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1644B -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1644B
CN115251644B CN202210778195.7A CN202210778195A CN115251644B CN 115251644 B CN115251644 B CN 115251644B CN 202210778195 A CN202210778195 A CN 202210778195A CN 115251644 B CN115251644 B CN 115251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a
handrail
main body
armres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8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51644A (zh
Inventor
陈永春
蒋燕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E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E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U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81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1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1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1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51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1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7/00Sofas; Couches; Beds
    • A47C17/86Parts or details for beds, sofas or couches only not fully covered in a single one of the sub-groups A47C17/02, A47C17/04, A47C17/38, A47C17/52, A47C17/64, or A47C17/84; Drawers in or under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7/00Sofas; Couches; Be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包括:沙发主体及扶手组件;沙发主体包括座部组件和背部组件;扶手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沙发基围扶手以及内侧的调节扶手;沙发基围扶手的内侧面上凹设有活动嵌槽,调节扶手嵌入在该活动嵌槽内;调节扶手包括升降支撑主体以及设置在升降支撑主体上端的扶手面板;升降支撑主体配置为能够相对沙发主体前后转动,且扶手面板能够进行升降调节;调节扶手具有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非使用状态下,所述扶手面板的高度低于沙发基围扶手顶部的高度,扶手面板抵在沙发基围扶手的内侧;使用状态下,作用于扶手面板上升至沙发基围扶手的上方,升降支撑主体相对沙发主体前后转动以迎合人体手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沙发中,扶手通常为一个单独的模块,且一般都是固定在沙发两侧的,不可移动。对于一些休闲沙发,沙发靠背能够后仰转动以满足用户的倾躺,然而扶手并不能与靠背一起转动,使得用户在后仰状态下,手臂得不到支撑,使得沙发的舒适程度欠佳。此外,随着当前手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大多时候都习惯躺在沙发上进行聊天、刷视频以及玩游戏等;尤其是对于一些电竞沙发来说,用户长时间的在沙发上进行游戏操作,双手更需要一直架在胸前,现有的沙发扶手明显无法提供有效支撑;手臂如果一直处于悬空状态的话,很容易感到酸痛、疲惫;这就更需要沙发时刻能够对手臂提供支撑。
CN202021710272.8公开了“一种可改变扶手角度的智能沙发”,包括智能沙发,智能沙发相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扶手座,扶手座一侧均设有阶梯槽,阶梯槽内侧均滑动设有升降板,阶梯槽内一侧均设有通孔,通孔内侧均滑动设有升降杆,升降杆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升降板一侧上,扶手座一侧均设有扶手,升降杆另一端均可转动式连接在扶手一侧上,阶梯槽内一侧均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侧均滑动设有调节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扶手、调节杆、调节电动机、螺纹杆、螺纹槽、升降板、升降杆、第二螺纹杆、升降电动机、传动装置,使其具有自动调节角度、自动升降、自动调节高度等功能。该沙发的扶手虽然能够做到升降及角度调节;但是该沙发的扶手实际已经脱离的沙发软包结构,与软包结构的沙发形状不匹配,影响沙发整体造型。
