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65297A - 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65297A
CN115265297A CN202210994827.3A CN202210994827A CN115265297A CN 115265297 A CN115265297 A CN 115265297A CN 202210994827 A CN202210994827 A CN 202210994827A CN 115265297 A CN115265297 A CN 115265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ind hole
magnetic
safety
ball
insu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948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65297B (zh
Inventor
王雨时
薛更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9948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65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65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5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65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65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CAMMUNITION FUZES; ARMING OR SAFETY MEANS THEREFOR
    • F42C15/00Arming-means in fuzes; Safety means for preventing premature detonation of fuzes or charges
    • F42C15/20Arming-means in fuzes; Safety means for preventing premature detonation of fuzes or charges wherein a securing-pin or latch is removed to arm the fuze, e.g. removed from the firing-pin
    • F42C15/22Arming-means in fuzes; Safety means for preventing premature detonation of fuzes or charges wherein a securing-pin or latch is removed to arm the fuze, e.g. removed from the firing-pin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包括本体、被保险件、磁性保险球、座体和磁体,利用磁体对磁性保险球的磁性吸引力作为保险抗力,在跌落或震动冲击瞬间,磁性保险球在惯性冲击过载作用下可能会远离磁体运动而释放被保险件,但在跌落或震动冲击消失或接近消失后,磁性保险球又会在磁性吸引力的作用下回复运动恢复对被保险件的保险。在预定发射环境下,后坐力或离心力或其他惯性力如爬行力或前冲力,克服磁性吸引力使保险球远离磁体运动而释放被保险件,保险球解除保险后应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或离心力本身以及其它适合环境实现反恢复。本发明抗力散布小,能精准适用于低过载环境,占用空间少,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信安全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背景技术
《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标准要求引信要具有冗余保险特性,即要有两套以上独立且应用不同环境解除保险的保险机构,在引信发射前对隔爆件实施保险。绝大多数身管武器引信都应用了后坐保险机构,并且绝大多数身管武器引信的后坐保险机构都能够独立履行保险职能。但也有一些身管武器引信采用了运动可逆原理,其后坐保险机构在勤务处理期间的可信冲击环境(如跌落、震动、振动和磕碰等)作用下,保险件会瞬间产生位移而解除保险,但在被保险件尚未改变其原有状态(保险状态)的情况下,随着可信冲击环境的消失,保险件又会通过弹簧抗力推动完成可逆运动,恢复对被保险件的保险。这样的运动可逆保险机构的安全性,依赖于被保险件的短暂“静止”,即在保险件复位前被保险件不会错位,否则可逆不成、复位不了,就解除了对隔爆件的保险。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技术途径保证安全性,就是应用故障保险设计原理,在另一套保险机构意外解除保险的情况下,通过隔爆件解除保险用扭簧或圆柱簧的作用驱动隔爆件转动或平动,利用预先设计在保险件即后坐保险销头部的膨大部和隔爆件内的卡槽将运动可逆式后坐保险机构的后坐保险销卡死,确保不能再解除保险。
前一种情况的应用实例包括美国M739系列引信等国际上不少中大口径线膛火炮引信,以运动可逆的、弹簧-后坐保险销式单行程后坐保险机构对隔爆件即水平转子实现保险。M739系列引信水平转子上配有无返回力矩式延期解除保险机构,以该机构所能实现的延滞即瞬间锁位作用,确保在勤务处理阶段的可信冲击环境下,隔爆件水平转子能处于短暂的“静止”状态而不会错位,从而保证运动可逆式后坐保险机构的后坐保险销能可靠复位。
可能是为了实现引信通用化以及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模块的通用化,M739系列引信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模块高度较矮,其后坐保险机构中的后坐保险销解除保险行程也较短。另外考虑到M739系列引信适配榴弹炮、线膛迫击炮小号发射装药时初速小、转速低情况下弹丸出炮口后的恢复即复位会影响隔爆件水平转子解除保险,而引信安全和解除保险机构中的后坐保险机构偏心距有限,要以其因偏心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的约束反力形成的摩擦力实现反恢复,就不得不将后坐保险机构的解除保险环境阈值降低到30g~40g,即预定的100%解除保险过载是40g,而100%不解除保险过载只有30g(实际比此还低),远远低于武器系统的最小发射过载,甚至远远低于标准震动环境下的过载(230g±30g)。
