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4401A -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4401A
CN115334401A CN202211075781.1A CN202211075781A CN115334401A CN 115334401 A CN115334401 A CN 115334401A CN 202211075781 A CN202211075781 A CN 202211075781A CN 115334401 A CN115334401 A CN 115334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lug
eartip
support
earbud
ear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57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L·胡维
B·G·博泽
E·L·王
P·钱
G·K·特瑞纳
S·C·格里克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334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44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Earpiece supports, e.g. ear h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内部支持部件的耳机耳塞以及用于制造该耳机耳塞的方法。不同支撑部件可以在外耳塞体的外表面的特定部分处提供特定量和类型的额外刚度,可以预计该特定部分在将耳塞子组件定位于耳道内时与耳道几何形状的特定部分交接,使得耳塞子组件可适形于耳道的各种形状,同时保持声学密封。至少一个支撑部件可以在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在耳塞子组件被定位于耳道内时,内耳塞空间可以向鼓膜传输声音)的特定部分处提供特定量和类型的刚度,使得耳塞子组件可以确保有效的声音路径,同时还至少部分地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8月31日、申请号为202010031194.7、发明名称为“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为202010031194.7的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8月31日、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50032.X、发明名称为“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9月30日提交的先前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234,864,2016年8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5/253,794,以及2016年8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5/253,802的权益。这些较早申请的每个都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以及用于制造该耳机耳塞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论是在旅行时收听来自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声音还是在家时收听来自剧院系统的声音,消费者通常都使用耳机而不是开放式扬声器来这样做。一些耳机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驱动器,用于发射声波的听筒和通信地耦接到驱动器并可插入用户耳道中的耳塞,该耳塞用于将声波从驱动器,通过用户耳道向用户的鼓膜引导。在用户佩戴此类耳机时,耳塞可以变形,以便在用户耳道内部配合。然而,此类耳塞通常不能获得或保持与特定用户耳道的独特形状基本匹配的,以便形成有效声学密封的变形形状。因此,需要用于听筒的另选的耳塞。
发明内容
本文档描述了具有内部支持部件的耳机耳塞以及用于制造该耳机耳塞的方法。
作为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的耳塞可以包括内耳塞体,该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前端,该内耳塞前端具有通过内耳塞前端的内耳塞前开口;内耳塞后端,该内耳塞后端具有通过内耳塞后端的内耳塞后开口;内耳塞内表面,该内耳塞内表面在内耳塞前开口和内耳塞后开口之间延伸,用于限定内耳塞空间;以及内耳塞外表面,该内耳塞外表面绕内耳塞内表面在内耳塞前端和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该耳塞还可以包括操作以在耳塞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时变形的外耳塞体。外耳塞体可以包括:外耳塞前端,该外耳塞前端具有通过外耳塞前端的外耳塞前开口,其中外耳塞前端耦接到内耳塞前端,用于至少部分地对准内耳塞前开口和外耳塞前开口;外耳塞后端,该外耳塞后端具有通过外耳塞后端的外耳塞后开口;外耳塞内表面,该外耳塞内表面在外耳塞前开口和外耳塞后开口之间延伸,用于限定外耳塞空间;以及外耳塞外表面,该外耳塞外表面绕外耳塞内表面在外耳塞前端和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该耳塞还可以包括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在第一支撑体端部和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支撑体。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和外耳塞内表面中的一者。内部支撑子系统还包括从第二支撑体端部延伸的翼。翼的翼表面部分与内耳塞外表面和外耳塞内表面中的另一者的接口表面部分交接。翼表面部分的轮廓匹配接口表面部分的轮廓。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与发声部件一起使用的耳塞可以包括外耳塞体,该外耳塞体限定外耳塞空间并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内耳塞体,该内耳塞体耦接到外耳塞体并至少部分地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内耳塞空间,用于传递来自发声部件的声音;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在耦接到内耳塞体的第一支撑体端部和与外耳塞体的接口部分交接的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支撑体,外耳塞体的接口部分相对于内耳塞空间的纵轴限定螺旋。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用于与发声部件一起使用的耳塞可以包括:外耳塞体,该外耳塞体限定外耳塞空间并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耦接到外耳塞体的支撑体。支撑体和外耳塞体的一部分一起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流体壳体空间。支撑体的一部分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内耳塞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内耳塞空间操作以执行如下至少一项操作:至少部分地保持发声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提供用于传递来自发声部件的声音的路径的至少一部分。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的听筒可以包括耳塞子组件,该耳塞子组件包括:内耳塞体;操作以在听筒至少部分定位于耳道内时变形的外耳塞体;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内耳塞体可以包括:内耳塞前端,该内耳塞前端具有通过内耳塞前端的内耳塞前开口;内耳塞后端,该内耳塞后端具有通过内耳塞后端的内耳塞后开口;内耳塞内表面,该内耳塞内表面在内耳塞前开口和内耳塞后开口之间延伸,用于限定内耳塞空间;以及内耳塞外表面,该内耳塞外表面绕内耳塞内表面在内耳塞前端和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外耳塞体可以包括:外耳塞前端,该外耳塞前端具有通过外耳塞前端的外耳塞前开口,其中外耳塞前端耦接到内耳塞前端,用于至少部分地对准内耳塞前开口和外耳塞前开口;外耳塞后端,该外耳塞后端具有通过外耳塞后端的外耳塞后开口;外耳塞内表面,该外耳塞内表面在外耳塞前开口和外耳塞后开口之间延伸,用于限定外耳塞空间;以及外耳塞外表面,该外耳塞外表面绕外耳塞内表面在外耳塞前端和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内部支撑子系统可以包括内部支撑部件,其中内部支撑部件接触内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内部支撑部件至少部分地绕内耳塞空间并沿内耳塞空间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并且其中内部支撑部件操作以确保在听筒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时沿内耳塞空间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存在内耳塞空间的截面区域。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以至少部分定位于耳道内的听筒可以包括换能器子组件;耳塞子组件,该耳塞子组件包括限定外耳塞空间并操作以至少部分定位于耳道内的外耳塞体,以及耦接到外耳塞体并至少部分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内耳塞空间的内耳塞体;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内部支撑部件,其中内部支撑部件至少部分地将换能器子组件耦接到耳塞子组件,使得换能器子组件操作以向内耳塞空间中发出声音,并且其中内部支撑部件操作以确保在听筒至少部分定位于耳道内时沿内耳塞空间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存在内耳塞空间的截面区域。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的听筒可以包括换能器子组件;耳塞子组件,该耳塞子组件包括限定外耳塞空间并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于耳道内的外耳塞体,以及耦接到外耳塞体并至少部分地在外耳塞空间内限定内耳塞空间的内耳塞体;以及内部支撑子系统,该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内部支撑部件,其中内部支撑部件至少部分地将换能器子组件耦接到耳塞子组件,使得换能器子组件操作以向内耳塞空间中发出声音,并且其中内部支撑部件的一部分在内耳塞体内至少部分地绕内耳塞空间延伸。
提供本发明内容仅为概述一些示例实施方案以便提供对本文档中所述主题的一些方面的基本了解。因此,应当理解,本发明内容中所述的特征部仅为示例,而不应理解为以任何方式缩小本文所述主题的范围或实质。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一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部可与在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部组合或一起使用。本文所述主题的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书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下文论述参考以下附图,其中在全文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是指类似的部件,并且其中:
图1是例示性耳机组件的透视图,耳机组件包括两个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听筒,其中两个听筒中的一个被示为完全组装而两个听筒中的另一个被分解示出;
图2是翻转之前制造出的图1的听筒中的一个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的完全组装的听筒的截面图;
图4是翻转之前制造出的图1-图3的听筒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具有完全组装的内部支撑部件的另一个例示性听筒的截面图;
图6是图5的听筒的透视图,但是为分解图;
图7是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例示性耳塞子组件的顶部正视图;
图8是从图7的线VIII-VIII截取的图7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9是从图8的线IX-IX截取的图7和图8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10是从图8的线X-X截取的图7-图9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11是从图8的线XI-XI截取的图7-图10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12是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另一个例示性耳塞子组件的顶部正视图;
图13是从图12的线XIII-XIII截取的图12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14是从图13的线XIV-XIV截取的图12和图13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15是从图13的线XV-XV截取的图12-图14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16是从图13的线XVI-XVI截取的图12-图15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17是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另一个例示性听筒的顶部正视图;
图18是从图17的线XVIII-XVIII截取的图17的听筒的截面图;
图19是从图18的线XIX-XIX截取的图17和图18的听筒的底部正视图;
图20是从图18的线XX-XX截取的图17-图19的听筒的顶部正视图,但仅示出了外耳塞部分的后端;
图21是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另一个例示性听筒的顶部正视图;
图22是从图21的线XXII-XXII截取的图21的听筒的截面图;
图23是从图22的线XXIII-XXIII截取的图21和图22的听筒的截面图;
图24是从图21的线XXIV-XXIV截取的图21-图23的听筒的截面图;
图25是从图24的线XXV-XXV截取的图21-图24的耳机的截面图;
图26是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另一个例示性耳塞子组件的顶部正视图;
图27是从图26的线XXVII-XXVII截取的图26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28是从图27的线XXVIII-XXVIII截取的图26和图27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29是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另一个例示性耳塞子组件的顶部正视图;
图30是从图29的线XXX-XXX截取的图29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31是从图30的线XXXI-XXXI截取的图29和图30的耳塞子组件的截面图;
图32是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另一个例示性听筒的顶部正视图;
图33是从图32的线XXXIII-XXXIII截取的图32的听筒的截面图;并且
图34是从图33的线XXXIV-XXXIV截取的图32和图33的听筒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并参考图1-图34描述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以及用于制造该耳机耳塞的方法。
耳机耳塞的听筒可以包括操作以发出声音的换能器子组件以及操作以变形从而在用户耳道内部配合的耳塞子组件。耳塞子组件可以包括外耳塞体,该外耳塞体可以限定听筒的外表面,该外表面可以适形于用户耳道的几何形状,以形成听筒和用户之间相容且舒适的声学密封。耳塞子组件还可以包括耦接到换能器子组件和外耳塞体的内耳塞体。内耳塞体可以限定至少部分地位于由外耳塞体限定的外耳塞空间内的内耳塞空间,其中内耳塞空间操作以将换能器子组件发出的声音通过外耳塞空间传递到用户耳道中。独立于耳塞子组件的内耳塞体和/或外耳塞体的任何几何形状或材料可变性,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子系统以改变耳塞子组件的耳塞体的有效刚度,用于影响耳塞子组件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可以定位并配置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不同支撑部件以在外耳塞体的外表面的特定部分处提供特定量和类型的额外刚度,可以预计该特定部分会在将耳塞子组件定位于用户耳道内时与用户耳道几何形状的特定部分交接(例如,使得耳塞子组件操作以适形于沿耳道的表面的不同隆起,同时保持声学密封并同时给用户提供舒适性)。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定位并配置内部支撑子系统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件以在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的特定部分处提供特定量和类型的额外刚度(例如,使得内耳塞空间操作以确保有效声音路径,同时还至少部分地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
图1-图4
例如,如图1所示,耳机组件100可以提供任何适当的耳机,耳机可以包括一个听筒或一对听筒,诸如用于用户左耳的第一听筒组件110和用于用户右耳的第二听筒组件120。在用户通过将每个听筒的耳塞的至少一部分插入相应耳道中而佩戴耳机组件100时,耳塞的该部分操作以变形,以便配合在特定用户耳道的独特形状内,而且向外挤压用户耳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有效的声学密封,该声学密封可以适于在耳道中保持耳塞,从而可以从听筒,通过耳道向用户鼓膜提供声音。可以将此类听筒称为入耳式听筒或耳内监测器(“IEM”),或者有时称为耳筒(例如,耳道内耳筒或闭塞耳筒)。
如图1以及图2-图4所示,听筒120可以包括外壳子组件130、发声子组件140和耳塞子组件150。外壳子组件130操作以容纳发声子组件140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将发声子组件140通信地耦接到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空间165。发声子组件140操作以发出声音S,用于通过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空间165传播。耳塞子组件150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在用户耳道内提供针对听筒120的舒适配合和/或在听筒120和耳道之间形成声学密封和/或在用户佩戴耳机组件100时通过耳道经内耳塞空间165传递声音S。应当理解,尽管图2-图4可能仅示出了耳机组件100的一对听筒110和120的听筒120,但听筒120的一个、一些或全部特征部独自和/或相对于用户耳朵也可以适用于听筒110(独自和/或相对于用户的另一只耳朵)。
外壳子组件130可以包括外壳部分132,外壳部分132可以至少部分地限定外壳空间134。外壳部分132可以提供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壳体操作以保护或保持发声子组件140的至少一部分在外壳空间134中。外壳子组件13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外壳部分132)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耦接到耳塞子组件150,使得发声子组件140能够与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空间165声学通信耦接。例如,外壳部分132可以包括外壳开口,外壳开口操作以使得发声子组件140发出声音S的一部分能够从外壳空间134向外延伸到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空间165中,使得发声子组件140可以在耳塞子组件150耦接到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时直接向内耳塞空间165中发出声音S。另选地,如图3所示,外壳部分132可以包括外壳开口135,在耳塞子组件150耦接到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时,外壳开口135操作以使得从发声子组件140发出的声音S能够离开外壳空间134,通过外壳开口135进入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空间16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子组件130还可以包括滤波器136(例如,跨越外壳开口135(例如,如图3所示)和/或跨越发声子组件140前方的耳塞空间165的截面),其中滤波器136操作以使得声音S能够从发声子组件140通过滤波器136传递,进入耳塞空间165中,同时防止任何有害物体(例如,蜡或碎屑)从耳塞空间165通过滤波器136,进入发声子组件140,由此保护发声子组件140的至少一部分。外壳子组件130,诸如外壳部分132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陶瓷、塑料及它们的任意组合构造。
可以至少部分地在外壳子组件130内提供发声子组件140,发声子组件140操作以在用户佩戴组件100时向内耳塞空间165中并向用户的鼓膜发出声音S。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2所示,发声子组件1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信地耦接到声源144的驱动器142。驱动器142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声学元件或部件(例如,一个或多个电声换能器),其操作以将从声源144接收的电音频信号转换成对应的声音S(例如,振动),由用户鼓膜接收。声源144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音频回放电路(例如,处理部件、存储器部件、通信部件和/或类似部件,诸如可以由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提供)和/或其部分,其操作以输出此类电音频信号,供至少一个驱动器142使用。外壳子组件130和发声子组件140在本文中可以单独和/或共同被称为驱动器子组件或换能器子组件。
耳塞子组件15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任何适当部分,从而在耳塞子组件150至少部分地保持在用户耳道内时,可以向耳塞子组件150的耳塞空间165的一部分中有效发出声音S,然后通过耳塞空间165朝向用户鼓膜传递出去。耳塞子组件150可以包括内耳塞部分160和耦接到内耳塞部分160的外耳塞部分170。内耳塞部分160可以包括可在内耳塞后端162和内耳塞前端168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164。例如,如图所示,内耳塞体164的内耳塞内表面161和内耳塞体164的相对内耳塞外表面169两者可以在内耳塞后端162和内耳塞前端168之间延伸。内耳塞空间165可以由内耳塞内表面161限定并且可以在可通过内耳塞后端162提供的内耳塞后开口163和可通过内耳塞前端1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167之间延伸。内耳塞空间165,从而内耳塞内表面161可以是处于其默认配置的任何适当形状,诸如圆柱形、立方体、长方体或任何不规则形状。内耳塞空间165的截面几何形状,从而内耳塞内表面161可以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例如,沿端部162和168之间的Z轴)是恒定的或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变化。类似地,内耳塞体164的内耳塞外表面169可以是处于其默认配置的任何适当形状,诸如圆柱形、立方体、长方体或任何不规则形状。内耳塞外表面169的截面几何形状可以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例如,沿端部162和168之间的Z轴)是恒定的或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变化。
外耳塞部分170可以包括可在外耳塞后端172和外耳塞前端1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174。例如,如图所示,外耳塞体174的外耳塞内表面171和外耳塞体1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179可以在外耳塞后端172和外耳塞前端178之间延伸。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外耳塞空间1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171限定(例如,在内耳塞体1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外耳塞内表面171的部分之间时,空间375的一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171和内耳塞外表面169之间限定,空间175的另一部分可以由内耳塞体164和内耳塞空间165占据)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172和外耳塞前端178之间延伸。此外,还如图1和图3所示,外耳塞后开口1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1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1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178提供。
外耳塞部分170可以藕接到耳塞部分接口155处的内耳塞部分160。例如,如图所示,外耳塞部分170的外耳塞前端178可以耦接到内耳塞部分160的内耳塞前端168,由此可以通过内耳塞前端1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167可以耦接到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178提供的外耳塞前开口177(例如,可以组合开口167的至少一部分和开口177的至少一部分以为声音S提供路径)。外耳塞部分170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或机制在耳塞部分接口155处耦接到内耳塞部分160,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适当的粘合剂(例如,胶或胶带)、任何适当的垫圈、任何适当的热熔或其他热处理、任何适当的过盈配合、任何适当的机械连接器等。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工艺(例如,单射或双射模制工艺)将外耳塞部分170模制到或通过其他方式在耳塞部分接口155处与内耳塞部分160集成。如图1和图3的功能配置中所示,外耳塞体174可以相对于内耳塞体164配置,使得外耳塞内表面171可以从接口155既绕着又沿着内耳塞外表面169延伸。外耳塞体174的外耳塞外表面179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包括例如基本弯曲或穹顶形状(例如,具有横贯或垂直于内耳塞体164的内耳塞空间165的声音S可以沿其行进的纵轴(例如,Z轴)的可变圆形或椭圆形截面区域)。可以基于预期用户或一般用户的耳道尺寸选择外耳塞外表面179的形状和长度,使得外耳塞外表面179操作以挠曲,以接收用户耳道的几何形状,从而提供过盈型配合,但操作以不挠曲到对用户耳朵形成显著压力那么大。例如,外耳塞外表面179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限定凹型结构,使得由外耳塞外表面179在外耳塞前端178和/或外耳塞后端172处限定的截面区域可以小于由外耳塞外表面179在外耳塞前端178和外耳塞后端172之间限定的截面区域。外耳塞外表面179的至少显著部分可以基本平滑,以确保在耳塞子组件150定位于用户耳道内时与用户耳道表面舒适地配合。
耳塞子组件150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构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由相同的材料(例如,在单射模制工艺中)或不同材料(例如,在双射模制工艺中)构造内耳塞部分160和外耳塞部分170,该材料可以在两个耳塞部分之间提供不同的特性(例如,出于美观原因提供不同颜色和/或出于功能的目的提供不同的结构特性(例如,刚度))。任何适当的材料都可用于内耳塞部分160和/或外耳塞部分170,包括例如硅树脂、橡胶、乳胶、泡沫或任何其他适当的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耳塞组件150(例如,至少外耳塞部分170)可以由弹性材料(例如,弹性体或其他复合材料)制造,弹性材料操作以在耳塞组件150至少部分地定位于用户耳道内时变形,使得外耳塞部分17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压缩,然后可以膨胀以压在用户耳道上,形成密封和/或将耳塞组件150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在用户耳道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基于其声学属性(例如,基于材料的声学吸收)选择用于耳塞组件150的至少一部分的材料。
耳塞子组件150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来制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耳塞子组件150可以使用模制工艺来制造。为了形成耳塞子组件150,可以沿耳塞子组件150的最外部分或任何其他适当部分将材料注射到模具中。例如,可以在耳塞子组件150的区域176(例如,绕耳塞子组件150的周边行进的单条线,诸如在外耳塞部分170处于图2和图4的未翻转配置中时,沿外耳塞体174的外耳塞内表面171的等分线)处向模具中注射材料。在完成此类模制工艺时,由此已经在模具中适当插入了材料,划分线可以保留在此类区域176处。此类划分线(未示出)可以对用户的眼睛可见和/或可以形成可通过用户触摸检测到的脊或隆起。为了使此类区域176处的此类划分线相对于用户隐藏,并使耳塞子组件150在插入用户耳道中时使用更舒适,可以翻转耳塞子组件15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如图所示,可以相对于内耳塞部分160从图2和图4的未翻转配置将外耳塞部分170翻转成图1和图3的翻转配置,使得外耳塞内表面171可以面对并围绕内耳塞外表面169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使得外耳塞后端172可以在翻转配置中比其在未翻转配置中更接近内耳塞后端162(例如,使得外耳塞后端172可以在翻转配置中距内耳塞后端162比接口155更近))。在此类实施方案中,一旦翻转了外耳塞部分170,区域176处的划分线就可以面对内耳塞部分160,从而远离用户的耳道,使得在使用期间可能接触用户耳道的外耳塞部分170的外耳塞外表面179(例如,图2和图4中翻转前的内表面)可以基本平滑且不包括此类划分线。
利用此类翻转方法,可以在翻转之前在外耳塞内表面171和/或内耳塞外表面169上形成额外的特征部,否则在翻转之后可能更难或不可能形成(例如,图7-图34的一个或多个耳塞子组件的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以翻转形式制造(例如,如图2和4所示)并接下来翻转进行使用时,耳塞子组件150的形状可以与直接以其最终功能形状(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制造时不同。具体地讲,由于在其成形时材料固有的应力,可能无法基于直接以最终形状制造的耳塞子组件的翻转形状形成模具。
如上所述,耳塞子组件15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任何适当部分,从而在耳塞子组件150至少部分地保持在用户耳道内时,可以向耳塞子组件150的耳塞空间165的一部分中有效发出声音S,然后通过耳塞空间165经由内耳塞前开口167朝向用户鼓膜传递出去。例如,如图3所示,外壳子组件130的外壳部分132的外壳前端138的一部分可以抵靠和/或耦接到内耳塞后开口163附近的内耳塞部分160的内耳塞后端162,使得外壳子组件130的另一部分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覆盖内耳塞后开口163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前端138可以耦接到内耳塞后端162(例如,使用任何适当的粘合剂或机械特征部等),用于将外壳子组件130和发声子组件140耦接到耳塞子组件150。除此之外或另选地,还如图3所示,外壳子组件130的外壳部分132的前沿外壳部分139(例如,可能在+Z方向上延伸超过外壳前端138的外壳部分132的喷嘴部分,其可以包括开口135和/或过滤器136)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前沿发声部分149(例如,发声子组件140的喷嘴部分,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器14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延伸超过内耳塞后开口163(例如,超过插入距离I),从而被定位于内耳塞空间165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沿外壳部分139和/或前沿发声部分149可以耦接到内耳塞体164的内耳塞内表面161(例如,使用任何适当的粘合剂或机械特征部或过盈配合等),用于将外壳子组件130和发声子组件140耦接到耳塞子组件150。因此,内耳塞部分160可以使用几何或结构元件耦接到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任何适当部分(例如,内耳塞体164可以使用粘合剂、胶带、热熔或热处理、过盈配合、垫圈、机械紧固件、它们的组合或任何其他适当的方法耦接到外壳前端138和/或前沿外壳部分139和/或前沿发声部分149)和/或内耳塞部分160可以被制造为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任何适当部分的部分的一部分(例如,内耳塞部分160可以被模制到外壳子组件130中(例如,在双射模制工艺中))。
