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92366U -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92366U
CN217592366U CN202221528383.6U CN202221528383U CN217592366U CN 217592366 U CN217592366 U CN 217592366U CN 202221528383 U CN202221528383 U CN 202221528383U CN 217592366 U CN217592366 U CN 217592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connecting piece
backrest frame
handrail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283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Pinyou P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yuan Pet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yuan Pet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yuan Pet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283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92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92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92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气杆的一端与坐垫的下端连接,气杆的另一端与背靠框架连接;背靠连接于背靠框架;腰靠连接于背靠框架;腰靠调节器与腰靠连接,腰靠调节器控制腰靠相对背靠框架沿前后上下方向移动;头枕主连接件连接于背靠框架的上端;头枕副连接件连接于头枕主连接件;头枕连接于头枕副连接件;两扶手主连接件分别连接坐垫的两端;每一扶手副连接件连接一扶手主连接件。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背靠框架的转动、腰靠的上下前后移动、头枕的上下移动和转动、扶手的上下移动和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办公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办公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情况,因此座椅在市场上的种类越来越多,在考虑外观的同时,也更注重功能。但现有的座椅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人们坐着身体前倾的时候,脊柱将承受体重的250%的压力,所以腰部的支撑尤为重要,但现有的座椅鲜有能够调节腰靠。
(2)现有座椅靠背后仰的时候,把手无法一同后仰,无法给予手臂更好的支撑。
(3)现有座椅靠背和坐垫采用螺钉连接,长时间的靠背调节会导致螺钉松动等的不良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包括:椅脚;坐垫,所述坐垫连接于所述椅脚的上端;背靠框架,所述背靠框架与所述坐垫连接;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坐垫的下端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框架连接,所述气杆驱动所述背靠框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背靠,所述背靠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腰靠,所述腰靠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腰靠调节器,所述腰靠调节器与所述腰靠连接,所述腰靠调节器控制所述腰靠相对所述背靠框架沿前后上下方向移动;头枕主连接件,所述头枕主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上端;头枕副连接件,所述头枕副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头枕主连接件,并相对所述头枕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头枕,所述头枕连接于所述头枕副连接件,并相对所述头枕副连接件转动;两扶手主连接件,两所述扶手主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坐垫的两端,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两扶手副连接件,每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连接一所述扶手主连接件,并相对所述扶手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背靠框架的下端两侧形成背靠框架凸起,两所述背靠框架凸起与所述坐垫通过连接件连接。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还包括:椅托,所述椅托连接于所述坐垫的下端,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椅托的下端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框架的下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腰靠正对所述背靠框架的端面形成腰靠凸起,所述背靠框架正对所述腰靠的端面沿上下方向开设滑槽,所述腰靠凸起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腰靠调节器连接。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头枕主连接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上端,所述头枕主连接件的上端至其内部开设凹槽,所述头枕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还开设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头枕副连接件沿上下方向开设滑竿,所述头枕副连接件的下端插入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滑竿设于所述滑槽内。