按文献《对M739A1引信后坐低过载保险的看法》(王网保,载于《现代引信》1992年第4期第54-55页)和文献《对M739引信低后坐过载保险机构设计思想的认识》(井会锁、施坤林,载于《探测与控制学报(原《现代引信》)》1994年第1期第39-44页)介绍,其后坐保险机构在震动试验时多次出现后坐保险销下沉后被卡死不能恢复到保险位置的故障,属于产品致命缺陷。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后坐保险销簧抗力散布、后坐保险销簧及其簧头形状和尺寸、后坐保险销与后坐保险销驻室尺寸配合和表面粗糙度、封口挡片孔口环铆、毛刺等。实际上,后坐保险销与后坐保险销驻室的表面粗糙度,对震动冲击后后坐保险销复位的影响与对弹丸出炮口后后坐保险销锁定在后坐到底位置反恢复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说明弹簧-质量系统式的运动可逆单行程后坐保险机构影响因素较多,可靠性不高,环境适应性差。
磁性元件通常由绕组和磁芯组成,在引信中其主要应用于引信物理电源(如旋转发电机、直线发电机和射流发电机)和某些引信电保险机构。某些引信电保险机构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通电线圈形成磁场产生解除保险所需的驱动力。针对传统电磁拔销器自锁力完全依靠弹簧预压力,存在启动阻力大、功耗大的缺陷,文献《基于永磁保险销的引信用电磁拔销器》(王海龙、刘奇、杨振兴,载于《探测与控制学报》2018年第5期第31-34页)提出了一种基于永磁保险销的引信用电磁拔销器。该拔销器应用永磁体磁性吸力叠加弹簧预压力作为电磁拔销器在保险状态下的自锁力,而将永磁体磁场与激励线圈磁场所产生的磁性斥力(下面推)和吸力(上面拉)叠加作为电磁拔销器解除保险所需的拔销力,因而降低了对自锁弹簧的预压力需求,进而降低了电磁拔销器启动时的阻力,并最终降低了电磁拔销器解除保险所需功耗。
本发明所使用的永磁体类磁性元件在引信里作为独立的机械结构保险元件,未见此前有文献披露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具有结构简约紧凑、抗力散布小、适应面宽、可靠性高的特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包括本体、被保险件、磁性保险球、座体和磁体,本体带有内腔,内腔为二阶圆柱形,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被保险件、磁体、磁性保险球和座体均设置于本体的内腔中,被保险件位于第一腔体内,座体位于第二腔体内,被保险件的顶面向下开有第一盲孔,底面向上开有第二盲孔,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接近于同轴,座体顶面开有第三盲孔,第二盲孔一个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直径,且第三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接近于同轴;磁体固定在被保险件的第一盲孔内;磁性保险球平时位于第二盲孔与第三盲孔之间,并贴近被保险件的第二盲孔,孔底第二盲孔的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半径但小于磁性保险球直径的3/4;第三盲孔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直径;磁性保险球直径略小于被保险件第二盲孔直径,即被保险件第二盲孔直径按基轴制的孔选取公差带符号C或B。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一盲孔向下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的直径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被保险件、本体和座体均为非磁性材料,磁体为永磁体。非磁性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锂合金、铜合金或塑料,永磁体采用钕铁硼。磁性保险球的材料为铁磁体或永磁体。铁磁体采用低碳钢或马氏体不锈钢,永磁体采用钕铁硼。马氏体不锈钢采用1Cr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变保险件滑动为滚动,不需要导向结构,也无弹簧簧头干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2)结构简约、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廉;
(3)磁性抗力散布小,能适应极低过载环境例如爬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引信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后坐保险机构处于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1为本体、2为被保险件、3为磁性保险球、4为座体、5为磁体。弹丸飞行方向为由下向上。
图2为图1所示的引信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后坐保险机构处于解除保险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引信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爬行保险机构处于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图中,1为本体、2为被保险件、3为磁性保险球、4为座体、5为磁体、6为上盖,弹丸飞行方向为由下向上。
图4为图3所示的引信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爬行保险机构处于解除保险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引信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离心保险机构处于装配状态下示意图,其中引信旋转轴在磁性保险球3的左侧。
图6为图5所示的引信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离心保险机构处于解除保险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包括本体1、被保险件2、磁性保险球3、座体4和磁体5,本体1带有内腔,内腔为二阶圆柱形,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被保险件2、磁体5、磁性保险球3和座体4均设置于本体1的内腔中,所述被保险件2位于第一腔体内,座体4位于第二腔体内,被保险件2的顶面向下开有第一盲孔,底面向上开有第二盲孔,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接近于同轴,座体4顶面开有第三盲孔,第二盲孔一个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直径,且第三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接近于同轴;磁体5固定在被保险件2的第一盲孔内;磁性保险球3平时位于第二盲孔与第三盲孔之间,并贴近被保险件2的第二盲孔孔底,第二盲孔的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3半径但小于磁性保险球3直径的3/4;第三盲孔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3直径;磁性保险球3直径略小于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直径,即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直径按基轴制的孔选取公差带符号C或B。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一盲孔向下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的直径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所述被保险件2、本体1和座体4均为非磁性材料,磁体5为永磁体。非磁性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锂合金、铜合金或塑料,永磁体采用钕铁硼。所述磁性保险球3的材料为铁磁体或永磁体。铁磁体采用低碳钢或马氏体不锈钢,永磁体采用钕铁硼。马氏体不锈钢采用1Cr13。
