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6890A - 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6890A
CN115306890A CN202210905541.3A CN202210905541A CN115306890A CN 115306890 A CN115306890 A CN 115306890A CN 202210905541 A CN202210905541 A CN 202210905541A CN 115306890 A CN115306890 A CN 115306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reset
transmission
valve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55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06890B (zh
Inventor
王明玉
张振威
李长洲
宁甲奎
孙鹏远
曾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9055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06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06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6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06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6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74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engine parameters
    • F16H59/78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6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hydraul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12Detecting malfunction or potential malfunction, e.g. fail safe; Circumventing or fixing failures
    • F16H2061/1252Fail safe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如果检测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且固定的油冷器阀门对变速器进行热平衡控制造成的车辆变速器热平衡控制实时性低、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技术领域中,双离合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技术逐渐成熟,同时也对车辆变速器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变速器热平衡控制是车辆变速器的重要性能之一。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单一且固定的油冷器阀门对变速器进行热平衡控制,然而,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单一且固定的油冷器阀门仅提供固定的冷却系统流量控制方式,无法在车辆低温启动且发动机未完全热机之前快速实现发动机热机,并且难以在车辆高负荷、大扭矩的工况下对车辆有限的冷却系统流量进行动态、均衡地分配。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且固定的油冷器阀门对变速器进行热平衡控制造成的车辆变速器热平衡控制实时性低、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其中,车辆参数包括: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一温控策略至少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调高变速器油温;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其中,第二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二温控策略用于对阀门开度进行线性动态调节以控制变速器油温;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其中,第三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三温控策略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降低变速器油温;如果检测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故障处理策略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调用并执行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用于降低变速器油温。
可选地,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如果变速器油温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可选地,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包括: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其中,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高换挡线的升挡点。
可选地,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如果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且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包括: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二预设水温阈值时,计算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油温的温度差值,并基于温度差值调用对应的线性调节规则,其中,线性调节规则用于实时调节阀门开度;当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二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三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其中,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可选地,基于温度差值调用对应的线性调节规则包括:如果温度差值低于预设最小温差阈值或发动机水温低于第四预设水温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一指令,其中,第一指令用于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温度差值高于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二指令,其中,第二指令用于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如果温度差值不低于预设最小温差阈值且温度差值不高于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三指令,其中,第三指令用于根据温度差值、预设最小温差阈值和预设最大温差阈值实时确定第三开度值,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三开度值,第三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部分开启状态。
可选地,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三预设油温阈值或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五预设水温阈值,停止执行第一温控策略,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
可选地,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如果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且环境温度不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可选地,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包括: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并按照缓冲调节规则调节阀门开度,其中,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缓冲调节规则由发动机水温确定;当变速器油温高于第四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高于第六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其中,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可选地,按照缓冲调节规则调节阀门开度包括:当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保持第一开度值;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且未处于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内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且处于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内时,根据发动机水温、第七预设水温阈值和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实时确定第四开度值,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四开度值,其中,第四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部分开启状态。
