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50847A -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0847A
CN115250847A CN202211056365.7A CN202211056365A CN115250847A CN 115250847 A CN115250847 A CN 115250847A CN 202211056365 A CN202211056365 A CN 202211056365A CN 115250847 A CN115250847 A CN 115250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
planting
soybean
konjak
konj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63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任娅
左清文
徐大军
左植元
文涛
金朝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zhong Bazhou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Bazhong Bazhou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zhong Bazhou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Bazhong Bazhou District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10563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0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0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0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5Root crops, e.g. potatoes, yams, beet or wasabi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利用双行玉米行间的遮阴效果,在玉米行间闲置地带套作喜阴高效经济作物魔芋,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利用玉米的遮阴效果,解决了魔芋净作需要设施遮阴使得遮阴成本大幅度下降;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魔芋带与大豆带轮作,一是彻底解决了魔芋不能连作的技术瓶颈;二是通过轮作,软腐病发病率降低为1.17%,有效突破了魔芋软腐病难以预防的技术瓶颈;三是利用大豆固氮作用,轮作魔芋可减少32%的肥料和50%的农药使用量。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玉米、魔芋和大豆套作的种植方式中,通常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即利用两行玉米带的通风采光带区间作2~3行大豆,缺点是双行玉米行间带区闲置,土地未充分利用,同时目前也未有成熟成体系的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使得整体的土地每亩产量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植田整理,对种植田中玉米种植区域和魔芋种植区域深耕整细,对大豆种植区域免耕播种;
S2.玉米和大豆种子处理;
S3.播种;
S4.田间施肥;
S5.田间管理;
S6.采收。
进一步的,S1中,相邻的玉米种植区域间设置有魔芋种植区域或大豆种植区域,且所述魔芋种植区域和大豆种植区域相间设置,玉米种植区域为单行双株,且玉米株行距为30×90cm,魔芋种植区域为单行单株,大豆种植区域中大豆株行距为20×30cm。
可选的,S1中,相邻的玉米种植区域间设置有魔芋种植区域或大豆种植区域,且所述魔芋种植区域和大豆种植区域相间设置,玉米种植区域为单行双株,且玉米株行距为30×90cm,魔芋种植区域为单行单株,大豆种植区域中大豆株行距为20×30cm。。
可选的,S1中,玉米种植区域和魔芋种植区域,深耕深度为20~25cm。
可选的,S2中,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大豆选用耐阴型品种,大豆播种前选择大豆种衣剂进行包衣。
可选的,S3中,魔芋在玉米栽种前种植结束并覆膜,在离魔芋种植区域45cm处种植一行玉米,育苗移栽玉米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大豆在 4月下旬播种,夏大豆在5月中下旬播种,秋大豆的在7月下旬播种,且大豆种植区域与玉米种植区域每年轮作循环种植。
可选的,S4中,魔芋种植区域中,每亩施1000公斤发酵菌肥、5公斤硫酸钾、40公斤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并与50~100公斤石灰均匀拌混开穴深施后覆土10cm;玉米种植区域中,按净作玉米施肥标准施肥,播种时每亩施50~60公斤玉米专用复合肥;大豆种植区域中,每亩施用低氮缓控释肥15~20公斤。
可选的,S4中,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种植区域20~25cm处每亩追施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40~50公斤,在6月中旬及下旬对魔芋种植区域分别追施一次浓度为0.7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进一步的S5中,包括控旺防倒、杂草防除和病虫防治。
可选的,S5中,所述控旺防倒,玉米7~10片展叶时旺长田块喷施健壮素、胺鲜·乙烯利控制株高,大豆在分枝期、初花期两个时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克/亩,兑水40~50公斤喷施茎叶实施控旺;
所述杂草防除,采用人工或机具进行除草,同时结合芽前封闭与苗后定向除草;