在其默认配置中(例如,在耳塞子组件150发生任何变形以用于用户耳朵中之前),内耳塞空间165可以是任何适当形状,其截面几何形状可以是恒定的,或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变化。然而,在耳塞子组件150被定位于用户耳道内以用于从发声子组件140向用户鼓膜传送声音S时,内耳塞部分160可以被配置为在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的每个点处为内耳塞空间165提供至少最小截面几何形状,以防止声音S的声音路径(例如,经由内耳塞前开口167通过内耳塞空间165并离开)被挤压、扭结或通过其他方式变形,从而在耳塞子组件150(例如,外耳塞部分170)可适形于用户耳道的弯折和形状时无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耳塞体16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可以足够刚性的材料或材料组合形成,以防止内耳塞空间165的形状塌缩或改变,塌缩或改变会不利地影响通过内耳塞空间165传递的声音S的质量。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提供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以增加内耳塞部分160的刚度。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听筒12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刚性或可膨胀部件,诸如五个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166e,其每个都可以定位于内耳塞体164的一部分内并至少部分地围绕内耳塞空间165的一部分。支撑部件166a-166e的每个都操作以向内耳塞体164提供关于内耳塞空间165的相应部分的截面刚度(例如,周边硬度),同时仍然使外耳塞部分170,可能甚至在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的两个支撑部件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164的部分能够在耳塞子组件150定位于用户耳道中时适形于其弯曲和形状(例如,可以使内耳塞体164能够从默认配置弯曲成变形配置,在默认配置中,内耳塞体164内的两个特定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c和166d可以彼此平行(例如,在平行的X-Y平面中和/或使得部件166c和166d可以绕相同的轴延伸),在弯曲配置中,内耳塞体164中的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c和166d可以彼此不平行(例如,在交叉的X-Y平面中和/或使得部件166c和166d可以绕不同轴延伸))。如图所示,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166d的每个可以整个绕内耳塞空间165的相应部分延伸(例如,成为完整的环)。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的至少一个(例如,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e)反而可以仅至少部分地绕内耳塞空间165的相应部分延伸(例如,绕内耳塞空间165中途的75%或95%)并包括间隙166eg,同时仍然确保内耳塞空间165的至少最小截面几何形状。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的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接触内耳塞体16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绕内耳塞体164的外表面169并抵靠其提供至少一个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例如,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抵靠内耳塞体164的内表面161在空间165内提供至少一个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例如,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b)。另选地,可以在内耳塞体164内至少部分地或全部提供至少一个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例如,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c-166e)。
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的每个支撑部件可以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例如,沿Z轴)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彼此隔开。例如,每对相继定位的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可以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彼此间隔相等距离(例如,支撑部件166a和166b之间的间隔距离166abs可以与支撑部件166b和166c之间的间隔距离166bcs相同,并与支撑部件166c和166d之间的间隔距离166cds相同,这可以为支撑部件166a和166d之间的内耳塞体164提供相容的刚度(例如,至少在支撑部件166a-166d的每个的材料刚度相同时且主体164的材料刚度在部件166a和166d之间相同时))。另选地,不同对相继定位的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间距可以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变化(例如,间隔距离166abs可以比间隔距离166bcs更短,间隔距离166bcs可以比间隔距离166cds更短,这样可以为支撑部件166a和166b之间比支撑部件166c和166d之间的内耳塞体164提供更大刚度(例如,至少在支撑部件166a-166d的每个的材料刚度相同时且主体164的材料刚度在部件166a和166d之间相同时))。
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的每个支撑部件的几何形状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变化。例如,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166e的不同部件可以具有相同厚度或不同厚度(例如,支撑部件166a的厚度166at可以与支撑部件166b的厚度166bt相同或不同)。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166e的不同部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截面区域或不同的截面区域(例如,支撑部件166d的最小截面尺度166dx可以与支撑部件166e的最小截面尺度166ex相同或不同(例如,在此类最小截面尺度可以定义为该支撑部件的任何特定截面区域内内耳塞空间165相对侧上支撑部件的两个部分可以分开的最小距离,这可以至少部分地指示该支撑部件处内耳塞空间165的最小截面区域))。
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的每个支撑部件的刚度(例如,硬度或柔性)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变化。例如,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166e的不同部件可以具有相同刚度或不同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部件166a-166e的每个可以具有相同刚度,以向内耳塞体164内的其相应位置赋予相同的内部支撑(例如,最大刚度,使得在任意使用耳塞子组件150的整个期间可以保持每个支撑部件的默认配置(例如,如图4所示),尽管有任何变形压力施加于其上)。另选地,一个支撑部件可以具有与另一支撑部件不同的刚度,用于在一个支撑部件与另一个之间改变由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提供的内部支撑(例如,支撑部件166a的刚度可以大于支撑部件166b的刚度,支撑部件166b的刚度可以大于支撑部件166c的刚度,支撑部件166c的刚度可以大于支撑部件166d的刚度,支撑部件166d的刚度可以大于支撑部件166e的刚度,这样可以在支撑部件166a处比在支撑部件166e处向内耳塞体164提供更多刚度(例如,至少在主体164的材料刚度在部件166a和166e之间相同时))。例如,支撑部件166d和166e的几何形状可以相同,使得支撑部件166d在其默认配置中的最小截面尺度166dx可以与支撑部件166e在其默认配置中的最小截面尺度166ex相同,但支撑部件166d和166e的刚度可以不同,使得支撑部件166d的高刚度可以防止最小截面尺度166dx的大小由于任何外力而改变,同时支撑部件166e的更低刚度可以使得最小截面尺度166de的大小能够由于特定外力而增大。例如,支撑部件166e的柔性可以使得最小截面尺度166ex的大小能够从支撑部件166e处于图4的默认配置中时的第一值扩大到支撑部件166e处于图3的第二配置中时的第二更大值(例如,在可以将前沿外壳部分139插入内耳塞空间165内和支撑部件166e内时,支撑部件166e的柔性可以使得最小截面尺度166ex能够扩大以容纳前沿外壳部分139,然而可以尝试使支撑部件166e返回其默认配置,由此在前沿外壳部分139上施加向内的保持力,用于将前沿外壳部分139保持在内耳塞空间165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单个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可以具有适于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的大部分延伸的厚度。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部件166e的厚度166et可以足够长,不仅绕内耳塞空间165内的前沿外壳部分139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例如,以至少部分将前沿外壳部分139耦接到内耳塞体164(例如,通过至少部分将前沿外壳部分139保持在耳塞空间165内)),而且还绕前沿外壳部分139前方的内耳塞空间165的至少另一部分延伸(例如,比前沿外壳部分139距内耳塞前端168更接近内耳塞前端168的内耳塞空间165的一部分),使得支撑部件166e还操作以确保至少内耳塞空间165的另一部分的最小截面区域,以确保至少通过内耳塞空间165的该部分的声音S的有效声音路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没有前沿外壳部分139也没有前沿发声部分149可以延伸到内耳塞空间165中,使得内耳塞空间165可以完全中空。在此类情况下,内耳塞体164的柔性可以不受外壳子组件130或发声子组件140的任何部分影响,但可能受到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的影响。
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的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166e的每个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例如,塑料和/或陶瓷和/或金属)制成。此外,可以使用任何适当工艺形成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的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166e的每个(例如,可以在内耳塞体164内插入模制支撑部件166a-166e)。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166a-166e的每个都可以是多面环。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166可以向具有可变或一致刚度的内耳塞体164提供内部支撑,从而可以确保声音S通过内耳塞空间165的有效声音路径(例如,可以保持内耳塞空间165的最小截面区域),同时使得耳塞子组件150的特定部分能够在使用期间变形。例如,支撑部件166a-166e的每个都可以在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上定位那些支撑部件的特定位置处保持其最小截面尺度,同时仍然使得内耳塞体164上未定位那些支撑部件的其他部分能够变形(例如,弯曲),使得耳塞体164可以舒适地定位于用户耳道内,同时仍然保留有效的声音路径。支撑部件的材料、几何形状和刚度以及支撑部件之间的间距全部可以选择性改变,以控制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166的功能。
图5和图6
图5和图6示出了另一个例示性听筒220,听筒220可以类似于图1-图4的听筒120,但可以包括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该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也可以方便将内耳塞部分耦接到听筒外壳子组件和/或发声子组件。图5和图6的听筒22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1-图4的听筒120的部件,其中图5和图6的听筒220的标记为“2xx”附图标记的元件可以对应于图1-图4的听筒120的标记为“1xx”附图标记的元件,并且其中下文可以描述其间的差异。如图所示,听筒220可以包括外壳子组件230、用于发出声音S的发声子组件240和耳塞子组件250,耳塞子组件250可以包括内耳塞部分260和耦接到接口255处的内耳塞部分260的外耳塞部分270。内耳塞部分260可以包括可以在内耳塞后端262和内耳塞前端268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264,其中内耳塞体264的内耳塞内表面261和内耳塞体264的相对内耳塞外表面269都可以在内耳塞后端262和内耳塞前端26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内耳塞空间265可以由内耳塞内表面261限定并可以在可以通过内耳塞后端262提供的内耳塞后开口263和可以通过内耳塞前端2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267之间延伸。外耳塞部分270可以包括可以在外耳塞后端272和外耳塞前端2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274,其中外耳塞体274的外耳塞内表面271和外耳塞体2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279都可以在外耳塞后端272和外耳塞前端27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外耳塞空间2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271限定(例如,在内耳塞体2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外耳塞内表面271的部分之间时,空间275的一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271和内耳塞外表面269之间限定,空间275的另一部分可以由内耳塞体264和内耳塞空间265占据),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272和外耳塞前端278之间延伸,同时外耳塞后开口2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2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2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278提供。如图5所示,外耳塞后端272可以被配置为定位超过内耳塞后端262,并且任选地,甚至超过外壳子组件230和/或发声子组件240的后端(例如,在Z方向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耳塞体26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可以足够刚性的材料或材料组合形成,以防止内耳塞空间265的形状塌缩或改变,塌缩或改变会不利地影响通过内耳塞空间265传递的声音S的质量。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提供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266以影响内耳塞部分260的刚度。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266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刚性或可膨胀部件,诸如弹簧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266s,其可以定位于内耳塞体264的一部分内并围绕内耳塞空间265的一部分。弹簧支撑部件266s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弹簧,诸如由任何适当材料制成的卷簧,并可以在第一弹簧端部266sa和第二弹簧端部266sb之间延伸。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材料可以在部件266s被压缩或拉长或弯折时存储能量,但然后可以在卸载时返回其自然配置。弹簧部件266s的形状可以像螺旋或任何其他适当的螺旋或通过其他方式适当形成具有任何适当扭转方向的形状(例如,相对于特定轴的右手或左手螺旋)。
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工艺提供弹簧支撑部件266s。例如,弹簧支撑部件266s可以在内耳塞体264内嵌入模制。另选地,弹簧支撑部件266s可以被驱动(例如,旋入)到内耳塞体264中。例如,一开始可以沿+Z方向通过内耳塞后端262向上插入弹簧端266sa,同时还沿图6的箭头D的方向绕Z轴旋转弹簧支撑部件266s,直到弹簧支撑部件266s相对于内耳塞体264到达图5的位置。另选地,一开始可以沿-Z方向通过内耳塞前端268向下插入弹簧端266sb,同时还沿与图6的箭头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弹簧支撑部件266s,直到弹簧支撑部件266s相对于内耳塞体264到达图5的位置。
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266的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接触内耳塞体26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绕着并抵靠内耳塞体264的外表面269或在空间265内抵靠内耳塞体264的内表面261提供弹簧支撑部件266s。另选地,可以至少部分或全部在内耳塞体264内提供弹簧支撑部件266s,使得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至少一端可以从内耳塞体264延伸出来。例如,如图5所示,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第一部分(例如,在端部266sa和图6的点266sm之间延伸的部分266st)可以定位于内耳塞体264内,而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第二部分(例如,在图6的点266sm和端部266sb之间延伸的部分266sk)可以定位于内耳塞体264外部。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此类第二部分可以耦接到听筒外壳子组件230和/或发声子组件240,用于将听筒外壳子组件230和发声子组件240耦接到内耳塞部分260。例如,如图5所示,尽管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部分266st可以保持在内耳塞体264内(例如,通过旋入或在其中嵌入模制部分266st),但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部分266sk可以保持在听筒外壳子组件230和/或发声子组件240内(例如,通过旋入或在其中嵌入模制部分266sk)。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利用弹簧支撑部件266s这样耦接听筒外壳子组件230和/或发声子组件240与内耳塞体264可以避免为了进行此类耦接而需要听筒外壳子组件230和/或发声子组件240的任何部分延伸到内耳塞空间265中(例如,不像前沿外壳部分139和/或前沿发声部分149被定位于内耳塞空间165中图3的插入距离I处),这可以由此减小内耳塞空间265的必要长度(例如,用于实现更短的声学腔)和/或由此可以避免内耳塞体264的柔性受到内耳塞空间265内听筒外壳子组件230和/或发声子组件240的此类一部分的不必要影响。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部分266st可以通过抵靠内耳塞体264的外表面279保持或通过抵靠内耳塞体264的内表面271保持而耦接到内耳塞空间265附近的内耳塞体264。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部分266sk可以通过保持抵靠外壳子组件230和/或发声子组件240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而耦接到听筒外壳子组件230和/或发声子组件240。
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266可以包括单个弹簧支撑部件266s或可以包括任何适当数量的不同弹簧,它们被提供为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266的多个不同弹簧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其每个都可以跨越内耳塞体264的特定长度,其中此类特定长度可以不交叠或至少部分交叠。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266的每个弹簧支撑部件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和/或金属,诸如金属卷曲线或密圈弹簧)。此外,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266的每个弹簧支撑部件可以利用任何适当工艺形成,并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弹簧特性。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266可以向具有可变或一致刚度的内耳塞体264提供内部支撑,从而可以确保声音S通过内耳塞空间265的有效声音路径(例如,可以保持内耳塞空间265的最小截面区域),同时使得耳塞子组件250的特定部分能够在使用期间变形。例如,弹簧支撑部件266s可以在沿内耳塞体264长度的特定部分处保持其最小截面尺度(例如,可以由柱形弹簧提供恒定的截面尺度,或者截面尺度可以沿锥形弹簧的长度改变),同时仍然使得内耳塞体264的其他部分能够与弹簧支撑部件266s一起(例如,弹簧支撑部件266s可以从Z轴弯曲远离)变形(例如,弯曲),使得耳塞体264可以舒适地定位于用户耳道内,同时仍然保留有效的声音路径。每个弹簧支撑部件的材料、几何形状和刚度以及处于其默认配置中的弹簧支撑部件线圈之间的间距全部可以选择性地改变,以控制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的功能。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每个线圈都操作以向内耳塞空间265相应部分附近的内耳塞体264提供基本的截面刚度(例如,圆周硬度),同时仍然使得外耳塞部分270和可能甚至在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两个线圈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264的部分能够在耳塞子组件250被定位于用户耳道中时适形于其弯曲和形状。例如,可以使得内耳塞体264能够从默认配置弯曲成变形配置,在默认配置中,内耳塞体264内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两个线圈可以彼此平行(例如,在平行平面中和/或使得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两个线圈可以绕相同的轴延伸),在变形配置中,内耳塞体264内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那两个线圈可以彼此不平行(例如,在相交平面中和/或使得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两个线圈可以绕不同轴延伸)。
图7-图11
图7-图11示出了另一个例示性耳塞子组件350,其可以类似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但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该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从内耳塞体的外表面与内耳塞体的纵向长度基本横贯地延伸出去,用于改变外耳塞体的外表面的有效刚度,以影响外耳塞体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图7-图11的耳塞子组件35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的部件,其中图7-图11的耳塞子组件350的标记为“3xx”附图标记的元件可以对应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的标记为“1xx”附图标记的元件,并且其中下文可以描述其间的差异。如图所示,耳塞子组件350可以包括内耳塞部分360和在接口355处耦接到内耳塞部分360的外耳塞部分370。内耳塞部分360可以包括可以在内耳塞后端362和内耳塞前端368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364,其中内耳塞体364的内耳塞内表面361和内耳塞体364的相对的内耳塞外表面369都可以在内耳塞后端362和内耳塞前端36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内耳塞空间365可以由内耳塞内表面361限定并可以在可以通过内耳塞后端362提供的内耳塞后开口363和可以通过内耳塞前端3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367之间延伸。外耳塞部分370可以包括可以在外耳塞后端372和外耳塞前端3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374,其中外耳塞体374的外耳塞内表面371和外耳塞体3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379都可以在外耳塞后端372和外耳塞前端37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外耳塞空间3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371限定(例如,在内耳塞体3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外耳塞内表面371的部分之间时,空间375的一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371和内耳塞外表面369之间限定,空间375的另一部分可以由内耳塞体364和内耳塞空间365占据),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372和外耳塞前端378之间延伸,同时外耳塞后开口3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3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3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378提供。尽管未示出,但耳塞子组件350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诸如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166或耳塞子组件2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尽管未示出,但耳塞子组件35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任何适当的外壳子组件和任何适当的发声子组件,以为耳机组件提供任何适当的听筒。
耳塞子组件35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操作以改变外耳塞外表面379符合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以改善耳塞子组件350形成有效声学密封和/或为用户提供舒适性的能力。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操作以改变耳塞外表面379沿耳塞外表面379的长度(例如,从外耳塞前端378到外耳塞后端372)和/或绕耳塞外表面379的周边(例如,绕声音S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X-Y平面中的Z轴))的有效表面硬度。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例如,三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1、383和385),其每个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该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369并绕内耳塞外表面369的纵轴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内耳塞空间565的纵轴的至少一部分)在锚定端向着自由端延伸,自由端可以接触或接近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例如,作为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撑部件)。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的不同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可以在纵向上沿内耳塞体364的长度和/或沿外耳塞内表面371的长度彼此间隔开,使得不同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可以操作以沿外耳塞部分370的长度(例如,从外耳塞前端378到外耳塞后端372)与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不同部分相交互。
如图8和图9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1,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1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369向外耳塞内表面3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375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1可以包括具有支撑体382b的单个支撑部件382,支撑体382b可以从锚定端382a向外延伸到自由端382e,锚定端382a可以耦接到内耳塞体364的整个周边附近的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内耳塞外表面369集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所示,支撑体382b的前后表面之间的支撑部件382的支撑体382b的厚度382t可以沿其整个长度(例如,在锚定端382a和自由端382e之间)都一致。另选地,支撑部件382的支撑体382b的厚度可以随着其从内耳塞体364延伸出去而变化(例如,支撑体382b的厚度可以随着支撑体382b接近自由端382e而增大或减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所示,支撑体382可以在锚定端382a处从未变形内耳塞体364的外表面369延伸出去的角度382θ可以是90°。另选地,支撑体382b可以在锚定端382a从未变形内耳塞体364延伸出的角度可以是大于或小于90°的任何其他适当角度(例如,参见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5的支撑体可以从未变形内耳塞体364延伸出的角度)。支撑体382b可以从内耳塞体364以角度382θ向自由端382e线性延伸。例如,在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如图所示,支撑体382b可以是具有前后表面的平环形状的物体(三维的环面),前后表面可以在端部382a和382e之间延伸时平坦和/或平行,其中自由端382e可以与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交接(例如,接触或相邻)。在图7-图11的耳塞子组件350的未变形配置(例如,没有由诸如用户向其施加任何外力时耳塞子组件350的功能配置)中,支撑部件382的支撑体382b的自由端382e可以接触外耳塞内表面371,或者可以距外耳塞内表面371任意适当距离382ed,其中这样的距离382ed可以足够小,以便在外耳塞体374可以在外耳塞外表面379上接收(例如,用户耳道施加的)外力时闭合,外力可以使外耳塞体374变形以接触支撑部件382的自由端382e的至少一部分,并可能使支撑部件382变形(例如,以使支撑体382b变形,从而缩短支撑体382b的端部382a和382e之间的距离)。
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翼部以沿任何适当方向从支撑体的自由端延伸,使得翼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表面)可以与外耳塞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交接(例如,面向,接触和/或耦接到该部分)。翼部的表面(例如,接近翼部自由端的外表面)操作以充当与外耳塞体的弹簧状接口和/或提供更有膨胀性的表面,支撑体利用该表面可以与外耳塞体相交互(例如,与支撑体的自由端相比,该表面可能在尺寸或形状方面受到限制和/或在向支撑体的自由端沿与支撑体从其支撑体锚定端向其支撑体自由端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外力时操作以扣紧)。例如,尽管支撑部件382的支撑体382b可以在端部382a和382e之间基本线性延伸,但可以在自由端382e处提供翼部382f,其操作以从支撑体382b向外延伸(例如,以任何适当的翼角382fθ,诸如75°),以跟随外耳塞内表面371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如图所示,尽管主体382b的自由端382e可以是基本均匀厚度的支撑体382b的端部,该支撑体具有自由端表面,其可以类似于和/或平行于锚定端382a,可以提供翼部382f以从自由端382e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用于提供支撑部件382的一部分,该部分操作以提供更大表面积,用于与外耳塞内表面371交互。在其默认配置中,翼部382f可以从具有外部翼表面382fs的自由端382e向下延伸(例如,延伸距离382fd),外部翼表面382fs可以形成类似形状或通过其他方式配置为遵循类似于可以由外部翼表面382fs交接的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轮廓形状(例如,如图8中所示),其中此类接口表面可以在耳塞子组件350可以处于其默认配置中时彼此接触或彼此邻接定位。翼部382f操作以在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变形期间为外耳塞内表面371的该部分与支撑部件382提供比自由端382e更大且更平缓的接口。例如,翼部382f操作以充当软片簧,用于向外耳塞内表面371的在外耳塞内表面371的至少一部分尝试任何变形期间可能接触外翼表面382fs的该部分提供一定的刚度(例如,翼部的材料可以具有硬度和空间以挠曲(例如,锚形的翼部可以方便这种动作),其中控制这种翼部硬度的可调谐参数可以是材料选择、主体厚度、这种弧的度数和/或半径,并且其中翼部和外耳塞内表面之间的接触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低角度和/或宽角度以避免集中的接触点)。本文公开的任何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任何支撑部件的任何翼都可以耦接到其交接的耳塞体或与之集成,或者可以简单地接触其交接的耳塞体(例如,始终接触耳塞体或仅在外耳塞体特定变形之后接触)。本文公开的任何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任何支撑部件的翼部操作以调节翼表面的几何形状,以至少部分地匹配翼表面交接的耳塞体表面的几何形状(例如,翼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轮廓可以匹配翼表面可以交接的耳塞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轮廓)。这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来完成,诸如通过构造某种材料的翼部,该材料操作以适形于其交接的表面的至少一种轮廓(例如,相对于一个、一些或全部适当的空间维度)和/或通过构造翼部以在其默认或未变形配置中具有适当轮廓。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构造每个部分,诸如利用相同或不同材料在单次射出中模制内耳塞体、外耳塞体和内部支撑子系统(例如,内耳塞体可以更有刚性以进行支撑,外耳塞体可以更柔软以便舒适),或在不同射出中形成,然后耦接,或者例如可以在第一次射出中形成内耳塞体,然后可以利用与第一次射出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利用第二次射出形成内部支撑子系统。
