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2544B - 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2544B
CN115272544B CN202210737302.1A CN202210737302A CN115272544B CN 115272544 B CN115272544 B CN 115272544B CN 202210737302 A CN202210737302 A CN 202210737302A CN 115272544 B CN115272544 B CN 115272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target
target wall
face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73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72544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5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5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5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5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73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2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2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2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72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2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05General purpose rendering archite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04Architectural design, interior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共用目标墙体的第一房屋空间、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第二全景图;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第一全景图上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信息在与目标墙体匹配的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的模型对象,三维模型为包括第一、第二房屋空间的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第二全景图上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第一采样规则和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本申请可以保证正确投影,实现全景图映射到三维模型的双向准确贴图。

Description

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全景漫游技术是一种基于真实场景的虚拟现实技术,利用真实场景的全景图构建VR全景空间,用户可以在VR全景空间中进行虚拟漫游。
在全景漫游时,通过将全景图投影到3D模型上,然后移动视点的渲染相机,可以实现漫游点切换。在将全景图投影到3D模型上时,通常是直接将对应视线方向的全景采样信息渲染至3D模型上,针对3D模型中的墙体而言,由于墙体的不同端面采用相同的采样方式,这样就会导致投影效果产生错误。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在针对墙体的不同端面进行采样时,由于采样方式相同,导致3D模型的投影效果产生错误,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相同的采样方式对墙体的不同端面进行采样所导致的投影效果错误,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图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和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所述第一房屋空间与所述第二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
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与所述目标墙体匹配的模型对象,所述三维模型为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所述目标房屋包括所述第一房屋空间和所述第二房屋空间;
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和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图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和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所述第一房屋空间与所述第二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与所述目标墙体匹配的模型对象,所述三维模型为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所述目标房屋包括所述第一房屋空间和所述第二房屋空间;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和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贴图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贴图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共用目标墙体的第一房屋空间、第二房屋空间分别对应的第一全景图、第二全景图,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对目标墙体在第一全景图上对应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基于与第一采样规则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的第二采样规则,依据对应的采样顺序对目标墙体在第二全景图上对应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可以针对墙体的不同端面采用互为镜像的采样方式进行采样、基于采样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贴图,可以保证正确投影,实现全景图映射到三维模型的双向准确贴图,提升用户3D浏览的视觉体验。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图方法的示意图;
图2a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目标房屋的三维模型图;
图2b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房屋空间的三维模型图;
图2c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房屋空间的三维模型图;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法线向量、第二法线向量以及目标向量的一具体示意;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图装置的示意图;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贴图处理时采用相同的采样方式对墙体的不同端面进行采样,所导致的投影效果错误、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图方法,针对墙体的不同端面采用互为镜像的采样顺序进行采样、基于采样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贴图,可以保证正确投影,实现全景图映射到三维模型的双向准确贴图。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贴图方法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和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所述第一房屋空间与所述第二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图方法,首先针对共用目标墙体的第一房屋空间和第二房屋空间分别进行全景拍摄,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第一房屋空间和第二房屋空间为相邻空间、且两个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例如,第一房屋空间为卧室空间、第二房屋空间为厨房空间,卧室空间与厨房空间相邻,一墙体(目标墙体)将卧室空间与厨房空间分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房屋空间还可以与其他房屋空间相邻且共用其他墙体,本申请实施例针对第一房屋空间和第二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的情况,对贴图过程进行介绍。
步骤102、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与所述目标墙体匹配的模型对象,所述三维模型为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所述目标房屋包括所述第一房屋空间和所述第二房屋空间。
