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7411A - 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7411A
CN115297411A CN202210744731.1A CN202210744731A CN115297411A CN 115297411 A CN115297411 A CN 115297411A CN 202210744731 A CN202210744731 A CN 202210744731A CN 115297411 A CN115297411 A CN 115297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vibrating diaphragm
damper
keel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447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ongj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Xinq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ongj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Xinq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ongj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Xinq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ongj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447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74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5701 priority patent/WO202400066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7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7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6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声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本发明的扬声器包括振膜组件、第一阻尼器、盆架、至少两个第二阻尼器、至少两个引擎组件和第三阻尼器,振膜组件包括振膜本体,振膜本体为平面结构,振膜本体的背面设有龙骨,龙骨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杆,第一阻尼器用于连接振膜组件和盆架,振膜组件置于盆架的一端开口处,第二阻尼器与盆架相连,第二阻尼器包括朝向振膜组件的方向凸出设置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第二阻尼器插接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并与第二阻尼器相连,至少部分引擎组件穿过盆架并与振膜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振膜组件振动发声,第三阻尼器与振膜本体的背面相连,并与引擎组件相对设置。

Description

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声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单元作为音响设备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形状等直接影响着音响系统的性能、设计方案以及制造和装配。迄今为止,除了高音扬声器外,口径最小的(如3寸或4寸)中音、低音或全频扬声器单元,其体积也都达不到理想的小型化,特别是厚度,在音质达标的前提下,这些传统扬声器单元最薄的也要50mm以上,其厚度无法满足当下流行的小体积及超薄的设计趋势。
传统扬声器单元的振膜形状大多为圆锥形而非平面振膜,其原因之一在于圆锥形振膜的中心点至环状边缘距离相等,具有产生向心力的形状条件,加上锥形结构使其不易变形,结构的刚性模量大于材料本身的刚性模量,而方形或矩形平面振膜刚好相反,其中心点至边缘的距离是一个变量,加上平面结构没有任何力学支撑使其结构的刚性模量小于材料本身的刚性模量。简言之,圆锥形的振膜振动时不易变形而平面振膜振动时容易变形。原因之二在于现有大部分适合做成振膜的材料(合成塑料、轻质金属、合成纤维等)通过设计合理的锥形结构后,其刚性模量可以达到使用标准,而同样的材料做成平面振膜就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因此,采用圆锥形振膜的扬声器单元,虽然其结构的刚性模量高于平面振膜,但其整体厚度尺寸更大,需要更深的安装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了传统扬声器厚度尺寸大,平面扬声器振膜易变形,多引擎模式下振膜的声干涉,增加承载功率并降低中低频失真等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
振膜组件,所述振膜组件包括振膜本体,所述振膜本体为平面结构,所述振膜本体的背面设有龙骨,所述龙骨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杆;
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包括弧形部、叶片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弧形部的外侧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弧形部的内侧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振膜组件相连,所述弧形部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弧形部的弧面方向相反设置并阵列分布的多个叶片部;
盆架,所述盆架朝向所述振膜组件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阻尼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盆架相连,并将所述振膜组件置于所述开口处;
