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6809A -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6809A
CN115276809A CN202110484344.4A CN202110484344A CN115276809A CN 115276809 A CN115276809 A CN 115276809A CN 202110484344 A CN202110484344 A CN 202110484344A CN 115276809 A CN115276809 A CN 115276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optical
modulated
electrical signal
ini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434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远兵
李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43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680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5997 priority patent/WO20222275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6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68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01Structural aspects
    • H04B10/503Laser transmitters
    • H04B10/505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 H04B10/5051Laser transmitters using external modulation using a series, i.e. cascade, combination of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64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其能够放大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消光比。所述方法包括:激光器根据初始电信号向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所述调制器在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所述调制器向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所述光放大器在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

Description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网络应用的快速普及,用户对光纤通信的带宽需求不断增长。光纤通信网络包括光发送设备和光接收设备,光发送设备所包括的光模块能够向光接收设备发送光信号,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以图1所示为例,光发送设备100包括电吸收调制器激光器(electro-absorptionmodulated laser,EML)101。该EML101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为提高EML101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则EML101的出光端集成一个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amplifier,SOA)102,该SOA102用于对EML101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放大。
但是,SOA102对来自EML101的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放大的过程中,需要对SOA102注入较大的电流才能满足光发送设备100对光信号的光功率大小的需求。SOA102在较大的电流的作用下,会产生光学灾变损伤(catastrophic optical damage,COD),该COD会对EML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其能够放大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消光比。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激光器根据初始电信号向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所述调制器在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所述调制器向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所述光放大器在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
可见,因通过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均对来自激光器的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提高了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以及光功率,降低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误码率和抖动,提高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信号质量。
而且调制器对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消光比可比较小,且光放大器对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消光比也可以比较小,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为调制器调制的消光比和光放大器调制的消光比叠加而成,使得即便调制器对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消光比比较小,且光放大器对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消光比也比较小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比较大的目的,从而使得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均可在较小的电流下进行调制,有效地降低了调制器所接收到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光放大器所接收到的第二调制电信号的电流的大小,有效地降低了调制器和光放大器的插入损耗和调制损耗。
因光放大器可以在接收到电流值比较小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的情况下,实现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比较大的消光比,有效地降低了注入至光放大器的电流密度,避免了光信号出现光学灾变损伤的情况,提高了光芯片的可靠性。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为所述初始光信号的信号周期的一半。
可见,本方面所示在所述预设阈值为所述初始光信号的信号周期的一半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了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以及光功率,降低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误码率和抖动,提高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信号质量。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器根据初始电信号向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激光器接收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初始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所述激光器在所述直流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以获取所述初始光信号。
可见,因激光器所接收到的为直流电信号,激光器在直流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不会引入频率啁啾,以使激光器作为光源,适合高速、长距离传输,是高速光通信的理想光源。而且因通过外置于激光器的调制器和光放大器进行调制,可保证光信号的调制过程不会对激光器的工作造成干扰,保证了激光器所输出的初始光信号的波长的稳定和速率。而且因激光器无需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则激光器的腔长可缩短,有效地降低了光信号的封装难度和成本。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器根据初始电信号向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激光器接收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调制速率相等;所述激光器在所述初始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调制以生成调制后的所述初始光信号。
