门 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 下,所述第二CWS为在第一CWS的基础上增加一次的CWS,所述第一CWS为所述第一 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第三上行突发 上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
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一时间门限, 即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时长,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还超出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时 长,且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即在终端设备超出多个上行 突发对应的定时器且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只增加一次CWS,避免 了多次超时的情况下对CWS的过度惩罚,增加了AUL场景下终端设备调整CWS的合理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CWS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的可以是当第二指示信息为ACK或NDI为翻转态的UL grant时,第二CWS小于第一CWS;当第二指示信息为NACK或NDI 未翻转的UL grant时,第二CWS大于第一CWS。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 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 单元间隔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 始时间单元之后。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可以是所述第一上 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CWS与所述第二CWS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侦听上行信道的方法。该方法中,终端设 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第一LBT,在所述第一LBT成功后, 在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所述 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CWS,根据所述第二CWS进行第二LBT。第一参考时间单元 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间长度。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 下,终端设备在第三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三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
第一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 述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 示信息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相比于第三CWS未增加的情况 下,所述第二CWS大于第四CWS,所述第四CWS为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 CWS,所述第三CWS为所述第一LBT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第二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 述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 示信息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相比于第三CWS增加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CWS等于第四CWS,所述第四CWS为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所述第三CWS为所述第一LBT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装置,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耦合的存储 器和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所述处理器用于,进行第一LBT;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LBT成功后,在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 述第二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CWS,根 据所述第二CWS进行第二LBT;其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 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间长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 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间长度;
第一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 述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无线装置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 示信息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相比于第三CWS未增加的情况 下,所述第二CWS大于第四CWS,所述第四CWS为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 CWS,所述第三CWS为所述第一LBT前一次LBT对应的CWS;和/或,
第二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 述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无线装置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 示信息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相比于第三CWS增加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CWS等于第四CWS,所述第四CWS为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所述第三CWS为所述第一LBT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第三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三数据包, 所述第三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
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三上行突发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即第一时间长度大于 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的情况下,当第一上行突发和第三上行突发之间存在一个第二上行突发, 其中在所述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相比于第三CWS增加的情况下,所述第三CWS为所 述第一LBT前一次LBT对应的CWS,即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为相比前一次LBT对应 的CWS增加过的CWS,且第三上行突发未超出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即第二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则终端设备不增加第二CWS,即第二CWS等于第四CWS。可选的, 终端设备以已经调整过CWS的第二上行突发重启一个新的定时器,并根据第二上行突发和 第三上行突发之间的HARQ状态的接收情况和时间间隔确定第三上行突发对应的CWS。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以及第一上行 突发和第三上行突发之间终端设备已经增加过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且第一参考时间单 元未超出第二上行突发的定时器时长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不再由于第三上行突发超出第一上 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时长而增加第三上行突发对应的CWS,而保持第三上行突发对应的CWS 不变。相比于只要第一参考时间超出定时器时长终端设备就增加CWS的方法,本实施例提 高了AUL场景下终端设备调整CWS的合理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方案,或者可以作为 独立的方案单独使用。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间 隔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 单元之后;以及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元;或者,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间隔第三 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之 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 参考时间单元可以是不同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 元;或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二CWS与所述第三CWS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所述第一CWS与所述第四CWS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
可选的,上述各方面中,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CWS的 时间单元。
进一步的,上述各方面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第二上 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与所述第一LBT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可以为预先定义的或者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
可选的,所述第三时间长度可以与网络设备反馈HARQ状态的时延相关。例如,
可选的,所述第二CWS与所述第一CWS对应同一接入优先级。
可选的,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 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和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之前的时间内未接收到 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 三参考时间单元之后的第一个上行突发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大于所述第一CWS,所述 第一CWS为所述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考 时间单元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 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一时间门 限。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CWS大于第一CWS可以是指,在CWS集合中,第二 CWS为第一CWS的下一级CWS,即该CWS集合中大于第一CWS的最小的CWS。
例如,终端设备可使用的CWS取值组成一个CWS集合,当终端设备增加CWS时,增 加至CWS集合中的下一个更高取值。例如,CWS集合可以是:{3,7},或者{7,15},或者 {15,31,63,127,255,511,1023}。
可选的,当终端设备减小CWS时,将CWS减小至CWS集合中的最小值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际中终端设备行为 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 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 机执行上述方法实际中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的通信示意图;
图3至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的时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的通信示意图;
