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71379A - 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 Google Patents

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71379A
CN115271379A CN202210795919.9A CN202210795919A CN115271379A CN 115271379 A CN115271379 A CN 115271379A CN 202210795919 A CN202210795919 A CN 202210795919A CN 115271379 A CN115271379 A CN 115271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ty
gun
armed
personnel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59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71379B (zh
Inventor
袁菲
戴谢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p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59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71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71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1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71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71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属于信息服务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武装服务平台,所述武装服务平台与执勤分配单元和枪支管理单元双向交互,且武装服务平台负责统管部队内部的各项系统数据。为解决现有的军警岗哨携枪带弹执勤管理流程十分的复杂,其中还有大部分流程需要经人工办理后才可通过,办事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执勤人员佩带的执勤电子手环集成了一键报警、振动检测、紧急求助、距离检测多种功能,而枪支保险标签集成了防拆、距离检测等功能,设计安装在枪支把手上,密切了岗哨执勤人员、枪支和弹药间的关系,正规了执勤秩序,确保了执勤人员履职责。

Description

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服务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部队安全管理工作形势严峻,岗哨安全管理缺乏可靠、有效的技术手段,其中军警岗哨携枪带弹执勤管理是部队安全保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现有的军警岗哨携枪带弹执勤管理流程十分的复杂,其中还有大部分流程需要经人工办理后才可通过,办事效率相对较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执勤人员佩带的执勤电子手环集成了一键报警、振动检测、紧急求助、距离检测多种功能,而枪支保险标签集成了防拆、距离检测等功能,设计安装在枪支把手上,密切了岗哨执勤人员、枪支和弹药间的关系,正规了执勤秩序,确保了执勤人员履职责,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武装服务平台,所述武装服务平台与执勤分配单元和枪支管理单元双向交互,且武装服务平台负责统管部队内部的各项系统数据,所述枪支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器械数据读写器的输入端连接,且器械数据读写器的输出端与武装服务平台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执勤分配单元与执勤电子手环双向交互,且器械数据读写器与枪支保险标签双向交互,所述执勤电子手环和枪支保险标签的输入端与雷达定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雷达定位模块的输入端与联动报警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执勤分配单元:可以根据在勤人员的名单来进行执勤班表的安排,之后在勤人员需严格按照执勤班表来进行到岗执勤;
枪支管理单元:配合常规执勤和作战任务,整合管理部队装备库中的所有枪支弹药数据;
雷达定位模块:可以监测手环以及标签内部的定位模块,从而获取到当前人员和枪支的具体位置情况;
联动报警模块:报警系统为主动报警和被动报警,主动报警为巡逻人员或值班人员发生情况后人为触动的报警,被动报警是由各种报警检测装置检测到情况时发出的报警信号,当执勤人员或者枪支弹药离开预定工作区域,或未经授权发生位移时的报警信息。
优选的,所述执勤电子手环和枪支保险标签与器械数据读写器双向交互,所述器械数据读写器可以读取执勤电子手环和枪支保险标签内部的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将数据覆盖写入到执勤电子手环和枪支保险标签中。
优选的,所述器械数据读写器包含上缴核验单元、器械绑定协议和器械协议解除,所述器械绑定协议,在执勤人员向装备库申领枪支弹药时,对应枪支型号及载弹量会与执勤人员手环进行绑定,所述器械协议解除,在执勤人员完成执勤任务后将枪支弹药上缴装备库,再由装备库进行审核查验后,解除枪支与人员之间的绑定。
优选的,所述执勤电子手环包含环境声音监测、智能休眠感应和生命体征监测,且枪支保险标签包含弹种类目和持弹数目;
环境声音监测:借助手环上的麦克风来采集执勤人员周围的声音信息,可以判断枪支是否存在击发的情况;
智能休眠感应:可以控制手环内部的功能启闭,实现高效的电源能耗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实时监测佩戴手环的执勤人员身体状态;
弹种类目:包括橡胶弹、空包弹以及实弹;
持弹数目:记载当前枪支弹匣内部的载弹量。