在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之后,确定目标墙体在第一全景图上对应的图像区域,这里的图像区域为第一区域。然后针对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三维模型的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以实现对目标墙体对象进行单面贴图。
其中,三维模型为包括第一房屋空间和第二房屋空间的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的与目标墙体匹配的模型对象。目标房屋对应的三维模型可以是基于目标房屋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所构建的模型,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的一模型对象,基于目标房屋中的目标墙体构建。需要说明的是,在构建三维模型时,可以获取目标房屋的多个实景图拼接为全景图,也可以直接获取目标房屋的全景图,根据全景图进行3D建模,构建三维模型。或者先根据全景图进行2D户型建模,再基于2D户型构建三维模型。在可以直接获取目标房屋户型图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基于目标房屋户型图构建三维模型。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基于全景图进行3D建模、构建三维模型,且本申请实施例重点阐述的是如何基于全景图对墙体对象的不同端面进行贴图,以保证正确投影。
步骤103、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和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
在获取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之后,确定目标墙体在第二全景图上对应的图像区域,这里的图像区域为第二区域。然后针对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三维模型的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其中,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与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匹配、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与目标墙体的第二端面匹配,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位于第一房屋空间中、目标墙体的第二端面位于第二房屋空间中,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为同一墙体的不同端面、两个端面相对。通过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进行贴图,实现对目标墙体对象的双面贴图。
其中,第一采样规则和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本实施例中的镜像指的是:其各部分的排列与另一个作为模型的基本相似的东西的排列正相反;相对一根与之交错的轴或一个与之交错的平面为颠倒的东西。如,在基于第一采样规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采样时,基于第二采样规则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采样,且这里的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是以同一参照来说的。具体而言,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分为A、B、C三个子区域且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第一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对A、B、C进行采样;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分为E、F、G三个子区域且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与第一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的采样顺序为: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对G、F、E进行采样。
下面通过一具体实例对贴图过程进行介绍。如图2a至图2c所示,目标房屋包括玄关空间、餐厅空间、客厅空间、阳台空间、卫生间空间、过道空间、主卧空间、厨房空间以及次卧空间,主卧空间为第一房屋空间、厨房空间为第二房屋空间,主卧空间和厨房空间的公共墙体为目标墙体(图2a中方框圈中的区域包括目标墙体)。对主卧空间进行全景拍摄获取第一全景图、对厨房空间进行全景拍摄获取第二全景图,在第一全景图上确定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一区域、在第二全景图上确定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二区域。基于从左到右的顺序对第一区域进行采样,并基于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贴图;基于从右到左的顺序对第二区域进行采样,并基于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进行贴图。其中,上述的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是以在主卧空间面对目标墙体确定的左右;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与目标墙体在主卧空间中的墙面匹配、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与目标墙体在厨房空间中的墙面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镜像采样规则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其为示例性实施例,镜像采样规则不限于其他的镜像方式。
本申请上述实施过程,通过获取共用目标墙体的第一房屋空间、第二房屋空间分别对应的第一全景图、第二全景图,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对目标墙体在第一全景图上对应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基于与第一采样规则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的第二采样规则,依据对应的采样顺序对目标墙体在第二全景图上对应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可以针对墙体的不同端面采用互为镜像的采样方式进行采样、基于采样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贴图,可以保证正确投影,实现全景图映射到三维模型的双向准确贴图,提升用户3D浏览的视觉体验。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之前,还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对应的第一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一目标值,所述目标向量的方向为拍摄全景图像的过程中拍摄设备开始对所述目标墙体拍摄时指向所述目标墙体的方向;
计算所述目标墙体的第二端面对应的第二法线向量与所述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一法线向量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法线向量的方向相反;
在所述第一目标值小于零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在所述第二目标值大于零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为按照第一方向进行采样,所述第二采样规则为按照第二方向进行采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镜像,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拍摄设备首次对所述目标墙体拍摄时对应的拍摄方向。
在对第一全景图和第二全景图进行采样之前,可以计算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对应的第一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计算目标墙体的第二端面对应的第二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其中,第一法线向量与第二法线向量对应的方向相反,目标向量对应的方向为拍摄设备拍摄全景图像的过程中开始对目标墙体拍摄时、拍摄设备指向目标墙体的方向。
其中,两个向量的点积为向量1的模、向量2的模以及目标角度余弦值的乘积,目标角度为两个向量之间的角度。在两个向量的点积小于零时,确定两个向量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在两个向量的点积大于零时,确定两个向量之间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90度。
在基于第一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一目标值、基于第二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二目标值之后,若第一目标值小于零,则确定采用第一采样规则对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在第一目标值小于零时,第二目标值大于零,确定采用第二采样规则对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
