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5230B - 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5230B
CN115315230B CN202180017170.9A CN202180017170A CN115315230B CN 115315230 B CN115315230 B CN 115315230B CN 202180017170 A CN202180017170 A CN 202180017170A CN 115315230 B CN115315230 B CN 115315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ze
equal
glaze composition
denture
ind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71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15230A (zh
Inventor
安德列亚斯·范奥弗森
迈克尔·格拉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orman Institute Joint Co
Original Assignee
Storman Institute Joi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orman Institute Joint Co filed Critical Storman Institute Joint Co
Publication of CN115315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5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15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5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61C13/09Composite teeth, e.g. front and back section; Multilayer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61C13/082Cosmetic aspects, e.g. inlays; Determination of the colou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6Produc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61C13/083Porcelain or ceramic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6/00Preparations for dentistry
    • A61K6/20Protective coatings for natural or artificial teeth, e.g. sealings, dye coatings or varnis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假牙主体;b)将预定量的釉料组合物位置敏感地施用到假牙主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釉料包含热敏着色指示剂并且其中该步骤进行一次或多次;c)通过评估至少在釉面假牙主体表面的一个位置处的颜色强度来控制该位置处的施釉量;d)对涂覆后的假牙主体进行热处理以形成釉面假牙,其中热处理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热敏着色指示剂的分解温度,其中至少90mol‑%的着色指示剂转化为无颜色的无色形式。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本发明方法制造的釉面假体。

Description

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假牙主体;b)将预定量的釉料组合物位置敏感地施用到假牙主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釉料包含热敏着色指示剂并且其中该步骤进行一次或多次;c)通过评估至少在釉面假牙主体表面的一个位置处的施釉量来控制该位置的颜色强度;d)对涂覆的牙主体进行热处理以形成釉面假牙,其中热处理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热敏着色指示剂的分解温度,其中至少90mol-%的热敏着色指示剂转化为无颜色的无色形式(leuko-form)。本发明还涉及根据本发明方法制造的釉面假体。
背景技术
使用假牙替换丢失或破损的牙齿不仅仅是美学事件。除了保持颌骨的恰当对齐和正确功能的任务外,重要的是要避免任何继发性并发症,如蛀牙或者基于不明确的咬合条件或暴露的牙根表面的感染。基于当今假牙能够提供长期功能性替代的事实,市场的需求还指向也有助于在视觉上改善牙齿外观的技术方案。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可以在控制外部假体颜色和表面均匀性方面看到一种可能的加工选择。均匀且可再现的假体表面改善了外观,能够长时间防止变色或斑块形成,此外,对于内部的假体主体的机械保护至关重要。