优选的,所述执勤电子手环包括表盘主体,且表盘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的一端设置有麦克风组件,且表盘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紧急按键,所述表盘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打孔腕带,且表盘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腕带,所述打孔腕带和锁扣腕带与表盘主体转动连接,且打孔腕带与锁扣腕带之间组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表盘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腕部检测模块,且腕部检测模块与表盘主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腕部检测模块的内部设置有北斗定位芯片,且北斗定位芯片的下方设置有内置电池,所述内置电池与腕部检测模块和北斗定位芯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枪支保险标签包括标签牌和金属缆绳,且金属缆绳与标签牌通过卡槽连接,所述金属缆绳的一端设置有防爆锁盒,且防爆锁盒与标签牌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爆锁盒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子锁杆,且电子锁杆与防爆锁盒组合连接,所述电子锁杆和防爆锁盒的一侧设置有通感线头,且通感线头的另一端设置有无源数据芯片,所述无源数据芯片与标签牌贴合连接,且无源数据芯片与通感线头电性连接,所述器械数据读写器的外表面设置有身份识别窗口,且器械数据读写器的一端设置有标签插槽,所述枪支保险标签通过标签插槽与器械数据读写器连接,所述身份识别窗口的内部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且标签插槽的内部设置有磁感读写模块,所述磁感读写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与器械数据读写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执勤分配单元,用于当执行作战任务时,分别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作战强项,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作战优势和作战劣势,获取不同在勤人员之间的互补关系,生成作战分布表;
雷达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并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人员编号;
枪支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作战强项,为每一在勤人员匹配相应的类型的枪支,同时将枪支类型相同的在勤人员归为同一执勤类;
执勤分配单元,还用于根据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以及匹配的枪支类型,结合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人员编号,建立配枪对照表;
所述执勤分配单元,还用于在预设武装地图上标记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到达枪支存放位所需要的第一时长;
基于所述作战分布表和所述预设武装地图,生成武装点位图;
基于所述武装点位图每一点位与所述枪支存放位之间的距离,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到达对应武装点位所需要的第二时长;
基于同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调节同一执勤类包含的每一类执勤人员的武装点位,直到同一执勤类中所有类执勤人员消耗的时长最小为止;
执勤分配单元,还用于分析执行调节后的作战分布表所需的总时长;
若所述总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根据每一在勤人员所在的武装点,分析每一在勤人员的第一武装权重,以及每一在勤人员在对应执勤类中的第二武装权重;
根据第一武装权重和第二武装权重建立对应的第一筛选标准和第二筛选标准,提取符合筛选标准的目标在勤人员;
同时获取每一目标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二作战强项,为所述目标在勤人员重新匹配枪支类型以及武装点,直到总时长小于等于预设时长为止,获取当前武装信息,生成执行分布表。
优选的,所述生命体征监测实时监测佩戴手环的执勤人员身体状态的步骤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多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
根据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跳动幅度范围及其对应的人体生理表现参数构建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代价矩阵;
根据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代价矩阵确定执勤人员的健康评估指标;
检测执勤人员的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及其跳动频率;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跳动频率以及执勤人员所处环境内的环境参数评估出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
Figure BDA0003735838720000051
其中,F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P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跳动频率,α表示为环境参数对于执勤人员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生理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因子,Q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与环境参数中温度变化的相关性系数,β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在环境参数下的诱发调跳变指数,A表示为执勤人员的表面皮肤敏感系数,E表示为环境参数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E1表示为环境参数中的太阳总辐射强度,μ表示为执勤人员的皮肤裸露程度;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与预设指数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是否合格,若是,无需进行后续操作,否则,重新采集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直到其合格为止;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目标代价矩阵对该项健康评估指标的合格生理参数进行代价评估,获取评估代价值;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的合格生理参数的评估代价值计算出执勤人员的健康度:
Figure BDA0003735838720000061