图9至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的时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的时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信道侦听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 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 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 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 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 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 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 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应理解,本发明适用于使用非授权频谱通信的无线蜂窝通信网络系统。例如,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授权频谱辅助接入(Licensed assisted access,LAA)系统、增强授 权频谱辅助接入(Enhanced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eLAA)系统、进一步增强授权频谱辅助接 入(Further Enhanced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FeLAA)系统、5G通信系统中使用非授权频谱的 通信系统、独立工作在非授权频谱的MulteFire系统,以及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使用非授权频 谱的通信系统等。
图1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 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 另外,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 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 复用器或天线等)。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 通信。然而,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 设备通信。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网络设备102通信,其中网络设备102通过下行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上行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网络设备102通信,其中网络设备102通过下行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 并通过上行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非授权频段上,下行链路118和上行链路120可使用相同的频段,下行链路124 和上行链路126可使用相同的频段。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 网络或者D2D网络或者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 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本发明实施例结合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终端设备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终端 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 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 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 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 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 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 端等等。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201)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中用以 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也 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也可以是LTE或eLTE中的演 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也可以是下一代移动网络,例如5G(fifth generation)中的基站gNB((next)generation NodeB)。
下面,对该通信系统100所使用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时频资源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用于传输信息的时域资源在时域上可以划分为 多个时间单元。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时间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某些相邻的时间单元 之间设有预设的间隔,本发明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时间单元可以是包括用于上行信息(例如,上行数据)传输和/或下 行信息(例如,下行数据)传输的时间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时间单元的长度可以任意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
例如,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隙。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
或者,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短传输时间间隔(short 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 sTTI)。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所使用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可以划分 为多个TTI,TTI是目前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中的普遍使用的参数,是指在无线链路 中调度信息传输的调度单位。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TI可以是1ms TTI,或者称为子帧,长度为1ms,也可以是短于1ms的sTTI或者称为迷你时隙(mini-slot),sTTI所占用的时域资源长度短于1msTTI, 也就是说,当某个数据信道对应的TTI为sTTI时,其占用的时域资源长度短于1ms。对于上 行传输而言,TTI是上行资源分配或上行传输的时域粒度,或者说TTI是终端设备进行上行 传输的最小时域单元。
小时延的业务需求导致物理层需要引入更短的TTI帧结构,以进一步缩短调度间隔,提 高用户体验。例如,LTE系统中TTI长度可以从1ms缩短为1符号(symbol)到1时隙(包括7个符号)之间。上述提及的符号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还可以是其他通信系统中的符号。又例如,5G通信系统 中TTI长度也小于1ms。
长度小于1ms的TTI可以称为sTTI。例如,LTE系统中,sTTI的长度可以为1~7个符号 中任意一种长度,或者,sTTI长度也可以是1~7个符号中至少2种不同长度的组合,例如1ms 内包含6个sTTI,各sTTI长度可以分别是3个符号、2个符号、2个符号、2个符号、2个符号、3个符号,或者,1ms内包含4个sTTI,各sTTI长度可以分别是3个符号、4个符号、3 个符号、4个符号,各sTTI长度还可以是其他不同长度的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现有技术(例如LTE系统)规定的(例如,长度为1ms或长度大于1ms的)TTI和sTTI统称为TTI,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TI的长度可以根据实 际需要进行变更。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时间单元的结构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可 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时间单元的结构进行任意变更,例如,对于不支持sTTI的LTE系统而言, 1个时间单元可以为1个子帧(Subframe)。再例如,对于支持sTTI的LTE系统而言,1个时 间单元可以包括1个sTTI,或者说,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1个时隙(Slot),1个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小于7的正整数个或小于6的正整数个)符号;1个时间单元 也可以为1个子帧。
应理解,一个时间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符号时,该至少一个符号中的任意一个符号可以是 完整符号,也可以是部分符号,其中部分符号是指设备占用该符号的一部分时域资源发送信 息,而剩余部分不发送信息或者说预留为空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时间单元用于传输信息的长度(或者说,信息传输 时长)可以是1ms,也可以小于1ms。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所使用的频域资源包括非授权频段。应理解,本发明 适用于使用非授权频谱通信的无线蜂窝通信网络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LTE)的授权频谱辅助接入(Licensed assisted access,LAA)系统、增强授权频谱辅助接入 (Enhanced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eLAA)系统、进一步增强授权频谱辅助接入(Further Enhanced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FeLAA)系统、5G通信系统中使用非授权频谱的通信系统、 独立工作在非授权频谱的MulteFire系统等。本发明的实施例以简化的通信系统100为例,并 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 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了实现在非授权频谱上满足和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Wi-Fi等异系 统无线节点的友好共存,工作在非授权频谱上的系统,例如LAA/eLAA/Multefire系统等,需 要采用先听后发(Listen-Before-Talk,LBT)信道接入机制,网络设备在进行下行传输或终端 设备在进行上行传输之前需要对信道进行侦听,侦听到信道空闲后再占用信道进行传输。发 送节点在想要占用的资源之前侦听到信道空闲称之为LBT侦听成功,反之称之为LBT侦听 失败。
发送节点(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在进行传输之前用于占用信道的LBT流程中包括随机 回退空闲信道评测(Clear Channel Assessment,CCA)过程,以网络设备进行下行传输为例, CCA过程的具体流程可以描述为:网络设备在0~竞争窗长度(Contention WindowSize,CWS) 之间均匀随机生成一个回退计数器N,并且以侦听时隙(CCA slot,例如时长为9us)为粒度 进行侦听,如果侦听时隙内检测到信道空闲,则将回退计数器减一,反之检测到信道忙碌, 则将回退计数器挂起,即回退计数器N在信道忙碌时间内保持不变,直到检测到信道空闲; 当回退计数器减为0(称之为回退计数器归零)时,称为LBT侦听成功,网络设备可以立即 占用该信道发送下行信息。另外,网络设备也可以在回退计数器归零后,不立即发送下行信 息而自行等待一段时间,等待结束后,在需要发送下行信息的时刻之前再在一个额外的时隙 侦听一次,若该额外的时隙内侦听到信道空闲则认为信道侦听成功,可以立即发送信息。若 在该下行信息之前未完成回退计数器归零,或者该额外的侦听时隙为忙碌,则称信道侦听失 败。网络设备进行下行传输过程中采用动态调整的CWS,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反馈的针对 下行参考子帧的HARQ状态动态调整针对下行传输的CWS,当下行参考子帧对应的否定确 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反馈的比例较大时,网络设备增加CWS,在下一次 LBT时利用增加的CWS进行信道侦听,以拉长侦听时间为代价避免与周围竞争节点的碰撞, 实现友好共存;当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反馈的比例较大时,网络设备减小CWS, 从而降低侦听时间,更快接入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上行突发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间上连续的时间单元,时间单元 的概念可以参考上述描述。具体的,在非授权频谱上,发送设备完成某次成功的LBT之后, 被允许在该频谱上最长连续发送一段时间的信息,这段时间称为最大信道占用时间。在最大 信道占用时间内发送设备不需要中断发送来重新侦听信道,一旦超过了最大信道占用时间, 发送设备必须停止发送来重新进行信道侦听,LBT再次成功后才可以再次发送。本发明涉及 的上行突发为终端设备完成一次成功的LBT之后连续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该一个或 多个时间单元的总时长不超过最大信道占用时间。如果终端设备在一次上行突发中断之后需 要继续发送上行信息,则必须重新进行信道侦听,LBT再次成功后才可以开始下一个上行突 发。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在上行突发中发送上行数据、上行控制信息或上行参考信号中的 一种或组合。可选的,上行突发中连续的两个时间单元可以在时间上不连续,例如上行突发 中包含的两个相邻时间单元之间可以存在空隙,比如,上行突发不占用某些时间单元的起始 符号和/或结尾符号的时域资源。
在Release 15引入的进一步增强的授权辅助接入(Further enhanced Licensed-Assisted Access,FeLAA)系统以及Multefire 1.1系统中,引入了免调度许可上行(Grantfree Uplink或 Grantless Uplink,GUL)传输机制,或者称为自主上行(Autonomous UL,AUL)传输机制,使 终端设备不需要发送SR和等待UL grant,去除了针对SR和UL grant的信道侦听,而可以在 LBT成功之后直接在预留的AUL的资源上发送上行数据。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AUL 传输机制包含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种:
1、终端设备的上行信息不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并 由网络设备动态调度,而是由终端设备自主决定发送。
2、区别于基于调度的上行传输(Schedule based Uplink,SUL),网络设备半静态或半持续 配置给终端设备用于AUL传输的AUL无线资源,包括时域和或频域资源。具体的说,该AUL 无线资源通过半静态的RRC信令和/或半持续的DCI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具体地说,该AUL 时域资源是周期性的,或者说,该AUL时域资源是持续性的时域资源,而基于SUL的上行 信息仅针对有限个数的时间单元生效。
3、该终端设备发送AUL上行信息时上报免调度许可上行控制信息(Autonomous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A-UCI),该A-UCI为该上行数据所对应的控制信息。该A-UCI包括与 该上行信息对应的HARQ进程的HARQ进程号信息、新数据指示(New DataIndicator,NDI) 信息、与该上行信息对应的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信息以及该终端设备的用户 标识(记为UE ID)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终端设备进行上行传输之前也需要执行LBT流程,用于占用上行信道的LBT流程也包 括随机回退的CCA过程,称为基于随机回退CCA的LBT。类似于下行LBT,终端设备在 0~CWS之间均匀随机生成一个回退计数器N,并且以侦听时隙(例如时长为9us)为粒度对 载波进行信道侦听,如果侦听时隙内检测到信道空闲,则将回退计数器减一,反之,如果侦 听时隙内检测到信道忙碌,则将回退计数器挂起,即,回退计数器N在信道忙碌时间内保持 不变,直到检测到信道空闲时,才重新对回退计数器进行计数。当回退计数器归零时,则认 为信道侦听成功,终端设备可以立即占用该信道发送上行信息。另外,终端设备也可以在回退计数器归零后,不立即发送上行信息而自行等待一段时间,等待结束后,在需要发送上行信息的时刻之前再在一个额外的时隙侦听一次,若该额外的时隙内侦听到信道空闲则认为信 道侦听成功,可以立即发送信息。若在该上行信息之前未完成回退计数器归零,或者该额外 的侦听时隙为忙碌,则称信道侦听失败。类似于下行,当终端设备进行占用信道的LBT流程 时,也采用动态调整CWS的机制,终端设备根据上行参考子帧的HARQ状态来动态调整针 对上行突发的CWS,当上行参考子帧的HARQ状态为确认时,终端设备减小CWS;反之, 终端设备增加CWS。
应理解,对于支持AUL传输的终端设备而言,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包括以下情况:
1、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授权(uplink grant,UL grant),网络设备在调度 终端设备的同时指示AUL数据的接收状态,即HARQ状态。例如,在网络设备没有正确接 收AUL数据,但通过检测AUL传输的序列信息(比如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序列)正确识别 了该AUL数据所属的终端设备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发送UL grant调度终端设备在SUL资源 上进行重传,UL grant中的NDI相比于AUL数据对应的NDI未发生翻转,即NDI值未发生变化,代表该AUL数据未正确接收,相当于对该AUL数据的NACK反馈,此时终端设备增 加CWS;在UL grant中的NDI相比的AUL数据对应的NDI发生翻转的情况下,相当于该 AUL数据的ACK反馈,此时终端设备减小CWS。
2、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HARQ-ACK反馈信息,指示终端设备使用某个HARQ 进程号进行的前一次传输是否被正确接收。例如,如果某个HARQ进程号进行的前一次传输 被正确接收,则网络设备发送ACK给终端设备,如果某个HARQ进程号进行的前一次传输 没有被正确接收,则网络设备发送NACK给终端设备。进一步的,该HARQ-ACK反馈信息 可以是多个AUL HARQ进程分别对应的多份HARQ-ACK信息,因此可以用一个独立的下行 控制信道来承载,该下行控制信道中一般不需要包含资源分配信息,但可能会包含功率控制 等信息。可选的,HARQ-ACK反馈信息中也可以包含资源分配信息和功率控制信息等。
应理解,终端设备可使用的CWS取值组成一个CWS集合,当终端设备增加CWS时, 增加至CWS集合中的下一个更高取值;当终端设备减小CWS时,将CWS减小至CWS集 合中的最小值。例如,CWS集合可以是:{3,7},或者{7,15},或者{15,31,63,127,255,511,1023}。
本实施例中,增加CWS可以是将前一个CWS增加到下一个等级,例如3增加到7,63增加到127。
对于免调度许可的上行传输而言,网络设备提前不知道终端设备发送AUL传输,因此在 终端设备发送AUL传输之后,当网络设备没有正确接收终端设备的AUL传输且没有识别 AUL传输对应的终端设备时,无法给终端设备反馈相应的HARQ状态(UL grant或 HARQ-ACK反馈等)信息。没有识别到AUL传输对应的终端设备,可能是由于多个终端设 备同时在预留的资源上进行AUL传输造成冲突,使得网络设备没有识别到任何一个终端设备 发送的上行序列(比如上行解调参考信号),或者即使识别到上行序列,但无法只通过该上行 序列来识别终端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能没有正确接收或译码上行控制信息,而该上行控 制信息中会承载该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在上述情况下,终端设备在AUL传输之后接收不到任何HARQ状态信息,无法使用现有技术根据网络设备反馈的HARQ状态信息来调整上行CWS,以适应信道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通过上行序列检测识别到了该AUL传输的终端设备, 或者正确译码了上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数据信息,但是,考虑到系统开销的问题,网络设备没 有立即给该AUL终端设备反馈HARQ状态信息,而是等待终端设备进行多次AUL传输,然 后通过一次下行传输同时反馈多个AUL传输的HARQ进程对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一次上行突发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并不能代表上行信道状态变差,如果终端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就增加CWS,终端设备可能会在更长的时间内不能占用信道,从而可能会造成信道资源利用率的下降,以及可能会造成终端设备的传输效率下 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用于在非授权频谱上 的免调度许可传输的场景下,终端设备在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时合理地调整CWS,达 到适应信道状态并避免对上行CWS的过度惩罚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2至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 种信道侦听方法的示意图。
步骤210:终端设备进行第一LBT。
本步骤的操作可以是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实现。
步骤220:在第一LBT成功后,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
应理解,一次上行突发为终端设备进行一次基于随机回退的CCA的LBT成功后发送数 据包占用的时频资源。上行突发包括至少一个时间单元,该至少一个时间单元可以是在时间 上连续的,例如,上行突发包括的TTI或子帧的序号是连续的。该至少一个时间单元也可以 是在时间上不连续的,该上行突发中包含的任意两个相邻时间单元之间可以有空隙,例如, 上行突发不占用时间单元起始与结尾处的时域资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免调度许可AUL的上行信息,或者在第一突 发上发送部分AUL上行信息,以上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其他上行突发,例如第 二上行突发和第三上行突发。任意两个不同的上行突发在时间上不连续,例如图2中的第一 上行突发和第二上行突发。
本步骤中发送的动作可以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收发器121来实现,当然,也可以是图 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来控制收发器121实现。
步骤230: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CWS。
第一种方式中,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 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大 于第一CWS。
本步骤的操作可以是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实现。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 包,所述第二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
可选的,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对应于AUL传输和SUL传输的HARQ状态信息,或者,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对应于AUL传输的HARQ状态信息而不包括对 应于SUL传输的HARQ状态信息。应理解,上述对于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描述同 样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引入一个定时器来确定CWS,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第 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的起点,具体的说,该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第二参考时间单元的结 束时刻或起始时刻,定时器的长度为第一时间门限。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定时器的起始时刻为 第二参考时间单元的结束时刻进行举例。应理解,以上对定时器起点和长度的描述同样适用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突发对应的定时器,例如,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上行突发对 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的起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形:
情形1
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第一上行突发中的某一个时间单元,例如,某 一个子帧或TTI。可选的,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第一上行突发中结束的 子帧或TTI,具体的说,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的起点为第一上行突发的结束时刻,如 图3中(a)所示。可选的,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第一上行突发中最早的 子帧或TTI,具体的说,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的起点为第一上行突发中最早的子帧或 TTI的结束时刻,如图3中(b)所示。
情形2
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第一上行突发中的目标时间单元之后间隔第三 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可选的,第一上行突发中的目标时间单元为第一上行突发中的第一个 时间单元,例如,目标时间单元为第一上行突发中的第一个子帧或TTI,具体的说,第一上 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的起点为第一上行突发中第一个子帧或TTI之后间隔第三时间长度的时 刻,如图3中(c)所示。
可选的,第二时间长度可以是协议或法规定义的,例如,可以预先设置在终端设备中。 或者,该第二时间长度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或者通过物理层信令通知的。进一 步的,第二时间长度可以为HARQ状态信息反馈时延或者大于该反馈时延。具体的,网络设 备接收到上行数据信息后,对该数据信息进行HARQ状态信息反馈存在时延,例如,时间单 元#n上的数据信息对应的HARQ状态信息最早可以在#n+k上反馈,这种情况称HARQ状态 信息反馈时延为k个时间单元,可选的,第二时间长度可以为k个子帧或TTI,例如,第二 时间长度可以为k=4个子帧或TTI。
应理解,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存在的两种可能的情形同样适用于本发 明实施例中其他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例如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等, 后文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的时间单元,例如, 终端设备在某一个TTI确定第二CWS,则,该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该TTI,或者,为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例如,该起始时间单元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时序关系确定的一个起 始时间单元。下文分别描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包括的两种可能:
可能性1: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的时间单元,此时第一时间长度 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起点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的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长度。 在该种可能性中,第一时间长度大于第一时间门限表明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的时间单元 超过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的终点,称为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定时器。