在专利文献中可以找到改善或改变假牙的光学特性的几种尝试。
例如,EP 01 59 887 A2公开了一种不透射线的牙科复合材料,包括(a)适用于口腔环境的可聚合树脂和(b)非玻璃微粒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微粒单独包含:(i)多个包含硅氧化物的无定形微区域,基本上均匀地散布有(ii)多个包含不透射线多晶陶瓷金属氧化物的结晶微区域,并且所述微粒基本上不含视觉上不透明的夹杂物(visually opacifyinginclusions)。
此外,WO 2002 220 97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漂白已被染色剂变色的牙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牙齿漂白组合物涂覆至少一个牙齿的待漂白区域并用激光能量照射经涂覆的区域预定的时间段以活化漂白组合物中所含的氧化剂,经活化的氧化剂能够与染色剂反应以至少部分地使染色剂变色,其特征在于使用能够诱导光化学产生氧化剂的自由基的波长的激光发射激光能量,这些自由基又能够与染色剂反应形成不含能够吸收可见光的共轭电子系统的化合物。
此外,US 990,320公开了牙板的制造,其中该过程包括首先用不透明材料涂覆板,然后添加着色的半透明材料涂层以匹配牙床。
然而,除了假牙加工领域中已经存在的解决方案之外,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能够以可再现的方式提供功能性和美观的假牙表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尤其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可再现的制造方法,旨在产生同质且均匀上釉的假牙表面。
上述任务通过包括用于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来解决。此外,该任务通过根据该方法的用途进一步解决。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还由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特征限定,其中分离部分的特征集合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明确排除。
本发明的范围内公开一种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假牙主体;
b)将预定量的釉料组合物位置敏感地施用到假牙主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釉料包含热敏着色指示剂并且其中该步骤进行一次或多次;
c)通过评估至少在釉面假牙主体表面的一个位置处的颜色强度来控制该位置的施釉量;和
d)使经涂覆的假牙主体进行热处理以形成釉面假牙,其中热处理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热敏着色指示剂的分解温度,其中至少90mol-%的热敏着色指示剂转化为无颜色的无色形式。
令人惊讶的是,已经发现,经由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均质且均匀上釉的假牙。该方法非常灵活,可以制造几种不同的假体几何形状。在该过程中,可以确保在表面上的特定斑点施用有“正确的”釉料量。因此,可以监控上釉步骤并且可以识别在假体的任何位置处包括不精确上釉的假体。这些不正确上釉的假体可以进行额外的后处理,或者可以分拣出不合规格的材料。因此,可以通过自动化过程减少不合规格材料的总量,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这对于包含困难表面条件的材料如陶瓷也是可能的,其中通常会实现困难和粗糙的表面。在如此困难的表面条件下,不能先验地假定可以实现对釉料的准确定量评估。
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例如可以制造釉面的镶嵌体、高嵌体、牙冠、贴面、牙桥、牙桥上的带、植入物上的牙冠或植入物上的牙桥。假牙旨在插入人或动物的口腔中。不同的假牙类型都共享共同特征,即它们包括一个或多个假牙的主体部分。这些部分可以基于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并且这些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在至少一部分表面上的上釉。
在方法步骤a)中,提供假牙主体。假体主体可以是成品假体,准备好引入患者口中,或者它可以是在使用前经过进一步加工的预成型或近成品的牙科或正畸制品。因此,假体主体可以是部分或完全烧结的假牙主体。还可能的是,假体主体可以包括另外的表面涂层,其中附加的表面涂层被认为是假体主体的一部分并且上釉被应用于已经存在的涂层上。例如,假牙通常可以基于塑料、金属或无机金属盐、陶瓷、瓷器或玻璃陶瓷。上釉的目的是密封假牙主体的表面的开孔并产生光滑的表面。