关于结构隔磁问题。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是三种常见的隔磁屏蔽原理。屏蔽磁场一般要用铁磁材料即高导磁率的软磁材料即能遮住外磁场的物质,如铁或钢做成屏蔽,因此为了避免隔磁情况的发生,被保险件2和座体4的材料选择要避免使用高导磁率如纯铁或低碳钢的磁性材料而使用低导磁率的非磁性材料。
关于磁体老化问题。常见引起钕铁硼磁体老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潮湿,潮湿或盐雾环境不利于钕铁硼的保存,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会引起永磁体表面腐蚀,导致永磁体老化。二是高温,不同的永磁体都有其最高工作温度和居里温度,一般来说,当达到最高工作温度时,磁体会被损坏,而在居里温度(磁性材料中自发磁化强度降到零时的温度)下,永磁体磁性将完全丧失,导致永磁体老化损伤。牌号不同,钕铁硼永磁材料正常工作温度和居里温度也各不相同,其工作温度为80~150℃,居里温度为300~450℃。本发明的工作环境不超过80℃,因此钕铁硼永磁材料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永磁体表面添加涂层的方式来避免潮湿环境以及高温环境使永磁体老化或降低其影响。
关于永磁体消磁问题。当磁化后的材料,受到了外来能量的影响,如加热、冲击等,其各磁畴的磁矩方向会变得不一致,磁性就会减弱或消失,此过程称为消磁。常见的消磁方法有:将永磁体放在火中烧,则永磁体的磁性将立刻消失,再有就是将永磁体置于交流电所产生的交流磁场中,逐渐减弱交流磁场的磁场强度直至消失,永磁体的磁性也将会消失。若本发明应用于不敏感引信,火烧是可信环境,但因为本发明设置于引信内部,不会接触火烧环境,但可能会面临温度过高而引起永磁体老化,使永磁体丧失磁性,进而意外解除保险,但一般不会影响爆炸序列,不会产生不敏感引信评价合格准则所不允许的结果。此外,交流电所产生的交流磁场初始强度要高于或接近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且该交流磁场强度逐渐减弱为零,才可使永磁体磁性完全丧失,而本发明因为应用环境不会有交流磁场且有引信结构壳体屏蔽,因而不会有消磁问题。
关于磁性材料强度问题。钕铁硼稀土合金的力学性能如表1所列,由表1可知钕铁硼永磁体属于脆性材料,在受到持续剧烈冲击时,容易断裂,本发明在弹丸发射时会受到一定过载冲击,且该冲击作用时间极短,安全考虑可以在永磁体外添加一层壳体保护,以提高永磁体强度。
表1钕铁硼稀土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
Figure BDA0003805178920000061
磁力计算:由南昌大学的程胜国等人在论文《人工关节的磁力估算》(刊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10期)中,可得磁场力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05178920000062
式中,F是吸引力,其单位是牛顿(N);Bg是气隙磁密,单位是特斯拉(T);Ag是气隙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2)。在理想磁路中,没有漏磁,没有内阻,也没有工作点的分散,永磁体发出的磁通量都导入气隙中,于是有:
BmAm=BgAg (2)
式中Bm是永磁体工作点的磁感应强度,Am是永磁体的极面积。同时还有:
HmLm=HgLg (3)
式中Hm是永磁体工作点Bm所对应的磁场强度,Lm是永磁体在充磁方向上的长度,Hg是气隙磁场强度,Lg是气隙长度。在空气中有Bg=Hg,根据永磁体的退磁曲线可以计算出Bm和Hm,然后代入式(2)和式(3)可计算出气隙磁密Bg
以上公式只能用来做估算参考,因为有些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比如认为气隙磁密Bg是相同的,事实上气隙磁密分布是有差异的。总之,磁性材料之间的作用力计算由于磁性材料品种变化和磁极形状的不同,很难找到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具体的还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
因此可根据发射过载确定磁性力的大小,主要通过调整磁体5材质、大小、形状和距离以及磁性保险球3材质、大小和距离来实现。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包括本体1、被保险件2、磁性保险球3、座体4和磁体5,本体1带有内腔,内腔为二阶圆柱形,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被保险件2、磁体5、磁性保险球3和座体4均设置于本体1的内腔中,所述被保险件2位于第一腔体内,座体4位于第二腔体内,被保险件2的顶面向下开有第一盲孔,底面向上开有第二盲孔,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接近于同轴,座体4顶面开有第三盲孔,第二盲孔一个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直径,且第三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接近于同轴;磁体5固定在被保险件2的第一盲孔内;磁性保险球3平时位于第二盲孔与第三盲孔之间,并贴近被保险件2的第二盲孔孔底,第二盲孔的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3半径但小于磁性保险球3直径的3/4;第三盲孔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3直径;磁性保险球3直径略小于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直径,即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直径按基轴制的孔选取公差带符号C或B。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一盲孔向下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的直径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所述被保险件2、本体1和座体4为非磁性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锂合金或铜合金、塑料等,磁体5为永磁体如钕铁硼,所述磁性保险球3的材料为铁磁体如低碳钢或者为马氏体不锈钢即Cr不锈钢如1Cr13或者为永磁体如钕铁硼永磁体。