其中,B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健康度,a表示为执勤人员的耐力指数,b表示为执勤人员的体质强度,d表示为执勤人员的疲劳系数,N表示为健康评估指标的数量,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S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的评估代价值,T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的评估代价值的误差因子,S1表示为健康状态下的健康指标平均代价参考值,ln表示为自然对数,M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动作连贯性指数,Y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动作强度指数;
根据执勤人员的健康度确认执勤人员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若是,发出报警提示,否则,无需进行后续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执勤分配单元可以根据在勤人员的名单来进行执勤班表的安排,之后在勤人员需严格按照执勤班表来进行到岗执勤,而枪支管理单元配合常规执勤和作战任务,整合管理部队装备库中的所有枪支弹药数据,执勤人员佩带的执勤电子手环集成了一键报警、振动检测、紧急求助、距离检测多种功能,而枪支保险标签集成了防拆、距离检测等功能,设计安装在枪支把手上,密切了岗哨执勤人员、枪支和弹药间的关系,正规了执勤秩序,确保了执勤人员履职责;
2、本发明,报警系统为主动报警和被动报警,主动报警为巡逻人员或值班人员发生情况后人为触动的报警,被动报警是由各种报警检测装置检测到情况时发出的报警信号,当执勤人员或者枪支弹药离开预定工作区域,或未经授权发生位移时的报警信息,实现了对岗哨执勤人员、枪支、弹药安全状况的实时监控,管理人员能实时掌握岗哨安全警戒情况;
3、本发明,执勤人员在执勤过程中需要时刻佩戴执勤电子手环,通过执勤电子手环可以帮助执勤人员清楚的知晓换岗时间,其表盘一端的麦克风组件可以采集执勤人员周围的声音信息,采集到的信息会实时上传至数据电脑,在配合视频监控可以清楚的获悉执勤过程中的声音和图像信息,同时通过采集到的声音还可以判断枪支是否存在击发的情况,且每个手环的内部都配备有生命体征监测和北斗定位芯片,生命体征监测可以帮助执勤人员以及后勤人员清楚知晓当前佩戴者的脉搏心跳以及体温状态,北斗定位芯片可以定位当执勤人员所在的位置,一旦执勤人员脱离预定区域后就会触发报警;
4、本发明,枪支保险标签包括标签牌和金属缆绳,金属缆绳的一端设置有防爆锁盒,而防爆锁盒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子锁杆,该电子锁杆和防爆锁盒的一侧设置有通感线头,通感线头与金属缆绳之间相当于一个电源回路,一旦金属缆绳断开,无源数据芯片就会感知到通感线头处的变化,在枪支出库发放时需要由后勤人员将枪支保险标签通过特制的金属缆绳锁固在枪托上,该金属缆绳除后勤特定的手段外无法进行拆除,一旦暴力拆除或者剪断金属缆绳都会直接触发警报,增强了部队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的预防了涉枪涉弹重大恶性案件的发生;
5、本发明,后勤人员在接受到执勤任务后会开始准备执勤所需的枪支弹药,将枪支保险标签插入到标签插槽中,通过电脑写入配弹信息、枪支型号以及载弹数量,当执勤人员签发枪支时需要佩戴手环,随后将手指按压在身份识别窗口处的指纹识别模块上,此时当前读写器内部的枪支保险标签信息就会与执勤人员的执勤电子手环相互绑定,这样可以方便后台进行记录核对,在执勤人员完成执勤任务后,将枪支上缴再由装备库进行审核查验后,解除枪支与人员之间的绑定,提高了部队执勤枪支、弹药和人员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武装服务平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协议绑定平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执勤电子手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腕部检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北斗定位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枪支保险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无源数据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器械数据读写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执勤电子手环;2、枪支保险标签;3、器械数据读写器;4、武装服务平台;5、执勤分配单元;6、枪支管理单元;7、雷达定位模块;8、联动报警模块;101、表盘主体;102、触控屏;103、麦克风组件;104、打孔腕带;105、锁扣腕带;106、紧急按键;107、腕部检测模块;108、北斗定位芯片;109、内置电池;201、标签牌;202、金属缆绳;203、无源数据芯片;204、防爆锁盒;205、电子锁杆;206、通感线头;301、标签插槽;302、磁感读写模块;303、身份识别窗口;304、指纹识别模块;1001、环境声音监测;1002、智能休眠感应;1003、生命体征监测;2001、弹种类目;2002、持弹数目;3001、上缴核验单元;3002、器械绑定协议;3003、器械协议解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武装服务平台4,武装服务平台4与执勤分配单元5和枪支管理单元6双向交互,且武装服务平台4负责统管部队内部的各项系统数据,执勤分配单元5和枪支管理单元6所采集的数据会实时上传至武装服务平台4中进行记录,同时武装服务平台4还可以远程对执勤分配系统以及枪支管理下辖的设备进行管控,枪支管理单元6的输出端与器械数据读写器3的输入端连接,器械数据读写器3是枪支管理系统下辖的管理工具之一,且器械数据读写器3的输出端与武装服务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执勤分配单元5与执勤电子手环1双向交互,执勤分配系统在确认好执勤人员名单后,就会对对应人员的执勤电子手环1进行权限的授予,授予权限后的执勤电子手环1才可以进行枪支弹药的申领,且器械数据读写器3与枪支保险标签2双向交互,器械数据读写器3可以读取枪支保险标签2内部的信息,或者将数据写入到枪支保险标签2的内部,执勤电子手环1和枪支保险标签2的输入端与雷达定位模块7的输出端连接,且雷达定位模块7的输入端与联动报警模块8的输出端连接,雷达定位模块7可以监控执勤人员和出库枪支的地理位置,并对行动范围进行限定,一旦人员或者枪支超出范围就会触发报警系统。
执勤电子手环1和枪支保险标签2与器械数据读写器3双向交互,器械数据读写器3可以读取执勤电子手环1和枪支保险标签2内部的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将数据覆盖写入到执勤电子手环1和枪支保险标签2中,执勤电子手环1与枪支保险标签2之间可以通过器械数据读写器3来进行数据的交互以及绑定操作。
器械数据读写器3包含上缴核验单元3001、器械绑定协议3002和器械协议解除3003,在执勤人员向装备库申领枪支弹药时,对应枪支型号及载弹量会与执勤人员手环进行绑定,器械协议解除3003,在执勤人员完成执勤任务后将枪支弹药上缴装备库,再由装备库进行审核查验后,解除枪支与人员之间的绑定,器械协议解除3003需要上缴核验单元3001所检测到的标签数据与器械绑定协议3002时记录的数据相同,一旦出现不符的情况则由人工来进行核验操作。