所述病虫防治,预防时间为苗后3~4叶、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大豆结荚–鼓粒期,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五合一套餐制施药,并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进行综合防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利用双行玉米行间的遮阴效果,在玉米行间闲置地带套作喜阴高效经济作物魔芋,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2、利用玉米的遮阴效果,解决了魔芋净作需要设施遮阴使得遮阴成本大幅度下降;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魔芋带与大豆带轮作,一是彻底解决了魔芋不能连作的技术瓶颈;二是通过轮作,软腐病发病率降低为1.17%,有效突破了魔芋软腐病难以预防的技术瓶颈;三是利用大豆固氮作用,轮作魔芋可减少32%的肥料和50%的农药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保护内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可能使用到的术语 “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可能使用到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使用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植田整理,对种植田中玉米种植区域和魔芋种植区域深耕整细,对大豆种植区域免耕播种;
S2.玉米和大豆种子处理;
S3.播种;
S4.田间施肥;
S5.田间管理;
S6.采收。
同时,相邻的玉米种植区域间设置有魔芋种植区域或大豆种植区域,且所述魔芋种植区域和大豆种植区域相间设置,玉米种植区域为单行双株,且玉米株行距为30×90cm,魔芋种植区域为单行单株,大豆种植区域中大豆株行距为20×30cm。
这样实施的目的在于,利用双行玉米行间的遮阴效果,在玉米行间闲置地带套作喜阴高效经济作物魔芋,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利用玉米的遮阴效果,解决了魔芋净作需要设施遮阴使得遮阴成本大幅度下降;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魔芋带与大豆带轮作,一是彻底解决了魔芋不能连作的技术瓶颈;二是通过轮作,软腐病发病率降低为1.17%,有效突破了魔芋软腐病难以预防的技术瓶颈;三是利用大豆固氮作用,轮作魔芋可减少32%的肥料和50%的农药使用量。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S1.种植田整理,对种植田中玉米种植区域和魔芋种植区域深耕整细,对大豆种植区域免耕播种,相邻的玉米种植区域间设置有魔芋种植区域或大豆种植区域,且所述魔芋种植区域和大豆种植区域相间设置,玉米种植区域为单行双株,且玉米株行距为30×90cm,魔芋种植区域为单行单株,大豆种植区域中大豆株行距为20×30cm;魔芋种植区域内有魔芋一代种和魔芋二代种,且魔芋一代种株行距为10×60cm,魔芋二代种株行距为30×60cm;
S2.玉米和大豆种子处理,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大豆选用耐阴型品种,大豆播种前选择大豆种衣剂进行包衣;
S3.播种,魔芋在玉米栽种前种植结束并覆膜,在离魔芋种植区域45cm处种植一行玉米,育苗移栽玉米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大豆在 4月下旬播种,夏大豆在5月中下旬播种,秋大豆的在7月下旬播种,且大豆种植区域与玉米种植区域每年轮作循环种植;
S4.田间施肥,魔芋种植区域中,每亩施1000公斤发酵菌肥、5公斤硫酸钾、40公斤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并与50~100公斤石灰均匀拌混开穴深施后覆土10cm;
玉米种植区域中,按净作玉米施肥标准施肥,播种时每亩施50~60公斤玉米专用复合肥;
大豆种植区域中,每亩施用低氮缓控释肥15~20公斤;
S5.田间管理,包括控旺防倒、杂草防除和病虫防治,其中控旺防倒,玉米7~10片展叶时旺长田块喷施健壮素、胺鲜·乙烯利控制株高,大豆在分枝期、初花期两个时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克/亩,兑水40~50公斤喷施茎叶实施控旺;
所述杂草防除,采用人工或机具进行除草,同时结合芽前封闭与苗后定向除草;
所述病虫防治,预防时间为苗后3~4叶、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大豆结荚–鼓粒期,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五合一套餐制施药,并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进行综合防治;
S6.采收。
这样实施的目的在于,利用双行玉米行间的遮阴效果,在玉米行间闲置地带套作喜阴高效经济作物魔芋,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利用玉米的遮阴效果,解决了魔芋净作需要设施遮阴使得遮阴成本大幅度下降;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魔芋带与大豆带轮作,一是彻底解决了魔芋不能连作的技术瓶颈;二是通过轮作,软腐病发病率降低为1.17%,有效突破了魔芋软腐病难以预防的技术瓶颈;三是利用大豆固氮作用,轮作魔芋可减少32%的肥料和50%的农药使用量。
在进行试种中,玉米套作魔芋+大豆与现有模式相比,玉米和大豆产量基本一致,同期魔芋每亩增收2000-4000斤,产值增加三倍以上,玉米套作魔芋与净作魔芋相比,一是玉米成为了魔芋自然的遮阴物,且魔芋生长良好,产量稳定;二是净作魔芋需要设施遮阴,遮阴度难以调节;三是投入成本降低50%。魔芋与大豆轮作相比魔芋连作,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一是彻底解决了魔芋不能连作的技术瓶颈;二是通过轮作,软腐病发病率降低为1.17%,有效突破了魔芋软腐病难以预防的技术瓶颈;三是利用大豆固氮作用,轮作魔芋可减少32%的肥料和50%的农药使用量。
同时,魔芋种植品种为鄂魔芋1号二代种,当年种植11月份收获。出苗率为98.5%,株高62.5cm,主茎粗4.9cm,叶柄长24.5cm,叶柄粗1.4cm,冠幅63-75cm,叶片面积为30.23cm2,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为41.5,土壤PH值6.8。
魔芋每亩栽种833株,单株产量1.38kg,膨大系数为10.22倍,亩产量为1149.54kg,玉米当年种植8月份收获,玉米每亩栽种2964株,株高260cm,雄穗分枝14个,穗长18.4cm,穗行16-18行,行粒数32.2粒,百粒重34.9g,亩产510.49kg,遮光度为54.9%-63.8%。大豆当年种植10月份收获,每亩栽种2223窝,主茎粗1.2cm,叶柄长4.6cm,叶柄粗0.35cm,叶片面积为99-126.5cm2,叶片鲜重为1.38-2.5g。
