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2372A -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2372A
CN115292372A CN202211074665.8A CN202211074665A CN115292372A CN 115292372 A CN115292372 A CN 115292372A CN 202211074665 A CN202211074665 A CN 202211074665A CN 115292372 A CN115292372 A CN 115292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value
ecological product
product
pr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46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巩贺
李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i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i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i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ishe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46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23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2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23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3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根据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根据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根据各个价值评估结果得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本发明通过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利用预先存储的价值核算模型对各个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的生态产品项目进行估计,实现了评估全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产品价值是指陆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系统物质与服务的总价值,是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货币化定量评价。1981年Ehrlich等将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及其效能正式确定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
Costanza(1997)和Daily(1997)又相继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和内涵,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代表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功能中获得的利益,包括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千年生态评估(MA)”项目实施,将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4大类,这一分类方案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和核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同时,沿用Pearce(1994)对环境资产经济价值的分类方法,生态系统服务的总经济价值(TEV)通常被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包括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将MA和TEV的框架相结合,有助于确定这些价值的评估方法,从而为后来广大学者探索价值评估的方法广泛使用。1991年,国家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即开始推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工作,1997年Costanza明确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全球16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分析。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估两大类,而定量评估可以细分为三类技术方法,包括直接市场评估法、替代市场评估法和假想市场评估法。
直接市场评估方法包括了市场价值法、生产效应法和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就是使用市场价格充当货币价值的一种近似值指标,估计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一方法可以明确反映个人的消费者偏好和真实支付意愿,认可度较高。生产效应法是利用生态系统服务或产品变化引起的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经济价值。费用支出法以人们对某种环境效益的支出费用表示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以上两种方法较为直观,可信度高,认可度也较高。
替代市场评估法包括了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替代成本法、防护支出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是以保护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最大机会成本来估算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这一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接受。重置成本法是以恢复或保护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被破坏所需要的费用作为该生态系统功能被破坏后的损失,来估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这一方法可以评价难以估算支付意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替代成本法是根据现有的可替代品的成本估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这一方法可以根据替代品成本评价不具有市场性的服务价值。防护支出法是以人们为防止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减少所准备支出的费用来估算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这一方法也可以评价难以估算支付意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旅行费用法就是用人们的旅行费用作为替代物衡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享乐价格法就是用人们愿意为优质环境物品享受所支付的价格来推断环境质量的价值。
假想市场评估法包括了条件价值法和选择实验法。条件价值法是一种直接调查方法,通过直接询问人们对某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或对其损失的接受赔偿意愿来估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是一种可以用来评估全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方法。选择实验法是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非市场价值评估的揭示偏好技术,包括联合分析法和选择模型法。
但是,已有的大部分方法都无法评估全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如直接市场评估法和替代市场评估法的众多方法,都主要估算直接使用价值,而不能反映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方法无法评估全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根据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
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
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根据各个所述价值评估结果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各个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以及生态产品总价值评估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包括: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和四级目录;所述一级目录为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包括:生态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