可选地,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包括: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一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一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一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冷却风扇调高转速,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二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二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二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高换挡线的升挡点,并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低变速器主油路压力;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三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三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三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按照扭矩限制规则对目标车辆的发动机进行扭矩限制,其中,扭矩限制规则由变速器油温和第三故障阈值确定;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四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四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四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离合器停止传递扭矩;第一故障阈值低于第二故障阈值,第二故障阈值低于第三故障阈值,第三故障阈值低于第四故障阈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目标车辆装配有与油冷器关联的脉冲宽度调制阀,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其中,车辆参数包括: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一温控策略至少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调高变速器油温;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其中,第二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二温控策略用于对阀门开度进行线性动态调节以控制变速器油温;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其中,第三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三温控策略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降低变速器油温;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时,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故障处理策略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调用并执行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用于降低变速器油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包括车载存储器和车载处理器,车载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车载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中的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车辆的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通过预设条件判断当前车辆工况,调用并执行对应的温控策略或者故障处理策略,对油冷器的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进行动态调节,达到了对车辆变速器油温进行动态平衡调节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车辆变速器热平衡控制实时性和准确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且固定的油冷器阀门对变速器进行热平衡控制造成的车辆变速器热平衡控制实时性低、准确性差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目标车辆的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变速器热平衡控制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变速器换挡线的补偿调整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PWM阀动态控制过程及对应的温度变化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变速器PWM阀故障的变速器油温控制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目标车辆装配有与油冷器关联的脉冲宽度调制阀,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其中,车辆参数包括: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
上述目标车辆可以是燃油车(如汽油车、柴油车等)或者新能源车(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等),还可以是自动挡汽车和手自一体汽车。特别地,上述目标车辆可以是DCT车辆。
上述目标车辆可以装配有与油冷器关联的脉冲宽度调制阀(Pulse WidthModulation,简称PWM阀)。该油冷器用于通过控制存在温差的冷却流量与变速器油体进行热交换,以达到降低变速器油温、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该PWM阀用于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这里用于对油冷器的冷却流量进行控制。
上述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可以包括变速器油温,该变速器油温用于表征该目标车辆的变速器油体的当前温度。
上述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可以包括发动机水温,该发动机水温用于表征该目标车辆的发动机水体的当前温度。
上述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可以包括环境温度,该环境温度用于表征该目标车辆当前所处环境的气温。
上述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可以包括PWM阀的阀门开度,该阀门开度用于表征该目标车辆的PWM阀当前状态下的打开程度,该阀门开度可以由百分比表示。
上述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是利用该目标车辆上设置的多个传感器实时获取,也可以是从该目标车辆的存储装置中实时获取,还可以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方式(如4G网络、5G网络等)从该目标车辆相关联的远程存储区域或云端存储区域中实时获取。
步骤S12,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一温控策略至少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调高变速器油温;
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用于确定上述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如冷车启动),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由技术人员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参数阈值进行预先设定。
上述第一温控策略可以至少用于调节PWM阀的阀门开度,以调高变速器油温。该第一温控策略可以是由技术人员根据场景需求预先设计的控制指令体现。该控制指令可以存储于上述目标车辆的存储装置内,还可以存储于与该目标车辆相关联的远程存储区域或云端存储区域中。
当检测到上述PWM阀无故障,且目标车辆的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上述第一预设条件时,可以调用上述第一温控策略,并控制该目标车辆执行该第一温控策略。
容易注意到的是,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可以在当目标车辆在低温启机工况下启动时,控制该目标车辆的变速器油温快速升高,对应地,还可以实现该目标车辆的发动机水温同步升高,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具体地,上述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介绍,不予赘述。
步骤S13,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其中,第二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二温控策略用于对阀门开度进行线性动态调节以控制变速器油温;
上述第二预设条件可以用于确定上述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如冬季室外环境下热车启动),上述第二预设条件可以由技术人员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参数阈值进行预先设定。
上述第二温控策略可以至少用于线性且动态地调节PWM阀的阀门开度,以动态控制变速器油温。该第二温控策略可以是由技术人员根据场景需求预先设计的控制指令体现。该控制指令可以存储于上述目标车辆的存储装置内,还可以存储于与该目标车辆相关联的远程存储区域或云端存储区域中。
当检测到上述PWM阀无故障,且目标车辆的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上述第二预设条件时,可以调用上述第二温控策略,并控制该目标车辆执行该第二温控策略。
容易注意到的是,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可以在当目标车辆在低温环境下非低温启机工况启动时,协调油冷器的冷却流量,动态控制该目标车辆的变速器油温,对应地,还可以实现该目标车辆的发动机水温的动态控制,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具体地,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二步介绍,不予赘述。
步骤S14,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其中,第三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三温控策略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降低变速器油温;
