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3767B - 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3767B
CN115273767B CN202210838520.4A CN202210838520A CN115273767B CN 115273767 B CN115273767 B CN 115273767B CN 202210838520 A CN202210838520 A CN 202210838520A CN 115273767 B CN115273767 B CN 1152737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data
control
data line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85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73767A (zh
Inventor
李建雷
郑浩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85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37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3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3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73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3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8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in which the switching element is a three-electrode devi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中的数据线至少被分割成两段数据线,数据线中的两段数据线之间的分割处位于第N条扫描线和第N+1条扫描线之间,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分割处设置有一个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用于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显示装置内设有倍频模块,倍频模块根据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本申请将一条数据线分为两段,通过控制开关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当其中一段数据线充电时,通过控制开关关断另一段数据线,避免充电负载太大,造成额外功耗,且倍频模块可以根据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控制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根据显示需要改变刷新率。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装置因其体积小、功耗低和刷新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领域中;其中,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装置一般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及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条扫描线与一行像素连接,用于为该行像素提供扫描信号;每条数据线可以与一列像素连接,用于为该列像素提供数据信号;且在扫描线向像素提供扫描信号时,数据线才能将数据信号写入数据线中,进而写入至该像素中。
但是,由于数据线上的寄生电阻R和寄生电容C随数据线的长度增加会越来越大,RC越大向像素写入数据信号所需时间即会越长,造成的功耗越大,且由于数据线与数据驱动芯片的距离不同,对应的像素充电不均匀也会出现显示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减少充电负载且同时根据显示需要改变刷新率,避免充电不均带来的显示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时序控制芯片、源极驱动芯片以及栅极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进行驱动的多个像素,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输出数据信号至多条所述数据线,所述栅极驱动芯片根据所述时序控制芯片输出的信号生成扫描信号至多条所述扫描线,所述数据线至少被分割成两段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中的两段数据线之间的分割处位于第N条扫描线和第N+1条扫描线之间,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对应所述分割处设置有一个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其中,所述时序控制芯片包括倍频模块,所述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
可选的,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一数据线段,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二数据线段,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区,所述第二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区;所述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信号生成模块,所述控制开关为晶体管,每个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对应连接同一数据线中的两段所述数据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线,所述控制线连接相邻两条所述扫描线之间的所有的所述晶体管的栅极;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根据扫描信号以生成控制信号输出至对应的控制线以控制所述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
可选的,所述数据线包括M段数据线,每段数据线对应的扫描线的数量相同;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相邻两条扫描线之间的所有所述晶体管通过所述控制线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多个输出端;每条所述控制线分别连接到到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不同的输出端,以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至对应的所述控制线以控制对应的所述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计时模块,当所述计时模块计时时长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启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所述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生成控制信号始终保持控制开关的导通。
可选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负载检测模块,当所述负载检查模块检测到所述数据线的负载大于等于预设负载时,启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所述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小于预设负载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生成控制信号始终保持控制开关的导通。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如上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输入当前帧的帧起始信号;
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及
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
其中,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
