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0483B -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0483B
CN115290483B CN202211195012.5A CN202211195012A CN115290483B CN 115290483 B CN115290483 B CN 115290483B CN 202211195012 A CN202211195012 A CN 202211195012A CN 115290483 B CN115290483 B CN 1152904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auxiliary
pressure
pricker
press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50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90483A (zh
Inventor
邓明强
金兵
何心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Gr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Gr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Gr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Gr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Pie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50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04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0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0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90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0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40Investigating hardness or rebound hard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15Medicinal preparations ;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e.g. dissolubil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5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76Hardness, compressibility or resistance to crush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76Force, weight, load, energy, speed or accel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涉及中药材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壳、主刺针与副刺针,主刺针与副刺针均与保护壳伸缩连接。本申请设置两个刺针,一为刺入中药材厚度20%‑40%的副刺针,另一为刺入中药材厚度50%‑80%的主刺针,通过副刺针与主刺针的配合,对同一中药材进行刺压,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易从主压力表与副压力表获得差值,根据差值判断中药是否浸润达标。通过这种双针刺压的方案,不必去记忆或限制于刺压的压力是否符合这类中药材的浸润达标的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
背景技术
在切割之前,大多数药材需要浸润软化。常用浸润方法大多需要用水,包括喷淋、浸泡、润、蒸、煮等。药材吸收水分后变得柔软,有利于切割。
中药浸润时间不宜过长,不然容易损失中药的水溶性成分,但如果浸润软化不足,又会影响切片破碎及刀头的磨损。至于如何判断中药浸润是否足够,现有技术采用的检查方法是“看水头”或“看水性”:
(1)弯曲法:药材软化后握于手中,大拇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缩,以药材略弯曲,不易折断为合格,适用于检查长条状药物,如白芍、木通、木香等;
(2)指掐法:以手指甲能掐入软化后药材的表面为宜,适用于检查团块状药物,如白术、白芷、天花粉、泽泻等;
(3)穿刺法:以铁扦能刺穿药材而无硬心感为宜,适用于检查粗大块状药物,如大黄、虎杖等;
(4)手捏法:软化后以手捏粗的一端,感觉其较柔软为宜,适用于检查不规则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如当归、独活等;有些块根、果实、菌类药材,需润至手握无响声及无坚硬感,如黄芩、槟榔、延胡索、枳实、雷丸等。
上述四种方法都是通过人工的手感去感知中药材有无坚硬感,操作难度大,且存在强烈的主观因素,易出现误判(尤其对新人来说)。
最近,现有技术出现了通过对浸润中药刺压的方法,通过对中药刺压的阻力获知是否浸润达标(参考 CN202020538456.4、CN202210221910.7),但是中药材千差万别,即使同一种药材,也会随着体积,药材年龄和存储条件不同而不同(浸润后的硬度不同),这意味着年份不同,存储条件不同,即使同类中药材,其浸润后的硬度也会不同,这难以有一统一的标准,因此,现有技术对中药材进行刺压,通过刺压的阻力去判断中药材是否浸润达标是不实际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中药材进行刺压,通过刺压的阻力去判断中药材是否浸润达标是不实际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包括保护壳、主刺针与副刺针,所述主刺针与所述副刺针均与所述保护壳伸缩连接,所述主刺针与所述副刺针伸入所述保护壳设有的保护腔中。
所述保护腔中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主刺针上的头端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引压端接触,所述副刺针上的头端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引压端接触。
所述保护壳上具有主壳,所述主壳中安装有主电机与副电机,所述主电机的主推杆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副电机的副推杆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相连。
所述主壳中还安装有主压力表与副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一通讯电线连接所述主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另一通讯电线连接所述副压力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浸润后的中药材放入到主刺针与副刺针之下,而后启动主电机与副电机,推动主刺针与副刺针向下,同时插入中药材。