可见,因能够通过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均进行调制,以提高了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以及光功率,降低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误码率和抖动,提高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信号质量。而且为实现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激光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可比较小,调制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可比较小,且光放大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也可以比较小,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为激光器调制的消光比、调制器调制的消光比和光放大器调制的消光比叠加而成,有效地降低了激光器所接收到的初始电信号、调制器所接收到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光放大器所接收到的第二调制电信号的电流的大小,有效地降低了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的插入损耗和调制损耗。
而且因激光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可比较小,调制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可比较小,且光放大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也可以比较小,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为激光器调制的消光比、调制器调制的消光比和光放大器调制的消光比叠加而成,可见,即便在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的消光比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保证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有效地降低了激光器所接收到的初始电信号、调制器所接收到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光放大器所接收到的第二调制电信号的电流的大小,有效地降低了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的插入损耗和调制损耗。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具有第一波形,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具有第二波形,所述第一波形的变化趋势和所述第二波形的变化趋势相同或近似相同。
可见,在所述第一波形的变化趋势和所述第二波形的变化趋势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降低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误码率和抖动,提高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信号质量。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电驱动模块向所述激光器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电驱动模块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所述电驱动模块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电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驱动器,第二电驱动器以及第三电驱动器,所述第一电驱动器与激光器连接,所述第二电驱动器与调制器连接,所述第三电驱动器与光放大器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激光器接收来自第一电驱动器的初始电信号,所述调制器接收来自第二电驱动器的第一调制电信号,所述光放大器接收来自第三电驱动器的第二调制电信号。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电驱动模块包括第四电驱动器和第五电驱动器,所述第四电驱动器和所述激光器连接,所述第五电驱动器和所述调制器和所述光放大器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激光器接收来自第四电驱动器的初始电信号,所述调制器接收来自第五电驱动器的第一调制电信号,所述光放大器接收来自第五电驱动器的第二调制电信号。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电驱动器和所述调制器之间连接电分路器,所述第五电驱动器和所述光放大器之间连接所述电分路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分路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五电驱动模块的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划分所述调制电信号以形成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为同源电信号。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电驱动模块包括第六电驱动器,所述第六电驱动器和所述激光器、所述调制器和所述光放大器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激光器接收来自第六电驱动器的初始电信号,所述调制器接收来自第六电驱动器的第一调制电信号,所述光放大器接收来自第六电驱动器的第二调制电信号。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电驱动器和所述调制器、所述激光器以及所述光放大器之间连接电分路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分路器接收来自所述第六电驱动模块的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划分所述调制电信号以形成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激光器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为同源电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芯片,所述光芯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所述激光器用于根据初始电信号向所述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所述调制器用于在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所述调制器用于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所述光放大器用于在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
本方面所示的光芯片的有益效果的说明,请详见第一方面所示,具体不做赘述。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初始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在所述直流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以获取所述初始光信号。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调制速率相等;在所述初始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调制以生成调制后的所述初始光信号。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器、所述调制器以及所述光放大器为单片集成结构。
基于第二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激光器为分直接调制激光器DFB、或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BR激光器、或法布里-珀罗FP激光器、或分布反馈激光器,或外腔激光器;所述调制器为电吸收调制器,或微环调制器,或马赫曾德光调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激光器、所述调制器以及所述光放大器连接的电驱动模块;所述电驱动模块用于向所述激光器发送初始电信号,并用于向所述调制器发送第一调制电信号,并用于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第二调制电信号;所述激光器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信号向所述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所述调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所述调制器用于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所述光放大器用于在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
本方面所示的光模块的有益效果的说明,请详见第一方面所示,具体不做赘述。