可选的,所述数据线至少被分割为两段,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一数据线段,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二数据线段,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区,所述第二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区;所述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数据线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二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充电;
所述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控制开关断开时,生成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控制开关导通时,生成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
其中,所述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数据线至少被分割为两段,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一数据线段,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二数据线段,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区,所述第二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区;所述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的步骤包括:
检测显示装置的使用时长,若使用时长小于预设阈值,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始终导通;若使用时长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数据线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二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充电;
所述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控制开关断开时,生成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控制开关导通时,生成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
其中,所述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启时刻与所述第一扫描区内最后一行扫描线的关闭时刻为同一时刻。
相对于每条扫描线扫描时对整条数据线进行充电的方案来说,本申请将一条数据线分为两段,再通过控制开关连接两段数据线,以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当其中一段数据线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关断另一段数据线,避免每条扫描线扫描时对整条数据线进行充电,使得充电负载太大,造成额外功耗,另外,设置倍频模块根据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不同周期长度的扫描信号,根据显示需要改变扫描信号的周期,改变刷新率,避免每条数据线向位于同一列的各个像素写入的数据信号的大小可能不同,导致充电效率不同,造成LCD装置的显示均一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数据线分为两段)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扫描信号波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数据线分为三段)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第八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九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第十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其中,10、显示装置;100、显示面板;110、数据线;111、第一数据线段;112、第二数据线段;113、第三数据线段;120、扫描线;121、第一扫描区域;122、第二扫描区域;123、第三扫描区域;130、像素;140、分割处;150、控制开关;151、第一晶体管;152、第二晶体管;160、控制线;200、驱动电路;210、时序控制芯片;211、信号输出模块;212、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3、倍频模块;220、栅极驱动芯片;230、源极驱动芯片;240、计时模块;250、负载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参考图1至图2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00和驱动电路200,所述驱动电路200包括时序控制芯片210、源极驱动芯片230以及栅极驱动芯片220,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多条数据线110、多条扫描线120以及由多条数据线110和多条扫描线120进行驱动的多个像素130,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30输出数据信号至多条所述数据线110,所述栅极驱动芯片220根据所述时序控制芯片210输出的信号生成扫描信号至多条所述扫描线120,每条所述数据线110至少被分割成两段数据线110,每条数据线110中的两段数据线110之间的分割处140位于第N条扫描线120和第N+1条扫描线120之间;对应每个所述分割处140设置有一个控制开关150,所述控制开关150用于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110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所述扫描线120和数据线110相互交错设置,一条数据线110连接一列像素130,一条扫描线120连接一行像素130;每条数据线110被至少分割成两段,两段数据线110之间通过控制开关150连通,以数据信号从靠近第一行扫描线120的一端输入至数据线110中进行说明,每条数据线110中的两段数据线110之间的分割处140位于第N条扫描线120和第N+1条扫描线120之间,即前N条扫描线120扫描时,与第N+1条扫描线120及其以后的扫描线120交叠的数据线110是没有数据信号的,即控制开关150保持两段数据线110的断开状态,如此在进行扫描时,不需要在每条扫描线120扫描时都给整条数据线110输入数据信号进行充电,从而避免因数据线110上的寄生电阻R和寄生电容C随数据线110的长度增加会越来越大,导致负载增大,功耗增加。
进一步的,数据上的电压随着与源极驱动芯片230的距离增加发生改变,距离源极驱动芯片230越远的像素130充电时的电压越小,如果所有的扫描线120的周期长度相等,即所有扫描线120的打开时长相同,那么靠近源极驱动芯片230的像素130和远离源极驱动芯片230的像素130充电量不同,所述时序控制芯片210还包括倍频模块213,所述倍频模块213根据所述控制开关150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
由于在数据线110上加入了控制开关150,即相当于增加了新的触发条件控制数据线110的充电,时序控制芯片210内的倍频模块213可以控制两段数据线110对应的扫描线120的扫描时间,若时序控制芯片210输入的时钟信号频率为100M时,假设一行时间为1,切换频率至200M时,所有的扫描线120中一行时间都变成了0.5;本实施例在倍频模块213的作用下,当时序控制芯片210控制面板内用控制开关150切割负载后,可以将第一数据线段111对应的所有的扫描线的每一行扫描时间要变为0.6或者0.5-0.8内的任意值,将前端输入频率用倍频模块213放大5/3倍或其他对应倍数,让时序控制芯片210进入工作状态即可。
其中,所述控制开关150为晶体管,或者是其他具有同等作用的开关电路,每个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对应连接同一数据线110中的两段所述数据线110,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控制线160,所述控制线160连接所有的所述晶体管的栅极,通过一条控制线160将同一行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进而同步控制同一行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形成该晶体管的栅极的栅极线与数据线110相互平行。
另外该晶体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晶体管,如P型晶体管和N型晶体管;若以高电平信号导通所述晶体管则使用N型晶体管,若以低电平导通所述晶体管则使用P型晶体管。需要说明的是,该晶体管也可以是与所述像素130进行对应连接的相同类型的薄膜晶体管,在制备的时候可以和像素130对应的薄膜晶体管一起制备形成。