执勤电子手环1包含环境声音监测1001、智能休眠感应1002和生命体征监测1003,环境声音监测1001,借助手环上的麦克风来采集执勤人员周围的声音信息,可以判断枪支是否存在击发的情况,智能休眠感应1002,可以控制手环内部的功能启闭,实现高效的电源能耗管理,生命体征监测1003,实时监测佩戴手环的执勤人员身体状态且枪支保险标签2包含弹种类目2001和持弹数目2002,弹种类目2001和持弹数目2002是枪支保险标签2内部所存储的数据信息,信息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两种信息只能通过器械数据读写器3进行改写或者覆盖。
请参阅图3-5,执勤电子手环1包括表盘主体101,且表盘主体101的外表面设置有触控屏102,触控屏102的一端设置有麦克风组件103,且表盘主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紧急按键106,表盘主体101的一端设置有打孔腕带104,且表盘主体101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腕带105,打孔腕带104和锁扣腕带105与表盘主体101转动连接,且打孔腕带104与锁扣腕带105之间组合连接,表盘主体101的内侧设置有腕部检测模块107,且腕部检测模块107与表盘主体101通过螺钉连接,腕部检测模块107的内部设置有北斗定位芯片108,且北斗定位芯片108的下方设置有内置电池109,内置电池109与腕部检测模块107和北斗定位芯片108电性连接,执勤人员在执勤过程中需要时刻佩戴执勤电子手环1,通过执勤电子手环1可以帮助执勤人员清楚的知晓换岗时间,其表盘一端的麦克风组件103可以采集执勤人员周围的声音信息,采集到的信息会实时上传至数据电脑,在配合视频监控可以清楚的获悉执勤过程中的声音和图像信息,同时通过采集到的声音还可以判断枪支是否存在击发的情况,且每个手环的内部都配备有生命体征监测1003和北斗定位芯片108,生命体征监测1003可以帮助执勤人员以及后勤人员清楚知晓当前佩戴者的脉搏心跳以及体温状态,北斗定位芯片108可以定位当执勤人员所在的位置,一旦执勤人员脱离预定区域后就会触发报警。
请参阅图6-7,枪支保险标签2包括标签牌201和金属缆绳202,且金属缆绳202与标签牌201通过卡槽连接,金属缆绳202的一端设置有防爆锁盒204,且防爆锁盒204与标签牌201通过螺钉连接,防爆锁盒204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子锁杆205,且电子锁杆205与防爆锁盒204组合连接,电子锁杆205和防爆锁盒204的一侧设置有通感线头206,且通感线头206的另一端设置有无源数据芯片203,通感线头206与金属缆绳202之间相当于一个电源回路,一旦金属缆绳202断开,无源数据芯片203就会感知到通感线头206处的变化,无源数据芯片203与标签牌201贴合连接,且无源数据芯片203与通感线头206电性连接,在枪支出库发放时需要由后勤人员将枪支保险标签2通过特制的金属缆绳202锁固在枪托上,该金属缆绳202除后勤特定的手段外无法进行拆除,一旦暴力拆除或者剪断金属缆绳202都会直接触发警报。
请参阅图8,器械数据读写器3的外表面设置有身份识别窗口303,且器械数据读写器3的一端设置有标签插槽301,枪支保险标签2通过标签插槽301与器械数据读写器3连接,身份识别窗口303的内部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304,且标签插槽301的内部设置有磁感读写模块302,磁感读写模块302和指纹识别模块304与器械数据读写器3电性连接,后勤人员在接受到执勤任务后会开始准备执勤所需的枪支弹药,将枪支保险标签2插入到标签插槽301中,通过电脑写入配弹信息、枪支型号以及载弹数量,当执勤人员签发枪支时需要佩戴手环,随后将手指按压在身份识别窗口303处的指纹识别模块304上,此时当前读写器内部的枪支保险标签2信息就会与执勤人员的执勤电子手环1相互绑定,这样可以方便后台进行记录核对,在执勤人员完成执勤任务后,将枪支上缴再由装备库进行审核查验后,解除枪支与人员之间的绑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勤分配单元5,用于当执行作战任务时,分别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作战强项,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作战优势和作战劣势,获取不同在勤人员之间的互补关系,生成作战分布表;
雷达定位模块7,用于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并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人员编号;
枪支管理单元6,用于基于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作战强项,为每一在勤人员匹配相应的类型的枪支,同时将枪支类型相同的在勤人员归为同一执勤类;
执勤分配单元5,还用于根据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以及匹配的枪支类型,结合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人员编号,建立配枪对照表;
所述执勤分配单元,还用于在预设武装地图上标记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到达枪支存放位所需要的第一时长;
基于所述作战分布表和所述预设武装地图,生成武装点位图;
基于所述武装点位图每一点位与所述枪支存放位之间的距离,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到达对应武装点位所需要的第二时长;
基于同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调节同一执勤类包含的每一类执勤人员的武装点位,直到同一执勤类中所有类执勤人员消耗的时长最小为止;
执勤分配单元5,还用于分析执行调节后的作战分布表所需的总时长;
若所述总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根据每一在勤人员所在的武装点,分析每一在勤人员的第一武装权重,以及每一在勤人员在对应执勤类中的第二武装权重;
根据第一武装权重和第二武装权重建立对应的第一筛选标准和第二筛选标准,提取符合筛选标准的目标在勤人员;
同时获取每一目标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二作战强项,为所述目标在勤人员重新匹配枪支类型以及武装点,直到总时长小于等于预设时长为止,获取当前武装信息,生成执行分布表;
该实例中,第一作战强项表示该在勤人员最擅长使用的枪支类型或该在勤人员最擅长的作战方式;
该实例中,作战分布表表示根据作战地形生成的分布表;
该实例中,在勤位置标签在勤人员所在的实际位置;
该实例中,人员编号表示在勤人员提前设置的编号,可以为:警号、代号;
该实例中,武装点位图表示作战地点每一位置的防守图;
该实例中,第一筛选标准表示保留第一权重大于0.5的在勤人员的武装位置;
