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3335A -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3335A
CN115243335A CN202210915890.3A CN202210915890A CN115243335A CN 115243335 A CN115243335 A CN 115243335A CN 202210915890 A CN202210915890 A CN 202210915890A CN 115243335 A CN115243335 A CN 115243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ming
target
threshold
determining
signal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158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43335B (zh
Inventor
张志雄
蔡培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58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3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3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3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43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3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其中,所述第一AP为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所述第二AP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所连接的AP和/或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改善终端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

Description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终端漫游,也称为无线漫游,是指终端设备在检测到当前连接的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AP)的信号强度小于某个漫游阈值时,采取一定的策略,寻找能够提供更好服务的新的AP,之后断开与原本的AP连接,重新接入该新的AP的过程。
目前,终端漫游通常是采取固定漫游阈值的策略。在这种方式中,当漫游阈值设置过大时,终端设备会较早进入扫描过程,可能需要多次扫描才能发现更优的目标AP。而当漫游阈值设置过小时,通信质量变得很差,可能导致终端漫游迟滞。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终端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漫游设置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其中,所述第一AP为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所述第二AP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所连接的AP和/或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差值,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目标漫游差值,以及预设调整公式Thi+1=Thi+(diffC-diffO)/2,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其中,Thi表示调整前的漫游阈值,Thi+1表示调整后的漫游阈值,diffC表示所述第二AP与所述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diffO表示目标漫游差值。
可选地,在所述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若所述第一AP对应的信号强度降低至所述当前漫游阈值,则触发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当前漫游阈值,包括:
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小于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所述漫游阈值;所述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大于所述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所述漫游阈值;
根据所述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所述第二漫游阈值集合,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包括:
若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当前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从各个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将所述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作为第二AP。
可选地,所述从各个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包括: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中包含的各个AP的当前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和/或历史漫游轨迹,从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包括:
若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当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切换至所述满足漫游条件的AP,并以所述满足漫游条件的AP作为第二AP。
可选地,所述触发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包括:
根据历史漫游数据,确定各个所述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
根据各个所述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确定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
根据所述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进行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漫游设置装置,所述终端漫游设置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其中,所述第一AP为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所述第二AP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所连接的AP和/或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所述终端漫游设置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所述终端漫游设置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之后,根据该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第一AP漫游到第二AP的漫游阈值。