一般的,上述中的每条数据线110包括M段数据线110,每段数据线110对应的扫描线120的数量相同,即与每段数据线110交错的扫描线120的数量相同;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每段数据线110之间的控制开关150为薄膜晶体管,即将与像素130连接的相同类型的薄膜晶体管作为隔离两段数据线110的隔离晶体管。
以M=2进行说明,参考图1至图3所示,将每条数据线110分成两段,为第一数据线段111和第二数据线段112,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30的一段为第一数据线段111,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30的一段为第二数据线段112,与每一段数据线110交叠的扫描线120的数量相等,与第一数据线段111交错设置的所有扫描线形成第一扫描区121,与第二数据线段112交错设置的所有扫描线形成第二扫描区122,以全高清(Full High Definition,FHD)显示屏(1080行)为例,数据信号从靠近第一行扫描线120的位置输入,整条数据线110上寄生电容为1份,所以1080*1=1080,如果在540行加隔离TFT,540*0.5+540*1=810,数据线110充电的等效寄生电容即C1会减小四分之一;所述第一扫描区121内的扫描线120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T1,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T2,所述第二周期T2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周期T1的时长,使得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像素可以具有更长的充电时间,而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像素保持原来的充电时间或者在原来的充电时间上进行缩减,从而使得整个显示面上的像素充电更加均匀,也可以根据控制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而改变显示面板的刷新率。
如图4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是对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进一步细化和限定,所述时序控制芯片210包括信号输出模块211,所述信号输出模块211输出帧启动信号;所述时序控制芯片210还包括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根据所述帧启动信号以及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开关150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110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
时序控制芯片210输出输出帧起始信号(STV)作为每一帧扫描时的起始信号,帧启动信号输出至栅极驱动芯片220后会触发栅极驱动芯片220生成对应的扫描信号对扫描线120进行驱动,与此同时,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也会根据所述帧启动信号以及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开关150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110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
具体的,以一条数据线110分为两段进行阐述分析,两段数据线110的中间点以第N条扫描线120和第N+1条扫描线120之间为例,时序控制芯片210输出帧启动信号,同时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会输出一低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线160上以控制所有的隔离晶体管断开,而后栅极驱动芯片220生成前N行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扫描完第N行扫描线120后,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会生成一高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线160上以控制所有的隔离晶体管导通,并在后续扫描时间内一直保持导通,直至扫描完第N+1行及其以后所有的扫描线120。
其中,所述源极驱动芯片230设置在远离所述栅极驱动芯片220对应的第一行扫描线120的一端;时序控制芯片210输出帧启动信号,同时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会输出一高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线160上以控制所有的隔离晶体管导通,而后栅极驱动芯片220生成前N行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扫描完第N行扫描线120后,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会生成一低电平信号至所述控制线160上以控制所有的隔离晶体管断开,并在后续扫描时间内一直保持断开,直至扫描完第N+1行及其以后所有的扫描线120。
如图5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数据线包括M段数据线,每段数据线对应的扫描线的数量相同;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相邻两条扫描线之间的所有所述晶体管通过所述控制线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多个输出端;每条所述控制线分别连接到到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不同的输出端,以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至对应的所述控制线以控制对应的所述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
以M=3进行说明,将每条数据线110分成三段,为第一数据线段111、第二数据线段112和第三数据线段113,每条数据线110通过两个晶体管连接,即一条数据线110的两个分割处140都加入一个隔离薄膜晶体管(TFT),与第一数据线段111交错设置的所有扫描线形成第一扫描区121,与第二数据线段112交错设置的所有扫描线形成第二扫描区122,与第三数据线段113交错设置的所有扫描线形成第一扫描区123,以FHD显示屏(1080行)为例,数据信号从靠近第一行扫描线120的位置输入,整条数据线110上寄生电容为1份,所以1080*1=1080,如果在360行和720行加隔离TFT,先充电前360行,控制两个TFT关断隔离,再充电中间的360行,控制上端的TFT导通,控制下端的TFT关断隔离,最后充电后面的360行,控制两个TFT导通,360*1/3+360*2/3+360*1=720,数据线110充电时的等效寄生电容即C1会减小三分之一。
如果M越大,等效寄生电容即C1减小的越多,若每一行都隔离,每条数据线上设置有540个隔离薄膜晶体管,数据线110充电时的等效寄生电容即C1最多减小二分之一。
正常架构下,充饱一行所需时间为1,设C2容值为2,C1容值为8,负载为C2+C1=10,若为FHD解析度(1080行),至少需要时间1080,对应最大刷新率假设为240Hz;若在540行分割,前540行TCON正常充电,需要540时间;后540行,A分割C1后,负载只有C2+0.5*C1=6,充饱一行所需时间为0.6,540行为324,1080行总共时间864,所以1080/864*240=300,显示屏对应最大刷新率可到300Hz。
如图6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计时模块240,当所述计时模块240计时时长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启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150的导通或关断,所述倍频模块213根据所述控制开关150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生成控制信号始终保持控制开关150的导通。