该实例中,第二筛选标准表示保留第一权重大于0.2的在勤人员的武装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进入作战状态时,首先根据在勤人员的数量和第一作战强项建立一个作战分布表,然后根据每一在勤人员的第一作战强项为其配备相应的枪支类型,为了贴合实际情况,分析每一在勤人员从拿取枪支到武装完毕需要的时长,然后根据个人的武装时长为持有同类枪支的人员进行点位安排,然后通过分析所有在勤人员到达武装点需要的总时长来判断该方案是否具有时间缺陷,并在该方案存在时间缺陷时保留核心武装点位的固定,调节剩余点位的武装安排,缩短准备总时长,生成执行分布图。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当进入作战状态时,快速生成一个作战分布表,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每一武装点位的武装人员,并为每一武装人员配备相应类型的枪支,在作战时的时间时非常宝贵的,为了能快速应对作战,所述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每一在勤人员的武装情况,最后生成一套全方位且耗时最短的执行分布表应对作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命体征监测1003实时监测佩戴手环的执勤人员身体状态的步骤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多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
根据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跳动幅度范围及其对应的人体生理表现参数构建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代价矩阵;
根据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代价矩阵确定执勤人员的健康评估指标;
检测执勤人员的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及其跳动频率;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跳动频率以及执勤人员所处环境内的环境参数评估出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
Figure BDA0003735838720000141
其中,F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P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跳动频率,α表示为环境参数对于执勤人员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生理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因子,Q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与环境参数中温度变化的相关性系数,β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在环境参数下的诱发调跳变指数,A表示为执勤人员的表面皮肤敏感系数,E表示为环境参数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E1表示为环境参数中的太阳总辐射强度,μ表示为执勤人员的皮肤裸露程度;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与预设指数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是否合格,若是,无需进行后续操作,否则,重新采集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直到其合格为止;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目标代价矩阵对该项健康评估指标的合格生理参数进行代价评估,获取评估代价值;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的合格生理参数的评估代价值计算出执勤人员的健康度:
Figure BDA0003735838720000151
其中,B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健康度,a表示为执勤人员的耐力指数,b表示为执勤人员的体质强度,d表示为执勤人员的疲劳系数,N表示为健康评估指标的数量,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S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的评估代价值,T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的评估代价值的误差因子,S1表示为健康状态下的健康指标平均代价参考值,ln表示为自然对数,M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动作连贯性指数,Y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动作强度指数;
根据执勤人员的健康度确认执勤人员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若是,发出报警提示,否则,无需进行后续操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计算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可以有效地评估出该健康评估指标的检测参数是否可以作为参考数据,为后续进行执勤人员的健康度评估奠定了条件,进一步地,通过计算出执勤人员在环境参数下的健康度可以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的评估值和执勤人员的状态参数来精准地评估出其健康状态,提高了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包括武装服务平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武装服务平台(4)与执勤分配单元(5)和枪支管理单元(6)双向交互,且武装服务平台(4)负责统管部队内部的各项系统数据,所述枪支管理单元(6)的输出端与器械数据读写器(3)的输入端连接,且器械数据读写器(3)的输出端与武装服务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执勤分配单元(5)与执勤电子手环(1)双向交互,且器械数据读写器(3)与枪支保险标签(2)双向交互,所述执勤电子手环(1)和枪支保险标签(2)的输入端与雷达定位模块(7)的输出端连接,且雷达定位模块(7)的输入端与联动报警模块(8)的输出端连接;
执勤分配单元(5):用于根据在勤人员的名单来进行执勤班表的安排,之后在勤人员需严格按照执勤班表来进行到岗执勤;
枪支管理单元(6):配合常规执勤和作战任务,整合管理部队装备库中的所有枪支弹药数据;
雷达定位模块(7):用于监测手环以及标签内部的定位模块,从而获取到当前人员和枪支的具体位置情况;
