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7564A - 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57564A CN115257564A CN202211039741.1A CN202211039741A CN115257564A CN 115257564 A CN115257564 A CN 115257564A CN 202211039741 A CN202211039741 A CN 202211039741A CN 115257564 A CN115257564 A CN 1152575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angle
- vehicle
- control module
- eye s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occupant comfort, e.g.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personal settings, e.g. seats, mirrors, steering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5—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乘客监测系统和座椅控制模块分别与车载通信模块通信,车载通信模块与远程处理终端通信,车载通信模块与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通信,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与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通信;远程处理终端,被配置为:接收通过车载通信模块转发的乘客监测信息和座椅监测信息,生成最优显示屏角度;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远程处理终端发送的最优显示屏角度,并发送给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最优显示屏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的调整;本发明解决了显示屏远端看不清、反光和显示屏角度不固定的缺陷,在不增加整车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客户的用车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智能化科技的发展,汽车数字座舱是各汽车企业争夺的焦点,各汽车企业为了吸引客户的眼球和给客户带有极佳的用户体验,数字座舱中的车载显示屏从固定模式,发展到了自动旋转的横竖屏模式。
专利号CN201920046228.2提供了一种可旋转车载显示屏,横屏或竖屏都适应车辆内置第三方APP(Application的缩写)的应用场景和交互式自动旋转,但车载显示屏越来越大,对主驾驶或者副驾驶而言,显示屏有些区域存在看不清或存在反光的问题,影响了用户体验。
专利号CN202010715513.6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调节方法及系统,其可以利用姿态检测模块、光照检测模块及分心检测模块进行显示屏的自动旋转,其需要额外增加多个传感模块,而且因人眼视线不停转动或变化,显示屏跟着人眼视线不停转动,导致显示屏不能固定在某一位置,影响了客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利用新能源汽车已有的OMS(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乘客监测系统)、座椅控制模块和车载通信模块等,通过对人脸图像、人体身高、人眼视线角度、人眼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控制信息的大数据计算,学习主驾驶和/或副驾驶的驾驶习惯,得到最优的显示旋转角度,解决了显示屏远端看不清、反光和显示屏角度不固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
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包括:乘客监测系统、座椅控制模块、车载通信模块、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和远程处理终端;
乘客监测系统和座椅控制模块分别与车载通信模块通信,车载通信模块与远程处理终端通信,车载通信模块与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通信,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与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通信;
远程处理终端,被配置为:接收通过车载通信模块转发的乘客监测信息和座椅监测信息,生成最优显示屏角度;
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远程处理终端发送的最优显示屏角度,并发送给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
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最优显示屏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的调整。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乘客监测系统乘客监测系统为OMS系统,包括摄像模块和控制模块,摄像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身体图像和人眼视线角度范围,控制模块用于对人员身高、人脸图像、人眼视线角度范围和人眼视线停留时间进行处理后发送给车载通信模块。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远程处理终端为TSP平台,座椅控制模块通过压力传感元件采集主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有无人员信号并发送给车载通信模块。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远程处理终端,根据主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主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远程处理终端,根据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副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远程处理终端,根据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模型计算后得到同时满足主驾驶和副驾驶的显示屏最优角度。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远程处理终端根据实时采集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进行大数据模型的优化。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存储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与账户信息或者人脸图像信息匹配,当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接收到账户登陆信息或者接收到人脸识别信息时,自动将对应的显示屏最优角度发送给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
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获取乘客监测信息和座椅监测信息,生成最优显示屏角度,以使得显示屏根据最优显示屏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的调整;
其中,乘客监测信息包括:人员身高、人脸图像、人眼视线角度范围和人眼视线停留时间;座椅监测信息,包括:压力传感元件采集到的主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有无人员信号。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根据主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主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根据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副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根据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模型计算后得到同时满足主驾驶和副驾驶的显示屏最优角度。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根据实时采集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进行大数据模型的优化。