本实施例中,在显示装置10中额外了增加一个计时模块240,通过设置计时模块240来触发节省功耗的显示模式,考虑到显示面板在短期使用内,在每行扫描线扫描期间,即使对整条数据线进行充电,所产生的功耗对于显示也不会存在影响,则此时保持控制开关的导通,无论是第一数据段或者第二数据段对应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时,都是保持整条数据线110的导通;而当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比如使用时间超过半年或者1年等等时间时,会自动启动节省功耗的模式,也就是控制开关150不再是一直保持导通的状态,而是根据扫描信号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150的导通和断开,如当第一数据段对应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时,所述控制开关150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111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数据线的第一数据线111段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第二数据段112对应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时,所述控制开关150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111和第二数据线段112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110充电。
如图7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负载检测模块250,当所述负载检查模块250检测到所述数据线110的负载大于等于预设负载时,启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150的导通或关断,所述倍频模块213根据所述控制开关150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小于预设负载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生成控制信号始终保持控制开关150的导通。
本实施例增加了负载检测模块250,通过检测数据线110的负载是否达到预设负载以决定是否启动节省功耗的显示模式,当负载较小的时候,小于预设负载时,显示装置10始终保持控制开关150的导通,每条扫描线进行扫描时,都给整条数据线110进行充电;当所述负载检查模块250检测到所述数据线110的负载大于等于预设负载时,则进入节省功耗的显示模式中,启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150的导通或关断,如当第一数据段111对应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时,所述控制开关150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111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数据线110的第一数据线段111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112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第二数据段112对应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时,所述控制开关150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111和第二数据线段112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111充电。
进一步的,每条数据线可以分成多段,以四段数据线为例,每段数据线与相同数量的扫描线形成4个扫描区域,当然也可以不同数量的扫描线形成扫描区域,在此以每段数据线与相同数量的扫描线形成4个扫描区域为例进行讲述,每条数据线上需要设置三个控制开关,而预设负载可以分成不同大小的第一预设负载和第二预设负载和第三预设负载,而不同大小的负载分别对应不同的控制开关设置,举例说明:当数据线的负载小于预设负载时,数据线上的3个控制开关始终保持导通状态,当数据线的负载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负载,且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负载时,两端的两个控制开关始终保持导通状态,中间的控制开关根据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进行导通和关断的切换,比如该控制开关前面的扫描线进行扫描的时候保持控制开关断开,该控制开关后面的扫描线进行扫描的时候保持控制开关导通;当数据线的负载大于等于第二预设负载且小于第三预设负载时,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两个控制开关根据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进行导通和关断的切换,最后的一个控制开关始终保持导通的状态;当数据线的负载大于等于第三预设负载时,三个控制开关根据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进行导通和关断的切换。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更多的晶体管,将每条数据线分割成长度相等或者不等的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数量可以相等或者不等,形成相同面积大小或不同面积大小的扫描区域,根据实际的显示情况控制对应的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例如一条数据线上设置10个晶体管,可以根据检测的负载先逐步打开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10个晶体管,也可以每次逐步打开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2个晶体管,后面再打开2个,直至10个晶体管完全打开,当然也可以一次性先打开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前5个晶体管,具体可根据负载情况决定。
如图8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S1:输入当前帧的帧起始信号;
S2: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及
S3: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
其中,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
本实施例输入当前帧的帧起始信号,进行逐行扫描,由于数据线被分段,在前面的扫描线进行扫描的时候,可以控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如此不需要给整条数据线进行充电,避免产生额外功耗,当给控制开关后面的扫描线进行扫描时,控制所述控制开关导通,给整条数据线充电,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避免充电负载太大,造成额外功耗的同时根据显示需要改变刷新率。
如图9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七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所述数据线至少被分割为两段,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一数据线段,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二数据线段,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区,所述第二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区;所述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的步骤包括:
S21: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数据线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二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充电;
所述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的步骤包括:
S31:当控制开关断开时,生成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控制开关导通时,生成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
其中,所述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
如图10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八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所述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的步骤包括:
S21’:检测显示装置的使用时长,若使用时长小于预设阈值,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始终导通;若使用时长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数据线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二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充电;
