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6305A - 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46305A CN115246305A CN202210335779.7A CN202210335779A CN115246305A CN 115246305 A CN115246305 A CN 115246305A CN 202210335779 A CN202210335779 A CN 202210335779A CN 115246305 A CN115246305 A CN 1152463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case
- bracket
- fixing portion
- vehicle
- electric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against vibrations, collision impact or swel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2—Closed pipes transferring heat by thermal conductivity or phase transition, e.g. heat pip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具有地板、电池壳体、支承悬架的框架、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在位于比所述电动车辆的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框架,在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的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框架,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的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的第四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支架具有第一板材、以及以覆盖凹部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板材的第二板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电动车辆。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电动车辆意指使用储存在电池中的电力来行驶的车辆。在电动车辆中,包括使用电力和燃料行驶的混合动力车辆。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9-010999中公开的电动车辆,具有配置于地板的下侧的电池壳体。在该电动车辆中,支承前侧的悬架的框架(即,悬架构件)与电池壳体被两个连接构件(即,悬架侧梁后部)连接起来。一个连接构件配置于比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靠右侧的位置。另一个连接构件配置于比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靠左侧的位置。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车辆碰撞时,可以将施加于车身的负荷传递给电池壳体,因此,可以减轻施加于车身的负荷。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19-010999的车辆中,左右的连接构件被分离开。因此,当车辆在左右任一方碰撞时,负荷不施加给位于与碰撞的部分相反一侧的连接构件,不能充分地将负荷传递给电池壳体。例如,在车辆在右侧碰撞的情况下,经由右侧的连接构件向电池壳体的右侧部分施加负荷。但是,在该情况下,负荷难以向左侧的连接构件施加,负荷难以向电池壳体的左侧部分传递。这样,在将框架与电池壳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被左右分离开的情况下,在左右中的一侧发生碰撞时,产生不能由电池壳体来恰当地承受负荷的问题。另外,在日本特开2019-010999中,公开了将电池壳体与其前侧的框架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但是,在将电池壳体与其后侧的框架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中,也产生同样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利用跨越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两侧延伸的板状的连接构件将框架与电池壳体连接起来。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左右偏向的碰撞时的负荷传递给电池壳体的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这两个部分。但是,在利用板状的连接构件将框架与电池壳体连接起来的情况下,作为连接构件,难以确保足够的强度。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连接构件容易变形,负荷难以传递给电池壳体。
在本说明书中,提出了一种技术,在具有将框架与电池壳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的车辆中,作为连接构件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并且,能够将左右偏向的碰撞时的负荷传递给电池壳体的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这两个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电动车辆,具有地板、电池壳体、框架和支架。所述电池壳体配置在所述地板的下侧,用于收容电池。所述框架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或者车辆后方侧,用于支承悬架。所述支架与垂直于所述电动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假想的中央线交叉,固定于所述框架以及所述电池壳体。所述支架被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所述支架被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所述支架被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第三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所述支架被第四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第四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所述支架具有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所述第一板材具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板材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板材,以便覆盖由所述第一加强筋构成的所述第一板材的表面的第一凹部和由所述第二加强筋构成的所述第一板材的表面的第二凹部,并且,与所述第一板材重叠。