联动报警模块(8):报警系统为主动报警和被动报警,主动报警为巡逻人员或值班人员发生情况后人为触动的报警,被动报警是由各种报警检测装置检测到情况时发出的报警信号,当执勤人员或者枪支弹药离开预定工作区域,或未经授权发生位移时的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执勤电子手环(1)和枪支保险标签(2)与器械数据读写器(3)双向交互,所述器械数据读写器(3)读取执勤电子手环(1)和枪支保险标签(2)内部的数据信息,同时还将数据覆盖写入到执勤电子手环(1)和枪支保险标签(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数据读写器(3)包含上缴核验单元(3001)、器械绑定协议(3002)和器械协议解除(3003),所述器械绑定协议(3002),在执勤人员向装备库申领枪支弹药时,对应枪支型号及载弹量会与执勤人员手环进行绑定,所述器械协议解除(3003),在执勤人员完成执勤任务后将枪支弹药上缴装备库,再由装备库进行审核查验后,解除枪支与人员之间的绑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执勤电子手环(1)包含环境声音监测(1001)、智能休眠感应(1002)和生命体征监测(1003),且枪支保险标签(2)包含弹种类目(2001)和持弹数目(2002);
环境声音监测(1001):借助手环上的麦克风来采集执勤人员周围的声音信息,可以判断枪支是否存在击发的情况;
智能休眠感应(1002):可以控制手环内部的功能启闭,实现高效的电源能耗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1003):实时监测佩戴手环的执勤人员身体状态;
弹种类目(2001):包括橡胶弹、空包弹以及实弹;
持弹数目(2002):记载当前枪支弹匣内部的载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执勤电子手环(1)包括表盘主体(101),且表盘主体(101)的外表面设置有触控屏(102),所述触控屏(102)的一端设置有麦克风组件(103),且表盘主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紧急按键(106),所述表盘主体(101)的一端设置有打孔腕带(104),且表盘主体(101)的另一端设置有锁扣腕带(105),所述打孔腕带(104)和锁扣腕带(105)与表盘主体(101)转动连接,且打孔腕带(104)与锁扣腕带(105)之间组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主体(101)的内侧设置有腕部检测模块(107),且腕部检测模块(107)与表盘主体(10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腕部检测模块(107)的内部设置有北斗定位芯片(108),且北斗定位芯片(108)的下方设置有内置电池(109),所述内置电池(109)与腕部检测模块(107)和北斗定位芯片(108)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枪支保险标签(2)包括标签牌(201)和金属缆绳(202),且金属缆绳(202)与标签牌(20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金属缆绳(202)的一端设置有防爆锁盒(204),且防爆锁盒(204)与标签牌(20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防爆锁盒(204)的另一端设置有电子锁杆(205),且电子锁杆(205)与防爆锁盒(204)组合连接,所述电子锁杆(205)和防爆锁盒(204)的一侧设置有通感线头(206),且通感线头(206)的另一端设置有无源数据芯片(203),所述无源数据芯片(203)与标签牌(201)贴合连接,且无源数据芯片(203)与通感线头(206)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数据读写器(3)的外表面设置有身份识别窗口(303),且器械数据读写器(3)的一端设置有标签插槽(301),所述枪支保险标签(2)通过标签插槽(301)与器械数据读写器(3)连接,所述身份识别窗口(303)的内部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304),且标签插槽(301)的内部设置有磁感读写模块(302),所述磁感读写模块(302)和指纹识别模块(304)与器械数据读写器(3)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
执勤分配单元(5),用于当执行作战任务时,分别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作战强项,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作战优势和作战劣势,获取不同在勤人员之间的互补关系,生成作战分布表;
雷达定位模块(7),用于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并获取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人员编号;
枪支管理单元(6),用于基于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作战强项,为每一在勤人员匹配相应的类型的枪支,同时将枪支类型相同的在勤人员归为同一执勤类;
执勤分配单元(5),还用于根据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以及匹配的枪支类型,结合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人员编号,建立配枪对照表;
所述执勤分配单元,还用于在预设武装地图上标记每一在勤人员对应的在勤位置,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到达枪支存放位所需要的第一时长;
基于所述作战分布表和所述预设武装地图,生成武装点位图;
基于所述武装点位图每一点位与所述枪支存放位之间的距离,分析每一在勤人员到达对应武装点位所需要的第二时长;
基于同一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调节同一执勤类包含的每一类执勤人员的武装点位,直到同一执勤类中所有类执勤人员消耗的时长最小为止;
执勤分配单元(5),还用于分析执行调节后的作战分布表所需的总时长;
若所述总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根据每一在勤人员所在的武装点,分析每一在勤人员的第一武装权重,以及每一在勤人员在对应执勤类中的第二武装权重;
根据第一武装权重和第二武装权重建立对应的第一筛选标准和第二筛选标准,提取符合筛选标准的目标在勤人员;
同时获取每一目标在勤人员对应的第二作战强项,为所述目标在勤人员重新匹配枪支类型以及武装点,直到总时长小于等于预设时长为止,获取当前武装信息,生成执行分布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体征监测(1003)实时监测佩戴手环的执勤人员身体状态的步骤包括:
从数据库中获取多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
根据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跳动幅度范围及其对应的人体生理表现参数构建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代价矩阵;
根据每项基础生命体征参数的代价矩阵确定执勤人员的健康评估指标;
检测执勤人员的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及其跳动频率;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跳动频率以及执勤人员所处环境内的环境参数评估出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