上述第三预设条件可以用于确定上述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如夏季室外环境下热车启动),上述第三预设条件可以由技术人员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参数阈值进行预先设定。
上述第三温控策略可以至少用于调节PWM阀的阀门开度,以控制变速器油温降低。该第三温控策略可以是由技术人员根据场景需求预先设计的控制指令体现。该控制指令可以存储于上述目标车辆的存储装置内,还可以存储于与该目标车辆相关联的远程存储区域或云端存储区域中。
当检测到上述PWM阀无故障,且目标车辆的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上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可以调用上述第三温控策略,并控制该目标车辆执行该第三温控策略。
容易注意到的是,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可以在当目标车辆在非低温环境下非低温启机工况启动时,动态控制该目标车辆的变速器油温,对应地,还可以实现该目标车辆的发动机水温的动态控制,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具体地,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三步介绍,不予赘述。
步骤S15,如果检测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故障处理策略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调用并执行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用于降低变速器油温。
上述故障处理策略可以用于在检测到目标车辆的PWM阀存在故障时控制变速器油温降低。该故障处理策略可以是由技术人员根据场景需求预先设计的控制指令体现。该控制指令可以存储于上述目标车辆的存储装置内,还可以存储于与该目标车辆相关联的远程存储区域或云端存储区域中。
容易注意到的是,通过上述方法步骤,可以在当目标车辆的PWM阀存在故障时,控制该目标车辆的变速器油温以使该目标车辆处于安全状态,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具体地,如果检测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介绍,不予赘述。
综上可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步骤,可以实现对目标车辆变速器的热平衡控制。具体地,在车辆低温启动且发动机未完全热机之前,能够快速实现发动机热机,进而快速为驾驶者提供空调暖风需求;在车辆高负荷、大扭矩的工况下,能够基于车辆实际行驶状态,对变速器温度进行动态控制,进而实现对车辆有限冷却系统流量的动态分配。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目标车辆的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虚线表示电气连接,虚线的箭头表示数据流向,实线表示油路连接,实线的箭头表示油路流向。该目标车辆的冷却系统包括如下组成部分:变速器控制单元201,发动机控制单元202,变速器203,发动机204,发动机控制单元205,油冷器206,变速器散热回路207,变速器冷却回路208,散热器209,发动机冷却回路210,车辆仪表211。
如图2所示,变速器控制单元201可以实时测量变速器3的油温,此外,变速器控制单元201还可以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205实时获取发动机204的水温。该变速器控制单元201和发动机控制单元202之间通过电气连接进行通信。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该变速器控制单元201可以对发动机控制单元202发送请求消息,以实现对发动机204进行控制操作(如扭矩限制等)。变速器控制单元201和发动机控制单元202之间可以通过车载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CAN)总线连接。
仍然如图2所示,变速器203内的润滑油可通过变速器散热回路207流经油冷器206并重新流回变速器203,在此过程中,润滑油在油冷器206中与变速器冷却回路208中的冷却流量进行热交换。
仍然如图2所示,变速器控制单元201可以通过控制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进一步控制变速器冷却回路208中的冷却流量。特别地,变速器控制单元201还可以确定变速器冷却回路208是否参与发动机的冷却循环中,例如当阀门开度为0时,变速器冷却回路208中没有冷却流量,变速器冷却回路208没有参与发动机的冷却循环。
仍然如图2所示,发动机冷却回路210可以通过散热器209为发动机204提供冷却流量。发动机控制单元202可以通过对散热器209的风扇进行转速控制,进一步控制发动机冷却回路210为发动机204提供冷却流量。具体地,当目标车辆处于高负荷状态,需要冷却系统进行冷却时,发动机控制单元202可以通过提高散热器209的风扇转速,为冷却系统提供更多的冷却流量。
仍然如图2所示,变速器控制单元201可以通过与车辆仪表211建立电气连接,将变速器油温控制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推送给驾驶员(例如控制报警灯亮起或闪烁、播放提示音、显示文字提示消息等)。
如图2所示的目标车辆的冷却系统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步骤,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下述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介绍。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变速器热平衡控制过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的过程包括:
先判断车辆的变速器油冷器阀是否存在故障;
如果变速器油冷器阀存在故障,使能变速器油温控制故障处理策略,如果变速器油冷器阀未存在故障,判断车辆的初始状态是否为非低温启机工况;
如果车辆的初始状态为低温启机工况,使能变速器油温第一控制策略,如果车辆的初始状态为非低温启机工况,判断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是否低于环境温度阈值;
如果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低于环境温度阈值,使能变速器油温第二控制策略,如果车辆所处的环境温度未低于环境温度阈值,使能变速器油温第三控制策略。
此外,仍然如图3所示,当使能变速器油温第一控制策略后,判断车辆是否满足变速器油温第一控制策略的退出条件;如果车辆满足变速器油温第一控制策略的退出条件,使能变速器油温第二控制策略,如果车辆满足未变速器油温第一控制策略的退出条件,则继续使能变速器油温第一控制策略。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判断过程涉及到的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变速器油冷器阀的故障状态,均可以由车辆对应的变速器控制单元(TransmissionControl Unit,简称TCU)获取。
如图3所示的变速器热平衡控制过程中,还可以包括多个判断过程和多个使能控制策略过程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下述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介绍。
下面对该实施例的上述方法进行进一步介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2中,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21,如果变速器油温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上述第一预设条件可以用于确定上述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如冷车启动)。确定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该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确定变速器油温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以及确定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该第一预设油温阈值和该第一预设水温阈值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定。
例如,在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一预设油温阈值(记为To1)标定为-20℃,将第一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1)标定为-20℃。当车辆的TCU检测到当前时刻的PWM阀不存在故障,变速器油温低于To1,且发动机水温低于Tw1时,可以确定该车辆满足上述第一预设条件,进而认为该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2中,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22,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其中,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S123,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高换挡线的升挡点。
上述第一开度值可以表征目标车辆的PWM阀处于关闭状态。例如,该第一开度值可以是0%。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当TCU确定该车辆满足上述第一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的第一温控策略包括PWM阀关闭策略和变速器低温换挡线控制策略。
具体地,上述PWM阀关闭策略用于控制车辆的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0%(即完全关闭),进而关闭变速器油冷回路。
具体地,上述变速器低温换挡线控制策略用于控制车辆执行以下步骤:基于车辆的正常变速器换挡线(可以是车辆默认的换挡线),进行换挡点补偿,进而提高变速器换挡线的升挡点。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变速器换挡线的补偿调整的示意图。图4中的实线表示车辆默认的变速器换挡线,图4中的虚线表示换挡点补偿处理后的车辆的变速器换挡线。如图4所示,补偿后的变速器换挡线的升挡点高于默认变速器换挡线,由此,可以增加车辆启动和加速过程中的产热,进而可以加快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的升高。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车辆的变速器换挡线的升挡点补偿时,可以根据技术人员预先标定的数据表,确定升挡点的具体补偿量。该预先标定的数据表的格式可以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挡位\温度(℃)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G1升G2
G2升G3
G3升G4