在该电动车辆中,将框架与电池壳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由支架构成。支架跨越电动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两侧延伸,分别在比中央靠右侧和左侧处被连接于框架和电池壳体。即,利用从车辆的右侧连接至左侧的支架构成连接构件。从而,可以将左右偏向的碰撞时的负荷传递给电池壳体的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这两个部分。另外,支架具有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第一板材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加强筋以及第二加强筋,第二板材覆盖由各加强筋构成的凹部。因此,在支架形成有由第一加强筋和第二板材构成的筒状部、以及由第二加强筋和第二板材构成的筒状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结构。利用该结构,对支架赋予高的强度。从而,能够利用支架恰当地将负荷从框架传递给电池壳体。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范性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上的意义,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电动车辆10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电池壳体20与支架50的连接部(包含安装孔62b、62c的位置)沿着前后方向的截面(图4的线II-II)的图。
图3是从下侧观察将支架50卸下的状态下的框架30和电池壳体20的仰视图。
图4是从下侧观察框架30、电池壳体20和支架50的仰视图。
图5是支架50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下侧观察连接于框架30和电池壳体20的支架50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比第二板材52靠前方的位置处的第一板材51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一板材51与第二板材52重叠的位置处的支架50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截面的图。
图9是表示横加强筋68和电池壳体20的沿着前后方向的截面的图。
图10是表示碰撞时的支架50的变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例子的电动车辆也可以还具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框架;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框架;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在所述第三固定部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以及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在所述第四固定部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以及第四螺栓卸下,可以将支架从框架以及电池壳体上卸下。由此,提高电动车辆的维修性能。
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例子的电动车辆中,也可以为,所述支架被第五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第五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靠右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第三固定部靠后方的位置,所述支架被第六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第六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靠左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第四固定部靠后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支架对电池壳体的前部进行加强,抑制电池壳体的变形。
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例子的电动车辆中,也可以在所述电池壳体内,设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冷却液管。也可以当从下侧仰视所述电池壳体时,所述冷却液管配置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五固定部之间、以及所述第四固定部与所述第六固定部之间中的至少一方。
根据该结构,可以抑制冷却液管的破损。
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例子的电动车辆中,也可以为,所述第一加强筋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至所述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第二固定部延伸至所述第四固定部。
根据该结构,支架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例子的电动车辆中,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板材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板材也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一板材的下侧。所述第一加强筋也可以具有比所述第二板材延伸至前侧的前侧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二板材延伸至后方的后侧部分。所述第二加强筋也可以具有比所述第二板材延伸至前侧的前侧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二板材延伸至后方的后侧部分。所述第一固定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所述前侧部分。所述第二固定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所述前侧部分。所述第三固定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所述后侧部分。所述第四固定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所述后侧部分。
根据该结构,可以在各个固定部将支架恰当地固定。
在本说明书公开的一个例子的电动车辆中,所述支架也可以还具有使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凸出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所述车辆也可以具有将进入所述支架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的空间的异物排出到所述空间之外的排出部。所述横加强筋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也可以比所述排出部的宽度窄。
根据该结构,可以借助横加强筋抑制异物(例如,石子)进入支架与电池壳体之间的空间。另外,在异物进入了该空间的情况下,可以从排出部将异物排出。