所述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的步骤包括:
S31:当控制开关断开时,生成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控制开关导通时,生成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
如图1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九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所述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的步骤包括:
S21”:检测数据线的负载,若负载小于预设负载,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始终导通;若负载大于等于预设负载,则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数据线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二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充电;
所述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的步骤包括:
S31:当控制开关断开时,生成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控制开关导通时,生成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
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启时刻与所述第一扫描区内最后一行扫描线的关闭时刻为同一时刻。
如图12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十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数据驱动芯片设置在靠近第一行扫描线120的一端,每一帧扫描信号先扫描所述第一扫描区,再扫描所述第二扫描区,对应的,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S11:当扫描所述第一扫描区时,保持所述控制开关的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仅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112不接受数据信号;
S12:当扫描完第一扫描区时,导通所述晶体管;
S13:对所述第二扫描区进行扫描,所述控制开关保持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数据线充电。
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晶体管由一控制信号控制导通,控制信号根据帧启动信号和对应的扫描信号生成,以两段数据线110为例进行说明,在第N行和第N+1行之间设置一个晶体管,由控制信号A控制,正常显示时,时序控制芯片210会送出STV信号做一帧的开始,时序控制芯片210给一个低准位L即0Ⅴ准位电压信号,过电压转换后到A即为-5V~-15V,一般取值为-9Ⅴ,数据线110上的TFT一起关断,GN+1行以上的数据线110段被TFT隔离开,然后正常充电G1、G2……GN行,GN行充电结束关闭时,时序控制芯片210给一个高准位H即3.3V的电压信号,由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升压变为25V~35V,一般设定为30V,然后到达A信号,A开启数据线110上的晶体管即TFT,给GN+1行及以下行充电时,数据线110的寄生电容即C1减小,功耗降低,下一帧,时序控制芯片210又会送出STV信号做一帧的开始,同样循环上面过程。
如图13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十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方法,数据驱动芯片设置在远离第一行扫描线120的一端,每一帧扫描信号先扫描所述第二扫描区,再扫描所述第一扫描区,对应的,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S11’:当扫描所述第一扫描区时,保持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数据线充电;
S12’:当扫描完所述第一扫描区时,断开所述晶体管;
S13’:对所述第二扫描区进行扫描,所述控制开关保持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
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所示,晶体管由一控制信号控制导通,控制信号根据帧启动信号和对应的扫描信号生成,以两段数据线110为例进行说明,在第N行和第N+1行之间设置一个晶体管,由控制信号A控制,正常显示时,时序控制芯片210会送出STV信号做一帧的开始,在STV信号输出的同时由时序控制芯片210给一个高准位H即3.3V的电压信号,由控制信号生成模块212升压变为25V~35V,一般设定为30V,然后到达A信号,A开启数据线110上的晶体管即TFT,然后正常充电G1、G2……GN行,GN行充电结束关闭时,时序控制芯片210给一个低准位L即0Ⅴ准位电压信号,过电压转换后到A即为-5V~-15V,一般取值为-9Ⅴ,数据线110上的TFT一起关断,GN+1行以上的数据线110段被TFT隔离开,给GN+1行及以下行充电时,数据线110的寄生电容即C1减小,功耗降低,下一帧,时序控制芯片210又会送出STV信号做一帧的开始,同样循环上面过程。
由于将数据线110进行了分段处理,若两段断开的情况下,因为只需要对一段数据线110进行充电,在充电电压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充满数据线110的其中一段数据线110的时间相对于充满整条数据线110的时间更短,此时可以通过倍频模块213改变扫描线120的扫描周期时间,从而可以减少一帧扫描所需要的总体时间,从而提高刷新率。
具体的,正常架构下,充饱一行所需时间为1,设C2容值为2,C1容值为8,负载为C2+C1=10,若为FHD解析度(1080行),假设至少需要时间1080s,对应最大刷新率假设为240Hz;若控制信号A在540行分割,前540行TCON正常充电,则需要540s时间;后540行,A分割C1后,负载只有C2+0.5*C1=6,充饱一行所需时间为0.6s,540行为324,1080行总共时间864,所以1080/864*240=300,显示屏对应最大刷新率可到300Hz,从而提高了显示屏的刷新率。
所以,540行前后两种充电状态就是动态时序;实际上,由于客户应用条件不同,现有TCON本身支持通过侦测不同应用条件即变化输入信号时钟频率时对应改变一行的充电时间,本申请通过将数据分段以增加新的触发条件,TCON输入信号时钟频率为100M时,一行时间为1,切换频率至200M时,一行时间变为0.5,所以给Tcon加一倍频模块213,当TCON控制面内用A信号分割负载时,一行时间要变为0.6,哪么将前端输入频率用倍频频率放大5/3倍,让Tcon进入对应工作状态即可。
进一步的,由于扫描时间进行了改变,如果还存在一定的损耗,我们可以调节充电的数据电压,即将原来的充电电压进行增大,比如当只要给一段数据线110进行充电时,电压保持原始电压不变,当需要给整条数据线110充电时,在原始电压的基础上增大一预设电压值,预设电压值的取值范围为1-10V,具体可根据面板的尺寸大小和类型以及显示效果进行调整。
作为本申请的第十一实施例,公开一种驱动方法,参考图1、图5和图14所示,同一条数据线110上设置两个TFT,分别为第一晶体管151和第二晶体管152,即将一条数据线110分为三段,分别第一数据线段111、第二数据线段112和第三数据线段113,则时序控制芯片210需要给两个隔离的控制信号,以数据驱动芯片设置在靠近z最后一行扫描线120进行示例论述,将整个扫描线120对应的显示区分为三个扫描区,三个扫描区分别为第一扫描区、第二扫描区和第三扫描区,第一数据线段111与所述第一扫描区内的所有扫描线120相互交错,第二数据线段112和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所有扫描线120相互交错,第三数据线段113和所述第三扫描区内的所有扫描线120相互交错,所述第一扫描区121内的扫描线120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T1,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T2,所述第三扫描区123内的扫描线120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T3,所述第三周期T3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周期T2的时长,所述第二周期T2的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周期T1的时长,使得远离源极驱动芯片的像素可以具有更长的充电时间,而靠近源极驱动芯片的像素保持原来的充电时间或者在原来的充电时间上进行缩减,从而使得整个显示面上的像素充电更加均匀,也可以根据控制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而改变显示面板的刷新率;对应的,本实施的驱动方法步骤如下:
SI:当扫描第一扫描区进行扫描,同一条数据上的第一晶体管保持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第三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
SII:当扫描完所述第一扫描区时,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保持断开,扫描第二扫描区的所有扫描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第三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
SIII:当扫描完所述第二扫描区时,保持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且导通第二晶体管,扫描所述第三扫描区的扫描线,所述第一数据线段、第二数据线段和第三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数据线充电。
每一帧重复上述SI-SIII步骤,对应的TCON给两个隔离信号,电压转换后为控制信号A和B,以FHD显示屏(1080行)为例,整条数据线110上寄生电容为1份,所以1080*1=1080,如果在360行和720行加隔离TFT,先充电第一扫描区内的360行,此时A控制第一晶体管151关断隔离,第二晶体管152无需处理;当需要对第二扫描区对应的360行扫描线120进行充电时,控制信号A控制第一晶体管151导通,控制信号B控制第二晶体管152关断隔离,当需要对第三扫描区对应的360行扫描线120进行充电时,控制信号A控制第一晶体管151导通,控制信号B控制第二晶体管152导通,其中第一数据线段111对应的360行的寄生电容为360*1/3,第二数据线段112对应的360行的寄生电容为360*2/3,第二数据线段112对应的360行的寄生电容为360*1,如此总的寄生电容为:360*1/3+360*2/3+360*1=720,数据线110充电时的等效寄生电容即C1会减小三分之一;同理,数据驱动芯片设置靠近最后一行扫描线120的位置时,最终也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寄生电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时序控制芯片、源极驱动芯片以及栅极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进行驱动的多个像素,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输出数据信号至多条所述数据线,所述栅极驱动芯片根据所述时序控制芯片输出的信号生成扫描信号至多条所述扫描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线至少被分割成两段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中的两段数据线之间的分割处位于第N条扫描线和第N+1条扫描线之间;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对应所述分割处设置有一个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
其中,所述时序控制芯片包括倍频模块,所述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计时模块和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当所述计时模块计时时长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启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所述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生成控制信号始终保持控制开关的导通,使得不同数据段对应的扫描区内的一行像素的充电时间不同,以改变所述显示面板的刷新率;
当只要给一段数据线进行充电时,数据电压保持原始电压不变,当需要给整条数据线充电时,在原始的数据电压的基础上增大一预设电压值对像素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一数据线段,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二数据线段,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区,所述第二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区;所述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信号生成模块,所述控制开关为晶体管,每个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对应连接同一数据线中的两段所述数据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线,所述控制线连接相邻两条所述扫描线之间的所有的所述晶体管的栅极;
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根据扫描信号以生成控制信号输出至对应的控制线以控制所述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包括M段数据线,每段数据线对应的扫描线的数量相同;
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相邻两条扫描线之间的所有所述晶体管通过所述控制线连接;
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包括多个输出端;
每条所述控制线分别连接到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不同的输出端,以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的控制信号至对应的所述控制线以控制对应的所述晶体管的导通或关断。
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时序控制芯片、源极驱动芯片以及栅极驱动芯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以及由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进行驱动的多个像素,所述源极驱动芯片输出数据信号至多条所述数据线,所述栅极驱动芯片根据所述时序控制芯片输出的信号生成扫描信号至多条所述扫描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线至少被分割成两段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中的两段数据线之间的分割处位于第N条扫描线和第N+1条扫描线之间;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对应所述分割处设置有一个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导通或关断两段数据线之间的数据信号的传输;
其中,所述时序控制芯片包括倍频模块,所述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负载检测模块和控制信号生成模块,当所述负载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数据线的负载大于等于预设负载时,启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生成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所述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小于预设负载时,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生成控制信号始终保持控制开关的导通。
6.一种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输入当前帧的帧起始信号;
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及
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
其中,倍频模块根据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以控制所述扫描信号的周期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至少被分割为两段,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一数据线段,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二数据线段,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区,所述第二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区;所述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的步骤包括:
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数据线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二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充电;
所述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控制开关断开时,生成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控制开关导通时,生成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
其中,所述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至少被分割为两段,靠近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一数据线段,远离所述源极驱动芯片的一段为第二数据线段,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一扫描区,所述第二数据线段对应的扫描线为第二扫描区;所述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的步骤包括:
检测显示装置的使用时长,若使用时长小于预设阈值,生成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始终导通;若使用时长大于等于预设阈值,则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检测当前扫描线的所在区域,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一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接收数据信号,给所述第一数据线段数据线充电,所述第二数据线段不接受数据信号;若当前扫描线位于所述第二扫描区时,所述控制开关导通,所述第一数据线段和第二数据线段一起接收数据信号,给整条所述数据线充电;
所述根据帧起始信号以及所述控制开关的导通或关断,生成扫描信号的步骤包括:
当控制开关断开时,生成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当控制开关导通时,生成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进行逐行扫描;
其中,所述第一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一周期,所述第二扫描区内的扫描线的扫描信号的周期为第二周期,所述第二周期的时长大于所述第一周期的时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的开启时刻与所述第一扫描区内最后一行扫描线的关闭时刻为同一时刻。
CN202210838520.4A 2022-07-18 2022-07-18 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Active CN1152737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8520.4A CN115273767B (zh) 2022-07-18 2022-07-18 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8520.4A CN115273767B (zh) 2022-07-18 2022-07-18 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3767A CN115273767A (zh) 2022-11-01
CN115273767B true CN115273767B (zh) 2024-05-03

Family

ID=8376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8520.4A Active CN115273767B (zh) 2022-07-18 2022-07-18 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37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4222B (zh) * 2023-07-07 2023-11-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5711A (zh) * 2012-09-04 2013-02-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4793382A (zh) * 2015-05-12 2015-07-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98325A (zh) * 2017-04-27 2017-06-27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4677986A (zh) * 2022-04-21 2022-06-2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5711A (zh) * 2012-09-04 2013-02-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4793382A (zh) * 2015-05-12 2015-07-2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98325A (zh) * 2017-04-27 2017-06-27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4677986A (zh) * 2022-04-21 2022-06-2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3767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02764B2 (en) Gate driving method and circu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0239092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US9673806B2 (en)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332466B2 (en)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0460939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脉波调整电路
CN104503632A (zh) 缓冲单元、触控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H0981089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1266769B (zh) 时序控制器、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11482184B2 (en) Row drive circuit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500556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薄膜晶体管背板
KR20160087893A (ko) 게이트 드라이버 회로와 구동 방법
CN1773602A (zh) 列反转方法、液晶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模块
JP6757352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08000159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20200394977A1 (en) Scanning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KR2008001013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JP2019109371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9523965B (zh)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5273767B (zh) 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KR102028587B1 (ko) 표시 장치
US20200143763A1 (en) Driving method and device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20140134814A (ko) 표시 장치
CN107274851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10056922A1 (en) Row drive circuit of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615904A (zh) 数据缓冲器及使用该缓冲器的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