G4升G5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1为预先标定的数据表的格式示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表1中标定的数据可以以转每分钟(revolutions per minute,rpm)为单位。例如,温度为-5℃时,可以标定G1升G2的升挡点补偿量为10rpm。
通过上述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车辆PWM阀无故障且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时,通过关闭PWM阀和提高变速器换挡线的升挡点,可以快速提高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进而快速为驾驶者提供空调暖风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3中,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31,如果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且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上述第二预设条件可以用于确定上述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如冬季室外环境下热车启动)。确定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该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确定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确定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以及确定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该第一预设油温阈值、该第一预设水温阈值和该环境温度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定。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可以将第一预设油温阈值(记为To1)标定为-20℃,将第一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1)标定为-20℃,将预设环境温度阈值(记为Te)标定为10℃。当车辆的TCU检测到当前时刻的PWM阀不存在故障,变速器油温不低于To1,发动机水温不低于Tw1,且环境温度低于Te时,可以确定该车辆满足上述第二预设条件,进而认为该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3中,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32,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二预设水温阈值时,计算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油温的温度差值,并基于温度差值调用对应的线性调节规则,其中,线性调节规则用于实时调节阀门开度;
步骤S133,当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二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三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其中,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上述第二开度值可以表征目标车辆的PWM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例如,该第二开度值可以是100%。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当TCU确定该车辆满足上述第二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的第二温控策略包括PWM阀线性调整策略。
在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第二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2)标定为80℃,将上述第二预设油温阈值(记为To2)标定为85℃,将上述第三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3)标定为85℃。此外,将车辆的当前变速器油温记为Toil,将车辆的当前发动机水温记为Teng。
具体地,上述PWM阀线性调整策略用于控制车辆执行以下步骤:
当Teng高于Tw2时,计算温度差值ΔT=|Teng-Toil|,并根据温度差值ΔT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实时调节PWM阀的阀门开度F;
当Toil高于To2,且Teng高于Tw3时,控制车辆的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100%(即完全开启),进而使得变速器油冷回路中的冷却流量为最大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32中,基于温度差值调用对应的线性调节规则,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321,如果温度差值低于预设最小温差阈值或发动机水温低于第四预设水温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一指令,其中,第一指令用于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S1322,如果温度差值高于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二指令,其中,第二指令用于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
步骤S1323,如果温度差值不低于预设最小温差阈值且温度差值不高于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三指令,其中,第三指令用于根据温度差值、预设最小温差阈值和预设最大温差阈值实时确定第三开度值,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三开度值,第三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部分开启状态。
上述第三开度值用于表征PWM阀处于部分开启的状态。例如,该第三开度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至100%。该第三开度值为按照线性调节规则进行调节后的PWM阀的阀门开度。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当TCU确定该车辆满足上述第二预设条件时,可以将上述预设最小温差阈值(记为Tmin)标定为5℃,将上述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记为Tmax)标定为10℃,将上述第四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4)标定为70℃。
上述根据温度差值ΔT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实时调节PWM阀的阀门开度F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当ΔT低于Tmin或者Teng低于Tw4时,控制车辆的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0%(即完全关闭),进而关闭变速器油冷回路;
第二步,当ΔT高于Tmax时,控制车辆的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100%(即完全开启),进而使得变速器油冷回路中的冷却流量为最大值;
第三步,当ΔT处于Tmin和Tmax之间时,按照如下述公式(1)调节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
Figure BDA0003772235810000131
通过上述公式(1),当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的温度差值ΔT在Tmin和Tmax之间变化时,能够动态控制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以实现对变速器油冷回路中的冷却流量进行动态配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PWM阀动态控制过程及对应的温度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图5中温度变化曲线中的实线为发动机水温的变化曲线,图5中温度变化曲线中的虚线为变速器油温的变化曲线。
如图5所示,车辆从低温启机工况下开始启动时,当PWM阀完全关闭时,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均升高,可以实现发动机快速热机。
如图5所示,车辆的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当发动机水温高于Tw2时,根据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的温度差值ΔT,对PWM阀的阀门开度F进行动态调节,使得变速器油温曲折升高,使得发动机水温在Tw2和Tw4之间随阀门打开而降低或随阀门关闭而升高。
如图5所示,当Toil高于To2时,将PWM阀的阀门开度调整至100%,以控制变速器油冷回路中的冷却流量为最大值,在车辆高负荷工况下对变速器进行降温。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6,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三预设油温阈值或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五预设水温阈值,停止执行第一温控策略,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可以将上述第三预设油温阈值(记为To3)标定为-10℃,将上述第五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5)标定为-5℃。
