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14160B - 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14160B
CN115314160B CN202210939108.1A CN202210939108A CN115314160B CN 115314160 B CN115314160 B CN 115314160B CN 202210939108 A CN202210939108 A CN 202210939108A CN 115314160 B CN115314160 B CN 115314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
text byte
transmission mode
s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91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14160A (zh
Inventor
万静
许豪
徐明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kel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ikel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ikel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ikel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91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141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14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4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14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14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4Protocols for data compression, e.g. ROHC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占用流量值所对应的传输形式;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二级装置,所述二级装置为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数据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方式,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据的交流共享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实现。然而,当前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复字节,若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对未压缩的数据进行传输,所消耗的流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中的第一数据,基于该第一数据确认对应的传输形式,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将第一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避免了直接将一些不必要的第一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造成网络带宽的浪费,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节省了流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占用流量值所对应的传输形式;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二级装置,所述二级装置为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数据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方式,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可知,本申请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中的第一数据,基于该第一数据确认对应的传输形式,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将第一数据发送至二级装置,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节省了流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包括:
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基于数据提取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所述压缩信息占用的空间大小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占用的空间大小;
将所述压缩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文本字节;根据可能的设计方案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将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的第一文本字节进行精简,即通过数据提取模型提取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将该压缩信息发送至二级装置。减小了需要发送至二级装置的数据的大小,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所述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基于数据提取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之前,包括:基于初始模型获取样本数据的初始压缩信息;获取所述样本数据的样本压缩信息,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为所述样本数据对应的标准压缩信息;获取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基于所述信息差异训练所述初始模型,以降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与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若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满足指定条件,将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作为所述数据提取模型。
根据可能的设计方案可知,本实施例通过使用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到训练后的满足指定条件的初始模型,即数据提取模型。通过训练可以使该数据提取模型对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摘要数据提取,保证了摘要数据和第一文本字节之间的信息差异较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若所述第一评分大于或等于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若所述第一评分小于所述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
根据可能的设计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数据转发模型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通过比较第一评分与阈值评分的关系确定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方式。因为每一个第一文本字节对应的第一数据都可能不同,因此通过该数据转发模型可以对每一个第一文本字节都进行判断,而不是对某一类型的数据进行判断,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节约网络带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数据转发模型包括多个评分子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多个子项目,每一个所述评分子模块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子项目,每个所述评分子模块用于获取对应的所述子项目的子评分,所述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包括:利用与每一个所述子项目对应的所述评分子模块,分别获取每一个所述子项目的子评分;基于每一个所述子评分,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评分。
根据可能的设计方案可知,本实施例基于数据转发模型中的多个评分子模块,对第一数据中的多个子项目进行评分获得子评分,然后再基于每一个子评分获取第一评分。本实施例进一步细化了获取第一评分的方法,避免了仅通过第一数据中的一小部分项目进行评分,实现了更全面的评分,从而提高了获取该第一文本字节传输形式的准确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基于每一个所述子评分,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评分,包括:获取每一个所述子评分对应的子权重,所述子权重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输入;基于每一个子权重对每一个子评分进行更新,获得更新后的所述子评分。
根据可能的设计方案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对每一个子评分设定对应的子权重,使得重要的子项目获得的子评分在第一评分中占有更重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了获取第一评分的方式,提高了获取该第一文本字节传输形式的准确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第一确认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第一数据;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参数对应的传输形式;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所述二级装置为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数据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占用的空间大小;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方式,将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
此外,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装置;或者,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任一项方法。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子权重。
