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7319A - 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7319A
CN115277319A CN202111244732.1A CN202111244732A CN115277319A CN 115277319 A CN115277319 A CN 115277319A CN 202111244732 A CN202111244732 A CN 202111244732A CN 115277319 A CN115277319 A CN 115277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ffset
response
filter
radio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47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N·A·查格拉尼
F·哈斯奈恩
E·佩拉希亚
D·帕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15277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73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7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by correlative coding, e.g. partial response coding or echo modulation coding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for partial respons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7/00Networks using digital techniques
    • H03H17/02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6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 H04L25/061Dc level restoring means; Bias distortion correction ; Decision circuits providing symbol by symbol detection providing hard decisions only; arrangements for tracking or suppressing unwanted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e.g. removal of dc offset
    • H04L25/063Setting decision thresholds using feedback techniqu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描述了涉及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系统和技术,包括补偿滤波器的阻带偏移。补偿阻带偏移能够包括应用预失真以衰减边缘资源单元(RU),并且应用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调度方案。例如,PPDU调度方案减小信道中的带宽,从而丢弃带外RU。前端将反馈提供给相应无线电,这允许该无线电应用适当的预失真。前端能够包括:一个或多个滤波器,使得能够在不同的Wi‑Fi频带中操作的并置无线电之间频域共存;以及耦合器,将指示频率响应偏移的反馈提供给无线电。无线电然后能够应用数字预失真,以补偿阻带偏移。

Description

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未许可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U-NII)无线电频带是由IEEE 802.11设备和无线互联网服务提供方(ISP)用于Wi-Fi通信的未许可的射频(RF)频谱的一部分。当前,U-NII将5GHz频带的Wi-Fi信道分配到四个子频带:U-NII-1(5.150至5.250GHz)、U-NII-2(5.250GHz至5.725GHz)、U-NII-3(5.725GHz至5.850GHz)和U-NII-4(5.850GHz至5.925GHz)。
最近,已经努力包括用于Wi-Fi通信的6GHz频带。例如,提议将6GHz U-NII无线电频带中的Wi-Fi信道分配到四个子频带:U-NII-5(5.945至6.425GHz)、U-NII-6(6.425GHz至6.525GHz)、U-NII-7(6.525GHz至6.875GHz)和U-NII-8(6.875GHz至7.125GHz)。6GHz频带中的这种信道分配将大大增加Wi-Fi通信的可用信道数量,尤其是当前可用的Wi-Fi频带(例如2.4GHz、5GHz)因ISP和无线局域网(WLAN)的使用而变得越来越拥挤。而且,6GHz频带中的这种信道分配可能会在所有Wi-Fi频带上实现更高的聚合吞吐量。
附图说明
根据一个或多个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参照以下附图被详细描述。这些附图被提供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仅描绘典型或示例实施例。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括并置无线电(例如在5GHz和6GHz Wi-Fi频带中操作)和用于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电路系统的示例网络设备的框图。
图2A是图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由于滤波器的温度敏感性而引起的图1中的网络设备中的滤波器的通带中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资源单元(RU)的衰减的曲线图。
图2B是图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将所公开的数字预失真技术应用于图2A所示的通带中受影响的OFDMA RU的曲线图。
图2C是图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将所公开的数字预失真技术应用于可能由于图2A所示的阻带的偏移而发射的带外(OOB)OFDMA RU的曲线图。
图3是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包括数字预失真和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调度方案以解决OFDMA RU衰减的滤波器频率响应补偿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包括数字预失真和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调度方案以解决阻带偏移的滤波器频率响应补偿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图示了可以被用于实现与所公开技术的实施例相关的滤波器频率响应补偿的示例计算机系统。
附图不是详尽的,并且不将本公开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Wi-Fi技术标准,WLAN(无线局域网)信道使用IEEE 802.11协议频繁访问。其他设备也可以访问相同的信道,诸如蓝牙。射频(RF)频谱对于无线通信基础设施至关重要。作为背景,传统802.11协议标准包括用于Wi-Fi通信的不同射频范围,其包括:900MHz、2.4GHz、3.6GHz、4.9GHz、5GHz、5.9GHz和60GHz频带。频率范围中的每个频率范围能够被划分为多个信道。这些信道能够在频带内以5MHz的间隔进行编号(60GHz频带除外,其中它们间隔2.16GHz),并且编号指的是信道的中心频率。尽管信道以5MHz的间隔进行编号,但发送器通常至少占用20MHz,并且标准允许信道被绑定在一起以形成更宽的信道以获得更高的吞吐量。这些也按绑定组的中心频率编号。
随着越来越多的无线电技术争夺Wi-Fi频率范围内的频谱,并置无线电必须使用允许同时操作(共存)的各种技术来避免干扰问题。在一些情况下,并置无线电能够在不同的无线电技术上操作,并且它们的频谱可能(或可能不)重叠。在其他实例中,并置无线电也能够在相同的无线电技术上操作,并且它们的频谱可能(或可能不)重叠。通过应用本文称为频域共存(利用并置无线电)的技术,网络设备能够同时操作使用5GHz U-NII信道分配的5GHz无线电和使用提议的U-NII6GHz信道分配的6GHz无线电。这种频域共存技术具有操作多个信道的优点,该信道中的每个信道都能够在邻近频带上。换言之,在两个频带中不受限制的同时操作能够被实现。
尽管有频域共存的优点,但并置无线电通常需要它们的相应频谱之间的显著带隙才能操作。这种技术依赖于使用滤波器(模拟/数字)来防止无线电彼此干扰。然而,如果带隙太窄(在5GHz和6GHz Wi-Fi频带中操作的并置无线电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则频域共存可能很难实现。
为了解决与频域共存解决方案相关联的问题,所公开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技术能够涉及向受影响的信道应用预失真,以便补偿衰减资源单元(RU)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子载波的幅度。这种方法在下文中被称为“衰减补偿”。附加地,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技术能够涉及以补偿偏移可能对无线信道的性能产生的任何影响的方式应用一种或多种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调度方案。例如,PPDU调度方案可能涉及通过减轻(或丢弃)衰减的RU(或子载波)作为故障安全(例如在衰减补偿没有成功补偿衰减的实例中应用)来减小信道的带宽。这种方法在下文中被称为“PPDU调度”。一些PPDU调度方案具有关联的性能权衡,其中一些吞吐量可能会因应用该方案而丢失,而有利于仍然能够利用其余的信道带宽。如将详细描述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技术可以使用不同的机制来实现。例如,衰减补偿方面可以经由专用数字预失真(DPD)电路系统来实现,或者经由PPDU调度来实现。例如,网络设备能够被适用于包括特别设计的前端,使得预失真信号以补偿通带中的一些RU的衰减的方式通过滤波器馈送,这有助于重新获得受影响RU的功率。如将详细描述的,RU的衰减可能由滤波器频率响应中的意外偏移引起。如将参照图2更详细地描述的,例如由于滤波器具有温度敏感性频率响应的基本特点(例如温度每变化Y℃,滤波器的响应将偏移XMHz),可能会引起滤波器频率响应发生意外偏移。因此,本文描述的技术和系统的示例可以有效地减轻滤波器频率响应中的这种不期望的偏移(无需稳定滤波器的温度),这能够潜在地引起Wi-Fi频带中的信道降级。
出于讨论的目的,所公开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技术是参照共存来描述的,具体地相对于5GHz和6GHz无线电,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00内的并置无线电130和132。尽管如此,应该了解的是,所公开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技术适用于用于在各种不同的频率频谱(并且不被限于5GHz和6GHz频带,如本文描述的)中操作的各种类型的无线电技术(并且不被限于本文描述的Wi-Fi技术)的滤波器。
现在参照附图,图1是用于连续5GHz和6GHz操作并且实现所公开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技术的示例网络设备100的框图。网络设备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资源110和至少一个机器可读介质120,其至少包括(例如用其编码)由网络设备100的至少一个处理资源110可执行的指令122,以实现本文关于指令122描述的功能性。图1用于图示网络设备100被配置为包括指令122,其具体实现了PPDU调度123方案的功能性,如本文公开的。因此,网络设备100被编程为执行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技术的PPDU调度方面。所公开的PPDU调度方案的具体操作在下面参照图3更详细地讨论。