进一步的,现有的办公椅上配备的扶手功能丰富,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转动、升降调节;这是由于办公椅无需像沙发一样进行软包,对整体造型的整体性要求没有沙发高。沙发的扶手除了需要起到扶手支撑作用外,还需要满足沙发整体的结构造型,所以导致现有的沙发扶手大部分都不具备调节功能。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具有可调节扶手的沙发,同时扶手结构与沙发整体形状造型相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通过在沙发基围扶手内侧设置调节扶手,继而当用户在沙发上进行玩游戏或者阅读时,作用于扶手面板上升至沙发基围扶手的上方,升降支撑主体能够相对沙发主体前后转动以迎合人体手臂;使得用户手臂始终能够得到支撑;提高沙发的舒适性;而当在正常坐姿状态下,用户不需要使用调节扶手时,能够将调节扶手的扶手面板降至沙发基围扶手的下方,使调节扶手隐藏在沙发基围扶手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包括:沙发主体,包括座部组件和背部组件;扶手组件,镜像设置在沙发主体的左右两侧;扶手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沙发基围扶手以及贴靠于该沙发基围扶手内侧的调节扶手;沙发基围扶手的内侧面上凹设有用于容置调节扶手的活动嵌槽,调节扶手嵌入在该活动嵌槽内;调节扶手包括纵向的升降支撑主体以及设置在升降支撑主体上端的扶手面板;升降支撑主体的下端连接在沙发主体或沙发基围扶手上;所述升降支撑主体配置为能够相对沙发主体在活动嵌槽内进行前后转动,且扶手面板能够进行升降调节;调节扶手具有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非使用状态下,所述扶手面板的高度低于沙发基围扶手顶部的高度,扶手面板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保持一致,且扶手面板抵在沙发基围扶手的内侧;使用状态下,作用于扶手面板上升至沙发基围扶手的上方,升降支撑主体相对沙发主体前后转动以迎合人体手臂。
作为优选,从下往上,且在前后方向,所述活动嵌槽的开口大小逐渐增加。满足调节扶手在活动嵌槽内前后转动所需空间;通过在沙发基围扶手的内侧设置活动嵌槽,使得在非使用状态下调节扶手是隐藏在沙发基围扶手内的,此时调节扶手不起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沙发基围扶手连接固定在座部组件的侧端;且沙发基围扶手与座部组件左右贴靠在一起。常规沙发的扶手与座部是紧靠在一起的,从而不具备设置调节扶手的空间;本发明通过在沙发基围扶手的内侧设置活动嵌槽,从而在不改变沙发基围扶手与座部组件之间紧密连接的同时,能够将调节扶手设置在沙发基围扶手与座部组件之间,使三者紧密连接,结构整体性好。
作为优选,沙发基围扶手为基于沙发主体形状设置的软包结构。沙发基围扶手除了需要起到扶手支撑作用外,还需要满足沙发整体的结构造型;所以导致沙发基围扶手很难对其设计使其能够活动调节,始终都是处于固定状态的;故而需要增加调节扶手来提高扶手组件的支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支撑主体与沙发基围扶手之间具有摩擦力。调节扶手与沙发基围扶手紧贴在一起,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起到一定阻尼限位效果。
作为优选,在扶手面板与升降支撑主体之间设有一水平横置的旋转调节杆;该旋转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支撑主体的上端,旋转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扶手面板的底端。通过该旋转调节杆,使得扶手面板能够非常灵活的转动使用;当用户坐在沙发上时,能够首先转动旋转调节杆将扶手面板朝沙发的中间位置移动并调节至合适的支撑位置,然后能够进一步的作用扶手面板相对旋转调节杆转动以使扶手面板调节至合适的支撑角度,使得调节范围更广;如果不采用该旋转调节杆,直接将扶手面板转动设置在升降支撑主体的上端的话,扶手面板转动时容易会与沙发基围扶手产生干涉;故而扶手面板转动结构设计巧妙,考虑更周到。
作为优选,所述沙发基围扶手上端的内侧减薄处理。避免沙发基围扶手上端与扶手面板发生干涉。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支撑主体的下端设有安装座,该安装座包括水平伸出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相垂直的转动支撑板;连接板配置为连接固定在座部组件的底端;在所述升降支撑主体的下端设有转动配合部,所述转动支撑板配置为与转动配合部转动连接。使得安装座与座部组件连接后,升降支撑主体能够相对安装座进行前后转动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配合部的中部设有突出的转轴,所述转动支撑板上对应设有轴孔;转轴转动穿设在轴孔内;在转动配合部与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件,该复位弹性件为一扭簧,复位弹性件套接在转轴上;升降支撑主体具有向前偏转的初始位置,升降支撑主体由该初始位置相对安装座向后转动过程中,复位弹性件形变以提供升降支撑主体再次向前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弹力。设置复位弹性件,使得升降支撑主体转动时有良好的阻尼感,且复位弹性件能够提供升降支撑主体调节后再复位的弹力。