基于第三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电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驱动器,所述至少一个电驱动器用于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基于第三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电分路器,所述电分路器与所述电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分路器还分别与所述调制器和所述光放大器连接,所述电分路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电驱动模块的调制电信号;划分所述调制电信号以形成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基于第三方面,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电分路器,所述电分路器与所述电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分路器还分别与所述激光器、所述调制器和所述光放大器连接,所述电分路器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电驱动模块的调制电信号;划分所述调制电信号以形成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向所述激光器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发射组件,所述光发射组件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光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网络设备,所述光网络设备包括如第三方面所示的光模块。
附图说明
图1已有方案所提供的光发送设备的结构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通信网络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网络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模块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芯片沿第一方向的一种实施例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芯片的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的第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8a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模块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8b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模块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眼图的第一种实施例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眼图的第二种实施例示例图;
图1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的第二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模块的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图1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眼图的第三种实施例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更好的理解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光芯片、光模块以及光发送设备,以下结合图2所示对本申请所应用的光纤通信网络进行说明。其中,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纤通信网络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由图2所示可知,本申请以光纤通信网络为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系统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PON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210,OLT210用于为光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k,OAN)提供网络侧接口。OLT210连接上层的网络侧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下层连接一个或者多个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
ODN分为三部分,分光器221、连接在OLT210和分光器221之间的主干光缆222,连接在分光器221和ONU230之间的分支光缆223。其中,所述主干光缆222用于实现所述OLT210和所述分光器221之间的光信号的传输,所述分支光缆223用于实现所述分光器221和所述ONU230之间的光信号的传输。
在OLT210需要向ONU230传输下行光信号时,ODN将来自OLT210的下行光信号通过分光器221传输到各个ONU。同样地,在ONU230需要向OLT210传输上行光信号时,ODN将来自ONU230的上行光信号,通过分光器221汇聚后传输到OLT210。
ONU230为OAN提供用户侧接口,同时与ODN相连。如果ONU230同时提供用户端口功能,如ONU提供以太网(Ethernet)用户端口或者传统电话业务(plain old telephoneservice,POTS)用户端口,则称为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ONT)。本申请将ONU或ONT统一称为光网络单元ONU。
以下对本申请的应用场景进行可选地说明:在PON向更高的带宽升级的过程中,例如,PON由千兆无源光网络(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向XG无源光网络(10-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10GPON)升级。在GPON向10GPON升级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网络平滑升级,降低PON的建设成本,则能够兼容GPON和10GPON的组合无源光网络(Combo PON)随之出现。
Combo PON可重用现有PON的网络架构,避免对现有的PON的网络架构的改动和额外的机房空间占用,实现规模快速部署,客户运维非常容易。在Combo PON中,一个重要的需求是所发射的光信号的具有高速和高功率的性能。为实现这一需求,已有的PON提供了直接调制激光器(direct modulated laser,DML)和外调制半导体激光器两种方案。
其中,DML是指通过改变注入至DML的调制电流来调制DML的输出光功率,DML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成本低廉。同时,由于DML具备高功率输出且功耗较低的优点,能够降低DML的封装要求。但是,注入DML的调制电流会引起DML的源层折射率的变化,导致光的相位受到调制,从而使工作频率展宽,即存在较大的频率啁啾,而随着调制速率的提高,啁啾现象愈加严重,传输光脉冲色散损耗大,从而限制信号的传输距离。另一方面,DML最高调制速率受限于载流子和光子之间的张弛振荡(relaxation oscillation)。因此,DML适合于消光比小,色散较小,传输距离较短的光纤通信网络。可见,DML无法应用至消光比要求大,色散较大,而且传输距离比较远的场景。
外调制半导体激光器是指,将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直接耦合至外调制器中,调制信号加载在外调制器上。利用外调制器的声光、电光效应使外调制器输出的调制光信号的强度等参数随调制信号变化。由于激光器工作在直流状态下,因此激光器输出的光信号的频率啁啾小,可见,外调制半导体激光器是适合于高速、长距离传输,是高速光通信系统的理想光源。已有的外调制半导体激光器,为满足光发送设备所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较大的需求,则可参见图1所示,需要在SOA注入较大的电流,从而会产生COD。
基于上述缺陷,申请所提供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光芯片、光模块以及光发送设备,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输出的光信号的光功率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效地避免COD,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DML啁啾较大,从而能够有效地满足高带宽(如10GPON)对光纤色散代价及消光比的需求,以下结合不同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以下结合图3所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网络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所示的光网络设备可为图2所示的OLT或ONU,本实施例以光网络设备为OLT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网络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本实施例所示的光网络设备包括光模块(optical module)300,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模块300包括双向收发光组件(b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BOSA)301。BOSA301包括光发射组件(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TOSA)302和光接收组件(receiveroptical subassembly,ROSA)303。其中,TOSA302还可称之为光发射次模块,光发射器等,ROSA303还可称之为光接收次模块或光接收器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模块300还包括与ROSA303和TOSA302分别连接的电驱动模块304,本实施例对电驱动模块304的具体形态不做限定,例如,电驱动模块304可为一个或多个芯片,或,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所述电驱动模块304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央电驱动模块(centralprocessor unit,CPU)、网络电驱动模块(network processor,N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它集成芯片,或者上述芯片的任意组合等,具体不做限定。