在图1的示例中,网络设备100可以参与任何网络数据传输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交换、路由、桥接或其组合。在一些示例中,网络设备100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点(WAP)。在本文描述的示例中,“WAP”通常指的是用于任何已知或方便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接收点,这些技术稍后可能会为人所知。具体地,术语WAP并不旨在被限于符合IEEE802.11标准的WAP。WAP通常用作电子设备,其被适用于允许无线设备经由各种通信标准连接至有线网络。WAP可以包括任何必要的硬件组件来执行本文公开的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显示设备、输入设备、通信设备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网络设备100可以是由(多个)任何合适的制造商制造的(多种)任何合适类型的网络设备。
在图1的示例中,网络设备100包括第一无线电130和第二无线电14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电130和第二无线电140中的每个无线电可以在符合一个或多个IEEE标准(例如802.11ax)的一个或多个频带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无线电130可以在5GHz频带中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处操作。例如,第一无线电130可以在跨越U-NII-1、U-NII-2、U-NII-3和U-NII-4子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无线电140可以在6GHz频带中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处操作。例如,第二无线电140可以在跨越所提议的U-NII-5、U-NII-6、U-NII-7和U-NII-8子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处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第一无线电130和第二无线电140可以在(多个)任何合适的频带处操作,并且符合现在已知和稍后开发的(多种)任何合适类型的无线通信标准(例如根据未来和/或新兴的Wi-Fi标准)。而且,虽然图1示出了包括两个无线电的网络设备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网络设备100可以包括四个、八个或任何合适数量的无线电。
在图1的示例中,网络设备包括第一天线139和第二天线149。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天线139和第二天线149中的每个天线都可以传输和/或接收定向信号、全向信号或其组合。在本文描述的示例中,“定向”信号是指与沿着方位平面(即,水平平面)的一个或多个其他方向相比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辐射更强的信号,而“全向”信号是指沿着方位平面在所有方向上均匀辐射的信号。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天线139和第二天线149中的每个天线都可以包括相控阵天线。在本文描述的示例中,“相控阵天线”指的是能够创建定向信号的天线阵列,该定向信号能够被电子操纵以指向不同方向而不移动天线。在这种示例中,相控阵天线可以包括定向和/或全向天线的阵列,其能够将RF能量集中到具体的空间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第一天线139和第二天线149可以包括现在已知和稍后开发的(多种)任何合适类型的天线。而且,虽然图1示出了包括两个天线的网络设备10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网络设备100可以包括四个、八个或任何合适数量的天线。
如先前描述的,在6GHz频带中操作的无线电(例如第二无线电140)能够为增加Wi-Fi通信的信道可用性和吞吐量提供巨大潜力。尽管如此,如上面暗指的,6GHz频带中的Wi-Fi信道分配可能在5GHz频带中的Wi-Fi信道之间具有窄带隙,从而可能与现有5GHz Wi-Fi信道创建共存问题。作为示例,在操作中,网络设备110可以同时使用第一无线电130以在使用5GHz U-NII信道分配的5GHz频带中操作,并且使用第二无线电140以在使用提议的U-NII6 GHz信道分配的6GHz无线电频带中操作。然而,频域共存必须被有效地实现,使得第一无线电130和第二无线电140具有协作的益处,而不会由于5GHz和6GHz频带之间存在的窄带隙而对某些Wi-Fi信道发生堵塞和干扰。
具体地,当网络设备100在5GHz频带的上限或附近接收Wi-Fi信道中的信号,同时在6GHz频带的下限或附近生成Wi-Fi信道中的另一信号时(或者备选地,当网络设备100在6GHz频带的下限或附近接收Wi-Fi信道中的信号,同时在5GHz频带的下限或附近生成Wi-Fi信道中的另一信号时),接收信号可能会受到来自生成信号的堵塞和干扰,从而引起接收信号的敏感性降低(例如较短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下降(例如较低的吞吐量)。当干扰频带的通带非常宽(例如>500MHz)时,与共存相关联的问题可能会被进一步加剧,因为滤波器设计变得非常复杂。为了实现频域共存,一些现有的RF滤波技术需要在5GHz和6GHz频带的通带滤波器之间有宽的过渡带宽(例如250MHz或更大),以实现需要减轻这种堵塞和干扰的最小dB抑制(例如至少50dB)。作为对这些现有RF滤波技术的增强,网络设备100被明确设计为充分解决5GHz和6GHz Wi-Fi信道共存问题,即使只有窄过渡带宽(例如50或110MHz)在5GHz和6GHz频带边界或附近的Wi-Fi信道之间可用。根据实施例,网络设备100包括具有增强设计的前端135、145,其被配置为:1)确保并置的第一无线电130和第二无线电140的相应频谱之间适当的频域共存;以及2)向其相应的无线电130、140提供反馈,以便应用适当的预失真来补偿检测到的频率响应偏移。如在图1中看到的,无线电130、140中的每个无线电分别具有专用前端135、145。在该示例中,无线电130利用前端135,并且无线电140利用前端145。出于说明的目的,图1仅示出了前端145的内部电路系统的示例配置。然而,应该了解的是,前端135的内部电路系统能够具有相同或基本类似的配置。
相对于其与第二无线电140和第二天线149的连接,图1图示了前端145的内部电路系统的示例配置(由虚线框表示)。特别地,前端145的滤波器143以微调和精确方式操作,特别是针对窄子带,并且能够在窄带隙中实现非常高的抑制。然而,利用这种复杂的滤波器143(例如窄带滤波器)来进行权衡,以维持窄带隙的频域共存(例如5GHz和6GHz Wi-Fi频带)的方式保持第一无线电130和第二无线电140彼此干扰。窄带滤波器(诸如滤波器143)通常具有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滤波器特点。例如,随着温度变化(例如从热/高温到冷/低温),滤波器143的通带边缘能够经历频谱上的3MHz与5MHz(左或右)之间的范围内的偏移。滤波器143的频率响应的这种偏移可能会在6dB至10dB的范围内衰减一些RU或OFDM子载波,从而最终可能会引起高误差向量幅度(EVM)问题。因此,整个受影响的信道可能变得完全不可用(由于降级)。例如,即使共存被支持,滤波器143的通带中的衰减(由于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可能会引起具有20MHz、40MHz、80MHz、160MHz或320MHz宽度的信道完全丢失,并进一步影响网络设备100的总体性能。为了解决与可能在滤波器143处经历的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相关的这些问题,前端145甚至被进一步增强以提供反馈,以支持第一无线电130和第二无线电140内的数字预失真能力来实现衰减补偿。
现在参照图2A,曲线图200图示了随着操作期间的温度变化可能由窄带滤波器(诸如图1所示的滤波器143)经历的通带中的衰减的示例。如先前描述的,窄带滤波器可能在特点上容易受到由于温度波动引起的响应偏移的影响。根据实施例,窄带滤波器被专门设计为在5GHz的上边缘和6GHz频带的下边缘处迎合160MHz信道。然而,滤波器响应的显著偏移可能会使这些信道无法用于全带宽操作。作为背景,频率温度系数(TCF)是衡量滤波器响应随频率偏移的滤波器的基本特点。TCF能够用每摄氏度百万分之几(PPM/℃)表达。例如,6000MHz下25PPM/℃的TCF指示,温度每变化1℃,滤波器的响应就可能会偏移0.15MHz。在示例中,滤波器的标称操作温度范围能够从-40℃到100℃,标称操作温度约为20℃。如果滤波器被设计为以20℃为中心,则两侧可能有60℃的温度波动,这可能会引起频谱中的滤波器响应偏移9MHz。当前通常使用高Q技术的滤波器(如SAW(表面声波)、BAW(体声波)和DR(介质腔谐振))都具有20至40PPM/℃范围内的TCF。这意味着随着温度的变化,这些滤波器的响应能够在6000MHz下从7至15MHz的任何位置偏移。具体地,曲线图200图示了能够由滤波器响应中的基于温度敏感性(或TCF)的偏移引起的两种条件:1)通带中的衰减(由椭圆215指示);以及2)阻带的偏移(由椭圆220指示)。
详细地,图2A图示了窄带滤波器(图1所示)可能会经历温度升高27℃的场景。例如,当网络设备(图1所示)操作时,各种电气组件可能会发射热量,进而加热设备内部的环境。由于滤波器是网络设备的内部组件,因此它可能会类似地经历加热。此外,如上面暗指的,滤波器在6000MHz下的TCF可能为25PPM/℃。曲线图200图示了滤波器的固有通带205或者与滤波器设计的预期响应相关的通带(例如标称操作)。附加地,曲线图200示出了受温度敏感性影响的通带210(由虚线表示),其中由于温度和滤波器的温度敏感性提高,滤波器的响应已被偏移(例如偏离设计的预期响应)。如所看到的,曲线图200示出了由于温度升高(+27℃)或温度敏感性影响的通带210引起的滤波器响应在频谱上向左偏移了大约4MHz(相对于固有通带205的位置)。通常,在受温度敏感性影响的通带210中发生的这种4MHz偏移已引起曲线图200右侧的衰减(由椭圆215指示)和曲线图200左侧的阻带偏移(由椭圆220指示)。在受温度敏感性影响的通带210中,OFDMA RU 230经历了衰减。与曲线图200的其余OFDMARU 225相比,这通过信号振幅的减小或两个RU 230到曲线图200的最右侧的“缩短”来图示。具体地,曲线图200示出了通带210中来自RU 225的受影响的两个RU 230具有高达6dB的衰减。RU中的大衰减(诸如图2的受影响RU 230所示的3dB至6dB衰减)可能是灾难性的,从而降低信道的可靠性和质量。例如,来自RU 225的一个26音RU能够大约为2MHz宽,并且能够具有1024-QAM调制子载波,携带大约260位。因此,在不应用所公开的DPD技术来补偿这种偏移的情况下,则RU 225可能在高温下潜在地经历显著衰减,这最终引起高EVM。
而且,曲线图200图示了阻带的偏移(由椭圆220指示)。这种偏移可能会潜在地引起同时操作的相邻信道中的敏感性降低问题。阻带中的这种偏移的影响可能会引起受影响信道的范围减小。例如,如果160MHz信道15(在UNII-5中)滤波器经历了这种响应偏移,如图2A所示,它可能潜在地降低160MHz信道163(在UNII-3/4中)的敏感性。即,如果信道163和15在WAP上同时操作,则该问题将减小信道163对客户端的操作范围。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文公开的前端电路系统和PPDU调度技术能够以特别补偿阻带偏移的方式应用,该偏移也可能由于滤波器的温度敏感性而发生。一种被特别用于补偿阻带的这种意外偏移的方法(在窄带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中)如图4所示。除了补偿“阻带偏移”之外,这些技术还将有助于在UNII-4和UNII-5频带之间的间隙中实现非常严格的OOB(带外)抑制要求。
参照回图1,前端135、145能够被配置为使得反馈信号被生成,以允许无线电130、140补偿由RU经历的衰减(如图2A所示。通常,前端135、145的内部电路系统通过对基带信号进行预失真来扩展功率放大器(PA)141的线性增益区域。前端135、145能够根据与数字预失真方案相关的算法来设计,该算法被训练为接近压缩的功率放大器(PA)输出的相位和幅度失真。该算法能够进行预处理,其中算法针对PA行为进行训练。此后,在处理期间,DPD算法能够确定预失真能够被应用于基带信号,使得经过PA失真(RF放大)后,信号在PA输出处被整形为线性放大信号。具体地,前端135、145能够被配置为应用补偿滤波器响应衰减所需的信号的适当失真量。即,前端135、145在滤波之前使信号失真,从而增强信号,使得滤波器响应处的任何衰减(由算法学习)被抵消。