由于第一AP为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第二AP为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连接的AP或者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因此该信号强度差值能够表示终端设备漫游后与漫游前相比的信号强度变化大小,根据该信号强度变化大小与目标漫游差值(即预先测定的终端设备实现一次合适的漫游后的理想信号强度差值),动态地调整从第一AP漫游到第二AP的漫游阈值,使得终端设备下次根据调整后的合理漫游阈值高效准确地触发漫游扫描,使得之后漫游的信号强度差值等于或者接近理想的目标漫游差值,从而减少出现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即,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能够灵活准确地实现对漫游阈值的动态调整,减少后续出现终端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漫游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AP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AP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AP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AP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漫游设置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漫游轨迹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漫游设置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首先结合图1对一个典型的终端漫游流程进行示例说明。
(1)链路监控:终端设备监控当前连接AP的链路质量,当链路质量变差时(即检测到该AP的信号强度过小时),采取一定的策略,寻找可能提供更好服务的AP。链路监控包含监控策略和扫描策略两部分,其中监控策略负责设定漫游阈值,当链路质量(即当前连接AP的信号强度)比设定的漫游阈值差时,就需要触发扫描,由扫描策略决定在哪些信道上进行扫描。一般情况下,漫游阈值设定为一个固定阈值,扫描的信道设定为AP工作的信道集合。
(2)邻居选择:扫描过程中可能扫描得到多个满足条件的邻居AP,此时需要做出决策,选择其中一个AP作为漫游目标。邻居选择策略多种多样,不同的策略可以结合使用,典型地有固定漫游差值、5G优先、速率优先等。
(3)漫游:当选择好漫游目标AP后,断开当前连接,重新接入新的AP。
其中,链路监控的策略决定了终端漫游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目前在链路监控中,通常是采取固定漫游阈值和固定信道列表的策略。例如,将漫游阈值固定设置为-70dBm(功率单位,表示分贝毫瓦),或者用户配置的其它漫游阈值;根据终端设备是否发送或接收数据,设定漫游差值为8dB(功率增益单位)或者12dB,或者可以为用户配置的其它漫游差值;扫描信道可以为设定的部分信道扫描或者全信道扫描,或者可以包括用户配置的扫描信道列表中的各个信道。
然而,在链路监控个过程中采用的固定漫游阈值和固定信道列表本质上都是一种非动态调整的策略,不能根据实际的环境进行动态调节或者学习。
关于固定漫游阈值:终端当前连接AP和漫游的目标AP形成一个AP组,对于不同的AP组,由于AP的部署位置、发射功率、天线辐射方向等条件不同,合适的漫游阈值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组内的两个AP,不同方向上,合适的漫游阈值也可能不一样。对于固定设置的漫游阈值,可能存在漫游阈值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当漫游阈值过大时,终端会较早进入扫描过程,可能需要多次扫描才能发现更优的目标AP。当漫游阈值过小时,通信质量可能变得很差,导致终端漫游迟滞。
而对于固定信道列表的情况,虽然相比于全信道扫描,能够较大地提升扫描效率,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在符合漫游条件的目标AP只工作在少数几个信道上时,其它信道上的扫描都是无效扫描。
为了解决终端漫游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在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之后,根据该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第一AP漫游到第二AP的漫游阈值。由于第一AP为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第二AP为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连接的AP或者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因此该信号强度差值能够表示终端设备漫游后与漫游前相比的信号强度变化大小,根据该信号强度变化大小与目标漫游差值,动态地调整从第一AP漫游到第二AP的漫游阈值,使得终端设备下次根据调整后的合理漫游阈值高效准确地触发漫游扫描,使得之后漫游的信号强度差值等于或者接近理想的目标漫游差值,从而减少出现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即,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能够灵活准确地实现对漫游阈值的动态调整,减少后续出现终端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对扫描策略进行改进,能够根据历史漫游数据,确定目标漫游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高效地在指定的信道中进行漫游扫描,提高终端漫游效率。
实施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出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以下结合图2、图3、图4以及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漫游阈值的动态调整原理进行以下的示例说明。在各图中,RSSI表示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Th表示合适的漫游阈值;diff表示理想的目标漫游差值,即在该合适的漫游阈值下,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与漫游切换后连接的AP')间的理想信号强度差值。
图2示出了一种在理想的AP布局情况下的AP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图。该情况下,漫游切换后与漫游切换前的AP之间的漫游差值等于目标漫游差值。此时,在漫游前后,终端设备均能够和AP间保持良好的通信条件。
图3示出了一种两个AP之间间隔较远时的AP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图。该情况下,为了保证漫游切换前后两个AP之间的漫游差值等于目标漫游差值,其漫游阈值Th需要相应地降低。另外,此时漫游前信号强度过低,可能会影响正常数据通信。
图4示出了一种两个AP之间间隔较近时的AP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图。该情况下,为了保证漫游切换前后两个AP之间的漫游差值等于目标漫游差值,漫游阈值需要相应提高。
图5示出了一种两个AP之间存在障碍物时的AP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图。在实际布网时,两个AP间还可能存在遮挡,此时两个AP的信号强度会在轨迹的某个点之后发生突变(增大或减小)。理论上,当两个AP之间存在障碍物时,漫游阈值需要比没有障碍物时更大,原因是越过障碍物之后,终端设备和当前关联AP之间不存在视距传播信号,当前关联的AP信号强度可能会发生急剧降低,甚至可能导致通信中断。
可见,AP间的漫游阈值需要随着不同的AP布设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可以将提前测定的在合适漫游阈值下测定的理想的目标漫游差值作为参考指标,根据当前实际的漫游目标第二AP与漫游切换前的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与该目标漫游差值,适应性地动态调整第一AP与第二AP之间的漫游阈值,使得调整后的漫游阈值能够保证后续终端漫游的效率和准确性。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漫游设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详述如下:
S601: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其中,所述第一AP为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所述第二AP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所连接的AP和/或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S602: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601-步骤S602的终端漫游设置步骤可以在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执行,也可以在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执行。