应理解,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的时间单元是终端设备进行第二LBT之前的一个时间 单元,例如,终端设备有需要发送的上行AUL信息,在进行第二LBT占用非授权信道之前需要确定第二LBT对应的第二CWS。
可选地,在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的时间单元,终端设备没有需要发送的上行AUL信 息。例如,在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超时,且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立即增加CWS,即确定第二CWS,一段时间后终端设备有需发送的上行AUL信息时, 终端设备根据第二CWS进行第二LBT,在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上 行信息。
可能性2: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例如,该起始时间单元 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时序关系确定的一个起始时间单元。可选的,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 单元可以为第二上行突发中第一个(最早的)子帧或TTI。在该种可能性中,第一时间长度 大于第一时间门限表明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或起始时刻超过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 时器的终点,称为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定时器。
应理解,第一参考时间单元包括的两种可能的情况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上行 突发对应的第一参考时间,例如第三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一参考时间等,后文不予赘述。
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时间长度, 即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的起点间隔第一时间长度。
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 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大于第一CWS,第 一CWS为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如图3(a),(b),(c)所示,终端设备在 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一参 考时间单元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T1,应理解,如前文所述指示HARQ状态的第 一指示信息包括HARQ-ACK反馈信息和UL grant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 增加CWS,即第二CWS大于第一CWS,第一CWS为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 具体的,第二LBT前一次的LBT指前一次基于随机回退CCA的LBT,如非特别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中描述的LBT均为基于随机回退CCA的LBT,之后不予赘述。
应理解,终端设备每一次进行LBT对应的CWS是在终端设备前一次LBT对应的CWS的基础上调整的,其中调整包括增加、保持不变和减小。例如,如果确定本次LBT对应的 CWS增加,则相比于前一次LBT对应的CWS增加到CWS集合中下一个更高的取值,如果 确定本次LBT对应的CWS保持不变,则保持与前一次LBT对应的CWS相同。
所述第一CWS与所述第二CWS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或者说,所述第一CWS为所述第二LBT前一次LBT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的CWS。
应理解,每个终端设备在接入信道时可以根据业务类型,使用至少两种接入优先级 (Priority class)中的其中一种进行LBT。对于每种接入优先级,对应特定的一套CWS取值 集合,例如对于4种接入优先级,接入优先级1的CWS集合为{3,7},接入优先级2的CWS 集合为{7,15},接入优先级3的CWS集合为{15,31,63,127,255,511,1023},接入优先级4的CWS集合为{15,31,63,127,255,511,1023}。终端设备每次执行LBT之前调整CWS时,执行的CWS增加或减小或保持不变的调整操作是针对该至少两种接入优先级中的每一种的,而不仅 限于执行该LBT所使用的接入优先级。例如对于4种接入优先级,终端设备使用接入优先级 1执行LBT前,若需要增加CWS,则对4种接入优先级中的每一种,都将CWS增加到该接 入优先级对应的CWS取值集合中的下一个更高的取值,然后使用接入优先级1调整后的CWS 取值执行LBT。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任意两个CWS之间的大小关系都是指同一接 入优先级下的两个CWS之间的关系。例如第二CWS大于第一CWS,是指对于任一接入优 先级,将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增加至第二LBT对应的第二CWS。再例如第二CWS等 于第一CWS,是指对于任一接入优先级,使第二LBT对应的第二CWS保持与第一LBT对 应的第一CWS相等。
应理解,上述第一CWS和第二CWS的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发 明的其他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任意两个CWS之间的大小关系都是指同一接入优 先级下的两个CWS之间的关系。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 示信息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之前未接收到用于指 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 考时间单元之后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之前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开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内 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 参考时间和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内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 情况下,第二CWS大于第一CWS,第一CWS为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即 终端设备增加CWS。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 二参考时间单元,即定时器起点之前以及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此时对于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定时器的第二上行突发,终端设备增加CWS。
可选的,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终端设备在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 二参考时间开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内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 第二CWS大于第一CWS,第一CWS为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即终端设备增加CWS。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定时结束之后和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之前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此时对于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定时器的第二上行突发,终端设备增加CWS。
第二种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并且所述终端设备在所 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CWS 等于第一CWS。
应理解,第二LBT前一次的LBT指前一次基于随机回退CCA的LBT。
如图5所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 且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一参考时间单元未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T1,应理解,如 前文所述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HARQ-ACK反馈信息和UL grant中的至少一 个。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不增加CWS,即第二CWS等于第一CWS,第一CWS为第 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
可选的,在该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满足前文所述的情 形3时,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包括:当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不晚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 二参考时间单元的情况下,或者,当第一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终端设备在第一 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和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之间未接收到包含HARQ状态的第一 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不增加CWS,即第二CWS等于第一CWS,第一CWS为第二 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CWS。
可选的,在第三种方式中,在第一时间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所述终端设 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 二CWS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的,其中,第二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 突发之前接收到的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指示信息。
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 且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一参考时间单元未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T1,应理解,如 前文所述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HARQ-ACK反馈信息和UL grant中的至少一 个。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上行突发之前的HARQ状态信息来确定第二CWS, 其中,终端设备根据HARQ状态信息调整CWS可以复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方式可以作为独立的方案独立使用,或者任意两种作为一个整 体方案,或者,三种方案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方案。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终端设 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和第二上行突发之前的时间内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 示信息,以及第二上行突发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考时间单元之后的第一个上行突发 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增加CWS,即第二CWS大于所述第一CWS,第一CWS为第二LBT前 一次的LBT对应的CWS,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考时间单元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 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考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 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时间门限。应理解,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考 时间单元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的结束时间单元。在该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只 对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超时之后出现的第一个上行突发增加CWS。可选的,第二上行 突发可以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考时间单元之后的第一个AUL上行突发。可选的,第 二上行突发可以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考时间单元之后的第一个进行基于随机回退 CCA的LBT的上行突发。可选的,第二上行突发可以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三参考时间 单元之后的第一个进行基于随机回退CCA的LBT的AUL上行突发。