在示例配置中,前端145被示出为在内部包括第一耦合器142(本文也称为前滤波器耦合器),其被串联连接至PA 141的输出。此外,前端145包括第二耦合器144(本文也称为后滤波器耦合器)。第二耦合器144被连接至滤波器143的输出,其被特别定位以接收滤波器143的响应。第二耦合器144经由反馈线146将RU衰减反馈给无线电140,其中无线电140然后执行DPD。因此,一种“反馈环路”在滤波器143、后滤波器耦合器144和无线电140之间的所示配置中形成。作为来自滤波器143的响应,由第二耦合器144接收的信号被反馈回无线电140中。在不存在第一耦合器144的替代实施例中,DPD仍然能够使用基于已知温度偏移的预定衰减值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耦合器142的目的是执行传输功率闭环功率控制(CLPC),并且不会在DPD有源反馈中起作用。
因此,基于来自第二耦合器的反馈信号,DPD算法能够确定信号是否正在经历衰减(相对于固有响应),随后该失真需要被应用。第一无线电140然后能够被用于在信号进入滤波器143之前使信号预失真作为衰减的补偿。例如,第一无线电140能够将一定量的放大应用于抵消衰减量的信号,并且补偿滤波器143的响应偏移。
而且,应该理解的是,根据实施例,图1所示的前端145的内部电路系统不旨在限制,并且替代配置能够被采用以实现前端145。例如,如上面暗指的,耦合器142可以被用于通常在AP上使用的RF CLPL。根据该实施例,基于已知温度偏移的预定衰减值能够被使用。因此,在该替代配置中,在前端145的电路系统中可能不需要(或存在)第二耦合器144。
图2B参照回图2A所图示的场景。详细地,图2B用于示出前端能够被利用来使无线电中的每个无线电能够以将受影响的RU 255的振幅增加6dB的方式对信号进行预失真。因此,在信号进入它们相应的滤波器之前,基带中的最后两个RU 255的子载波将被向上偏移6dB或被无线电放大。因此,由无线电应用的预失真将RU 255提升到足以补偿滤波器响应的预期衰减(在极端温度下),其已被观察到将RU向下偏移6dB。例如,曲线图250图示了,当预失真信号被滤波器143滤波时(由向下箭头指示),最后两个RU 260中的额外衰减(由于滤波器的温度敏感性频率响应偏移)将被预失真RU 255的较高振幅抵消作为滤波器143中的输入。如在曲线图250中看到的,最后两个RU 260(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偏移影响)与通带210中的其余RU 225的振幅相同(不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偏移的影响)。因此,无线电能够维持受衰减影响的RU的低EVM,这在并置无线电130、140同时在5GHz和6GHz下操作时保持信号质量。应该理解的是,所公开的DPD技术确保仅受影响的RU被失真,或者以其他方式被放大用于DPD。因此,对不受通带衰减影响的RU没有影响,这会引起对应的信道被DPD技术降级。例如,参照回图2B,通带左侧的未影响RU没有失真。应用DPD和PPDU调度特别是补偿OFDMA RU的衰减的方法的示例(如图2A中的椭圆215指示)在图3中示出。此外,第一耦合器142能够被用于扩展PA 141的线性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DPD和PPDU调度技术也能够被应用于补偿由与窄带滤波器143相关联的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所引起的其他条件。如上面参照图2A讨论的,通带的左侧示出了阻带偏移(由椭圆220指示)。根据实施例,所公开的前端135、145(用于实现DPD)和PPDU调度方案123能够以针对阻带偏移的补偿为目标的方式进行调谐。如先前提及的,应用DPD和PPDU调度特别是补偿阻带偏移(由椭圆220指示)的方法的示例在图4中示出。
图2C参照回图2A所图示的场景。详细地,图2C用于示出前端能够被利用来使无线电中的每个无线电能够以减小任何带外(OOB)RU 270的振幅以补偿阻带偏移的方式使信号预失真。图2C图示了RU 270可能在设计滤波器的固有通带205的带外。然而,曲线图275图示了由于阻带210的偏移(例如RU270被包括在经历了偏移的通带中),这些OOB RU 270仍可能被发射。如在曲线图270中看到的,通过使用预失真来积极地减小现在位于偏移通带210内的OOB RU270的振幅。具有如此小的振幅(关于其他RU 276),这些OOB RU270基本上可忽略不计,并且对预期阻带外同时操作的信道的传输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这种DPD技术补偿了阻带的偏移。此外,在滤波器143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相反的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能够被经历。例如,如果滤波器143基本上冷却,则该影响能够被描述为通带相对于固有通带向右偏移(例如图2A所示的通带偏移的相反方向)。因此,前端135、145(用于实现DPD)和PPDU调度方案123能够被具体地配置为补偿相反的频率响应偏移(例如通带向右偏移),当网络设备100被预计处于低温的操作环境中时,这可能更合适。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端135、145能够被配置为允许无线电在信道带宽左侧的受影响的RU上针对相反频率响应偏移(例如通带向右偏移)的这些实例执行预失真(积极地放大)。
现在,滤波器143的功能被描述。如上面暗指的,滤波器143被明显地设计用于适应并置无线电130、140的增强操作,使得频域共存被维持并且干扰被减轻。
在图1的示例中,网络设备100的指令122能够被配置为接收5GHz频带和6GHz频带中的一个频带中的第一信号。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信号可以由网络设备100的第一天线139接收。在图1的示例中,网络设备100的指令122可以被配置为在5GHz和6GHz频带中的另一频带中生成第二信号。在一些示例中,第二信号可以由网络设备100的第二无线电140生成,其中第二无线电140在5GHz和6GHz频带中的另一频带中操作。
在图1的示例中,网络设备的指令122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滤波器143中的至少一个以应用于5GHz频带中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的一个信号。作为示例,滤波器143能够由多个滤波器组成,其中在5GHz频带中,第二滤波器允许比第一滤波器更高的频带通过,并且第二滤波器比第一滤波器窄。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滤波器或第二滤波器可以由前端145选择。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滤波器或第二滤波器可以响应于网络设备100从控制器设备接收的指令来选择。例如,网络设备100从控制器设备接收的指令可以指示与第一滤波器或第二滤波器中的一个滤波器相对应的5GHz频带中的信道,并且第一滤波器或第二滤波器可以响应于所指示的信道来选择。
在一些示例中,来自滤波器143的第一滤波器可以允许5150到5735MHz范围内的频带通过,并且第二滤波器可以允许5735到5895MHz范围内的频带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滤波器143中的每个滤波器143可以允许5GHz频带中的不同频带通过,并且多个Wi-Fi信道可以对应于每个频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滤波器可以具有中心频率(即,滤波器允许通过的频带中心处的频率)和停止频率(即,滤波器允许通过的频带边界处的频率),使得:2%≤|((停止频率-中心频率))/((中心频率))|*100≤10%。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滤波器可以允许大于5GHz频带中的信道的信道带宽的整数倍的频带通过。例如,信道可以是5GHz频带中的多个信道中具有最宽信道带宽的信道。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滤波器可以具有中心频率和停止频率,使得:|((停止频率-中心频率))/((中心频率))|*100≤2%。如上面暗指的,这些滤波器143能够被实现为窄带滤波器,其被专门设计用于5GHz的上边缘和6GHz频带的下边缘处的160MHz信道,强调了适当补偿滤波器响应中的偏移的重要性,否则可能会引起这些信道不可用。
图3是图示包括所公开的DPD技术和PPDU调度的过程300的流程图。如先前参照图1描述的,用于维持5GHz频带和6GHz频带中的频域共存的复杂滤波器可能容易受到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的影响。PPDU调度是另一方法(除DPD之外),其能够被用于校正或以其他方式补偿可能由该偏移引起的通带中RU的衰减。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程300的PPDU调度方面被用作故障安全的形式,例如如果无线电以在严重衰减的实例中无法提供足够补偿的方式应用DPD。过程300可以由网络设备(诸如AP)来实现,该网络设备包括在5GHz频带和6GHz频带中同时操作的并置无线电,如图1所示。此外,过程300的各种操作可以由执行存储在网络设备上的指令的处理器、网络设备的无线电或其组合来实现。
如图3所示,过程300开始于操作305。随后,在操作310中,PPDU调度过程300能够确定滤波器响应是否由于温度变化而偏移。检测到存在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示出为“是”)能够用作一些RU(通常是信道宽度边缘处的RU)经历一些衰减的指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温度偏移量和衰减量之间可能存在已知的对应性。例如,DPD算法能够获知滤波器(在6000MHz下TCF为25PPM/℃的滤波器上)27℃的温度偏移对应于6dB的衰减。因此,DPD算法能够确定需要被应用的预失真量,以适当补偿该衰减。此后,PPDU调度过程300能够移动到操作315,以执行DPD技术来预放大受影响的RU。DPD技术可以经由上面参照图1详细描述的无线电(包括前端)来实现。
备选地,如果操作310检测到滤波器的响应没有偏移(示出为“否”),那么过程300能够移动到操作311并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继续到操作320,过程300能够执行检查,以确定RU在DPD技术被采用之后是否仍然被衰减。当即使在对受影响的RU中的子载波进行预失真之后仍然存在衰减时(例如在信道宽度的结束),这可能会引起接收器在译码对应于这些子载波的符号时出现误差。译码中的误差可能会引起PPDU中的子帧误差。即,PPDU内的一些MPDU可能无法被接收器(在上行(UL)业务情况下的AP,或在下行(DL)业务情况下的客户端)正确接收。针对OFDMA帧,使用这种边缘RU的站点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在确定受影响的RU仍在经历衰减时,过程300能够继续到PPDU调度作为辅助方法(或故障安全),以便校正未被DPD技术完全校正的滤波器响应偏移。
否则,如果操作310确定RU没有衰减,那么该确定指示先前操作315的DPD技术已经成功地补偿了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因此,过程300能够移动到操作321并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通常,操作325能够被认为是过程300的PPDU调度功能的开始。所公开的PPDU调度技术能够被配置为基于业务的方向(例如它是由AP传输还是接收)并基于用于业务的PPDU类型(它是单用户(SU)还是多用户(MU))来应用特定的方案。通过专门针对正被传递的业务适配方案,过程300的PPDU调度方面能够被用于优化性能,并确保信道的整个宽度的最优利用。特定的方案能够被应用于:1)下行业务,用于由AP传输的PPDU;以及2)上行业务,用于由AP接收的PPDU。因此,在操作325中,检查被执行以确定AP是否正在传输帧或者AP是否正在接收帧,以分别区分DL业务和UL业务。UL业务能够是SU或基于触发(TB)。TB PPDU能够使用UL MU-MIMO或UL MU-OFDMA或两者一起使用。
如果操作325确定AP正在接收帧,那么业务被认为是UL业务。利用UL业务,过程300继续到操作335,以开始被适用于UL业务的PPDU调度方案(流程图的右分支)。备选地,如果操作325确定AP正在传输帧,那么该业务被认为是DL业务,并且过程300继续到操作330以成为DL业务的PPDU调度方案(流程图的左分支)。