作为优选,在转动支撑板与转动配合部之间还设有挡位调节机构,挡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支撑板顶端呈弧形轨迹排布的定位齿槽、转动设置在转动配合部内且位于定位齿槽上方的活动齿爪以及转动贴靠在转动支撑板上并用于与活动齿爪配合的转动复位板;定位齿槽斜向设置,定位齿槽配置为使活动齿爪只能沿定位齿槽的轨迹逆时针移动;活动齿爪上设有能够与定位齿槽齿接配合的卡齿;且活动齿爪始终具有向下转动与定位齿槽齿接的趋势;转动复位板的顶端具有向上高出于定位齿槽的凸接部,凸接部上设有能够与卡齿卡接的卡槽;且转动支撑板配置为能够与转动复位板抵接配合使转动复位板具有前倾限位位置及后倾限位位置;初始位置下,所述活动齿爪卡接在转动支撑板前端的定位齿槽内;当作用升降支撑主体由初始位置向后转动调节时,活动齿爪能够沿定位齿槽的排布轨迹向后移动并依次与相应位置的定位齿槽齿接;且活动齿爪能够作用于转动复位板向后转动至后倾限位位置;当使升降支撑主体再次复位至初始位置时,作用升降支撑主体向后转动使活动齿爪转动至与凸接部上的卡槽卡接并与定位齿槽分离;升降支撑主体在复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向前转动复位,转动复位板跟随活动齿爪向前转动至前倾限位位置,且升降支撑主体继续向前转动使活动齿爪脱离卡槽并再次卡接至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配合部位于转动支撑板上方的位置处设有一连接柱,所述的活动齿爪转动设置在该连接柱上;所述的连接柱上还设有作用于活动齿爪的弹性扭簧,该弹性扭簧连接在连接柱上,且弹性扭簧的其中一根扭臂与转动配合部相抵,弹性扭簧的另一跟扭臂连接在活动齿爪上;该弹性扭簧配置为使活动齿爪始终具有保持向下转动与定位齿槽齿接的趋势。使得活动齿爪能够沿定位齿槽的排布轨迹移动依次并与相应位置的定位齿槽齿接配合,使得扶手支撑主体具有多档调节位置;且向前转动复位时,当活动齿爪脱离卡槽后,活动齿爪能够再次自动向下转动并与定位齿槽齿接。
作为优选,所述凸接部设置在转动复位板上端的后部,转动复位板上端的前部低于定位齿槽;且凸接部的靠近卡齿的前侧形成有能够与卡齿配合的斜边;所述卡槽为“V”形槽;转动复位板转动至前倾限位位置时,所述卡槽的前侧趋于水平,所述卡齿能够向前脱离卡槽。使得活动齿爪能够与斜边相抵以带动转动复位板转动;且当转动复位板转动至前倾限位位置时,活动齿爪能够自行向前脱离卡槽;结构设计巧妙。
作为优选,所述卡齿包括左右间隔的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所述活动齿爪能够向下转动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同时卡接在相邻的两个定位齿槽内;且扶手支撑主体向前转动复位时,所述第一卡齿与凸接部上的卡槽卡接。设置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同时与定位齿槽齿接,使得扶手支撑主体能够稳定停留在任意挡位调节位置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支撑主体包括纵向的支杆、套设在该支杆上的滑动外套以及设置在支杆与滑动外套之间的升降调节机构;滑动外套能够沿支杆升降调节以驱使扶手面板升降。该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配备在办公椅上的具有升降功能的扶手结构,继而调节扶手的通用性好。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发明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通过在沙发基围扶手内侧设置调节扶手,该调节扶手能够相对沙发主体前后转动,且扶手面板能够升降调节;继而当用户在沙发上进行玩游戏或者阅读时,此时沙发基围扶手不能对手臂进行支撑;从而能够作用于扶手面板上升至沙发基围扶手的上方,升降支撑主体能够进一步相对沙发主体前后转动以迎合人体手臂;使得用户手臂能够得到支撑,提高沙发的舒适性。且当在正常坐姿状态下,用户不需要使用调节扶手,只需沙发基围扶手进行支撑时,能够将调节扶手的扶手面板降至沙发基围扶手的下方,因为调节扶手是嵌入在沙发基围扶手内侧的活动嵌槽内的,继而此时调节扶手隐藏在沙发基围扶手内,不起作用;使得调节扶手的使用非常灵活。
其次,在扶手面板与升降支撑主体之间设有一横置的旋转调节杆;该旋转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支撑主体的上端,旋转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扶手面板的底端。通过该旋转调节杆,使得扶手面板能够非常灵活的转动使用;当用户坐在沙发上时,能够首先转动旋转调节杆将扶手面板朝沙发的中间位置移动并调节至合适的支撑位置,然后能够进一步的作用扶手面板相对旋转调节杆转动以使扶手面板调节至合适的支撑角度,使得调节范围更广。如果不采用该旋转调节杆,直接将扶手面板转动设置在升降支撑主体的上端的话,扶手面板转动时必然会与沙发基围扶手产生干涉;故而扶手面板转动结构设计巧妙,考虑更周到。
再者,通过使扶手支撑主体与转动支撑板转动连接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挡位调节机构;使得扶手支撑主体能够相对转动支撑板进行前后转动调节;且在活动齿爪与定位齿槽及转动复位板三者的配合作用下;使得当对扶手支撑主体进行向后调节时,用户只需直接作用扶手支撑主体向后转动即可,活动齿爪能够沿定位齿槽的排布轨迹向后移动并依次与相应位置的定位齿槽齿接;使得扶手支撑主体具有多档调节位置,挡位感明显;当需要再次使扶手支撑主体向前转动复位时,用户只需继续向后拉动扶手支撑主体,使第一卡齿与凸接部上的卡槽卡接,从而活动齿爪将与定位齿槽分离;继而扶手支撑主体能够在复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直接自行向前转动至初始位置;使得用户的调节操作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调节扶手在非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调节扶手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扶手面板旋转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沙发主体与扶手组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调节扶手位于活动嵌槽内