当副刺针插入中药材厚度的20%-40%时停止,而主刺针插入中药材厚度的50%-80%时停止。
主刺针与副刺针插入中药材后受到的压力分别传递给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促使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变化的模拟信号至主压力表和副压力表上显示,使得主压力表显示出主刺针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和使得副压力表显示出副刺针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
当副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与主压力表显示的压力的差值不大于0.5N,则表示中药材达标,无需再浸润,反之则表示中药材未达标,需再浸润。
对中药材的浸润试验,以采自山东的丹参和采自甘肃的大黄和苍术为试验对象,将厚度为10mm左右的10个丹参、厚度为30mm左右的10个大黄和厚度为20mm左右的10个苍术投入到80℃的水中浸润,然后每隔20s,通过微波测水仪输出24W的功率,测定丹参、大黄和苍术的含水率,直至丹参、大黄和苍术的含水率接近1为止。
接着请3名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看水头”或“看水性”的方法确保丹参、大黄和苍术无硬感(浸润程度达标)。
而后采用现有的针刺压传感器(针直径为2mm)分别刺入丹参、大黄和苍术,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即可(优选30%),而后再通过针刺压传感器刺入丹参、大黄和苍术,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即可(优选70%)。
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是因为中药材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时间浸润后,这个深度能够保证浸润达标。
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是因为这个深度达到且超过中药材的中心,这个深度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时间浸润后,无法保证是否浸润达标。
试验得出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的丹参压力约为27.2N,大黄压力约为42.1N,苍术压力约为13.2N。
试验得出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的丹参压力约为27.5N,大黄压力约为42.3N,苍术压力约为13.3N。
本申请由此试验,获知刺压同一中药材(指的是种类、厚度、药材年份和储存条件相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的结果是压力差值不会大于0.5N。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设置两个刺针,一为刺入中药材厚度20%-40%的副刺针,另一为刺入中药材厚度50%-80%的主刺针,通过副刺针与主刺针的配合,对同一中药材进行刺压,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易从主压力表与副压力表获得差值,根据差值判断中药是否浸润达标。通过这种双针刺压的方案,不必去记忆或限制于刺压的压力是否符合这类中药材的浸润达标的标准。
当然,如主压力表与副压力表连接有警报器,警报器也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差值做出是否警报判断,如差值小于0.5N,则警报器不警报,代表浸润达标,如差值大于0.5N,则警报器警报,代表浸润不达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包含有壳盖,所述壳盖通过螺丝件与所述保护壳上的螺纹孔连接,将所述壳盖固定在所述保护壳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刺针与所述副刺针均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底部设有限位环,所述凸环的底部与限位环的顶端相接触,所述主刺针的针身与所述副刺针的针身从所述限位环的中心孔穿过,所述限位环的中心孔大于所述主刺针的针身与所述副刺针的针身。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上均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限位环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上端以嵌入的方式与所述主推杆的杆头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嵌入的方式与所述副推杆的杆头进行连接,所述杆头前后端开设有开口,以便所述通讯电线通过所述杆头的开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下设有两个防偏头,所述主刺针与所述副刺针下的尖头各自穿过一个所述防偏头。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个所述防偏头中的套筒套设在所述主刺针上,第二个所述防偏头中的套筒套设在所述副刺针上,第一个所述套筒与所述主刺针之间和第二个所述套筒与所述副刺针之间留有缝隙。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个所述套筒外壁与第一个所述防偏头内壁之间,及第二个所述套筒外壁与第二个所述防偏头内壁之间均留有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填充有环形密封环。
两个所述防偏头均设有进线端,所述进线端与两个所述防偏头内各自设置的得电环相连,所述套筒外壁安装有导电环,所述得电环包围所述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所述得电环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导电环与接电环接触,所述接电环与所述得电环不接触,所述接电环通过电线与警示器连接。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刺针与副刺针多次刺到中药材坚硬处,会使主刺针与副刺针发生弯折变化,这样是主刺针与副刺针易与保护壳发生摩擦,影响主压力表与副压力表对压力数值获取的准确性,继而会影响对中药材浸润程度的判断。针对这种问题,本申请的解决方案是对浸润后的中药材检测完成后,通过主电机与副电机带动主刺针与副刺针复位,当主刺针和/或副刺针发生弯折发生形变后,主刺针和/或副刺针在复位过程中会挤压防偏头中的套筒,套筒受力移动挤压环形密封圈,而套筒外壁的导电环则与得电环接触,使得电环上与接电环接通,进而使得警示器得电发出警报。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应用于上述发明目的之一中所述的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浸润后的中药材放入到主刺针与副刺针之下,而后启动主电机与副电机,推动主刺针与副刺针向下,同时插入中药材。
