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8861A - 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8861A
CN115288861A CN202210767631.0A CN202210767631A CN115288861A CN 115288861 A CN115288861 A CN 115288861A CN 202210767631 A CN202210767631 A CN 202210767631A CN 115288861 A CN115288861 A CN 115288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er
hole
cathode
nozzl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76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锦禄
苗沁雨
王钰皓
程伟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107676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8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8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8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26Starting; Ignition
    • F02C7/264Ignition
    • F02C7/266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4Air intakes for gas-turbine plant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CGAS-TURBINE PLANTS;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IN AIR-BREATHING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00Features, components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orm groups F02C1/00 - F02C6/00; Air intakes f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2C7/22Fuel supply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zzles For Spraying Of Liq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包括输油管、阳极燃油喷头、阴极、点火器外壳和进气套;点火器外壳套装在阳极燃油喷头的外侧且所述阳极燃油喷头与点火器外壳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流通道,阴极与点火器外壳的一端连接,所气流通道的一端与喷射孔相连通,点火器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旋流孔;点火器外壳与进气套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腔,进气套上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连通气腔与进气套的外侧。本发明充分发挥了离子体点火技术的优势,降低放电烧蚀,缩短点火响应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离子体点火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点火技术,具有点火能量高,点火延迟时间短等优点,其产生的大量活性粒子能够降低点火所需的能量,加速燃料燃烧的链式化学反应,可以有效改善点火器在高空环境的工作性能。其能够很好的改善传统电火花点火中火团太过接近火焰筒的壁面,火花塞形成的火团无法进入中心回流区附近,使得点火效果不尽人意,无法完成高空点火等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离子体点火优势的点火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充分发挥了离子体点火技术的优势,降低放电烧蚀,缩短点火响应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阳极燃油喷头、阴极、点火器外壳和进气套;所述阳极燃油喷头与输油管相连通;所述阴极设置在阳极燃油喷头出口端的外侧,所述阴极的内表面与阳极燃油喷头的外表面之间预留有放电间隙,所述阴极上沿阳极燃油喷头的喷射方向开设有用于滑动电弧和燃油通过的喷射孔;所述点火器外壳套装在阳极燃油喷头的外侧且所述阳极燃油喷头与点火器外壳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流通道,所述阴极与点火器外壳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与喷射孔相连通,所述点火器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旋流孔;所述进气套套装在点火器外壳上,且位于点火器外壳上安装阴极一端的外侧,所述点火器外壳与进气套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腔,所述进气套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套的另一端与阴极的底部连接,所述气腔由进气套的内壁、至少部分点火器外壳的外壁和至少部分阴极的外壁依次连接围成,所述进气套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气腔与进气套的外侧。
上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点火器的轴线方向垂直。