如图8和图10中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3,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3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369向外耳塞内表面3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375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3可以包括四个支撑部件,诸如具有支撑体384-1b的第一支撑部件384-1,该支撑体可以从锚定端384-1a向自由端384-1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可以绕内耳塞体364的周边的第一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384-2b的第二支撑部件384-2,该支撑体可以从锚定端384-2a向自由端384-2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可以绕内耳塞体364的周边的第二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384-3b的第三支撑部件384-3,该支撑体可以从锚定端384-3a向自由端384-3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可以绕内耳塞体364的周边的第三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之集成,以及具有支撑体384-4b的第四支撑部件384-4,该支撑体可以从锚定端384-4a向自由端384-4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可以绕内耳塞体364的周边的第四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之集成。如图所示,自由端384-1e、384-2e、384-3e和384-4e的每个都可以至少部分地提供于同一平面(例如,图10中的单个X-Y平面)中,使得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3的每个支撑部件都操作以与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不同部分在其单个截面周边内交接(例如,面对、接触和/或耦接到其上)。
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3的不同支撑部件可以被配置以不同的几何形状,用于面对外耳塞内表面371的周边的不同尺寸的部分。例如,支撑部件384-1和384-2的每个可以被配置为在内耳塞空间365的相对侧具有类似几何形状,同时支撑部件384-3和384-4的每个可以被配置为在内耳塞空间365的相对侧具有类似几何形状,其可以与支撑部件384-1和384-2的每个关于内耳塞体364彼此偏移(例如,偏移大约90°)。支撑部件384-1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369延伸,使得自由端384-1e可以与外耳塞内表面371的较小接口部分379-1(例如,图10的X-Y平面中外耳塞内表面371的周边的3.6°或1%)交接(例如,延伸到与之相邻),而支撑部件384-3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369延伸,使得自由端384-3e可以与外耳塞内表面371的较大接口部分379-3(例如,图10的X-Y平面中外耳塞内表面371的周边的60°或16%)交接(例如,延伸到与之相邻)。可以沿自由端384-1e的整个周边在自由端384-1e处提供翼部384-1f,翼部384-1f可以向下延伸(例如,遵循可以与翼部384-1f交接的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轮廓),类似地,可以沿自由端384-2e的整个周边在自由端384-2e处提供翼部384-2f,翼部384-2f可以向下延伸(例如,遵循可以与翼部384-2f交接的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轮廓)。可以仅沿自由端384-3e的周边的特定部分在自由端384-3e处提供翼部384-3f,翼部384-3f可以向下或向上延伸(例如,遵循可以与翼部384-3f交接的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任意轮廓),类似地,可以仅沿自由端384-4e的周边的特定部分在自由端384-4e处提供翼部384-4f,翼部384-4f可以向下或向上延伸(例如,遵循可以与翼部384-4f交接的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任意轮廓)。因此,翼部可以从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支撑部件的自由端周边的整体或仅一部分延伸。此外,如图10所示,支撑部件的自由端的几何形状可以距外耳塞内表面371的相邻部分可变距离(例如,支撑部件384-3的自由端384-3e面对外耳塞内表面371的外表面可以具有不规则形状,使得自由端384-3e的该外表面的不同部分在耳塞子组件350处于其默认配置时可以距外耳塞内表面371不同的最小距离,这样可以使得自由端384-3e的不同部分能够向外耳塞内表面371提供不同的刚度)。
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3的不同支撑部件可以被配置以不同的几何形状,用于以不同方式变形(例如,响应于外耳塞内表面371施加于其上的压力,响应于用户外力使外耳塞外表面379变形)。例如,如图8所示,处于默认配置中的第一支撑部件384-1的支撑体384-1b的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特征部384-1y,一个或多个柔性特征部384-1y操作以向支撑体384-1b提供额外柔性。仅仅作为一个实施例,柔性特征部384-1y操作以使得支撑体384-1b的前表面的长度和/或后表面的长度比支撑体384-1b处于默认配置中的端部384-1a和384-1e之间的距离更长,使得支撑体384-1b操作以更容易折曲到此类柔性特征部384-1y的平面之外。可以沿支撑体的任何适当部分提供一个或多个本地切口、孔、凹口或减小的厚度部分,以改变支撑体的柔性。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利用沿其长度或宽度的锥形变化壁部分、恒定厚度变化形状的部分(例如,在主体平面内添加S形等)等来改变支撑体的柔性。
如图8和图11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5,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5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369向外耳塞内表面3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375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5可以包括两个支撑部件,诸如具有前支撑体386-1bf和后支撑体386-1bb的第一支撑部件386-1,该前支撑体386-1bf可以从前锚定端386-1af向自由端386-1e延伸出去,该前锚定端386-1af可以在内耳塞体364的前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之集成,该后支撑体386-1bb可以从后锚定端386-1ab向该同一自由端386-1e延伸出去,该后锚定端386-1ab可以在内耳塞体364的后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之集成,以及具有左支撑体386-2bl和右支撑体386-2br的第二支撑部件386-2,该左支撑体386-2bl可以从左锚定端386-2al向自由端386-2e延伸出去,该左锚定端386-2al可以在内耳塞体364的左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之集成,该右支撑体386-2br可以从右锚定端386-2ar向自由端386-2e延伸出去,该右锚定端386-2ar可以在内耳塞体364的右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369或与之集成。如图所示,自由端386-1e和386-2e的每个都可以至少部分提供于同一平面(例如,图11中的单个X-Y平面)中,使得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5的每个支撑部件都操作以与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不同部分在其单个截面周边内交接。
翼的不同部分可以在不同方向上从支撑体的自由端延伸,以与外耳塞内表面的不同部分交接。例如,如图8所示,可以沿自由端386-1e的一部分或整体在自由端386-1e处提供翼部386-1f,翼部386-1f的向上部分386-1fu可以从自由端386-1e向上延伸(例如,遵循外耳塞内表面371向可以与翼部386-1f的向上延伸部分交接的前端378延伸的一部分的轮廓),而翼部386-1f的向下部分386-1fd可以从自由端386-1e向下延伸(例如,遵循外耳塞内表面371向可以与翼部386-1f的向下延伸部分交接的后端372延伸的一部分的轮廓)。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如图11所示,可以沿自由端386-1e的一部分或整体在自由端386-1e处提供翼部386-1f,翼部386-1f的向左部分386-1fl可以从自由端386-1e向左延伸(例如,遵循外耳塞内表面371沿顺时针方向绕内耳塞空间365的声音S路径(例如,绕Z轴)延伸,可以与翼部386-1f的向左延伸部分交接的一部分的轮廓),而翼部386-1f的向右部分386-1fr可以从自由端386-1e向右延伸(例如,遵循外耳塞内表面371沿逆时针方向绕内耳塞空间365的声音S的路径(例如,绕Z轴)延伸,可以与翼部386-1f的向右延伸部分交接的一部分的轮廓)。因此,不同的翼部可以沿相反方向从特定支撑体的自由端延伸(例如,向上和向下,或向左和向右),和/或不同的翼部可以从特定支撑体的自由端沿基本垂直方向延伸(例如,向上和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和向右或向左)。耦接到特定支撑体的翼部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翼部(例如,向上部分386-1fu和向下部分386-1fd)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刚度,用于向那些不同翼部可能交接的耳塞体表面的相应不同部分赋予不同的柔性特性(例如,在耳塞子组件350位于用户耳道内时,外耳塞体374变形期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不为支撑部件提供翼部,而是可以设定该支撑部件的支撑体的自由端的形状,以遵循外耳塞内表面的一部分的轮廓。例如,如图8和图11所示,可以设定支撑部件386-2的自由端386-2e的外表面的形状,以匹配外耳塞内表面371可能与支撑部件386-2交接的一部分的轮廓。具体地讲,如图8所示,自由端386-2e的外表面的第一几何形状操作以匹配Y-Z平面中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几何形状(例如,沿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长度)和/或,如图11所示,自由端386-2e的外表面的第二几何形状操作以匹配X-Y平面中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几何形状(例如,沿外耳塞内表面371的一部分的截面周边)。
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5的不同支撑部件可以被配置以不同的几何形状,用于以不同方式变形(例如,响应于外耳塞内表面371施加于其上的压力,响应于用户外力使外耳塞外表面379变形)。例如,如图8所示,支撑部件386-1的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两个不同的支撑体(例如,前支撑体386-1bf和后支撑体386-1bb),它们可以沿内耳塞体364的长度从不同锚定点(例如,可以更接近内耳塞体364的前端368的锚定端386-1af处的第一锚定点,以及可以更接近内耳塞体364的后端362的锚定端386-1ab处的第二锚定点)延伸到同一自由端386-1e,用于在其间限定纵向空间386-1s,在外耳塞体374向翼部386-1f施加外力时,该纵向空间386-1s可以变形(例如,在图8的Y-Z平面中变形)。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1所示,支撑部件386-2的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两个不同的支撑体(例如,左支撑体386-2bl和右支撑体386-2br),它们可以绕内耳塞体364的周边从相同或不同锚定点延伸到相同自由端386-2e,用于限定其间的横向或径向空间386-2s,该横向或径向空间386-2s可以在外耳塞体374向翼部386-2f施加外力时变形(例如,在图11的X-Y平面中变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非由支撑部件386-1或支撑部件386-2提供两个支撑体,可以仅提供此类支撑体中的一个,由此改变该支撑部件的刚度,从而改变外耳塞内表面371可以与该支撑部件386-1或该支撑部件386-2的翼部或自由端部交接的部分的有效表面硬度。
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1、383和385可以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例如,沿Z轴)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彼此隔开。例如,每对相继定位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可以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彼此等距离间隔(例如,内部支撑特征部381和内部支撑特征部383之间的间隔距离389a可以与内部支撑特征部383和内部支撑特征部385之间的间隔距离389b相同)。另选地,不同对相继定位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之间的间距可以沿内耳塞体164的长度变化(例如,间隔距离389a可以比间隔距离389b更短或更长)。
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的一个或多个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任何部分或整体(例如,支撑体和/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1、383和385的翼部)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形成,其可以与内耳塞体364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此外,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的一个或多个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例如,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1、383和385的支撑体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或机制耦接到内耳塞部分360(例如,利用内耳塞外表面369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处的一个或多个锚定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适当的粘合剂(例如,胶或胶带)、任何适当的垫圈、任何适当的热熔或其他热处理、任何适当的过盈配合、任何适当的机械连接器等。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的一个或多个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例如,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381、383和385)可以使用任何适当工艺(例如,在单射或双射模制工艺中)被模制到内耳塞部分360或通过其他方式与内耳塞部分360集成。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体的任何部分或整体可以由任何适当材料形成,其可以与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一个或多个翼部的任何部分或整体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此外,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任何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任何翼部可以使用任何适当方法或机制耦接到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任何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任何支撑体,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适当的粘合剂(例如,胶或胶带)、任何适当的垫圈、任何适当的热熔或其他热处理、任何适当的过盈配合、任何适当的机械连接器等。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任何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任何翼部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工艺(例如,在单射或双射模制工艺中)被模制到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任何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任何支撑体或通过其他方式与之集成。
图12-图16
图12-图15示出了另一个例示性耳塞子组件450,其可以类似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但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该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从内耳塞体的外表面基本沿内耳塞体的纵向长度延伸出去,用于改变外耳塞体外表面的有效刚度,以影响外耳塞体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图12-图16的耳塞子组件45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的部件,其中图12-图16的耳塞子组件450的标记为“4xx”附图标记的元件可以对应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的标记为“1xx”附图标记的元件,并且其中下文可以描述其间的差异。如图所示,耳塞子组件450可以包括内耳塞部分460和在接口455处耦接到内耳塞部分460的外耳塞部分470。内耳塞部分460可以包括可以在内耳塞后端462和内耳塞前端468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464,其中内耳塞体464的内耳塞内表面461和内耳塞体464的相对的内耳塞外表面469都可以在内耳塞后端462和内耳塞前端46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内耳塞空间465可以由内耳塞内表面461限定并可以在可以通过内耳塞后端462提供的内耳塞后开口463和可以通过内耳塞前端4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467之间延伸。外耳塞部分470可以包括可以在外耳塞后端472和外耳塞前端4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474,其中外耳塞体474的外耳塞内表面471和外耳塞体4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479都可以在外耳塞后端472和外耳塞前端47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外耳塞空间4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471限定(例如,在内耳塞体4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部分之间时,空间475的一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471和内耳塞外表面469之间限定,空间475的另一部分可以由内耳塞体464和内耳塞空间465占据),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472和外耳塞前端478之间延伸,同时外耳塞后开口4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4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4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478提供。尽管未示出,但耳塞子组件450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诸如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166或耳塞子组件2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尽管未示出,但耳塞子组件45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任何适当的外壳子组件和任何适当的发声子组件,以为耳机组件提供任何适当的听筒。
耳塞子组件45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操作以改变外耳塞外表面479符合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以改善耳塞子组件450形成有效声学密封和/或为用户提供舒适性的能力。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操作以改变耳塞外表面479沿耳塞外表面479(例如,从外耳塞前端478到外耳塞后端472)和/或绕耳塞外表面479的周边(例如,绕声音S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X-Y平面中的Z轴))的有效表面硬度。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例如,三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1、483和485),其每个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469并沿内耳塞外表面469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在锚定端向着自由端延伸,自由端可以接触或接近外耳塞内表面471的一部分(例如,作为一个或多个纵向支撑部件)。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不同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可以在纵向上沿内耳塞体464的长度和/或沿外耳塞内表面471的长度彼此间隔开,使得不同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可以操作以沿外耳塞部分470的长度(例如,从外耳塞前端478到外耳塞后端472)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不同部分相交互。
如图13和图14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1,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1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469向外耳塞内表面4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475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诸如具有支撑体482-1b的第一支撑部件482-1,该支撑体482-1b可以从锚定端482-1a向自由端482-1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2-1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一纵向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482-2b的第二支撑部件482-2,该支撑体482-2b可以从锚定端482-2a向自由端482-2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2-2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二纵向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482-3b的第三支撑部件482-3,该支撑体482-3b可以从锚定端482-3a向自由端482-3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2-3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三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和/或具有支撑体482-4b的第四支撑部件482-4,该支撑体482-4b可以从锚定端482-4a向自由端482-4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2-4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四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支撑体的深度可以沿支撑体的长度一致或变化。例如,如图所示,支撑部件482-1在支撑体482-1b的相对表面之间(例如,在锚定端482-1a和自由端482-1e之间)的支撑体482-1b的深度482-1d可以沿其整个长度一致,而支撑部件482-2在支撑体482-2b相对表面之间的支撑体482-2b的深度482-2d可以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变化(例如,在锚定端482-2a和自由端482-2e之间)。
与图7-图11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的支撑体的一个或多个不同,其中支撑体的厚度可以比该支撑体的深度显著更小(例如,其中支撑体382b沿图8的Y-Z平面中的Z方向的厚度382t与可以绕图9的X-Y平面中的Z轴沿所有方向延伸的支撑体382b的深度相比相对最小),图12-图16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支撑体的厚度可以显著大于该支撑体的深度(例如,其中支撑体482-1b沿图13的Y-Z平面中的Z方向的厚度482-1t与可以相对于图14的X-Y平面中的Z轴延伸相对最小距离的支撑体482-1b的深度482-1d相比可以很大)。因此,与可以被视为横向支撑部件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380的支撑部件相比,可以将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支撑部件视为纵向支撑部件。例如,在一个特定实施方案中,如图所示,支撑体482-1b可以是薄而平坦的舵状物体,具有相对的侧表面,侧表面可以平坦和/或平行,用于在其间限定深度482-1d,其中自由端482-1e可以接触或相邻外耳塞内表面471。在图12-图16的耳塞子组件450的未变形配置(例如,没有由诸如用户向其施加任何外力时耳塞子组件450的功能配置)中,支撑部件482-1的支撑体482-1b的自由端482-1e可以接触外耳塞内表面471,或者可以距外耳塞内表面471任意适当间隔距离,其中此类间隔距离可以足够小,以便在外耳塞体474可以在外耳塞外表面479上接收(例如,用户耳道施加的)外力时闭合,外力可以使外耳塞体474变形以接触支撑部件482-1的自由端482-1e的至少一部分,并可能使支撑部件482-1变形(例如,以使支撑体482-1b变形,从而缩短支撑体482-1b的端部482-1a和482-1e之间的距离)。可以类似设定支撑体482-2b的形状,只是例如深度482-2d可以在端部482-2a和482-2e之间以任意适当方式改变。
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1的不同支撑部件可以被配置为不同的几何形状,用于以不同方式变形(例如,响应于外耳塞内表面471施加于其上的压力,响应于用户的外力使外耳塞外表面479变形)。例如,如图14所示,处于默认配置中的第一支撑部件482-1的支撑体482-1b的几何形状可以沿其整个长度(例如,沿锚定端482-1a和自由端482-1e之间的后表面482-1br)基本为线性,而支撑体482-2b的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特征部482-2y(例如,沿锚定端482-2a和自由端482-2e之间的后表面482-2br),其操作以向支撑体482-2b提供额外的柔性。仅仅作为一个实施例,柔性特征部482-2y操作以使得支撑体482-2b的前表面的长度和/或后表面482-2br的长度比支撑体482-2b处于默认配置中的端部482-2a和482-2e之间的距离更长,使得支撑体482-2b操作以更容易折曲到此类柔性特征部482-2y的平面之外。可以沿支撑体的任何适当部分提供一个或多个本地切口、孔、凹口或减小的厚度部分,以改变支撑体的柔性。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利用沿其长度或宽度的锥形变化壁部分、恒定厚度变化形状的部分(例如,在主体平面内增加S形等),改变支撑体在锚定端和内耳塞体之间的耦接尺寸等来改变支撑体的柔性。
尽管支撑部件482-1的支撑体482-1b可以在与内耳塞体464横贯的任何特定截面内在端部482-1a和482-1e之间基本线性延伸(例如,在与Z轴横贯的X-Y平面中,如图14所示),可以在自由端482-1e处提供翼部482-1f,其操作以在此类特定截面内从支撑体482-1b延伸开(例如,以任意适当的翼角482-1fθ,诸如85°),从而遵循外耳塞内表面471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外耳塞内表面471周边可以绕声音S路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X-Y平面中的Z轴)延伸的一部分)。例如,翼部482-1f可以从支撑部件482-1的自由端482-1e并沿外耳塞内表面471的任何适当部分延伸出去(例如,沿外耳塞内表面471的大约25%向着相邻支撑部件482-4,如图14中所示),而翼部482-4f可以从支撑部件482-4的自由端482-4e并沿外耳塞内表面471的任何适当部分延伸出去(例如,沿外耳塞内表面471的大约95%向着相邻支撑部件482-2,如图14中所示)。在其默认配置中,翼部482-1f可以沿逆时针方向绕Z轴从自由端482-1e延伸,外部翼表面可以形成类似形状或通过其他方式遵循类似于可以面对翼部482-1f的外部翼表面的外耳塞内表面471的一部分的轮廓形状(例如,如图14中所示),其中此类表面可以在耳塞子组件450可以处于其默认配置中时彼此接触或彼此邻接定位。翼部482-1f操作以在外耳塞内表面471的一部分变形期间为外耳塞内表面471的至少一部分与支撑部件482-1提供比自由端482-1e更大且更平缓的接口。例如,翼部482-1f操作以充当软片簧,用于向外耳塞内表面471的至少一部分提供一些刚度,在外耳塞内表面471的该部分尝试任何变形期间,该部分可以接触翼部482-f的外部翼表面。
如图14所示,支撑部件482-1、482-2、482-3和482-4的每个都可以包括相应的翼部,翼部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从相应自由端延伸,具有外部翼表面,其形状可以类似于或通过其他方式遵循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上可以面对该相应翼部的外部翼表面的一部分的轮廓形状。例如,翼部482-1f可以从自由端482-1e绕Z轴以逆时针方向延伸,其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翼部482-2f可以从自由端482-2e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其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翼部482-3f可以从自由端482-3e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其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且翼部482-4f可以从自由端482-4e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其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
如图13和图15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3,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3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469向外耳塞内表面4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475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诸如具有支撑体484-1b的第一支撑部件484-1,该支撑体484-1b可以从锚定端484-1a向自由端484-1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4-1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五纵向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484-2b的第二支撑部件484-2,该支撑体484-2b可以从锚定端484-2a向自由端484-2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4-2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六纵向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484-3b的第三支撑部件484-3,该支撑体484-3b可以从锚定端484-3a向自由端484-3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4-3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七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以及具有支撑体484-4b的第四支撑部件484-4,该支撑体484-4b可以从锚定端484-4a向自由端484-4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4-4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八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4-1的锚定端484-1a的第五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例如,绕内耳塞空间465的纵向Z轴)可以与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1的锚定端482-1a的第一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相同,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4-2的锚定端484-2a的第六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可以与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2的锚定端482-2a的第二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相同,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4-3的锚定端484-3a的第七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可以与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3的锚定端482-3a的第三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相同,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4-4的锚定端484-4a的第八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可以与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4的锚定端482-4a的第四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相同。然而,任意两个此类类似旋转取向的支撑部件的几何形状(例如,厚度或深度)可以不同或相同。