在方法步骤b)中,预定量的釉料组合物被位置敏感地施用到假牙主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釉料可定义为烧制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假牙主体的表面上的透明或不透明玻璃状涂层。釉料组合物可以包含制成最终涂层或釉面(glaze)的成分的混合物。此外,所施用的釉料组合物可以包含其他组分,例如一种或多种溶剂,其中其他组分不会形成最终涂层的一部分并且在施用釉料组合物和最终上釉之间被去除。可能的釉料可能是“生”釉料或“熟”釉料。“生”釉料可以由精细研磨的不溶性天然材料-矿物和岩石(诸如瓷土和霞石正长岩)的混合物组成。生釉料通常在高烧制温度(>1150℃)下用于瓷器(1300℃)等基材上。“熟(fritted)”釉料是那些全部或部分成分已经预熔和淬火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熔块的釉料。将熔块研磨并与其他成分(天然材料,诸如瓷土)混合以配制最终的釉料组合物。熟釉料可用于陶瓷器皿,可在低于1150℃下烧制。
釉料组合物被位置敏感地施用到假牙主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这意味着,预定量的釉料组合物被施用到假牙主体的特定表面斑点。施用量可以相对于表面位置而变化,或者可以将相同的釉料组合物量施用到要上釉的每个表面斑点。釉料组合物量可以根据被施用到限定表面区域的釉料的量来定义。例如,该量可以定义为g/cm2。根据手头的组合物,该单位可以进一步数学转换为该表面位置处的釉料厚度。釉料组合物在接收釉料组合物的表面斑点被预先确定的情况下被位置敏感地施用。表面斑点可以例如由假牙主体表面的XYZ坐标限定。
在方法步骤b)中施用的釉料组合物包含热敏着色指示剂并且该步骤被执行一次或多次。除了釉料组合物,在釉料组合物中还施用了热致变色指示剂或热敏颜色物质。热致变色指示剂在物理条件,即特别是温度下,在施用到假牙主体的表面上时变色。这意味着,该物质吸收某些波长的光,并且该物质在该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已知的。热敏着色指示剂可以是颜料、染料或有色液晶,其中指示剂包括在物理环境改变时改变波长依赖性吸收系数的能力。该步骤中的位置敏感施用可以执行一次,或者该施用可以重复两次或更多次。
在方法步骤c)中,通过评估在釉面假牙表面的一个位置处的颜色强度来控制至少在该位置处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颜色强度测量例如可以通过测量响应于用预定波长的光照射表面斑点的反射光强度来执行。因此,优选地评估反射强度。颜色强度可以通过被校准到所用着色指示剂的吸收波长的分光光度计或照相机系统来评估。可以仅在表面上的一个斑点或在多个斑点处测量表面上的颜色强度。可以在每个斑点评估某个区域,例如以mm2为单位,或者可以在几个斑点处测量响应并对不同的测量结果进行平均。除了评估表面斑点的颜色强度外,还可以测量整个涂层的响应或涂层中着色指示剂的响应。因此,也可以评估位置敏感的涂层厚度。涂层厚度可以与表面颜色强度分开评估,仅评估,或者厚度测量在技术上可以基于涂层中着色指示剂的存在,并因此可以基于相同的测量原理。通常,可以通过光学或其他物理方法来评估厚度。例如,可以通过基于假体表面和釉料组合物的磁性或感应特性差异的方法来评估厚度。其他方法可能包括X射线反射仪(XRR)、X射线能量色散(ED-RFX)或相干光干涉光谱。优选地,厚度评估基于光学方法,评估完整的釉料组合物层中的着色指示剂的整体光学性质,不仅仅是来自上釉表面上的着色指示剂的响应。NIR-(近红外)测量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涂层和假牙主体材料。
在方法步骤d)中,使经涂覆的假牙主体经受热处理以形成釉面假牙。为了将釉料组合物转化为釉面,施用于假牙主体表面的釉料组合物被加热或烧制。基于加热,釉料组合物会改变其化学外观,例如通过去除溶剂或通过釉料颗粒之间的化学反应。此外,基于釉料组合物中的无机釉料组分,在假牙主体的表面上形成凝聚的釉膜。
热处理中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热敏显色指示剂的分解温度,从而形成显色指示剂的无色形式。除了施用必需的能量以改变釉面中的釉料组合物外,施用的能量至少也足以改变着色指示剂的化学结构。结果,着色指示剂的结构以及因此光吸收行为被改变。着色指示剂在大于分解温度时转变为无颜色物质。化学过程所需的能量可以用温度来表达,其中通常每种着色指示剂都包含分解温度,表明失去了在先前存在的吸收光谱的波长处吸收电磁波的能力。着色指示剂的无色,即无颜色形式在其中至少90mol-%,优选95mol-%,甚至更优选99.9mol%的着色指示剂转化为无颜色的无色-形式的情况下形成。温度被施用也可能导致着色指示剂完全分解,即燃烧。
在该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热敏着色指示剂可以是染料。已经发现有利的是着色指示剂是有机染料而不是无机颜料。这是令人惊讶的,因为釉料组合物主要基于无机颗粒。着色物质可以是ISO 18451-1:2019(E)中定义的染料,其中该染料尤其可溶于溶剂中。合适的染料可以是有机分子,优选地包括在大于或等于50g/mol和小于或等于1000g/mol的范围内的分子量。
在该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热敏着色指示剂可以是茜素衍生物。尤其是,已经发现茜素衍生物适用于假牙主体,其中假牙主体的表面基于陶瓷。茜素衍生物是一种染料,尤其可溶于与釉料组合物相容的溶剂中。还发现,这些染料确实仅与假牙主体的表面发生轻微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颜色测量的更高再现性。茜素化合物具有高吸收系数,并且在釉面形成期间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易于分解。因此,只需要少量的染料,并且在无色形式和釉面形成后没有肉眼可见的痕迹。茜素衍生物基于根据如下结构的蒽醌骨架