当副刺针插入中药材厚度的20%-40%时停止,而主刺针插入中药材厚度的50%-80%时停止。
主刺针与副刺针插入中药材后受到的压力分别传递给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促使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变化的模拟信号至主压力表和副压力表上显示,使得主压力表显示出主刺针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和使得副压力表显示出副刺针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
当副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与主压力表显示的压力的差值不大于0.5N,则表示中药材达标,无需再浸润,反之则表示中药材未达标,需再浸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对浸润后的中药材检测完成后,通过主电机与副电机带动主刺针与副刺针复位,当主刺针和/或副刺针发生弯折发生形变后,主刺针和/或副刺针在复位过程中挤压防偏头中的套筒,套筒受力移动挤压环形密封圈,而套筒外壁的导电环则与得电环接触,使得电环上与接电环接通,进而使得警示器得电发出警报。避免弯折后的主刺针、副刺针与保护壳等其他部件发生摩擦,影响主压力表与副压力表对压力数值获取的准确性,继而影响对中药材浸润程度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限位环与固定环的连接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防偏头的结构示意图。
10、保护壳,11、保护腔,12、壳盖,13、螺纹孔,14、螺丝件;
20、主刺针,21、副刺针,22、凸环,23、限位环,24、固定环,25、连接杆;
30、第一压力传感器,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通讯电线;
40、主壳,41、主电机,42、副电机,43、主推杆,44、副推杆,45、主压力表,46、副压力表,47、杆头;
50、防偏头,51、套筒,52、环形间隙,53、环形密封环,54、进线端,55、得电环,56、导电环,57、接电环,58、警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实施例一:
需先说明的是,说明书附图作为说明书的内容,说明书附图中能够毫无疑义得到的结构形状,连接关系,配合关系,位置关系都应作为说明书的内容进行理解。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如图1、2所示,包括保护壳10、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均与保护壳10伸缩连接,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伸入保护壳10设有的保护腔11中。
如图3所示,保护腔11中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主刺针20上的头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0的引压端接触,副刺针21上的头端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的引压端接触。
如图3所示,保护壳10上具有主壳40,主壳40中安装有主电机41与副电机42,主电机41的主推杆43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0相连,副电机42的副推杆44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相连。
主壳40中还安装有主压力表45与副压力表46,第一压力传感器30通过一通讯电线32连接主压力表45,第二压力传感器31通过另一通讯电线32连接副压力表46。
实施步骤:将浸润后的中药材放入到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之下,而后启动主电机41与副电机42,推动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向下,同时插入中药材。
当副刺针21插入中药材厚度的20%-40%时停止,而主刺针20插入中药材厚度的50%-80%时停止。
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插入中药材后受到的压力分别传递给第一压力传感器3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促使第一压力传感器3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的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变化的模拟信号至主压力表45和副压力表46上显示,使得主压力表45显示出主刺针20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和使得副压力表46显示出副刺针21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
当副压力表46显示的压力与主压力表45显示的压力的差值不大于0.5N,则表示中药材达标,无需再浸润,反之则表示中药材未达标,需再浸润。
本申请提供以下试验,以支持本申请方案和技术效果:
对中药材的浸润试验,以采自山东的丹参和采自甘肃的大黄和苍术为试验对象,将厚度为10mm左右的10个丹参、厚度为30mm左右的10个大黄和厚度为20mm左右的10个苍术投入到80℃的水中浸润,然后每隔20s,通过微波测水仪输出24W的功率,测定丹参、大黄和苍术的含水率,直至丹参、大黄和苍术的含水率接近1为止。
接着请3名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看水头”或“看水性”的方法确保丹参、大黄和苍术无硬感(浸润程度达标)。
而后采用现有的针刺压传感器(针直径为2mm)分别刺入丹参、大黄和苍术,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即可(优选30%),而后再通过针刺压传感器刺入丹参、大黄和苍术,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即可(优选70%)。
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是因为中药材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时间浸润后,这个深度能够保证浸润达标。
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是因为这个深度达到且超过中药材的中心,这个深度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时间浸润后,无法保证是否浸润达标。
试验得出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的丹参压力约为27.2N,大黄压力约为42.1N,苍术压力约为13.2N。
试验得出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的丹参压力约为27.5N,大黄压力约为42.3N,苍术压力约为13.3N。