以下结合图4所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TOSA302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模块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本实施例所示的TOSA302包括光芯片400,本实施例所示的光芯片400可为增强电吸收调制器激光器(amplified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ed laser,A-EML)。该光芯片400集成有激光器401、调制器402以及光放大器403,其中,激光器401、调制器402和光放大器403依次连接,电驱动模块304分别与激光器401、调制器402和光放大器403连接。
以下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示对本实施例所示的光芯片的物理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其中,图5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芯片沿第一方向的一种实施例截面图;图6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芯片的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例图。本实施例所示的光芯片400呈单片集成结构,即光芯片400所包括的激光器401、调制器402以及光放大器403基于同一个衬底,具体结构的说明如下所示:
本实施例所示的光芯片400包括激光器401、调制器402以及光放大器403,其中,在激光器401和调制器402之间形成有第一隔离区541,调制器402和光放大器403之间形成有第二隔离区542。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方向501为光芯片的腔长方向,激光器401、调制器402和光放大器403的具体长度不做限定,例如,激光器401的长度为400微米、调制器402的长度为200微米,光放大器403的长度为300微米。
具体地,激光器401包括N+电极层511,该N+电极层511为金、锗、镍,或该N+电极层511为金锗镍中至少两项所形成的合金,厚度为200至500纳米。
所述N+电极层511的表面形成衬底512,该衬底512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例如为磷化铟(InP)。
衬底512的表面形成下限制层513,下限制层513沿用于沿第二方向502限制载流子和光子,其中,第二方向502为与第一方向501垂直的方向,本实施例所示的下限制层513可由铟(In)、镓(Ga)、铝(Al)、砷(As)等四元材料制成,厚度可为150纳米。
下限制层513的表面形成有量子阱层514,量子阱层514用于将电能转化为光子,由非掺杂的In、Ga、Al、As等四元材料制成,厚度为100纳米至200纳米,该量子阱层514可为多量子阱有源区层。
量子阱层514的表面形成上限制层515,上限制层515用于沿第二方向502限制载流子和光子,由In、Ga、Al、As等四元材料制成,厚度为150纳米。
上限制层515的表面形成光栅层517,该光栅层517为InP、In、Ga、Al以及As依次交叠的结构,其中,InP为III族元素铟(In)和V族元素磷(P)组成的一种材料,沿第一方向501,光栅层517的长度可为220微米。为实现光芯片的单模工作,光栅层517采用部分增益耦合光栅或者λ/4相移光栅。其中,光栅层517为InP和InGaAsP的交替结构,光栅层517的长度可为150微米,光栅层517可为均匀光栅的光栅结构。
光栅层517的表面形成波导层518,波导层518用于形成光传输的波导,由InP材料制成,厚度为1.5微米至2微米,掺杂浓度大于或等于1E18cm-3
波导层518的表面形成接触电极层519,为了便于和金属形成欧姆接触,通常接触电极层519为重掺杂铟镓砷,掺杂浓度大于或等于1E19cm-3,厚度为50至300纳米。
接触电极层519的表面形成P+电极层520,P+电极层520为钛铂金合金等,P+电极层520的厚度可为500纳米至2微米之间。
上述所示的第一隔离区541通常在激光器401和调制器402之间,刻蚀透P+电极层520和接触电极层519,并刻蚀波导层518的一定深度,以实现对激光器401和调制器402之间的电隔离。
所述第二隔离区542通常在调制器402和光放大器403之间,刻蚀透P+电极层520和接触电极层519,并刻蚀波导层518的一定深度以实现对调制器402和光放大器403之间的电隔离。
第一隔离区541和第二隔离区542的隔离电阻大于1000欧姆。可选地,可分别在第一隔离区541和第二隔离区542注入质子或惰性离子,以增加第一隔离区541和第二隔离区542的隔离电阻阻值。
本实施例所示的调制器402包括N+电极层、衬底、下限制层、量子阱层、上限制层、波导层、接触电极层以及P+电极层,具体说明,请详见上述所示,不做赘述。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放大器403包括N+电极层、衬底、下限制层、量子阱层、上限制层、波导层、接触电极层以及P+电极层,具体说明,请详见上述所示,不做赘述。
以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光芯片的各器件的类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所示的激光器401可为分布反馈激光器(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DFB)、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DBR)激光器、或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激光器等。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调制器402可为电吸收调制器。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放大器403可为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OA)。
可选地,上述以激光器、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为单片集成结构为例,在其他示例中,激光器、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还可为分立结构,此时,激光器可为外腔激光器,调制器可为微环调制器,或马赫曾德光调制器等。
基于上述对光模块的结构的说明,以下结合图7对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模块执行光信号的获取方法的过程进行说明:其中,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的第一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步骤701、电驱动模块向激光器发送初始电信号。
步骤702、电驱动模块向调制器发送第一调制电信号。
步骤703、电驱动模块向光放大器发送第二调制电信号。
本实施例对步骤701至步骤703之间的执行时序不做限定。
以下对电驱动模块几种可选地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结构1
如图8a所示,其中,图8a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模块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本实施例所示的电驱动模块具体包括第一电驱动器811、第二电驱动器812以及第三电驱动器813,各电驱动器形态的说明,可参见图3所示的对电驱动模块的形态的说明,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电驱动器811与激光器401连接,所述第一电驱动器811用于向激光器401发送初始电信号。第二电驱动器812与调制器402连接,所述第二电驱动器812用于向调制器402发送第一调制电信号。第三电驱动器813与光放大器403连接,所述第三电驱动器813用于向光放大器403发送第二调制电信号。
需明确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第二”、“第三”,用作描述不同的器件,仅用于将一个器件与另一个器件区别开,例如第一电驱动器和第二电驱动器仅用于表示两个不同的电驱动器。
结构2