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非使用状态下沙发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调节扶手升降调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升降支撑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升降支撑主体与安装座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扶手面板、旋转调节杆与升降支撑主体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调节扶手使用状态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扶手支撑主体与安装座连接的爆炸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活动齿爪和复位弹性件与转动配合部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与转动支撑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转动复位板与转动支撑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初始位置下活动齿爪与定位齿槽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扶手支撑主体向后转动调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活动齿爪与凸接部上的卡槽卡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转动复位板与前限位柱抵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转动复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沙发主体A;扶手组件B;座部组件1;背部组件2;沙发基围扶手3;调节扶手4;升降支撑主体5;扶手面板6;安装座7;连接板8;活动嵌槽9;转动支撑板10;转动配合部11;支杆12;滑动外套13;升降调节机构14;旋转调节杆15;转轴16;轴孔17;复位弹性件18;第一连接卡柱18a;第二连接卡柱18b;第一连接孔19a;第二连接孔19b;容置槽20;定位齿槽21;活动齿爪22;第一卡齿22a;第二卡齿22b;转动复位板23;连接柱24;弹性扭簧25;凸接部26;斜边27;后限位柱28;卡槽29;前限位柱30;转动圆环31;装饰盖32;活动槽33。
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20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包括沙发主体A以及镜像设置在沙发主体A左右两侧的扶手组件B;所述沙发主体A包括座部组件1和背部组件2;所述的扶手组件B包括位于外侧的沙发基围扶手3以及位于沙发基围扶手3内侧中后部的调节扶手4;该调节扶手4包括纵向的升降支撑主体5以及设置在升降支撑主体5上端的扶手面板6;升降支撑主体5的下端连接在沙发主体A上,所述升降支撑主体5配置为能够相对沙发主体A进行前后转动,且扶手面板6能够进行升降调节。该调节扶手4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配备在办公椅上的具有升降功能的扶手;设置沙发内,使得该调节扶手4具有非使用状态和使用状态;非使用状态下,所述扶手面板6的高度低于沙发基围扶手3顶部的高度;扶手面板6的长度方向与沙发主体A的前后方向保持一致,且扶手面板6贴靠于沙发基围扶手3的内侧;此时,从侧面看上去,沙发与传统沙发无区别;且用户使用沙发时,也是沙发基围扶手3对用户手臂进行支撑。使用状态下,作用于扶手面板6的高度上升至沙发基围扶手3的上方以支撑人体手臂,并能够同时调节升降支撑主体5转动至适当的角度以迎合小臂;当用户在沙发上玩游戏或者阅读时,用户的双手需要架在胸前,此时沙发基围扶手3无法对用户手臂进行支撑;从能够调节升降支撑主体5转动并使扶手面板6上升以迎合人体手臂;使得调节扶手4能够时刻支撑用户手臂,避免用户手臂悬空导致疲劳;设计更加人性化。
如图1-5所示,所述的沙发基围扶手3连接固定在座部组件1的侧端;且沙发基围扶手3为基于沙发主体A的整体形状设置的软包结构。继而沙发基围扶手3除了需要起到扶手支撑作用外,还需要匹配沙发整体的结构造型,围在沙发主体的两侧以维持沙发形状;且沙发基围扶手3连接固定在座部组件1的侧端,使得沙发基围扶手3始终处于固定状态,其高度始终保持不变;且也很难对其设计使其能够活动调节。故而本发明通过增加调节扶手4来提高扶手组件B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说:如图2-10所示,所述升降支撑主体5的下端设有安装座7,该安装座7包括水平伸出的连接板8,该连接板8配置为采用螺丝连接固定在座部组件1的底端。且如图4-5所示,在所述的沙发基围扶手3的内侧凹设有用于容置调节扶手4的活动嵌槽9;所述调节扶手4预先与沙发主体A连接,然后再将沙发基围扶手3安装,使得调节扶手4将会嵌入在活动嵌槽9内;从而使得调节扶手4是蕴藏在沙发基围扶手3内的,结构整体性好。常规沙发的扶手与座部是紧靠在一起的,从而不具备设置调节扶手4的空间;本发明通过在沙发基围扶手3的内侧设置活动嵌槽9,从而在不改变沙发基围扶手3与座部组件1之间紧密连接的同时,能够将调节扶手4设置在沙发基围扶手3与座部组件1之间,使三者紧密连接。且还能够减小沙发基围扶手3和调节扶手4两者的厚度,使得整体性更好;使用户坐在沙发上,调节扶手4不会凸出与沙发基围扶手3的内侧面与用户身体发生干涉。此外,如图5、6所示,在非使用状态下,调节扶手4是隐藏在沙发基围扶手3内的,此时沙发基围扶手3用于支撑用户手臂,而调节扶手4不起作用;设计巧妙;使得调节扶手4使用非常灵活。相应的,从下往上,且在前后方向,所述活动嵌槽9的开口大小逐渐增加,能够满足调节扶手4在活动嵌槽内9前后转动所需空间。此外,所述的沙发基围扶手3上端的内侧相应减薄处理,避免沙发基围扶手3上端与扶手面板6发生干涉。且所述升降支撑主体5与沙发基围扶手3之间具有摩擦力;使得两者连接紧密,调节扶手4与沙发基围扶手3紧贴在一起;而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起到一定阻尼限位效果,使调节扶手4转动调节效果更佳。