上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孔包括沿点火器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组旋流孔和第二组旋流孔,所述第一组旋流孔和第二组旋流孔均由多个沿点火器周向均匀布设的独立旋流孔组成,所述进气孔位于进气套上第一组旋流孔相对位和第二组旋流孔相对位置的之间处。
上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燃油喷头包括连接管、固定环、雾化柱、雾化喷嘴和管接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输油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一端与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柱的一端与固定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柱的另一端与雾化喷嘴的一端连接,所述管接头内设置有安装腔,管接头的一端设置有使所述安装腔与外部相连通的喷嘴孔,所述连接管、固定环、雾化柱和雾化喷嘴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口与喷嘴孔相连通,所述喷嘴孔与喷射孔相对设置。
上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环本体,所述固定环本体的上部沿点火器轴线方向开设有竖向孔,所述固定环本体的下部沿点火器的径向开设有横向孔,所述竖向孔的一端与横向孔相连通,所述固定环本体的下部外侧圆周上开设有环形流通槽,所述环形流通槽与横向孔相连通,所述竖向孔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上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还包括绝缘段、隔离段和隔离套管,所述绝缘段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隔离段安装在点火器外壳内且一端与绝缘段的一端相接触,所述隔离段的另一端与隔离套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套管的另一端与管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绝缘段、隔离段和隔离套管后与连接管连接。
上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还包括通电导管绝缘体和销钉,所述点火器外壳的上部沿与点火器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外壳延伸部,所述通电导管绝缘体设置在外壳延伸部内,且通电导管绝缘体的一端与隔离段的外壁连接,所述销钉的一端依次穿过通电导管绝缘体和隔离段后与输油管的外壁连接。
上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器外壳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凸起部和凸台,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凸台与凸起部相邻且位于凸起部远离点火器喷嘴的一端,所述进气套的一端设置有与凸起部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进气套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螺纹连接且进气套的一端的端部与凸台的侧壁相抵触。
上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为回转体结构,所述阴极一端通过螺纹与点火器外壳的一端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安装进气套使点火器不需要额外设计进气系统。发动机外涵的二股气流引气通过进气通孔进入进气套内部后,再经过点火器外壳上的旋流孔起旋,将电弧吹出点火器的同时,使煤油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降低放电烧蚀,缩短点火响应时间;
2、本发明利用阴极与管接头之间的高能量电弧产生大量活性粒子,降低点火所需能量,确保点火时的稳定性,并扩宽点火边界。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图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中固定环、雾化柱及雾化喷嘴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输油管; 20—阳极燃油喷头; 21—连接管;
22—固定环; 220—固定环本体; 221—竖向孔;
222—横向孔; 223—环形流通槽; 23—雾化柱;
24—雾化喷嘴; 25—管接头; 251—喷嘴孔;
30—阴极; 31—喷射孔; —40点火器外壳;
41—旋流孔; 42—凸起部; 43—凸台;
50—进气套; 51—进气孔; 60—绝缘段;
70—隔离段; 80—隔离套管; 90—通电导管绝缘体;
91—销钉; 101—气流通道; 102—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包括输油管10、阳极燃油喷头20、阴极30、点火器外壳40和进气套50;所述阳极燃油喷头20与输油管10相连通;所述阴极30设置在阳极燃油喷头20出口端的外侧,所述阴极30的内表面与阳极燃油喷头20的外表面之间预留有放电间隙,所述阴极30上沿阳极燃油喷头20的喷射方向开设有用于滑动电弧和燃油通过的喷射孔31;所述点火器外壳40套装在阳极燃油喷头20的外侧且所述阳极燃油喷头20与点火器外壳40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流通道101,所述阴极30与点火器外壳40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通道101的一端与喷射孔31相连通,所述点火器外壳40的侧壁上开设有旋流孔41;所述进气套50套装在点火器外壳40上,且位于点火器外壳40上安装阴极30一端的外侧,所述点火器外壳40与进气套50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腔102,所述进气套50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40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套50的另一端与阴极30的底部连接,所述气腔102由进气套50的内壁、至少部分点火器外壳40的外壁和至少部分阴极30的外壁依次连接围成,所述进气套50上设置有进气孔51,所述进气孔51连通气腔102与进气套50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输油管10与外界油路连通,燃油通过输油管10进入与输油管10连接的阳极燃油喷头20,并通过阳极燃油喷头20雾化喷出,在接通电源后,阴极30与阳极燃油喷头20之间产生电弧,来自航空发动机外涵的空气由进气孔51进入气腔102,进入气腔102的空气在通过旋流孔41进入气流通道101,形成旋流空气,在旋流空气的推动下,阴极30与阳极燃油喷头20之间产生电弧不断滑动拉长,在阳极燃油喷头20下的一定范围形成高温燃烧区。