参照DL业务在操作325中确定的情况(示出为TX(DL)),过程300然后能够进行到操作326。在操作326中,检查被执行,以确定包括DL业务的传输是全带宽还是部分带宽。在传输处于全带宽的情况下,过程300继续到操作330。例如,全带宽传输是SU或全带宽MU-MIMO。备选地,如果在检查操作326期间确定传输处于部分带宽,那么过程300移动到操作327。部分带宽传输能够包括MU-OFDMA或部分带宽MU-MIMO。
通过标识传输处于部分带宽,PPDU调度方案能够利用可用带宽。具体地,在操作327中,受影响的RU能够被指派给已经具有足够SNR的(多个)客户端。如果没有具有足够SNR的客户端,那么在操作327中,传输(TX)速率能够被调整为较低值,和/或TX功率能够针对受影响的RU增加。接下来,在操作328中,检查被执行,以确定性能是否因采取先前操作327中的动作而被提高。如果操作328确定性能已被适当提高(示出为“是”),那么过程300能够继续到操作329以结束过程300,或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然而,如果操作328确定在完成先前操作327之后性能未被提高(示出为“否”),那么过程300进行到操作341。
在操作341中,传输(TX)波束形成至少对受影响的RU应用,使得天线权重适配滤波器衰减。在TX波束形成在操作341中执行之后,又一检查在操作342中执行,以确定性能是否因采取先前操作341中的动作而被提高。如果操作342确定性能已被适当提高(示出为“是”),那么过程300能够继续到操作343以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然而,如果操作342确定在完成先前操作341之后性能未被提高(示出为“否”),那么过程300进行到操作344。
随后,在操作344中,RU能够被指派给具有足够高的SNR的(多个)客户端,以使来自传输的前导码被可靠地检测。这些指派的RU来自包含受影响RU的子信道。在RU在操作344中指派之后,又一检查在操作345中执行,以确定性能是否被提高。如果操作345确定性能已被适当提高(示出为“是”),那么过程300能够继续到操作346以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然而,如果操作345确定性能通过先前操作344提高(示出为“否”),那么过程300进行到操作347。
在操作347中,检查被进行,以确定前导码打孔是否被启用。在前导码打孔被启用的情况下,那么该技术能够在操作348中通过PPDU调度方案适当地应用。前导码打孔允许AP避免在一个或多个次级子信道上进行传输,并且提供一种机制,允许接收器避免使用打孔子信道进行接收。由于前导码打孔仅适用于次级子信道,因此操作348还能够涉及AP首先确保其初级子信道不在信道的开始或结束处,因为在信道的开始/结束处的子信道是包含被衰减的(多个)RU的子信道;并且在它是边缘子信道的情况下使用标准技术来改变初级子信道。
具体地,在操作348中,前导码打孔被执行(例如由AP),使得衰减的RU所属的子信道被打孔。根据802.11ax标准,前导码打孔通过对HE-SIG-A1字段进行编程来对MU PPDU执行;并且通过编程HE-SIG-B字段中的RU分配子字段来指示要打孔的RU。针对MU-MIMO,前导码打孔能够通过对NDP通告帧的禁止子信道位图子字段进行编程来实现,使得客户端只对未被打孔的子通道提供反馈。通过使用前导码打孔,衰减子信道上的传输将被避免,从而减小带宽,并以补偿衰减的方式传输DL业务。
在前导码打孔未被启用的情况下,过程300无法在传输中使用前导码打孔。因此,过程300不执行前导码打孔,而是移动到另一PPDU调度技术被应用的操作390。操作390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参照回操作326,在检查确定传输是全带宽的情况下,那么过程300从操作330开始经过流程的另一分支。针对DL业务,所应用的特定PPDU调度方案能够通过增加信噪比(SNR)和/或降低业务的物理传输速率来减轻衰减,这允许使用更稳健的调制方案。如所示,操作330涉及将传输速率调整为较低值和/或增加传输功率以增加所有RU或子载波的SNR。换言之,在操作330中,PPDU的传输功率被增加,以增加净SNR,这可能会引起更好的符号译码。备选地,或者除了增加传输功率之外,操作330能够涉及降低由AP用于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速率。通过降低传输速率,更稳健的调制方案能够确保子帧误差(否则由衰减引起)被避免。
在所需限制内增加传输功率可以允许该方案避免将MCS速率降低到显著较低的值,从而可能实现最优性能。增加的SNR和/或降低的传输速率能够被应用于HE SU PPDU以及HEMU PPDU(OFDMA以及MIMO)。在MU-OFDMA的情况下,操作330中的技术能够仅被限于被衰减的边缘RU(或子载波)。针对DL-OFDMA传输,衰减的RU能够被指派给已知具有较高SNR的(多个)客户端。例如,从40dB SNR下降到34dB SNR仍可能产生足够的MCS以成功传输业务。因此,所选客户端能够基于SNR和字节数使用该衰减的RU。作为示例,客户端能够具有100字节和40dB SNR的短分组,因此使用较低的MCS不会显著影响其性能。
此后,过程300能够继续到操作340,其检查性能在先前操作330中是否通过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而被提高。在操作340确定性能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是”),这能够用作衰减已被成功校正的指示。因此,过程300能够移动到操作331以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否则,如果操作340确定性能未被提高(示出为“否”),那么过程300能够在操作360中将另一PPDU调度技术应用于DL业务,即,传输波束形成(TXBF)。在操作360中,传输波束形成被应用于天线权重,以适配滤波器的衰减。滤波器衰减能够被认为类似于频率选择性衰落(除了衰减发生在所有传输-接收(Tx-Rx)路径上,并且我们不会在接收器处获得分集增益来减轻它)。因此,传输波束形成可以被应用于来自AP的所有传输(包括SU),因为传输波束形成的探测过程将提供来自客户端的反馈,该反馈将结合Tx-Rx路径的衰减效应。将作为波束形成过程的结果获得的天线权重将适配滤波器衰减,从而改善(多个)衰减RU上的符号接收。该技术能够被应用于HE SU PPDU以及全带宽或部分带宽HE MU-MIMO PPDU。传输波束形成也能够适用于OFDMA和MIMO被结合使用的情况。
接下来,过程300能够继续到操作365,其检查性能在先前操作360中是否通过传输波束形成而被提高。在操作365确定性能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是”),这能够用作衰减已被成功校正的指示。因此,过程300能够移动到操作361以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备选地,如果操作365确定性能未被提高(示出为“否”),那么过程300能够将又一PPDU调度技术应用于DL业务。如所公开的,PPDU调度技术可以被进一步调谐,以便将具体方案应用于DL业务中的SU或MU帧。因此,操作385确定传输是SU还是MU(例如OFDMA或MIMO)。基于该确定,过程300能够继续以利用前导码打孔(在MU帧上)或减小传输带宽(在SU帧上)。
在DL业务在操作385中被检测为SU(示出为“SU”)的情况下,过程300移动到操作390。在操作390中,用于DL业务中的SU帧的传输的带宽被减小。操作390能够涉及将PPDU的带宽动态地减小到低于客户端的信道宽度的宽度。根据一些实施例,带宽可以被减小到信道宽度的主要一半。
另一方面,在MU帧在操作385中被检测到(示出为“MU”)的情况下,过程300移动操作395。在操作395中,在将该技术应用于DL业务之前,检查被执行,以确定前导码打孔是否被启用。针对DL上来自AP的MU传输,前导码打孔(802.11ax标准中包括的特征)可以被利用。操作395中的确定能够基于检查客户端的HEMAC能力和/或客户端的HE PHY能力的打孔前导码RX字段中的打孔探测支持比特的设置。如果前导码打孔未被启用(示出为“否”),如操作395所确定的,那么前导码打孔无法被使用。因此,过程300能够转到操作390,其将PPDU的带宽动态地减小到低于客户端的信道宽度的宽度(以类似于应用于SU帧的带宽减小的方式)。然后,过程300能够转到操作391以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随后,在带宽减小作为最后的PPDU调度技术对DL业务执行之后,过程300能够在操作397中结束。
参照回UL业务在操作325中确定的情况,过程300然后能够进行到操作335。UL业务能够是非基于触发的(诸如SU)或者基于触发的(TB)MU。在大多数情况下,HE TB PPDU能够使用UL MU-MIMO或UL MU-OFDMA或两者组合使用。如上面暗指的,所公开的PPDU调度技术能够被调谐,使得特定方案被应用于基于触发的(例如MU)帧,并且另一方案能够被应用于非基于触发的(例如SU)帧,其根据正被传递的业务类型优化PPDU调度方案。因此,操作335是确定UL业务是非基于触发的(例如SU)帧还是基于触发的(例如MU)帧的检查。通常,当操作335确定UL业务的非基于触发的帧时,那么过程300能够将带宽限制为PPDU调度方案。备选地,当操作335确定UL业务中的基于触发的帧时,过程300能够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
如果操作335确定UL业务中的基于触发的帧(示出为“TB”),则过程300进行到操作350,其中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被应用。如所看到的,操作350能够涉及将衰减的RU分配给具有较高SNR的客户端。在触发帧的情况下,操作350能够包括为具有较高SNR的客户端在UL目标RSSI子字段中编程较高值和/或在UL HE MCS子字段中编程较低速率。通过为基础触发帧中的UL目标RSSI子字段编程较高值,为TB MU PPDU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能够在操作330中实现。备选地或除此之外,操作350还能够涉及在基础触发帧的UL HE MCS子字段中编程较低速率。该目标是实现与先前针对DL业务情况解释的SNR和速率相同的最终效果。
接下来,过程300能够继续到操作375,其检查性能在先前操作350中是否通过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而被提高。在操作375确定性能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是”),这能够用作衰减已被成功校正的指示。因此,过程300能够移动到操作376以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否则,在操作375确定性能未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否”),这可以指示在操作350中应用的PPDU调度方案没有补偿衰减,并且性能仍然受到负面影响。因此,过程300继续到操作490,以便将又一PPDU调度方案应用于UL业务以解决衰减。
在操作377中,具有足够高的SNR以使来自传输的前导码被可靠地检测的RU被指派给客户端。具体地,这些RU从包含受影响RU的子信道指派。
再次,过程300在操作378中检查性能是否被提高。在操作378确定性能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是”),这能够用作衰减被操作377的动作成功校正的指示。因此,过程300能够移动到操作379以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否则,在操作378确定性能未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否”),这可以指示在操作350中应用的PPDU调度方案没有补偿衰减,并且性能仍然受到负面影响。因此,过程300继续到操作380,以便将又一PPDU调度方案应用于UL业务以解决衰减,即,带宽减小。
此后,在操作380中,过程300能够通过阻塞或者以其他方式完全丢弃它们来避免使用衰减的RU。例如,衰减的RU能够被分配给目标帧中的A1D12的保留值(对应于衰减的RU),或者UL带宽子字段可以被编程为使用比信道宽度更小的带宽,两者都有效地丢弃了衰减的RU。换言之,如果在UL业务中对TB MU帧的速率和UL RSSI进行编程无助于降低PER并提高性能(操作350),那么操作380能够应用更蛮力的方法来限制使用正在遭受衰减的RU。在一些实施例中,对AID12子字段进行编程涉及将基础触发中的RU的子字段编程为不对应于任何关联客户端的关联ID(AID)的保留值(例如2008至2044或2047至4094之间的任何值)。备选地,操作380能够涉及通过在基础触发帧的UL BW子字段中编程较低值来将UL业务中的MU PPDU的带宽限制为比客户端的信道宽度更小的宽度。由于这种方法减小了UL MU PPDU的总带宽,因此限制带宽可能被认为是蛮力,但在由于互操作性原因通过编程保留的AID12值来保留RU不可行的情况下将是有益的。过程300然后能够从操作380进行到操作397,从而结束过程300。