图1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10。另外,在各个图中,用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用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用箭头RH表示车辆右方。电动车辆10具有电池壳体20和框架30。如图2所示,电池壳体20配置在地板40的下侧。地板40是构成电动车辆10的车厢的地板的板状构件。电池壳体20收容电池22。尽管图中未示出,但电动车辆10具有行驶用马达。通过从电池22向行驶用马达供应电力,行驶用马达进行驱动,电动车辆10行驶。如图1所示,框架30配置在电池壳体20的前方。框架30配置在电动车辆10的前舱内。框架30配置于与电池壳体20大致相同的高度。框架30固定于电动车辆10的车身。前悬架(图中省略)被连接于框架30。框架30支承前悬架。框架30有时被称作前悬架构件。
如图3所示,框架30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纵梁32、34、以及在车辆宽度方向(即,电动车辆10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横梁36、38。纵梁32、3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包括图3在内的一部分的附图中,由单点划线表示电动车辆1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C1。纵梁32配置于比中央C1靠左侧处,纵梁34配置于比中央C1靠右侧处。横梁36将纵梁32的前端与纵梁34的前端连接起来。横梁38在横梁36的后方将纵梁32与纵梁34连接起来。前悬架被安装于纵梁32、34。
如图4所示,电动车辆10具有支架50。支架50将框架30与电池壳体20连接起来。如图5、图6所示,支架50是板状的构件。支架50具有第一板材51和第二板材52。第一板材51和第二板材52分别为通过压力加工成型而成的金属制的板材。
如图5所示,第一板材51跨越电动车辆10的中央C1的两侧延伸。在第一板材51,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四个加强筋61~64。加强筋61~64分别由第一板材51弯曲的部分构成。如图7所示,在加强筋61~64各自的范围内,在第一板材51的上表面形成有凸部,在第一板材51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如图5、图6所示,加强筋61、62配置于比电动车辆10的中央C1靠左侧处,加强筋63、64配置于比电动车辆10的中央C1靠右侧处。在加强筋61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61a、61b。在加强筋61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孔61c。加强筋61从安装孔61a、61b延伸至安装孔61c。在加强筋62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62a。在加强筋62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孔62c。在加强筋62中的安装孔62a与安装孔62c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62b。加强筋62从安装孔62a经由安装孔62b延伸至安装孔62c。在加强筋63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63a。在加强筋63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孔63c。在加强筋63中的安装孔63a与安装孔63c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63b。加强筋63从安装孔63a经由安装孔63b延伸至安装孔63c。在加强筋64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64a、64b。在加强筋64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孔64c。加强筋64从安装孔64a、64b延伸至安装孔64c。在支架50的前方的部分,在加强筋62与加强筋63之间设置有间隔部65。在间隔部65的后方,设置有将加强筋62与加强筋63连接起来的板状部66。在板状部66,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加强筋68。横加强筋68由板状部66弯曲的部分构成。在横加强筋68的范围内,在板状部66的上表面形成有凸部,在板状部66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横加强筋68从加强筋62延伸至加强筋63。另外,在板状部66,形成有两个排出孔80。排出孔80配置于横加强筋68的后方。
如图5、图6所示,第二板材52跨越电动车辆10的中央C1的两侧延伸。第二板材52配置于第一板材51的下侧,被焊接于第一板材51。即,在第二板材52的上表面与第一板材51的下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第二板材52被固定于第一板材51。第二板材52部分地堵塞第一板材51的间隔部65。如图8所示,在第二板材52覆盖第一板材51的下表面的范围内,第二板材52从加强筋61延伸至加强筋64。第二板材52覆盖由加强筋61~64构成的凹部(形成于第一板材51的下表面的凹部)。由各个加强筋61~64和第二板材52构成具有闭合截面的筒状部。各个筒状部沿着电动车辆10的前后方向延伸。这样,通过支架50在中央C1的两侧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部,力图使支架50的强度提高。如图5、图6所示,加强筋61~64与第二板材52相比延伸至前方。如图7所示,在比第二板材52靠前方的位置,由加强筋61~64构成的凹部不被第二板材52覆盖。即,在比第二板材52靠前方的位置,由加强筋61~64构成的凹部被释放。如图5、图6所示,安装孔61a、61b、62a、63a、64a、64b配置于加强筋61~64之中的比第二板材52靠前方的部分中。加强筋61~64延伸至比第二板材52靠后方处。在比第二板材52靠后方的位置,由加强筋61~64构成的凹部不被第二板材52覆盖。即,在比第二板材52靠后方的位置,由加强筋61~64构成的凹部被释放。安装孔61c、62b、62c、63b、63c、64c被配置在加强筋61~64之中的比第二板材52靠后方的部分中。
如图3所示,在纵梁32上设置有安装孔71a、71b。在横梁38的左端设置有安装孔72a。在横梁38的右端设置有安装孔73a。在纵梁34上设置有安装孔74a、74b。在电池壳体20的下表面的前端,设置有安装孔71c、72b、73b、74c。安装孔71c、72b配置于比中央C1靠左侧处。安装孔72b配置于安装孔71c与中央C1之间。安装孔73b、74c配置于比中央C1靠右侧处。安装孔73b配置于安装孔74c与中央C1之间。在电池壳体20的下表面,在安装孔72b的后方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72c。在电池壳体20的下表面,在安装孔73b的后方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73c。