至少两个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盆架相连,所述第二阻尼器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均朝向所述振膜组件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阻尼器对应设置,且插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二阻尼器相连;
至少两个引擎组件,至少部分所述引擎组件穿过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膜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振膜组件振动发声;
第三阻尼器,所述第三阻尼器与所述振膜本体的背面相连,并与所述引擎组件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通过将扬声器的振膜本体设置为平面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扬声器的整体厚度尺寸,从而减少扬声器的整体体积,便于对扬声器进行装配并缩小音响设备的整体体积,同时在振膜本体上设置龙骨,能够有效地增强扬声器振膜的刚性模量,防止扬声器振膜在振动时发生变形现象,从而提高扬声器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振膜上设置第三阻尼器,能够有效地阻止多个引擎组件共同工作时产生的声干涉,从而可通过多个引擎组件共同驱动同一振膜组件振动发声,通过多个小尺寸的引擎组件驱动大尺寸的振膜组件,从而增加扬声器的辐射面积和体积,使振膜组件的被动振动区域减小,主动振动区域增加,振膜组件也更不易变形,等于增加了振膜本体的刚性模量,使扬声器的运动更均衡平稳、更趋于线性,进而降低非线性失真,使音质和细节更丰富,同时减小扬声器的整体体积。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龙骨与所述振膜本体一体注塑成型,或,所述龙骨嵌设于所述振膜本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龙骨包括环形龙骨、直线形龙骨和弧线形龙骨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部包括多个第一叶片和多个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弧形部的外边缘阵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弧形部内边缘阵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叶片与多个所述第二叶片错位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叶片设有与所述弧形部的弧面相贴合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叶片设有与所述弧形部的弧面相贴合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弧长和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弧长均大致为所述弧形部的弧面长度的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阻尼器的背面环状阵列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盆架的开口内边缘环状阵列设置有多个减震凹槽,多个所述凸起分别插接于多个所述减震凹槽内并与所述减震凹槽的内壁面相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龙骨的边缘还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凸出所述振膜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阻尼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擎组件包括U型导磁板、磁体、华司和音圈,所述U型导磁板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磁体和所述华司沿所述U型导磁板的轴向方向依次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音圈的一端插接至所述华司和所述U型导磁板的缝隙之间,所述音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振膜组件相连,并能够沿所述U型导磁板的轴向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擎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引擎组件的各自所述音圈通过导线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杆沿所述振膜本体的中心径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阻尼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阻尼器与至少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并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振膜组件与第一阻尼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振膜组件与第一阻尼器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的第二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1:扬声器;
10:振膜组件、11:振膜本体、12:龙骨、121:第三连接部、122:第一开口、123:连杆;
20:第一阻尼器、21:弧形部、221:第一叶片、222:第二叶片、23:第一连接部、24:第二连接部、25:凸起;
30:盆架、31:减震凹槽、32:第一安装口、33:第二安装口、34:伸出端:
40:第二阻尼器、41:第一凸出部、42:第二凸出部、43:第一连接部、44:第二连接部、45:连接凹槽;
50:引擎组件、51:U型导磁板、52:磁体、53:华司、54:音圈、55:音圈骨架、56:短路环;
60:第三阻尼器;
70:导线;
80:端子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传统扬声器厚度尺寸大,平面扬声器振膜易变形,多引擎模式下振膜的声干涉,增加承载功率并降低中低频失真等问题。
结合图1至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扬声器1包括振膜组件10、第一阻尼器20、盆架30、至少两个第二阻尼器40、至少两个引擎组件50和第三阻尼器60。