现在,参照回UL业务中的非基于触发的PPDU在操作335中确定的情况,过程300移动到操作345。在操作345中,来自客户端的UL速率适配的影响能够被评估。例如,针对HE SUPPDU,AP监测子帧误包率(PER)和由客户端侧的速率适配算法使用的速率,以确定它是否选择了适当的传输速率和/或传输功率来减轻由于衰减RU引起的符号误差。
接下来,过程300能够继续到操作355,其检查性能在先前操作345中是否基于评估的UL速率适配而被提高。在操作355确定性能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是”),这能够用作衰减已被成功校正的指示。因此,过程300能够移动到操作346以结束过程300,或者返回到操作3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否则,在操作355确定性能未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否”),这可以指示衰减没有得到适当补偿,并且对性能仍然存在负面影响。因此,过程300继续到操作370,以便将又一PPDU调度方案应用于UL业务以解决衰减。
随后,在操作370中,op模式通知能够被用于将操作信道宽度减小到一半,使得衰减的RU被避免。例如,通过传输从那时起限制所有PPDU的带宽的OMN(操作模式通知)动作帧,UL业务的SU PPDU能够被限制为比信道宽度小的带宽。因此,调整带宽之外的RU将被丢弃,并假设受影响的RU位于这些边缘带宽内,从而减轻衰减的负面影响。随后,过程300能够在操作397中结束。
应该理解的是,参照图3描述的上述PPDU调度技术适用于每个PPDU的基础,或者能够在任何时间点恢复,而不会使客户端失去连接性或经历业务中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虽然未在图3中示出,但是PPDU调度技术能够涉及仅将边缘RU用于属于接入类别(AC)的业务,该接入类别能够维持更高误差率,从而能够承受与衰减RU相关联的降级。例如,边缘RU只能够被指派给在较低QoS AC上具有业务的客户端,诸如尽力而为(BE)和后台(BK)AC。进一步地,针对从诸如语音(VO)和/或视频(VI)AC等更高QoS AC传输业务的客户端,边缘RU可以被避免。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PPDU调度技术能够基于频移动态地触发,并且能够响应于确定在滤波器的操作中不再检测到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而终止(例如滤波器返回到标称操作温度)。
尽管本文公开的上述DPD和PPDU调度技术适用于所有信道带宽以用于滤波器响应补偿,但从Wi-Fi-6E的角度来看,在160MHz信道中将看到实质性影响。如先前暗指的,160MHz信道(与较低带宽相比)将以高传输功率电平进行传输,并且可能将更宽的音调RU分配给高吞吐量要求的客户端。在一些情况下,在极端温度下,滤波器的TCF特点能够在4MHz至6MHz范围内使滤波器响应偏移。这可能会严重限制160MHz信道操作,从而通过使用较低带宽的信道强制降低吞吐量性能模式。在新兴的Wi-Fi标准中,这种性能问题将变得更加明显,诸如允许320MHz带宽的802.11be标准。因此,由本文公开的技术和系统实现的优点将减轻这些问题,在这种Wi-Fi系统中具有甚至更大的回报,同时提供灵活的信道指派和密度。
现在参照图4,示出了实现DPD和PPDU调度的过程400,特别是为了解决阻带的偏移。通常,过程400尝试在AP传输时限制或消除OOB发射。然而,当AP正在接收时,过程400确保接收不会被(多个)邻近信道中的传输所阻碍。因此,过程400最终检查OOB传输在传输(TX)分支上是否被充分减少(例如操作453至475),而不是检查接收(RX)分支的性能是否被提高(例如操作430至496)。
过程400开始于操作405。随后,在操作410中,PPDU调度过程400能够确定滤波器响应是否由于温度变化而偏移。检测到存在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示出为“是”)能够用作一些RU(通常是信道宽度边缘处的RU)经历一些衰减的指示。此后,PPDU调度过程400能够移动到操作415,以执行DPD技术来衰减OOB发射,从而解决阻带的偏移。DPD技术可以经由上面参照图1详细描述的无线电(包括前端)来实现。
备选地,如果操作410检测到滤波器的响应没有偏移(示出为“否”),那么过程400能够移动到操作411并结束过程400,或者返回到操作4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继续到操作420,过程400能够执行检查,以确定OOB RU在DPD技术被采用之后是否被充分衰减。当OOB RU没有被DPD技术适当衰减时,那么问题的可能性(诸如在同时操作的相邻信道中的敏感性降低)仍然存在。因此,在确定OOB RU没有以补偿阻带偏移的方式被充分衰减时,那么过程400能够继续PPDU调度作为辅助方法(或故障安全),以校正滤波器的响应偏移,这并没有被DPD技术完全校正。
否则,如果操作410确定OOB RU已经被适当地衰减,那么该确定指示先前操作415的DPD技术已经成功地补偿了温度敏感性引起的频率响应偏移。因此,过程400能够移动到操作421并结束过程400,或者返回到操作4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通常,操作425能够被认为是过程400的PPDU调度功能的开始。所公开的PPDU调度技术能够被配置为基于业务的方向(例如它是由AP传输还是接收)来应用特定的方案。通过专门针对正在传递的业务适配方案,过程400的PPDU调度方面能够被用于优化性能。特定的方案能够被应用于:1)下行业务,用于由AP传输的PPDU;以及2)上行业务,用于由AP接收的PPDU。如上面暗指的,过程400通常旨在确定在下行链路期间OOB传输是否被充分减少(例如操作453至475),而不是检查在上行链路期间性能是否被提高(例如操作430至496)。因此,在操作425中,检查被执行以确定AP是否正在传输帧或者AP是否正在接收帧,以分别区分DL业务和UL业务。UL业务能够是SU或基于触发的(TB)。TB PPDU能够使用UL MU-MIMO或UL MU-OFDMA或两者一起使用。
如果操作425确定AP正在接收帧,那么业务被认为是UL业务。利用UL业务,过程400继续到操作430,以开始被适用于UL业务的PPDU调度方案(流程图的右分支)。备选地,如果操作425确定AP正在传输帧,那么该业务被认为是DL业务,并且过程400继续到操作435以成为DL业务的PPDU调度方案(流程图的左分支)。
在操作435中,检查被执行,以确定包括DL业务的传输是全带宽还是部分带宽。在传输处于全带宽的情况下,过程400继续到操作440。例如,全带宽传输是SU或全带宽MU-MIMO。备选地,如果在检查操作435期间确定传输处于部分带宽,那么过程400移动到操作451。部分带宽传输能够包括MU-OFDMA或部分带宽MU-MIMO。
在操作435确定传输处于全带宽的情况下,那么过程400继续到操作440。在操作440中,(多个)边缘子载波的传输(TX)功率能够被降低。在一些情况下,操作440能够涉及降低整个信道宽度的TX功率。在操作440中降低传输功率之后,过程400转到操作445以检查该方法的有效性。
接下来,在操作445中,检查被执行,以确定OOB发射是否通过在先前操作440期间降低TX功率而被充分衰减。如果在操作445中认为OOB发射未被充分衰减(示出为“否”),那么在阻带中的偏移没有足够的补偿。因此,过程400能够在操作450中执行又一PPDU调度技术,以尝试补偿阻带偏移。备选地,如果操作445确定OOB RU已被适当地衰减(示出为“是”),那么该确定指示先前操作440的动作已成功补偿阻带偏移。因此,过程400能够移动到操作446并结束过程400,或者返回到操作4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在操作450中,用于传输到信道宽度的未影响部分的带宽被减小。操作450能够涉及确保初级子信道被包括在信道的未影响部分中。随后,过程400能够从操作450移动到操作497,从而结束过程400。
现在参照回操作435,当检查确定传输处于部分带宽时,那么过程400继续到操作451。在操作451中,传输(TX)功率被降低,但尤其仅针对边缘RU。
此后,在操作455中,检查被执行,以确定OOB发射是否通过在先前操作451期间降低TX功率而被充分衰减。如果在操作455中认为OOB发射未被充分衰减(示出为“否”),那么在阻带中的偏移没有足够的补偿。因此,过程400能够在操作460中执行又一PPDU调度技术,以尝试补偿阻带偏移。备选地,如果操作455确定OOB RU已被适当地衰减,那么该确定指示先前操作451的动作已成功补偿阻带偏移。因此,过程400能够移动到操作456并结束过程400,或者返回到操作4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随后,在操作460中,RU能够被指派给具有足够高的SNR的(多个)客户端,以使来自传输的前导码被可靠地检测,即使在TX功率被进一步降低时。这些指派的RU来自包含受影响RU的子信道。在RU在操作360中指派之后,又一检查在操作465中执行,以确定OOB发射是否已被充分衰减。如果操作365确定OOB发射已经被适当地衰减(示出为“是”),那么过程400能够继续到操作446以结束过程400,或者返回到操作4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然而,如果操作445确定OOB发射未被先前操作460适当地衰减(示出为“否”),那么过程400进行到操作470。
在操作470中,检查被进行,以确定前导码打孔是否被启用。在前导码打孔被启用的情况下,那么该技术能够在操作475中通过PPDU调度方案适当地应用。前导码打孔允许AP避免在一个或多个次级子信道上进行传输,并且提供一种机制,允许接收器避免使用打孔子信道进行接收。由于前导码打孔仅适用于次级子信道,因此操作475还能够涉及AP首先确保其初级子信道不在信道的开始或结束处,因为在信道的开始/结束处的子信道是包含被衰减的(多个)RU的子信道;并且在它是边缘子信道的情况下使用标准技术来改变初级子信道。在前导码打孔通过操作475执行之后,过程400能够进行到操作497,从而结束过程400。
在前导码打孔未被启用的情况下,过程400无法在传输中使用前导码打孔。因此,过程400不执行前导码打孔,而是移动到操作450,其中另一PPDU调度技术被应用(即,将带宽减小到信道的未影响部分)。
参照回UL业务在操作425中确定的情况,过程400然后能够进行到操作430。UL业务能够是非基于触发的(非TB)(诸如SU)或者基于触发的(TB)MU。如上面暗指的,所公开的PPDU调度技术能够被调谐,使得特定方案被应用于基于触发的(例如MU)帧,并且另一方案能够被应用于非基于触发的(例如SU)帧,其根据正被传递的业务类型优化PPDU调度方案。因此,操作430是确定UL业务是非基于触发的(例如SU)帧还是基于触发的(例如MU)帧的检查。通常,当操作430确定UL业务的非基于触发的帧时,那么过程400能够将带宽限制为PPDU调度方案。备选地,当操作430确定UL业务中的基于触发的帧时,过程400能够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
如果操作430确定UL业务中的基于触发的帧(示出为“TB”),则过程400进行到操作436,其中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被应用。如所看到的,操作436能够涉及将衰减的RU分配给具有较高SNR的客户端。在触发帧的情况下,操作436能够包括为具有较高SNR的客户端在UL目标RSSI子字段中编程较高值和/或在UL HE MCS子字段中编程较低速率。通过为基础触发帧中的UL目标RSSI子字段编程较高值,为TB MU PPDU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能够在操作436中实现。备选地或除此之外,操作436还能够涉及在基础触发帧的UL HE MCS子字段中编程较低速率。
接下来,过程400能够继续到操作491,其检查性能在先前操作436中是否通过增加SNR和/或降低传输速率而被提高。在操作491确定性能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是”),这能够用作衰减已被成功校正的指示。因此,过程400能够移动到操作492以结束过程400,或者返回到操作4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否则,在操作491确定性能未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否”),这可以指示在操作436中应用的PPDU调度方案没有补偿阻带偏移,并且性能仍然受到负面影响。因此,过程400继续到操作493,以便将又一PPDU调度方案应用于UL业务以解决衰减。