所述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包括:
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将所述生态产品项目按照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进行分类;
按照分类结果,将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统计至三级目录和/或四级目录。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之前,还包括:
预先建立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所述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监测数据、数据生产方式以及数据来源说明;
预先建立生态产品价格表,所述生态产品价格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价格条目、价格单位、参考价格以及价格来源说明。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中的数据来源说明采集所需监测数据,得到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格表中的价格条目、价格单位以及参考价格,得到产品价格数据;
将所述监测数据和所述产品价格数据代入所述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报表、站点负离子监测数据报表,以及水资源量统计报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将所述监测数据和所述产品价格数据代入所述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生态供给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中;
将生态调节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站点负离子监测数据报表和所述水资源量统计报表中;
将生态文化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报表中。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价值评估结果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程序,所述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根据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根据各个所述价值评估结果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本发明通过制定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并且可以直接利用预先存储的价值核算模型对各个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的生态产品项目进行估计,实现了评估全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各类型生态系统地表径流系数均值。
图3是本发明中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值。
图4是本发明中植被吸收大气污染物能力。
图5是本发明中不同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OD)。
图6是本发明中生态系统调节系数。
图7是本发明中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
图8是本发明中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报表。
图9是本发明中站点负离子监测数据报表。
图10是本发明中植被类型代码表。
图11是本发明中水资源量统计报表。
图12是本发明中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
图13是本发明中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图14是本发明中终端的较佳实施例的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中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由于已有方法基于调查、观测或调研数据,无法区分各种环境和人为因素对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相对贡献,本发明则对于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均进行统计,并且可以区分各种环境和人为因素对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相对贡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包括: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和四级目录;所述一级目录为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包括:生态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
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061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071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081
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将所述生态产品项目按照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进行分类;按照分类结果,将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统计至三级目录和/或四级目录。
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中的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和四级目录明确显示了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以便于确定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
所述步骤S100之后为:步骤S200、根据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
所述步骤S200之后为:步骤S300、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
本发明整合优化了各个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的核算模型,给出了明确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并按照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查找到对应的核算模型,方便各种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的价值核算。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091
具体地,对于水源涵养的价值核算方法(即价值核算模型),采用水量平衡方程来计算水源涵养量,主要与降水量、蒸散发、地表径流量和植被覆盖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水量平衡方程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01
其中,Qwc为总水源涵养量(m3/a);Pi为降雨量(mm);Ri为地表径流量(mm);ETi为蒸散发(mm);Ai为i类生态系统的面积;i为研究区第i类生态系统类型。地表径流(Ri)由降雨量乘以地表径流系数获得,计算公式为:Ri=P·α;式中,Ri为地表径流量(mm);P为降雨量(mm);α为平均地表径流系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报告给出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平均径流系数。如图2所示,水源涵养价值运用市场价格法计算,即通过水源涵养量与水库建设成本来计算,计算公式为:Vwc=Qwc×cr;其中,Vwc为水源涵养价值(元/a);Qwc为核算区内总的水源涵养量(m3/a);Cr为水资源交易市场价格,当交易市场未建立时,以水库建设成本代替。
对于水土保持的核算模型,运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Revised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来估算土壤保持量,即潜在土壤侵蚀量与现实土壤侵蚀量之差。Ac=Ap-Ar;Ap=R·K·LS;Ar=R·K·LS·C·R;即Ac=R×K×L×S×(1-C×P);Ac为单位面积的土壤保持量(t/(hm2·a));Ap表示单位面积潜在土壤侵蚀量(t/(hm2·a)),是没有植被覆盖和任何水土保持措施时的土壤侵蚀量,即C=1,P=1;Ar表示单位面积实际土壤侵蚀量(t/(hm2·a));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用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指数表示(MJ·mm/(hm2·h·a));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通常用标准样方上单位降雨侵蚀力所引起的土壤流失量来表示(t·h/(MJ·mm));L为坡长因子(无量纲),S为坡度因子(无量纲),C为植被覆盖和管理因子(无量纲),P为水土保持特殊因子(无量纲)。