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进气套50使点火器不需要额外设计进气系统,发动机外涵的二股气流引气通过进气孔51进入进气套50内部后,再经过点火器外壳40上的旋流孔起旋,将电弧吹出点火器的同时,使煤油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降低放电烧蚀,缩短点火响应时间;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孔51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点火器的轴线方向垂直。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旋流孔41包括沿点火器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组旋流孔和第二组旋流孔,所述第一组旋流孔和第二组旋流孔均由多个沿点火器周向均匀布设的独立旋流孔组成,所述进气孔51位于进气套50上第一组旋流孔相对位和第二组旋流孔相对位置的之间处。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阳极燃油喷头20包括连接管21、固定环22、雾化柱23、雾化喷嘴24和管接头25,所述连接管21的一端与输油管10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环22的一端与连接管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柱23的一端与固定环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柱23的另一端与雾化喷嘴24的一端连接,所述管接头25内设置有安装腔,管接头25的一端设置有使所述安装腔与外部相连通的喷嘴孔251,所述连接管21、固定环22、雾化柱23和雾化喷嘴24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雾化喷嘴24的喷口与喷嘴孔251相连通,所述喷嘴孔251与喷射孔31相对设置。
本实施例中,管接头25整体为“U”形类似化学实验用试管形状,上部为中空圆柱体,下表面呈现弧形弯曲,该弧形的弦在弧形上方。尽管管接头25下表面呈弧形弯曲,但从沿其轴线的剖视图看,管接头25内部为矩形。在管接头25下表面正中央开设喷嘴孔251,喷嘴孔251通常为圆形孔,喷嘴孔251中心在点火中轴线上。管接头25上端面与隔离套管80下端面紧密接触。管接头25上部中空圆柱体外径等于隔离套管80外径,二者形成顺滑连接;并且,其内径等于隔离套管80内径。
所述雾化喷嘴24紧密结合在管接头25内腔下部,雾化喷嘴24外部为圆柱体,圆柱体直径等于管接头25内径;在该圆柱体内部加工倒置的圆锥体空腔,圆锥体空腔直径等于圆柱体直径,圆锥体的顶角角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从雾化喷嘴24底部向上加工圆形通孔,雾化喷嘴24的圆柱体、圆锥体、圆形通孔的轴线均与点火器主轴线重合。
所述雾化柱23整体为圆柱状,但下表面略呈弧面,例如可以通过在圆柱体下边缘倒角而形成,整体形成类似烧杯的形状,所述烧杯没有烧杯上部边缘的引流嘴,该弧面的弦在弧形上方;雾化柱23的外径略小于管接头25内径,两者之间存在狭小间隙,以达到增加油压的作用。将雾化柱23放在雾化喷嘴24上面,二者之间存在接触。
所述连接管21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内腔上部加工内螺纹。连接管21外径等于输油管10内径,便于插入其中并与其紧密连接,连接管21上端外部和隔离套管80存在接触,连接管21内腔上部加工内螺纹。连接管21下端面与固定环22上端紧密接触。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环22包括固定环本体220,所述固定环本体220的上部沿点火器轴线方向开设有竖向孔221,所述固定环本体220的下部沿点火器的径向开设有横向孔222,所述竖向孔221的一端与横向孔222相连通,所述固定环本体220的下部外侧圆周上开设有环形流通槽223,所述环形流通槽223与横向孔222相连通,所述竖向孔22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21的另一端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固定环22位于雾化柱23的上方,如图6所示,固定环22的外表面自上而下分为两个部分:粗圆柱体和细圆柱体,其中细圆柱体直径小于粗圆柱体直径。在粗圆柱体内部开有等边六边形通孔,即竖向孔221,且在细圆柱体左右两侧开有圆形通孔,即横向孔222,横向孔222的轴线与点火器主轴线垂直。燃油先经过竖向孔221,再经过横向孔222,然后进入环形流通槽223,再流入雾化柱23与雾化喷嘴24之间的狭小缝隙。由于流入狭缝的油量大于流出油量,因此油压升高,燃油从雾化喷嘴24雾化喷出。
如图3所示,所述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还包括绝缘段60、隔离段70和隔离套管80,所述绝缘段60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4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隔离段70安装在点火器外壳40内且一端与绝缘段60的一端相接触,所述隔离段70的另一端与隔离套管8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套管80的另一端与管接头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油管10的一端依次穿过绝缘段60、隔离段70和隔离套管80后与连接管2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油管10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如图3所示,其外表面自上而下分为两个部分:粗圆柱体部和细圆柱体部。粗圆柱体部直径等于绝缘段60内部粗圆柱体直径,并自上而下插入绝缘段60中形成紧密连接,粗圆柱体下端面与绝缘段60细内圆柱体上端面紧密接触;粗圆柱体高度高于细圆柱体部内部粗圆柱体高度,自绝缘段60顶端向上顶出。细圆柱体部直径等于绝缘段60下细内圆柱体直径,便于自上而下插入其中形成紧密连接;输油管10的细圆柱体部向下一直延伸到隔离套管80底部附近,在细圆柱体下部外表面加工外螺纹,该外螺纹与连接管21内腔上部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也就是说输油管10是向下旋入隔离套管80中。