此外,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装置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数据传输系统-100;电子设备-110;终端设备-120;接收单元-310;第一确认单元-320;第一处理单元-330;第一处理单元-340;第二处理单元-350;第一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收发器-2003;第二处理器-2004;输入模块-2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和/或”所表达的含义可以是两者都有,或者可以是两者任选其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图片”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时候下标如W1可能会笔误为非下标的形式如W1,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互联网从诞生至今,从起初只是为了少数计算机能够互联。经过几十年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已经成为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现有网络的拓扑结构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将信息发送至下一电子设备,然后下一电子设备重复这个操作,直至信息抵达目的地。例如,信息从手机发出,通过电子设备1发送至电子设备2,电子设备2再将该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该云端服务器即为该信息的目的地。
现有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处理数据传输的时候,网络设备一般无法受数据内容的影响,以电子设备为例,数据的传输方向是由其自身的CPU使用预设的算法计算所获得,和数据流的内容或者其它相连的电子设备无关,这是因为对发生在互联网的传输事件而言,发起端和接收端是随机的,传输的数据内容也是随机的,数据的起点、终点和内容对电子设备而言都是不可预测的。例如:用户1在家里通过手机购物,用户2在图书股通过电脑查阅资料,这些用户会在何时使用互联网,在哪里使用互联网,使用的目的是什么,指向哪一个最终网站地址等,都是不可预测的。由于这个不可预测的特性,所以互联网的设备,如电子设备,只能设计成为对于用户而言是透明的。它们并不会基于传输的数据本身对数据传输的方式、流程等做出改变,也不会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改变。
区别于传统的互联网,将一些本不属于电子设备的物品接入互联网,实现对该物品状态或运行数据的监控等,即为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现在,一般是将接入了物联网的设备获取到的数据全部发送至服务器,或用户的电子设备。然而,由于物联网的设备数量众多,其产生的数据量也很庞大,直接将所有设备产生的数据都发送至服务器或用户的电子设备,会造成网络带宽的浪费,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中的第一数据,基于该第一数据确认对应的传输形式,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第一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将提取后的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避免了直接将一些不必要的第一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造成网络带宽的浪费,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节省了流量。
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中国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即数据传输系统100。其中数据传输系统100包括电子设备110以及终端设备120,该电子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相连接。
对于一些实施方式,电子设备110可以用于执行数据传输方法。具体的,该电子设备110可以接收终端设备120发送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方法确认该数据对应的传输形式,再将该数据发送至二级装置。其中,二级装置可以为当前电子设备110所处的拓扑网络中的另一个电子设备,也可以为服务器。
终端设备120可以为接入了物联网的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平板等设备。该终端设备120可以将数据传输至相连接的电子设备110,通过电子设备110将数据进行转发。例如,可以将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监控该数据,用户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从服务器获取到终端设备120发送至服务器的数据。对于另一些示例,还可以将数据直接发送至用户的电子设备,以方便用户直接获取到终端设备120的数据。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100中的电子设备110。具体的,该方法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50。
步骤S210: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
步骤S220: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第一数据。
步骤S230: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
步骤S240: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文本信息对应的传输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参数对应的传输形式。
步骤S250: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所述二级装置为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数据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
步骤S260: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
对于一些实施方式,可以首先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来的数据,即第一文本字节。其中,第一文本字节可以包括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可以包括用于表示该数据类型的标识,该标识可以设置在第一数据的首部,也可以设置在中部或其他位置,此处不做限定。该第一数据还可以包括数据部分,该数据部分可以包括不同子项目,例如数据的大小、数据的生成时间、该数据对应的终端设备等。获取该第一文本字节对应的第一数据后,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对应的传输方式,其中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参数对应的传输形式。根据第一数据传输方式是否为省流传输形式,将第一文本字节或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避免了直接将一些不必要的流量浪费,造成网络带宽的浪费,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节省流量。
可选的,在执行步骤S230: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参数对应的传输形式,可以包括: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若所述第一评分大于或等于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若所述第一评分小于所述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
对于一些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数据转发模型获取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再将该第一评分与阈值评分做对比,若所述第一评分大于或等于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若所述第一评分小于所述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其中,该阈值评分可以为预先设定好的评分值。对于另一些实施方式,该阈值评分还可以为多个不同的值,该多个阈值评分对应第一文本字节的第一数据中不同的数据类型标识。例如,若该第一文本字节的数据类型标识为视频,该阈值评分可以为A;若该第一文本字节的数据类型标识为图片,该阈值评分可以为B。因为每一个第一文本字节对应的第一数据都可能不同,因此通过该数据转发模型可以对每一个第一文本字节都进行判断,而不是对某一类型的数据进行判断,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节省流量。
可选的,在执行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时,还可以包括:利用与每一个所述子项目对应的所述评分子模块,分别获取每一个所述子项目的子评分;基于每一个所述子评分,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评分。
对于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包括多个评分子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多个子项目,每一个所述评分子模块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子项目,每个所述评分子模块用于获取对应的所述子项目的子评分。其中,该子项目可以为第一数据中的数据的大小、数据的生成时间、该数据对应的终端设备等。数据转发模型中的评分子模块可以对应子项目,并对每一个子项目生成子评分。例如,该子项目为数据的大小,则可以利用数据大小对应的评分子模块对该子项目评分,获取到该子项目对应的子评分。
进一步的,可以基于生成的每一个子评分,获取该第一数据的第一评分。一种示例性的,可以直接求取每一个子评分的加权和。例如,子评分分别为A、B、C,则第一评分为A+B+C。对于另一些实施方式,还可以分别获取每一个子评分的权重,通过权重平衡每一个子评分在第一评分中的占比,从而获取到更精确的第一评分。本实施例进一步细化了获取第一评分的方法,避免了仅通过第一数据中的一小部分项目进行评分,实现了更全面的评分,从而提高了获取该第一文本字节传输形式的准确度。
具体的,在执行基于每一个所述子评分,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评分时,还可以包括:获取每一个所述子评分对应的子权重,所述子权重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输入;基于每一个子权重对每一个子评分进行更新,获得更新后的所述子评分。
对于一些实施方式,该电子设备可以输入子权重,即可给每一个子平分分配对应的子权重。其中,可以通过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输入模块,例如键盘或触摸屏等,用户可以通过该输入模块进行子权重的设置。对于另一些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该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和该电子设备相连接,通过该电子设备进行子权重的设置。