本申请由此试验,获知刺压同一中药材(指的是种类、厚度、药材年份和储存条件相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的结果是压力差值不会大于0.5N。
本申请设置两个刺针,一为刺入中药材厚度20%-40%的副刺针21,另一为刺入中药材厚度50%-80%的主刺针20,通过副刺针21与主刺针20的配合,对同一中药材进行刺压,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易从主压力表45与副压力表46获得差值,根据差值判断中药是否浸润达标。通过这种双针刺压的方案,不必去记忆或限制于刺压的压力是否符合这类中药材的浸润达标的标准。
当然,如主压力表45与副压力表46连接有警报器,警报器也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差值做出是否警报判断,如差值小于0.5N,则警报器不警报,代表浸润达标,如差值大于0.5N,则警报器警报,代表浸润不达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
如图1、2所示,保护壳10包含有壳盖12,壳盖12通过螺丝件14与保护壳10上的螺纹孔13连接,将壳盖12固定在保护壳10上。
如图3、4所示,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均设有凸环22,凸环22底部设有限位环23,凸环22的底部与限位环23的顶端相接触,主刺针20的针身与副刺针21的针身从限位环23的中心孔穿过,限位环23的中心孔大于主刺针20的针身与副刺针21的针身。
第一压力传感器3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上均固定有固定环24,固定环24通过连接杆25与限位环23连接。
第一压力传感器3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均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如图3、4所示,第一压力传感器30的上端以嵌入的方式与主推杆43的杆头47进行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31以嵌入的方式与副推杆44的杆头47进行连接,杆头47前后端开设有开口,以便通讯电线32通过杆头47的开口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30、第二压力传感器31。
如图3、5所示,保护壳10下设有两防偏头50,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下的尖头各自穿过一个防偏头50。
第一个防偏头50中的套筒51套设在主刺针20上,第二个防偏头50中的套筒51套设在副刺针21上,第一个套筒51与主刺针20之间和第二个套筒51与副刺针21之间留有缝隙。
第一个套筒51外壁与第一个防偏头50内壁之间,及第二个套筒51外壁与第二个防偏头内壁之间均留有环形间隙52,该环形间隙52填充有环形密封环53。
两个防偏头50设有进线端54(电接入口),进线端54与两个防偏头50内各自设置的得电环55相连,套筒51外壁安装有导电环56,得电环55包围导电环56,导电环56与得电环55之间留有空隙,导电环56与接电环57接触,接电环57与得电环55不接触,接电环57通过电线与警示器58连接。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多次刺到中药材坚硬处,会使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发生弯折变化,这样是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易与保护壳10发生摩擦,影响主压力表45与副压力表46对压力数值获取的准确性,继而会影响对中药材浸润程度的判断。针对这种问题,本申请的解决方案是对浸润后的中药材检测完成后,通过主电机41与副电机42带动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复位,当主刺针20和/或副刺针21发生弯折发生形变后,主刺针20和/或副刺针21在复位过程中会挤压防偏头50中的套筒51,套筒51受力移动挤压环形密封圈,而套筒51外壁的导电环56则与得电环55接触,使得电环55上与接电环57接通,进而使得警示器58得电发出警报。
实施例二: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应用于实施例一中的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浸润后的中药材放入到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之下,而后启动主电机41与副电机42,推动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向下,同时插入中药材。
当副刺针21插入中药材厚度的20%-40%时停止,而主刺针20插入中药材厚度的50%-80%时停止。
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插入中药材后受到的压力分别传递给第一压力传感器3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促使第一压力传感器30与第二压力传感器31的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变化的模拟信号至主压力表45和副压力表46上显示,使得主压力表45显示出主刺针20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和使得副压力表46显示出副刺针21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
当副压力表46显示的压力与主压力表45显示的压力的差值不大于0.5N,则表示中药材达标,无需再浸润,反之则表示中药材未达标,需再浸润。
当对浸润后的中药材检测完成后,通过主电机41与副电机42带动主刺针20与副刺针21复位,当主刺针20和/或副刺针21发生弯折发生形变后,主刺针20和/或副刺针21在复位过程中挤压防偏头50中的套筒51,套筒51受力移动挤压环形密封圈,而套筒51外壁的导电环56则与得电环55接触,使得电环55上与接电环57接通,进而使得警示器58得电发出警报。避免弯折后的主刺针20、副刺针21与保护壳10等其他部件发生摩擦,影响主压力表45与副压力表46对压力数值获取的准确性,继而影响对中药材浸润程度的判断。
本申请提供以下试验,以支持本申请方案和技术效果:
对中药材的浸润试验,以采自山东的丹参和采自甘肃的大黄和苍术为试验对象,将厚度为10mm左右的10个丹参、厚度为30mm左右的10个大黄和厚度为20mm左右的10个苍术投入到80℃的水中浸润,然后每隔20s,通过微波测水仪输出24W的功率,测定丹参、大黄和苍术的含水率,直至丹参、大黄和苍术的含水率接近1为止。
接着请3名具有5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看水头”或“看水性”的方法确保丹参、大黄和苍术无硬感(浸润程度达标)。
而后采用现有的针刺压传感器(针直径为2mm)分别刺入丹参、大黄和苍术,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即可(优选30%),而后再通过针刺压传感器刺入丹参、大黄和苍术,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即可(优选70%)。
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是因为中药材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时间浸润后,这个深度能够保证浸润达标。