具体地,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振膜组件10包括振膜本体11,振膜本体11为平面结构,振膜本体11的背面设有龙骨12,龙骨12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杆123。相较于现有的锥形振膜,平面结构的振膜本体11能够缩减振膜组件10的厚度,从而缩减扬声器1的厚度尺寸。通过在振膜本体11上设置龙骨12,可有效地提高振膜本体11的刚性,防止振膜本体11在振动过程中发生变形,提高振膜组件10的声音品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振膜本体11的正面和背面同时设置龙骨12。需要特意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振膜本体11朝向引擎组件50的板面为背面,振膜本体11背离引擎组件50的板面为正面。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阻尼器20包括弧形部21、叶片部、第一连接部23和第二连接部24,第一连接部23与弧形部21的外侧边缘相连接,第二连接部24与弧形部21的内侧边缘相连接,第一阻尼器20通过第二连接部24与振膜组件10相连,弧形部21的内部设有与弧形部21的弧面方向相反设置并阵列分布的多个叶片部。
如图3所示,第一阻尼器20与振膜本体11为分体式结构的两种部件,从而便于对第一阻尼器20的材料和结构进行布置。第一阻尼器20整体为接近但不等于矩形和跑道形结构,并用于连接内侧的振膜组件10和外侧的盆架30。第一阻尼器20的要求是柔大于刚,即顺性高于刚性,也高于自阻尼。虽然第一阻尼器20处于来自引擎组件50的动力的最末端,但是其运动来自于振膜组件10的振动传播,所以其本身也会扰动空气发出声音,进而对振膜组件10的声音产生干扰,这种行为称为附属振膜效应。通过在弧形部21的内部设置多个叶片部,能够在不影响第一阻尼器20的轴向顺性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第一阻尼器20的径向刚性,同时降低了谐波共振,进而降低了第一阻尼器20的附属振膜效应,进而提高扬声器1的音效质量。
结合图3和图8所示,盆架30朝向振膜组件10的一端设有开口,第一阻尼器20通过第一连接部23与盆架相连,并将振膜组件10置于开口处。盆架30用于支撑振膜组件10和引擎组件50,从而保证振膜组件10在引擎组件50的作用下沿垂直于振膜本体11的方向振动并发声。
结合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第二阻尼器40与盆架30相连,第二阻尼器40包括第一凸出部41和第二凸出部42,第一凸出部41和第二凸出部42均朝向振膜组件10的方向凸出设置,连杆123与第二阻尼器40对应设置,且插接于第一凸出部41和第二凸出部42之间的连接凹槽45并与第二阻尼器40相连。
将连杆123插接于第一凸起部41和第二凸起部42之间的连接凹槽45并与第二阻尼器40相连,能够通过第二阻尼器40对振膜本体11靠近中心的位置进一步地支撑,从而保证振膜本体11在振动过程中的线性运动,提高音效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阻尼器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阻尼器40沿盆架30的中心径向对称设置,相应地,连杆123的数量也为两个,并和两个第二阻尼器40对应设置。
结合图1至图5所示,部分引擎组件50穿过盆架30并与振膜组件10相连,用于驱动振膜组件10振动发声。
部分引擎组件50固定在盆架30的底部,部分引擎组件50穿过盆架30并与振膜组件10相连,在通电的情况下,引擎组件50能够通过电磁力驱动振膜组件10振动发声。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引擎组件50的数量为两个,沿盆架30的中心径向对称设置。由于采用两个引擎组件50共同驱动一个振膜组件10振动发声,其中任一个引擎组件50均可以采用小尺寸的引擎组件,从而缩减扬声器1的整体厚度尺寸。
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三阻尼器60与振膜本体11的背面相连,并与引擎组件50相对设置。
具体地,第三阻尼器60为环形结构,贴合设于振膜组件10的背面,并设于引擎组件50围成的面积内,从而增加振膜组件10的质量,在振膜组件10的运动过程中进行相位补偿。同时阻止多个引擎组件50共同工作时产生的声干涉,从而可通过多个引擎组件50共同驱动同一振膜组件10振动发声。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阻尼器60的数量为两个,沿振膜组件10的中心径向对称设计。
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1,通过将扬声器1的振膜本体11设置为平面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扬声器1的整体厚度尺寸,从而减少扬声器1的整体体积,便于对扬声器1进行装配并缩小音响设备的整体体积,同时在振膜本体11上设置龙骨12,能够有效地增强振膜本体11的刚性模量,防止振膜组件10在振动时发生变形现象,从而提高扬声器1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在振膜本体11上设置第三阻尼器60,能够有效地阻止多个引擎组件50共同工作时产生的声干涉,从而可通过多个引擎组件50共同驱动同一振膜组件10振动发声,通过多个小尺寸的引擎组件50驱动大尺寸的振膜组件10,从而增加扬声器1的辐射面积和体积,使振膜组件10的被动振动区域减小,主动振动区域增加,振膜组件10也更不易变形,等于增加了振膜本体11的刚性模量,使扬声器1的运动更均衡平稳、更趋于线性,进而降低非线性失真,使音质和细节更丰富,同时减小扬声器1的整体体积。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龙骨12与振膜本体11一体注塑成型,从而提高振膜本体11的刚性,防止振膜本体11在振动时发生变形现象,从而提高扬声器1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连杆123也可以与龙骨12一体注塑成型。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龙骨12嵌设于振膜本体11上,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胶接。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龙骨12包括环形龙骨、直线形龙骨和弧线形龙骨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环形龙骨的数量与引擎组件50的数量对应设置,同样为两个且间隔设置,环形龙骨的中心形成第一开口122,引擎组件50插接于第一开口122内并与振膜本体11相连。两个环形龙骨间通过直线形龙骨相连,靠近振膜本体11的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弧线形龙骨,并与环形龙骨和/或直线形龙骨相连,从而构成整体的龙骨12。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龙骨12的边缘还设有第三连接部121,第三连接部121凸出振膜本体11的边缘设置,第三连接部121与第一阻尼器20内测的第二连接部24相连。