在操作493中,即使在传输(TX)功率被进一步降低时,具有足够高的SNR以使来自传输的前导码被可靠地检测的RU也被指派给客户端。具体地,这些RU从包含受影响RU的子信道指派。
再次,过程400在操作494中检查性能是否被提高。在操作494确定性能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是”),这能够用作阻带偏移被操作493的动作成功校正的指示。因此,过程400能够移动到操作495以结束过程400,或者返回到操作4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否则,在操作400确定性能未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否”),这可以指示在操作493中应用的PPDU调度方案没有补偿阻带偏移,并且性能仍然受到负面影响。因此,过程400继续到操作496,以便将又一PPDU调度方案应用于UL业务以解决衰减,即,带宽减小。
此后,在操作496中,过程400能够通过阻塞或者以其他方式完全丢弃它们来避免使用衰减的RU。例如,衰减的RU能够被分配给目标帧中的A1D12的保留值(对应于衰减的RU),或者UL带宽子字段可以被编程为使用比信道宽度更小的带宽,两者都有效地丢弃了衰减的RU。过程400然后能够从操作496进行到操作497,从而结束过程400。
现在,参照回UL业务中的非基于触发的PPDU在操作430中确定的情况,过程400移动到操作480。在操作380中,来自客户端的UL速率适配的影响能够被评估。例如,针对HE SUPPDU,AP监测子帧误包率(PER)和由客户端侧的速率适配算法使用的速率,以确定它是否选择了适当的传输速率和/或传输功率来减轻由于衰减RU引起的符号误差。
接下来,过程400能够继续到操作485,其检查性能在先前操作480中是否基于评估的UL速率适配而被提高。在操作485确定性能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是”),这能够用作衰减已被成功校正的指示。因此,过程400能够移动到操作486以结束过程400,或者返回到操作405来以迭代方式重新开始该过程。
否则,在操作485确定性能未被提高的情况下(示出为“否”),这可以指示阻带偏移没有得到适当补偿,并且对性能仍然存在负面影响。因此,过程400继续到操作490,以便将又一PPDU调度方案应用于UL业务以解决衰减。
随后,在操作490中,op模式通知能够被用于减小操作信道宽度,使得衰减的RU被避免。例如,通过传输从那时起限制所有PPDU的带宽的OMN(操作模式通知)动作帧,UL业务的SU PPDU能够被限制为宽度比信道宽度小的带宽。因此,调整带宽之外的RU将被丢弃。随后,过程400能够在操作497中结束。
图5描绘了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的示例计算机系统500的框图。计算机系统500包括总线502或用于传递信息的其他通信机制、与总线502耦合以用于处理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504。(多个)硬件处理器504可以例如是一个或多个通用微处理器。
计算机系统500还包括耦合至总线502的主存储器506,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缓存和/或其他动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信息和要由处理器504执行的指令。主存储器506也可以被用于在要由处理器504执行的指令的执行期间存储临时变量或其他中间信息。当被存储在处理器504可访问的存储介质中时,这种指令使计算机系统500成为专用机器,该专用机器被定制为执行在这些指令中指定的操作。
计算机系统500还包括耦合至总线502的只读存储器(ROM)508或其他静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静态信息和处理器504的指令。诸如磁盘、光盘或USB拇指驱动器(闪存驱动器)等存储设备510被提供并耦合至总线502,用于存储信息和指令。
计算机系统500可以经由总线502被耦合至显示器512,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或触摸屏),用于向计算机用户显示信息。包括字母数字键和其他键的输入设备514被耦合至总线502,用于将信息和命令选择传递给处理器504。另一类型的用户输入设备是光标控件516,诸如鼠标、轨迹球或光标方向键,用于将方向信息和命令选择传递给处理器504并且控制显示器512上的光标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光标控件相同的方向信息和命令选择可以经由在没有光标的情况下接收触摸屏上的触摸来实现。
计算系统500可以包括用于实现GUI的用户界面模块,该GUI可以作为由(多个)计算设备执行的可执行软件代码被存储在海量存储设备中。通过示例,该模块和其他模块可以包括组件,诸如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和任务组件、过程、功能、属性、程序、子例程、程序代码段、驱动器、固件、微码、电路系统、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格、阵列和变量。
通常,如本文使用的,词语“组件”、“引擎”、“系统”、“数据库”、“数据存储库”等能够指代在硬件或固件中实施的逻辑,或者指代软件指令的集合,可能具有条目和出口点,以诸如例如Java、C或C++等编程语言编写。软件组件可以被编译并链接到可执行程序中,安装在动态链接库中或者可以用解释编程语言(诸如例如BASIC、Perl或Python)编写。要了解,软件组件可以从其他组件或者从它们自身可调用,和/或可以响应于检测到的事件或中断而调用。被配置用于在计算设备上执行的软件组件可以被设置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诸如压缩盘、数字视频盘、闪存驱动器、磁盘或者任何其他有形介质,或者作为数字下载提供(并且最初可以以在执行之前需要安装、解压或解密的压缩或可安装格式存储)。这种软件代码可以部分或完全地被存储在执行计算设备的存储器设备上,以由计算设备执行。软件指令可以被嵌入在固件中,诸如EPROM。要进一步了解的是,硬件组件可以包括连接的逻辑单元,诸如门和触发器,和/或可以包括可编程单元,诸如可编程门阵列或处理器。
计算机系统500可以使用定制的硬连线逻辑、一个或多个ASIC或FPGA、固件和/或程序逻辑来实现本文描述的技术,该程序逻辑与计算机系统组合使计算机系统500成为专用机器,或者将其编程为专用机器。根据一个实施例,响应于(多个)处理器504执行主存储器506中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序列,本文的技术由计算机系统500执行。这种指令可以从诸如存储设备510等另一存储介质被读取到主存储器506中。主存储器506中所包含的指令序列的执行使(多个)处理器504执行本文描述的过程步骤。在替代实施例中,硬连线电路系统可以代替软件指令或者与其组合使用。
本文使用的术语“非瞬态介质”和类似术语指的是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任何介质,该指令使机器以具体方式操作。这种非瞬态介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介质和/或易失性介质。非易失性介质包括例如光盘或磁盘,诸如存储设备510。易失性介质包括动态存储器,诸如主存储器506。非瞬态介质的常见形式例如包括软盘、柔性盘、硬盘、固态驱动器、磁带或任何其他磁性数据存储介质、CD-ROM、任何其他光学数据存储介质、具有孔图案的任何物理介质、RAM、PROM和EPROM、闪存EPROM、NVRAM、任何其他存储器芯片或磁带盒及其联网版本。
非瞬态介质不同于传输介质,但是可以与传输介质结合使用。传输介质参与在非瞬态介质之间传送信息。例如,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电缆、铜线和光纤,包括构成总线502的电线。传输介质还能够采用声波或光波的形式,诸如在无线电波和红外数据通信期间生成的那些。
计算机系统500还包括耦合至总线502的通信接口518。网络接口518提供与被连接至一个或多个本地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网络链路的双向数据通信耦合。例如,通信接口518可以是集成服务数字网络(ISDN)卡、电缆调制解调器、卫星调制解调器或用于提供与对应类型的电话线的数据通信连接的调制解调器。作为另一示例,网络接口518可以是局域网(LAN)卡,以提供与兼容LAN(或与WAN通信的WAN组件)的数据通信连接。无线链路也可以被实现。在任何这种实现中,网络接口518发送和接收电信号、电磁信号或光学信号,其携带表示各种类型的信息的数字数据流。
网络链路通常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向其他数据设备提供数据通信。例如,网络链路可以通过本地网络提供与主机或由互联网服务提供方(ISP)操作的数据设备的连接。ISP进而通过现在通常称为“互联网”的全球分组数据通信网络来提供数据通信服务。本地网络和互联网都使用携带数字数据流的电信号、电磁信号或光学信号。通过各种网络的信号以及在网络链路上并且通过通信接口518的信号(将数字数据携带到计算机系统500并且从计算机系统500携带数字数据)是示例形式的传输介质。
计算机系统500能够通过(多个)网络、网络链路和通信接口518发送消息,并且接收包括程序代码的数据。在互联网示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互联网、ISP、本地网络和通信接口518来传输所请求的应用程序的代码。
接收到的代码可以在被接收到时由处理器504执行,和/或被存储在存储设备510或其他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以供稍后执行。
先前章节中描述的过程、方法和算法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实施在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或包括计算机硬件的计算机处理器执行的代码组件中,并且由其完全或部分地自动化。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处理器还可以操作,以在“云计算”环境中或者作为“软件即服务”(SaaS)支持相关操作的执行。过程和算法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在专用电路系统中实现。上述各种特征和过程可以彼此独立地使用,或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不同的组合和子组合旨在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某些方法或过程框可以在一些实现中省略。本文描述的方法和过程也不被限于任何特定的顺序,并且与其相关的框或状态能够以适当的其他顺序执行,或者可以被并行执行,或者以某种其他方式执行。框或状态可以被添加到所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或者从所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移除。特定操作或过程的执行可以被分布在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处理器中,不仅驻留在单个机器内,也跨多个机器部署。
如本文使用的,电路可以利用任何形式的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控制器、ASIC、PLA、PAL、CPLD、FPGA、逻辑组件、软件例程或其他机制可以被实现以组成电路。在实现中,本文描述的各种电路可以被实现为离散电路,或者所描述的功能和特征能够在一个或多个电路之间部分或全部地共享。尽管各种特征或功能性元件可以作为单独的电路单独描述或要求保护,但这些特征和功能性能够在一个或多个公共电路之间共享,并且这种描述不应要求或暗示需要单独的电路来实现这种特征或功能性。在电路全部或部分地使用软件实现的情况下,这种软件能够被实现为与能够执行相对于其描述的功能性的计算或处理系统一起操作,诸如计算机系统500。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或者”可以以包括性或排他性意义解释。而且,单数形式的资源、操作或结构的描述不应被读取为排除复数形式。除非另有具体规定或者在上下文内以其他方式理解为使用,否则条件语言(诸如“能够”、“可以”、“可能”或“可以”)通常旨在传达某些实施例包括而其他实施例不包括某些特征、元素和/或步骤。