拍摄设备首次对目标墙体进行拍摄所对应的拍摄方向为第一方向,如,利用拍摄设备在全景采集的过程中,拍摄设备首次对目标墙体进行拍摄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拍摄,则第一方向为从左至右,相应的,第二方向为从右至左。由于第一目标值小于零,表明两个向量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即,可以认为两个向量相对,此时,可以确定采用第一采样规则进行采样,即按照第一方向对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进而可以实现直接将对应视线方向的全景采样信息渲染至三维模型上。由于第二目标值大于零,表明两个向量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大于或者等于0度,即,可以认为两个向量同向,此时,可以确定采用第二采样规则进行采样,即按照第二方向对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
下面通过一示意图对确定采样方式的过程进行介绍,如图3所示,目标墙体对应于A端面和B端面,A端面对应于第一法线向量B端面对应于第二法线向量/>目标向量为第一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相对,两者的向量点积小于0,针对A端面而言,若A端面对应于第一全景图,则可以确定采用第一采样规则进行采样,即按照第一方向对第一全景图上与A端面对应的区域进行采样;第二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同向,两者的向量点积大于0,针对B端面而言,若B端面对应于第二全景图,则可以确定采用第二采样规则进行采样,即按照第二方向对第二全景图上与B端面对应的区域进行采样。
本申请上述实施过程,通过计算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的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一目标值,计算目标墙体的第二端面的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二目标值,基于第一目标值、第二目标值大于或者小于零的情况,确定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在全景图上的区域对应的采样规则,可以保证正确投影、实现全景图映射到三维模型的双向准确贴图。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按照第一划分规则,将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划分为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将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划分为所述第一数目个第一分片;针对每个所述第一贴图图像,建立所述第一贴图图像与一所述第一分片的第一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按照第一划分规则将第一全景图上与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一区域划分为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按照第一划分规则将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划分为第一数目个第一分片,第一贴图图像的数目与第一分片的数目相同,针对每个第一贴图图像,建立第一贴图图像与一第一分片的第一关联关系,使得第一贴图图像与第一分片一一对应。其中,在建立第一贴图图像与第一分片的第一关联关系时,需要基于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与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之间的对应位置关联,建立第一关联关系,即,第一贴图图像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分片形成关联。
其中,针对通过划分得到的第一数目个第一分片而言,第一数目个第一分片对应的尺寸相同,相应的,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对应的尺寸相同,且第一贴图图像与第一分片的尺寸相同。
在按照第一划分规则将第一全景图上与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一区域划分为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时,可以得到N*N个第一贴图图像,N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相应的,第一分片的数目也为N*N个,此时,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对应于N行N列。当然,也可以得到M*P个第一贴图图像,M与P均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M与P不同时为1,此时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对应于M行P列。
在基于第一划分规则对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划分之后,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包括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所述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在所述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将选取的所述第一贴图图像与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以对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其中,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贴图图像对应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
在基于第一划分规则将第一全景图上与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一区域、目标墙体对象对应的第一端面进行划分之后,在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处理时,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在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基于第一贴图图像与第一分片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将选取的第一贴图图像与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以实现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其中,将第一贴图图像与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即为将第一贴图图像贴合至第一端面对应的第一分片上。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贴图图像贴合至第一端面对应的第一分片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渲染。
其中,在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在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时,按照第一方向(如从左到右的方向)在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中依次进行图像选取。例如,第一全景图上与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一区域对应于4*4个第一贴图图像,即,第一区域对应于4行4列的第一贴图图像,可以从第一行开始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选取第一贴图图像,针对第一行完成贴图图像选取之后,针对第二行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选取第一贴图图像,依次类推,直至完成第一区域内全部贴图图像的选取。所选取的第一贴图图像与对应的第一分片匹配,实现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处理。
本申请上述实施过程,通过按照第一划分规则,将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划分为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将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划分为第一数目个第一分片,建立第一贴图图像与第一分片的第一关联关系;在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在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后,根据建立的第一关联关系,将选取的第一贴图图像与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的对应位置进行匹配,可以保证贴图的有序性和准确性。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按照第二划分规则,将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划分为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将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划分为所述第二数目个第二分片;针对每个所述第二贴图图像,建立所述第二贴图图像与一所述第二分片的第二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按照第二划分规则将第二全景图上与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二区域划分为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按照第二划分规则将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划分为第二数目个第二分片,第二贴图图像的数目与第二分片的数目相同,针对每个第二贴图图像,建立第二贴图图像与一第二分片的第二关联关系,使得第二贴图图像与第二分片一一对应。其中,在建立第二贴图图像与第二分片的第二关联关系时,需要基于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与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之间的对应位置关联,建立第二关联关系,即,第二贴图图像与对应位置的第二分片形成关联。