装配状态下,磁体5吸住磁性保险球3,磁性保险球3卡住被保险件2,其大部分位于被保险件2的第二盲孔中,而一小部分外露,位于座体4的第三盲孔中。磁性保险球由此将被保险件2卡持在了保险状态。在勤务处理阶段,若发生头向上的意外跌落、震动、磕碰等冲击,在冲击瞬间磁性保险球3受冲击惯性过载作用会克服磁性吸力而下落于座体4第三盲孔中,暂时释放了被保险件2。此时被保险件2由于有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如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的“阻滞”作用,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被保险件是转子,且转子质心设计在其轴线上,则从理论上讲该转子在跌落、震动和磕碰等冲击过程中也不会受到附加干扰力矩的作用,即使没有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如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的“阻滞”作用,也不会错位,而仍处于静止状态即原来的状态。而在冲击消失后,被保险件2又在磁体5的吸力作用下复位,恢复对被保险件2的保险。
发射时,后坐过载使磁性保险球3进入座体4上的第三盲孔中(如图2所示),释放了被保险件2,此后由于离心力的约束反力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磁性保险球3贴靠在了座体4上的第三盲孔孔壁上,不会再复位,从而解除了对被保险件2的保险。
实施例2
结合图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引信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爬行保险机构,适用于非旋转弹弹道环境,包括本体1、被保险件2、磁性保险球3、座体4、磁体5和上盖6,本体1带有内腔,内腔为二阶圆柱形,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盖6位于本体1顶面,用于封堵住本体1内腔,被保险件2和座体4自上而下设置于本体1内腔中,被保险件2位于第一腔体内,座体4位于第二腔体内,座体4的顶面向下开有第一盲孔,底面向上开有第二盲孔,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近似同轴的盲孔,被保险件2底面向上开有一直径比座体4第一盲孔略大的第三盲孔,且第一盲孔和第三盲孔基本上同轴或接近于同轴。磁体5位于座体4的第二盲孔内,磁性保险球3平时位于被保险件2第三盲孔和座体4第一盲孔之间,贴近座体4第一盲孔孔底,座体4第一盲孔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3半径但小于磁性保险球3直径的3/4,被保险件2第三盲孔深度大于所述磁性保险球3直径,磁性保险球3直径略小于座体4第一盲孔直径,即座体4第一盲孔直径按基轴制的孔选取公差带符号C或B。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二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一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和第一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三盲孔向下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一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一盲孔的直径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一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所述被保险件2、本体1与座体4为非磁性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锂合金或铜合金、塑料等,磁体5为永磁体如钕铁硼,所述磁性保险球3为铁磁体如低碳钢球或为永磁体如钕铁硼永磁体。
装配状态下,磁体5吸住磁性保险球3,磁性保险球3卡住被保险件2,其大部分位于座体4的第一盲孔中,而一小部分外露,位于被保险件2的第三盲孔中。磁性保险球3由此将被保险件2卡持在了保险状态。在勤务处理阶段,若发生头向下的意外跌落、震动、磕碰等冲击,在冲击瞬间磁性保险球3受冲击惯性过载作用会克服磁性吸力而向上进入被保险件2的第三盲孔中,暂时释放了被保险件2。此时被保险件2由于有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如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的“阻滞”作用,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被保险件是转子,且转子质心设计在其轴线上,则从理论上讲该转子在跌落、震动和磕碰过程中也不会受到附加干扰力矩的作用,即使没有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如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的“阻滞”作用,也不会错位,而仍处于静止状态即原来的状态。而在冲击消失后,被保险件2又在磁体5的吸力作用下复位,恢复对被保险件2的保险。
发射时,后坐力不会使磁性保险球3移位,弹丸进入弹道飞行阶段,在爬行力的作用下,磁性保险球3会克服磁体5对其的磁力和重力的作用向上运动进入被保险件2的第三盲孔中(如图4所示),此后由于爬行力的持续作用,磁性保险球会贴靠在被保险件2的第三盲孔孔底,在被保险件2解除保险前不会再复位,从而解除了对被保险件2的保险。
实施例3