若上述步骤在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执行,则该第一AP为该终端设备当前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该第二AP为被选定的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若上述步骤在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执行,则该第一AP为该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该第二AP为该终端设备当前漫游切换后连接的AP。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时或者每隔预设时间端,检测当前连接的AP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者等于当前设置的漫游阈值。若是,触发漫游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确定当前的第二AP,之后,执行步骤S601至步骤S602。
在S601中,终端设备通过链路监控持续获取与其连接的AP以及其扫描到的其它待选AP的信号强度RSSI。在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可以获取到与其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一AP的信号强度AP1_RSSI;在终端设备漫游切换连接到第二AP后,或者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第二AP后,获取该第二AP的信号强度AP2_RSSI。之后,将终端设备检测到的该第二AP的信号强度AP2_RSSI减去该终端设备检测到的该第一AP的信号强度AP1_RSSI,得到终端漫游切换后的AP与漫游切换前的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称为第一AP与第二AP之间信号强度差值。
在S602中,目标漫游差值为预先测定的终端设备实现一次合适的漫游时漫游前后两个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在漫游方向固定的情况下,存在某个最优漫游阈值,使得终端设备一次扫描即可发现目标AP,且漫游之后的目标AP的信号强度和漫游前的AP信号强度之差等于该目标漫游差值。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该目标漫游差值为参考基准,结合步骤S601确定的信号强度差值,对从第一AP至第二AP的漫游方向上的漫游阈值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使该漫游阈值等于或者接近最优漫游阈值,提高终端设备后续的漫游切换效率和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目标漫游差值,以及预设调整公式Thi+1=Thi+(diffC-diffO)/2,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其中,Thi表示调整前的漫游阈值,Thi+1表示调整后的漫游阈值,diffC表示所述第二AP与所述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diffO表示目标漫游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结合预设调整公式Thi+1=Thi+(diffC-diffO)/2,准确地调整从第一AP漫游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01至步骤S602的终端漫游设置步骤在终端漫游切换之后执行,第二AP为终端漫游切换后所连接的AP。该情况下,信号强度差值diffC为终端漫游后确定的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diffR,即diffC=diffR。将该信号强度差值diffR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漫游差值diffO进行比较。如果信号强度差值diffR远大于目标漫游差值diffO(即diffR与diffO的差值大于指定阈值),说明当前的漫游阈值过低,此时调整第一AP与第二AP之间的漫游阈值具体为:增大第一AP与第二AP之间的漫游阈值。示例性地,设指定阈值为diffth,则当满足下式时,对第一AP与第二AP之间的漫游阈值进行调整:
Figure BDA0003775621390000101
此时,依据上述的预设调整公式Thi+1=Thi+(diffC-diffO)/2,以及diffC=diffR,可以得到:
Thi+1=Thi+(diffR-diffO)/2
通过以上公式,能够增大漫游阈值,使得后续能够提前触发漫游,避免出现漫游迟滞的情况。并且,以上调整方法中,通过指定阈值diffth的设置,具体在当前信号强度差值diffR超过diffO一定程度后才进行漫游阈值调整,能够考虑到信号强度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进行一定程度的防抖,防止目标AP信号强度刚好不满足漫游条件而导致多次扫描。同时每次只调整(diffR-diffO)/2,即每次只调整二者差距的一半大小,因此能够避免一次性调整幅度过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01至步骤S602的终端漫游设置步骤在终端漫游切换前执行,第二AP为当前确定的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该情况通常为已经触发了漫游扫描而扫描结果中没有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此时说明当前触发漫游的漫游阈值设置过大,需要进行漫游前的调整。此时,信号强度差值diffC为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第二AP与当前终端设备连接的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diffscan,目标漫游差值为diffO。依据上述的预设调整公式Thi+1=Thi+(diffC-diffO)/2,以及diffC=diffscan,可以得到:
Thi+1=Thi+(diffscan-diffO)/2
其中,(diffscan-diffO)为负值,即目前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小于目标漫游差值,不满足漫游条件。通过上式对漫游阈值进行调整,能够减小第一AP与第二AP的漫游阈值,避免终端设备较早进入扫描过程,出现需要多次扫描才能发现目标AP的情况。
通过以上的预设调整公式,能够在不同情况下准确地以合适的调整幅度地实现漫游阈值调整,从而准确地实现漫游阈值的动态调整,以保证后续终端设备能够依据准确的漫游阈值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终端漫游。
应理解,上述漫游阈值无论如何调整,都需要在一个限定范围内,例如在-70dBm±x的范围内(x为提前设置的合理波动幅度)。即,当通过以上公式调整后的漫游阈值超过该范围时,放弃本次调整或者直接将本次的漫游阈值调整为限定范围的区间端点值(例如-70dB+x或者-70dB-x)。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AP为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第二AP为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连接的AP或者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因此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能够表示终端设备漫游后与漫游前相比的信号强度变化大小,根据该信号强度变化大小与目标漫游差值(即预先测定的终端设备实现一次合适的漫游后,此时连接的AP与漫游前连接的AP之间的理想信号强度差值),动态地调整第一AP和第二AP之间的漫游阈值,能够使得终端设备下次根据调整后的合理漫游阈值高效准确地触发漫游扫描,使得之后漫游的信号强度差值等于或者接近理想的目标漫游差值,从而减少出现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即,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能够灵活准确地实现对漫游阈值的动态调整,减少后续出现终端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
可选地,在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之前,还包括:
S600A1: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S600A2:若所述第一AP对应的信号强度降低至所述当前漫游阈值,则触发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