其中,针对通过划分得到的第二数目个第二分片而言,第二数目个第二分片对应的尺寸相同,相应的,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对应的尺寸相同,且第二贴图图像与第二分片的尺寸相同。
第一划分规则与第二划分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区别,在两个划分规则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数目与第二数目相同,在两个划分规则不同的情况下,第一数目与第二数目相区别。在按照第二划分规则将第二全景图上与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二区域划分为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时,可以得到K*K个第二贴图图像,K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相应的,第二分片的数目也为K*K个,此时,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对应于K行K列。在第一划分规则与第二划分规则相同的情况下,K的取值与N的取值相同,否则,两者的取值相区别。当然,也可以得到L*E个第二贴图图像,L与E均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且L与E不同时为1,此时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对应于L行E列。在第一划分规则与第二划分规则相同的情况下,L的取值与M的取值相同、E的取值与P的取值相同,否则,L的取值与M的取值不相同,和/或,E的取值与P的取值不相同。
在基于第二划分规则对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划分之后,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包括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所述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在所述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将选取的所述第二贴图图像与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以对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其中,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贴图图像对应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确定。
在基于第二划分规则将第二全景图上与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二区域、目标墙体对象对应的第二端面进行划分之后,在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处理时,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在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基于第二贴图图像与第二分片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将选取的第二贴图图像与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以实现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其中,将第二贴图图像与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即为将第二贴图图像贴合至第二端面对应的第二分片上。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贴图图像贴合至第二端面对应的第二分片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渲染。
其中,在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在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时,按照第二方向(如从右到左的方向)在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中依次进行图像选取,且这里的从右到左与上一实施例中的从左到右是以同一参照来说的。例如,第二全景图上与目标墙体对应的第二区域对应于3*3个第二贴图图像,即,第二区域对应于3行3列的第二贴图图像,可以从第一行开始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选取第二贴图图像,针对第一行完成贴图图像选取之后,针对第二行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选取第二贴图图像,依次类推,直至完成第二区域内全部贴图图像的选取。所选取的第二贴图图像与对应的第二分片匹配,实现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处理。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与第一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本申请实施例对于镜像采样规则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其为示例性实施例,镜像采样规则不限于其他的镜像方式。
本申请上述实施过程,通过按照第二划分规则,将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划分为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将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划分为第二数目个第二分片,建立第二贴图图像与第二分片的第二关联关系;在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在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后,根据建立的第二关联关系,将选取的第二贴图图像与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的对应位置进行匹配,可以保证贴图的有序性和准确性。
且通过采用与第一采样规则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的第二采样规则进行图像选取、贴图处理,可以保证正确投影,实现全景图映射到三维模型的双向准确贴图。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图方法的整体实施流程,通过获取共用目标墙体的第一房屋空间、第二房屋空间分别对应的第一全景图、第二全景图,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对目标墙体在第一全景图上对应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基于与第一采样规则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的第二采样规则,依据对应的采样顺序对目标墙体在第二全景图上对应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可以针对墙体的不同端面采用互为镜像的采样方式进行采样、基于采样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贴图,可以保证正确投影,实现全景图映射到三维模型的双向准确贴图,提升用户3D浏览的视觉体验。
通过按照划分规则,对全景图上目标墙体对应的区域进行划分获取多个贴图图像、对目标墙体对象的端面进行划分获取多个分片,建立贴图图像与分片的关联关系,在基于采样规则进行图像选取后,根据建立的关联关系,将选取的贴图图像与目标墙体对象的对应位置进行匹配,可以保证贴图的有序性和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区别于公共墙体对象的区域,采用现有的贴图方式进行贴图,以实现对三维模型的渲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图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和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所述第一房屋空间与所述第二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
第一处理模块402,用于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与所述目标墙体匹配的模型对象,所述三维模型为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所述目标房屋包括所述第一房屋空间和所述第二房屋空间;
第二处理模块403,用于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和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计算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之前,计算所述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对应的第一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一目标值,所述目标向量的方向为拍摄全景图像的过程中拍摄设备开始对所述目标墙体拍摄时指向所述目标墙体的方向;