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头枕主副接件的上端两侧形成头枕副连接件凸起,两所述头枕副连接件凸起与所述头枕通过连接件连接。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每一所述扶手主连接件的下端与一所述背靠框架凸起匹配连接,所述背靠框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并带动两所述扶手主连接件转动。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每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包括:扶手副连接件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与所述扶手主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沿上下方向还开设齿形凹槽;扶手副连接件二,所述扶手副连接二套设于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并且所述扶手副连接二通过扶手副连接件三设于所述齿形凹槽内。
上述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中,所述坐垫为高密度泡棉。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通过气杆的设计,气杆直接与椅托、背靠框架连接,气杆的伸缩直接能够驱动背靠框架相对坐垫转动,有效地增加背靠框架与坐垫连接处的使用时效。
(2)通过腰靠与腰靠调节器的设计,使得调节腰靠调节器,能够沿上下前后方向调节腰靠,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状态时的舒适度。
(3)通过头枕主连接件与头枕副连接件的设计,利于滑竿与滑槽之间的卡位连接,能够沿上下方向调节头枕。
(4)通过头枕与头枕副连接件的设计,便于转动头枕的角度,满足不同的需求。
(5)通过扶手下端与背靠框架凸起匹配连接,使得转动背靠框架时,能够带动两个扶手同时转动,以此给予手臂更好的支撑。
(6)通过扶手副连接件的设计,便于沿上下方向调节扶手的高度。
(7)坐垫采用高密度泡棉,有效地减少尾椎骨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扶手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扶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头枕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头枕与背靠框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中腰靠与背靠框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0、椅脚;20、坐垫;21、椅托;30、气缸;40、脚垫;50、气杆;60、背靠框架;61、背靠框架凸起;62、滑槽;63、凹槽;70、背靠;71、背靠前部件;72、背靠后部件;80、腰靠;81、腰靠前部件;82、腰靠中部件;83、腰靠后部件;84、腰靠凸起;90、腰靠调节器;100、头枕主连接件;101头枕主连接件前片;102、头枕主连接件后片;103、凹槽;104、滑槽;200、头枕副连接件;201、滑竿;202、头枕副连接件凸起;300、头枕;301、头枕前片;302、头枕后片;400、扶手主连接件;401、扶手主连接件一;402、扶手主连接件二;403、凸起;404、扶手主连接件三;405、扶手主连接件四;406、扶手主连接件五;500、扶手副连接件;501、扶手副连接件一;502、扶手副连接件二;503、扶手副连接件三;504、齿形凹槽;505、扶手副连接件四;506、扶手副连接件五;507、扶手副连接件六;508、扶手副连接件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9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包括:椅脚10、坐垫20、背靠框架60、气杆50、背靠70、腰靠80、腰靠调节器90、头枕主连接件100、头枕副连接件200、头枕300、两扶手主连接件400和两扶手副连接件500。椅脚10设于地面,坐垫20连接于椅脚10的上端,具体的,坐垫20通过气缸30连接于椅脚10的上端,以此通过气缸30实现坐垫20的上升和下降。
进一步的,背靠框架60与坐垫20连接,气杆50的一端与坐垫20的下端连接,气杆50的另一端与背靠框架60连接,以此通过气杆50驱动背靠框架60相对坐垫20转动,即背靠框架60后仰或者前倾。
另外,背靠70连接于背靠框架60的上部分,作为人体背部的倚靠,腰靠80连接于背靠框架60的下部分,作为人体腰部的倚靠,腰靠调节器90与腰靠80连接,以此通过腰靠调节器90控制腰靠80相对背靠框架60沿前后上下方向移动。
再有,头枕主连接件100连接于背靠框架60的上端,头枕副连接件200连接于头枕主连接件100,并且头枕副连接件200可相对头枕主连接件100沿上下方向移动,头枕300连接于头枕副连接件200,并且头枕300可相对头枕副连接件200转动。
此外,两个扶手主连接件400分别连接坐垫20的左右两端,并且两个扶手主连接件400可相对坐垫20转动;每一个扶手副连接件500连接一个扶手主连接件400,并且扶手副连接件500可相对扶手主连接件400沿上下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9所示。背靠框架60的下端两侧形成背靠框架凸起61,坐垫20的后端两侧开设通孔,两个背靠框架凸起61包覆坐垫20的后端两侧,并且两个背靠框架凸起61与坐垫20的通孔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还包括:椅托21,椅托21固定连接于坐垫20的下端,椅托21通过气缸30连接于椅脚10的上端。气杆50设于椅托21的下端,气杆50的一端与椅托21的下端固定连接,气杆50的另一端与背靠框架60的下端固定连接,以此通过气杆50的伸缩能够驱动背靠框架60相对坐垫20转动,即背靠框架60通过背靠框架凸起61与通孔之间的转动实现背靠框架60后仰或者前倾。通过气杆50直接与椅托21、背靠框架60连接,有效地增加座椅的使用时效,即增加了背靠框架60与坐垫20的使用时效,而且最大后仰角度可达140度至150度之间。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背靠70可包括:背靠前部件71和背靠后部件72,背靠前部件71和背靠后部件72相互固定连接形成背靠70,并且背靠70固定连接于背靠框架60的上部分。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腰靠80可包括:腰靠前部件81、腰靠中部件82和腰靠后部件83,腰靠前部件81、腰靠中部件82和腰靠后部件83相互固定连接形成腰靠80,腰靠80连接于背靠框架60的下部分。腰靠80正对背靠框架60的端面形成腰靠凸起84,即腰靠后部件83形成腰靠凸起84,背靠框架60正对腰靠80的端面沿上下方向开设滑槽62,腰靠凸起84设于滑槽62内,并且腰靠凸起84与腰靠调节器90连接,以此通过上下调节腰靠调节器90使得腰靠凸起84在滑槽62内滑动,实现腰靠80的上下方向移动。