终端设备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结合一个时间门限,例如定时器,来 确定CWS。当终端设备在发送一个上行突发(称为第一上行突发)之后,如果未接收到带有 HARQ状态的指示信息(称为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在第一上行突发和第二上行突发之间未接 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且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一时间门限,即第一 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时长,则将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增加后再执行信道侦听。通过 设置时间门限,例如定时器,在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定时器且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的 情况下增加CWS,从而避免了因为反馈HARQ状态信息存在时延,在一次上行突发之后的 一个时间间隔(例如小于时延的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网络设备反馈的HARQ状态信息就增 加CWS,因此,避免过度增加CWS而降低终端设备接入信道的成功率,使得终端设备在进 行AUL上行传输时更合理地适应信道状态。
图8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的过程示意图,图9和图10给出 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的时序图,下面结合图8-10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步骤810: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
步骤820:终端设备进行第一LBT。
本步骤的操作可以是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实现。
步骤830:在第一LBT成功后,在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二上行突 发晚于第一上行突发。
上述步骤中发送的动作可以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收发器121来实现,当然,也可以是 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来控制收发器121实现。
步骤840: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CWS。
其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间长度, 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间长度;
第一种方式中,在第二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 间门限,以及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的时间内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 情况下,并且,在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相比于第三CWS未增加的情况下,第二CWS 大于第四CWS,第四CWS为第二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第三CWS为第一LBT 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第二种方式中,在第二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 间门限,以及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的时间内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 情况下,并且,在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相比于第三CWS增加的情况下,第二CWS等于第四CWS,第四CWS为第二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第三CWS为第一LBT 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具体的,在第三上行突发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即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 第一时间门限的情况下,当第一上行突发和第三上行突发之间存在一个第二上行突发,其中 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为调整过的CWS,且第一参考时间未超出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定 时器,即第二时间长度小于第一时间门限,则终端设备不增加第二CWS。或者说,终端设备 以已经调整过CWS的第二上行突发重启一个新的定时器,并根据第二上行突发和第三上行 突发之间的HARQ状态的接收情况和时间间隔确定第三上行突发对应的CWS。
进一步的,终端设备针对第二上行突发调整过CWS是指终端设备针对第二上行突发增 加过CWS。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上行突发和第三上行突发之间存在某个上行突发,该上行突 发对应的CWS相比于前一次LBT对应的CWS保持不变,或者相比于前一次LBT对应的CWS减小过,则终端设备需要增加第二CWS。只有当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为增加过的CWS 时,终端设备才不增加第三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CWS,避免重复惩罚CWS;如果第二上行 突发保持CWS不变或减小了CWS,则终端设备增加CWS,即第二CWS大于第四CWS,第 四CWS为第二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应理解,第二LBT前一次的LBT指前一次 基于随机回退CCA的LBT。
可选的,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可以是根据包含HARQ状态的指示信息增加的,如图7所示,例如,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上行突发之前收到的HARQ状态信息为NACK,因此 终端设备增加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
可选的,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可以是由于HARQ状态接收超时而增加的,如图8所示,例如,第二上行突发超出了之前某个突发的定时器,且两次突发之间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增加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方案,或者可以作为 独立的方案单独使用。
本步骤的操作可以是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实现。
步骤850:根据第二CWS进行第二LBT。
本步骤的操作可以是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实现。
步骤860:在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第三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三数据包,第三上行突 发晚于第二上行突发。
本步骤中发送的动作可以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收发器121来实现,当然,也可以是图 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来控制收发器121实现。
应理解,前文中关于CWS和LBT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此处不予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的时间单元,例如, 终端设备在某一个TTI确定第二CWS,则,该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该TTI,或者,为第三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例如,该起始时间单元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时序关系确定的一个起 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间 隔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 单元之后;以及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元;或者,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间隔第三 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之 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 参考时间单元可以是不同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 元;或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CWS与所述第三CWS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所述第二CWS与所述第四CWS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
应理解,终端设备每一次进行LBT对应的CWS是在终端设备前一次LBT对应的CWS的基础上调整的,其中调整包括增加、保持不变和减小。例如,如果确定本次LBT对应的 CWS增加,则相比于前一次LBT对应的CWS增加到CWS集合中下一个更高的取值,如果 确定本次LBT对应的CWS保持不变,则保持与前一次LBT对应的CWS相同。
应理解,每个终端设备在接入信道时可以根据业务类型,使用至少两种接入优先级 (Priority class)中的其中一种进行LBT。对于每种接入优先级,对应特定的一套CWS取值 集合,例如对于4种接入优先级,接入优先级1的CWS集合为{3,7},接入优先级2的CWS 集合为{7,15},接入优先级3的CWS集合为{15,31,63,127,255,511,1023},接入优先级4的CWS集合为{15,31,63,127,255,511,1023}。终端设备每次执行LBT之前调整CWS时,执行的CWS增加或减小或保持不变的调整操作是针对该至少两种接入优先级中的每一种的,而不仅 限于执行该LBT所使用的接入优先级。例如对于4种接入优先级,终端设备使用接入优先级 1执行LBT前,若需要增加CWS,则对4种接入优先级中的每一种,都将CWS增加到该接 入优先级对应的CWS取值集合中的下一个更高的取值,然后使用接入优先级1调整后的CWS 取值执行LBT。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任意两个CWS之间的大小关系都是指同一接 入优先级下的两个CWS之间的关系。例如第二CWS大于第一CWS,是指对于任一接入优 先级,将第一LBT对应的第一CWS增加至第二LBT对应的第二CWS。再例如第二CWS等 于第一CWS,是指对于任一接入优先级,使第二LBT对应的第二CWS保持与第一LBT对 应的第一CWS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CWS的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与所述第一LBT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可以为预先定义的或者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
可选的,所述第三时间长度可以与网络设备反馈HARQ状态的时延相关。例如,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以及第一上行 突发和第三上行突发之间终端设备已经增加过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CWS,且第一参考时间单 元未超出第二上行突发的定时器时长的情况下,终端设备不再由于第三上行突发超出第一上 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时长而增加第三上行突发对应的CWS,而保持第三上行突发对应的CWS 不变。相比于只要第一参考时间超出定时器时长终端设备就增加CWS的方法,可以避免在 短时间内已经增加过CWS的情况下再次由于定时器超时而增加CWS,避免了对CWS的过 度惩罚,提高了AUL场景下终端设备调整CWS的合理性。
图1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行信道侦听方法的时序图,下面结合图8和图 1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方法。
步骤810: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
步骤820:所述终端设备进行第一LBT;
本步骤的操作可以是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实现。
步骤830:在所述第一LBT成功后,在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 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
步骤840:所述终端设备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CWS;
其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一时间长 度,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间隔第二时间长度; 在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门限,和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时间门 限,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 下,所述第二CWS为在第一CWS的基础上增加一次的CWS,所述第一CWS为所述第一 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应理解,前文中关于CWS和LBT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此处不予赘述。