再者,如图9-20所示,所述的安装座7还包括与连接板8相垂直的转动支撑板10;在所述升降支撑主体5的底部设有转动配合部11,所述的转动支撑板10转动配合在该转动配合部11内,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能够相对安装座7进行前后转动调节;且在转动支撑板10与转动配合部11之间还设有挡位调节机构,从而使得当连接板8与座部组件1连接固定后;所述的升降支撑主体5能够在活动嵌槽9内进行前后转动调节。
具体而言:如图9-14所示,所述的转动配合部11的中部处设有向外突出的转轴16,所述的转动支撑板10上对应设有轴孔17,转轴16转动穿设在轴孔17内以转动配合部11与转动支撑板10左右贴靠在一起,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能够相对转动支撑板10进行前后转动。且在所述的转动配合部11与转动支撑板10之间还设有复位弹性件18,该复位弹性件18为一扭簧,该扭簧具有分别朝两侧伸出的第一连接卡柱18a以及第二连接卡柱18b;在所述的转动配合部11上相应设有第一连接孔19a,在转动支撑板10上对应设有第二连接孔19b;所述的复位弹性件18套设在转轴16上,并使得第一连接卡柱18a卡入第一连接孔19a内,第二连接卡柱18b卡入第二连接孔19b内。再者,如图14所示,在所述的转动支撑板10的端面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复位弹性件18的容置槽20,所述第二连接孔19b设置在该容置槽20内;继而装配后,所述的复位弹性件18将会嵌入在容置槽20内,使得转动支撑板10能与转动配合部11贴合紧密,减薄安装后的厚度;再者,所述升降支撑主体5具有偏向转动支撑板10前方的初始位置,升降支撑主体5由该初始位置相对安装座7向后转动过程中,复位弹性件18将会形变以提供升降支撑主体5再次向前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弹力,使得调节时具有良好的阻尼感;复位弹性件18能够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转动后具有复位的趋势,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调节后能够自行复位;下文中会进一步具体阐述如何对升降支撑主体5进行前后转动调节。
如图12-20所示,所述的挡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支撑板10顶端呈弧形轨迹排布的定位齿槽21、转动设置在转动配合部11内且位于定位齿槽21上方的活动齿爪22,以及转动设置在转动支撑板10上并用于与活动齿爪22配合转动复位板23。具体而言:在所述转动配合部11位于转动支撑板10上方的位置处设有一连接柱24,所述的活动齿爪22转动设置在该连接柱24上,活动齿爪22的端部设有卡齿,卡齿包括左右间隔的第一卡齿22a和第二卡齿22b;所述活动齿爪22能够向下转动使第一卡齿22a和第二卡齿22b同时卡接在相邻的两个定位齿槽21内。且所述的定位齿槽21斜向设置,定位齿槽21配置为使活动齿爪22只能沿定位齿槽21的轨迹逆时针移动(即升降支撑主体5相对安装座7向后转动)。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连接柱24上设有作用于活动齿爪22的弹性扭簧25,该弹性扭簧25连接在连接柱24上,且弹性扭簧25的其中一根扭臂与转动配合部11相抵,另一个扭臂连接在活动齿爪22上;该弹性扭簧25配置为使得活动齿爪22始终具有保持向下与定位齿槽21卡接的趋势;具体是指:当作用所述的升降支撑主体5向后转动时,所述的活动齿爪22能够沿定位齿槽21的轨迹向后移动,第一卡齿22a和第二卡齿22b将沿定位齿槽21的槽壁移动,使得活动齿爪22向上转动;然后在弹性扭簧25的作用下,使得活动齿爪22能够再次向下转动使第一卡齿22a和第二卡齿22b再次与相邻位置的定位齿槽21卡接;从而使得活动齿爪22能够沿定位齿槽21的排布轨迹移动依次并与相应位置的定位齿槽21齿接配合;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具有多档调节位置,且调节时会发出“嗒”的卡接声,挡位感明显。且当升降支撑主体5向后转动在任意调节位置处时,所述的复位弹性件18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具有向前转动复位的趋势,从而使得第一卡齿22a和第二卡齿22b将分别向前与定位齿槽21牢牢抵住;且用户在使用扶手时,基本上都是对扶手施加向前的转动作用力,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能够稳定停留在任意挡位调节位置处。
如图12、15-20所示,所述的转动复位板23与转动支撑板10左右贴靠在一起,且转动复位板23与转动支撑板10转动配合,使得转动复位板23能够相对转动支撑板10前后转动;该转动复位板23能够与活动齿爪22配合,使得活动齿爪22能够跟随升降支撑主体5向后移动并再次向前移动复位;具体的说:如图6所示,在转动支撑板10的端面上设有突出的转动圆环31,转动复位板23转动连接在该转动圆环31上;且转动复位板23绕转动支撑板10转动的转动点与转轴16的轴心重合,转动复位板23绕转动支撑板10转动的转动点还与所述定位齿槽21所形成的轨迹圆弧的弧心重合;使得活动齿爪22沿定位齿槽21排布轨迹移动时,所述转动复位板23同样能够转动与活动齿爪22配合。如图16所示,初始位置下,所述的升降支撑主体5相对安装座7向前偏转,所述的第一卡齿22a和第二卡齿22b卡接在最前端的两个定位齿槽21上;且此时复位弹性件18不提供弹力;当需要向后调节升降支撑主体5时,用户只需要直接对升降支撑主体5施加向后的作用力即可,升降支撑主体5将相对安装座7向后转动;如图17所示,向后转动过程中,活动齿爪22能够与不同位置的定位齿槽21卡接使升降支撑主体5能够停留在不同的转动位置处,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具有多个调节挡位,挡位感明显;且所述的转动复位板23上端的后部设有向上突出于转动支撑板10的凸接部26,该凸接部26的上端高出于定位齿槽21;且凸接部26的前侧形成有斜边27,而转动复位板23上端的前部低于定位齿槽21;活动齿爪22同时与横跨转动支撑板10和转动复位板23,继而当所述的升降支撑主体5向后转动时,所述的活动齿爪22将向后移动,第一卡齿22a将与斜边27相抵,使得转动复位板23同样将会跟随活动齿爪22向后转动。