其中合适的茜素衍生物至少包含以下官能团:
其中羟基部分可以带电或不带电,这取决于pH。
此外,茜素衍生物可能在任何合适的环位置包含一个或两个另外的官能团,其中R1和R2独立地是烷基或者包含杂原子如O、N、S或卤素的官能杂部分:
包含蒽醌骨架的染料的实例可以例如是源自胭脂虫的染料。胭脂虫类中可能的染料可以例如是胭脂红酸或胭脂红,包括各自的盐形式。其他染料也可以衍生自胭脂虫,如胭脂虫红A,也称为C.I.酸性红18并由E编号E124表示(1-(4-磺基-1-萘偶氮)-2-萘酚-6,8-二磺酸三钠盐,(1-(4-sulfo-1-napthylazo)-2-napthol-6,8-disulfonic acid,trisodiumsalt))。
合适的结构可以例如包含带电的SO3-部分,如
此外,可能的是茜素衍生物以带电或质子化/去质子化形式,包括不同的阳离子,掺入釉料组合物中。特别适合的是茜素,也称为1,2-二羟基蒽醌,媒染红11,C.I.58000或土耳其红。
此外,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着色指示剂可以是基于杂环二内酰胺(heterocyclic dilactam)2,5-二氢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二酮吡咯并吡咯(Diketopyrrolopyrrole)或DPP)的有机染料或颜料:
DPP染料基于二酮吡咯并吡咯,可通过改变3位和6位的芳基来调整波长吸收行为和热稳定性。电子供体基团,例如噻吩,可用于扩大共轭体系并导致发射波长增加。使用官能团如C1-C4烷基、-OH、-CN、卤素、-NH3的衍生化也能够改变染料在釉料组合物背景中的热稳定性。因此,可以针对釉料组合物和假牙表面材料精确地定制光学和热行为。优选地,可以使用二内酰胺2,5-二氢吡咯并[3,4-c]吡咯-1,4-二酮结构,因为该染料在200℃范围内具有相当低的温度稳定性。这种低的燃烧温度导致着色指示剂很容易热转化为无色形式,并导致清澈和透明的釉面。
在该方法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在方法步骤b)中釉料的位置敏感施用可以通过喷涂进行。为了施用釉料组合物,已发现将组合物的薄层喷涂到假牙主体上是合适的。薄层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非常精确的上釉。优选地,可以将1至6层喷涂到假牙主体以实现均质且可再现的上釉。
在该方法的一个优选方面中,假牙主体表面是烧结陶瓷。已发现在存在陶瓷表面的情况下,假牙主体上的着色物质的量化过程非常可再现。与其他表面如金属或聚合物表面相比,该结果出人意料地好。不受理论束缚,假定与其他表面相比,存在于陶瓷表面中的无机颗粒混合物有助于有利的吸收和反射行为。该结果在茜素染料中尤为明显。
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方面,在步骤b)中施用的釉料组合物可以包含无机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无机颗粒中SiO2和B2O3含量大于或等于50wt-%且小于或等于90wt-%。已经发现,颜色评估的结果以及因此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的确定也可能受到所施用的釉料组合物本身的影响。特别是包含在上述限定的重量范围内的Si-和B-氧化物的釉料组合物提供非常可再现的测量。位置敏感地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的确定可以非常灵敏地进行,该发现有助于减少必需的着色指示剂量。该结果在茜素染料中尤为明显。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特征中,在步骤b)中施用的釉料组合物可以包含无机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无机颗粒至少包含SiO2、B2O3、Al2O3、Na2O颗粒。已经发现,颜色评估的结果以及因此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的确定也可能受到所施用的釉料组合物本身的影响。尤其是包含上述限定的无机颗粒混合物的釉料组合物提供非常可再现的测量。位置敏感地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的确定可以非常灵敏地进行,并且该发现可用于减少必需的着色指示剂的量。该结果在茜素染料中尤为明显。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步骤b)中施用的釉料组合物可以包含无机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无机颗粒至少包含SiO2、B2O3、Al2O3、Na2O、CaO、K2O、SnO2、BaO、MgO、ZnO、ZrO2和P2O5颗粒。已经发现,颜色评估的结果以及因此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的确定会受到所施用的釉料组合物本身的影响。尤其是包含上述限定的无机颗粒混合物的釉料组合物提供非常可再现的测量。位置敏感地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的确定可以非常灵敏地进行,并且该发现可用于减少必需的着色指示剂的量。该结果在茜素染料中尤为明显。