当车辆调用并执行上述第一温控策略后,如果TCU检测到Toil高于上述To3或者Teng高于上述Tw5时,退出该第一温控策略,调用并执行上述第二温控策略以线性动态控制PWM阀的阀门开度F。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4中,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41,如果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且环境温度不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上述第三预设条件可以用于确定上述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如夏季室外环境下热车启动)。确定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该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确定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确定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以及确定环境温度不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该第一预设油温阈值、该第一预设水温阈值和该环境温度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定。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可以将第一预设油温阈值(记为To1)标定为-20℃,将第一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1)标定为-20℃,将预设环境温度阈值(记为Te)标定为10℃。当车辆的TCU检测到当前时刻的PWM阀不存在故障,变速器油温不低于To1,发动机水温不低于Tw1,且环境温度不低于Te时,可以确定该车辆满足上述第三预设条件,进而认为该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4中,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42,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并按照缓冲调节规则调节阀门开度,其中,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缓冲调节规则由发动机水温确定;
步骤S143,当变速器油温高于第四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高于第六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其中,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上述第一开度值可以表征目标车辆的PWM阀处于关闭状态。例如,该第一开度值可以是0%。上述第二开度值可以表征目标车辆的PWM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例如,该第二开度值可以是100%。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当TCU确定该车辆满足上述第三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的第三温控策略包括PWM阀缓冲调整策略和PWM阀开启策略。
在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将上述第四预设油温阈值(记为To4)标定为65℃,将上述第六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6)标定为75℃。
具体地,上述PWM阀线性调整策略用于控制车辆执行以下步骤:控制车辆的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0%(即完全关闭),进而关闭变速器油冷回路;根据发动机水温Teng对阀门开度F进行缓冲调节。
具体地,上述PWM阀开启策略用于控制车辆执行以下步骤:当TCU检测到Toil高于上述To4且Teng高于上述Tw6时,控制控制车辆的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100%(即完全开启),进而使得变速器油冷回路中的冷却流量为最大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42中,按照缓冲调节规则调节阀门开度,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421,当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保持第一开度值;
步骤S1422,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且未处于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内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
步骤S1423,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且处于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内时,根据发动机水温、第七预设水温阈值和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实时确定第四开度值,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四开度值,其中,第四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部分开启状态。
上述第四开度值用于表征PWM阀处于部分开启的状态。例如,该第四开度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至100%。该第四开度值为按照缓冲调节规则进行调节后的PWM阀的阀门开度。上述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可以是基于上述第七预设温度阈值和温度缓冲值确定的缓冲区间。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当TCU确定该车辆满足上述第三预设条件时,可以将上述第七预设水温阈值(记为Tw7)标定为40℃,将上述温度缓冲值(记为T0)标定为30℃,则上述温度缓冲区间为40℃至70℃。
上述根据温度差值ΔT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实时调节PWM阀的阀门开度F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如果Teng低于Tw7时,控制车辆的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0%(即完全关闭),进而关闭变速器油冷回路;
第二步,如果Teng高于Tw7,且不处于上述温度缓冲区间时(相当于Teng高于Tw7+T0),控制车辆的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100%(即完全开启),进而使得变速器油冷回路中的冷却流量为最大值;
第三步,如果Teng高于Tw7,且处于上述温度缓冲区间(相当于Teng高于Tw7且低于Tw7+T0)时,按照如下述公式(2)调节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
Figure BDA0003772235810000161
通过上述公式(2),当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Teng在Tw7至Tw7+T0之间变化时,能够动态控制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以实现对变速器油冷回路中的冷却流量进行动态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步骤S15中,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可以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步骤S151,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一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一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一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冷却风扇调高转速,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步骤S152,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二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二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二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高换挡线的升挡点,并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低变速器主油路压力;
步骤S153,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三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三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三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按照扭矩限制规则对目标车辆的发动机进行扭矩限制,其中,扭矩限制规则由变速器油温和第三故障阈值确定;
步骤S154,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四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四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四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离合器停止传递扭矩;
步骤S155,第一故障阈值低于第二故障阈值,第二故障阈值低于第三故障阈值,第三故障阈值低于第四故障阈值。
仍然以对车辆进行变速器热平衡控制为例,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变速器PWM阀故障的变速器油温控制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TCU确定该车辆的PWM阀存在故障时,可以采用四级油温控制故障处理策略。根据场景需求,可以将上述第一故障阈值(记为Tf1)标定为110℃,将上述第二故障阈值(记为Tf2)标定为120℃,将上述第三故障阈值(记为Tf3)标定为130℃,将上述第四故障阈值(记为Tf4)标定为140℃。
具体地,当TCU检测到Toil高于Tf1时,TCU可以通过CAN总线向发动机控制单元发送请求消息,以请求提高散热器的风扇转速,进而增大整车系统散热;TCU还可以同步控制油冷器PWM阀的阀门开度F调整为100%(即完全开启),进而使得变速器油冷回路中的冷却流量为最大值。
具体地,当TCU检测到Toil高于Tf2时,TCU可以对变速器换挡线进行调整,使得变速器换挡点升高以减少变速器的换挡频次,进而减少变速器内部生热(例如奇偶离合器扭矩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滑磨热量);TCU还可以同步控制双离合器主油路压力降低,以增大变速器内部润滑流量,进而加快变速器散热。
具体地,当TCU检测到Toil高于Tf3时,TCU可以基于变速器的当前挡位,根据变速器油温Toil与Tf3的温度偏差,使能发动机扭矩限制策略(用于对发动机的扭矩进行限制);TCU还可以通过车辆仪表同步提示驾驶员变速器当前处于高温状态。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动机扭矩限制策略可以是:根据变速器油温Toil与Tf3的温度偏差ΔTf,按照如下述表2标定的数据对发动机扭矩进行限制。
表2
ΔTf/℃ 0 2 5 10 15