本结构2所示的电驱动模块还可通过两个电驱动器实现发送初始电信号、第一调制电信号以及第二调制电信号的目的,本实施例以电驱动模块包括如图8b所示,其中,图8b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模块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图8b以电驱动模块包括第四电驱动器821和第五电驱动器822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对各电驱动器形态的说明,可参见图3所示的对电驱动模块的形态的说明,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四电驱动器821与激光器401连接,所述第四电驱动器821用于向激光器401发送初始电信号。第五电驱动器822与电分路器823连接,该电分路器823分别与调制器402和光放大器403连接,所述第五电驱动器822用于向电分路器823发送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823用于划分该调制电信号以形成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调制数据相同,且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的功率为所述调制电信号的部分功率,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功率为所述调制电信号的部分功率。所述电分路器823还用于向调制器402发送第一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823还用于向光放大器403发送第二调制电信号。
可知,本示例下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为同源的电信号。
步骤704、激光器在初始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以获取初始光信号。
本实施例中,电驱动模块向激光器所发送的初始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激光器即可在该直流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以获取初始光信号。
激光器在直流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不会引入频率啁啾,本实施例所示的激光器作为光源,适合高速、长距离传输,是高速光通信的理想光源。
步骤705、调制器根据第一调制电信号对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
步骤706、调制器向光放大器发送第一调制光信号。
步骤707、光放大器在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
可见,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放大器在接收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情况下,光放大器能够在该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并对第一调制光信号的光功率进行放大,从而保证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光功率大于第一调制光信号的光功率,而且保证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extinction ratio,ER)大于第一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
本实施例所示的电驱动模块通过向调制器发送第一调制电信号,以及通过向光放大器发送第二调制电信号的方式,以实现对来自激光器的初始光信号的调制。
具体地,激光器向调制器所发送的初始光信号为具有初始波形的光波,调制器所接收到的第一调制电信号为具有第一波形的电比特流,光放大器所接收到的第二调制电信号为具有第二波形的电比特流。
调制器接收到初始光信号以及第一调制电信号的情况下,调制器在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将该第一调制电信号加载至初始光信号的初始波形上,以输出第一调制光信号。
光放大器接收到第二调制电信号和来自调制器的第一调制光信号的情况下,光放大器在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将该第二调制电信号加载至第一调制光信号的波形上,以输出第二调制光信号。
本实施例所示调制器和光放大器通过对来自激光器的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能够改变光信号的参数,参数包括振幅、相位、频率、偏振、或波长中的一项或多项等,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通过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对来自激光器的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具体通过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对来自激光器的初始光信号进行幅度调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光芯片的消光比。其中,消光比是指光芯片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高电平的光功率和低电的光功率的比值。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越大,那么第二调制光信号所包括的比特“1”的光功率和比特“0”的光功率区分度就越大。在光接收设备接收到该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情况下,光接收设备就能够更容易区分比特“1”和比特“0”,那么,误码率(bit errorrate,BER)就会越小。
为更好的理解,以下首先对光信号的眼图进行概述性解释:
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眼图的第一种实施例示例图。眼图检测器对光信号进行扫描即可获取到光信号对应的眼图900。具体地,眼图900实际上就是光信号的一系列不同二进制比特按一定的规律在眼图检测器屏幕上累积后的显示。简单地说,由于眼图检测器具有余辉功能,只要将捕获的所有波形按每三个比特分别地叠加累积,从而就形成了眼图900。可见,眼图900反映了光信号的整体特征。其中,眼图检测器可为带光口的眼图仪,也称之为数字通信分析仪(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alyzer,DCA)。
如图9所示的眼图900,光信号的消光比越大,那么,眼图900的眼高901的张开度越高。其中,眼高901为光功率902和光功率903的差值,其中,光功率902为光信号所包括的比特“1”的平均光功率,而光功率903为光信号所包括的比特“0”的平均光功率。可知,光信号对应的眼图900的眼高的张开度越高,则说明该光信号的消光比越大,进而说明该光信号的信号质量越好。
以下结合图10所示对本实施例所示的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均能够调制的优势进行说明,其中,图10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眼图的第二种实施例示例图。
图10所示的各眼图的相关说明可参见图9所示,具体不做赘述。图10所示的眼图1011,为仅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所输出的光信号对应的眼图,该眼图1011具有眼高1012。图10所示的眼图1021,为仅通过光放大器进行调制所输出的光信号对应的眼图,该眼图1021具有眼高1022。
本实施例所示可通过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均进行调制,图10所示的眼图1031为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对应的眼图,该眼图1031具有眼高1032。
对比于眼图1011、眼图1021和眼图1031所示可知,本实施例所示的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还能够通过光放大器进行调制以输出第二调制光信号,可知,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即经过了调制器的调制,还经过了光放大器的调制,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所示的眼图1031的眼高1032具有较高的张开度。在眼图1031的眼高1032具有较高的张开度的情况下,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调制光信号具有较大的光功率和消光比。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需要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才能实现第二调制光信号具有比较大的光功率和消光比的目的,为此,对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预设条件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是指,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在同一周期内,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各自信号幅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或近似相同,可知,在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的第一波形的变化趋势和第二调制电信号的第二波形的变化趋势相同或近似相同。
本实施例所示的预设阈值可为所述初始光信号的信号周期的一半。其中,本实施例所示的信号周期是指初始光信号两个相同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例如,若初始光信号为不归零码(not return to zero,NRZ)信号,则信号周期T等于1和比特率(bit rate)的比值。
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是指,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信号周期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信号周期相同。
继续参见图10所示的眼图103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在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眼图1031所示的区域1033比较小,进而表示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抖动比较小,误码率比较小,以保证信号质量比较好。