进一步的,在获取到子权重后,可以基于每一个子权重对每一个子评分进行更新,获得更新后的所述子评分。示例性的,可以将更新后的子评分求取算术和得到第一评分。例如,子评分1为A,对应子权重1为20%,子评分2为B,对应的子权重2为30%,子评分3为C,对应的子权重3为50%,则可以得到子评分为20%xA+30%xB+50%xC。
本实施例通过对每一个子评分设定对应的子权重,使得重要的子项目获得的子评分在第一评分中占有更重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了获取第一评分的方式,提高了获取该第一文本字节传输形式的准确度。
可选的,在执行若所述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还可以包括: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基于数据提取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所述压缩信息占用的空间大小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占用的空间大小;将所述压缩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
对于一些实施方式,容易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并没有必要将所有数据发送至二级装置,可以将部分精简后的数据发送至二级装置。示例性的,若终端设备为烟雾报警器,第一信息为一定时间段内该烟雾报警器所处位置范围内的烟雾浓度数据,以及在该一定时间段内是否出现烟雾浓度超标。则此时可以通过数据提取模型将提取该第一信息的压缩信息,对于上述示例可以将该一定时间段内是否出现烟雾浓度超标作为压缩信息。容易理解的是,该压缩信息占用的空间大小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占用的空间大小。此时可以将该压缩信息作为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
本实施例通过确认第一文本字节的传输方式后,采用省流传输模式或将第一文本字节进行精简,即通过数据提取模型提取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将该压缩信息作为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减小了需要发送至二级装置的数据的大小,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
可选的,在执行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基于数据提取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基于初始模型获取样本数据的初始压缩信息;获取所述样本数据的样本压缩信息,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为所述样本数据对应的标准压缩信息;获取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基于所述信息差异训练所述初始模型,以降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与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若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满足指定条件,将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作为所述数据提取模型。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到训练后的满足指定条件的初始模型,即数据提取模型。通过训练可以使该数据提取模型对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摘要数据提取,保证了摘要数据和第一文本字节之间的信息差异较小。
基于图2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以下将详细说明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虚拟装置,即电子设备。
示例性地,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包括:接收单元310、第一确认单元320、第二确认单元330、第一处理单元340以及第二处理单元350。
为了便于说明,图3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300的主要部件。
接收单元31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
第一确认单元320,用于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第一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330,用于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
第二确认单元340,用于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参数对应的传输形式。
进一步的,第二确认单元340还用于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若所述第一评分大于或等于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若所述第一评分小于所述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
进一步的,第二确认单元340还用于利用与每一个所述子项目对应的所述评分子模块,分别获取每一个所述子项目的子评分;基于每一个所述子评分,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评分。
进一步的,第二确认单元340还用于获取每一个所述子评分对应的子权重,所述子权重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输入;基于每一个子权重对每一个子评分进行更新,获得更新后的所述子评分。
第二处理单元350,用于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所述二级装置为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数据的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占用的空间大小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占用的空间大小。
进一步的,第二处理单元350还用于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基于数据提取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所述压缩信息占用的空间大小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占用的空间大小;将所述压缩信息作为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
进一步的,第二处理单元350还用于基于初始模型获取样本数据的初始压缩信息;
获取所述样本数据的样本压缩信息,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为所述样本数据对应的标准压缩信息;获取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基于所述信息差异训练所述初始模型,以降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与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若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满足指定条件,将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作为所述数据提取模型。
第三处理单元360,用于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可选地,电子设备110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2001。
可选的,电子设备110还可以包括输入模块2005。其中,所述输入模块2005用于输入子权重。
可选地,电子设备11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002和/或收发器2003。
其中,第一处理器2001与存储器2002以及收发器2003耦合,如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下面结合图4对电子设备11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第一处理器2001是电子设备11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第一处理器20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第一处理器20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10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处理器20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所示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11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4中所示的第一处理器2001和第二处理器2004。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其中,所述存储器20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第一处理器20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20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2002可以和第一处理器20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电子设备110的接口电路(图4中未示出)与第一处理器20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2003,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或者与终端设备通信。可选地,收发器20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4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2003可以和第一处理器20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电子设备110的接口电路(图4中未示出)与第一处理器20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1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电子设备的限定,实际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此外,电子设备11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处理器2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20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 b, c, a-b, a-c, b-c, 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