其中,降雨侵蚀力R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基于月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降雨量的Wischmeier模型: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02
式中Pi、P分别为月降雨量、年降雨量(mm)。计算出的R单位为100ft·t·in/(acre·h·a),换算为国际单位MJ·mm/(hm2·h·a)需乘以系数17.02。第二种方法是基于日降雨量资料的半月降雨侵蚀力模型: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11
其中,Mi为某半月时段的降雨侵蚀力值(MJ·mm·hm-2·h-1·a-1);Dj表示半月时段内第j天的侵蚀性日雨量(要求日雨量大于等于12mm,否则以0计算,阈值12mm与中国侵蚀性降雨标准一致;k表示半月时段内的天数,半月时段的划分以每月第15日为界,每月前15天作为一个半月时段,该月剩下部分作为另一个半月时段,将全年依次划分为24个时段。α、β是模型待定参数∶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12
α=21.586β-7.1891;其中,Pd12表示日雨量12mm以上(包括等于12mm)的日平均雨量;Py12表示日雨量12mm以上(包括12mm)的年平均雨量。
土壤可蚀性因子K的计算方法是采用侵蚀生产力评价模型(EPIC),其土壤可蚀性因子仅与土壤砂粒、粉粒、粘粒含量和土壤有机质有关,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13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14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15
其中,SAN、SIL和CLA分别为砂粒、粉粒、粘粒含量(%);C为土壤有机碳含量(%);SNI=1-SAN/100;0.1317为美制向公制的转化系数。
计算坡长坡度因子LS的计算公式为:坡长因子(L):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16
式中λ为坡长,常数项m: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17
其中,θ为坡度(°)。坡度因子(S):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18
式中θ为坡度(°)。公式中所用坡度可通过DEM数据和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计算公式为:tanθ(坡度)=高程差/水平距离,即,θ(坡度)=arctan(高程差/水平距离)。
植被覆盖因子C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21
FVC为植被覆盖度(%)。
目前已经发展了很多利用遥感测量植被覆盖度的方法,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利用植被指数近似估算植被覆盖度,常用的植被指数为NDVI。植被覆盖度的计算发发为:
FVC=(NDVI-NDVIsoil)/(NDVIveg-NDVIsoil);其中,NDVIsoil为完全是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值,NDVIveg则代表完全被植被所覆盖的像元的NDVI值,即纯植被像元的NDVI值。
(1)当区域内可以近似取FVCmax=100%,FVCmin=0%,公式可变为∶
FVC=(NDVI-NDVImin)/(NDVImax-NDVImin);
NDVImax和NDVImin分别为区域内最大和最小的NDVI值。由于不可避免存在噪声,NDVImax和NDVImin一般取一定置信度范围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置信度的取值主要根据图像实际情况来定。
(2)当区域内不能近似取FVCmax=100%,FVCmin=0%时,则取实测数据中的植被覆盖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FVCmax和FVCmin,这两个实测数据对应图像的NDVI作为NDVImax和NDVImin。没有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取一定置信度范围内的NDVImax和NDVImin。
在计算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时,图3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值,生态系统保护土壤主要通过减少表土损失量,减轻泥沙淤积灾害等生态过程来实现其经济价值。在有些研究中也计算了土壤保持带来的保护土壤肥力的价值,由于侵蚀土壤是下游冲积平原形成的土壤及其养分来源,土壤侵蚀在保持土壤肥力方面是对不同人群产生的效益或损害不尽相同,因此本发明暂不计算土壤保持带来的持留土壤肥力的价值。本发明根据土壤保持量来评价生态系统在表土损失和减轻泥沙淤积灾害两方面的价值:Vsc=Vla+Vas;式中,Vsc为土壤保持价值(元/a);Vla为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价值(元/a);Vas为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元/a)。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价值:土壤侵蚀导致表土的损失,最终使其成为废弃土地。根据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的机会成本,对农田、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土壤的经济价值Ed进行估算: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31
式中,Qsc为土壤保持总量(t/a);d为土壤容重(t/m3),全国平均土壤密度为1.185t/m3;h为土壤厚度(m),全国平均土壤耕作层按0.5m计算;clp为单位面积的机会成本或年均效益(元/(hm2·a)),此处取3406.5元/hm2。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采用蓄水成本法计算,依据中国主要流域泥沙运动规律,土壤流失的泥沙有24%淤积在江河、湖泊。减少泥沙淤积的经济价值Ea计算公式如下:Vas=Qsc/d×0.24×cdr;式中,d为土壤容重(t/m3);cdr为河道清淤成本(元/m3),取值12.6元/m3
对于空气净化的核算模型,环境净化是指植被对大气污染物净化作用。植被净化空气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首先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其次为污染物在植物体内分解,转化为无毒物质,自行降解污染物。如图4所示,本研究主要评价植被对大气中吸收SO2、吸收NOx,吸收HF和滞留灰尘作用。如果污染物排放量未超过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标准,则采用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实物量。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32
式中,Vep为环境净化价值(元/a);Qi为第i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kg/a);Ci为净化第i类污染物的单价;i为污染物类别,i=1,2,…,n,无量纲;n为大气污染物类别的数量,无量纲。如果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标准,则采用生态系统自净能力进行核算: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33
式中,Vep为环境净化价值(元/a);NPPij为第i类植被第j个栅格的净初级生产力(gC/(m2·a));NPPi为第i类植被平均净初级生产力(gC/(m2·a));p0k为单位面积植被吸收第k类大气污染物的能力(kg/(hm2·a));cepk为第k类去除大气污染物成本(元/t),取值分为别去除SO2为1263元/t,去除氟化物为690元/t,去除氮氧化物为1263元/t,去除灰尘为150元/t(《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字第369号)2003.2.28和《关于调整我省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辽价发[2015]30号)。
对于水质净化的核算模型,考虑到该研究的实际需要与数据可得性,以水体中COD含量为主要测算污染物,采用不同湿地水域的平均水深和面积估算其蓄水量。由于V类水质以上水体基本丧失水的使用功能,以地表水水质标准(GB3838-2002)中V类水体中COD含量(40mg/L)为上限,湿地资源各类水体所属水质等级与其相比,来估算其水质净化潜力,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41