以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因本实施例所示能够通过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均对来自激光器的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提高了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以及光功率,降低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误码率和抖动,提高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信号质量。
本实施例中,电驱动模块向激光器发送直流电信号,激光器在直流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不会引入频率啁啾,以使激光器作为光源,适合高速、长距离传输,是高速光通信的理想光源。
而且本实施例所示的调制器对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消光比可比较小,且光放大器对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消光比也可以比较小,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为调制器调制的消光比和光放大器调制的消光比叠加而成,使得即便调制器对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消光比比较小,且光放大器对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的消光比也比较小的情况下,还能够实现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比较大的目的,从而使得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均可在较小的电流下进行调制,有效地降低了调制器所接收到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光放大器所接收到的第二调制电信号的电流的大小,有效地降低了调制器和光放大器的插入损耗和调制损耗。
因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放大器可以在接收到电流值比较小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的情况下,实现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比较大的消光比,有效地降低了注入至光放大器的电流密度,避免了光信号出现光学灾变损伤的情况,提高了光芯片的可靠性。
因通过外置于激光器的调制器和光放大器进行调制,可保证光信号的调制过程不会对激光器的工作造成干扰,保证了激光器所输出的初始光信号的波长的稳定和速率。而且因激光器无需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则激光器的腔长较EML可缩短,有效地降低了光信号的封装难度和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示的激光器的功能不同于实施例一所示的激光器的功能。本实施例所示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的执行过程的说明,可参见图11所示,其中,图1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的第二种实施例步骤流程图。
步骤1101、电驱动模块向激光器发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初始电信号。
步骤1102、电驱动模块向调制器发送第一调制电信号。
步骤1103、电驱动模块向光放大器发送第二调制电信号。
本实施例对步骤1101至步骤1103之间的执行时序不做限定。
以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预设条件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且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调制速率相等。
本实施例所示的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说明,请参见实施例一所示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说明,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所示的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调制速率相等的具体说明,请参见实施例一所示的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调制速率相等的说明,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以下对电驱动模块的可选地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实施例所示的电驱动模块的结构可参见实施例一所示的结构1或结构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电驱动模块的结构还可参见图12所示,其中,图1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光模块的第四种实施例结构示例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电驱动模块包括第六电驱动器1202,该第六电驱动器1202与电分路器1201连接,该电分路器1201分别与激光器401、调制器402和光放大器403连接。所述第六电驱动器1202用于向电分路器1201发送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1201用于划分该调制电信号以形成初始电信号、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对电分路器1201划分的具体过程的说明,可参见实施例一所示的电分路器的相关说明,具体不做赘述。
所述电分路器1201还用于向激光器401发送初始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1201还用于向调制器402发送第一调制电信号,所述电分路器1201还用于向光放大器403发送第二调制电信号。
可知,本示例下的初始电信号、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为同源的电信号。
步骤1104、激光器在初始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调制以生成调制后的所述初始光信号。
因本实施例所示的初始电信号满足上述所示的第二预设条件,从而使得激光器在接收到该初始电信号的情况下,激光器能够在该初始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调制以生成调制后的初始光信号。
对比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示可知,在实施例一中,激光器仅具有电光转换的功能,而本实施例所示的激光器在接收到满足该第二预设条件的初始电信号下,能够生成已调制完成的初始光信号。
步骤1105、调制器根据第一调制电信号对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
由步骤1104所示可知,调制器所接收到的,来自激光器的初始光信号,为已经过激光器调制的光信号。
步骤1106、调制器向光放大器发送第一调制光信号。
步骤1107、光放大器在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
本实施例所示的步骤1105和步骤1107的说明,请参见图7所示的步骤705至步骤707所示,具体执行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以下结合图13对本实施例所示的激光器、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均能够实现调制的优势进行说明,其中,图1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眼图的第三种实施例示例图。
图13所示的各眼图的相关说明可参见图9所示,具体不做赘述。图13所示的眼图1311,为仅通过激光器进行调制所输出的光信号对应的眼图。图13所示的眼图1321,为仅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所输出的光信号对应的眼图。图13所示的眼图1331为仅通过光放大器进行调制所输出的光信号对应的眼图。
本实施例所示的可通过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均进行调制,图13所示的眼图1341为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经过了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调制后的第二调制光信号对应的眼图。
对比于眼图1311、眼图1321、眼图1331和眼图1341所示可知,本实施例所示的即通过激光器进行调制,还能够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还能够通过光放大器进行调制以输出第二调制光信号,可知,本实施例所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即经过了激光器的调制,还经过调制器的调制,还经过了光放大器的调制,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所示的眼图1341的眼高具有较高的张开度,对眼图的张开度的相关解释,请详见实施例一所示,具体不做赘述。
在眼图1341的眼高具有较高的张开度的情况下,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调制光信号具有较高的消光比。