结合图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引信单磁球可逆式离心保险机构,包括本体1、被保险件2、磁性保险球3、座体4和磁体5,本体1带有内腔,内腔为二阶圆柱形,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被保险件2和座体4自上而下设置于本体1内腔中,被保险件2位于第一腔体内,座体4位于第二腔体内,所述被保险件2的顶面向下开有第一盲孔,右端向里开有第二盲孔,所述磁体5位于所述被保险件2第一盲孔内,所述本体1第一腔体右端有一直径比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略大的第三盲孔,且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在装配状态下基本同轴或接近于同轴。磁性保险球3平时位于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和本体1第三盲孔之间,贴近于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孔底,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3半径但小于磁性保险球3直径的3/4,本体1第三盲孔深度大于所述磁性保险球3直径,磁性保险球3直径略小于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直径,即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直径按基轴制的孔选取公差带符号C或B,第二盲孔和第三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三盲孔向左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第三盲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的直径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所述被保险件2、本体1与座体4为非磁性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锂合金或铜合金、塑料等,磁体5为永磁体如钕铁硼,所述磁性保险球3为铁磁体如低碳钢球或为永磁体如钕铁硼永磁体。
装配状态下,磁体5吸住磁性保险球3,磁性保险球3卡住被保险件2,其中大部分位于被保险件2第二盲孔中,而一小部分外露,位于本体1第三盲孔中,磁性保险球由此将被保险件2卡持在保险状态。在勤务处理阶段,若发生头向上或头向下的意外跌落、震动、磕碰等冲击,冲击一般不会使磁性保险球3移位,仍保险;若发生侧向跌落、震动、磕碰等冲击,若冲击方向与磁性保险球3解除保险方向一致,在冲击瞬间磁性保险球3受冲击惯性过载作用会克服磁性吸力而进入本体1第三盲孔中,暂时释放了被保险件2。此时被保险件2由于有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如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的“阻滞”作用,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被保险件是转子,且转子质心设计在其轴线上,则从理论上讲该转子在跌落、震动和磕碰等冲击过程中也不会受到附加干扰力矩的作用,即使没有延期解除保险机构如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的“阻滞”作用,也不会错位,而仍处于静止状态即原来的状态。而在冲击消失后,被保险件2又在磁体5的吸力作用下复位,恢复对被保险件2的保险。发射时,后坐力不会使磁性保险球3移位,弹丸进入离心环境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磁性保险球3会克服磁体5对其的磁力,向外运动进入本体1第三盲孔中(如图6所示),释放了被保险件2,此后由于离心力的持续作用,磁性保险球3一直位于本体1第三盲孔孔底,不会再复位,从而解除了对被保险件2的保险。

Claims (9)

1.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被保险件(2)、磁性保险球(3)、座体(4)和磁体(5),本体(1)带有内腔,内腔为二阶圆柱形,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被保险件(2)、磁体(5)、磁性保险球(3)和座体(4)均设置于本体(1)的内腔中,所述被保险件(2)位于第一腔体内,座体(4)位于第二腔体内,被保险件(2)的顶面向下开有第一盲孔,底面向上开有第二盲孔,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接近于同轴,座体(4)顶面开有第三盲孔,第三盲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直径,且第三盲孔和第二盲孔同轴或接近于同轴;磁体(5)固定在被保险件(2)的第一盲孔内;磁性保险球(3)平时位于第二盲孔与第三盲孔之间,并贴近被保险件(2)的第二盲孔孔底,第二盲孔的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3)半径但小于磁性保险球(3)直径的3/4;第三盲孔深度大于磁性保险球(3)直径;磁性保险球(3)直径略小于被保险件(2)的第二盲孔直径,即被保险件(2)的第二盲孔直径按基轴制的孔选取公差带符号C或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一盲孔向下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盲孔和第二盲孔接近于同轴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盲孔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盲孔的直径指第三盲孔向上延长后形成的包络圆柱面能将第二盲孔的圆柱面包容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单磁球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保险件(2)、本体(1)和座体(4)均为非磁性材料,磁体(5)为永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信单磁球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非磁性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锂合金、铜合金或塑料,永磁体采用钕铁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信单磁球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保险球(3)的材料为铁磁体或永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信单磁球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铁磁体采用低碳钢或马氏体不锈钢,永磁体采用钕铁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信单磁球可逆式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马氏体不锈钢采用1Cr13。
CN202210994827.3A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Active CN115265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4827.3A CN115265297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4827.3A CN115265297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5297A true CN115265297A (zh) 2022-11-01