除此之外或另选地,任意两个此类类似旋转取向的支撑部件的刚度(例如,柔性)可以不同或相同。例如,尽管支撑部件482-1的翼部482-1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但支撑部件484-1的翼部484-1f可以绕Z轴沿顺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尽管支撑部件482-1和支撑部件484-1旋转取向类似(例如,沿径向从内耳塞体464以相对于同一Z轴相同的旋转取向(例如,图13的-Y方向)延伸)。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尽管支撑部件482-2的翼部482-2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但支撑部件484-2的翼部484-2f可以绕Z轴沿顺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尽管支撑部件482-2和支撑部件484-2旋转取向类似(例如,沿径向从内耳塞体464以相对于同一Z轴相同的旋转取向(例如,图13的+Y方向)延伸)。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尽管支撑部件482-3的翼部482-3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但支撑部件484-3可以不包括从端部484-3e沿任何方向延伸的任何翼,尽管支撑部件482-3和支撑部件484-3旋转取向类似(例如,沿径向从内耳塞体464以相对于同一Z轴相同的旋转取向(例如,图14和图15的-X方向)延伸)。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尽管支撑部件482-4的翼部482-4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但支撑部件484-4可以不包括从端部484-4e沿任何方向延伸的任何翼,尽管支撑部件482-4和支撑部件484-4旋转取向类似(例如,沿径向从内耳塞体464以相对于同一Z轴相同的旋转取向(例如,图14和图15的+X方向)延伸)。
如图13和图16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5,其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469向外耳塞内表面4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475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诸如具有支撑体486-1b的第一支撑部件486-1,该支撑体486-1b可以从锚定端486-1a向自由端486-1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6-1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九纵向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486-2b的第二支撑部件486-2,该支撑体486-2b可以从锚定端484-6a向自由端484-6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4-6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十纵向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486-3b的第三支撑部件486-3,该支撑体486-3b可以从锚定端486-3a向自由端486-3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6-3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十一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以及具有支撑体486-4b的第四支撑部件486-4,该支撑体486-4b可以从锚定端486-4a向自由端486-4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486-4a可以沿内耳塞体464的第十二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469或与之集成。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6-1的锚定端486-1a的第九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例如,绕内耳塞空间465的纵向Z轴)可以介于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1的锚定端482-1a的第一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和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3的锚定端482-3a的第三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之间,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6-2的锚定端486-2a的第十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例如,绕内耳塞空间465的纵向Z轴)可以介于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3的锚定端482-3a的第三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和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2的锚定端482-2a的第二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之间,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6-3的锚定端486-3a的第十一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例如,绕内耳塞空间465的纵向Z轴)可以介于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2的锚定端482-2a的第二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和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4的锚定端482-4a的第四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之间,并且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6-4的锚定端486-4a的第十二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例如,绕内耳塞空间465的纵向Z轴)可以介于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4的锚定端482-4a的第四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和内耳塞体464耦接到支撑部件482-1的锚定端482-1a的第一纵向部分的旋转取向之间。
任意两个此类旋转偏移的支撑部件的刚度(例如,柔性)可以不同或相同。例如,就像支撑部件482-1的翼部482-1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支撑部件486-1的翼部486-1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尽管支撑部件482-1和支撑部件486-1偏移旋转取向(例如,45°旋转取向偏移)。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就像支撑部件482-1的翼部482-2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支撑部件486-1的翼部486-2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尽管支撑部件482-1和支撑部件486-1偏移旋转取向(例如,45°旋转取向偏移)。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就像支撑部件482-4的翼部482-4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支撑部件486-3的翼部486-3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尽管支撑部件482-4和支撑部件486-3偏移旋转取向(例如,45°旋转取向偏移)。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就像支撑部件482-4的翼部482-4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支撑部件486-4的翼部486-4f可以绕Z轴沿逆时针方向延伸,轮廓类似于外耳塞内表面471的相邻部分,尽管支撑部件482-4和支撑部件486-4具有偏移旋转取向(例如,45°旋转取向偏移)。任意两个此类旋转偏移的支撑部件的翼的几何形状可以不同或相同。例如,尽管翼部482-1f、482-2f、482-3f和482-4f的每个都可以具有一致的宽度(例如,翼部482-2f的宽度482-2fd可以在其从端部482-2e延伸开时,沿翼部482-2f的整个长度相同,如图14所示),旋转偏移的支撑部件的翼部的宽度可以具有可变宽度(例如,翼部486-2f的宽度486-2fd可以在其从端部486-2e延伸时沿翼部486-2f的整个长度增大,如图16所示)。
耳塞子组件的特定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不同支撑部件的不同支撑体可以彼此旋转偏移地取向(例如,在与耳塞子组件的纵轴横贯的单个截面平面中),这操作以向耳塞子组件的外耳塞体绕耳塞子组件的特定轴切平面内外耳塞体的特定周边部分提供可变有效表面硬度。另选地或除此之外,耳塞子组件的特定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第一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支撑部件的支撑体可以与该耳塞子组件的同一特定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第二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支撑部件的支撑体旋转偏移地取向(例如,在与耳塞子组件的纵轴横贯的相应纵向间隔的平行截面平面中),这样操作以沿耳塞子组件的特定纵向平面内的外耳塞体的特定周边部分向耳塞子组件的外耳塞体提供可变的有效表面硬度。例如,如图13-图16所示,不仅可以使耳塞子组件4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1的相应不同支撑部件482-1、482-2、482-3和482-4的不同支撑体482-1b、482-2b、482-3b和482-4b(或自由端)彼此旋转偏移取向(例如,一般在支撑体482-1b和482-3b之间为90°,在支撑体482-3b和482-2b之间为另一个90°,在支撑体482-2b和482-4b之间为另一个90°,在支撑体482-4b和482-1b之间为另一个90°,如图14中绕与纵轴横贯的单个截面平面中的纵轴Z顺时针旋转那样),而且可以将耳塞子组件450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1的支撑部件482-1的支撑体482-1b与耳塞子组件450的该同一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5的支撑部件486-1的支撑体486-1b旋转偏移取向(例如,一般绕图14和图16中与该纵轴横贯的相应纵向间隔平行截面平面中的纵轴Z逆时针旋转45°)。因此,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各个支撑部件操作以绕耳塞子组件450的特定轴切平面内(例如,在图14的平面中和/或在图16的平面中)的外耳塞体474的特定周边部分和/或沿耳塞子组件450的特定纵向平面内的外耳塞体474的特定周边部分(例如,在图13的平面中)向耳塞子组件450的外耳塞体474提供可变有效表面硬度。
耳塞子组件的特定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不同支撑部件的不同翼部可以彼此沿不同方向延伸(例如,在与耳塞子组件的纵轴横贯的单个截面平面中),这操作以向耳塞子组件的外耳塞体绕耳塞子组件的特定轴切平面内外耳塞体的特定周边部分提供可变有效表面硬度。另选地或除此之外,耳塞子组件的特定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第一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支撑部件的翼部可以与该耳塞子组件的同一特定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第二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支撑部件的翼部沿不同方向延伸(例如,在与耳塞子组件的纵轴横贯的相应纵向间隔的平行截面平面中),这样操作以沿耳塞子组件的特定纵向平面内的外耳塞体的特定周边部分向耳塞子组件的外耳塞体提供可变的有效表面硬度。例如,如图13-图16所示,不仅耳塞子组件4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3的相应不同支撑部件484-1和484-4的不同翼部484-1f和484-4f可以彼此沿不同方向延伸(例如,如图15相对于与纵轴Z横贯的单个截面平面中的该纵轴所示,翼部484-1f可以从端部484-1e绕轴Z大致顺时针延伸,而翼部484-4f可以从端部484-4e绕轴Z大致逆时针延伸),而且耳塞子组件450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1的支撑部件482-1的翼部482-1f可以与耳塞子组件450的该同一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483的支撑部件484-1的翼部484-1f沿不同方向延伸(例如,相对于图14和图15中与该纵轴横贯的相应纵向间隔平行截面平面中的纵轴Z,翼部482-1f可以绕轴Z从端部482-1e大致逆时针延伸开,而翼部484-1f可以绕轴Z从端部484-1e大致顺时针延伸开)。因此,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480的各个支撑部件的各个翼部操作以绕耳塞子组件450的特定轴切平面内(例如,在图15的平面中)的外耳塞体474的特定周边部分和/或沿耳塞子组件450的特定纵向平面内的外耳塞体474的特定周边部分(例如,在图13的平面中)向耳塞子组件450的外耳塞体474提供可变有效表面硬度。
图17-图20
图17-图20示出了另一个例示性听筒520,听筒520可以类似于图1-图4的听筒120,但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该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从内耳塞体的外表面绕内耳塞体的纵向长度螺旋并沿之延伸出去,用于改变外耳塞体外表面的有效刚度,以影响外耳塞体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图17-图20的听筒52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1-图4的听筒120的部件,其中图17-图20的听筒520的标记为“5xx”附图标记的元件可以对应于图1-图4的听筒120的标记为“1xx”附图标记的元件,并且其中下文可以描述其间的差异。如图所示,听筒520可以包括耳塞子组件550,耳塞子组件550可以包括内耳塞部分560和在接口555处耦接到内耳塞部分560的外耳塞部分570。内耳塞部分560可以包括可以在内耳塞后端562和内耳塞前端568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564,其中内耳塞体564的内耳塞内表面561和内耳塞体564的相对的内耳塞外表面569都可以在内耳塞后端562和内耳塞前端56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内耳塞空间565可以由内耳塞内表面561限定并可以在可以通过内耳塞后端562提供的内耳塞后开口563和可以通过内耳塞前端5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567之间延伸。外耳塞部分570可以包括可以在外耳塞后端572和外耳塞前端5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574,其中外耳塞体574的外耳塞内表面571和外耳塞体5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579都可以在外耳塞后端572和外耳塞前端57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外耳塞空间5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571限定(例如,在内耳塞体5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外耳塞内表面571的部分之间时,空间575的一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和内耳塞外表面569之间限定,空间575的另一部分可以由内耳塞体564和内耳塞空间565占据),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572和外耳塞前端578之间延伸,同时外耳塞后开口5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5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5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578提供。尽管未示出,但听筒520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诸如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166。另选地,如图所示,听筒520可以包括耳塞子组件2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此外,听筒52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任何适当的外壳子组件530和任何适当的发声子组件540,以为任何适当的耳机组件提供听筒520。
耳塞子组件55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580,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580操作以改变外耳塞外表面579符合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以改善耳塞子组件550形成有效声学密封和/或为用户提供舒适性的能力。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580操作以改变耳塞外表面579沿耳塞外表面579(例如,从外耳塞前端578到外耳塞后端572)和/或绕耳塞外表面579的周边(例如,绕声音S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X-Y平面中的Z轴))的有效表面硬度。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5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例如,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其每个都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该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569以螺旋方式绕并沿内耳塞外表面569的纵轴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并沿内耳塞空间565的纵轴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端向着第二端延伸,第二端可以耦接到或接触或接近外耳塞内表面571的一部分(例如,作为螺旋形状的支撑部件)。
如图17-图20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5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469向外耳塞内表面5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575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螺旋形状的支撑部件,诸如具有支撑体582-1b的第一螺旋形支撑部件582-1,该支撑体582-1b可以沿并绕内耳塞体564的第一部分从可以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569或与之集成的第一端582-1ba延伸出(例如,在螺旋路径中或成为螺线,诸如沿Z轴并绕内耳塞空间565的一部分(例如,绕Z轴))并到达第二端582-1be,该第二端582-1be可以与外耳塞内表面571的接口部分交接(例如,耦接到或与之集成或至少邻近面对),这样可以相对于耳塞子组件550的纵轴限定螺旋(例如,沿并绕外耳塞体574的第一部分的螺旋(例如,在螺旋路径中或作为螺线,诸如沿Z轴并绕内耳塞空间565的一部分(例如,绕Z轴))),具有支撑体582-2b的第二螺旋形支撑部件582-2,该支撑体582-2b可以沿并绕内耳塞体564的第二部分从可以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569或与之集成的第一端582-2ba延伸出(例如,在螺旋路径中或成为螺线,诸如沿Z轴并绕内耳塞空间565的一部分(例如,绕Z轴))并到达第二端582-2be,该第二端582-2be可以与外耳塞内表面571的接口部分交接(例如,耦接到或与之集成或至少邻近面对),这样可以相对于耳塞子组件550的纵轴限定螺旋(例如,沿并绕外耳塞体574的第二部分的螺旋(例如,在螺旋路径中或作为螺线,诸如沿Z轴并绕内耳塞空间565的一部分(例如,绕Z轴))),具有支撑体582-3b的第三螺旋形支撑部件582-3,该支撑体582-3b可以沿并绕内耳塞体564的第三部分从可以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569或与之集成的第一端582-3ba延伸出(例如,在螺旋路径中或成为螺线,诸如沿Z轴并绕内耳塞空间565的一部分(例如,绕Z轴))并到达第二端582-3be,该第二端582-3be可以与外耳塞内表面571的接口部分交接(例如,耦接到或与之集成或至少邻近面对),这样可以相对于耳塞子组件550的纵轴限定螺旋(例如,沿并绕外耳塞体574的第三部分的螺旋(例如,在螺旋路径中或作为螺线,诸如沿Z轴并绕内耳塞空间565的一部分(例如,绕Z轴))),以及具有支撑体582-4b的第四螺旋形支撑部件582-4,该支撑体582-4b可以沿并绕内耳塞体564的第四部分从可以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569或与之集成的第一端582-4ba延伸出(例如,在螺旋路径中或成为螺线,诸如沿Z轴并绕内耳塞空间565的一部分(例如,绕Z轴))并到达第二端582-4be,该第二端582-4be可以与外耳塞内表面571的接口部分交接(例如,耦接到或与之集成或至少邻近面对),这样可以相对于耳塞子组件550的纵轴限定螺旋(例如,沿并绕外耳塞体574的第四部分的螺旋(例如,在螺旋路径中或作为螺线,诸如沿Z轴并绕内耳塞空间565的一部分(例如,绕Z轴)))。
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不同支撑体的几何形状可以相同或者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变化。支撑体的深度可以一致或者可以沿支撑体以任何适当方式变化。例如,如图所示,支撑部件582-1在支撑体582-1b的相对表面582-1sa和582-1sb之间(例如,在端部582-1ba和端部582-1be之间)的支撑体582-1b的深度582-1d可以沿其整体一致,而支撑部件582-4在支撑体582-4b相对表面582-4sa和582-4sb之间的支撑体582-4b的深度582-4d可以沿支撑体582-4b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端部582-4ba和端部582-4be之间)变化。每个支撑体的高度可以相同或者可以在支撑体之间变化。例如,第一支撑体582-1b的高度可以被配置为跨越耳塞子组件350的整体或基本整体(例如,使得第一端582-1ba的前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前端568和/或第二端582-1be的前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前端578,并使得第一端582-1ba的后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后端562和/或第二端582-1be的后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后端572),而第三支撑体582-3b的高度可以被配置为仅跨越耳塞子组件350的高度整体的特定部分(例如,使得第一端582-3ba的前部分可以从内耳塞前端568向下(例如,沿-Z方向)定位和/或第一端582-3be的前部分可以从外耳塞前端578向下定位,和/或使得第一端582-3ba的后部分可以从内耳塞后端562向上(例如,沿+Z方向)定位和/或第二端582-3be的后部分可以从外耳塞后端572向上定位(例如,如图19和图20所示))。
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不同支撑部件可以被配置为不同的几何形状,用于以不同方式变形(例如,响应于外耳塞内表面571施加于其上的压力,响应于用户的外力使外耳塞外表面579变形)。例如,如图19和图20所示,处于默认配置中的第三支撑部件582-3的支撑体582-3b的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特征部582-3y,该一个或多个柔性特征部582-3y操作以向支撑体582-3b提供额外柔性。仅仅作为一个实施例,柔性特征部582-3y操作以使得支撑体582-3b的后表面582-3br的长度比限定支撑体582-3b的处于默认配置中的该后表面582-3br的端部582-3ba和582-3be之间的距离更长,使得支撑体582-3b操作以在此类柔性特征部582-3y处更容易挠曲(例如,用于在支撑体582-3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变形时增大或减小限定该后表面582-3br的端部582-3ba和582-3be之间的距离)。可以沿支撑体的任何适当部分提供一个或多个本地切口、孔、凹口或减小的厚度部分,以改变支撑体的柔性。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利用沿其长度或宽度的锥形变化壁部分、恒定厚度变化形状的部分(例如,在主体平面内添加S形等),改变支撑体在锚定端和耳塞体之间耦接的尺寸,改变旋转、螺旋或扭转度数和/或角度,沿其长度(即,沿Z轴)改变旋转、螺旋或扭转率等来改变支撑体的柔性。
可以存在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不同螺旋形支撑部件之间任何适当的关系。例如,可以由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提供任何适当数量的螺旋形支撑部件(例如,可以在图18-图20中所示的四个螺旋形支撑部件或多于或少于四个)。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螺旋形支撑部件的任一个绕纵轴扭转的量可以是任意适当量(例如,大约45°,大约90°(例如,可以如针对图18-图20的螺旋形支撑部件的每个所示,尽管不同部件可以扭转不同量),大约180°,大约360°或超过360°)。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螺旋形支撑部件的任一个绕纵轴扭转的方向可以是任何适当方向(例如,顺时针或逆时针(例如,可以如针对图18-图20的螺旋形支撑部件的每个相对于图20的现场线所示,尽管不同部件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扭转))。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螺旋形支撑部件的任意两个,诸如在其后表面处(和/或在其前表面处)之间的旋转偏移可以是任意适当的偏移(例如,大约15°,大约45°,大约90°(例如,可以如图19中支撑体582-1b的后表面582-1br和支撑体582-3b的后表面582-3br之间,支撑体582-1b的后表面582-1br和支撑体582-4b的后表面582-4br之间,以及支撑体582-2b的后表面582-2br和支撑体582-3b的后表面582-3br之间所示,尽管任意两个部件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彼此旋转偏移取向),大约135°,大约180°等)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支撑体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569的曲线延伸的方式可以是任意适当方式(例如,切向地(例如,可以如图19和图20的每个支撑体所示,例如其中支撑体582-1b的后表面582-1br可以从弯曲的内耳塞外表面569切向延伸和/或其中端部582-1be可以从弯曲的内耳塞外表面569切向延伸)或作为正割(例如,可以如图10从弯曲的内耳塞外表面369延伸的支撑体384-1b所示))。
图17-图20中所示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特定实施方案可以具有四个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具有四个螺旋形支撑体,其中四个螺旋形支撑体的全部都可以绕纵轴Z沿相同方向扭转90°(例如,第二端582-1be绕轴Z可以扭转的量(例如,由于第二端582-1be可以从第一端582-1ba前方延伸(例如,在或接近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内耳塞体564的前端568以及在或接近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外耳塞体574的前端578)到后表面582-1br(例如,在或接近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外耳塞体574的后端578))),并且其中四个螺旋形支撑体的每个可以与四个螺旋形支撑体的另外两个旋转偏移90°取向,使得在任意两个螺旋形支撑体之间沿耳塞子组件550可以没有间隙(例如,螺旋形支撑体的组合可以绕轴Z跨越内耳塞外表面569的完整外周长)。类似地,如果有六个螺旋形支撑体,其中每个都绕纵轴Z沿相同方向扭转60°,并且其中每个都与另外两个旋转偏移60°取向,则可以没有间隙。另选地,螺旋形部件的数量、旋转方向、扭转量和/或旋转偏移量可以使得没有间隙。
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每个螺旋形支撑部件都可以通过任意适当方式耦接到内耳塞体564和/或外耳塞体57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仅将支撑部件的支撑体的一部分耦接到内耳塞体564和外耳塞体574中的一者,可以不将该支撑体的任何部分耦接到内耳塞体564和外耳塞体574的另一者,而是可以简单面对或接近之,以在耳塞子组件550的特定变形期间发生接触。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如图17-图20所示,每个螺旋形支撑部件的第一端的至少两个部分可以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不同部分,每个螺旋形支撑部件的第二端的至少两个部分可以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不同部分。例如,第一支撑部件582-1的第一端582-1ba的前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在或接近内耳塞前端568处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前部分,第一支撑部件582-1的第二端582-1be的前部分(例如,接近第一端582-1ba的前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在或接近外耳塞前端578处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前部分,第一支撑部件582-1的第一端582-1ba的后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在或接近内耳塞后端562处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后部分,第一支撑部件582-1的第二端582-1be的后部分(例如,接近第一支撑部件582-1的后表面582-1br)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在或接近外耳塞后端572处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后部分,使得第一支撑部件582-1的支撑体582-1b的不同端部可以耦接到内耳塞体564和外耳塞体574两者。此外,第二支撑部件582-2的第一端582-2ba的前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在或接近内耳塞前端568处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前部分,第二支撑部件582-2的第二端582-2be的前部分(例如,接近第一端582-2ba的前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在或接近外耳塞前端578处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前部分,第二支撑部件582-2的第一端582-2ba的后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在或接近内耳塞后端562处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后部分,第二支撑部件582-2的第二端582-2be的后部分(例如,接近第一支撑部件582-2的后表面582-2br)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在或接近外耳塞后端572处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后部分,使得第二支撑部件582-2的支撑体582-2b的不同端部可以耦接到内耳塞体564和外耳塞体574两者。此外,第三支撑部件582-3的第一端582-3ba的前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在或接近内耳塞前端568处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前部分,第三支撑部件582-3的第二端582-3be的前部分(例如,接近第一端582-3ba的前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在或接近外耳塞前端578处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前部分,第三支撑部件582-3的第一端582-3ba的后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在或接近内耳塞后端562处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后部分,第三支撑部件582-3的第二端582-3be的后部分(例如,接近第三支撑部件582-3的后表面582-3br)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在或接近外耳塞后端572处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后部分,使得第三支撑部件582-3的支撑体582-3b的不同端部可以耦接到内耳塞体564和外耳塞体574两者。此外,第四支撑部件582-4的第一端582-3ba的前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在或接近内耳塞前端568处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前部分,第四支撑部件582-4的第二端582-4be的前部分(例如,接近第一端582-4ba的前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在或接近外耳塞前端578处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前部分,第四支撑部件582-4的第一端582-4ba的后部分可以在内耳塞外表面569处在或接近内耳塞后端562处耦接到内耳塞体564的后部分,第四支撑部件582-4的第二端582-4be的后部分(例如,接近第四支撑部件582-4的后表面582-4br)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571处在或接近外耳塞后端572处耦接到外耳塞体574的后部分,使得第四支撑部件582-4的支撑体582-4b的不同端部可以耦接到内耳塞体564和外耳塞体574两者。