式中,Qwp为湿地年净化水质总量(t/年);hi为湿地平均水深(m);Ai为第i类湿地面积(hm2);PV和Pi分别为V类水体COD含量与待评估水体水质等级中COD含量(mg/L)。采用替代成本法计算湿地的水质净化价值,即采用工业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选取COD作为净化指标)的费用来测算湿地的水质净化服务价值,计算公式为:Vwp=Qwp×cwp;式中:Vwp为湿地水质净化服务的价值(元/年);cwp为污水处理厂处理单位COD的成本(元/t)。对于COD处理成本,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方法一:计算不同进出水浓度下削减COD所需电耗的模型如下:PCOD=58.503CODin -0.8431+0.01(50-CODeff)/10;其中。PCOD为削减单位COD总量所需电耗,kW·h/kg,CODin为COD进水浓度mg/L,CODeff为COD出水浓度mg/L。由于电费约占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的50%,因此cwp=2*PCOD*Pe;式中Pe为当地电价。方法二:根据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字第369号),特制定《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可计算出COD排污收费。污染物的排放量(kg)=污水排放量(t)×污染物排放浓度(mg/L)/1000;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污染物的排放量(kg)/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其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污染当量值取值为1。如图5所示,图5为不同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OD)。污水排污费收费额=0.7元×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为简单求解,污水排污费可收取3倍的COD标准,则cwp=0.7×3(元/kg)。
对于固碳释氧的核算模型,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定量化分析生态系统碳源汇的重要科学指标,生态系统固碳量可以用NEP衡量。NEP广泛应用于碳循环研究中,NEP可由净初级生产力(NPP)减去异氧呼吸消耗得到,或根据NPP与NEP的相关转换系数换算得到,然后测算出陆地生态系统固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42
式中,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43
为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量,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44
为固定二氧化碳的转换系数,为44/12,NEP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t C/a)。根据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可知,植物每生产吸收1molCO2,就会释放1mol氧气。NEP可由净初级生产力(NPP)减去异氧呼吸消耗得到,或根据NPP与NEP的相关转换系数获得,然后测算出生态系统释放氧气的质量: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51
式中,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52
为生态系统释氧量,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53
为氧气转换系数,为32/12。因此价值量核算模型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54
式中V为固碳释氧总价值量,Cc为固碳造林成本法(元/t),取值为260.90元/t,Co为释放O2造林成本(元/t),取值为352.93元/t。
对于气候调节的核算模型,生态系统气候调节价值量可以分为生态系统降温价值量和生态系统增湿价值量,其中生态系统降温价值量计算公式为:Pt=∑ET×D×δ/(3600×r)×Pe;式中ET为日蒸散量,D为夏季日数,仅计算7、8月价值,取值为62,若ET为年蒸散量,则D为62/365。δ为水汽化热(kJ/kg)(1标准气压下20℃时水的汽化热2453kJ/kg),r为空调制冷效率,取300%,Pe为电价,商洛地区为0.49元/kW·h。生态系统增湿价值量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55
式中ET为日蒸散量,D为夏季日数,仅计算7、8月价值,取值为62,若ET为年蒸散量,则D为62/365。veh为加湿器工作效率(kg/h),取值为6kg/h,wh为加湿器输入功率(W),取值为280W,则加湿器的工作效率为280/6=46.7W h/kg,Pe为电价,商洛地区为0.49元/kW·h。因此生态系统气候调节价值量为P=Pt+Pw。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核算模型,利用Shannnon-Weiner价值法,实物量与物种保育价值相乘得到价值量∶Vbio=Gbio×Sc;式中,Vbio生物多样性价值(元/a);Sc为单位面积物种保育价值(元/ha·a-1),按照多样性指数3~4之间,保育价值为27600元/ha·a-1(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
对于空气负离子的核算模型,以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空气负离子最低浓度为服务基准(600个/cm3),进行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56
式中,Qk为生态系统在第k季节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个/cm3),由当地观测站进行测量;A为生态系统面积(hm2);H为生态系统平均高度;L为负离子寿命,取1min;1.314×105为每个季节的分钟数;P为每个负离子的价格,取5.815×10-18元/个。
对于调蓄洪水的核算模型,以日降雨量大于25mm为核算起始条件,计算生态系统对洪峰的削减量,计算公式为Vw=∑a×A×P25×c;式中,Vw为生态系统洪水调蓄的价值;a为生态系统调节系数,如图6所示;A为当前生态系统面积;P25为日降水大于25mm的总年降水量;c为水库建设平均成本。
对于旅游休憩的核算模型,根据各区县生态旅游收入计算其价值:Vtr=∑Itri;式中,Vtr为生态旅游价值(元/a);Itri为第i类旅游资源生态旅游收入(元/a)(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湿地和农业)。也可以通过统计手段对当地旅游收入进行调查。
所述步骤S300之后为:步骤S400、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400之前还包括:预先建立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所述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监测数据、数据生产方式以及数据来源说明;以及预先建立生态产品价格表,所述生态产品价格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价格条目、价格单位、参考价格以及价格来源说明。所述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61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71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81
所述生态产品价格表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82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191
Figure BDA0003828701860000201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中的数据来源说明采集所需监测数据,得到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格表中的价格条目、价格单位以及参考价格,得到产品价格数据;将所述监测数据和所述产品价格数据代入所述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本发明提供了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和生态产品价格表,方便了用户做数据调研,并且对默认参数和默认价格进行了设定,使得在缺少数据的情况下,用户也能计算出近似的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出费用的界定存在争议和困难的问题,如费用支出法、机会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旅行费用法等。
所述步骤S400之后为:步骤S500、根据各个所述价值评估结果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各个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以及生态产品总价值评估结果。
对各种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的价值进行明确的计算,可以得到具体的数据,解决了受被调查者自身影响大,缺乏公信力的问题,如条件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等。本发明将数学理论落实到实际的价值核算中,解决了已有方法仅仅只是数学理论,使用难度大,落实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问题。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还包括:预先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报表、站点负离子监测数据报表,以及水资源量统计报表。所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如图7所示,所述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报表如图8所示,所述站点负离子监测数据报表如图9所示,图10为植被类型代码表,所述水资源量统计报表如图11所示,所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如图12所示。