在该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步骤b)中施用的釉料组合物可以包含选自乙二醇醚或其混合物的溶剂。釉料组合物包含溶剂是非常不寻常的。通常,干的釉料组合物被施用于假牙主体表面。对于手头的方法,已经发现通过使用基于溶剂的釉料组合物可以容易地实现着色物质的掺入。特别是,乙二醇醚适用于该过程,因为它们允许染料在釉料组合物中均质分布。此外,这些溶剂不会阻碍或干扰釉面的形成。可以获得高度均质的釉面。该结果在与茜素染料组合中尤为明显。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方面,溶剂可以选自二(丙二醇)甲基醚、1-甲氧基-2-丙醇或其混合物。对于手头的方法,已经发现有利的是,通过使用基于溶剂的釉料组合物可以容易地实现着色物质的掺入。特别是,上述醚适用于该方法,因为它们允许染料在釉料组合物中均质分布。此外,它们不妨碍合适的釉面形成。可以获得高度均质的釉面。该结果在茜素染料中尤为明显。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特征中,釉料组合物中着色指示剂的浓度可以大于或等于0.01wt-%且小于或等于1.5wt-%。为了找到着色指示剂的“正确”量,已发现上述重量范围是有益的。颜色评估基于足够大的信号,并且总量不会干扰釉面形成。因此,更低的浓度可能不适合在必需的精度范围内确定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更高的浓度可以导致釉面在烧制后具有较差的机械性能或具有残留的染色。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c)中的颜色评估可以通过照相机进行。特别是,已经发现基于照相机的系统对于确定施用的釉料量是有利的。照相机可以包括光纤,从而允许基于位置或斑点的颜色强度的确定。为了检查在特定表面斑点处的釉料组合物的施用量,可以进行校准并检查测量的量是否在校准的误差水平内。此外,可以使用照相机评估不同的波长范围,并基于从假牙主体反射的信号测量光学行为。因此,除了表面覆盖度外,还可以评估特定斑点的釉料层的厚度。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方面,在步骤b)中施用的釉料组合物中无机颗粒和溶剂的重量比可以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4。无机颗粒与溶剂之间的该比率能够为自动喷涂过程和快速干燥时间提供必需的粘度。该比率还能够将着色指示剂均质地分布在釉料组合物中,从而产生非常可重复的颜色评估。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优选特征中,步骤d)中的热处理可以至少部分地在高于或等于500℃且低于或等于1000℃的温度下进行。已发现上述给定的温度范围适用于将着色指示剂转化为无色形式并适用于实现釉面,包括预期的机械稳定性。更低的温度可以导致着色指示剂对釉面仍有可见的染色或浮脏。更高的温度可以导致更低的机械釉面稳定性。
在步骤b)的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可以在以下情况下重复步骤b),其中在方法步骤c)中测量显示所施用的着色指示剂量低于或等于预定的着色指示剂量的90%。为了减少不合规格材料的总量,在测量显示未将必需的釉料组合物量施用到假牙主体的情况下,至少可以进一步施用釉料组合物。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来制造釉面假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方法尤其可以用于制造假牙。单个假牙可以在高度自动化的过程中制造,并且基于过程中的染色和控制步骤,可以优化与质量相关的过程结果。在上釉步骤完成之前,可以检测并重新加工包含不充分上釉的假体。关于本发明用途的其他优点,其尤其是指本发明方法的优点。
公开根据本发明方法制造的釉面假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尤其是假体可以在自动化方法中上釉,其中与根据现有技术的手动过程相比,自动化导致更均质的上釉。上釉是非常均质的,并且创造性加工的假体与现有技术的假体之间的差异可以例如基于上釉厚度的标准偏差。可以从本发明方法的优点中推断出本发明的釉面假牙的其他优点。
将参考以下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不希望受其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上釉步骤之前的假牙主体;
图2示出了在过程步骤b)之后的根据本发明的假牙主体,包括包含着色指示剂的所施用的釉料组合物;
图3示出了在过程步骤d)之后的根据本发明的包括釉面的假牙主体;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括过程步骤的自动上釉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烧结陶瓷牙冠形式的假牙主体。该牙冠不包括釉面,并附在底板上。牙冠组合物基于玻璃陶瓷(例如二硅酸锂)或基于ZrO2。对于ZrO2,陶瓷在大于1000℃的温度下烧结。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过程步骤b)之后的图1中描绘的牙冠。牙冠表面覆盖有基于溶剂的釉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在溶剂去除后包含茜素红作为热敏着色指示剂。该表面均匀地涂有釉料组合物,因此该表面在黑白图像中显得更暗。釉料组合物通过喷涂机器人自动且位置敏感地涂覆到假体表面上。斑点敏感涂覆可以以单道或多道涂覆方式进行。例如,可以执行1次或多至5次的涂覆操作来涂覆单个表面斑点。对牙冠表面上不同斑点处的颜色强度的测量表明,牙冠均匀地涂覆有釉料组合物。使用具有反射率的照相机系统评估表面的颜色强度。