此类将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580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每个支撑部件的每个支撑体的不同端部耦接到内耳塞体564和外耳塞体574两者可以使用户能够(例如,相对于包括耳塞子组件550的耳机组件的外壳子组件和/或发声子组件)扭转耳塞子组件550,用于缩小或扩展耳塞子组件550的尺寸(例如,截面区域),使得耳塞子组件550更容易插入用户耳道中和/或从用户耳道中取出,同时还使得耳塞子组件550能够与用户耳道形成声学密封。可以在将听筒520插入用户耳朵中之前、之后或同时相对于外耳塞部分570扭转内耳塞部分560(或反之亦然)。例如,耳塞子组件550绕纵轴Z沿第一方向(例如,与弹簧部件266s的螺旋形支撑部件可以在默认配置中绕轴Z扭转相同的方向(例如,图19和图20的箭头TC和/或图6的箭头D的方向))这样扭转操作以收缩或收紧耳塞子组件550的任何适当部分的周边或截面区域(例如,以将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从其默认配置收缩(例如,收缩到可以小于或不小于在仅有用户耳道提供的外力施加于听筒520上时可以配置弹簧支撑部件266s保持的最小截面尺度)和/或将内耳塞空间565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ID从其默认配置收缩和/或将外耳塞空间575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OD从其默认配置收缩),这样可以使用户能够更容易向用户耳道中插入耳塞子组件550和/或更容易从用户耳道取出耳塞子组件550。除此之外或另选地,绕纵轴Z沿第二方向这样扭转耳塞子组件550(例如,在与在默认配置中弹簧部件266s的螺旋形支撑部件可以绕轴Z扭转的方向(例如,图19和20的箭头TE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操作以扩展或放松耳塞子组件550的任何适当部分的周长或截面区域(例如,以将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从收缩配置扩展到其默认配置和/或将内耳塞空间565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ID从收缩配置扩展到其默认配置和/或将外耳塞空间575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OD从收缩配置扩展到其默认配置),这样可以使用户能够在一旦将耳塞子组件550插入用户耳道中时就能够扩展耳塞子组件550,以在其中形成声学密封。因此,可以配置弹簧支撑部件266s,使得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不仅可以在通过主动用户操控(例如,在被用户的手扭转时)在耳塞子组件550上施加的第一力导致变形时(例如,从其默认配置)收缩到第一收缩配置,以更容易插入耳道中或从其中取出,而且可以在由用户耳道表面在耳塞子组件550上施加的力导致变形时(例如,从其默认配置)收缩到第二收缩配置。这样的第一收缩配置可以提供比第二收缩配置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更小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使得第二收缩配置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可以不小于可以确保内耳塞空间565的至少最小内截面区域或直径ID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以通过内耳塞空间565为声音S实现有效的(例如,不扭曲或不阻塞)声音路径,然而还使得第一收缩配置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可以足够小,以能够将耳塞子组件550舒适地插入耳道或从耳道中取出。
如图所示,听筒520可以包括耳塞子组件2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其操作以将耳塞子组件550耦接到外壳子组件530和/或发声子组件540。在使用至少部分具有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将扭转参考部件(例如,外壳子组件530的任何适当部分和/或发声子组件540的任何适当部分)耦接到耳塞子组件550(例如,内耳塞体564)且随后用户相对于此类扭转参考部件扭转耳塞子组件550以收缩或扩展耳塞子组件550的尺寸时,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尺寸可以类似地收缩或扩展(例如,以将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从其默认配置收缩或将弹簧支撑部件266s的内截面区域或直径SD从其收缩配置扩展到其默认配置),这样可以进一步使用户能够更容易向用户耳道中插入耳塞子组件550和/或更容易从用户耳道中取出耳塞子组件550。
尽管未示出,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果耳机组件的一对两个听筒的每个都具备类似于耳塞子组件550的耳塞子组件,与针对此类特定对的第一听筒的耳塞子组件相关联的特定方向(例如,螺旋形支撑部件相对于内耳塞体扭转的方向,弹簧支撑部件通过内耳塞体螺旋行进的方向,和/或相对于纵轴相应进行压缩和扩展耳塞子组件的箭头TC和TE的方向)可以针对该特定对的第二听筒的耳塞子组件反转,使得用户可以在使用期间更容易地同时扩展或收缩两个耳塞子组件(例如,将左右耳塞子组件从用户的视点向前扭转操作以扩展两个听筒的耳塞子组件而不是扩展一个,收缩另一个)。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应当理解,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580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支撑部件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适当的翼部,如相对于图7-图16的翼部所述。例如,如图20所示,支撑部件582-4可以包括翼部582-4fa,翼部582-4fa可以从主体582-4b延伸(例如,沿外耳塞内表面571与外耳塞后端572相邻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支撑部件582-4可以包括翼部582-4fb,翼部582-4fb可以从主体582-4b延伸(例如,沿或绕外耳塞内表面571的至少一部分以螺旋方式延伸)。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尽管在图17-图20中未示出,但应当理解,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5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连同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例如,沿且绕内耳塞体564在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上方或下方纵向定位的第二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诸如具有一个或多个额外螺旋形支撑部件的额外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该螺旋形支撑部件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几何形状或取向或扭转方向,其可以与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581的螺旋形支撑部件相同或不同)。
图21-图25
图21-图25示出了另一个例示性听筒620,听筒620可以类似于图1-图4的听筒120,但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该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可以从外耳塞体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用于改变外耳塞体外表面的有效刚度,以影响外耳塞体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图21-图25的听筒62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1-图4的听筒120的部件,其中图21-图25的听筒620的标记为“6xx”附图标记的元件可以对应于图1-图4的听筒120的标记为“1xx”附图标记的元件,并且其中下文可以描述其间的差异。如图所示,听筒620可以包括耳塞子组件650,耳塞子组件650可以包括内耳塞部分660和在接口655处耦接到内耳塞部分660的外耳塞部分670。内耳塞部分660可以包括可以在内耳塞后端662和内耳塞前端668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664,其中内耳塞体664的内耳塞内表面661和内耳塞体664的相对的内耳塞外表面669都可以在内耳塞后端662和内耳塞前端66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内耳塞空间665可以由内耳塞内表面661限定并可以在可以通过内耳塞后端662提供的内耳塞后开口663和可以通过内耳塞前端6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667之间延伸。外耳塞部分670可以包括可以在外耳塞后端672和外耳塞前端6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674,其中外耳塞体674的外耳塞内表面671和外耳塞体6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679都可以在外耳塞后端672和外耳塞前端67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外耳塞空间6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671限定(例如,在内耳塞体6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外耳塞内表面671的部分之间时,空间675的一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671和内耳塞外表面669之间限定,空间675的另一部分可以由内耳塞体664和内耳塞空间665占据),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672和外耳塞前端678之间延伸,同时外耳塞后开口6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6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6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678提供。听筒620还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外壳子组件630和任何适当的发声子组件640,用于通过内耳塞空间665发出声音S,其中之一或两者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耳塞子组件650。尽管未示出,但听筒620还可以包括任意适当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诸如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166或耳塞子组件2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其操作以将耳塞子组件650耦接到外壳子组件630和/或发声子组件640。
耳塞子组件65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操作以改变外耳塞外表面679符合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以改善耳塞子组件650形成有效声学密封和/或为用户提供舒适性的能力。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操作以改变耳塞外表面679沿耳塞外表面679的长度(例如,从外耳塞前端678到外耳塞后端672)和/或绕耳塞外表面679的周边(例如,绕声音S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X-Y平面中的Z轴))的有效表面硬度。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例如,三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683和685),一个或多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每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可以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669并从其沿着和/或绕着锚定端处内耳塞体664的纵向长度向可以接触或邻近外耳塞内表面671的一部分的自由端延伸(例如,作为一个或多个向外延伸的横向和/或纵向和/或螺旋支撑部件)或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671并从其沿着和/或绕着锚定端处外耳塞体674的纵向长度向可以接触或邻近内耳塞外表面669的一部分的自由端延伸(例如,作为一个或多个向内延伸的横向和/或纵向和/或螺旋支撑部件)。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的不同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可以在纵向上沿内耳塞体664的长度和/或沿外耳塞内表面671的长度彼此间隔开,使得不同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操作以沿外耳塞部分670的长度(例如,从外耳塞前端678到外耳塞后端672)与外耳塞内表面671的不同部分相交互。
如图22-图24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可以从外耳塞内表面671向内耳塞外表面669(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675的一部分)延伸。例如,如图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可以包括十六个支撑部件,尽管任何其他适当数量也是可能的,包括支撑部件682-1、682-2、682-3和682-4,其每个可以包括支撑体,支撑体可以从可以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671或与之集成的锚定端向内向着内耳塞外表面669延伸到自由端(例如,支撑部件682-1可以包括从锚定端682-1a向内向着自由端682-1e延伸的支撑体682-1b,支撑部件682-2可以包括从锚定端682-2a向内向着自由端682-2e延伸的支撑体682-2b,支撑部件682-3可以包括从锚定端682-3a向内向着自由端682-3e延伸的支撑体682-3b,并且支撑部件682-4可以包括从锚定端682-4a向内向着自由端682-4e延伸的支撑体682-4b)。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的任何支撑体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几何形状(例如,厚度和/或深度),其可以在其整个长度上一致和/或变化。此外,任何支撑体可以在其从外耳塞内表面671向内耳塞外表面669延伸时与外耳塞内表面671形成任意适当角度。例如,如图所示,支撑体682-1b可以从外耳塞体674线性地向自由端682-1e延伸(例如,在图23的可能与纵轴Z横贯的平面中)。在图21-图25的耳塞子组件650的未变形配置(例如,没有由诸如用户向其施加任何外力时耳塞子组件650的功能配置)中,支撑部件682-1的支撑体682-1b的自由端682-1e可以接触内耳塞外表面669,或者可以距其任意适当间隔距离,其中此类距离可以足够小,以便在外耳塞体674可以在外耳塞外表面679接收(例如,用户耳道施加的)外力时闭合,外力可以使外耳塞体674变形以移动支撑体682-1b的锚定端682-1a从而移动自由端682-1e以接触内耳塞体664的至少一部分内耳塞外表面669,并可能使支撑部件682-1变形(例如,以使支撑体682-1b变形,从而缩短支撑体682-1b的端部682-1a和682-1e之间的距离)。
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的不同支撑部件可以被配置为不同的几何形状,用于以不同方式变形(例如,响应于外耳塞内表面671施加于其上的压力,响应于用户外力使外耳塞外表面679变形)。例如,如图22所示,处于默认配置中的支撑部件682-2的支撑体682-2b的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特征部682-2y,一个或多个柔性特征部682-2y操作以向支撑体682-2b提供额外柔性。仅仅作为一个实施例,柔性特征部682-2y操作以使得支撑体682-2y的前表面的长度和/或后表面的长度比支撑体682-2b处于默认配置中的端部682-2a和682-2e之间的长度更长,使得支撑体682-2b操作以更容易折曲到此类柔性特征部682-2y的平面之外。
尽管支撑部件682-1a的支撑体682-1b可以在端部682-1a和682-1e之间基本线性延伸,但可以在自由端682-1e处提供翼部682-1f,其操作以从支撑体682-1b向外延伸(例如,以任何适当的翼角),以遵循内耳塞外表面669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如图所示,尽管主体682-1b的自由端682-1e可以是具有自由端表面的基本均匀厚的支撑体682-1b的端部,但可以提供翼部682-1f以从自由端682-1e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以提供支撑部件682-1的一部分,其操作以提供用于与内耳塞外表面669交互的更大表面积。在其默认配置中,翼部682-1f可以从具有外部翼表面的自由端682-1e向下延伸任意适当距离,外部翼表面可以形成类似于或通过其他方式遵循类似于可以面对外部翼表面的内耳塞外表面669的一部分的轮廓形状的形状,其中此类表面可以在耳塞子组件650可以处于其默认配置中时彼此接触或彼此邻接定位。翼部682-1f操作以在耦接到支撑部件682-1的锚定端682-1a的外耳塞内表面671的一部分可能变形时,为内耳塞外表面669具有支撑部件682-1的一部分提供比自由端682-1e更大且更平缓的接口。例如,翼部682-1f操作以充当软片簧,用于向内耳塞外表面669的至少一部分提供一些刚度,在外耳塞内表面671(例如,在锚定端682-1a处或相邻)的特定部分尝试任何变形期间,该部分可以接触翼部682-1f的外部翼表面。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的支撑部件的任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翼部(例如,耦接到自由端682-1e的翼部682-1f、耦接到自由端682-2e的翼部682-2f、耦接到自由端682-3e的翼部682-3f以及耦接到自由端682-4e的翼部682-4f)。另选地,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671的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一个或多个自由端上不提供翼部。
如图22、图24和图25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3,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3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从外耳塞内表面671向内耳塞外表面669延伸(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675的一部分)的支撑部件(例如,支撑部件684-1和684-2)以及一个或多个可以从内耳塞外表面669向外耳塞内表面6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675的一部分)延伸的支撑部件(例如,支撑部件684-3和684-4)。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3可以包括四个支撑部件,诸如具有前支撑体684-1bf和后支撑体684-1bb的第一支撑部件684-1,该前支撑体684-1bf可以从前锚定端684-1a向自由端684-1e延伸出去,该前锚定684-1af端可以在外耳塞体674的前部分处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671或与之集成,该后支撑体684-1bb可以从后锚定端684-1ab向外延伸到自由端684-1e,该后锚定端684-1ab可以在外耳塞体674的后部分处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671或与之集成,具有左支撑体684-2b1和右支撑体684-2br的第二支撑部件684-2,该左支撑体684-2bl可以从左锚定端684-2al向外延伸到自由端684-2e,该左锚定端684-2al可以在外耳塞体674的左部分处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671或与之集成,右支撑体684-2br可以从右锚定端684-2ar向外延伸到自由端684-2e,该右锚定端684-2ar可以在外耳塞体674的右部分处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671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684-3b的第三支撑部件684-3,该支撑体684-3b可以从锚定端684-3a向自由端684-3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684-3a可以绕内耳塞体664的周边的一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669或与之集成,以及具有支撑体684-4b的第四支撑部件684-4,该支撑体684-4b可以从锚定端684-4a向自由端684-4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684-4a可以绕内耳塞体664的周边的一部分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669或与之集成。如图所示,自由端684-1e、684-2e、684-3e和684-4e的每个都可以至少部分地提供于同一平面(例如,图25中的单个X-Y平面)中,使得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3的每个支撑部件都操作以与外耳塞内表面671的不同部分和内耳塞外表面669的不同部分在其单个截面周边内交接。
翼的不同部分可以在不同方向上从支撑体的自由端延伸,以与内耳塞外表面的不同部分交接。例如,如图22所示,可以沿自由端684-1e的一部分或整体在自由端684-1e处提供翼部684-1f,翼部684-1f的向上部分可以从自由端684-1e向上延伸(例如,遵循内耳塞外表面669向可以与翼部684-1f的向上延伸部分交接的前端668延伸的一部分的轮廓),而翼部684-1f的向下部分可以从自由端684-1e向下延伸(例如,遵循内耳塞外表面669向可以与翼部684-1f的向下延伸部分交接的后端662延伸的一部分的轮廓)。另选地或除此之外,如图25所示,可以沿自由端684-1e的一部分或整体在自由端684-1e处提供翼部684-1f,翼部684-1f的向左部分可以从自由端684-1e向左延伸(例如,遵循内耳塞外表面669沿顺时针方向绕内耳塞空间665的声音S路径(例如,绕Z轴)延伸,可以与翼部684-1f的向左延伸部分交接的一部分的轮廓),而翼部684-1f的向右部分可以从自由端684-1e向右延伸(例如,遵循内耳塞外表面669沿逆时针方向绕内耳塞空间665的声音S的路径(例如,绕Z轴)延伸,可以与翼部684-1f的向右延伸部分交接的一部分的轮廓)。翼的不同部分(例如,向上部分和向下部分)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不同的刚度,用于向那些不同翼部可能交接的内耳塞外表面的相应不同部分赋予不同的柔性特性(例如,在耳塞子组件650位于用户耳道内时,外耳塞体674变形期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不为支撑部件提供翼部,而是可以设定该支撑部件的支撑体的自由端的形状,以遵循外耳塞内表面的一部分的轮廓。例如,如图22和图25所示,可以设定支撑部件684-2的自由端686-2e的外表面的形状,以匹配内耳塞外表面669可能与支撑部件684-2交接的一部分的轮廓。具体地讲,如图22所示,自由端684-2e的外表面的第一几何形状操作以匹配Y-Z平面中内耳塞外表面669的一部分的几何形状(例如,沿内耳塞外表面669的一部分的长度)和/或,如图25所示,自由端684-2e的外表面的第二几何形状操作以匹配X-Y平面中内耳塞外表面669的一部分的几何形状(例如,沿内耳塞外表面669的一部分的横贯截面周边)。
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3的不同支撑部件可以被配置为不同的几何形状,用于以不同方式变形(例如,响应于外耳塞内表面671施加于其上的压力,响应于用户的外力使外耳塞外表面679变形)。例如,如图22所示,支撑部件684-1的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两个不同的支撑体(例如,前支撑体684-1bf和后支撑体684-1bb),它们可以沿外耳塞体674的长度从不同锚定点(例如,可以更接近外耳塞体674的前端678的锚定端684-1af处的第一锚定点,以及可以更接近外耳塞体674的后端672的锚定端684-1ab处的第二锚定点)延伸到同一自由端684-1e,用于在其间限定纵向空间684-1s,在外耳塞体674的一部分向锚定端684-1af和/或锚定端684-1ab施加外力时,该纵向空间可以变形(例如,在图22的Y-Z平面中变形)。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5所示,支撑部件684-2的几何形状可以包括两个不同的支撑体(例如,左支撑体684-2bl和右支撑体684-2br),它们可以绕外耳塞体674的外耳塞内表面671的周边从相同或不同锚定端延伸到相同自由端684-2e,用于限定其间的横向或径向空间684-2s,该横向或径向空间684-2s可以在外耳塞体674的一部分向锚定端684-2ar和/或锚定端684-2al施加外力时变形(例如,在图25的X-Y平面中变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并非由支撑部件684-1或支撑部件684-2提供两个支撑体,可以仅提供此类支撑体中的一个,由此改变该支撑部件的刚度,从而改变外耳塞内表面671可以耦接到该支撑部件684-1或该支撑部件684-2的部分的有效表面硬度。
如图22和图24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5,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5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从外耳塞内表面671向听筒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外壳外表面137延伸(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675的一部分)的支撑部件(例如,支撑部件686-1和686-2)以及一个或多个可以从听筒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外壳外表面137向外耳塞内表面671(例如,通过外耳塞空间675的一部分)延伸的支撑部件(例如,支撑部件686-3和686-4)。例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5可以包括四个支撑部件,诸如可以包括支撑体686-1b的第一支撑部件686-1,该支撑体686-1b从锚定端686-1a向内朝自由端686-1e延伸,该锚定端686-1a可以耦接到外耳塞体674的外耳塞内表面671或与之集成,可以包括支撑体686-2b的第二支撑部件686-2,该支撑体686-2b从锚定端686-2a向内朝自由端686-2e延伸,该锚定端686-2a可以耦接到外耳塞体674的外耳塞内表面671或与之集成,具有支撑体686-3b的第三支撑部件686-3,该支撑体686-3b可以从锚定端686-3a向自由端686-3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686-3a可以耦接到外壳外表面137的一部分或与之集成,以及具有支撑体686-4b的第四支撑部件686-4,该支撑体686-4b可以从锚定端686-4a向自由端686-4e延伸出去,该锚定端686-4a可以耦接到外壳外表面137的一部分或与之集成。
翼的不同部分可以在不同方向上从支撑体的自由端延伸,以与外壳外表面137的不同部分交接。例如,如图22所示,可以沿支撑体686-1b的自由端686-1e的一部分或整体在自由端686-1e处提供翼部686-1f,用于和外壳外表面137的任何适当部分(例如,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侧表面和/或底表面)交接,这样不仅可以向外耳塞体674的外耳塞内表面671的可能接近锚定端686-1a的一部分提供额外刚度(例如,在外耳塞内表面671的该部分变形可能导致翼部686-1f和/或自由端部分686-1e接触外壳外表面137时),而且可以为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提供某种支持(例如,通过提供外壳外表面137可以至少部分停靠的表面)。类似地,如图22所示,可以沿支撑体686-2b的自由端686-2e的一部分或整体在自由端686-2e处提供翼部686-2f,用于和外壳外表面137的任何适当部分交接,这样不仅可以向外耳塞体674的外耳塞内表面671的可能接近锚定端686-2a的一部分提供额外刚度(例如,在外耳塞内表面671的该部分变形可能导致翼部686-2f和/或自由端部分686-2e接触外壳外表面137时),而且可以为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提供某种支持(例如,通过提供外壳外表面137可以至少部分停靠的表面)。除此之外或另选地,翼的不同部分可以在不同方向上从支撑体的自由端延伸,以与外耳塞内表面671的不同部分交接。例如,如图24所示,可以沿支撑体686-3b的自由端686-3e的一部分或整体在自由端686-3e处提供翼部686-3f,用于和外耳塞内表面671的任何适当部分交接,这样可以向外耳塞体674的外耳塞内表面671的可能接近翼部686-3f和/或自由端686-3e的一部分提供额外刚度(例如,在外耳塞内表面671的该部分变形可能导致翼部686-3f和/或自由端部分686-3e接触外耳塞内表面671时)。类似地,如图24所示,可以沿支撑体686-4b的自由端686-4e的一部分或整体在自由端686-4e处提供翼部686-4f,用于和外耳塞内表面671的任何适当部分交接,这样可以向外耳塞体674的外耳塞内表面671的可能接近翼部686-4f和/或自由端686-4e的一部分提供额外刚度(例如,在外耳塞内表面671的该部分变形可能导致翼部686-4f和/或自由端部分686-4e接触外耳塞内表面671时)。因此,外壳外表面137(例如,外壳子组件130和/或发声子组件140的任何适当部分)操作以在外耳塞体674变形期间经由任何适当的居间内部支撑部件向外耳塞体674提供额外的刚度。
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683和685可以沿听筒620的长度(例如,沿Z轴)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彼此隔开。例如,每对相继定位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可以沿听筒620的长度彼此等距间隔。另选地,不同对的相继定位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之间的间距可以沿听筒620的长度改变。
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的一个或多个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的任何部分或整体(例如,支撑体和/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683和685的翼部)可以由任何适当材料形成,其可以与内耳塞体664、外耳塞体674和/或外壳外表面137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此外,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的一个或多个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例如,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683和685的支撑体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或机制耦接到内耳塞部分660、外耳塞部分670和外壳外表面137的适当一个(例如,利用一个或多个锚定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适当的粘合剂(例如,胶或胶带)、任何适当的垫圈、任何适当的热熔或其他热处理、任何适当的过盈配合、任何适当的机械连接器等。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680的一个或多个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例如,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681、683和685)可以使用任何适当工艺(例如,在单射或双射模制工艺中)被模制到内耳塞部分660、外耳塞部分670和外壳外表面137的适当一个或通过其他方式与之集成。
图26-图28
图26-图28示出了另一个例示性耳塞子组件750,耳塞子组件750可以类似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但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件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该至少一个支撑部件可以限定耦接到外耳塞体内表面或与之总体形成的流体壳体,用于改变外耳塞体的外表面的有效刚度,以影响外耳塞体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图26-图28的耳塞子组件75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1-4的耳塞子组件150的部件,其中图26-图28的耳塞子组件750的标记为“7xx”附图标记的元件可以对应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的标记为“1xx”附图标记的元件,并且其中下文可以描述其间的差异。如图所示,耳塞子组件750可以包括内耳塞部分760和在接口755处耦接到内耳塞部分760的外耳塞部分770。内耳塞部分760可以包括可以在内耳塞后端762和内耳塞前端768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764,其中内耳塞体764的内耳塞内表面761和内耳塞体764的相对的内耳塞外表面769都可以在内耳塞后端762和内耳塞前端76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内耳塞空间765可以由内耳塞内表面761限定并可以在可以通过内耳塞后端762提供的内耳塞后开口763和可以通过内耳塞前端7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767之间延伸。外耳塞部分770可以包括可以在外耳塞后端772和外耳塞前端7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774,其中外耳塞体774的外耳塞内表面771和外耳塞体7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779都可以在外耳塞后端772和外耳塞前端77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外耳塞空间7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771限定(例如,在内耳塞体7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外耳塞内表面771的部分之间时,空间775的一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771和内耳塞外表面769之间限定,空间775的另一部分可以由内耳塞体764和内耳塞空间765占据),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772和外耳塞前端778之间延伸,同时外耳塞后开口7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7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7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778提供。尽管未示出,但耳塞子组件750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诸如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166或耳塞子组件2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尽管未示出,但耳塞子组件75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任何适当的外壳子组件和任何适当的发声子组件,以为耳机组件提供任何适当的听筒。