发动机扭矩 T<sub>torqmax</sub> 0.8×T<sub>torqmax</sub> 0.7×T<sub>torqmax</sub> 0.5×T<sub>torqmax</sub> 0.2×T<sub>torqmax</sub>
在上述表2中,Ttorqmax表示车辆的发动机最大扭矩,该发动机最大扭矩由车辆匹配的发动机特性确定。
具体地,当TCU检测到Toil高于Tf4时,TCU可以基于变速器的当前挡位和当前离合器传递扭矩,以当前离合器传递扭矩为初值,按照预设的离合器扭矩调整斜率,调低离合器传递扭矩至零;TCU还可以同步将发动机扭矩限制在发动机最小燃烧扭矩范围内,并通过仪表车辆仪表提示驾驶员变速器温度过高,变速器动力中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对油冷器的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进行动态控制:在车辆低温启机工况启动时关闭阀门帮助变速器和发动机快速热机;在车辆低温行驶热机期间,根据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油温对线性控制阀门开度,以保证变速器油温在期望的油温范围内,发动机水温在期望的水温范围内,进而使整车的热量控制更有利于提升驾驶者体验;在车辆非低温启机工况启动时,根据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油温,在满足驾驶者对热量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变速器快速热机,提升车辆换挡品质进而驾驶者体验;在车辆油冷器的脉冲宽度调制阀出现故障时,根据变速器油温进行分等级的变速器油温故障处理策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其中,车辆参数包括: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
第一控制模块702,用于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一温控策略至少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调高变速器油温;
第二控制模块703,用于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其中,第二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二温控策略用于对阀门开度进行线性动态调节以控制变速器油温;
第三控制模块704,用于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其中,第三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三温控策略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降低变速器油温;
第四控制模块705,用于如果检测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故障处理策略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调用并执行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用于降低变速器油温。
可选地,上述第一控制模块702还用于:如果变速器油温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可选地,上述第一控制模块702还用于: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其中,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高换挡线的升挡点。
可选地,上述第二控制模块703还用于:如果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且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地,上述第二控制模块703还用于: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二预设水温阈值时,计算发动机水温和变速器油温的温度差值,并基于温度差值调用对应的线性调节规则,其中,线性调节规则用于实时调节阀门开度;当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二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三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其中,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可选地,上述第二控制模块703还用于:如果温度差值低于预设最小温差阈值或发动机水温低于第四预设水温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一指令,其中,第一指令用于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如果温度差值高于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二指令,其中,第二指令用于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如果温度差值不低于预设最小温差阈值且温度差值不高于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调用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三指令,其中,第三指令用于根据温度差值、预设最小温差阈值和预设最大温差阈值实时确定第三开度值,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三开度值,第三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部分开启状态。
可选地,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7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包括:判断模块706,用于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三预设油温阈值或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五预设水温阈值,停止执行第一温控策略,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
可选地,上述第三控制模块704还用于:如果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且环境温度不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确定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可选地,上述第三控制模块704还用于: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并按照缓冲调节规则调节阀门开度,其中,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缓冲调节规则由发动机水温确定;当变速器油温高于第四预设油温阈值且发动机水温高于第六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其中,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可选地,上述第三控制模块704还用于:当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阀门开度保持第一开度值;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且未处于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内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当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且处于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内时,根据发动机水温、第七预设水温阈值和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实时确定第四开度值,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四开度值,其中,第四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部分开启状态。
可选地,上述第四控制模块705还用于: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一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一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一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冷却风扇调高转速,并控制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二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二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二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高换挡线的升挡点,并控制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低变速器主油路压力;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三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三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三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按照扭矩限制规则对目标车辆的发动机进行扭矩限制,其中,扭矩限制规则由变速器油温和第三故障阈值确定;如果变速器油温高于第四故障阈值,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四故障处理指令,其中,第四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车辆的离合器停止传递扭矩;第一故障阈值低于第二故障阈值,第二故障阈值低于第三故障阈值,第三故障阈值低于第四故障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存储器,该车载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车载存储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步骤S1,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其中,车辆参数包括: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
步骤S2,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一温控策略至少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调高变速器油温;