S600A3: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初始时设置一个漫游阈值,无论当时的终端设备与哪个AP连接,都采用该漫游阈值触发漫游扫描,根据该扫描结果进行漫游阈值调整。而经过漫游阈值的调整后,由于漫游阈值的调整发生在两个AP之间,并且具有方向性:从AP1漫游到AP2的最优漫游阈值和从AP2漫游到AP1的最优漫游阈值不一定相同,因此在之后,可以通过漫游信息维护表格记录每个不同AP之间的漫游阈值。假设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AP(简称为当前AP)为AP0,周围存在n个目标AP(AP1,AP2,......,APn),按照漫游阈值调整规则之后,从AP0漫游到AP1的漫游阈值为Th1,从AP0漫游到AP2的漫游阈值为Th2,以此类推。而与多个漫游阈值相对的是,漫游扫描动作是由单一阈值触发的,因此,在首次触发扫描时,可以通过执行上述的步骤S600A1,查询漫游信息维护表格,获取从第一AP(即漫游前连接的AP)与各个待选AP间分别对应的漫游阈值,并按照一定的选定策略,从中确定一个漫游阈值作为触发当前终端设备进行漫游的阈值,将该阈值称为当前漫游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选定策略1确定当前漫游阈值,该选定策略1包括:从第一AP与各个待选AP分别对应的漫游阈值中,选择最小的一个漫游阈值作为当前漫游阈值,即Th=min(Th1,......,Thn)。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选定策略2确定当前漫游阈值,该选定策略2包括:根据漫游轨迹预测,从各个待选AP中确定最可能成为漫游目标的AP对应的漫游阈值作为当前漫游阈值。
进一步地,为了更加准确地确定漫游阈值,提高本次漫游扫描的效率和准确性,上述的步骤S600A1,可以包括:
B1:将各个所述漫游阈值分为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小于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所述漫游阈值;所述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大于所述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所述漫游阈值;
B2:根据所述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所述第二漫游阈值集合,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在B1中,确定第一AP对应的各个待选AP分别对应的各个漫游阈值后,找出这些漫游阈值的中心点(称为漫游阈值中心点),以该漫游阈值中心点为分界,将这些漫游阈值在数轴上划分为两堆,即分为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其中,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小于该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漫游阈值,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大于该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漫游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类似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hine,SVM)的方法,找到该漫游阈值中心点。该漫游阈值中心点具有以下特征:与第一漫游阈值集合中心点、第二漫游阈值集合中心点的距离之和最大。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AP周围存在的可能漫游目标AP不会太多,因此可以先对各个待选AP对应的各个漫游阈值进行排序,排序后若发现相邻排列(即值大小相邻)的两个漫游阈值之间的间隔大于预设间隔差值RSSIsep间隔,则执行上述的步骤B1,否则直接通过上述的选定策略1或者选定策略2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在B2中,在将所有漫游阈值划分为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后,从中确定当前漫游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对上述选定策略1的改进,可以通过选定策略3,选定第一最小漫游阈值和第二最小漫游阈值这两个阈值作为当前漫游阈值。该选定策略3包括:从第一漫游阈值集合中选取一个最小值Thmin1作为第一最小漫游阈值;从第二漫游阈值集合中选取一个最小值Thmin2作为第二最小漫游阈值(其中,Thmin1<Thmin2)。之后,在步骤S600A2中,当检测到的信号强度降低至该第二最小漫游阈值Thmin2、第一最小漫游阈值Thmin1时,分别触发一次漫游扫描。对于上述的选定策略1,优点是挑选出的当前漫游阈值能够保证扫描一次即可找到漫游目标,缺点在于,漫游到某些对应阈值较高的目标AP时,会发生迟滞现象;而通过上述的选定策略3,分堆确定两个最小漫游阈值,能够弥补选定策略1的不足,避免了某一个邻居目标AP距离过远时,导致漫游到其他AP都发生漫游迟滞现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作为对上述选定策略2的改进,可以通过选定策略4确定当前漫游阈值。该选定策略4包括:根据漫游轨迹预测,确定预测的目标AP落在哪个集合中;之后,将该集合中的最小值作为当前漫游阈值。该选定策略4能够结合选定策略1和选定策略2的优势,优化部分预测不准确时出现的多次扫描情况。
在S600A2中,确定当前漫游阈值后,终端设备持续监控与其连接的第一AP的信号强度。当该第一AP对应的信号强度降低至上述的当前漫游阈值后,触发漫游扫描,最终得到漫游扫描后的扫描结果。其中,该扫描结果可以包括: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信道和信号强度RSSI三种信息,扫描结果反映了终端设备在扫描时周围存在哪些待选AP,以及这些待选AP的信号强度关系。
在S600A3中,在得到当前漫游扫描的扫描结果后,根据该扫描结果,确定当前是否能够进行漫游切换,并进一步确定当前需要进行漫游阈值调整的漫游方向对应的第二AP。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能够考虑到漫游阈值的方向性,结合第一AP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准确地确定当前漫游阈值,再根据该当前漫游阈值触发漫游扫描后,准确地确定第二AP,使得后续能够准确地进行终端漫游设置。
可选地,上述的步骤S600A3,包括:
若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当前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从各个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将所述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作为第二AP。
本申请实施例中,满足漫游条件的AP指的是与终端设备当前连接的AP的信号强度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目标漫游差值的AP。如果根据扫描结果判定待选AP中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当前无法进行漫游切换,需要进行漫游切换前的漫游阈值调整。此时,通过目标AP估计策略,从各个待选AP中选定一个可能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作为第二AP。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目标AP包括两种情况:1、没有扫描到AP;2、扫描到AP但AP的信号强度不符合漫游条件。
对于没有扫描到目标AP的情况,即指根据漫游轨迹预测确定的目标AP不在扫描结果中的情况。
对于扫描到AP但信号强度不符合漫游要求的情况,通常具有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1:根据轨迹预测确定的AP出现在扫描结果中,但是其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差值RSSId(提前设定的一个小于目标漫游差值的量)之和小于当前AP的信号强度。
情形2:扫描结果中信号最强的AP,其信号强度与预设信号强度差值RSSId之和大于当前AP的信号强度,但是该最强的AP的信号强度减去当前AP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目标漫游差值。
对于没有扫描到目标AP的情况或者上述的情形1,可以等待预设时间段后,若检测到第一AP的信号强度仍小于当前漫游阈值,则再次触发扫描,之后再根据第二次扫描结果判定是否进行漫游切换,确定第一AP和第二AP以进行终端漫游设置。