耳塞子组件75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操作以改变外耳塞外表面779符合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以改善耳塞子组件750形成有效声学密封和/或为用户提供舒适性的能力。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操作以改变耳塞外表面779沿耳塞外表面779的长度(例如,从外耳塞前端778到外耳塞后端772)和/或绕耳塞外表面779的周边(例如,绕声音S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X-Y平面中的Z轴))的有效表面硬度。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诸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781。如图26-图28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781可以包括四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782-1、782-2、782-3和782-4,但可以提供任何其他适当数量的流体壳体支撑部件(例如,1、2、3或远超过4个)。第一流体壳体支撑部件782-1可以包括支撑体782-1b,该支撑体782-1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外耳塞内表面771上的任何适当路径771-1p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771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771-1p内的支撑体782-1b的外表面782-1x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耳塞内表面771的部分(即,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1n)可以一起在路径771-1p内的外耳塞内表面7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1n和支撑体782-1b的外表面782-1x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782-1s,并使得支撑体782-1b的内表面782-1i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外表面782-1x相对)可以接触或邻近内耳塞外表面769的一部分。类似地,第二流体壳体支撑部件782-2可以包括支撑体782-2b,该支撑体782-2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外耳塞内表面771上的任何适当路径771-2p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771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771-1p内的支撑体782-2b的外表面782-2x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耳塞内表面771的部分(即,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2n)可以一起在路径771-2p内的外耳塞内表面7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2n和支撑体782-2b的外表面782-2x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782-2s,并使得支撑体782-2b的内表面782-2i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外表面782-2x相对)可以接触或邻近内耳塞外表面769的一部分。类似地,第三流体壳体支撑部件782-3可以包括支撑体782-3b,该支撑体782-3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外耳塞内表面771上的任何适当路径771-3p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771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771-3p内的支撑体782-3b的外表面782-3x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耳塞内表面771的部分(即,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3n)可以一起在路径771-3p内的外耳塞内表面7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3n和支撑体782-3b的外表面782-3x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782-3s,并使得支撑体782-3b的内表面782-3i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外表面782-3x相对)可以接触或邻近内耳塞外表面769的一部分。类似地,第四流体壳体支撑部件782-4可以包括支撑体782-4b,该支撑体782-4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外耳塞内表面771上的任何适当路径771-4p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771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771-4p内的支撑体782-4b的外表面782-4x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耳塞内表面771的部分(即,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4n)可以一起在路径771-4p内的外耳塞内表面7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4n和支撑体782-4b的外表面782-4x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782-4s,并使得支撑体782-4b的内表面782-4i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外表面782-4x相对)可以接触或邻近内耳塞外表面769的一部分。
如图所示,路径771-1p到771-4p的每个都可以是唯一的且非交叠的。例如,流体壳体空间782-1s到782-4s可以绕纵轴彼此旋转偏移任意适当量(例如,90°,可以如图28的X-Y平面中绕纵轴Z所示)。或者,路径771-1p到771-4p的两个或更多可以交叠,使得第一路径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二路径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的一部分相同。
流体壳体支撑部件的支撑体的几何形状可以一致或可变。例如,如图所示,支撑体782-1b的外表面782-1x和内表面782-1i之间的支撑部件782-1的支撑体782-1b的厚度782-1t可以沿其整体(例如,在支撑体782-1b耦接到路径771-1p的任意两个部分的任意两个部分之间)一致。另选地,如图所示,支撑部件782-2的支撑体782-2b在支撑体782-2b的外表面782-2x和内表面782-2i之间的厚度782-2t可以沿其不同部分变化。每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每个流体壳体空间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彼此相同,或者由一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一个流体壳体空间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与由另一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另一个流体壳体空间不同。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流体壳体空间可以是任何适当尺寸和/或任何适当形状。在图26-图28的耳塞子组件750的未变形配置中(例如,没有诸如用户向其施加任何外力时耳塞子组件750的功能配置),支撑体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能接触内耳塞外表面769或可以距内耳塞外表面769任何适当距离。例如,如图所示,支撑体782-4b的内表面782-4i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接触内耳塞外表面76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将支撑体782-4b的内表面782-4i(例如,利用粘合剂、机械紧固件、制造技术(例如,模制)等)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769来保持此类接触。另选地,如图所示,支撑体782-1b的内表面782-1i的一部分可以距内耳塞外表面769任意适当距离782-1ed,其中此类距离782-1ed可以足够小,以便在外耳塞体774可以接收外耳塞外表面779上(例如,由用户耳道施加)的外力时闭合,这样可以使路径771-1p内外耳塞内表面7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771-1n变形,使得流体壳体空间782-1s的形状可以变形,用于向内耳塞外表面769的一部分推动支撑体782-1b的内表面782-1i的一部分。
可以在耳塞子组件750的处于默认配置中的流体壳体支撑部件的流体壳体空间内保持任意适当的流体,诸如任何适当的气体(例如,空气),任何适当的液体(例如,水),它们的任意组合(例如,凝胶)等,其操作以在流体壳体空间的形状由于限定流体壳体空间的表面的任何适当部分变形而变形时变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流体的体积可以在使用耳塞子组件750的整个期间保持恒定(例如,流体壳体空间的默认配置中的此类流体的体积可以与流体壳体空间变形时(例如,在耳塞子组件750定位于用户耳道内时)相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此类流体的体积可以在使用耳塞子组件750整个期间改变(例如,可以使流体能够在流体壳体空间改变形状时进入和离开流体壳体空间)。例如,如图所示,流体壳体支撑部件782-1的支撑体782-1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阀门782-1v,阀门782-1v操作以选择性地使流体能够进入流体壳体空间782-1s和/或通过其离开流体壳体空间782-1s。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阀门782-1v操作以使用户能够调节流体壳体支撑部件782-1的流体壳体空间782-1s内的流体体积。例如,阀门782-1v操作以使得用户能够在向用户耳道中插入耳塞子组件750之前和/或期间从流体壳体空间782-1s去除一些或基本全部空气,然后阀门782-1v操作以使用户能够在耳塞子组件750定位于用户耳道内的同时向流体壳体空间782-1s中添加空气,由此使得在流体壳体空间782-1s包含更少流体时能够更容易向耳道中插入耳塞子组件750,然后在流体壳体空间782-1s包含更多流体时在耳道内更强保持耳塞子组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阀门782-1v可以是无源型阀门,诸如单向簧片阀,其中可以通过任何适当外部机制,诸如外壳子组件中和/或发声子组件中的机制和/或任何适当外部调节工具引导和/或控制内部压力。除此之外或另选地,阀门782-1v操作以使用户能够手动使流体壳体空间782-1s充气和/或放气任意适当量。
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应当理解,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781的支撑部件的任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适当的翼部,如相对于图7-图25的任何翼部所述(例如,沿任何适当方向从具有任何适当形状的支撑体782-1b的内表面782-1i和/或支撑体782-3b的内表面782-3i和/或支撑体782-4b的内表面782-4i(例如,如支撑部件782-1的翼部782-1fb所示)的任何适当部分延伸(例如,用于和内耳塞外表面769的轮廓(例如,如支撑部件782-1的翼部782-1fa所示)交接和/或匹配))。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尽管在图26-图28中未示出,但应当理解,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连同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781(例如,沿且绕外耳塞体774和/或沿且绕内耳塞体764在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781上方或下方纵向定位的第二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诸如限定一个或多个额外流体壳体空间的额外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该流体壳体空间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几何形状或取向,其可以与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781的流体壳体空间相同或不同)。
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781的任何部分或整体(例如,支撑体和/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781的翼部)可以由任何适当材料形成,其可以与内耳塞体764和/或外耳塞体774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此外,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体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或机制耦接到内耳塞部分760和/或外耳塞部分770,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适当的粘合剂(例如,胶或胶带)、任何适当的垫圈、任何适当的热熔或其他热处理、任何适当的过盈配合、任何适当的机械连接器等。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工艺(例如,在单射或双射模制工艺中)将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780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体模制到内耳塞部分760和/或外耳塞部分770或通过其他方式与之集成。
图29-图31
图29-图31示出了另一个例示性耳塞子组件850,耳塞子组件850可以类似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但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件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该至少一个支撑部件可以限定耦接到内耳塞体外表面或与之集成的流体壳体,用于改变外耳塞体外表面的有效刚度,以影响外耳塞体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图29-图31的耳塞子组件85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的部件,其中图29-图31的耳塞子组件850的标记为“7xx”附图标记的元件可以对应于图1-图4的耳塞子组件150的标记为“1xx”附图标记的元件,并且其中下文可以描述其间的差异。如图所示,耳塞子组件850可以包括内耳塞部分860和在接口855处耦接到内耳塞部分860的外耳塞部分870。内耳塞部分860可以包括可以在内耳塞后端862和内耳塞前端868之间延伸的内耳塞体864,其中内耳塞体864的内耳塞内表面861和内耳塞体864的相对的内耳塞外表面869都可以在内耳塞后端862和内耳塞前端86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内耳塞空间865可以由内耳塞内表面861限定并可以在可以通过内耳塞后端862提供的内耳塞后开口863和可以通过内耳塞前端868提供的内耳塞前开口867之间延伸。外耳塞部分870可以包括可以在外耳塞后端872和外耳塞前端8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874,其中外耳塞体874的外耳塞内表面871和外耳塞体8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879都可以在外耳塞后端872和外耳塞前端87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外耳塞空间8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871限定(例如,在内耳塞体864的至少一部分定位于外耳塞内表面871的部分之间时,空间875的一部分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871和内耳塞外表面869之间限定,空间875的另一部分可以由内耳塞体864和内耳塞空间865占据),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872和外耳塞前端878之间延伸,同时外耳塞后开口8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8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8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878提供。尽管未示出,但耳塞子组件850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诸如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166或耳塞子组件2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尽管未示出,但耳塞子组件85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任何适当的外壳子组件和任何适当的发声子组件,以为耳机组件提供任何适当的听筒。
耳塞子组件85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操作以改变外耳塞外表面879符合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以改善耳塞子组件850形成有效声学密封和/或为用户提供舒适性的能力。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操作以改变耳塞外表面879沿耳塞外表面879的长度(例如,从外耳塞前端878到外耳塞后端872)和/或绕耳塞外表面879的周边(例如,绕声音S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X-Y平面中的Z轴))的有效表面硬度。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诸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如图29-图31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可以包括八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包括流体壳体支撑部件882-1和882-2,但可以提供任何其他适当数量的流体壳体支撑部件(例如,1、2、3、7或远超过8个)。第一流体壳体支撑部件882-1可以包括支撑体882-1b,该支撑体882-1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内耳塞外表面869上的任何适当路径869-1p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869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869-1p内的支撑体882-1b的内表面882-1i的至少一部分和内耳塞外表面869的部分(即,内耳塞外表面部分869-1x)可以一起在路径869-1p内的内耳塞外表面869的内耳塞外表面部分869-1x和支撑体882-1b的内表面882-1i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882-1s,并使得支撑体882-1b的外表面882-1x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内表面882-1i相对)可以接触或邻近外耳塞内表面871的一部分。类似地,第二流体壳体支撑部件882-2可以包括支撑体882-2b,该支撑体882-2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内耳塞外表面869上的任何适当路径869-2p耦接到内耳塞外表面869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869-2p内的支撑体882-1b的内表面882-2i的至少一部分和内耳塞外表面869的部分(即,内耳塞外表面部分869-2x)可以一起在路径869-2p内的内耳塞外表面869的内耳塞外表面部分869-2x和支撑体882-2b的内表面882-2i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882-2s,并使得支撑体882-2b的外表面882-2x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内表面882-2i相对)可以接触或邻近外耳塞内表面871的一部分。
如图所示,内耳塞外表面869上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的支撑体耦接所沿的路径的每条都可以是唯一且不交叠的。例如,八个流体壳体空间的每个,包括流体壳体空间882-1s和882-2s可以绕纵轴彼此旋转偏移任意适当量(例如,45°,可以如图31的X-Y平面中绕纵轴Z所示)。另选地,内耳塞外表面869上此类路径的两个或更多可以交叠,使得第一路径的内耳塞外表面部分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二路径的内耳塞外表面部分的一部分相同。
流体壳体支撑部件的支撑体的几何形状可以一致或可变。例如,如图所示,支撑体882-1b的外表面882-1x和内表面882-1i之间的支撑部件882-1的支撑体882-1b的厚度882-1t可以沿其整体(例如,在支撑体882-1b耦接到路径869-1p的任意两个部分的任意两个部分之间)一致。另选地,如图所示,支撑部件882-2的支撑体882-2b在支撑体882-2b的外表面882-2x和内表面882-2i之间的厚度882-2t可以沿其不同部分变化。每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每个流体壳体空间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彼此相同,或者由一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一个流体壳体空间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与由另一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另一个流体壳体空间不同。由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的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流体壳体空间可以是任何适当尺寸和/或任何适当形状。在图29-图31的耳塞子组件850的未变形配置中(例如,没有诸如用户向其施加任何外力时耳塞子组件850的功能配置),支撑体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能接触外耳塞内表面871或可以距外耳塞内表面871任何适当距离。例如,如图所示,支撑体882-2b的外表面882-2x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接触外耳塞内表面87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将支撑体882-2b的外表面882-2x(例如,利用粘合剂、机械紧固件、制造技术(例如,模制)等)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871来保持此类接触。另选地,如图所示,支撑体882-1b的外表面882-1x的一部分可以距外耳塞内表面871任意适当距离882-1ed,其中这样的距离882-1ed可以足够小,以便在外耳塞体874可以接收外耳塞外表面879上(例如,由用户耳道施加)的外力时闭合,这样可以使外耳塞内表面871变形,以便抵靠支撑体882-1b的外表面882-1x的一部分推动(例如,使得流体壳体空间882-1s的形状可以变形)。
如耳塞子组件750的流体壳体空间那样,可以在耳塞子组件850的处于默认配置中的流体壳体支撑部件的流体壳体空间内保持任意适当的流体,诸如任何适当的气体(例如,空气),任何适当的液体(例如,水),它们的任意组合等,其操作以在流体壳体空间的形状由于限定流体壳体空间的表面的任何适当部分变形而变形时变形。此类流体的体积可以在使用耳塞子组件850的整个期间保持恒定或可以变化。例如,如图所示,流体壳体支撑部件882-1的支撑体882-1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阀门882-1v,阀门882-1v操作以选择性地使流体能够进入流体壳体空间882-1s和/或通过其离开流体壳体空间882-1s。
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应当理解,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的支撑部件的任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适当的翼部,如相对于图7-图28的任何翼部所述(例如,沿任何适当方向从具有任何适当形状的支撑体882-1b的外表面882-1x和/或任何相邻支撑体的外表面882-1x(例如,支撑部件882-1的翼部882-1fb)的任何适当部分延伸(例如,用于和外耳塞内表面871的轮廓(例如,支撑部件882-1的翼部882-1fa)交接和/或匹配))。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尽管在图29-图31中未示出,但应当理解,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连同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例如,沿且绕外耳塞体874和/或沿且绕内耳塞体864在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上方或下方纵向定位的第二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诸如限定一个或多个额外流体壳体空间的额外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该流体壳体空间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几何形状或取向,其可以与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的流体壳体空间相同或不同)。
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的任何部分或整体(例如,支撑体和/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881的翼部)可以由任何适当材料形成,其可以与内耳塞体864和/或外耳塞体874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此外,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体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或机制耦接到内耳塞部分860和/或外耳塞部分870,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适当的粘合剂(例如,胶或胶带)、任何适当的垫圈、任何适当的热熔或其他热处理、任何适当的过盈配合、任何适当的机械连接器等。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工艺(例如,在单射或双射模制工艺中)将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880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体模制到内耳塞部分860和/或外耳塞部分870或通过其他方式与之集成。
图32-图34
图32-图34示出了另一个例示性听筒920,听筒920可以类似于图1-图4的听筒120,但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件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该至少一个支撑部件可以限定耦接到外耳塞体的内表面或与之整体形成的流体壳体,用于改变外耳塞体的外表面的有效刚度,以影响外耳塞体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并用于限定声音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用于保持发声子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图32-图34的听筒920可以包括类似于图1-图4的听筒120的部件,其中图32-图34的听筒920的标记为“9xx”附图标记的元件可以对应于图1-图4的听筒120的标记为“1xx”附图标记的元件,并且其中下文可以描述其间的差异。如图所示,听筒920可以包括耳塞子组件950,耳塞子组件950可以包括外耳塞部分970。外耳塞部分970可以包括可以在外耳塞后端972和外耳塞前端978之间延伸的外耳塞体974,其中外耳塞体974的外耳塞内表面971和外耳塞体974的相对外耳塞外表面979都可以在外耳塞后端972和外耳塞前端978之间延伸,并且其中外耳塞空间975可以由外耳塞内表面971限定(例如,可以在外耳塞内表面971的不同部分之间限定空间975),并可以在外耳塞后端972和外耳塞前端978之间延伸,同时外耳塞后开口973可以通过外耳塞后端972提供,外耳塞前开口977可以通过外耳塞前端978提供。听筒920还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外壳子组件930和任何适当的发声子组件940,用于通过外耳塞空间975的一部分发出声音S,其中之一或两者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耦接到耳塞子组件950。尽管未示出,但听筒920还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诸如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166。另选地,如图所示,听筒920可以包括耳塞子组件250的内耳塞内部支撑系统266,其操作以将耳塞子组件950耦接到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然而,耳塞子组件950可以不包括内耳塞部分(例如,像耳塞子组件150的内耳塞部分160)。相反,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一部分(例如,耦接到外耳塞部分970或与之集成的一个或多个流体壳体支撑体的内表面)操作以限定外耳塞空间975的内耳塞空间975i(例如,用于至少部分保持外壳子组件930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的至少一部分,和/或用于至少部分地限定声音S向外耳塞前开口977前进的路径等)。
耳塞子组件950可以包括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操作以改变外耳塞外表面979符合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以改善耳塞子组件950形成有效声学密封和/或为用户提供舒适性的能力。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操作以改变耳塞外表面979沿耳塞外表面979的长度(例如,从外耳塞前端978到外耳塞后端972)和/或绕耳塞外表面979的周边(例如,绕声音S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绕X-Y平面中的Z轴))的有效表面硬度。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诸如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如图32-图34所示,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可以包括四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包括壳体支撑部件982-1、982-2、982-3和982-4,但可以提供任何其他适当数量的流体壳体支撑部件(例如,1、2、3或远超过4个)。第一流体壳体支撑部件982-1可以包括支撑体982-1b,该支撑体982-1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外耳塞内表面971上的任何适当路径971-1p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971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971-1p内的支撑体982-1b的外表面982-1x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耳塞内表面971的部分(即,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1n)可以一起在路径971-1p内的外耳塞内表面9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1n和支撑体982-1b的外表面982-1x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982-1s,并使得支撑体982-1b的内表面982-1i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外表面982-1x相对)可以面向内,以限定外耳塞空间975的内耳塞空间975i的至少一部分。类似地,第二流体壳体支撑部件982-2可以包括支撑体982-2b,该支撑体982-2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外耳塞内表面971上的任何适当路径971-2p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971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971-2p内的支撑体982-2b的外表面982-2x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耳塞内表面971的部分(即,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2n)可以一起在路径971-2p内的外耳塞内表面9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2n和支撑体982-2b的外表面982-2x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982-2s,并使得支撑体982-2b的内表面982-2i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外表面982-2x相对)可以面向内,以限定外耳塞空间975的内耳塞空间975i的至少一部分。类似地,第三流体壳体支撑部件982-3可以包括支撑体982-3b,该支撑体982-3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外耳塞内表面971上的任何适当路径971-3p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971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971-3p内的支撑体982-3b的外表面982-3x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耳塞内表面971的部分(即,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3n)可以一起在路径971-3p内的外耳塞内表面9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3n和支撑体982-3b的外表面982-3x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982-3s,并使得支撑体982-3b的内表面982-3i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外表面982-3x相对)可以面向内,以限定外耳塞空间975的内耳塞空间975i的至少一部分。类似地,第四流体壳体支撑部件982-4可以包括支撑体982-4b,该支撑体982-4b可以通过任何适当方式沿外耳塞内表面971上的任何适当路径971-4p耦接到外耳塞内表面971或与之集成,使得路径971-4p内的支撑体982-4b的外表面982-4x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耳塞内表面971的部分(即,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4n)可以一起在路径971-4p内的外耳塞内表面9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4n和支撑体982-4b的外表面982-4x之间限定流体壳体空间982-4s,并使得支撑体982-4b的内表面982-4i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与外表面982-4x相对)可以面向内,以限定外耳塞空间975的内耳塞空间975i的至少一部分。