步骤S3,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其中,第二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二温控策略用于对阀门开度进行线性动态调节以控制变速器油温;
步骤S4,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其中,第三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三温控策略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降低变速器油温;
步骤S5,如果检测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故障处理策略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调用并执行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用于降低变速器油温。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车载存储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处理器,该车载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车载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其中,车辆参数包括: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
步骤S2,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和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其中,第一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一温控策略至少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调高变速器油温;
步骤S3,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其中,第二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二温控策略用于对阀门开度进行线性动态调节以控制变速器油温;
步骤S4,如果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和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其中,第三预设条件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第三温控策略用于调节阀门开度以降低变速器油温;
步骤S5,如果检测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故障处理策略用于根据变速器油温调用并执行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用于降低变速器油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载存储器和车载处理器,上述车载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车载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中的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车辆装配有与油冷器关联的脉冲宽度调制阀,所述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其中,所述车辆参数包括: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
如果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所述变速器油温和所述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所述第一温控策略至少用于调节所述阀门开度以调高所述变速器油温;
如果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所述变速器油温、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所述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所述第二温控策略用于对所述阀门开度进行线性动态调节以控制所述变速器油温;
如果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所述变速器油温、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所述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所述第三温控策略用于调节所述阀门开度以降低所述变速器油温;
如果检测到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所述故障处理策略用于根据所述变速器油温调用并执行目标故障处理指令,所述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用于降低所述变速器油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变速器油温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且所述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确定所述变速器油温和所述发动机水温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执行所述第一温控策略包括:
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其中,所述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
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高换挡线的升挡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所述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且所述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确定所述变速器油温、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环境温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执行所述第二温控策略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二预设水温阈值时,计算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变速器油温的温度差值,并基于所述温度差值调用对应的线性调节规则,其中,所述线性调节规则用于实时调节所述阀门开度;
当所述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二预设油温阈值且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三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温度差值调用对应的线性调节规则包括:
如果所述温度差值低于预设最小温差阈值或所述发动机水温低于第四预设水温阈值,调用所述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一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所述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
如果所述温度差值高于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调用所述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二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所述第二开度值;
如果所述温度差值不低于所述预设最小温差阈值且所述温度差值不高于所述预设最大温差阈值,调用所述线性调节规则包括执行第三指令,其中,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差值、所述预设最小温差阈值和所述预设最大温差阈值实时确定第三开度值,并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所述第三开度值,所述第三开度值用于表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部分开启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三预设油温阈值或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第五预设水温阈值,停止执行所述第一温控策略,调用并执行所述第二温控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变速器油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油温阈值、所述发动机水温不低于第一预设水温阈值且所述环境温度不低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确定所述变速器油温、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环境温度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执行所述第三温控策略包括:
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一开度值,并按照缓冲调节规则调节所述阀门开度,其中,所述第一开度值用于表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缓冲调节规则由所述发动机水温确定;
当所述变速器油温高于第四预设油温阈值且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第六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其中,所述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缓冲调节规则调节所述阀门开度包括: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低于第七预设水温阈值时,控制所述阀门开度保持所述第一开度值;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所述第七预设水温阈值且未处于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内时,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所述第二开度值;