作为可选的一种实现方式,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与账户信息或者人脸图像信息匹配,当接收到账户登陆信息或者接收到人脸识别信息时,自动根据对应的显示屏最优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控制。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或者,利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或者,包括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包括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利用当前车辆已有的OMS(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乘客监测系统)、座椅控制模块和车载通信模块等模块,通过对人脸图像、人体身高、人眼的视线角度、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控制信息的大数据计算,学习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驾驶习惯,得到最优的显示旋转角度,解决了显示屏远端看不清、反光和显示屏角度不固定的缺陷,在不增加整车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客户的用车体验。
2、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可以针对主驾驶进行最优车载显示屏角度调节,也可以针对副驾驶进行最优车载显示屏角度调节,还可以对主驾驶和副驾驶同时进行车载显示屏角度调节以保证主副驾驶均能较好的看清屏幕,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所述方案的适用性。
3、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存储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与账户信息或者人脸图像信息匹配,当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接收到账户登陆信息或者接收到人脸识别信息时,自动将对应的显示屏最优角度发送给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能够更智能的进行显示屏的调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包括:
OMS系统、座椅控制模块、车载终端模块、TSP平台(Telematics Service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即远程处理终端)、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和显示屏旋转模块;
本实施例中,OMS系统和座椅控制模块分别与T-BOX通信,T-BOX与TSP通信,T-BOX与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通信,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与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通信。
本实施例中,OMS系统包括摄像头和控制模块;其中,车载摄像头:主要用于采集人脸图像、人体身高、人眼的视线角度和视线停留时间,以及进行人脸图像识别和身份认证。
本实施例中,OMS系统中的控制模块,用于对摄像头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座椅控制模块,用于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主驾驶和/或副驾驶信号。
本实施例中,车载终端模块(T-BOX,即车载通信模块),用于采集座椅信号和OMS系统信号,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上传至TSP平台,并下传TSP平台指令。
本实施例中,TSP平台,用于接收T-BOX上传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模型分析用户习惯的结果,给T-BOX下发指令。
本实施例中,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用于接收T-BOX的信号,并给车载显示屏旋转模块下发指令。
本实施例中,车载显示屏旋转模块,用于接收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的指令。
本发明利用T-BOX采集汽车OMS系统、座椅控制模块系统的信号,上传至TSP平台,TSP平台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出显示屏旋转旋转的最佳角度,在车辆每次上电时,下发指令让显示屏旋转模块驱动显示屏旋转。
上述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
S1:OMS系统中的摄像头采集主驾驶员或者副驾驶员人脸和眼睛视线角度范围,采集的信号传送给OMS系统中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人员身高、人眼视角范围和人眼视线停留时间信号处理后,通过车载局域网传递给T-BOX;
S2:座椅控制模块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主驾驶员或者副驾驶员有无人员信号,通过车载局域网传递给T-BOX,采集此信号主要是与OMS系统采集的信号进行校正,确认OMS系统采集的信号是主驾驶还是副驾驶;
S3:T-BOX将接收OMS系统和座椅控制模块传送的信号,通过移动网络上传至TSP平台;
S4:TSP平台接收T-BOX的信号,如:主驾驶或者副驾驶人脸图像、身高、眼睛视线角度、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及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经过后台大数据模型计算,得出主驾驶或者副驾驶需要显示屏的角度;
S5:TSP平台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最优旋转角度(根据显示屏的最优角度和当前显示屏角度计算得到)指令下发给T-BOX,T-BOX将最优旋转角度指令发送给座舱主机控制模块;
S6:座舱主机控制模块根据需要旋转角度指令给显示屏旋转模块,显示屏旋转模块根据旋转角度指令驱动显示屏旋转;
S7:显示屏旋转模块在旋转调整完成后,将执行结果的指令返回至TSP平台;
S8:座舱主机控制模块在车辆每次上电时,与TSP平台握手,信号安全校验,并进行显示屏角度的调整,其他车辆状态只进行信息交互,不自动调整显示屏角度;
S9:TSP平台对主驾驶或者副驾驶角度信号可以自学习,不断优化角度和角度旋转的精度,车辆使用的时间越长,适合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显示屏角度越精确;
S10: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有用户账户管理功能,TSP平台计算后的最优角度信号会自动存入用户账户中,若用户在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登陆,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根据已存储的信息,自动调整显示屏角度。
本实施例中,大数据模型采用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结构,以人脸图像、人体身高、人眼的视线角度、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控制信息为输入数据,以显示屏最优角度为输出数据,不断的训练大数据模型;同时,不断的根据新采集的数据进行模型滚动优化。