而对于上述的情形2,可以直接选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作为第二AP,执行上述步骤S601至步骤S602,完成终端漫游切换前的漫游阈值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能够在确定当前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目标AP时,从各个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作为第二AP,使得后续能够根据该第一AP和第二AP准确地实现漫游切换前的漫游阈值调整。
可选地,所述从各个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包括: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中包含的各个AP的当前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和/或历史漫游轨迹,从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扫描结果中没有满足漫游条件的AP时,可以通过目标AP估计策略,从各个待选AP中确定一个最可能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作为第二AP。该目标AP估计策略可以包括:根据扫描结果中存在的各个AP的当前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历史漫游轨迹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从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目标AP估计策略1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该目标AP估计策略1可以包括:根据扫描结果中包含的各个AP的当前信号强度,将扫描结果中除当前AP以外信号强度最强的AP确定为最可能的漫游目标,将其作为第二AP以便后续的漫游阈值调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目标AP估计策略2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该目标AP估计策略2包括:记录本次扫描结果,等待下一次漫游扫描。如果下次漫游扫描成功,则直接以成功漫游切换后的AP作为第二AP,如果下次漫游扫描仍没有满足条件的目标AP,则根据各个AP在两次扫描中的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将AP信号呈增强趋势的AP确定为最可能的漫游目标,将其作为第二AP。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目标AP估计策略3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该目标AP估计策略3包括:结合历史漫游轨迹,从扫描结果中确定最可能的漫游目标,将其作为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能够根据各个AP的当前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和/或历史漫游轨迹,准确地从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使得后续能够根据该第二AP准确地进行对应的漫游阈值调整,实现准确的终端漫游设置。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包括:
若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当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切换至所述满足漫游条件的AP,并以所述满足漫游条件的AP作为第二AP。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根据当前的扫描结果,确定当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将终端设备从当前AP漫游切换至满足漫游条件的AP,即,终端设备断开与当前AP的连接,并与该满足漫游条件的AP建立连接。同时,将该漫游切换前的当前AP作为第一AP,漫游切换后的目标AP作为第二AP,执行上述的步骤S601至步骤S602,对从第一AP到第二AP的漫游阈值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能够在漫游到满足漫游条件的AP时,直接进行漫游切换,并根据漫游前的第一AP和漫游后的第二AP进行漫游阈值调整,因此能够及时灵活地实现漫游阈值的动态调整,降低后续出现终端漫游扫描触发过早或者迟滞的情况的概率。
可选地,所述触发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包括:
C1:根据历史漫游数据,确定各个所述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
C2:根据各个所述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确定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
C3:根据所述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进行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触发漫游扫描时,通过确定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调整扫描信道顺序和/或减少扫描信道个数,动态地实现信道调整,以提高漫游扫描效率。
无论是确定信道扫描顺序还是确定目标漫游信道,都需要依据从当前AP分别漫游到各个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实现。因此,在步骤C1中,可以先根据历史漫游数据,确定各个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历史漫游数据包括终端设备在该当前AP进行漫游的漫游历史中,各个待选AP分别作为目标AP的频率。在漫游历史中,出现频率越高的AP在下一次漫游时也越容易成为下一个漫游目标,即其对应的漫游概率越高。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漫游目标与历史运行轨迹无关的应用场景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历史漫游数据包括:终端设备在该当前AP进行漫游的漫游历史中的漫游轨迹信息。该漫游轨迹信息可以为按需排列的大于或者等于三个AP的信息。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作为终端设备的自动导航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AGV)常见的两条轨迹为AP1→AP3→AP4和AP2→AP3→AP5。假设当前AGV关联在AP3中,若确定前一个经过的AP为AP1,则结合漫游轨迹信息“AP1→AP3→AP4”可以确定目标AP为AP4的概率最大;若确定前一个经过的AP为AP2,则结合漫游轨迹信息“AP2→AP3→AP5”可以确定目标AP为AP5的概率最大。
在C2中,在确定各个待选AP的漫游概率之后,可以根据这些漫游概率以及各个待选AP的所在信道,统计各个信道的概率,并对各个信道的概率进行降序排序。在一个实施例中,以该信道降序排序顺序作为信道扫描顺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该信道降序排序顺序对信道进行剔除,得到保留后的信道作为目标漫游信道。例如,从第一个信道开始,对各信道的概率进行累加,当累计概率超过预设概率Padd时停止计算,并剔除后续信道,得到目标漫游信道。
在C3中,根据确定的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进行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扫描时可以遵循扫良即停的原则,即每扫描一个信道就判断是否有满足漫游条件的目标AP,存在则直接进行漫游,不再对后续的信道进行扫描。示例性地,可以按照降序排序的该信道扫描顺序,在目标漫游信道中依次进行漫游扫描,当扫描到满足漫游条件的目标AP时,返回当前目标AP作为扫描结果。而当按照信道扫描顺序遍历完目标漫游信道后仍未扫描到满足漫游条件的目标AP时,则直接返回表示未扫描到满足漫游条件的AP的扫描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能够结合历史漫游数据,确定各个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并根据这些漫游概率对应确定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从而能够动态调整扫描信道顺序和/或减少扫描信道个数,动态地实现信道调整,以提高漫游扫描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二: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漫游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漫游设置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终端漫游设置装置包括: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模块81和调整模块82。其中:
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模块81,用于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其中,所述第一AP为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所述第二AP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所连接的AP和/或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调整模块82,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可选地,所述调整模块8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目标漫游差值,以及预设调整公式Thi+1=Thi+(diffC-diffO)/2,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其中,Thi表示调整前的漫游阈值,Thi+1表示调整后的漫游阈值,diffC表示所述第二AP与所述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diffO表示目标漫游差值。
可选地,所述终端漫游设置装置还包括:
当前漫游阈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扫描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AP对应的信号强度降低至所述当前漫游阈值,则触发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
AP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
可选地,所述当前漫游阈值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小于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所述漫游阈值;所述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大于所述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所述漫游阈值;根据所述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所述第二漫游阈值集合,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可选地,所述AP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当前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从各个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将所述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作为第二AP。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中,所述从各个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包括: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中包含的各个AP的当前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和/或历史漫游轨迹,从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可选地,所述AP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当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切换至所述满足漫游条件的AP,并以所述满足漫游条件的AP作为第二AP。
可选地,所述扫描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历史漫游数据,确定各个所述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根据各个所述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确定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根据所述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进行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9包括:处理器90、存储器9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92,例如终端漫游设置程序。所述处理器9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92时实现上述各个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6所示的步骤S601至S602。或者,所述处理器9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9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8所示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模块81至调整模块82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9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9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9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92在所述终端设备9中的执行过程。
所述终端设备9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AGV、机器人、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90、存储器9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仅仅是终端设备9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9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9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9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9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9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9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9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9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9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9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9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9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其中,所述第一AP为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所述第二AP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所连接的AP和/或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包括:
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目标漫游差值,以及预设调整公式Thi+1=Thi+(diffC-diffO)/2,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其中,Thi表示调整前的漫游阈值,Thi+1表示调整后的漫游阈值,diffC表示所述第二AP与所述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diffO表示目标漫游差值。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之前,还包括:
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若所述第一AP对应的信号强度降低至所述当前漫游阈值,则触发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当前漫游阈值,包括:
根据第一AP分别与各个待选AP之间的漫游阈值,确定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小于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所述漫游阈值;所述第二漫游阈值集合包括大于所述漫游阈值中心点的各个所述漫游阈值;
根据所述第一漫游阈值集合和所述第二漫游阈值集合,确定当前漫游阈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包括:
若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当前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从各个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将所述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作为第二AP。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个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包括: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中包含的各个AP的当前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变化趋势和/或历史漫游轨迹,从所述待选AP中确定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第二AP,包括:
若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当前存在满足漫游条件的AP,则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切换至所述满足漫游条件的AP,并以所述满足漫游条件的AP作为第二AP。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漫游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包括:
根据历史漫游数据,确定各个所述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
根据各个所述待选AP对应的漫游概率,确定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
根据所述信道扫描顺序和/或目标漫游信道进行漫游扫描,得到扫描结果。
9.一种终端漫游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漫游设置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AP与第一AP之间的信号强度差值;其中,所述第一AP为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前连接的AP,所述第二AP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漫游切换后所连接的AP和/或即将成为漫游目标的AP;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差值和目标漫游差值,调整从所述第一AP漫游到所述第二AP的漫游阈值。
10.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915890.3A 2022-08-01 2022-08-01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243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5890.3A CN115243335B (zh) 2022-08-01 2022-08-01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5890.3A CN115243335B (zh) 2022-08-01 2022-08-01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3335A true CN115243335A (zh) 2022-10-25
CN115243335B CN115243335B (zh) 2024-06-07

Family

ID=83677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5890.3A Active CN115243335B (zh) 2022-08-01 2022-08-01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433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0893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fttr组网的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2977A1 (en) * 1999-05-18 2002-08-01 Hong Shi Adaptive threshold of handoff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083832A (zh) * 2006-05-30 200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避免频繁切换的方法
US20100097982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John Eichenberger Dynamically configu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example, in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environment
CN102917424A (zh) * 2012-10-25 2013-02-0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WiFi通信中AP切换的方法
CN106686626A (zh) * 2016-12-07 2017-05-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漫游的设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933724A (zh) * 2019-12-11 2020-03-27 上海立可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VoWiFi和VoLTE语音业务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491337A (zh) * 2019-01-28 2020-08-0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N111510965A (zh) * 2020-01-06 2020-08-07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漫游阈值的确定方法、装置、无线桥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5173A (zh) * 2020-04-02 2020-09-0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98742A (zh) * 2020-06-08 2020-09-2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918350A (zh) * 2020-07-30 2020-11-10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无线漫游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95416A1 (en) * 2020-09-22 2022-03-24 Arista Networks, Inc. Forming Spatial Reuse Groups in WiFi Networks