如图18、19所示,当升降支撑主体5向后转动至活动齿爪22与最后端的定位齿槽21齿接,并需要再次向前转动复位时;只需继续作用升降支撑主体5向后转动,在转动支撑板10上方的后侧设有能够对转动复位板23进行限位的后限位柱28,转动复位板23将向后倾斜并与该后限位柱28相抵,使得转动复位板23具有后倾限位位置;此时继续使升降支撑主体5向后转动,由于所述凸接部26向上超出于定位齿槽21,继而所述的活动齿爪22将沿斜边27移动至凸接部26上;在所述的凸接部26上凹设有卡槽29,所述的第一卡齿22a能够与该卡槽29卡接;如图18所示,当所述的第一卡齿22a与卡槽29卡接时,所述的活动齿爪22与定位齿槽21上下分离;使得活动齿爪22此时不会与定位齿槽21齿接,故而在复位弹性件18的作用下,升降支撑主体5能够向前转动复位,所述活动齿爪22及转动复位板23也将一同向前转动;如图19所示,在转动支撑板10上方的前侧同样设有能够对转动复位板23限位的前限位柱30;升降支撑主体5向前转动复位过程中,所述的转动复位板23将先转动至向前倾斜并与前限位柱30相抵,使得转动复位板23还具有前倾限位位置;且所述卡槽29为“V”形槽,当转动复位板23与前限位柱30抵接时,所述卡槽29的前侧趋于水平状态,使得升降支撑主体5能够继续向前转动使得活动齿爪22能够脱离卡槽29;当活动齿爪22脱离卡槽29后,活动齿爪22在弹性扭簧25的作用下,能够向下转动使得第一卡齿22a和第二卡齿22b再次向下卡接至定位齿槽21内,从而升降支撑主体5复位至如图16所示的初始位置。
如图12所述,当转动配合部11与转动支撑板10配合好后,在转动配合部11上还进一步连接有装饰盖32,使得转动支撑板10隐藏在转动配合部11和装饰盖32之间;能够隐藏连接痕迹,使结构简约美观;且转动配合部11和装饰盖32的底部能够形成避让转动支撑板10的活动槽33;不影响升降支撑主体5的转动调节。且在该沙发中,所述的背部组件2能够进行后仰调节以使用户倾躺在沙发上;继而调节扶手4能够相应进行前后转动调节,使得当用户需要放松倾躺使背部组件2转动至后仰状态时,能够相应的作用调节扶手4向后转动至适当的角度以支撑手臂;使得调节扶手4能够跟随用户倾仰相应前后转动调节以时刻支撑用户手臂;使用更加舒适、人性化。
如图7-11所示,所述的升降支撑主体5包括纵向的支杆12、套设在该支杆12上的滑动外套13以及设置在支杆12与滑动外套13之间的升降调节机构14;如图7所示,通过该升降调节机构14能够使滑动外套13相对支杆12升降调节,从而实现扶手面板6的升降。进一步说:所述的扶手面板6位于升降支撑主体5的上端,在扶手面板6与滑动外套13之间设有一水平横置的旋转调节杆15;该旋转调节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外套13上,旋转调节杆1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扶手面板6的底端。继而通过该旋转调节杆15,使得扶手面板6能够非常灵活的转动使用;具体而言,当用户坐在沙发上时,能够首先转动旋转调节杆15将扶手面板6朝沙发的中间位置移动并调节至合适的支撑位置,然后能够进一步的作用扶手面板6相对旋转调节杆15转动以使扶手面板6调节至合适的支撑角度;使得扶手面板6能够进行灵活调节,调节范围更广,支撑性更好。而如果不采用该旋转调节杆15,直接将扶手面板6转动设置在升降支撑主体5的上端的话,扶手面板6转动时必然会与沙发基围扶手3产生干涉;故而扶手面板6转动结构设计巧妙,考虑更周到。
综上,本发明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通过沙发基围扶手3和调节扶手4组合形成扶手组件B;沙发基围扶手3能够对用户手臂进行支撑以及匹配沙发主体A的整体造型;而当用户在沙发上后仰,以及玩游戏或者看书阅读时,即沙发基围扶手3不能对用户手臂进行有效支撑;此时能够进一步作用调节扶手4升降、前后转动以迎合用户的手臂;而扶手面板6也能够进一步旋转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和角度;继而调节扶手4能够始终对用户手臂进行支撑,避免手臂悬空。且当正常坐姿状态下,不需要调节扶手4时,能够进一步将调节扶手4的扶手面板6降至沙发基围扶手3的下方;使得沙发从侧面看上去与常规扶手无区别;且此时用户使用时,用户手臂也是支撑在沙发基围扶手3上。此外,所述的调节扶手4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配备在办公椅上的多功能扶手,至于该调节扶手内部具体的用于实现升降及旋转功能的结构为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规的结构设计;并非本发明的设计要点,故而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过多赘述。

Claims (12)

1.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
沙发主体,包括座部组件和背部组件;