具体地,龙骨12的外环整体边界尺寸大于振膜本体11的边界尺寸,从而使龙骨12的边缘凸出振膜本体11设置并形成第三连接部121。第三连接部121可通过胶接的方式与第一阻尼器20内测的第二连接部24相连,从而将振膜组件10固定连接于第一阻尼器20的中心位置。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叶片部包括多个第一叶片221和多个第二叶片222,多个第一叶片221沿弧形部21的外边缘阵列设置,多个第二叶片222沿弧形部21内边缘阵列设置,多个第一叶片221与多个第二叶片222错位排列。通过在弧形部21的内部设置多个第一叶片221和多个第二叶片222,能够在不影响第一阻尼器20的轴向顺性的条件下有效地提高第一阻尼器20的径向刚性,同时降低了谐波共振,进而降低了第一阻尼器20的附属振膜效应,进而提高扬声器1的音效质量。
具体地,第一叶片221设有与弧形部21的弧面相贴合的第一弧形面,第一弧形面贴合设于弧形部21的外边缘。第二叶片222设有与弧形部21的弧面相贴合的第二弧形面,第二弧形面贴合设于弧形部21的内边缘。第一弧形面的弧长和第二弧形面的弧长均约为弧形部21的弧面长度的1/2,并使多个第一叶片221与多个第二叶片222错位排列。
结合图7和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阻尼器20的背面环状阵列设置有多个凸起25,盆架30的开口内边缘环状阵列设置有多个减震凹槽31,多个凸起25分别插接于多个减震凹槽31内并与减震凹槽31的内壁面相贴合。
通过将多个凸起25分别插接于多个减震凹槽31内,能够对振膜组件10的径向方向进一步地进行定位,防止振膜组件10在振动过程中发生径向偏移。同时,插接于减震凹槽31内的凸起25与减震凹槽31的内壁面贴合设置,能够降低盆架30在振膜组件10的振动过程中引起的共振,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扬声器1的音效质量。
结合图4、图5、图8和图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盆架30的底部还设有第一安装口32和第二安装口33,其中,第一安装口32的数量与引擎组件50的数量对应设置,同样为两个。引擎组件50穿过第一安装口32后与振膜本体11相连。第二安装口33的数量与第二阻尼器40的数量对应设置,同样为两个。第二阻尼器4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43和第二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3和第二连接部44分别设于第一凸出部41和第二凸出部42的两侧,盆架30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连接部43和第二连接部44相配合的安装槽,第一连接部43和第二连接部44分别固定于盆架30底部的安装槽内,从而将第一凸起部41和第二凸起部42悬置于盆架30与振膜本体11之间。其中,第一凸出部41和第二凸出部42间隔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连接凹槽45,连杆123插接于连接凹槽45内并固定,具体可以采用胶接的方式,从而连接振膜组件10和第二阻尼器40。
结合图2、图4、图5和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擎组件50包括U型导磁板51、磁体52、华司53和音圈54,U型导磁板51内设有容纳腔,磁体52和华司53沿U型导磁板51的轴向方向依次设于容纳腔内,音圈54的一端插接至华司53和U型导磁板51的缝隙之间,音圈54的另一端与振膜组件10相连,并能够沿U型导磁板51的轴向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具体地,盆架30的第一安装口32和第二安装口33处还设有朝向外部延伸设置的伸出端34,U型导磁板51与伸出端34相连并固定。相应地,沿U型导磁板51的轴向方向依次设于容纳腔内的磁体52和华司53,也一并通过伸出端34固定于盆架30,从而保证音圈54能够插接于U型导磁板51、磁体52和华司53所形成的磁缝隙之间并沿自身轴向方向往复振动。其中,音圈54通过音圈骨架55与振膜组件10相连。具体地,音圈骨架55的一端与振膜本体11相连,音圈骨架55的另一端环设有音圈54并插接于U型导磁板51和华司53之间所形成的磁缝隙中。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擎组件50还包括短路环56。短路环56采用铜箔或铝箔环设于磁体52的外部,并置于U型导磁板51的底面和华司53之间。通过设置短路环56,能够有效地减少音圈在磁场中振动时产生的反电动势进而降低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阻尼。
结合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引擎组件50的各自音圈54通过导线70相连。可实现仅通过导线70接入信号即可同时驱动两个引擎组件50并进行音频信号的播放。
结合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扬声器1还包括端子安装部80,端子安装部80设于盆架30的外部并与盆架30相连,连接端子可穿过端子安装部80并与导线70相连,从而通过外部信号源对扬声器1的引擎组件50进行信号传输,进而通过音圈54带动振膜组件10共同振动发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膜组件,所述振膜组件包括振膜本体,所述振膜本体为平面结构,所述振膜本体的背面设有龙骨,所述龙骨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杆;
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包括弧形部、叶片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弧形部的外侧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弧形部的内侧边缘相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振膜组件相连,所述弧形部的内部设有与所述弧形部的弧面方向相反设置并阵列分布的多个叶片部;