图3示出了在高于750℃的温度下热处理超过30分钟后的图2的釉面牙冠。热处理可以作为时间和温度的函数来调整,其中参数的组合可以是假牙材料和釉料组合物的函数。可以看出,在热处理后,釉面是透明无颜色的,表明着色指示剂已转变为无色形式。与没有着色指示剂的标准釉面相比,该釉面的机械性能没有改变。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括过程步骤3、5、7的自动化上釉过程1。在过程1开始时,在过程步骤a)中,提供假牙。在该示例中,假牙可以是烧结陶瓷牙冠2。烧结陶瓷牙冠2可以设置在基板上,如图1至3所示。在这个阶段,烧结陶瓷牙冠2不包括釉面。烧结陶瓷牙冠2可以设置在带系统上,从而自动将牙冠传送到不同的过程阶段。在过程步骤b)中,烧结陶瓷牙冠2可以被提供给自动的施用或喷涂系统3,其中喷涂或施用系统3被配置为将预定量的釉料组合物位置敏感地施用到牙冠2的表面上。该施用可以执行一次,或者该施用可以重复多次。施用步骤b)的结果由涂覆的牙冠4描绘,其在表面上部分地包含釉料组合物。涂覆的牙冠4包括表面斑点,其中没有施用釉料组合物。施用的釉料组合物包含着色指示剂,例如染料如茜素红。基于染料,烧结陶瓷牙冠2的表面被着色。未充分涂覆的表面斑点确实包含较少的颜色或根本不包含颜色。涂覆的牙冠4被传送到照相机系统5,其中通过照相机系统5评估涂覆的牙冠4表面上的颜色强度。照相机系统5能够评估表面是否着色或者足够的釉料组合物,即釉料组合物的厚度,是否被位置敏感地施用。在釉料组合物中不存在着色指示剂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这种评估,因为釉料组合物通常是高度透明的,并且很难目视评估是否施用足够的釉料组合物。照相机系统5基于该斑点处的颜色强度不足检测到涂层不足,并且通过涂层系统3对涂覆的牙冠4进行重新涂覆,其中重新涂覆系统3可以是与第一涂覆系统相同或不同的涂覆系统。重新涂覆的牙冠6现在包括在牙冠表面上的均质涂层。重新涂覆的成功可以进一步由照相机系统5监控。基于自动控制步骤,可以确保重新涂覆的牙冠6包括对所需釉料组合物量敏感的斑点。在过程步骤c)中,重新涂覆的牙冠6被烧制7,将釉料组合物转变为最终釉面。在烧制7期间,着色指示剂转变为无色形式,例如通过完全燃烧,从而在釉面牙冠8的表面产生无色釉面。
附图标记
1 根据本发明的上釉过程;
2 烧结陶瓷牙冠;
3 喷涂机器人;
4 不完全涂覆的牙冠;
5 照相机系统;
6 涂覆/重新涂覆的牙冠;
7 烧制;
8 釉面牙冠。

Claims (16)

1.一种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假牙主体;
b)将预定量的釉料组合物位置敏感地施用到所述假牙的主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釉料组合物包含热敏着色指示剂并且其中该步骤进行一次或多次;
c)通过评估至少在釉面假牙主体的表面的一个位置处的颜色强度来控制该处位置处的所施用的釉料组合物量;和
d)使经涂覆的假牙主体进行热处理以形成所述釉面假牙,其中所述热处理中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热敏着色指示剂的分解温度,其中至少90mol-%的所述热敏着色指示剂转化为无颜色的无色形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敏着色指示剂为染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敏着色指示剂为茜素衍生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敏着色指示剂是二酮吡咯并吡咯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假牙主体的表面是烧结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施用的所述釉料组合物包含无机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无机颗粒中SiO2和B2O3的含量大于或等于50wt-%且小于或等于90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施用的所述釉料组合物包含无机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无机颗粒至少包含SiO2、B2O3、Al2O3、Na2O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施用的所述釉料组合物包含无机颗粒的混合物,所述无机颗粒至少包含SiO2、B2O3、Al2O3、Na2O、CaO、K2O、SnO2、BaO、MgO、ZnO、ZrO2和P2O5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施用的所述釉料组合物包含选自乙二醇醚或其混合物的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选自二(丙二醇)甲基醚、1-甲氧基-2-丙醇或其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釉料组合物中所述着色指示剂的浓度大于或等于0.01wt-%且小于或等于1.5wt-%。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中的颜色评估由照相机执行。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施用的所述釉料组合物中所述无机颗粒与所述溶剂的重量比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4。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中所述热处理至少部分地在高于或等于500℃且低于或等于1000℃的温度下进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下情况下重复方法步骤b),其中在方法步骤c)中测量显示所施用的着色指示剂量少于或等于预定的着色指示剂量的90%。