扶手组件,镜像设置在沙发主体的左右两侧;扶手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沙发基围扶手以及贴靠于该沙发基围扶手内侧的调节扶手;沙发基围扶手为基于沙发主体形状设置的软包结构,沙发基围扶手的内侧面上凹设有用于容置调节扶手的活动嵌槽,调节扶手嵌入在该活动嵌槽内;调节扶手包括纵向的升降支撑主体以及设置在升降支撑主体上端的扶手面板,所述沙发基围扶手上端的内侧相应减薄处理;升降支撑主体的下端连接在沙发主体或沙发基围扶手上;所述升降支撑主体配置为能够相对沙发主体在活动嵌槽内进行前后转动,且扶手面板能够进行升降调节;
调节扶手具有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非使用状态下,所述扶手面板的高度低于沙发基围扶手顶部的高度,扶手面板的长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保持一致,且扶手面板抵在沙发基围扶手的内侧;使用状态下,作用于扶手面板上升至沙发基围扶手的上方,升降支撑主体相对沙发主体前后转动以迎合人体手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从下往上,且在前后方向,所述活动嵌槽的开口大小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基围扶手连接固定在座部组件的侧端;且沙发基围扶手与座部组件左右贴靠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主体与沙发基围扶手之间具有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在扶手面板与升降支撑主体之间设有一水平横置的旋转调节杆;该旋转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支撑主体的上端,旋转调节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扶手面板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主体的下端设有安装座,该安装座包括水平伸出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相垂直的转动支撑板;连接板配置为连接固定在座部组件的底端;在所述升降支撑主体的下端设有转动配合部,所述转动支撑板配置为与转动配合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配合部的中部设有突出的转轴,所述转动支撑板上对应设有轴孔;转轴转动穿设在轴孔内;在转动配合部与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复位弹性件,该复位弹性件为一扭簧,复位弹性件套接在转轴上;升降支撑主体具有向前偏转的初始位置,升降支撑主体由该初始位置相对安装座向后转动过程中,复位弹性件形变以提供升降支撑主体再次向前转动复位至初始位置的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在转动支撑板与转动配合部之间还设有挡位调节机构,挡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支撑板顶端呈弧形轨迹排布的定位齿槽、转动设置在转动配合部内且位于定位齿槽上方的活动齿爪以及转动贴靠在转动支撑板上并用于与活动齿爪配合的转动复位板;定位齿槽斜向设置,定位齿槽配置为使活动齿爪只能沿定位齿槽的轨迹逆时针移动;活动齿爪上设有能够与定位齿槽齿接配合的卡齿;且活动齿爪始终具有向下转动与定位齿槽齿接的趋势;转动复位板的顶端具有向上高出于定位齿槽的凸接部,凸接部上设有能够与卡齿卡接的卡槽;且转动支撑板配置为能够与转动复位板抵接配合使转动复位板具有前倾限位位置及后倾限位位置;初始位置下,所述活动齿爪卡接在转动支撑板前端的定位齿槽内;当作用升降支撑主体由初始位置向后转动调节时,活动齿爪能够沿定位齿槽的排布轨迹向后移动并依次与相应位置的定位齿槽齿接;且活动齿爪能够作用于转动复位板向后转动至后倾限位位置;当使升降支撑主体再次复位至初始位置时,作用升降支撑主体向后转动使活动齿爪转动至与凸接部上的卡槽卡接并与定位齿槽分离;升降支撑主体在复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向前转动复位,转动复位板跟随活动齿爪向前转动至前倾限位位置,且升降支撑主体继续向前转动使活动齿爪脱离卡槽并再次卡接至初始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配合部位于转动支撑板上方的位置处设有一连接柱,所述的活动齿爪转动设置在该连接柱上;所述的连接柱上还设有作用于活动齿爪的弹性扭簧,该弹性扭簧连接在连接柱上,且弹性扭簧的其中一根扭臂与转动配合部相抵,弹性扭簧的另一跟扭臂连接在活动齿爪上;该弹性扭簧配置为使活动齿爪始终具有保持向下转动与定位齿槽齿接的趋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接部设置在转动复位板上端的后部,转动复位板上端的前部低于定位齿槽;且凸接部的靠近卡齿的前侧形成有能够与卡齿配合的斜边;所述卡槽为“V”形槽;转动复位板转动至前倾限位位置时,所述卡槽的前侧趋于水平,所述卡齿能够向前脱离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包括左右间隔的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所述活动齿爪能够向下转动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同时卡接在相邻的两个定位齿槽内;且扶手支撑主体向前转动复位时,所述第一卡齿与凸接部上的卡槽卡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支撑主体包括纵向的支杆、套设在该支杆上的滑动外套以及设置在支杆与滑动外套之间的升降调节机构;滑动外套能够沿支杆升降调节以驱使扶手面板升降。