如图所示,路径971-1p到971-4p的每个都可以是唯一的且非交叠的。例如,流体壳体空间982-1s到982-4s可以绕纵轴彼此旋转偏移任意适当量(例如,90°,可以如图34的X-Y平面中绕纵轴Z所示)。另选地,路径971-1p到971-4p的两个或更多可以交叠,使得第一路径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二路径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的一部分相同。
流体壳体支撑部件的支撑体的几何形状可以一致或可变。例如,如图所示,支撑体982-1b的外表面982-1x和内表面982-1i之间的支撑部件982-1的支撑体982-1b的厚度982-1t可以沿其整体(例如,在支撑体982-1b耦接到路径971-1p的任意两个部分的任意两个部分之间)一致。另选地,如图所示,支撑部件982-2的支撑体982-2b在支撑体982-2b的外表面982-2x和内表面982-2i之间的厚度982-2t可以沿其不同部分变化。每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每个流体壳体空间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彼此相同,或者由一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一个流体壳体空间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与由另一个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另一个流体壳体空间不同。流体壳体支撑部件限定的流体壳体空间可以是任何适当尺寸和/或任何适当形状。在图32-图34的耳塞子组件950的未变形配置中(例如,没有诸如用户向其施加任何外力时耳塞子组件950的功能配置),支撑体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面对该同一内表面的另一部分或另一支撑体的内表面,用于限定外耳塞空间975的内耳塞空间975i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由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提供其他类型的支撑部件,而不是若干流体壳体支撑部件。例如,如图所示,可以提供任意适当数量的非流体壳体支撑部件982-5到982-8,其每个都可以类似于图22和图23的支撑部件682-1,并且其每个都可以包括自由端,自由端操作以限定外耳塞空间975的内耳塞空间975i的至少一部分。如图所示,非流体壳体支撑部件982-5到982-8的每个都可以彼此旋转偏移,并散布于流体壳体支撑部件982-1到982-4的两个特定部件之间。
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一部分限定的内耳塞空间975i操作以接收并至少部分地保持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的至少一部分,使得从其发出的声音S可以有效地通过内耳塞空间975i传递并离开外耳塞前开口97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处于其默认配置中(例如,没有向耳塞子组件950施加任何外力时)的内耳塞空间975i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使得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的至少一部分不能在其中配合,使得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的至少一部分必须使支撑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变形,以使内耳塞空间975i的至少一部分的尺寸和/或形状从其默认配置变形,使得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可以保持在内耳塞空间975i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外耳塞体974可以接收外耳塞外表面979上(例如,由用户耳道施加)的外力之前、期间和之后保持限定内耳塞空间975i(例如,支撑体982-1b的内部空间982-1i)的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和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的一部分之间的此类接触,外力可以使路径971-1p内外耳塞内表面971的外耳塞内表面部分971-1n变形,从而可以使流体壳体空间982-1s的形状变形,用于进一步抵靠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的一部分推挤支撑体982-1b的内表面982-1i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图所示,可以通过限定子组件950的内耳塞空间975i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体的部分(而不是通过子组件250的内耳塞体264)和/或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的至少一部分提供耳塞子组件250的内部支撑系统266的弹簧部件266s。
可以在耳塞子组件950的处于默认配置中的流体壳体支撑部件的流体壳体空间内保持任意适当的流体,诸如任何适当的气体(例如,空气),任何适当的液体(例如,水),它们的任意组合等,其操作以在流体壳体空间的形状由于限定流体壳体空间的表面的任何适当部分变形而变形时变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流体的体积可以在使用耳塞子组件950的整个期间保持恒定(例如,流体壳体空间的默认配置中的此类流体的体积可以与流体壳体空间变形时(例如,在耳塞子组件950定位于用户耳道内时)相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此类流体的体积可以在使用耳塞子组件950整个期间改变(例如,可以使流体能够在流体壳体空间改变形状时进入和离开流体壳体空间)。例如,如图所示,流体壳体支撑部件982-1的支撑体982-1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阀门982-1v,阀门982-1v操作以选择性地使流体能够进入流体壳体空间982-1s和/或通过其离开流体壳体空间982-1s。
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应当理解,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的任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适当的翼部,如相对于图7-图31的任何翼部所述(例如,沿任何适当方向从具有任何适当形状的支撑体982-1b的内表面982-1i和/或相邻支撑部件的一部分(例如,支撑部件982-5和/或支撑部件982-8(例如,支撑部件982-1的翼部982-1fb))的任何适当部分延伸(例如,用于外壳子组件930和/或发声子组件940的一部分的轮廓(例如,支撑部件982-1的翼部982-1fa)交接和/或匹配))。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尽管在图32-图34中未示出,但应当理解,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连同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例如,沿且绕外耳塞体974在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上方或下方纵向定位的第二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诸如限定一个或多个额外流体壳体空间的额外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该流体壳体空间可以具有任何适当的几何形状或取向,其可以与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的流体壳体空间相同或不同)。
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的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的任何部分或整体(例如,支撑体和/或耳塞内部支撑特征部981的翼部)可以由任何适当材料形成,其可以与外耳塞体974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此外,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体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方法或机制耦接到外耳塞部分970,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适当的粘合剂(例如,胶或胶带)、任何适当的垫圈、任何适当的热熔或其他热处理、任何适当的过盈配合、任何适当的机械连接器等。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工艺(例如,在单射或双射模制工艺中)将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980的一个或多个支撑体模制到外耳塞部分970或通过其他方式与之集成。
图1-图34的进一步描述
因此,与耳塞子组件的内耳塞体和/或外耳塞体的任何几何形状或材料可变化性无关,任何适当的内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例如,子系统166和/或子系统266的任何适当内耳塞内部支撑部件)和/或任何适当的外耳塞内部支撑子系统(例如,子系统380、子系统480、子系统580、子系统680、子系统780、子系统880和/或子系统980的任何适当的外耳塞内部支撑部件)操作以改变耳塞体的有效刚度,用于影响耳塞子组件符合各种耳道几何形状的能力。可以定位并配置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子系统的不同支撑部件以在外耳塞体的外表面的特定部分处提供特定量和类型的额外刚度,可以预计该特定部分会在将耳塞子组件定位于用户耳道内时与用户耳道几何形状的特定部分交接(例如,使得耳塞子组件操作以适形于沿耳道表面的不同隆起,同时保持声学密封并同时给用户提供舒适性)。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定位并配置内部支撑子系统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件以在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在用户耳道内定位耳塞子组件时,内耳塞空间可以向用户传输声音)的特定部分处提供特定量和类型的额外刚度(例如,使得耳塞子组件操作以确保有效声音路径,同时还至少部分地适形于各种耳道几何形状)。
尽管已描述了具有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以及用于制造该耳机耳塞的方法,但应当理解,在不以任何方式脱离本文所述的主题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作出许多修改。无论是现在已知的还是以后想到的,被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视为要求保护的主题的非实质变更均被明确地考虑为等同地处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因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现在或以后所知的明显置换被限定为在所限定的元件的范围内。还应当理解,本文可能仅仅为了方便起见使用各种方向和取向术语,诸如“上”和“下”、“前”和“后”、“外”和“内”、“顶部”和“底部”以及“侧面”、“长度”和“宽度”以及“深度”、“厚度”和“直径”以及“截面”和“纵向”、“X-”和“Y-”和“Z-”等,利用这些词语并非要进行任何固定或绝对方向或取向限制。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通过除所述实施方案之外的方式来实践本发明,所述实施方案是为了例示而非限制而提供的。
项目1.一种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内耳塞外表面;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具有外耳塞前端和与外耳塞前端相对的外耳塞后端,所述外耳塞前端在接口处耦接至内耳塞前端,并且所述外耳塞体包括在所述外耳塞前端和所述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限定外耳塞空间的外耳塞内表面;和
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
在第一支撑体端部和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一者;和
翼,所述翼从所述第二支撑体端部延伸并且具有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另一者的接口表面部分匹配的表面轮廓。
项目2.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接口表面部分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一部分延伸。
项目3.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
所述接口表面部分沿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另一者的长度的一部分延伸;并且
所述长度在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另一者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
项目4.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翼在所述耳塞处于未变形配置时接触所述接口表面部分。
项目5.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翼在所述耳塞处于未变形配置时与所述接口表面部分间隔开。
项目6.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翼操作以在耳道使所述外耳塞体变形时被压贴到所述接口表面部分上。
项目7.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
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还包括在另一第一支撑体端部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另一支撑体;
所述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第一部分;并且
所述另一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第二部分。
项目8.根据项目7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被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中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一部分延伸的第三部分分开。
项目9.根据项目7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所述前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所述前端之间的距离。
项目10.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并且
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包括所述接口表面部分。
项目11.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并且
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包括所述接口表面部分。
项目12.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
所述翼从所述第二支撑体端部沿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还包括从所述第二支撑体端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另一翼;
所述另一翼的翼表面部分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另一者的另一接口表面部分交接;并且
所述另一翼的所述翼表面部分的轮廓匹配所述另一接口表面部分的轮廓。
项目13.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
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还包括在另一第一支撑体端部和另一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另一支撑体;
所述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第一部分;
所述另一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被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中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一部分延伸的第三部分分开。
项目14.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
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还包括在另一第一支撑体端部和另一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另一支撑体;
所述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第一部分;
所述另一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第二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前端之间的距离。
项目15.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接口表面部分沿且围绕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另一者作为螺旋延伸。
项目16.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另一者。
项目17.根据项目1所述的耳塞,其中:
所述支撑体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一者的一部分一起限定流体壳体空间;并且
所述流体壳体空间的形状操作以在所述外耳塞体变形时变形。
项目18.一种设备,包括:
包括外壳开口的外壳子组件;
发声部件,所述发声部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子组件内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外壳开口发出声音;和
耳塞,所述耳塞耦接到所述外壳子组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声部件的声音,所述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内耳塞外表面;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具有外耳塞前端和与外耳塞前端相对的外耳塞后端,所述外耳塞前端在接口处耦接至内耳塞前端,并且所述外耳塞体包括在所述外耳塞前端和所述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限定外耳塞空间的外耳塞内表面;和
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
在第一支撑体端部和第二支撑体端部之间延伸的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端部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一者;和
翼,所述翼从所述第二支撑体端部延伸并且具有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另一者的接口表面部分匹配的表面轮廓。
项目19.根据项目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接口表面部分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一部分延伸。
项目20.根据项目18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接口表面部分沿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另一者的长度的一部分延伸;并且
所述长度在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所述另一者的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
项目21.一种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
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内耳塞外表面;和
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并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内耳塞内表面;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接口处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并且操作以至少部分地位于耳道内;和
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件的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定位成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内耳塞体接触并且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以向所述内耳塞体提供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相应部分的截面刚度。
项目22.根据项目2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被构造为螺旋的内部支撑部件,所述内部支撑部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
项目23.根据项目22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者位于所述内耳塞体内。
项目24.根据项目2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内部支撑部件。
项目25.根据项目2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在竖直维度上彼此相等地间隔开。
项目26.根据项目2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第二内部支撑部件、第三内部支撑部件和第四内部支撑部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三内部支撑部件和所述第四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隔不同。
项目27.根据项目2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者位于所述内耳塞体内。
项目28.根据项目27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第二内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位于不同的表面上。
项目29.根据项目2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第二内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被构造为环并且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被构造为弹簧。
项目30.根据项目24所述的耳塞,其中,每个内部支撑部件被成形为环并且沿着平面定位。
项目31.根据项目30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位于第一平面中的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位于第二平面中的第二内部支撑部件。
项目32.根据项目31所述的耳塞,其中,当所述耳塞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彼此平行,但是当所述耳塞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彼此相交。
项目33.一种设备,包括:
包括外壳开口的外壳子组件;
发声部件,所述发声部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子组件内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外壳开口发出声音;和
耳塞,所述耳塞耦接到所述外壳子组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声部件的声音,所述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
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内耳塞外表面;和
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并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内耳塞内表面;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接口处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并且操作以至少部分地位于耳道内;和
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件的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定位成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内耳塞体接触并且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以向所述内耳塞体提供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相应部分的截面刚度。
项目34.根据项目3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被构造为螺旋的内部支撑部件,所述内部支撑部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
项目35.根据项目3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内部支撑部件位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者位于所述内耳塞体内。
项目36.根据项目3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内部支撑部件。
项目37.根据项目3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在竖直维度上彼此相等地间隔开。
项目38.根据项目3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第二内部支撑部件、第三内部支撑部件和第四内部支撑部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三内部支撑部件和所述第四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隔不同。
项目39.根据项目3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者位于所述内耳塞体内。
项目40.根据项目3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第二内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位于不同的表面上。
项目41.一种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具有内耳塞前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的内耳塞内表面;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所述内耳塞前端处耦接到所述内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包括在外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外耳塞前端相对的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外耳塞内表面;和
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体,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体形成可以在其中填充流体的至少一个壳体,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体位于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外耳塞体之间并附接到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耳塞外体中的至少一个。
项目42.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壳体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外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或所述内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项目43.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并且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分开。
项目44.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并且与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分开。
项目45.根据项目4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整个周长。
项目46.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两者。
项目47.根据项目46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的两个分开的区域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一个区域。
项目48.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形成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壳体。
项目49.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阀门,所述阀门操作以选择性地使流体能够进入所述壳体或从所述壳体排出。
项目50.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多个支撑体,所述多个支撑体形成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壳体。
项目51.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还包括翼,所述翼耦接到所述支撑体,以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或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一个接触。
项目52.根据项目41所述的耳塞,还包括翼,所述翼耦接在相邻的支撑体之间,以控制所述相邻的支撑体的塌陷。
项目53.一种设备,包括:
包括外壳开口的外壳子组件;
发声部件,所述发声部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子组件内并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外壳开口发出声音;和
耳塞,所述耳塞耦接到所述外壳子组件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声部件的声音,所述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具有内耳塞前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的内耳塞内表面;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所述内耳塞前端处耦接到所述内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包括在外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外耳塞前端相对的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外耳塞内表面;和
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体,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体形成可以在其中填充流体的至少一个壳体,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外耳塞体之间并附接到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耳塞外体中的至少一个。
项目54.根据项目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壳体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外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或所述内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项目55.根据项目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并且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分开。
项目56.根据项目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并且与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分开。
项目57.根据项目5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整个周长。
项目58.根据项目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两者。
项目59.根据项目5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的两个分开的区域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一个区域。
项目60.根据项目5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形成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壳体。

Claims (50)

1.一种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内耳塞内表面,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并且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接口处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并且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耳道内;以及