16.一种釉面假体,其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
CN202180017170.9A 2020-03-30 2021-03-29 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 Active CN115315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66730.0A EP3888588A1 (en) 2020-03-30 2020-03-30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glazed dental prosthesis
EP20166730.0 2020-03-30
PCT/EP2021/058177 WO2021198189A1 (en) 2020-03-30 2021-03-29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glazed dental prosthesi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5230A CN115315230A (zh) 2022-11-08
CN115315230B true CN115315230B (zh) 2024-05-14

Family

ID=7005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7170.9A Active CN115315230B (zh) 2020-03-30 2021-03-29 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5598A1 (zh)
EP (2) EP3888588A1 (zh)
CN (1) CN115315230B (zh)
BR (1) BR112022018369A2 (zh)
WO (1) WO2021198189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9306A (en) * 1990-07-09 1992-02-18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zing dental constructs
US6740267B1 (en) * 1999-09-20 2004-05-25 Tokuyama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ceramic crowns
TW200631598A (en) * 2004-11-12 2006-09-16 Combe Inc Denture liner, denture liner k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denture liner
CN102512256A (zh) * 2011-12-26 2012-06-27 辽宁爱尔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薄膜对全锆牙染色的方法
CN103284803A (zh) * 2013-07-09 2013-09-11 上海上远齿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氧化锆假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206439A1 (de) * 2013-06-24 2014-12-31 Wdt-Wolz-Dental-Technik Gmbh Einfärben von poröser keramik
CN104955416A (zh) * 2012-12-27 2015-09-30 钛格兰技术有限公司 牙植入体单元
CN106456290A (zh) * 2014-05-27 2017-02-22 伊沃克拉尔维瓦登特股份公司 假牙制造装置以及假牙
CN106470637A (zh) * 2014-06-27 2017-03-01 贺利氏古萨有限公司 通过薄膜改性的、性能改善的假牙
CN109476559A (zh) * 2016-07-07 2019-03-15 塔吉特有限公司 用于获得大规格和薄厚度的釉面陶瓷板材的方法
CN109862846A (zh) * 2016-09-15 2019-06-07 布莱登特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牙科修复件的功能化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320A (en) 1910-09-19 1911-04-25 Ivan Gates Warren Manufacture of dental plates.