第二计算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墙体的第二端面对应的第二法线向量与所述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一法线向量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法线向量的方向相反;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值小于零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在所述第二目标值大于零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为按照第一方向进行采样,所述第二采样规则为按照第二方向进行采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镜像,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拍摄设备首次对所述目标墙体拍摄时对应的拍摄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包括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选取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在所述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
第一匹配子模块,用于将选取的所述第一贴图图像与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以对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按照第一划分规则,将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划分为所述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将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划分为所述第一数目个第一分片;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第一贴图图像,建立所述第一贴图图像与一所述第一分片的第一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贴图图像对应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包括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选取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在所述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
第二匹配子模块,用于将选取的所述第二贴图图像与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以对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划分模块,用于按照第二划分规则,将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划分为所述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将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划分为所述第二数目个第二分片;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所述第二贴图图像,建立所述第二贴图图像与一所述第二分片的第二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贴图图像对应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确定。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贴图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举例如下,图5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0、存储器(memory)530和通信总线540,其中,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通过通信总线5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10可以调用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处理器510用于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和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所述第一房屋空间与所述第二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与所述目标墙体匹配的模型对象,所述三维模型为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所述目标房屋包括所述第一房屋空间和所述第二房屋空间;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和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处理器510还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其他方案,这里不再进一步阐述。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贴图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贴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和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所述第一房屋空间与所述第二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
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与所述目标墙体匹配的模型对象,所述三维模型为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所述目标房屋包括所述第一房屋空间和所述第二房屋空间;
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和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之前,还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对应的第一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一目标值,所述目标向量的方向为拍摄全景图像的过程中拍摄设备开始对所述目标墙体拍摄时指向所述目标墙体的方向;
计算所述目标墙体的第二端面对应的第二法线向量与所述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一法线向量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法线向量的方向相反;
在所述第一目标值小于零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在所述第二目标值大于零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为按照第一方向进行采样,所述第二采样规则为按照第二方向进行采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镜像,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拍摄设备首次对所述目标墙体拍摄时对应的拍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包括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
所述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在所述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
将选取的所述第一贴图图像与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以对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第一划分规则,将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划分为第一数目个第一贴图图像、将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划分为所述第一数目个第一分片;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贴图图像,建立所述第一贴图图像与一所述第一分片的第一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贴图图像对应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包括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
所述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在所述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中进行图像选取;
将选取的所述第二贴图图像与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的对应位置匹配,以对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第二划分规则,将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划分为第二数目个第二贴图图像、将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划分为所述第二数目个第二分片;
针对每个所述第二贴图图像,建立所述第二贴图图像与一所述第二分片的第二关联关系;
其中,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贴图图像对应的位置基于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确定。