如图4所示,支架50被固定于框架30和电池壳体20。更详细地说,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左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1a、61b,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纵梁32的安装孔71a、71b。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左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1c,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电池壳体20的安装孔71c。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左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2a,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横梁38的安装孔72a。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左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2b,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电池壳体20的安装孔72b。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左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2c,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电池壳体20的安装孔72c。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右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3a,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横梁38的安装孔73a。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右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3b,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电池壳体20的安装孔73b。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右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3c,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电池壳体20的安装孔73c。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右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4a、64b,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纵梁34的安装孔74a、74b。另外,支架50借助位于比中央C1靠右侧的位置的安装孔64c,由螺栓及螺母固定于电池壳体20的安装孔74c。另外,由于加强筋61~64具有向上侧凸出的形状,因此,加强筋61~64可以相对于位于加强筋61~64的上侧的框架30紧密接触。另外,由于在安装孔61a、61b、62a、63a、64a、64b的位置,由加强筋61~64构成的凹部不被第二板材52覆盖,因此,在安装孔61a、61b、62a、63a、64a、64b处可以很好地拧紧螺栓。从而,可以将支架50很好地固定于框架30。另外,由于加强筋61~64具有向上侧凸出的形状,因此,加强筋61~64可以相对于位于加强筋61~64上侧的电池壳体20紧密接触。另外,在安装孔61c、62b、62c、63b、63c、64c的位置,由加强筋61~64构成的凹部不被第二板材52覆盖,因此,在安装孔61c、62b、62c、63b、63c、64c处可以很好地拧紧螺栓。从而,可以将支架50很好地固定于电池壳体20。这样,支架50将框架30与电池壳体20连接起来。在支架50被安装于电池壳体20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横加强筋68被配置在与电池壳体20的前端20f相对向的位置。横加强筋68沿着电池壳体20的前端20f延伸。另外,排出孔80配置于电池壳体20的下侧。
如图3、图4所示,在电池壳体20的内部,设置有使冷却液循环用的冷却液管96、98。冷却液从冷却液管96经由图中未示出的分支流路向冷却液管98流动。这样,通过冷却液流动,电池壳体20内的电池22被冷却。当从下侧仰视电池壳体20时,冷却液管96通过安装孔62b与安装孔62c之间,冷却液管98通过安装孔63b与安装孔63c之间。
当电动车辆10在前方碰撞时,向框架30施加负荷。施加给框架30的负荷经由支架50向电池壳体20传递。如上所述,第一板材51在中央C1的两侧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强筋61~64,第二板材52堵塞各个加强筋61~64的凹部。由此,在支架50上形成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部。因此,支架50相对于从框架30施加的负荷具有高的强度,易于从框架30经由支架50向电池壳体20传递负荷。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加强筋61~64从相对于框架30的固定部(即,安装孔61a、61b、62a、63a、64a、64b)延伸至相对于电池壳体20的固定部(即,安装孔61c、62b、62c、63b、63c、64c)。因此,支架50相对于从框架30施加的负荷具有更高的强度,可以从框架30经由加强筋61~64向电池壳体20更有效地传递负荷。这样,通过碰撞负荷向电池壳体20传递,施加给电动车辆10的车身的负荷被减轻。
另外,当施加给支架50的负荷超过规定值时,如图10所示,在框架30与电池壳体20之间的位置,支架50弯曲。由此,对电池壳体20过度地施加高的负荷的情况受到抑制,电池壳体20的变形被抑制。特别地,支架50的第一板材51借助在比中央C1靠左侧处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安装孔62b、62c固定于电池壳体20,安装孔62b、62c被加强筋62连接起来。另外,支架50的第一板材51借助在比中央C1靠右侧处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安装孔63b、63c固定于电池壳体20,安装孔63b、63c被加强筋63连接起来。借助该结构,电池壳体20的前侧的部分(即,安装孔62b、63b与安装孔62c、63c之间的部分)被加强。因此,如图10所示,电池壳体20的变形被更有效地抑制。另外,如图4所示,冷却液管96通过安装孔62b与安装孔62c之间。即,冷却液管96配置在电池壳体20之中的被支架50加强了的区域中。另外,冷却液管98通过安装孔63b与安装孔63c之间。即,冷却液管98配置在电池壳体20之中的被支架50加强了的区域中。从而,在电动车辆10碰撞时,冷却液管96、98不易破损。
另外,支架50是将第一板材51与第二板材52贴合而成的板状的构件,由于支架50在中央C1的两侧被固定于框架30和电池壳体20,因此,即使在电动车辆10在前方的一侧(例如,右侧或者左侧)碰撞的情况下,支架50也可以有效地向电池壳体20传递碰撞负荷。例如,在电动车辆10在前方的右侧碰撞的情况下,从框架30的纵梁34经由支架50的加强筋63、64在电池壳体20的右侧部分(即,比中央C1靠右侧的部分)施加负荷。另外,加强筋63、64被第一板材51的板状部66及第二板材52连接于加强筋61、62。因此,容易从加强筋63、64向加强筋61、62施加负荷。施加于加强筋61、62的负荷向电池壳体20的左侧部分(即,比中央C1靠左侧的部分)传递。这样,即使在电动车辆10在前方的右侧碰撞的情况下,利用支架50也可以有效地将负荷传递给电池壳体20的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另外,同样地,即使在电动车辆10在前方的左侧碰撞的情况下,利用支架50,也可以有效地将负荷传递给电池壳体20的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从而,即使在一侧碰撞时,施加给电动车辆10的车身的负荷也被减轻。
另外,如图9所示,通过在支架50设置有横加强筋68,可以使横加强筋68与电池壳体20之间的间隙90的宽度W1变窄。由此,在电动车辆10行驶时,异物(例如,小石子等)进入支架50与电池壳体20之间的空间92的情况受到抑制。另外,在支架50的第一板材51上设置有排出孔80。排出孔80的直径R1比间隙90的宽度W1大。从而,即使异物从间隙90进入空间92内,也可以将异物从排出孔80向下侧排出。另外,支架50的后端与电池壳体20之间的间隙94的宽度W2比间隙90的宽度W1宽。从而,即使异物从间隙90进入空间92内,也可以将异物从间隙94向后方排出。这样,在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10中,利用横加强筋68抑制异物进入支架50与电池壳体20之间的空间92,并且,即使异物进入空间92,也可以将异物从排出孔80及间隙94向空间92的外部排出。