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第一数据;
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对应的传输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占用流量值所对应的传输形式;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所述二级装置为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数据的目标设备,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方式,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
在执行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基于数据提取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之前,还包括:
基于初始模型获取样本数据的初始压缩信息;获取所述样本数据的样本压缩信息,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为所述样本数据对应的标准压缩信息;获取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基于所述信息差异训练所述初始模型,以降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与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若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满足指定条件,将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作为所述数据提取模型;
其中,所述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对应的传输方式,包括:
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
若所述第一评分大于或等于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
若所述第一评分小于所述阈值评分,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传输形式;
所述数据转发模型包括多个评分子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多个子项目,每一个所述评分子模块对应至少一个所述子项目,每个所述评分子模块用于获取对应的所述子项目的子评分,所述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第一评分,包括:
利用与每一个所述子项目对应的所述评分子模块,分别获取每一个所述子项目的子评分;
基于每一个所述子评分,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评分;
所述基于每一个所述子评分,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评分,包括:
获取每一个所述子评分对应的子权重,所述子权重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输入;
基于每一个子权重对每一个子评分进行更新,获得更新后的所述子评分。
2.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文本字节;
第一确认单元,用于确认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第一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文本字节进行数据提取,获得第二文本字节;
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利用预先获取的数据转发模型,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传输方式,所述数据转发模型用于确认不同的数据参数对应的传输形式;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将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所述二级装置为电子设备发送数据的目标设备,第三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传输方式不为所述省流方式,将所述第二文本字节发送至二级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文本字节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一文本字节占用的空间大小;
在执行若所述传输方式为省流传输形式,基于数据提取模型获取所述第一文本字节的压缩信息之前,还包括:
基于初始模型获取样本数据的初始压缩信息;
获取所述样本数据的样本压缩信息,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为所述样本数据对应的标准压缩信息;
获取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
基于所述信息差异训练所述初始模型,以降低所述初始压缩信息与所述样本压缩信息之间的信息差异;
若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满足指定条件,将训练后的所述初始模型作为所述数据提取模型。
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装置;
或者,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输入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子权重。
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39108.1A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3141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9108.1A CN115314160B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9108.1A CN115314160B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4160A CN115314160A (zh) 2022-11-08
CN115314160B true CN115314160B (zh) 2024-03-29

Family

ID=83860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9108.1A Active CN115314160B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1416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368A (zh) * 2022-04-07 2022-05-13 成都网讯优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路由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368A (zh) * 2022-04-07 2022-05-13 成都网讯优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路由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14160A (zh)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800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terminal
CN107102941B (zh) 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EP4053711A1 (en) Consensus method for blockchain, and consensus nod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280115B (zh) 识别用户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12868004B (zh) 资源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08649B (zh) 一种搜索结果排序方法及其设备
CN105094861A (zh) 网页应用程序加载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34268B (zh) 一种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1777068A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设备终端的网页页面预读及整合浏览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0069769B (zh) 应用标签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US20200410376A1 (en) Prediction method, tra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450036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路由器
CN115314160B (zh) 一种移动通信数据流量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160037509A1 (en) Techniques to reduce bandwidth usage through multiplexing and compression
CN112364286A (zh) 基于ueba进行异常侦测的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CN116795780A (zh) 文档格式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708183B (zh) 解码算法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224573B (zh) 一种规则数据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3891441A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49246B (zh) 一种共享上网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30103239A (ko) 번역 기능을 구비한 웹 브라우징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서버 및 단말
CN112364285A (zh) 基于ueba建立异常侦测模型的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
CN112748835A (zh) 终端、服务器、最近任务列表显示方法和应用推荐方法
US20170169483A1 (en) Method for pushing and displayi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132305A (zh) 节点类别确定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