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在所述内耳塞体内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之间的卷簧,所述卷簧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延伸,从而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相应部分为所述内耳塞体提供截面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被构造为螺旋的内部支撑部件,所述螺旋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在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体内。
4.一种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内耳塞内表面,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并且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接口处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并且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耳道内;以及
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成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内耳塞体接触并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以用于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相应部分向所述内耳塞体提供截面刚性;
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内部支撑部件;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在竖直维度上彼此等距地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第二内部支撑部件、第三内部支撑部件和第四内部支撑部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第一间距不同于所述第三内部支撑部件与所述第四内部支撑部件之间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在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第二内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在与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不同的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多个内部支撑部件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第二内部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内部支撑部件被构造为环,并且所述第二内部支撑部件被构造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塞,其中,每个内部支撑部件被成形为环并且沿着平面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位于第一平面内的第一内部支撑部件和位于第二平面内的第二内部支撑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塞,其中,当所述耳塞处于未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彼此平行,但当所述耳塞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彼此相交。
12.一种用于耳塞的设备,包括:
包括外壳开口的外壳子组件;
发声部件,所述发声部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子组件内并且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外壳开口发出声音;以及
耳塞,所述耳塞耦接到所述外壳子组件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声部件的声音,所述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内耳塞内表面,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并且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接口处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并且操作以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耳道内;以及
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在所述内耳塞体内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之间的卷簧,所述卷簧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延伸,从而围绕所述内耳塞空间的相应部分为所述内耳塞体提供截面刚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被构造为螺旋的内部支撑部件,所述螺旋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内耳塞前端与所述内耳塞后端之间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内部支撑部件被定位在所述内耳塞外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内表面上、或在所述内耳塞体内。
15.一种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的内耳塞内表面;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所述内耳塞前端处耦接到所述内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包括在外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外耳塞前端相对的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外耳塞内表面;以及
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形成至少一个流体壳体空间的至少一个支撑体,流体能够填充在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壳体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体定位在所述内耳塞体与所述外耳塞体之间并且附接到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外耳塞体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流体壳体空间的形状操作以在所述外耳塞体变形时变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壳体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外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或所述内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并且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分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并且与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分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整个周长。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两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的两个分开的区域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一个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形成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壳体。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支撑体包括阀门,所述阀门操作以选择性地使流体能够进入壳体或从所述壳体排出。
24.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形成多个壳体的多个支撑体,所述多个壳体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彼此间隔开。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耳塞,还包括耦接到所述支撑体的翼,以用于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或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中的一者接触。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耳塞,还包括耦接在相邻的支撑体之间的翼,用于控制所述相邻的支撑体的塌缩。
27.一种用于耳塞的设备,包括:
包括外壳开口的外壳子组件;
发声部件,所述发声部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子组件内并且被配置成通过所述外壳开口发出声音;以及
耳塞,所述耳塞耦接到所述外壳子组件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声部件的声音,所述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限定内耳塞空间并且具有内耳塞前端,所述内耳塞体包括内耳塞外表面和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相对的内耳塞内表面;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在所述内耳塞前端处耦接到所述内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包括在外耳塞前端和与所述外耳塞前端相对的外耳塞后端之间延伸的外耳塞内表面;以及
内部支撑子系统,所述内部支撑子系统包括形成至少一个流体壳体空间的至少一个支撑体,流体能够被填充在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壳体空间内,所述支撑体被定位在所述内耳塞体与所述外耳塞体之间并且附接到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外耳塞体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流体壳体空间的形状操作以在所述外耳塞体变形时变形。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壳体由所述支撑体和所述外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或所述内耳塞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并且与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分离。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并且与所述外耳塞内表面分离。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整个周长。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外表面和所述外耳塞内表面两者。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内表面的两个分开的区域和所述内耳塞外表面的一个区域。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体形成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周长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壳体。
35.一种耳塞,包括:
内耳塞壁,所述内耳塞壁限定从内耳塞前端延伸穿过所述耳塞到达与所述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的声音通道,所述内耳塞壁具有内耳塞壁内表面和内耳塞壁外表面;
外耳塞壁,所述外耳塞壁与所述内耳塞前端整体形成并远离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到完全围绕所述内耳塞壁的一部分延伸的外耳塞壁远端,其中所述外耳塞壁操作成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耳道内并且包括面向所述内耳塞壁外表面的外耳塞壁内表面和与所述外耳塞壁内表面相对的外耳塞壁外表面;以及
在所述内耳塞壁和所述外耳塞壁之间延伸的内部支撑壁,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壁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壁外表面的整个径向周边,并且所述第二端操作成被压靠在所述外耳塞壁内表面的轮廓的一部分上并沿着所述外耳塞壁内表面的轮廓的一部分,从而在所述内耳塞壁和所述外耳塞壁之间形成由所述内耳塞壁的一部分、所述外耳塞壁的一部分和所述内部支撑壁限定的空气体积;
其中,形成穿过限定所述空气体积的壁的孔,以使空气能够在所述空气体积改变形状时进入和离开所述空气体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壁的第二端操作成压靠在所述外耳塞壁内表面的整个周边上。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耳塞,其中,当所述外耳塞壁在插入耳道中时变形时,所述内部支撑壁的第二端与所述外耳塞壁的界面表面部分形成密封。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孔穿过所述内部支撑壁形成。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耳塞,还包括所述孔内的阀门,所述阀门选择性地使空气能够离开所述空气体积。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外耳塞壁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到所述外耳塞壁远端具有恒定的厚度。
41.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耳塞,其中,由所述内耳塞壁限定的所述声音通道具有椭圆形截面。
42.一种耳塞,包括:
内耳塞壁,所述内耳塞壁限定从内耳塞前端延伸穿过所述耳塞到达与所述内耳塞前端相对的内耳塞后端的声音通道,所述内耳塞壁具有内耳塞壁内表面和内耳塞壁外表面;
外耳塞壁,所述外耳塞壁与所述内耳塞前端整体形成并远离所述内耳塞前端延伸到完全围绕所述内耳塞壁的一部分延伸的外耳塞壁远端,其中所述外耳塞壁操作成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耳道内并且包括面向所述内耳塞壁外表面的外耳塞壁内表面和与所述外耳塞壁内表面相对的外耳塞壁外表面;以及
在所述内耳塞壁和所述外耳塞壁之间延伸的内部支撑壁,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壁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内耳塞壁外表面的整个径向周边,并且所述第二端耦接到所述外耳塞壁内表面,从而在所述内耳塞壁和所述外耳塞壁之间形成由所述内耳塞壁的一部分、所述外耳塞壁的一部分和所述内部支撑壁限定的空气体积;
其中,形成穿过限定所述空气体积的壁的孔,使得流体能够在所述空气体积改变形状时进入和离开所述空气体积。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孔穿过所述内部支撑壁形成。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耳塞,还包括所述孔内的阀门,所述阀门选择性地使空气能够离开所述空气体积。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耳塞,其中,所述外耳塞壁从所述内耳塞前端到所述外耳塞壁远端具有恒定的厚度。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耳塞,其中,由所述内耳塞壁限定的所述声音通道具有椭圆形截面。
47.一种能够被可移除地耦接到耳筒的可变形耳塞,所述可变形耳塞包括:
内耳塞体,所述内耳塞体具有在前端处的第一开口、在与所述前端相对的后端处的第二开口、以及限定圆柱形声音通道的内壁,所述圆柱形声音通道从所述第一开口延伸穿过可变形耳塞到达所述第二开口;
外耳塞体,所述外耳塞体与所述内耳塞体整体形成并具有大致抛物线形状的外壁,所述外壁具有沿所述声音通道的长度延伸的对称轴,其中所述外壁从所述内耳塞体的所述前端朝向所述内耳塞体的所述后端延伸到所述外耳塞体的远端,所述远端与所述内耳塞体的一部分间隔开并围绕所述内耳塞体的所述一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外耳塞体操作以在所述耳塞至少部分地定位在耳道内时变形;以及
在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外耳塞体之间延伸的内部支撑壁,所述内部支撑壁在所述内耳塞体和所述外耳塞体之间形成由所述内壁的一部分、所述外壁的一部分和所述内部支撑壁限定的封闭的空气体积。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可变形耳塞,其中,所述内部支撑壁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耦接到所述内壁的整个径向外周边,并且所述第二端操作以压靠在所述外壁的远端并朝向所述外壁的远端延伸以形成所述封闭的空气体积。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可变形耳塞,其中,当所述外耳塞体在插入所述耳道中时变形时,所述内部支撑壁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外耳塞体的界面表面部分形成密封。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可变形耳塞,其中,形成穿过限定所述封闭的空气体积的壁中的一个壁的孔,所述孔使空气能够在所述空气体积改变形状时进入和离开所述空气体积。
CN202211075781.1A 2015-09-30 2016-08-31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Pending CN1153344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34864P 2015-09-30 2015-09-30
US62/234,864 2015-09-30
CN201680050032.XA CN107925810B (zh) 2015-09-30 2016-08-31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PCT/US2016/049794 WO2017058452A1 (en) 2015-09-30 2016-08-31 Headphone eartips with internal support components for eartip bodies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0032.XA Division CN107925810B (zh) 2015-09-30 2016-08-31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4401A true CN115334401A (zh) 2022-11-11

Family

ID=5840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1194.7A Active CN111193980B (zh) 2015-09-30 2016-08-31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CN202211075781.1A Pending CN115334401A (zh) 2015-09-30 2016-08-31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CN201680050032.XA Active CN107925810B (zh) 2015-09-30 2016-08-31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1194.7A Active CN111193980B (zh) 2015-09-30 2016-08-31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0032.XA Active CN107925810B (zh) 2015-09-30 2016-08-31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7) US10129625B2 (zh)
CN (3) CN111193980B (zh)
HK (1) HK1252155A1 (zh)
WO (1) WO20170584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07652S1 (en) 2013-01-03 2014-06-24 Beats Electronics, Llc Audio listening system
USD712382S1 (en) 2013-01-03 2014-09-02 Beats Electronics, Llc Audio listening system
CN105094857B (zh) * 2014-04-23 2018-09-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应用加载的方法和系统
CN111193980B (zh) 2015-09-30 2022-09-13 苹果公司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USD817301S1 (en) * 2016-08-26 2018-05-08 Apple Inc. Headphones
US10455313B2 (en) * 2016-10-31 2019-10-22 Bragi GmbH Wireless earpiece with force feedback
US10911856B2 (en) * 2018-01-04 2021-02-02 Casey Kong Ng Ear tips for earphone
BR112020018415A2 (pt) 2018-03-09 2020-12-22 Staton Techiya, Llc Pontas auriculares e dispositivos de fone de ouvido, e sistemas e métodos associados
GB2586744B (en) * 2018-03-09 2022-05-25 Earsoft Llc Eartips and earphone device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fore
US10652644B2 (en) 2018-09-20 2020-05-12 Apple Inc. Ear tip designed to enable in-ear detect with pressure change in acoustic volume
US10986433B2 (en) 2018-09-28 2021-04-20 Apple Inc. Eartips for coupling via wireform attachment mechanisms
US11012770B2 (en) 2019-03-25 2021-05-18 Apple Inc. Eartips for in-ear listening devices
USD941275S1 (en) * 2019-08-09 2022-01-18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 Co., Ltd. Pair of earbuds
USD909347S1 (en) * 2019-09-20 2021-02-02 Apple Inc. Earphone
CN211152159U (zh) * 2019-09-20 2020-07-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帽及耳机
USD881166S1 (en) * 2019-12-18 2020-04-14 elago CO. LTD Earphone protective cover
CN212064315U (zh) * 2020-02-13 202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
CN113363792B (zh) * 2020-03-05 2023-09-01 昆山康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弹片及该弹片的制造方法
CN111510811B (zh) * 2020-04-22 2022-10-1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WO2021254621A1 (en) * 2020-06-18 2021-1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artip, earpho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artips for earphones
USD922987S1 (en) * 2020-08-24 2021-06-22 Charjenpro Ear tip with three layer sleeves
KR102248583B1 (ko) * 2021-02-16 2021-05-06 주식회사 아즈라 액티브 노이즈 켄슬링 기능을 향상시킨 격벽구조를 포함하는 이어팁
US11582549B2 (en) * 2021-07-09 2023-02-14 Bose Corporation Ear tip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CN216490980U (zh) * 2021-11-30 2022-05-1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套结构及耳机
US20230269513A1 (en) * 2022-02-22 2023-08-24 Apple Inc. Charging case for portable wireless listen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1007A (en) 1988-09-15 1993-04-06 Epic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amplified sound to ear
US5046580A (en) * 1990-08-17 1991-09-10 Barton James I Ear plug assembly for hearing aid
US20070071265A1 (en) 1999-05-05 2007-03-29 Leedom Marvin A Disposable modular hearing aid
AU2001245679A1 (en) * 2000-03-13 2001-09-24 Sarnoff Corporation A flexible hearing aid tip with an integral receiver
US6513621B1 (en) 2000-06-13 2003-02-04 Doctors Research Group Method of producing and making use of ear tips having a filled airtight chamber
BR0307169B1 (pt) * 2002-01-25 2012-09-04 dispositivo de proteção auricular.
US6860362B2 (en) * 2002-03-20 2005-03-01 Siemens Hearing Instruments, Inc. Hearing aid instrument flexible attachment
WO2004100608A2 (en) 2003-04-03 2004-11-18 Sonic Innovations, Inc. Hearing device fitting system and self-expanding hearing device
US7778434B2 (en) 2004-05-28 2010-08-17 General Hearing Instrument, Inc. Self forming in-the-ear hearing aid with conical stent
US7512243B2 (en) * 2004-08-25 2009-03-31 Phonak Ag Hearing protection earplug with a movable attenuation butt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use of the same
US20060233411A1 (en) * 2005-02-14 2006-10-19 Shawn Utigard Hearing enhancement and protection device
US7590258B2 (en) 2006-07-05 2009-09-15 Mark Andrew Krywko In-ear earphone
WO2009009794A1 (en) * 2007-07-12 2009-01-15 Personics Holdings Inc. Expandable earpiece sealing devices and methods
US8638970B2 (en) 2007-07-31 2014-01-28 Burton Technologies, Llc In-ear adapter for earbuds
US8348010B2 (en) 2007-10-19 2013-01-08 Apple Inc. Invertible ear tips for an ear piece
US8280093B2 (en) * 2008-09-05 2012-10-02 Apple Inc. Deformable ear tip for earphone and method therefor
US8116495B2 (en) 2008-03-31 2012-02-14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Reinforced earbu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JP2010004513A (ja) * 2008-05-19 2010-01-07 Yamaha Corp イヤホン
DE102008052683B3 (de) * 2008-10-22 2010-04-01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Hörereinrichtung und Hörgerät
DE102008052681B3 (de) 2008-10-22 2010-06-24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Ohrstück mit Stegen
JP4894849B2 (ja) 2008-11-28 2012-03-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ヤピース及びイヤホン
US8061472B2 (en) 2009-06-03 2011-11-22 Sperian Hearing Protection, Llc Non-roll foam eartip
US20110051979A1 (en) 2009-09-03 2011-03-03 Monster Cable Products, Inc. Headphone Ear Tips with Sound Conduit Mounting Structure
US20110268308A1 (en) 2010-04-30 2011-11-03 Rafael Vasquez Partially Occluding Ergonomic Earbud Adapter
US8848964B2 (en) 2011-12-22 2014-09-30 Tammy Erdel Audio-bypass, safety earbud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2496050U (zh) * 2012-01-13 2012-10-17 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 入耳式耳机
KR101191989B1 (ko) * 2012-01-20 2012-10-18 (주)알파정밀 이어 팁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어폰
KR101341867B1 (ko) * 2012-06-29 2013-12-16 주식회사 에이피케이 이어 팁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어폰
DE102012221233A1 (de) 2012-09-12 2014-03-13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Koppelbare Hörvorrichtung für ein Hörgerät
CN202773060U (zh) * 2012-09-19 2013-03-06 安徽理工大学 入耳式耳机耳套
KR101323805B1 (ko) * 2012-10-24 2013-10-31 주식회사 에이피케이 이어 팁 및 이의 제조방법과 이어 팁을 구비하는 이어 폰
US9479878B2 (en) 2014-08-25 2016-10-25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Enhanced comfort earbud
CN111193980B (zh) 2015-09-30 2022-09-13 苹果公司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US10986433B2 (en) 2018-09-28 2021-04-20 Apple Inc. Eartips for coupling via wireform attachment mechanisms
US11012770B2 (en) 2019-03-25 2021-05-18 Apple Inc. Eartips for in-ear listening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58678A1 (en) 2021-08-19
US10129625B2 (en) 2018-11-13
US10771879B2 (en) 2020-09-08
US20190141430A1 (en) 2019-05-09
US11647319B2 (en) 2023-05-09
US10595113B2 (en) 2020-03-17
CN107925810B (zh) 2019-12-13
US20230239605A1 (en) 2023-07-27
WO2017058452A1 (en) 2017-04-06
US20200177983A1 (en) 2020-06-04
CN111193980B (zh) 2022-09-13
US20170094388A1 (en) 2017-03-30
US20170094387A1 (en) 2017-03-30
HK1252155A1 (zh) 2019-05-17
US20200366981A1 (en) 2020-11-19
US9955247B2 (en) 2018-04-24
US10979795B2 (en) 2021-04-13
CN111193980A (zh) 2020-05-22
CN107925810A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3980B (zh) 具有用于耳塞体的内部支撑部件的耳机耳塞
CN107079211B (zh) 用于听筒的保持结构
US9955249B2 (en) Earpiece with movable joint
CN106256134B (zh) 具有柔性翼片的听筒
EP2737720B1 (en) Earpiece passive noise attenuating
CN102348145A (zh) 耳芽及其制造方法
TWI455706B (zh) 自順性聲衰減耳塞
EP3841761B1 (en) Earpie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ustomization method of the earpiece
KR101341867B1 (ko) 이어 팁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이어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