在出苗率和存活率方面,玉米套魔芋间大豆和魔芋净作魔芋的出苗率分别为98.4%和98.1%,存活率分别为98.3%、和98.4%,基本无差异。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的玉米、大豆出苗率分别为97.9%和98.1%,存活率分别为97.5%和97.4%,而玉米套魔芋间大豆复合带状种植的玉米、大豆出苗率分别为98.3%和98.4%,存活率分别为97.9%和98.0%,无明显差异;
在膨大系数方面,魔芋净作当年魔芋膨大倍数为9.98。玉米套魔芋间大豆当年膨大倍数为10.22,同比增加2.40%;
在土地利用率方面,与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相比,玉米套魔芋间大豆有效利用了玉米闲置带,土地利用率增加了25%;
在产量差异方面,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当年种植玉米和大豆亩产量分别为508.78kg和121.67kg,而玉米套魔芋间大豆(轮作)当年种植玉米、大豆、魔芋亩产量分别为510.49kg、123.45kg、1149.54kg,两种模式相比,玉米大豆产量无明显差异,闲置带套作魔芋提高了土地当量比;
在产值差异方面,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当年亩产值分别为2256元(玉米和大豆产值分别为1526、730元),而玉米套魔芋间大豆(轮作)当年亩产值为8709元(玉米、大豆、魔芋产值分别为1531元、741元、6437元),同比增加286.04%;
在病害发生率差异方面,玉米套魔芋间大豆(轮作)和魔芋净作软腐病的发生率分别为1.17%和12.48%,本模式有效突破了软腐病难以预防的技术瓶颈。
在肥料、农药投入方面,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肥料、农药亩投入分别为235元和30元,而玉米套魔芋间大豆(轮作)肥料、农药亩投入分别为160元和15元,同比降低了31.91%和50%。
在投入差异方面,魔芋净作需要遮阴设施,亩投入为1900元。而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由于是利用玉米闲置带种植魔芋,遮阴成本为零,减少了100%。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玉米套大豆间魔芋亩投入分别为1338元和4038元。
在纯收益方面,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当年亩纯收益分别918元。玉米套大豆间魔芋(轮作)当年亩纯收益为4671元,同比增加408.82%,大大提高了土地当量比,建立了山区粮油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如图1所示,种植模式为1.2米*1.2米作厢,依次按大豆两行、玉米单行双株、魔芋单行单株、玉米单行双株进行循环种植。玉米株行距为30cm*90cm,魔芋一代种和二代种株行距分别为10cm*60cm、30cm*60cm,大豆株行距为20cm*30cm。玉米每亩种植2964株,魔芋一代种和二代种每亩分别种植2223株和833株,大豆每亩种植2223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种植田整理,对种植田中玉米种植区域和魔芋种植区域深耕整细,对大豆种植区域免耕播种;
S2.玉米和大豆种子处理;
S3.播种;
S4.田间施肥;
S5.田间管理;
S6.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相邻的玉米种植区域间设置有魔芋种植区域或大豆种植区域,且所述魔芋种植区域和大豆种植区域相间设置,玉米种植区域为单行双株,且玉米株行距为30×90cm,魔芋种植区域为单行单株,大豆种植区域中大豆株行距为20×3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魔芋种植区域内有魔芋一代种和魔芋二代种,且魔芋一代种株行距为10×60cm,魔芋二代种株行距为3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玉米种植区域和魔芋种植区域,深耕深度为20~2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玉米选用紧凑型品种,大豆选用耐阴型品种,大豆播种前选择大豆种衣剂进行包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魔芋在玉米栽种前种植结束并覆膜,在离魔芋种植区域45cm处种植一行玉米,育苗移栽玉米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大豆在 4月下旬播种,夏大豆在5月中下旬播种,秋大豆的在7月下旬播种,且大豆种植区域与玉米种植区域每年轮作循环种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魔芋种植区域中,每亩施1000公斤发酵菌肥、5公斤硫酸钾、40公斤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并与50~100公斤石灰均匀拌混开穴深施后覆土10cm;
玉米种植区域中,按净作玉米施肥标准施肥,播种时每亩施50~60公斤玉米专用复合肥;
大豆种植区域中,每亩施用低氮缓控释肥15~20公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种植区域20~25cm处每亩追施N:P:K含量分别为15:5:26的复合肥40~50公斤,在6月中旬及下旬对魔芋种植区域分别追施一次浓度为0.75%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包括控旺防倒、杂草防除和病虫防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控旺防倒,玉米7~10片展叶时旺长田块喷施健壮素、胺鲜·乙烯利控制株高,大豆在分枝期、初花期两个时期,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克/亩,兑水40~50公斤喷施茎叶实施控旺;
所述杂草防除,采用人工或机具进行除草,同时结合芽前封闭与苗后定向除草;
所述病虫防治,预防时间为苗后3~4叶、玉米大喇叭口–抽雄期、大豆结荚–鼓粒期,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五合一套餐制施药,并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进行综合防治。