Figure FDA0003735838710000051
其中,F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P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跳动频率,α表示为环境参数对于执勤人员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生理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因子,Q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与环境参数中温度变化的相关性系数,βi表示为第i项健康评估指标在环境参数下的诱发调跳变指数,A表示为执勤人员的表面皮肤敏感系数,E表示为环境参数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E1表示为环境参数中的太阳总辐射强度,μ表示为执勤人员的皮肤裸露程度;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的稳定性指数与预设指数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是否合格,若是,无需进行后续操作,否则,重新采集该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生理参数直到其合格为止;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对应的目标代价矩阵对该项健康评估指标的合格生理参数进行代价评估,获取评估代价值;
根据每项健康评估指标的合格生理参数的评估代价值计算出执勤人员的健康度:
Figure FDA0003735838710000061
其中,B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健康度,a表示为执勤人员的耐力指数,b表示为执勤人员的体质强度,d表示为执勤人员的疲劳系数,N表示为健康评估指标的数量,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S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的评估代价值,Tj表示为第j个健康评估指标的评估代价值的误差因子,S1表示为健康状态下的健康指标平均代价参考值,ln表示为自然对数,M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动作连贯性指数,Y表示为执勤人员的动作强度指数;
根据执勤人员的健康度确认执勤人员的身体状态是否异常,若是,发出报警提示,否则,无需进行后续操作。
CN202210795919.9A 2022-07-07 2022-07-07 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Active CN115271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5919.9A CN115271379B (zh) 2022-07-07 2022-07-07 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5919.9A CN115271379B (zh) 2022-07-07 2022-07-07 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1379A true CN115271379A (zh) 2022-11-01
CN115271379B CN115271379B (zh) 2023-09-12

Family

ID=83763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5919.9A Active CN115271379B (zh) 2022-07-07 2022-07-07 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713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7074A (zh) * 2024-01-11 2024-02-13 中安创科(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子弹安全追踪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3612A (en) * 1996-02-09 1998-11-10 Esc Medical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skin lesions
US20130281801A1 (en) * 2013-03-04 2013-10-24 Hello Inc. System using patient monitoring devices with unique patient ID's and a telemetry system
CN103479342A (zh) * 2013-10-21 2014-01-01 李久朝 无创伤实时监测显示身体健康状态的腕带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06757824U (zh) * 2017-04-20 2017-12-15 熊波 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
US20190000391A1 (en) * 2016-01-15 2019-01-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hotoplethysmographic image carrying vital sign information of a subject
CN208337765U (zh) * 2018-07-06 2019-01-04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 执勤管理系统
CN110458377A (zh) * 2018-05-07 2019-11-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半定量经皮暴露风险决策方法
US20200058209A1 (en) * 2016-11-13 2020-02-20 Ranjan Narayanaswamy SREEDHAR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health monitoring
CN111524080A (zh) * 2020-04-22 2020-08-11 杭州夭灵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脸部皮肤特征的识别方法、终端及计算机设备
CN112603281A (zh) * 2020-12-17 2021-04-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智能医疗健康远程监测治疗平台的防护服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3612A (en) * 1996-02-09 1998-11-10 Esc Medical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skin lesions