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是因为这个深度达到且超过中药材的中心,这个深度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案时间浸润后,无法保证是否浸润达标。
试验得出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的丹参压力约为27.2N,大黄压力约为42.1N,苍术压力约为13.2N。
试验得出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的丹参压力约为27.5N,大黄压力约为42.3N,苍术压力约为13.3N。
本申请由此试验,获知刺压同一中药材(指的是种类、厚度、药材年份和储存条件相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20-40%,和刺入深度为厚度的50-80%的结果是压力差值不会大于0.5N。
本申请设置两个刺针,一为刺入中药材厚度20%-40%的副刺针21,另一为刺入中药材厚度50%-80%的主刺针20,通过副刺针21与主刺针20的配合,对同一中药材进行刺压,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易从主压力表45与副压力表46获得差值,根据差值判断中药是否浸润达标。通过这种双针刺压的方案,不必去记忆或限制于刺压的压力是否符合这类中药材的浸润达标的标准。
当然,如主压力表45与副压力表46连接有警报器,警报器也能根据预先设定的差值做出是否警报判断,如差值小于0.5N,则警报器不警报,代表浸润达标,如差值大于0.5N,则警报器警报,代表浸润不达标。有利于实现自动化。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0)

1.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主刺针与副刺针,所述主刺针与所述副刺针均与所述保护壳伸缩连接,所述主刺针与所述副刺针伸入所述保护壳设有的保护腔中;
所述保护腔中还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主刺针上的头端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引压端接触,所述副刺针上的头端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引压端接触;
所述保护壳上具有主壳,所述主壳中安装有主电机与副电机,所述主电机的主推杆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副电机的副推杆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相连;
所述主壳中还安装有主压力表与副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一通讯电线连接所述主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另一通讯电线连接所述副压力表;
所述副压力表通过所述副刺针插入中药材厚度的20%-40%,获得显示的压力;
所述主压力表通过所述主刺针插入中药材厚度的50%-80%,获得显示的压力;
所述副压力与所述主压力表显示的压力的差值不大于0.5N,则表示中药材达标,无需再浸润,反之则表示中药材未达标,需再浸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含有壳盖,所述壳盖通过螺丝件与所述保护壳上的螺纹孔连接,将所述壳盖固定在所述保护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刺针与所述副刺针均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底部设有限位环,所述凸环的底部与限位环的顶端相接触,所述主刺针的针身与所述副刺针的针身从所述限位环的中心孔穿过,所述限位环的中心孔大于所述主刺针的针身与所述副刺针的针身;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上均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限位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上端以嵌入的方式与所述主推杆的杆头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嵌入的方式与所述副推杆的杆头进行连接,所述杆头前后端开设有开口,以便所述通讯电线通过所述杆头的开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下设有两个防偏头,所述主刺针与所述副刺针下的尖头各自穿过一个所述防偏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防偏头中的套筒套设在所述主刺针上,第二个所述防偏头中的套筒套设在所述副刺针上,第一个所述套筒与所述主刺针之间和第二个所述套筒与所述副刺针之间留有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所述套筒外壁与第一个所述防偏头内壁之间,及第二个所述套筒外壁与第二个所述防偏头内壁之间均留有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填充有环形密封环;
两个所述防偏头均设有进线端,所述进线端与两个所述防偏头内各自设置的得电环相连,所述套筒外壁安装有导电环,所述得电环包围所述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与所述得电环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导电环与接电环接触,所述接电环与所述得电环不接触,所述接电环通过电线与警示器连接。
9.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浸润后的中药材放入到主刺针与副刺针之下,而后启动主电机与副电机,推动主刺针与副刺针向下,同时插入中药材;
当副刺针插入中药材厚度的20%-40%时停止,而主刺针插入中药材厚度的50%-80%时停止;
主刺针与副刺针插入中药材后受到的压力分别传递给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促使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的阻抗发生变化,同时使激励电压发生变化,输出变化的模拟信号至主压力表和副压力表上显示,使得主压力表显示出主刺针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和使得副压力表显示出副刺针插入中药材所受到的阻力;
当副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与主压力表显示的压力的差值不大于0.5N,则表示中药材达标,无需再浸润,反之则表示中药材未达标,需再浸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当对浸润后的中药材检测完成后,通过主电机与副电机带动主刺针与副刺针复位,当主刺针和/或副刺针发生弯折发生形变后,主刺针和/或副刺针在复位过程中挤压防偏头中的套筒,套筒受力移动挤压环形密封圈,而套筒外壁的导电环则与得电环接触,使得电环上与接电环接通,进而使得警示器得电发出警报。