所述绝缘段60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如图3所示,绝缘段60内表面自上而下分为两个部分:长细内圆柱体和短细内圆柱体。其中,长细内圆柱体直径等于绝缘段60下细内圆柱体的直径,形成二者内壁的顺滑连接;长细内圆柱体上端面与绝缘段60下细内圆柱体下端面紧密接触。隔离段70外径等于点火器外壳40内部细圆柱体的直径,便于插入其中并与其紧密连接。隔离段70右侧开有销钉通孔,通孔轴线与点火器主轴线垂直,销钉通孔通常自右向左垂直加工。
所述隔离套管80也为中空圆柱体结构,隔离套管80外径等于隔离段70短粗内圆柱体的直径;其内径等于隔离段70长细内圆柱体的直径,隔离套管80内表面下部加工内螺纹。隔离套管80上端正好楔入隔离套管80的长细内圆柱体和短粗内圆柱体所形成的直角空间并紧密结合。楔入后,隔离套管80与隔离段70的内壁顺滑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还包括通电导管绝缘体90和销钉91,所述点火器外壳40的上部沿与点火器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外壳延伸部41,所述通电导管绝缘体90设置在外壳延伸部41内,且通电导管绝缘体90的一端与隔离段70的外壁连接,所述销钉91的一端依次穿过通电导管绝缘体90和隔离段70后与输油管10的外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外壳延伸部41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且外壳延伸部41的轴线与点火器主轴线垂直。外壳延伸部41外表面自右向左分为两部分:右部粗圆柱体和左部细圆柱体。左部细圆柱体直径小于右部粗圆柱体,且左部细圆柱体左端与点火器外壳40的上部细圆柱体焊接。
所述通电导管绝缘体90为中空圆柱体结构,通电导管绝缘体90外表面自右向左分为两部分:右部粗圆柱体和左部细圆柱体。其中右部粗圆柱体长度与外壳延伸部41右部粗圆柱体相同,并且其外径与外壳延伸部41右部粗圆柱体内径相同;左部细圆柱体与外壳延伸部41左部细圆柱体内径相同,形成通电导管绝缘体90和外壳延伸部41的紧密接触。通电导管绝缘体90左端面与隔离段70右侧紧密接触。
所述销钉91整体为圆柱状结构,销钉91外表面自右向左分为两部分:右侧粗圆柱体和左侧细圆柱体。其中,左侧细圆柱体外径小于通电导管绝缘体90左部细圆柱体内径,形成销钉91与通电导管绝缘体90的顺滑连接;销钉91左部细圆柱体外径略小于绝缘段60右侧通孔直径,方便销钉的随时更换。
如图5所示,所述点火器外壳40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凸起部42和凸台43,所述凸起部4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凸台43与凸起部42相邻且位于凸起部42远离点火器喷嘴的一端,所述进气套50的一端设置有与凸起部42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进气套50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40螺纹连接且进气套50的一端的端部与凸台43的侧壁相抵触。
本实施例中,点火器外壳40,其主体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其外表面自上而下分为五部分:粗圆柱体、上部细圆柱体、圆台突出部即凸台43、圆柱状进气套结合部即凸起部42、下部细圆柱体;并且,这五部分的轴线均与点火器主轴线重合。其中,上部细圆柱体的直径小于粗圆柱体直径,圆台突出部直径大于上部细圆柱体直径,为避免安装时划破皮肤,可以如图5所示将圆台两条棱倒角,形成光滑表面。圆柱状发进气套结合部直径小于圆台突出部直径,通常而言,圆柱状进气套结合部直径大于下部细圆柱体直径,并且,圆柱状进气套结合部外表面加工外螺纹。如图3所示,点火器外壳40内表面自上而下分为两部分:内部粗圆柱体和内部细圆柱体。其中内部粗圆柱体高度小于粗圆柱体高度。内部细圆柱体直径小于内部粗圆柱体直径,并且,在内部粗圆柱体下部加工内螺纹。另外,下部细圆柱体沿其多个横截面图中示出为两个横截面的外圆周,自外而内沿与该外圆周切线成一定角度α的方向,均匀设置多个旋流进气孔便于外来空气从旋流进气孔进入点火器外壳40内壁与隔离套管80、管接头25之间形成的旋流腔。此外,在上部细圆柱体的右侧外壁面设置销钉通孔,便于销钉91自外向内插入,销钉通孔通常自右向左垂直加工。
进气套50为中空圆柱体结构,进气套50上端加工有内螺纹,与点火器外壳40圆柱状进气套结合部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此时二者的直径根据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设置。进气套50左侧开有进气孔51,所述进气孔51通孔呈直椭圆形孔或条形孔,进气套50的下部开有用于安装阴极30阴极安装孔,阴极安装孔为圆形孔。
所述阴极30主体为中空圆柱状结构,其外表面自上而下分为三个部分:圆柱状外壳结合部、粗圆柱体、下部细圆柱体;并且这三个部分轴线均与点火器主轴线重合。其中,下部细圆柱体直径小于圆柱状外壳结合部直径。并且,下部细圆柱体直径与进气套50下部阴极安装孔的直径相同,使二者紧密连接;圆柱状外壳结合部外部加工有外螺纹,使阴极30与点火器外壳40形成螺纹配合。阴极30内表面自上而下分为三个部分:内部粗圆柱体,内部圆台,内部细圆柱体。其中内部粗圆柱体直径与内部圆台上表面直径相同,内部圆台下表面直径与内部细圆柱体直径相同。
如图3所示,所述阴极30为回转体结构,所述阴极30一端通过螺纹与点火器外壳40的一端连接。
本发明的点火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通气阶段、通电阶段、通燃油阶段。