所述步骤S400之后还包括:将生态供给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中;将生态调节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站点负离子监测数据报表和所述水资源量统计报表中;将生态文化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报表中。
本发明可以快速的计算出目标区域的陆地生态产品价值,方便于不同的情况使用。本发明在计算过程中对目标区域的价值核算更加详细,计算更加准确,可操作性和可落实性更高。
这样,本发明达到了以下效果:
第一、为干部任期考核和离任审计提供了可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指标,定量区分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的相对贡献,为考核干部任期内各种政策和工程等的实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为制定诸如生态补偿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三、为生态修复、生态工程和重大决策的生态效益评估提供了重要的量化指标。
第四、为自然灾害生态财富定损提供简单、快捷、全面的估算方法。
第五、为各类园区和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生态效益评估方法。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基于上述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了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0,用于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确定模块200,用于根据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
查找模块300,用于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
计算模块400,用于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统计模块500,用于根据各个所述价值评估结果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基于上述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20、处理器1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2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0上运行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程序30,所述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程序30被所述处理器10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根据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根据各个所述价值评估结果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本发明通过制定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并且可以直接利用预先存储的价值核算模型对各个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的生态产品项目进行估计,实现了评估全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根据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
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
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根据各个所述价值评估结果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各个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以及生态产品总价值评估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包括: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和四级目录;所述一级目录为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包括:生态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
所述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包括:
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将所述生态产品项目按照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进行分类;
按照分类结果,将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统计至三级目录和/或四级目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之前,还包括:
预先建立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所述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监测数据、数据生产方式以及数据来源说明;
预先建立生态产品价格表,所述生态产品价格表中包括: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产品价值类型、价格条目、价格单位、参考价格以及价格来源说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生态产品数据来源表中的数据来源说明采集所需监测数据,得到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
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格表中的价格条目、价格单位以及参考价格,得到产品价格数据;
将所述监测数据和所述产品价格数据代入所述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还包括:
预先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报表、站点负离子监测数据报表,以及水资源量统计报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监测数据和所述产品价格数据代入所述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生态供给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中;
将生态调节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站点负离子监测数据报表和所述水资源量统计报表中;
将生态文化服务中各个生态产品项目对应的价值评估结果统计至所述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报表中。
8.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生态产品项目,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项目的生态产品价值类型;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查找预先建立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表,确定各个所述生态产品价值类型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监测数据和产品价格数据,按照对应的价值核算模型计算各个生态产品项目的价值评估结果;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价值评估结果得到所述目标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表。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程序,所述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074665.8A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2923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4665.8A CN115292372A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4665.8A CN115292372A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2372A true CN115292372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1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4665.8A Pending CN115292372A (zh) 2022-09-01 2022-09-01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23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8062A (zh) * 2023-05-04 2023-05-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乡村生态价值的数字化定量监督与处理分析系统