US20130281801A1 (en) * 2013-03-04 2013-10-24 Hello Inc. System using patient monitoring devices with unique patient ID's and a telemetry system
CN103479342A (zh) * 2013-10-21 2014-01-01 李久朝 无创伤实时监测显示身体健康状态的腕带设备及使用方法
US20190000391A1 (en) * 2016-01-15 2019-01-0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hotoplethysmographic image carrying vital sign information of a subject
US20200058209A1 (en) * 2016-11-13 2020-02-20 Ranjan Narayanaswamy SREEDHARA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health monitoring
CN206757824U (zh) * 2017-04-20 2017-12-15 熊波 值勤民警枪支智能管理系统
CN110458377A (zh) * 2018-05-07 2019-11-1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半定量经皮暴露风险决策方法
CN208337765U (zh) * 2018-07-06 2019-01-04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 执勤管理系统
CN111524080A (zh) * 2020-04-22 2020-08-11 杭州夭灵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脸部皮肤特征的识别方法、终端及计算机设备
CN112603281A (zh) * 2020-12-17 2021-04-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智能医疗健康远程监测治疗平台的防护服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 DAI ET AL.: ""A New approach of Intelligent Physical Health Evaluation based on GRNN and BPNN by Using a Wearable Smart Bracelet System"",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vol. 147, no. 2019, pages 519 - 527, XP085592078, DOI: 10.1016/j.procs.2019.01.235 *
程乃俊;周金治;周建丽;吴斌;韩宾;罗卢;: "武警哨兵国产CPU芯片集成多生理参数及环境信息智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武警医学, no. 01, pages 38 - 40 *
肖利群等: ""多源数据融合的可穿戴设备体质健康监测模型研究"", 《机电工程技术》, vol. 50, no. 2021, pages 146 - 14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57074A (zh) * 2024-01-11 2024-02-13 中安创科(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子弹安全追踪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557074B (zh) * 2024-01-11 2024-03-12 中安创科(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子弹安全追踪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71379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05501B1 (ko) 신원확인을 제공하는데 이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개인을추적하여 식별하는데 이용하기 위한 시스템
CN110428069B (zh) 电力工器具智能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06447143A (zh) 智能物证管理系统
WO2010138159A1 (en) Smart passport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recording activity and data relating to persons
CN110647192B (zh) 一种枪械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CN103544757A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
US20140203913A1 (en) Method for Tracking a Weapon
CN207097023U (zh) 一种用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智能综合监管系统
CN111414978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实体印章管控系统
CN115271379B (zh) 智慧武装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CN212341991U (zh) 一种自助式警用物品借还系统
CN105976150A (zh) 针对体校射击队的安防管理系统及其安防管理方法
EP3108459A1 (de) Zugangs- und überwach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CN106901518A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枪柜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59065A (zh) 一种智能自助银行视频监控系统
CN107180327A (zh) 防暴枪管理系统平台
CN105740927B (zh) 基于囊匣的文物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4117387A (zh) 变电站工具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825628A (zh) 一种目标跟踪定位管理系统
CN205486262U (zh) 军用物资监控系统
CN203883934U (zh) 一种智能自助银行视频监控系统
CN207424922U (zh) 智能警用装备管理系统
CN209044789U (zh) 针对体校的智能枪柜管理系统
CN114358698A (zh) 一种智能工具房控制系统
CN114677073A (zh) 一种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