继续参见图13所示的眼图134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在初始电信号、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眼图1341所示的区域1342比较小,进而表示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抖动比较小,误码率比较小,以保证信号质量比较好。
以下对本实施例所示的光信号的获取方法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因本实施例所示能够通过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均进行调制,以提高了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以及光功率,降低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误码率和抖动,提高了第二调制光信号的信号质量。
而且本实施例所示的激光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可比较小,调制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可比较小,且光放大器进行调制的消光比也可以比较小,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为激光器调制的消光比、调制器调制的消光比和光放大器调制的消光比叠加而成,可见,即便在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的消光比比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保证光放大器所输出的第二调制光信号的消光比。有效地降低了激光器所接收到的初始电信号、调制器所接收到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光放大器所接收到的第二调制电信号的电流的大小,有效地降低了激光器、调制器和光放大器的插入损耗和调制损耗。
因本实施例所示的光放大器能够在接收到电流值比较小的第一调制电信号和第二调制电信号,有效地降低了注入至光放大器的电流密度,避免了光信号出现光学灾变损伤的情况,提高了光芯片的可靠性。
相对于实施例一,在实现同样消光比和光功率的前提下,因本实施例所示的激光器也具有调制功能,使得本实施例所示的光芯片的腔长可进一步降低,降低了光芯片的成本。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激光器根据初始电信号向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
所述调制器在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
所述调制器向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
所述光放大器在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所述初始光信号的信号周期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根据初始电信号向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激光器接收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初始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
所述激光器在所述直流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以获取所述初始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根据初始电信号向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激光器接收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调制速率相等;
所述激光器在所述初始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调制以生成调制后的所述初始光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具有第一波形,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具有第二波形,所述第一波形的变化趋势和所述第二波形的变化趋势相同或近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驱动模块向所述激光器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
所述电驱动模块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
所述电驱动模块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驱动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电驱动器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分路器接收来自所述电驱动模块的调制电信号;
所述电分路器划分所述调制电信号以形成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
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电分路器接收来自所述电驱动模块的调制电信号;
所述电分路器划分所述调制电信号以形成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激光器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
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
所述电分路器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10.一种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芯片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
所述激光器用于根据初始电信号向所述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
所述调制器用于在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
所述调制器用于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
所述光放大器用于在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初始电信号为直流电信号;
在所述直流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电光转换以获取所述初始光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还用于:
接收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调制速率相等;
在所述初始电信号的作用下,进行调制以生成调制后的所述初始光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光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所述调制器以及所述光放大器为单片集成结构。
14.一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调制器以及光放大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激光器、所述调制器以及所述光放大器连接的电驱动模块;
所述电驱动模块用于向所述激光器发送初始电信号,并用于向所述调制器发送第一调制电信号,并用于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第二调制电信号;
所述激光器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信号向所述调制器发送初始光信号;
所述调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初始光信号进行调制以生成第一调制光信号;
所述调制器用于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
所述光放大器用于在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的作用下,对所述第一调制光信号进行调制以及进行光功率的放大,以获取第二调制光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时延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之间的调制速率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驱动器,所述至少一个电驱动器用于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以及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电分路器,所述电分路器与所述电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分路器还分别与所述调制器和所述光放大器连接,所述电分路器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电驱动模块的调制电信号;
划分所述调制电信号以形成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
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还包括电分路器,所述电分路器与所述电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电分路器还分别与所述激光器、所述调制器和所述光放大器连接,所述电分路器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电驱动模块的调制电信号;