具体的,在第三上行突发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即第一时间长度大于或等于 第一时间门限,且第三上行突发超出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即第二时间长度大于或等 于第一时间门限,以及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之后和第三上行突发之前未接收到用于指示 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只增加一次CWS,即第一CWS为在第二CWS 的基础上增加一次之后的CWS,第二CWS为所述第一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
如图9所示,第三上行突发同时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T1和第二上行突发对应 的定时器T2,且终端设备在第一上行突发和第三上行突发之间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 态的第一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只增加一次CWS,具体的说,第三上行突发对应 的第一CWS大于第二CWS,第二CWS为所述第一LBT的前一次LBT对应的CWS,且第 一CWS为同一接入优先级的CWS集合中大于第二CWS的CWS中最小的CWS。需要说明 的是,接入优先级的概念如前文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步骤的操作可以是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实现。
步骤850:根据所述第二CWS进行第二LBT。
本步骤的操作可以是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实现。
步骤860: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第三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三数据包,所述第 三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
上述步骤中发送的动作可以由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收发器121来实现,当然,也可以是 图12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来控制收发器121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二CWS的时间单元,例如, 终端设备在某一个TTI确定第二CWS,则,该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该TTI,或者,为第三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例如,该起始时间单元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时序关系确定的一个起 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元; 或者,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间 隔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 单元之后;以及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元;或者,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间隔第三 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之 后。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和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 参考时间单元可以是不同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 元;或所述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CWS的时间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
可选的,第一CWS与第二CWS对应同一接入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与所述第一LBT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时间长度可以为预先定义的或者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
可选的,所述第三时间长度可以与网络设备反馈HARQ状态的时延相关。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超出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一时间门限,即第一上行 突发对应的定时器时长,第一参考时间单元还超出第二上行突发对应的定时器时长,且在第 一上行突发之后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即在终端设备超出多个上行突发对应的 定时器且未接收到HARQ状态信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只增加一次CWS,避免了多次超时 的情况下对CWS的过度惩罚,增加了AUL场景下终端设备调整CWS的合理性。
图12为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能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 法。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中两个终端设备116和122中的任一个。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收发 器121,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122,存储器123和调制解调器处理器(modem processor)124。
收发器121可以调节(例如,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该输出采样并生成上 行链路信号,该上行链路信号经由天线发射给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在下行链路上, 天线接收网络设备发射的下行链路信号。收发器121可以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 以及数字化等)从天线接收的信号并提供输入采样。收发器121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终端设备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包括在上行突发上发送数据包的功能,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技 术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实施例,具体细节此处不予赘述。
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有时也称为控制器或处理器,可包括基带处理器(basebandprocessor,BBP)(未示出),该基带处理器处理经数字化的收到信号以提取该信号中传达的信息 或数据比特。BBP通常按需或按期望实现在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内的一个或多个数字中或 实现为分开的集成电路(IC)。
在一个设计中,调制解调器处理器(modem processor)1004可包括编码器1241,调制器 1242,解码器1243,解调器1244。编码器1241用于对待发送信号进行编码。例如,编码器 1241可用于接收要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业务数据和/或信令消息,并对业务数据和信令消息进 行处理(例如,格式化、编码、或交织等)。调制器1242用于对编码器1241的输出信号进行 调制。例如,调制器可对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数据和/或信令)进行符号映射和/或调制等处理, 并提供输出采样。解调器1244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解调处理。例如,解调器1244处理输入 采样并提供符号估计。解码器1243用于对解调后的输入信号进行解码。例如,解码器1243 对解调后的输入信号解交织、和/或解码等处理,并输出解码后的信号(数据和/或信令)。编 码器1241、调制器1242、解调器1244和解码器1243可以由合成的调制解调处理器124来实 现。这些单元根据无线接入网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来进行处理。
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从应用处理器122接收可表示语音、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数字化数 据,并对这些数字化数据处理后以供传输。所属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可以支持多种通信系统的 多种无线通信协议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LTE,新空口,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高速分组接入(High SpeedPacket Access,HSPA)等 等。可选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中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可选的,该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和应用处理器122可以是集成在一个处理器芯片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124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处理功能,包括确定CWS 和进行LBT,调制解调处理器124也可以和收发器121一起实现发送数据包和进行LBT的功 能,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装置实施例,具体细节此处不予赘述。
存储器123用于存储用于支持所述终端设备通信的程序代码(有时也称为程序,指令,软 件等)和/或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器12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用于存储程 序代码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或应用处理器122内部的存储单元,或者可以是与调制解调 器处理器124或应用处理器122独立的外部存储单元,或者还可以是包括调制解调器处理器 124或应用处理器122内部的存储单元以及与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4或应用处理器122独立 的外部存储单元的部件。
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 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其他集成电路、或者其任意组合。调制解调器处 理器121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 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器件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 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或者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诸方面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块、模块、 电路和算法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存储在存储器中或另一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并由处理器或其 它处理设备执行的指令、或这两者的组合。作为示例,本文中描述的设备可用在任何电路、 硬件组件、IC、或IC芯片中。本申请所公开的存储器可以是任何类型和大小的存储器,且可 被配置成存储所需的任何类型的信息。为清楚地解说这种可互换性,以上已经以其功能性的 形式一般地描述了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此类功能性如何被实现取决于 具体应用、设计选择和/或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 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1对终端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 进行的动作。收发器121连接至调制解调器处理器121并且通过天线发送或接收无线信号, 所述天线可以单个天线或多个天线。存储器123用于存储终端设备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方法 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用于支持所述终端设备通信的程序代码。