通气时,来自航空发动机外涵的空气由进气套50上的进气孔51进入进气套50与点火器外壳40之间的气腔102,并通过点火器外壳40两侧对称的旋流孔进入点火器外壳40与管接头25之间的旋流腔,形成旋流空气。
在通入空气并形成旋流空气后,将外接电源插头接入通电导管绝缘体90内,将销钉91压实。电流由销钉91、输油管10、连接管21到达管接头25,并在管接头25与阴极30之间的最小空隙处击穿空气产生电弧,经旋流空气的推动不断滑动拉长,在阳极燃油喷头20下的一定范围形成高温燃烧区。
在通入空气并连接外部电源后,将外界油路与输油管10上部粗圆柱体部连接,煤油进入输油管10内部空腔一路向下,经过连接管21内部空腔及固定环22与点火器主轴线重合的通孔,由固定环22两侧横向孔222流入雾化柱23与管接头25之间的狭小缝隙。由于流入狭缝的油量大于流出油量,因此油压升高,在喷出喷嘴时雾化,并在旋流空气作用下与空气充分混合,再次提高煤油雾化程度,进入高温燃烧区,所述高温燃烧区内,滑动电弧击穿空气形成不平衡等离子体,并在电压及旋流空气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射流,点燃高温燃烧区内燃油。最终,等离子体射流与火焰射流由阴极30的通孔喷出,点燃主燃烧室内的燃油。
本发明通过安装进气套50使点火器不需要额外设计进气系统。发动机外涵的二股气流引气通过进气通孔进入进气套50内部后,再经过点火器外壳40上的旋流孔起旋,将电弧吹出点火器的同时,使煤油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降低放电烧蚀,缩短点火响应时间;利用阴极30与管接头25之间的高能量电弧产生大量活性粒子,降低点火所需能量,确保点火时的稳定性,并扩宽点火边界。
以上所述,仅是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油管(10);
阳极燃油喷头(20),所述阳极燃油喷头(20)与输油管(10)相连通;
阴极(30),所述阴极(30)设置在阳极燃油喷头(20)出口端的外侧,所述阴极(30)的内表面与阳极燃油喷头(20)的外表面之间预留有放电间隙,所述阴极(30)上沿阳极燃油喷头(20)的喷射方向开设有用于滑动电弧和燃油通过的喷射孔(31);
点火器外壳(40),所述点火器外壳(40)套装在阳极燃油喷头(20)的外侧且所述阳极燃油喷头(20)与点火器外壳(40)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流通道(101),所述阴极(30)与点火器外壳(40)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流通道(101)的一端与喷射孔(31)相连通,所述点火器外壳(40)的侧壁上开设有旋流孔(41);
进气套(50),所述进气套(50)套装在点火器外壳(40)上,且位于点火器外壳(40)上安装阴极(30)一端的外侧,所述点火器外壳(40)与进气套(50)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并形成一个环形的气腔(102),所述进气套(50)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40)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套(50)的另一端与阴极(30)的底部连接,所述气腔(102)由进气套(50)的内壁、至少部分点火器外壳(40)的外壁和至少部分阴极(30)的外壁依次连接围成,所述进气套(50)上设置有进气孔(51),所述进气孔(51)连通气腔(102)与进气套(50)的外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1)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点火器的轴线方向垂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孔(41)包括沿点火器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组旋流孔和第二组旋流孔,所述第一组旋流孔和第二组旋流孔均由多个沿点火器周向均匀布设的独立旋流孔组成,所述进气孔(51)位于进气套(50)上第一组旋流孔相对位和第二组旋流孔相对位置的之间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燃油喷头(20)包括连接管(21)、固定环(22)、雾化柱(23)、雾化喷嘴(24)和管接头(25),所述连接管(21)的一端与输油管(10)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环(22)的一端与连接管(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柱(23)的一端与固定环(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柱(23)的另一端与雾化喷嘴(24)的一端连接,所述管接头(25)内设置有安装腔,管接头(25)的一端设置有使所述安装腔与外部相连通的喷嘴孔(251),所述连接管(21)、固定环(22)、雾化柱(23)和雾化喷嘴(24)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雾化喷嘴(24)的喷口与喷嘴孔(251)相连通,所述喷嘴孔(251)与喷射孔(31)相对设置。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2)包括固定环本体(220),所述固定环本体(220)的上部沿点火器轴线方向开设有竖向孔(221),所述固定环本体(220)的下部沿点火器的径向开设有横向孔(222),所述竖向孔(221)的一端与横向孔(222)相连通,所述固定环本体(220)的下部外侧圆周上开设有环形流通槽(223),所述环形流通槽(223)与横向孔(222)相连通,所述竖向孔(221)的另一端与连接管(21)的另一端相连通。