当所述发动机水温高于所述第七预设水温阈值且处于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内时,根据所述发动机水温、所述第七预设水温阈值和所述预设温度缓冲区间实时确定第四开度值,并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所述第四开度值,其中,所述第四开度值用于表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部分开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故障处理策略包括:
如果所述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一故障阈值,所述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一故障处理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冷却风扇调高转速,并控制所述阀门开度调节至第二开度值,所述第二开度值用于表征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如果所述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二故障阈值,所述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二故障处理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高换挡线的升挡点,并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变速器调低变速器主油路压力;
如果所述变速器油温高于第三故障阈值,所述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三故障处理指令,其中,所述第三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按照扭矩限制规则对所述目标车辆的发动机进行扭矩限制,其中,所述扭矩限制规则由所述变速器油温和所述第三故障阈值确定;
如果所述变速器油温高于第四故障阈值,所述目标故障处理指令至少包括第四故障处理指令,其中,所述第四故障处理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离合器停止传递扭矩;
所述第一故障阈值低于所述第二故障阈值,所述第二故障阈值低于所述第三故障阈值,所述第三故障阈值低于所述第四故障阈值。
9.一种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目标车辆装配有与油冷器关联的脉冲宽度调制阀,所述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其中,所述车辆参数包括:变速器油温、发动机水温、环境温度和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的阀门开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所述变速器油温和所述发动机水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第一温控策略,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所述第一温控策略至少用于调节所述阀门开度以调高所述变速器油温;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所述变速器油温、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第二温控策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所述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所述第二温控策略用于对所述阀门开度进行线性动态调节以控制所述变速器油温;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为无故障状态,且所述变速器油温、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所述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调用并执行第三温控策略,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条件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未处于预设低温环境且未处于所述预设低温启机工况下,所述第三温控策略用于调节所述阀门开度以降低所述变速器油温;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阀存在故障时,调用并执行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所述故障处理策略用于根据所述变速器油温调用并执行目标故障处理指令,所述目标故障处理指令用于降低所述变速器油温。
10.一种车辆,包括车载存储器和车载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车载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CN202210905541.3A 2022-07-29 2022-07-29 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Active CN115306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5541.3A CN115306890B (zh) 2022-07-29 2022-07-29 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5541.3A CN115306890B (zh) 2022-07-29 2022-07-29 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6890A true CN115306890A (zh) 2022-11-08
CN115306890B CN115306890B (zh) 2023-10-27

Family

ID=8385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5541.3A Active CN115306890B (zh) 2022-07-29 2022-07-29 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0689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17990A (zh) * 2021-06-29 2021-09-2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交换系统、车辆热交换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3446390A (zh) * 2021-07-22 2021-09-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用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WO2021213153A1 (zh) * 2020-04-21 2021-10-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3153A1 (zh) * 2020-04-21 2021-10-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3417990A (zh) * 2021-06-29 2021-09-2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热交换系统、车辆热交换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3446390A (zh) * 2021-07-22 2021-09-28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油用冷却液循环系统、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健飞;吴光强;: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 测控技术, no. 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6890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37274C2 (ru) Способ, способ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систем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RU2602845C2 (ru)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ки системы охлажд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US9341105B2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control
US8683854B2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control
EP2444638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US8409055B2 (en) Powertrai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EP1308609B1 (en) Method of engine cooling
US1011945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variable speed water pump
US8504263B2 (en) Accumulator working volume management and adaptation
US9523320B2 (en) Viscosity detection using sump
US9341129B2 (en) Viscosity detection using starter motor
CN112901333B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方法及汽车
GB2513564A (en) Transmission Torque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12065966B (zh) 一种变速器热管理控制方法
CN115306890B (zh) 车辆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车辆
CN115095652B (zh) 一种优化dct车型低变速器油温起步舒适性的ems控制方法
GB2452384A (en) Cabin heat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14110042A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CN115163281B (zh) 一种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10209831A (ja) 暖機判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