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否则本文档中使用的术语和短语及其变型应被解释为开放式而非限制性的。诸如“常规的”、“传统的”、“正常的”、“标准的”、“已知的”和类似含义的术语等形容词不应被解释为将所描述的项目限制在给定的时间段或限制为给定时间可用的项目,但应该被读取为涵盖现在或将来任何时间可能可用或已知的常规的、传统的、正常的或标准的技术。在一些实例中,诸如“一个或多个”、“至少”、“但不限于”或其他类似短语等扩展词和短语的存在不应被读取为意味着在可能没有这种扩展短语的情况下打算或需要更窄的情况。

Claims (20)

1.一种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确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是否已被偏移,其中所述滤波器是网络设备的组件,以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传递数据帧;
响应于确定所述滤波器的所述频率响应已被偏移,对输入到所述滤波器中的信号应用数字预失真,以补偿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偏移;
确定所述数字预失真是否已经补偿了所述滤波器的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偏移;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预失真尚未补偿所述滤波器的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偏移,对由所述网络设备传递的所述数据帧应用至少一种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调度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其中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偏移响应于所述滤波器的阻带的偏移而与来自边缘资源单元的高级带外发射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数字预失真对边缘资源单元应用衰减,以补偿所述滤波器的阻带的所述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被编程为执行其他操作,所述其他操作包括:
确定由所述网络设备传递的所述数据帧是否与上行业务或下行业务相关联;
响应于确定由所述网络设备传递的所述数据帧与下行业务相关联,确定所述下行业务的传输是处于部分带宽还是全带宽;
响应于确定所述下行业务的所述传输处于全带宽,降低所述边缘子载波或所述整个信道宽度中的至少一个的传输功率;
响应于降低所述边缘子载波的所述传输功率,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是否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未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将用于所述下行业务的传输的所述带宽减小到信道宽度的未影响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被编程为执行其他操作,所述其他操作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下行业务的所述传输处于部分带宽,降低边缘资源单元的传输功率;
响应于降低所述边缘资源单元的所述传输功率,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是否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未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从包括所述边缘资源单元的子信道将其他资源单元指派给客户端,其中所指派的所述资源单元被确定为具有信噪比SNR,使得传输功率被降低,并且来自所述下行业务的所述传输的前导码仍然可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被编程为执行其他操作,所述其他操作包括:
响应于从包括所述边缘资源单元的所述子信道将资源单元指派给客户端,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是否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
响应于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未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确定前导码打孔是否被启用;以及
响应于确定前导码打孔被启用,对包括所述边缘资源单元的子信道进行打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其中对所述子信道进行打孔包括:
确定初级子信道是否是要被打孔的所述子信道;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初级子信道是要被打孔的所述子信道,使得不同子信道能够在打孔之前充当新的初级子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被编程为执行其他操作,所述其他操作包括:
响应于确定由所述网络设备传递的所述数据帧与上行业务相关联,确定所述上行业务是包括基于触发的PPDU还是非基于触发的PPDU;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上行业务包括基于触发的PPDU,将所述边缘资源单元分配给与较高信噪比SNR相关联的客户端;
响应于将所述边缘资源单元分配给与较高SNR相关联的客户端,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是否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未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从包括所述边缘资源单元的子信道将所述其他资源单元指派给客户端,其中所指派的所述资源单元被确定为具有信噪比SNR,使得传输功率被降低,并且来自所述下行业务的所述传输的前导码仍然可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被编程为执行其他操作,所述其他操作包括:
响应于将所述边缘资源单元分配给与较高SNR相关联的客户端,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是否被衰减以补偿所述阻带的所述偏移;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未被衰减以补偿阻带的所述偏移,将所述基于触发的PPDU的带宽减小到低于信道宽度的宽度,或者丢弃边缘资源单元以补偿所述阻带的所述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被编程为执行其他操作,所述其他操作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上行业务包括非基于触发的PPDU,评估客户端对上行速率适配的影响;
响应于评估客户端对所述上行速率适配的所述影响,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是否被衰减以补偿所述阻带的所述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被编程为执行其他操作,所述其他操作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边缘资源单元未被衰减以补偿所述阻带的所述偏移,减小操作信道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其中减小所述操作信道的所述宽度避免包括所述边缘资源单元的子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其中减小所述操作信道的所述宽度包括op模式通知。
13.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无线电;
第二无线电,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和所述第二无线电并置,并且在不同的Wi-Fi频带中操作;以及
耦合至所述第一无线电的第一前端;以及
耦合至所述第二无线电的第二前端,其中所述第一前端和所述第二前端中的每个前端包括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滤波器,其支持在不同的Wi-Fi频带中操作的所述第一无线电和所述第二无线电之间的频域共存;以及
耦合器,其允许向相应的所述第一无线电或所述第二无线电进行反馈,所述反馈与由相应的所述第一无线电或所述第二无线电对输入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滤波器中的信号应用的数字预失真相关联,其中所述数字预失真补偿所述一个或多个滤波器的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温度敏感性引起的偏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DPD电路系统还包括:
功率放大器PA;并且
其中所述耦合器被耦合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滤波器的输出与天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滤波器的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温度敏感性引起的偏移响应于所述滤波器的阻带的偏移而与边缘资源单元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数字预失真对所述边缘资源单元应用衰减,以补偿所述滤波器的所述阻带的所述偏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设备,还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基于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滤波器相关联的频率温度系数TCF,确定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温度敏感性引起的偏移量;以及
确定要由所述第一无线电或所述第二无线电应用的预衰减的量,以补偿所确定的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温度敏感性引起的偏移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和所述第二无线电在5GHzWi-Fi频带和6GHz Wi-Fi频带中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滤波器通过将所述5GHzWi-Fi频带和所述6GHz Wi-Fi频带中的干扰通带拆分为窄子带来实现频域共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和所述第二无线电补偿影响所述窄子带的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温度敏感性引起的偏移。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是无线接入点WAP。
20.一种方法,包括:
确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是否已被偏移,其中所述滤波器是网络设备的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传递数据帧的组件,并且频率响应偏移包括所述滤波器的阻带的偏移;
响应于确定所述滤波器的所述频率响应已被偏移,对输入到所述滤波器中的信号应用数字预失真,以补偿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偏移;
确定所述数字预失真是否已经补偿了所述滤波器的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偏移;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预失真尚未补偿所述滤波器的所述频率响应中的所述偏移,对由所述网络设备传递的所述数据帧应用至少一种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调度方案。