CN202211056365.7A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Pending CN115250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6365.7A CN11525084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6365.7A CN11525084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0847A true CN115250847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54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6365.7A Pending CN115250847A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084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732A (zh) * 2013-07-31 2013-12-11 湖北顺溪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魔芋套种换茬栽培方法
CN104094752A (zh) * 2014-07-01 2014-10-15 竹溪县雨润特色种养家庭农场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
CN104663233A (zh) * 2015-03-19 2015-06-0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魔芋软腐病绿色综防立体配套栽培方法
CN107624580A (zh) * 2017-10-11 2018-01-26 容县科学实验研究所 一种白魔芋套种玉米的方法
CN110214507A (zh) * 2019-07-11 2019-09-10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玉米间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11201978A (zh) * 2020-03-18 2020-05-29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缓解魔芋连作障碍的轮间套作栽培方法
CN114747446A (zh) * 2022-04-01 2022-07-1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玉米和大豆混合种植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0732A (zh) * 2013-07-31 2013-12-11 湖北顺溪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魔芋套种换茬栽培方法
CN104094752A (zh) * 2014-07-01 2014-10-15 竹溪县雨润特色种养家庭农场 棚架蔬菜间套魔芋的栽培方法
CN104663233A (zh) * 2015-03-19 2015-06-0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魔芋软腐病绿色综防立体配套栽培方法
CN107624580A (zh) * 2017-10-11 2018-01-26 容县科学实验研究所 一种白魔芋套种玉米的方法
CN110214507A (zh) * 2019-07-11 2019-09-10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一种玉米间套种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11201978A (zh) * 2020-03-18 2020-05-29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缓解魔芋连作障碍的轮间套作栽培方法
CN114747446A (zh) * 2022-04-01 2022-07-1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玉米和大豆混合种植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9319B (zh)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CN110249949B (zh) 一种露地拱棚洋葱与哈密瓜轮作滴灌种植方法
CN107306659B (zh) 黄河三角洲重度氯化盐粘土盐碱地间套作轮作种植模式
CN106900302A (zh) 夏玉米夏花生宽幅间作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Anderson Cultural systems can reduce reproductive potential of winter annual grasses
CN110915594A (zh) 一种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11316877B (zh) 一种木薯抗倒伏增产的栽培方法
CN110226477A (zh) 马铃薯谷子一年三熟节水高效种植方法
CN109874618A (zh) 一种新型间套作带状种植方法
CN108353744A (zh)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N109804871B (zh) 一种预防和延缓秋季露地甜瓜植株早衰的栽培方法
CN104429544A (zh) 一种秋冬菜及春豌豆及夏毛豆间套作种的方法
CN110178667B (zh) 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
CN112075311A (zh) 一种玉米间作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15250847A (zh) 一种玉米套魔芋间大豆种植方法
CN108055989B (zh) 一种制种菠菜套种大豆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12056066A (zh) 一种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纳米硒肥的施用方法
CN111066607A (zh) 一种水稻一种两收优质丰产种植方法
Dougherty et al. Effects of irrigation and fertiliser on the yields of ‘Arawa’,‘Aotea’, and ‘Karamu’wheats
Abdel Water relation in lettuce (Lactuca sativa L. var. Longifolia)
CN111713354B (zh) 一种绿洲-荒漠过渡区杏李林下套作苜蓿和小麦的栽培方法
CN114793782A (zh) 一种花生与西瓜轮种的种植方法
CN118044444A (zh) 一种烟草套种大豆的种植方法
CN117158263A (zh) 一种适用于北方大棚三茬口生产蔬菜的种植方法
CN116098026A (zh) 一种适用于北方大棚复套种生产蔬菜的种植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