CN202211195012.5A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 Active CN115290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5012.5A CN115290483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5012.5A CN115290483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0483A CN115290483A (zh) 2022-11-04
CN115290483B true CN115290483B (zh) 2022-12-13

Family

ID=8383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5012.5A Active CN115290483B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048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49019A (fr) * 1956-04-12 1957-12-19 Lancette
CN204855341U (zh) * 2015-07-02 2015-12-09 安徽亿源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 针刺法检测未润透中药装置
CN205449961U (zh) * 2016-03-30 2016-08-10 亳州蜀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可连续针刺法检测中药浸润效果装置
CN206788049U (zh) * 2017-03-20 2017-12-22 浙江再生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中药材浸润效果的装置
CN111380784A (zh) * 2020-04-13 2020-07-07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
CN212254936U (zh) * 2020-04-13 2020-12-29 黑龙江北草堂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药材终端浸润程度检测装置
CN215308410U (zh) * 2021-03-26 2021-12-28 重庆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于不同形状药材的润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27322B2 (en) * 2015-07-24 2017-11-28 Bao Tran Medication dispens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49019A (fr) * 1956-04-12 1957-12-19 Lancette
CN204855341U (zh) * 2015-07-02 2015-12-09 安徽亿源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 针刺法检测未润透中药装置
CN205449961U (zh) * 2016-03-30 2016-08-10 亳州蜀中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可连续针刺法检测中药浸润效果装置
CN206788049U (zh) * 2017-03-20 2017-12-22 浙江再生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中药材浸润效果的装置
CN111380784A (zh) * 2020-04-13 2020-07-07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中药材浸润过程的检测装置
CN212254936U (zh) * 2020-04-13 2020-12-29 黑龙江北草堂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药材终端浸润程度检测装置
CN215308410U (zh) * 2021-03-26 2021-12-28 重庆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于不同形状药材的润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针刺压力传感器的人参润制"药透水尽"科学内涵研究;连传运等;《中国中药杂志》(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0483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24469A (en) Quantitative acupressure device
RU2004132832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рокалывания дермальной ткани
CN115290483B (zh) 一种中药材浸润检测用双刺测压器及双刺测压方法
CN102973267B (zh) 利用多种测量技术识别组织类别的装置
CN102497814A (zh) 具有鞍状尖端的采血设备
CN110840405A (zh) 一种柔性阵列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及基于其的脉象检测系统
CN203328958U (zh) 一种用于心电图检查的高压氧舱装置及其心电图连接装置
CN1602801A (zh) 一种非接触式心动和呼吸监测技术
DE102014008091A1 (de)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von Druckbelastungen und/oder Temperaturdifferenzen für den diabetischen Fuß
CN204973980U (zh) 一种方便取放的采血试管架装置
CN212485122U (zh) 一种直插型电流互感器
TWM567614U (zh) 免針筒式指尖負壓採血器
CN103479355B (zh) 一种非侵入式力和电阻抗参数联合监测的微创手术工具
CN104970771A (zh) 一种高精度的人体痛觉压力检测装置
CN105013047A (zh) 一种普通针头用于肌电导引注射的针电极连接装置
CN208081244U (zh) 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诊断工具
CN207084820U (zh) 人体穴位电阻及温湿度检测探头及测定仪
CN204169842U (zh) 基于bcg原理的具有心率测量功能的智能床垫
CN111214216B (zh) 一种基于手掌表面微电信号变化获取心率的采集装置
CN205831802U (zh) 一次性使用血气分析采血管
CN209033393U (zh) 一种注射位置检测装置及药物注射器
KR100757891B1 (ko) 비침습식 접촉형 생체신호 측정장치 및 방법
CN204072090U (zh) 同心圆针电极
CN210834919U (zh) 血糖监测装置
CN201920722U (zh) 一种人体分段阻抗多频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