CN116934378A (zh) * 2023-03-02 2023-10-24 成都理工大学 城乡融合试验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测算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5480A (zh) * 2017-01-17 2017-06-09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
CN110232501A (zh) * 2019-05-08 2019-09-13 深圳中大环保科技创新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240445A (zh) * 2021-01-15 2021-08-10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生态资产价值核算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13706012A (zh) * 2021-08-27 2021-11-26 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一种耕地资源资产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及模型
CN114611866A (zh) * 2022-01-23 2022-06-10 杭州领见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可视化呈现方法及装置
CN114862114A (zh) * 2022-04-01 2022-08-0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区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5480A (zh) * 2017-01-17 2017-06-09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方法
CN110232501A (zh) * 2019-05-08 2019-09-13 深圳中大环保科技创新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核算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240445A (zh) * 2021-01-15 2021-08-10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生态资产价值核算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13706012A (zh) * 2021-08-27 2021-11-26 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一种耕地资源资产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及模型
CN114611866A (zh) * 2022-01-23 2022-06-10 杭州领见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可视化呈现方法及装置
CN114862114A (zh) * 2022-04-01 2022-08-0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一种区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4378A (zh) * 2023-03-02 2023-10-24 成都理工大学 城乡融合试验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测算方法及系统
CN116188062A (zh) * 2023-05-04 2023-05-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乡村生态价值的数字化定量监督与处理分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292372A (zh) 一种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Poor et al. Exploring the hedonic value of ambient water quality: a local watershed-based study
Hao et al. A critical review of Gross ecosystem product accounting in China: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future directions
Hernández et al. Feasibility studies for water reuse projects: an economical approach
Amann et al. GAINS Asia. A tool to combat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change simultaneously. Methodology
CN111222803B (zh) 基于环境风险系统的企业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Sun et 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latest theoretic SEEA framework to modeling practice
Di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dex model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Corrales et al. Water quality trading opportunities in two sub-watersheds in the northern Lake Okeechobee watershed
Khan et al. Street dust in the largest urban agglomeration: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potentially toxic trace elements
Li et al. Soil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 pollution at different urbanization intensities: Quantitative source apportionment and source-oriente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Shen et al. Con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to diffuse pollution in a typical hilly red soil catchment in southern China
CN113642842A (zh) 一种基于部门报表的生态系统生产价值业务化核算方法
Yi et al. WITHDRAWN: Development of EMC-based empir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 load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ural areas of Korea
Svendsen et al. Waterborn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puts and water flow to the Baltic Sea 1995-2018
He et 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s of Wetland Restoration Projects.
Lin et 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herne et al. Nitrogen-sulfur critical loads: Assessment of impacts of air pollution on habitats
Tapia et al. Economic valuation of the natural service of nitrate regulation provided by rivers including dilution effects: Application to a semiarid region, the Ebro basin (Spain)
Mottershead et al. Green taxation and other economic instruments
Poor et al.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Bay Region Atmospheric Chemistry Experiment (BRACE) and implications for nitrogen management of Tampa Bay
Bae et al. Institutional, geographic, and facility factors affecting differences in prices for wastewater services
Zhang et al. Atmospheric organic nitrogen deposition around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Fluxes, characteristics and evidence of agricultural source
Lee et al. An environmental trading ratio for water quality trading
Li et al. Evaluation of AnnAGNP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a semi-arid and semi-humid watershed in Northwest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