划分所述调制电信号以形成所述初始电信号、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和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向所述激光器发送所述初始电信号;
向所述调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调制电信号;
向所述光放大器发送所述第二调制电信号。
18.一种光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网络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光模块。
CN202110484344.4A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2768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344.4A CN115276809A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CT/CN2021/135997 WO2022227577A1 (zh) 2021-04-30 2021-12-07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4344.4A CN115276809A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6809A true CN115276809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45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4344.4A Pending CN115276809A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6809A (zh)
WO (1) WO202222757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1055A (zh) * 2023-03-13 2023-04-07 杭州瑞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油井信息传输的执行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9330A1 (en) * 2003-09-29 2005-03-31 Yuan-Hua Kao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cal transmission
CN101964683B (zh) * 2010-09-21 2013-05-08 上海大学 串并联调制光学倍频毫米波RoF系统及其QPSK/16QAM调制方法
IL249320B2 (en) * 2016-11-30 2023-06-01 Elbit Systems Electro Optics Elop Ltd Narrow film fiber laser with depolarization
CN110190904B (zh) * 2019-05-17 2021-03-1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Wdm pon系统中实现光调顶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41055A (zh) * 2023-03-13 2023-04-07 杭州瑞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油井信息传输的执行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941055B (zh) * 2023-03-13 2023-06-02 杭州瑞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油井信息传输的执行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27577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0951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hotonic M-ary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Yamaoka et al. 239.3-Gbit/s net rate PAM-4 transmission using directly modulated membrane lasers on high-thermal-conductivity SiC
Takeuchi et al. Very high-speed light-source module up to 40 Gb/s containing an MQW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 integrated with a DFB laser
KR102495786B1 (ko) 반도체 레이저, 광 전송기 컴포넌트, 광 회선 단말 및 광 네트워크 유닛
JP3244976B2 (ja) 半導体レーザの駆動方法及び半導体レーザ装置及び光通信方法及びノード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Rosales et al. First Demonstration of an E2 Class Downstream Link for 50Gb/s PON at 1342nm
Dai et al. Versatile externally modulated lasers technology for multiple tele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how et al. 40-Gb/s Upstream Transmitters Using Directly Modulated 1.55-$\mu $ m VCSEL Array for High-Split-Ratio PONs
Kanazawa et al. 56-Gbaud 4-PAM (112-Gbit/s) operation of flip-chip interconnection lumped-electrode EADFB laser module for equalizer-free transmission
Raring et al. 40-Gb/s widely tunable low-drive-voltage electroabsorption-modulated transmitters
WO2022227577A1 (zh) 一种光信号的获取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Bernasconi et al.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40-Gb/s switchable wavelength converter
Kobayashi et al. High-speed operation at 50 Gb/s and 60-km SMF transmission with 1.3-μm InGaAlAs-based DML
Shahin et al. 80-Gbps NRZ-OOK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ion of InP-on-Si DFB laser diodes
Liu et al.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of Broadband 5.2 GHz Wireless signals over fibre using a multiple-quantum-well asymmetric Fabry-Perot modulator/photodetector
Carey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low-cost,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tunable 10G transmitter for wavelength agile PONs
CN116491037A (zh) 双输出直接调制激光设备、光网络单元和无源光网络
Shahin et al. Demonstration of 80 Gbps NRZ-OOK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ion of InP-on-Si DFB Laser Diodes
Sato et al. Direct modulation of a 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 for 40-Gbit/s very-short-reach optical links
WO2024057358A1 (en)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two-channel laser array
JPH07307527A (ja) 光半導体装置、光通信用光源の駆動方法、それを用いた光通信方式、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Gallet Hybrid III-V/Si laser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arey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low-cost,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tunable 10G
Aoki et al. Ultra-Fast Semiconductor Laser Sources
Sheridan Development of high capacity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future optical acc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