7.一种贴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一全景图和第二房屋空间对应的第二全景图,所述第一房屋空间与所述第二房屋空间共用目标墙体;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一图像信息在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一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目标墙体对象为三维模型中与所述目标墙体匹配的模型对象,所述三维模型为目标房屋对应的模型对象,所述目标房屋包括所述第一房屋空间和所述第二房屋空间;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根据采样获取的第二图像信息在所述目标墙体对象的第二端面进行贴图,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目标墙体对应的图像区域,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和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应的采样顺序互为镜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计算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基于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之前,计算所述目标墙体的第一端面对应的第一法线向量与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一目标值,所述目标向量的方向为拍摄全景图像的过程中拍摄设备开始对所述目标墙体拍摄时指向所述目标墙体的方向;
第二计算获取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墙体的第二端面对应的第二法线向量与所述目标向量的点积,获取第二目标值,所述第一法线向量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法线向量的方向相反;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目标值小于零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第一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一全景图的第一区域进行采样,在所述第二目标值大于零的情况下,确定采用所述第二采样规则对所述第二全景图的第二区域进行采样;
其中,所述第一采样规则为按照第一方向进行采样,所述第二采样规则为按照第二方向进行采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镜像,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拍摄设备首次对所述目标墙体拍摄时对应的拍摄方向。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图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贴图方法的步骤。
CN202210737302.1A 2022-06-27 2022-06-27 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272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7302.1A CN115272544B (zh) 2022-06-27 2022-06-27 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7302.1A CN115272544B (zh) 2022-06-27 2022-06-27 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2544A CN115272544A (zh) 2022-11-01
CN115272544B true CN115272544B (zh) 2023-09-01

Family

ID=83764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7302.1A Active CN115272544B (zh) 2022-06-27 2022-06-27 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254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3562B1 (en) * 2010-06-24 2015-06-09 Gregory S. Rabin Two dimensional to three dimensional moving image converter
CN110728755A (zh) * 2018-07-16 2020-01-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场景间漫游、模型拓扑创建、场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4266854A (zh) * 2021-12-27 2022-04-01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29621A (zh) * 2021-12-30 2022-05-24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户型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3562B1 (en) * 2010-06-24 2015-06-09 Gregory S. Rabin Two dimensional to three dimensional moving image converter
CN110728755A (zh) * 2018-07-16 2020-01-2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场景间漫游、模型拓扑创建、场景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4266854A (zh) * 2021-12-27 2022-04-01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29621A (zh) * 2021-12-30 2022-05-24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户型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2544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9899B (zh) 双摄像头相对位置计算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242961B (zh) 一种脸部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880956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6157354B (zh) 一种三维场景切换方法及系统
US201401185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amera calibration
EP34516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ndoor panoramic video
CN103852066B (zh) 一种设备定位的方法、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
CN112837419B (zh) 点云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61005B (zh) 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90364207A1 (en) Device for providing realistic media image
CN113989468A (zh) 一种全景漫游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882576B (zh) Ar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98928A (zh) 房屋三维重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80627A (zh) 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及三维模型生成装置
KR20220140391A (ko) 가상 카메라 머신을 이용한 콘텐츠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WO1998041951A1 (fr)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synthese d'images,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detection de position et programmes utilises a cet effet
CN115272544B (zh) 贴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60277A (zh) 虚拟仿真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80002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摄像装置以及无人机
CN106162149B (zh) 一种拍摄3d照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880187B (zh) 一种相机位置信息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92646A (zh) 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46839B1 (ko) 실시간 가상현실 구축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970504A (zh) 利用虚拟投影反向模拟三维球体的展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131527B (zh) 相机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