本发明示例还提供一种装置(例如,集成电路、无线设备、电路模块等)用于实现上述 方法。实现本文描述方法的装置可以是自立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设备可以是 (i)自立的IC;(ii)具有一个或多个1C的集合,其可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存储器 IC;(iii)RFIC,诸如RF接收机或RF发射机/接收机;(iv)ASIC,诸如移动站调制解调器; (v)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vi)接收机、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机、或者移动单元;(vii)其他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硬件层、 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 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unit,MMU)和内 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 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 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以及即时通 信软件等应用。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 构,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 输信号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 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 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 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 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 例的范围。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 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 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 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versatile disc,DVD) 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 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 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 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 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 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 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 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 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 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 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 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 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描述顺序的先后并不意味着执 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 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 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 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 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 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 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 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 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 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 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 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 机,服务器,或者接入网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 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 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侦听上行信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第一先侦听后发送(listen before talk,LBT),在所述第一LBT成功后,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
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其中,所述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包括:
在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位于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起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后,以及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起未接收到用于指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增加第一竞争窗大小得到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或
在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位于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起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内,并且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起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与第一竞争窗大小相同;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进行第二LBT,
其中,所述第一竞争窗大小为所述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竞争窗大小;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确定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的时间单元,或者,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LBT对应的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晚于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间隔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的第一个上行突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竞争窗大小与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位于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起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后,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刻位于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的结束时刻起始的所述第一时间门限之后;
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位于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起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内,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刻位于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的结束时刻起始的所述第一时间门限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为所述第一LBT。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时间长度为预先定义的或者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时隙,或者,一个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符号。
10.一种无线装置,包括:
用于进行第一先侦听后发送(listen before talk,LBT)的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一LBT成功后,在第一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一数据包的单元;
用于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的单元,其中,所述确定第二竞争窗大小的单元包括:
用于在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位于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起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后,以及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起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增加第一竞争窗大小得到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的单元;或
用于在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位于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起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内,并且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起未接收到用于指示HARQ状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保持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与第一竞争窗大小相同的单元;以及
所述无线装置还包括: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进行第二LBT的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竞争窗大小为所述第二LBT前一次的LBT对应的竞争窗大小;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确定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的时间单元,或者,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LBT对应的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中的时间单元,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晚于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为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间隔第三时间长度的时间单元,并且,所述第二参考时间单元在所述第一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之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第二LBT成功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上发送第二数据包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上行突发晚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上行突发为所述第一上行突发之后的第一个上行突发。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竞争窗大小与所述第二竞争窗大小对应于同一接入优先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间单元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位于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起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后,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刻位于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的结束时刻起始的所述第一时间门限之后;