同时,通过拧动腰靠调节器90能够实现腰靠凸起84相对滑槽62在前后方向的距离,进而实现腰靠80的前后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头枕主连接件100可包括:头枕主连接件前片101和头枕主连接件后片102,头枕主连接件前片101和头枕主连接件后片102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头枕主连接件100。头枕主连接件100的下端固定连接于背靠框架60的上端,头枕主连接件100的上端由上至下至其内部开设凹槽103,头枕主连接件100沿上下方向还开设滑槽104,滑槽104可位于头枕主连接件前片101,滑槽104与凹槽103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头枕副连接件200沿上下方向开设滑竿201,头枕副连接件200的下端可由上至下插入凹槽103内,并且滑竿201可匹配地设于滑槽104内,以此通过滑竿201与滑槽104之间的卡位连接,调节头枕副连接件200相对头枕主连接件10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同时,由于滑竿201与滑槽104的设计,使得两者之间产生阻尼效果,避免因重力作用而自行下滑。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头枕300可包括头枕前片301和头枕后片302,头枕前片301和头枕后片302固定连接形成头枕300。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头枕副连接件200的上端两侧形成头枕副连接件凸起202,两头枕副连接件凸起200与头枕300通过连接件连接,具体的,两头枕副连接件凸起200与头枕后片302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此通过转动头枕300,调节头枕300相对头枕头枕副连接件200的角度。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扶手主连接件400的下端与一个背靠框架凸起61匹配连接,使得背靠框架60相对坐垫20转动时能带动两个扶手主连接件400转动。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扶手主连接件400可包括:扶手主连接件一401和扶手主连接件二402,扶手主连接件一401匹配连接背靠框架凸起61,并且扶手主连接件一401和背靠框架凸起61通过扶手主连接件二402与坐垫20的通孔连接。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背靠框架凸起61正对扶手主连接件一401的端面设有凹槽63,扶手主连接件一401正对背靠框架凸起61的端面设有凸起403,反之亦可,并且凸起403与凹槽63相互匹配,以此背靠框架60转动时,通过凸起403与凹槽63的匹配,能够带动扶手主连接件一401转动。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扶手主连接件400还可包括:扶手主连接件三404、扶手主连接件四405和扶手主连接件五406,扶手主连接件三404和扶手主连接件四405相互固定连接,扶手主连接件三404和扶手主连接件四405固定连接于坐垫20的内部,扶手主连接件四405正对坐垫20的通孔,扶手主连接件三404固定连接椅托21。扶手主连接件二402依次贯穿扶手主连接件一401、背靠框架凸起61、坐垫20的通孔,并与扶手主连接件四405固定连接。扶手主连接件五406固定连接于扶手主连接件一401。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扶手副连接件500可包括:扶手副连接件一501、扶手副连接件二502和扶手副连接件三503,扶手副连接件一501与扶手主连接件400的上端连接,即扶手副连接件一501与扶手主连接件一401的上端连接,扶手副连接件一501沿上下方向还开设齿形凹槽504。扶手副连接二502开设通孔,扶手副连接件三503穿过通孔,一部分位于扶手副连接件三503的外部,另一部分位于扶手副连接件三503的内部。扶手副连接二502套设于扶手副连接件一501的外部,并且扶手副连接二502通过扶手副连接件三503可匹配地设于齿形凹槽504内,以此通过调节位于外部的扶手副连接件三503,使得其内部能够卡于不同的齿形凹槽504,以调节扶手副连接件500的上下高度。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扶手副连接件500还可包括:扶手副连接件四505、扶手副连接件五506、扶手副连接件六507和扶手副连接件七508。扶手副连接件四505和扶手副连接二502固定连接形成扶手支撑,便于手臂的支撑。扶手副连接件六507通过扶手副连接件七508固定设于扶手副连接件五506的内部,并且扶手副连接件三503依次穿过扶手副连接件六507、扶手副连接件五506和扶手副连接二502,最终实现扶手的转动与上下调节。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坐垫20为高密度泡棉。坐垫20的中间可开设孔洞,有效地减少尾椎骨的压力。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还包括:脚垫40,脚垫40设于椅托21的下端,可根据需求拆卸或者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椅脚;
坐垫,所述坐垫连接于所述椅脚的上端;
背靠框架,所述背靠框架与所述坐垫连接;
气杆,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坐垫的下端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框架连接,所述气杆驱动所述背靠框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
背靠,所述背靠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
腰靠,所述腰靠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
腰靠调节器,所述腰靠调节器与所述腰靠连接,所述腰靠调节器控制所述腰靠相对所述背靠框架沿前后上下方向移动;
头枕主连接件,所述头枕主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上端;
头枕副连接件,所述头枕副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头枕主连接件,并相对所述头枕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
头枕,所述头枕连接于所述头枕副连接件,并相对所述头枕副连接件转动;
两扶手主连接件,两所述扶手主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坐垫的两端,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