盆架,所述盆架朝向所述振膜组件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阻尼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盆架相连,并将所述振膜组件置于所述开口处;
至少两个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盆架相连,所述第二阻尼器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均朝向所述振膜组件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阻尼器对应设置,且插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二阻尼器相连;
至少两个引擎组件,至少部分所述引擎组件穿过所述盆架并与所述振膜组件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振膜组件振动发声;
第三阻尼器,所述第三阻尼器与所述振膜本体的背面相连,并与所述引擎组件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与所述振膜本体一体注塑成型,或,所述龙骨嵌设于所述振膜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包括环形龙骨、直线形龙骨和弧线形龙骨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部包括多个第一叶片和多个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弧形部的外边缘阵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弧形部内边缘阵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叶片与多个所述第二叶片错位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设有与所述弧形部的弧面相贴合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叶片设有与所述弧形部的弧面相贴合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弧长和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弧长均大致为所述弧形部的弧面长度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的背面环状阵列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盆架的开口内边缘环状阵列设置有多个减震凹槽,多个所述凸起分别插接于多个所述减震凹槽内并与所述减震凹槽的内壁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的边缘还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凸出所述振膜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阻尼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组件包括U型导磁板、磁体、华司和音圈,所述U型导磁板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磁体和所述华司沿所述U型导磁板的轴向方向依次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音圈的一端插接至所述华司和所述U型导磁板的缝隙之间,所述音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振膜组件相连,并能够沿所述U型导磁板的轴向方向直线往复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引擎组件的各自所述音圈通过导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杆沿所述振膜本体的中心径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阻尼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阻尼器与至少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一一对应设置并连接。
CN202210744731.1A 2022-06-28 2022-06-28 扬声器 Pending CN115297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4731.1A CN115297411A (zh) 2022-06-28 2022-06-28 扬声器
PCT/CN2022/105701 WO2024000665A1 (zh) 2022-06-28 2022-07-14 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44731.1A CN115297411A (zh) 2022-06-28 2022-06-28 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7411A true CN115297411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44731.1A Pending CN115297411A (zh) 2022-06-28 2022-06-28 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7411A (zh)
WO (1) WO2024000665A1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93294Y (zh) * 2009-04-09 2010-01-27 浙江新嘉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阻尼的微型音箱
CN202617339U (zh) * 2012-05-04 2012-12-19 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03912186U (zh) * 2014-06-16 2014-10-29 苏州东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振膜双磁路的扬声器
CN204031442U (zh) * 2014-08-07 2014-12-17 北京七九七华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扬声器
CN206136268U (zh) * 2016-06-15 2017-04-26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件