CN202111244732.1A 2021-04-30 2021-10-26 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52773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245,866 2021-04-30
US17/245,866 US11606228B2 (en) 2021-04-30 2021-04-30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ilter frequency response shift compensation for WLAN traffic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7319A true CN115277319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600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4732.1A Pending CN115277319A (zh) 2021-04-30 2021-10-26 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606228B2 (zh)
CN (1) CN115277319A (zh)
DE (1) DE1020211272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89316A1 (en) * 2021-12-10 2023-06-15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error in unused tones in partial bandwidth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1638A1 (en) * 2003-12-29 2005-06-30 Moshe Haiut Device and method of measuring frequency domain response in RF modulator
CN1759583A (zh) * 2003-03-12 2006-04-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i/q失配补偿方案的收发信机
CN101547011A (zh) * 2008-03-25 2009-09-30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式补偿滤波器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CN115277320B (zh) * 2021-04-30 2023-08-04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4612B2 (en) * 2002-07-20 2006-04-25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pre-distortion of a power amplifier
US8294605B1 (en) 2009-12-16 2012-10-23 Syntropy Systems, Llc Conversion of a discrete time quantized signal into a continuous time, continuously variable signal
EP2421171B1 (en) 2010-08-17 2015-10-14 Broadcom Corporation WiMAX/WiFi coexistence
US8891715B2 (en) 2011-02-16 2014-11-18 Analog Devices, Inc. Digital pre-distortion
US9680497B2 (en) 2014-03-26 2017-06-13 Syntropy Systems, Llc Conversion of a discrete-time quantized signal into a continuous-time, continuously variable signal
US8493907B2 (en) 2011-06-29 2013-07-23 Broadcom Corporation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scheme in scheduled based wireless system
US10153812B2 (en) * 2015-02-10 2018-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bandwidth modes
US9762266B2 (en) 2015-03-25 2017-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correc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transceiver
US20160380681A1 (en) 2015-06-25 2016-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plified multi-band/carrier carrier aggregation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based on frequency-shifted antennas
US10263602B2 (en) * 2016-12-21 2019-04-16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ur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 with temperature sensor
US10469109B2 (en) 2017-09-19 2019-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distortion for transmitter with array
US10840957B2 (en) 2018-08-21 2020-11-1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coexistence management based on digital observation data
US11558079B2 (en) 2019-01-15 2023-01-1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coexistence
US10998615B1 (en) 2019-04-12 2021-05-04 Sonos, Inc. Spatial antenna diversity techniques
US20210289500A1 (en) 2020-03-13 2021-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phy) packet design for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limi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583A (zh) * 2003-03-12 2006-04-1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i/q失配补偿方案的收发信机
US20050141638A1 (en) * 2003-12-29 2005-06-30 Moshe Haiut Device and method of measuring frequency domain response in RF modulator
CN101547011A (zh) * 2008-03-25 2009-09-30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式补偿滤波器的通讯装置及其方法
CN115277320B (zh) * 2021-04-30 2023-08-04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CORPORATION: "LTE and ISM band coexistence consideration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71 R2-104914, 27 August 2010 (2010-08-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06228B2 (en) 2023-03-14
US20230179449A1 (en) 2023-06-08
US20220353110A1 (en) 2022-11-03
DE102021127239A1 (de)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0822B2 (en) Uplink grant management for LT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818060B2 (en)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ing component carriers
US8958376B2 (en)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and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907572B2 (en) Collocated radio coexistence method
US8477860B2 (en) OFDM signal reception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EP1761095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3402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interferences between a wideband device and a narrowband device interfering with the wideband device
US82384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interferences between a wideband device and a narrowband interferer
US20120076056A1 (en) OFDMA Scheduling Method for Avoiding Leakage at the Mobile Stations
CN110999364A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9167581B2 (en) Base station
CN115277320B (zh) 用于wlan业务的滤波器频率响应偏移补偿的方法和系统
US8619885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99242A (zh)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2023017944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ilter frequency response shift compensation for wlan traffic
US20190098637A1 (en)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quality betwee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2152652B (zh) 通信装置及用于减轻通信装置中的干扰的方法
JP200501236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4028390A1 (e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WO2024012997A1 (e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