两扶手副连接件,每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连接一所述扶手主连接件,并相对所述扶手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下端两侧形成背靠框架凸起,两所述背靠框架凸起与所述坐垫通过连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椅托,所述椅托连接于所述坐垫的下端,所述气杆的一端与所述椅托的下端连接,所述气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背靠框架的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正对所述背靠框架的端面形成腰靠凸起,所述背靠框架正对所述腰靠的端面沿上下方向开设滑槽,所述腰靠凸起设于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腰靠调节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主连接件的下端连接于所述背靠框架的上端,所述头枕主连接件的上端至其内部开设凹槽,所述头枕主连接件沿上下方向还开设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副连接件沿上下方向开设滑竿,所述头枕副连接件的下端插入所述凹槽内,并且所述滑竿设于所述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主副接件的上端两侧形成头枕副连接件凸起,两所述头枕副连接件凸起与所述头枕通过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扶手主连接件的下端与一所述背靠框架凸起匹配连接,所述背靠框架相对所述坐垫转动并带动两所述扶手主连接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包括:
扶手副连接件一,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与所述扶手主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沿上下方向还开设齿形凹槽;
扶手副连接件二,所述扶手副连接二套设于所述扶手副连接件一,并且所述扶手副连接二通过扶手副连接件三设于所述齿形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为高密度泡棉。
CN202221528383.6U 2022-06-19 2022-06-19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Active CN217592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8383.6U CN217592366U (zh) 2022-06-19 2022-06-19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8383.6U CN217592366U (zh) 2022-06-19 2022-06-19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92366U true CN217592366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89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28383.6U Active CN217592366U (zh) 2022-06-19 2022-06-19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92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70286B1 (ko) 의자 구조 및 의자
EP1401306B1 (en) Seats
JP3150148B2 (ja) 人間工学的に改良がなされた椅子または肘掛け椅子
US8662586B2 (en) Dynamically balanced seat assembly having independently and arcuately movable backrest and method
US10383445B2 (en) Dynamically balanced seat assembly having independently and arcuately movable backrest and method
JP2003521956A (ja) 椅子機構
KR102206733B1 (ko) 입체적 위치조절이 가능한 의자용 요추지지장치
CN111317286A (zh) 一种增加舒适性的腰托座椅
CN217592366U (zh) 一种可多功能调节的座椅
CN20988354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座椅腰靠
CN218737999U (zh) 一种座位单元用调节装置及座位单元
CN210810058U (zh) 一种摇椅及其联动式摇椅骨架
CN211748244U (zh) 一种智能办公椅
KR20210015185A (ko) 성능을 개선한 인체 공학 사무용 의자
CN211559451U (zh) 一种增加舒适性的腰托座椅
CN116268846A (zh) 座椅大角度倾仰联动结构
KR102574701B1 (ko) 자세 교정형 의자
CN220756977U (zh) 一种椅子及其托盘
CN211795471U (zh) 一种沙发
CN219422508U (zh) 带腰托头枕升降装置
CN220512509U (zh) 一种人体工程学折叠椅
CN212280605U (zh) 主管椅
CN219661263U (zh) 一种新型办公座椅
CN220832434U (zh) 一种双背架办公椅
CN216822405U (zh) 一种具有伸缩脚凳结构的户外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4312 Building 1, liangchuang Center (phase I), No. 588 Jinsha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aibu Town, Haiy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xing Pinyou Pe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312 Building 1, liangchuang Center (phase I), No. 588 Jinshan Road, Baibu Town, Haiy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yuan PET technology (Jiax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