KR20170131918A (ko) * 2016-05-23 2017-12-01 크레신 주식회사 스피커 유닛
CN108024182A (zh) * 2017-11-23 2018-05-1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及其装配方法
CN108966095A (zh) * 2018-08-07 2018-12-07 张永春 扬声器单元及扬声器装置
CN208590108U (zh) * 2018-08-03 2019-03-0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9390358U (zh) * 2018-12-30 2019-09-1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10327897U (zh) * 2019-10-22 2020-04-14 赣州得辉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辐射器及音响
CN215682560U (zh) * 2021-10-09 2022-01-28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闭合平行磁隙超薄扬声器
CN218336396U (zh) * 2022-06-28 2023-01-17 张永春 扬声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0183865A1 (ja) * 2019-03-13 2021-10-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発音器
WO2021128009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111641907B (zh) * 2020-06-24 2021-07-09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93294Y (zh) * 2009-04-09 2010-01-27 浙江新嘉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带阻尼的微型音箱
CN202617339U (zh) * 2012-05-04 2012-12-19 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03912186U (zh) * 2014-06-16 2014-10-29 苏州东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单振膜双磁路的扬声器
CN204031442U (zh) * 2014-08-07 2014-12-17 北京七九七华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扬声器
KR20170131918A (ko) * 2016-05-23 2017-12-01 크레신 주식회사 스피커 유닛
CN206136268U (zh) * 2016-06-15 2017-04-26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件
CN108024182A (zh) * 2017-11-23 2018-05-1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微型发声器及其装配方法
CN208590108U (zh) * 2018-08-03 2019-03-08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108966095A (zh) * 2018-08-07 2018-12-07 张永春 扬声器单元及扬声器装置
CN209390358U (zh) * 2018-12-30 2019-09-1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CN210327897U (zh) * 2019-10-22 2020-04-14 赣州得辉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源辐射器及音响
CN215682560U (zh) * 2021-10-09 2022-01-28 深圳东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闭合平行磁隙超薄扬声器
CN218336396U (zh) * 2022-06-28 2023-01-17 张永春 扬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0665A1 (zh)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6025B2 (en) Speaker
US10003887B2 (en) Miniature sound generator
CN218336396U (zh) 扬声器
CN110177322B (zh) 屏幕发声激励器及电子设备
KR101697251B1 (ko) 스피커 및 스피커 조립방법
US10820106B2 (en) Speaker module
US10820113B2 (en) Speaker
KR102069140B1 (ko) 전기 음향 변환 장치
CN107682792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17221798A (zh) 微型扬声器和声学装置
CN117202042A (zh) 微型扬声器和声学装置
CN111698618A (zh) 一种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057698B2 (en) Speaker
KR200454024Y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15297411A (zh) 扬声器
US11765514B2 (en) Speaker
CN115396761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00396545A1 (en) Screen Sounding Device
US10764685B2 (en) Speaker
CN109982222B (zh) 一种微型受话器
KR19980032944A (ko) 전자음향 변환기
CN107682793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9876071U (zh) 微型喇叭以及音频设备
CN220554107U (zh) 一种扬声器
CN219322571U (zh) 微型扬声器以及音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