所述第一参考时间单元位于从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起始的第一时间门限之内,为:所述第二上行突发的起始时刻位于从所述第一上行突发对应的第二参考时间单元的结束时刻起始的所述第一时间门限之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LBT的前一次LBT为所述第一LBT。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时间长度为预先定义的或者为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时隙,或者一个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符号。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存储介质,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377909.3A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53346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7909.3A CN115334689A (zh)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3176 WO2019056368A1 (zh)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80095217.7A CN111133828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0377909.3A CN115334689A (zh)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217.7A Division CN111133828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689A true CN115334689A (zh) 2022-11-11

Family

ID=6580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217.7A Active CN111133828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CN202210377909.3A Pending CN115334689A (zh)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217.7A Active CN111133828B (zh) 2017-09-25 2017-09-25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357043B2 (zh)
EP (2) EP4037419A1 (zh)
JP (1) JP6955093B2 (zh)
CN (2) CN111133828B (zh)
BR (1) BR112020005866A2 (zh)
ES (1) ES2925776T3 (zh)
RU (1) RU2747845C1 (zh)
WO (1) WO20190563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2033A (zh) 2018-02-16 2020-11-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通信节点及由其执行的方法
EP3629505A1 (en) * 2018-09-25 2020-04-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involved in transmission of data
US11363465B2 (en) 2018-09-26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censed supplemental uplink as fallback with unlicensed uplink and downlink
US11291046B2 (en) * 2018-10-18 2022-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dures f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DE102018222846A1 (de) * 2018-12-21 2020-06-25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Bidirektionale Zeitplanung in Niedrigleistungs-Großraumnetzen
CN113170513A (zh) * 2019-03-29 2021-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竞争窗口大小的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399631B (zh) * 2019-08-16 2023-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竞争窗口维护方法及设备
US11632786B2 (en) * 2019-12-13 2023-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access contention management for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797251T3 (pl) * 2010-05-10 2017-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i sposób przydzielania zasobów transmisyjnych
US10499421B2 (en) * 2014-03-21 2019-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preamble and overhead signals for transmissions in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CN104052745B (zh) * 2014-06-18 2017-02-15 中南大学 面向802.11e VoIP应用的竞争窗口调整方法
US10637619B2 (en) * 2014-11-03 2020-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for LTE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7113886B (zh) * 2014-11-07 2020-07-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以选择的先听后说(lbt)方法执行lbt的第一无线电节点和其中的方法
JP6524259B2 (ja) 2015-05-12 2019-06-0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非免許帯域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競争ウィンドウサイズを調整する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EP3355646B1 (en) * 2015-09-21 2021-12-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unlicensed band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655990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竞争窗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6656428B (zh) * 2015-10-28 2020-05-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窗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5306176B (zh) * 2015-11-13 2019-08-0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q学习的车载网mac协议的实现方法
US11388750B2 (en) * 2016-01-29 2022-07-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downlink LBT paramet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EP3761744A1 (en) * 2016-04-22 2021-0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nscheduled uplink transmissions on unlicensed bands
US10687330B2 (en) * 2016-07-21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on an uplink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EP3498033B1 (en) * 2016-08-12 2020-07-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bt parameters for srs transmission
CN110622598B (zh) * 2017-03-24 2023-08-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控制在半持久分配的资源上的上行链路无线电传输
US11659592B2 (en) * 2018-01-19 2023-05-23 Apple Inc. Contention window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FELAA systems
US11856607B2 (en) * 2019-03-14 2023-12-26 Apple Inc. CWS adjustment for NR systems operating o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962531B2 (en) * 2019-03-29 2024-04-16 Apple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SI-RS) as part of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DRS) configuration and indication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NR-U)
KR20210141700A (ko) * 2019-03-29 2021-11-23 애플 인크. 뉴 라디오(nr)에 대한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반복 요청(harq) 송신들
WO2021007369A1 (en) * 2019-07-08 2021-01-14 Apple Inc. Fbe framework for nr systems operating on unlicensed spectrum
JP7284873B2 (ja) * 2019-11-07 2023-05-31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上りリンクチャネルを送受信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25776T3 (es) 2022-10-19
JP6955093B2 (ja) 2021-10-27
EP3678444B1 (en) 2022-06-01
EP3678444A4 (en) 2020-08-26
US20220272751A1 (en) 2022-08-25
US11357043B2 (en) 2022-06-07
CN111133828A (zh) 2020-05-08
JP2020535714A (ja) 2020-12-03
BR112020005866A2 (pt) 2020-09-29
EP3678444A1 (en) 2020-07-08
EP4037419A1 (en) 2022-08-03
RU2747845C1 (ru) 2021-05-17
US11792847B2 (en) 2023-10-17
US20200288498A1 (en) 2020-09-10
CN111133828B (zh) 2022-04-22
WO2019056368A1 (zh)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3828B (zh) 上行信道侦听的方法和装置
EP3529930B1 (en) Harq feedback for unscheduled uplink
CN107548159B (zh) 处理上行链路传输的装置及方法
US11595991B2 (en) Method for indicating the allocated resources for a HARQ message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a low-complexity, narrowband terminal
CN107155188B (zh) 处理非许可频带中传输的装置及方法
CN116346292A (zh) 传递上行链路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EP3185450A1 (en) Data processing implement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EP3787366B1 (en) Joint resource pools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s
EP3648384B1 (en) Method for repeated transmission and terminal device
JP7047061B2 (ja) 自律送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1148263A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113077B (zh) 用于未授权频带中的上行链路传输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CN105659678B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104689B2 (en) Wireless shared spectrum access contention based on HARQ feedback
CN107771400A (zh) 在未授权带中发送上行链路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12580B (zh) 用于在开放频谱上传输数据的第一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19916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band based channel access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6134876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KR20210084614A (ko) 메시지 송신 방법, 메시지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저장매체
CN111132310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