US4503169A (en) 1984-04-19 1985-03-0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adiopaque, low visual opacity dental composites containing non-vitreous microparticles
AU7262500A (en) 2000-09-14 2002-03-26 High Tech Laser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dental bleaching
US20100297585A1 (en) * 2008-01-29 2010-11-25 Uriel Yarovesky Process for making a dental restoration and resultant apparatus
US20190038387A1 (en) * 2017-08-07 2019-02-07 Dentsply Sirona Inc. Integrated porcelain system for a dental prosthesi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9306A (en) * 1990-07-09 1992-02-18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zing dental constructs
US6740267B1 (en) * 1999-09-20 2004-05-25 Tokuyama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ceramic crowns
TW200631598A (en) * 2004-11-12 2006-09-16 Combe Inc Denture liner, denture liner kit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denture liner
CN102512256A (zh) * 2011-12-26 2012-06-27 辽宁爱尔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薄膜对全锆牙染色的方法
CN104955416A (zh) * 2012-12-27 2015-09-30 钛格兰技术有限公司 牙植入体单元
WO2014206439A1 (de) * 2013-06-24 2014-12-31 Wdt-Wolz-Dental-Technik Gmbh Einfärben von poröser keramik
CN103284803A (zh) * 2013-07-09 2013-09-11 上海上远齿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氧化锆假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56290A (zh) * 2014-05-27 2017-02-22 伊沃克拉尔维瓦登特股份公司 假牙制造装置以及假牙
CN106470637A (zh) * 2014-06-27 2017-03-01 贺利氏古萨有限公司 通过薄膜改性的、性能改善的假牙
CN109476559A (zh) * 2016-07-07 2019-03-15 塔吉特有限公司 用于获得大规格和薄厚度的釉面陶瓷板材的方法
CN109862846A (zh) * 2016-09-15 2019-06-07 布莱登特有限两合公司 用于牙科修复件的功能化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5230A (zh) 2022-11-08
EP3888588A1 (en) 2021-10-06
BR112022018369A2 (pt) 2022-11-08
WO2021198189A1 (en) 2021-10-07
EP4125708B1 (en) 2024-02-21
EP4125708A1 (en) 2023-02-08
US20230065598A1 (en)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QAHTANI et al.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hades of resin luting cement on the color of ceramic veneers
Ilie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the amount of light passing through zirconia: the effect of material shade, thickness, and curing conditions
Uludag et al. The effect of ceramic thickness and number of firings on the color of ceramic systems: an in vitro study
Silami et 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in luting agents on color stability of ceramic laminate veneers subjected to accelerated artificial aging
US6709694B1 (en) Coloring ceramics by way of ionic or complex-containing solutions
Turgut et al. Effect of ultraviolet aging on translucency of resin‐cemented ceramic veneers: an in vitro study
Terzioğlu et a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hades of specific luting agents and IPS empress ceramic thickness on overall color.
Valizadeh et al. The effect of ceramic thickness on opalescence
Jalali et al. In vitro color st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torative materials
Tabatabaian et al. Effect of Ceramic Thickness and Cement Type on the Color Match of High-Translucency Monolithic Zirconia Restorations.
CN115315230B (zh) 制造釉面假牙的方法
CN108784875B (zh) 一种氧化锆义齿色卡标样、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Koh et al. Color stability of three dimensional-printed denture teeth exposed to various colorants
Zhang et al. Effect of Light‐Cured Resin Cement Application on Translucency of Ceramic Veneers and Light Transmission of LED Polymerization Units
Gel The effect of try-in paste and resin cement shade on colour properties of dental veneers
Habib et al. Effect of chemical aging on color stability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stained all‐ceramic restorations
WO1999053888A2 (en) Method of fabrication of translucent dental restorations
CA1262646A (en) Dental restoration shading
Lee et al. Colour stability of a new light‐cured ceramic stain system subjected to glazing temperature
AU633664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dental restorations and a positive working model for implementing the process
Machado et al. Fatigue behavior and colorimetric differences of a porcelain-veneered zirconia: effect of quantity and position of specimens during firing
Amin et al. Spectrophotometric assessment of color changes of heat cure acrylic resins after exposure to commonly consumed beverages
Özyılmaz et al. Effects of glazing procedures on the color stability of conventional and CAD/CAM hybrid ceramics: A comparative study
Sanal et al. Could microwave glazing be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surface finishing methods of ceramic materials in terms of color stability?
Zhou et al. Color change of glass ceramic restorations cemented by four types of dual-cured resin luting agents with different initiator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