CN115265297B CN115265297B (zh) 2023-10-13

Family

ID=83753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94827.3A Active CN115265297B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6529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4131A (en) * 1944-02-15 1947-01-08 Albert Henry Midgley Improvements in fuzes for bombs and the like
US3630152A (en) * 1969-05-19 1971-12-28 Forsvarets Fariksverk Safety fuse with time and impact action
CN107101541A (zh) * 2017-05-25 2017-08-2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变质心球转子引信延期解除保险装置
CN113091535A (zh) * 2021-04-09 2021-07-0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引信刚性后坐保险机构的反恢复结构
CN113432494A (zh) * 2021-03-15 2021-09-24 南京理工大学 具备反恢复功能的刚性剪切后坐保险机构及引信
CN114739243A (zh) * 2022-03-28 2022-07-12 南京理工大学 引信磁球抱芯后坐保险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84131A (en) * 1944-02-15 1947-01-08 Albert Henry Midgley Improvements in fuzes for bombs and the like
US3630152A (en) * 1969-05-19 1971-12-28 Forsvarets Fariksverk Safety fuse with time and impact action
JPS5022840B1 (zh) * 1969-05-19 1975-08-02
CN107101541A (zh) * 2017-05-25 2017-08-2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变质心球转子引信延期解除保险装置
CN113432494A (zh) * 2021-03-15 2021-09-24 南京理工大学 具备反恢复功能的刚性剪切后坐保险机构及引信
CN113091535A (zh) * 2021-04-09 2021-07-0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引信刚性后坐保险机构的反恢复结构
CN114739243A (zh) * 2022-03-28 2022-07-12 南京理工大学 引信磁球抱芯后坐保险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海龙;刘奇;杨振兴;: "基于永磁保险销的引信用电磁拔销器", 探测与控制学报, no. 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65297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2074B (zh) 一种应用于弹药的可恢复电磁式mems安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MX2008000433A (es) Mecanismo electromagnetico de liberacion.
US3981245A (en) Electrical setback generator
GB1559025A (en) Device in the producing an electric ignition current in the detonator of a projectile
US2703530A (en) Point detonating fuse
CN113091535A (zh) 一种引信刚性后坐保险机构的反恢复结构
US3153735A (en) Inertia electro-magnetic generator
US2978982A (en) Magnetically delayed arming device for a fuze
CN115265297B (zh) 一种引信单磁性保险球运动可逆式保险机构
US2008011568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jectile fuze setback generator power source and projectiles including same
US3611943A (en) Bombs fuses coupled axial impeller and generator rotor jointly shiftable rearwardly during launching to prevent rotation thereof
US2431319A (en) Magnetic firing device
US10578413B1 (en) Bullet projectile with internal electro-mechanical action producing combustion for warfare
US2775941A (en) Magnetic inertia controlled fuze
RU2410633C1 (ru) Пуля патрона стрелкового оружия
US4852496A (en) Charging and detonation device for submunition
US2719486A (en) Fuze for a bomb
US11761739B2 (en) Projectile construction, launcher, and launcher accessory
US2966856A (en) Magnetic detonator
US20130213211A1 (en) Ferro electro magnetic armor
US7055436B2 (en) Shell fuse
RU267976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работк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энергии в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ом снаряде
RU2541619C2 (ru) Предохранительный механизм многократного взведения
US3086469A (en) Electric exploder
US3381613A (en) Safe and arming mechanism for fuz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