本实施例中,仅单一的采集主驾驶的信息或者单一的采集副驾驶的信息,进行显示屏角度控制时,单独的依据主驾驶信息进行控制,或者单独的依据副驾驶信息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TSP平台接收T-BOX的信号,如:主驾驶和副驾驶人脸图像、身高、眼睛视线角度、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及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同时采集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信息,经过后台大数据模型计算,得出主驾驶和副驾驶折中的显示屏的最优角度(此最优角度能够保证主驾驶和副驾驶均能看清屏幕)。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控制按键或者显示屏上的虚拟按键进行主驾驶和副驾驶的切换,通过按下对应的按键或者点击对应的虚拟键,以实现根据主驾驶的显示屏角度调整、根据副驾驶的显示屏角度调整或者根据主副驾驶的显示屏角度调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预先存储的账户信息登陆时,当主副驾驶均有人落座且均与预先存储的账户信息关联时,根据主驾驶优先或者副驾驶优先的方式进行显示屏的角度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识别到主副驾驶均有人落座、人脸识别验证成功且均与预先存储的账户信息关联时,根据主驾驶优先或者副驾驶优先的方式进行显示屏的角度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获取乘客监测信息和座椅监测信息,生成最优显示屏角度,以使得显示屏根据最优显示屏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的调整;
其中,乘客监测信息包括:人员身高、人脸图像、人眼视线角度范围和人眼视线停留时间;座椅监测信息,包括:压力传感元件采集到的主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有无人员信号。
本实施例中,根据主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主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副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模型计算后得到同时满足主驾驶和副驾驶的显示屏最优角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根据实时采集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进行大数据模型的优化。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与账户信息或者人脸图像信息匹配,当接收到账户登陆信息或者接收到人脸识别信息时,自动根据对应的显示屏最优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控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仅单一的采集主驾驶的信息或者单一的采集副驾驶的信息,进行显示屏角度控制时,单独的依据主驾驶信息进行控制,或者单独的依据副驾驶信息进行控制。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主驾驶和副驾驶人脸图像、身高、眼睛视线角度、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及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同时采集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信息,经过后台大数据模型计算,得出主驾驶和副驾驶折中的显示屏的最优角度(此最优角度能够保证主驾驶和副驾驶均能看清屏幕)。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控制按键或者显示屏上的虚拟按键进行主驾驶和副驾驶的切换,通过按下对应的按键或者点击对应的虚拟键,以实现根据主驾驶的显示屏角度调整、根据副驾驶的显示屏角度调整或者根据主副驾驶的显示屏角度调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预先存储的账户信息登陆时,当主副驾驶均有人落座且均与预先存储的账户信息关联时,根据主驾驶优先或者副驾驶优先的方式进行显示屏的角度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识别到主副驾驶均有人落座、人脸识别验证成功且均与预先存储的账户信息关联时,根据主驾驶优先或者副驾驶优先的方式进行显示屏的角度控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进行选择,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或者,利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或者,包括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包括本发明实施例4所述的电子设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乘客监测系统、座椅控制模块、车载通信模块、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和远程处理终端;
乘客监测系统和座椅控制模块分别与车载通信模块通信,车载通信模块与远程处理终端通信,车载通信模块与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通信,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与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通信;
远程处理终端,被配置为:接收通过车载通信模块转发的乘客监测信息和座椅监测信息,生成最优显示屏角度;
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远程处理终端发送的最优显示屏角度,并发送给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
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最优显示屏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的调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乘客监测系统为OMS系统,包括摄像模块和控制模块;摄像模块用于采集人脸图像、身体图像和人眼视线角度范围,控制模块用于对人员身高、人脸图像、人眼视线角度范围和人眼视线停留时间进行处理后发送给车载通信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远程处理终端为TSP平台,座椅控制模块通过压力传感元件采集主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有无人员信号并发送给车载通信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远程处理终端,根据主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主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远程处理终端,根据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副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远程处理终端,根据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模型计算后得到同时满足主驾驶和副驾驶的显示屏最优角度。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远程处理终端根据实时采集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进行大数据模型的优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存储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与账户信息或者人脸图像信息匹配,当车载座舱主机控制模块接收到账户登陆信息或者接收到人脸识别信息时,自动将对应的显示屏最优角度发送给显示屏旋转控制模块。
9.一种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乘客监测信息和座椅监测信息,生成最优显示屏角度,以使得显示屏根据最优显示屏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的调整;