另外,在电动车辆10中,支架50通过螺栓紧固被固定于框架30及电池壳体20。因此,在维修时,可以将支架50从框架30及电池壳体20上卸下。因此,框架30及电池壳体20的维修性能高。例如,在因时效劣化而使电池22的容量降低的情况下,可以更换电池壳体2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中,在第一板材设置有向上侧凸出的加强筋,第二板材覆盖第一板材的下表面的凹部(即,加强筋)。但是,也可以在第一板材设置有向下侧凸出的加强筋,第二板材覆盖第一板材的上表面的凹部(即,加强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辆中,电池壳体和配置于电池壳体的前侧的框架(即,支承前悬架的框架)被支架连接起来,但是,也可以是电池壳体和配置于电池壳体的后侧的框架(即,支承后悬架的框架)被支架连接起来。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
实施方式的安装孔63a、64a、64b是第一固定部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安装孔61a、61b、62a是第二固定部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安装孔63b、64c是第三固定部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安装孔61c、62b是第四固定部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安装孔63c是第五固定部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安装孔62c是第六固定部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加强筋63、64是第一加强筋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加强筋61、62是第二加强筋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被紧固于安装孔63a、64a、64b的螺栓是第一螺栓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被紧固于安装孔61a、61b、62a的螺栓是第二螺栓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被紧固于安装孔63b、64c的螺栓是第三螺栓的一个例子。实施方式的被紧固于安装孔61c、62b的螺栓是第四螺栓的一个例子。
以上,对于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是,它们只不过是示例,并不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中,包括对以上举例表示的具体例子的各种各样的变形、变更。在本说明书或者附图中说明的技术要素单独地或者通过各种组合发挥技术上的有用性,并不限于申请时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组合。另外,本说明书或者附图举例表示的技术同时实现多个目的,而实现其中的一个目的本身也具有技术上的有用性。
Claims (7)
1.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
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配置在所述地板的下侧,用于收容电池;
框架,所述框架配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车辆前方侧或者车辆后方侧,用于支承悬架;以及
支架,所述支架与垂直于所述电动车辆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假想的中央线交叉,固定于所述框架以及所述电池壳体,其中,
所述支架被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
所述支架被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
所述支架被第三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第三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
所述支架被第四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第四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
所述支架具有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
所述第一板材具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二板材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板材,以便覆盖由所述第一加强筋构成的所述第一板材的表面的第一凹部和由所述第二加强筋构成的所述第一板材的表面的第二凹部,并且,与所述第一板材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框架;
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框架;
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在所述第三固定部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以及
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在所述第四固定部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被第五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第五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右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第三固定部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
所述支架被第六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所述第六固定部位于比所述中央线靠车辆左侧的位置,并且,位于比所述第四固定部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冷却液管,
当从下侧仰视所述电池壳体时,所述冷却液管配置于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五固定部之间、以及所述第四固定部与所述第六固定部之间中的至少一方。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筋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至所述第三固定部,
所述第二加强筋从所述第二固定部延伸至所述第四固定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板材的下表面,
所述第二板材配置于所述第一板材的下侧,
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比所述第二板材延伸至车辆前方侧的第一前侧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二板材延伸至车辆后方侧的第一后侧部分,