CN114828121A (zh) * 2022-04-26 2022-07-29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漫游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2977A1 (en) * 1999-05-18 2002-08-01 Hong Shi Adaptive threshold of handoff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083832A (zh) * 2006-05-30 200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避免频繁切换的方法
US20100097982A1 (en) * 2008-10-17 2010-04-22 John Eichenberger Dynamically configu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example, in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environment
CN102917424A (zh) * 2012-10-25 2013-02-0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WiFi通信中AP切换的方法
CN106686626A (zh) * 2016-12-07 2017-05-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漫游的设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491337A (zh) * 2019-01-28 2020-08-0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CN110933724A (zh) * 2019-12-11 2020-03-27 上海立可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VoWiFi和VoLTE语音业务的切换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510965A (zh) * 2020-01-06 2020-08-07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漫游阈值的确定方法、装置、无线桥接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5173A (zh) * 2020-04-02 2020-09-01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98742A (zh) * 2020-06-08 2020-09-2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918350A (zh) * 2020-07-30 2020-11-10 展讯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无线漫游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95416A1 (en) * 2020-09-22 2022-03-24 Arista Networks, Inc. Forming Spatial Reuse Groups in WiFi Networks
CN114828121A (zh) * 2022-04-26 2022-07-29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漫游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夙;张涛;朱晓荣;: "超密集分簇网络中基于预测门限滞后余量可调的切换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no. 0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0893A (zh) * 2024-03-11 2024-04-12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fttr组网的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7880893B (zh) * 2024-03-11 2024-05-14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fttr组网的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3335B (zh) 2024-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7772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496493B1 (en) Handoff trial method by a mobile station
US7864727B2 (en)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 apparatus
US8615244B2 (en) Measurement control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side device
US20060172759A1 (en) Radio-wave state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employing radio-wave state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an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70217384A1 (en) Wireless LAN mobile statio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method and program of controlling handover
KR20050115257A (ko) 개선된 서비스 품질 척도를 통한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개선된 수직 로밍
US10548040B2 (en) Control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s
CN111615173B (zh) 一种漫游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780824A1 (en) 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243335B (zh)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90941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818637B1 (ko) 위성 통신을 포함하는 이동 통신망에서의 핸드 오버를 위한방법 및 장치
CN112449380A (zh) 切换控制的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4286396B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271184B (zh) VoLTE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60666B (zh) 小区重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1521489A1 (en) Interference bas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GSM mobile networks
CN110381546B (zh)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848536B (zh) 频宽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0753369A (zh) 一种中断小区检测方法及装置
US9848336B2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pectrum management
CN112333786B (zh) 主载波切换方法、基站、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14906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630820B (zh)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