其中,乘客监测信息包括:人员身高、人脸图像、人眼视线角度范围和人眼视线停留时间;座椅监测信息,包括:压力传感元件采集到的主驾驶员和/或副驾驶员有无人员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主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主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计算后得到副驾驶需要显示屏的最优角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主驾驶和副驾驶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经大数据模型计算后得到同时满足主驾驶和副驾驶的显示屏最优角度。
13.如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实时采集的人脸图像、身体图像、眼睛视线角度范围、眼睛视线停留时间和座椅压力传感信号进行大数据模型的优化。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显示屏最优角度数据与账户信息或者人脸图像信息匹配,当接收到账户登陆信息或者接收到人脸识别信息时,自动根据对应的显示屏最优角度进行显示屏角度控制。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1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中的步骤。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或者,利用权利要求9-14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方法;或者,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39741.1A CN115257564A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39741.1A CN115257564A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57564A true CN115257564A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55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39741.1A Pending CN115257564A (zh) | 2022-08-29 | 2022-08-29 | 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57564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22039A (zh) * | 2023-03-29 | 2023-04-28 | 长安新能源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车辆副驾屏tv模式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
CN117962599A (zh) * | 2024-02-05 | 2024-05-03 | 镁佳(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车辆、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4198274A1 (zh) * | 2023-03-29 | 2024-10-03 | 深蓝汽车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车副驾遮阳屏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及车辆 |
-
2022
- 2022-08-29 CN CN202211039741.1A patent/CN11525756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22039A (zh) * | 2023-03-29 | 2023-04-28 | 长安新能源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车辆副驾屏tv模式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
WO2024198274A1 (zh) * | 2023-03-29 | 2024-10-03 | 深蓝汽车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车副驾遮阳屏的人机交互方法、系统及车辆 |
CN117962599A (zh) * | 2024-02-05 | 2024-05-03 | 镁佳(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屏幕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车辆、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257564A (zh) | 车载显示屏角度自调节系统及方法 | |
CN108137050B (zh) | 驾驶控制装置、驾驶控制方法 | |
CN108137052B (zh) | 驾驶控制装置、驾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1052598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an attention buffer to improve resource allocation management | |
CN105654753A (zh) | 一种智能车载安全驾驶辅助方法及系统 | |
CN104816694A (zh) | 一种驾车状态智能调整装置和方法 | |
CN107657236A (zh) | 汽车安全驾驶预警方法及车载预警系统 | |
JP2020525884A (ja) | 車両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車載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システム、電子機器並びに媒体 | |
CN112230656B (zh) | 一种园区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其系统、客户端、存储介质 | |
CN110579879B (zh) | 一种车载抬头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341617B (zh) | 眼球追踪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 |
WO2016169160A1 (zh) | 一种驾驶环境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
CN110738952A (zh) | 一种结合人眼识别、跟踪和光线识别的hud显示方法和系统 | |
CN110210935B (zh) | 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 |
EP4134271A1 (en) | Seat adjust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WO2021028533A1 (en) | Method, device, medium, and vehicle for providing individual driving experience | |
CN111301343B (zh) | 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车载系统的控制方法 | |
CN113661495A (zh) | 视线校准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系统、车辆 | |
CN113386777B (zh) | 车辆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808601A (zh) | 用于车辆的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KR101005339B1 (ko) | 개인화된 템플릿 기반의 지능형 졸음운전 감시시스템 | |
CN110247915B (zh) | 一种车辆的车载系统多账户管理方法和装置 | |
CN112660048A (zh) | 基于图像识别的多屏电源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汽车 | |
KR20110065304A (ko) | 개인화된 템플릿 기반의 지능형 졸음운전 감시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12440900A (zh) | 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