所述第二加强筋具有比所述第二板材延伸至车辆前方侧的第二前侧部分、以及比所述第二板材延伸至车辆后方侧的第二后侧部分,
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所述第一前侧部分,
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所述第二前侧部分,
所述第三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所述第一后侧部分,
所述第四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所述第二后侧部分。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还具有使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凸出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
所述电动车辆具有将进入所述支架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的空间的异物排出到所述空间之外的排出部,
所述横加强筋与所述电池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比所述排出部的宽度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64928 | 2021-04-06 | ||
JP2021064928A JP7440452B2 (ja) | 2021-04-06 | 2021-04-06 | 電動車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46305A true CN115246305A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282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35779.7A Pending CN115246305A (zh) | 2021-04-06 | 2022-03-31 | 电动车辆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440452B2 (zh) |
CN (1) | CN115246305A (zh) |
DE (1) | DE102022107505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212752A (ja) | 2012-04-02 | 2013-10-17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車両の床下カバー |
JP6052231B2 (ja) | 2014-05-21 | 2016-12-27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車体構造 |
US9937781B1 (en) | 2016-12-19 | 2018-04-10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Battery pack mounting architecture with shear plate for electric drive motor vehicles |
JP6816664B2 (ja) | 2017-06-30 | 2021-01-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前部構造 |
US10494034B2 (en) | 2017-09-25 | 2019-12-0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frame assembly |
JP7056468B2 (ja) * | 2018-08-24 | 2022-04-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床下構造 |
CN211731061U (zh) | 2020-01-22 | 2020-10-23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动车的车身下部结构 |
-
2021
- 2021-04-06 JP JP2021064928A patent/JP7440452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30 DE DE102022107505.2A patent/DE102022107505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03-31 CN CN202210335779.7A patent/CN11524630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22107505A1 (de) | 2022-10-06 |
US20220320666A1 (en) | 2022-10-06 |
JP7440452B2 (ja) | 2024-02-28 |
JP2022160277A (ja) | 2022-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688857B2 (en) |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CN108058745B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US9956861B2 (en) | Framework structure of body-on-frame vehicle | |
US11524726B2 (en) | Body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 |
CN110603187B (zh) |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 |
CN109421805B (zh) | 电动车辆的车体构造 | |
CN111196313A (zh) | 车辆前部结构 | |
CN110901362B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CN110588312A (zh) | 车身下部结构体 | |
CN113039081A (zh) | 用于机动车白车身的蓄能器-底板组件 | |
JP2022184597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22184593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22184594A (ja) | 車体構造 | |
CN112776895A (zh) | 车辆下部结构 | |
CN115771565A (zh) | 车辆 | |
CN116890929A (zh) | 带蓄电池的车辆结构 | |
CN117465559A (zh) | 车身后部结构 | |
US20230311631A1 (en) | Energy Storage Flo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ally Drivable Motor Vehicle | |
CN114571974B (zh) | 电池支承结构 | |
JP2022184595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22184589A (ja) | 車体構造 | |
JP2022184592A (ja) | 車体構造 | |
CN113635972B (zh) | 电动车辆 | |
CN115246305A (zh) | 电动车辆 | |
EP4108555A1 (en) | Driver's seat peripheral structure, and seat peripheral structure of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