CN202210778195.7A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Active CN115251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195.7A CN115251644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195.7A CN115251644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1644A CN115251644A (zh) 2022-11-01
CN115251644B true CN115251644B (zh) 2023-07-25

Family

ID=83763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8195.7A Active CN115251644B (zh) 2022-06-29 2022-06-29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164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560211U (zh) * 2016-08-30 2017-10-17 嘉兴维特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沙发的扶手自适应机构
CN210095202U (zh) * 2019-06-03 2020-02-21 辉冠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扶手可调节沙发
CN211431854U (zh) * 2019-12-27 2020-09-08 西安翻译学院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智能沙发
CN211559463U (zh) * 2019-12-28 2020-09-25 东莞市好美佳智能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扶手姿势可调节式铝架包布沙发
CN213128771U (zh) * 2020-08-17 2021-05-07 惠州市乐亿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变扶手角度的智能沙发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560211U (zh) * 2016-08-30 2017-10-17 嘉兴维特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沙发的扶手自适应机构
CN210095202U (zh) * 2019-06-03 2020-02-21 辉冠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扶手可调节沙发
CN211431854U (zh) * 2019-12-27 2020-09-08 西安翻译学院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智能沙发
CN211559463U (zh) * 2019-12-28 2020-09-25 东莞市好美佳智能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扶手姿势可调节式铝架包布沙发
CN213128771U (zh) * 2020-08-17 2021-05-07 惠州市乐亿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变扶手角度的智能沙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1644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0247832B2 (en) Improved recliner ottoman linkage with unique secondary ottoman
JPH04746Y2 (zh)
WO2003068025A3 (en) Tilt chair having a flexible back, adjustable armrests and asjustable seat depth, and methods for the use thereof
KR200493792Y1 (ko) 좌석 팔걸이
CN113085681A (zh) 一种大行程座椅扶手机构
CN113197457B (zh) 一种椅子
CN115251644B (zh) 一种新型扶手结构的沙发
CN114468638A (zh) 一种全动态座椅
CN218484122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休闲椅
CN110680108A (zh) 适用于办公座椅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
CN113080643B (zh) 一种休闲椅
CN113229660A (zh) 一种椅背升降装置
CN218185969U (zh) 一种可转动调节的扶手
CN219782052U (zh) 一种扶手及座椅
CN218978428U (zh) 一种多功能扶手
CN212995584U (zh) 一种头枕可调节的智能沙发
CN210727258U (zh) 用于办公座椅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
CN219460699U (zh) 一种灵活调整的扶手
CN218683126U (zh) 一种新型椅子
CN219661263U (zh) 一种新型办公座椅
CN220212474U (zh) 一种调节椅背深度的线控安装结构
CN220069255U (zh) 一种用于椅背的滑动变轨机构
CN215076922U (zh) 自适应滑动支撑型椅子
CN220403537U (zh) 一种具有联动功能的椅架结构
CN217592366U (zh)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