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还包括绝缘段(60)、隔离段(70)和隔离套管(80),所述绝缘段(60)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4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隔离段(70)安装在点火器外壳(40)内且一端与绝缘段(60)的一端相接触,所述隔离段(70)的另一端与隔离套管(8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隔离套管(80)的另一端与管接头(2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油管(10)的一端依次穿过绝缘段(60)、隔离段(70)和隔离套管(80)后与连接管(21)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还包括通电导管绝缘体(90)和销钉(91),所述点火器外壳(40)的上部沿与点火器轴线垂直的方向上设置有外壳延伸部(41),所述通电导管绝缘体(90)设置在外壳延伸部(41)内,且通电导管绝缘体(90)的一端与隔离段(70)的外壁连接,所述销钉(91)的一端依次穿过通电导管绝缘体(90)和隔离段(70)后与输油管(10)的外壁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器外壳(40)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凸起部(42)和凸台(43),所述凸起部(4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凸台(43)与凸起部(42)相邻且位于凸起部(42)远离点火器喷嘴的一端,所述进气套(50)的一端设置有与凸起部(42)上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进气套(50)的一端与点火器外壳(40)螺纹连接且进气套(50)的一端的端部与凸台(43)的侧壁相抵触。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30)为回转体结构,所述阴极(30)一端通过螺纹与点火器外壳(40)的一端连接。
CN202210767631.0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Pending CN115288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7631.0A CN115288861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7631.0A CN115288861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8861A true CN115288861A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21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7631.0A Pending CN115288861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886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9701A (zh) * 2023-02-06 2023-03-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放电等离子体增强掺混喷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89701A (zh) * 2023-02-06 2023-03-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放电等离子体增强掺混喷嘴
CN115789701B (zh) * 2023-02-06 2023-06-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放电等离子体增强掺混喷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5790B (zh) 基于自引气的航空发动机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CN109057972B (zh) 一种预燃式航空发动机等离子体点火器
CN106438158B (zh) 基于等离子体射流点火燃烧的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
CN109668169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等离子体辅助雾化点火喷嘴
CN115288861A (zh) 一种自引气式的煤油预燃式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
CN112761820A (zh) 一种冲压发动机等离子体点火器
CN113028451A (zh) 一种离心喷嘴与旋流器一体化的燃烧室头部结构
CN105910134A (zh) 一种等离子体点火助燃系统
CN110486172B (zh)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轨道式滑动弧激励器
CN113464982A (zh) 一种基于自激发扫掠振荡燃油喷嘴的中心分级燃烧室
CN113153539A (zh) 一种单双路结合的三维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激励器
CN113623685B (zh) 一种用于旋转滑动弧点火的涡流器结构
CN205227329U (zh) 焦炉煤气烧嘴
CN215175236U (zh) 一种基于自激发扫掠振荡燃油喷嘴的中心分级燃烧室
RU170359U1 (ru) Форсуночный модуль малоэмиссионной камеры сгорания газотурбин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CN112833422B (zh) 一种用于气体燃料的电火花式点火器及点火方法
CN113217196B (zh) 凹腔火焰稳定器自引气滑动弧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及点火方法
CN211853990U (zh) 一种多级旋流驻车加热器供油燃烧系统
CN204388126U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叶片进气旋流喷嘴
CN109469900B (zh) 一种烧嘴头及包括该烧嘴头的燃烧器
CN112128761A (zh) 一种浸没式低氮燃气燃烧装置
CN111928246A (zh) 一种燃气灶引射器
CN213713068U (zh) 一种喷嘴及应用其的燃烧器
CN219889551U (zh) 一种超低排放烧嘴
CN218269050U (zh) 一种烟气内循环低氮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