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98742A -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98742A
CN111698742A CN202010514308.3A CN202010514308A CN111698742A CN 111698742 A CN111698742 A CN 111698742A CN 202010514308 A CN202010514308 A CN 202010514308A CN 111698742 A CN111698742 A CN 111698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frequency module
roaming
module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143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98742B (zh
Inventor
颜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jie Net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ji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ji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143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98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98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98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模块,各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通信链路,且各通信链路均开启数据通信服务,该方法包括: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访问接入点AP的信号强度;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然后在完成背景扫描之后,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用以避免丢包问题的产生,从而提高了空口通信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工业无线网络相比工业有线网络,虽然突破线缆部署限制,实现快速部署,降低维护成本。但是部署无线网络的每个接入的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的信号覆盖是有范围限制的,因此厂房内需要多个位置部署接入的AP,使得无线信号覆盖到厂房内的每个角落。
如果将终端设备部署在移动机床设备上,例如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向车),则终端设备会随着AGV小车在整个厂房内来回移动。当AGV小车移动出某个接入的AP的有效信号范围,且进入另一个新的接入的AP的信号范围时,首先需要先与旧的接入的AP解关联,然后重新关联到新的接入的AP上,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漫游过程,处于漫游过程的终端设备可称之为处于漫游状态。
由于在漫游状态中终端设备与接入的AP的通信会出现中断,即丢包;所以,终端设备在漫游状态的相应操作可能会导致AGV小车暂停,导致生产中断,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因此,如何避免丢包问题的产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于漫游过程中产生的通信中断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模块,各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通信链路,且各通信链路均开启数据通信服务,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的任一射频模块;
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存在至少一个第二射频模块未处于漫游状态且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的通信链路处于正常通信状态;
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背景扫描之后,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同时或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之后且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之前的任一时刻,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漫游状态;
当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漫游切换之后,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非漫游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包括:
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具有预先配置的候选AP信道列表,则对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中包含的各信道进行AP信号的扫描;
根据扫描到的所述各信道的AP信号的信号强度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若更新后的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为空或仅包含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信号所在的信道,则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
根据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的扫描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包括:
响应于列表输入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的候选AP信道列表;或者,
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电启动时,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得到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对应的候选AP信道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强制漫游切换门限,且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除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外的其他射频模块均处于漫游状态或通信链路均处于异常状态,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
其中,所述强制漫游门限低于所述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低于所述漫游切换门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模块,各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通信链路,且各通信链路均开启数据通信服务,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的任一射频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存在至少一个第二射频模块未处于漫游状态且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的通信链路处于正常通信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背景扫描之后,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同时或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之后且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之前的任一时刻,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漫游状态;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漫游切换之后,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非漫游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具有预先配置的候选AP信道列表,则对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中包含的各信道进行AP信号的扫描;
根据扫描到的所述各信道的AP信号的信号强度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若更新后的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为空或仅包含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信号所在的信道,则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
根据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的扫描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时,具体用于:
响应于列表输入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的候选AP信道列表;或者,
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电启动时,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得到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对应的候选AP信道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强制漫游切换门限,且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除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外的其他射频模块均处于漫游状态或通信链路均处于异常状态,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
其中,所述强制漫游门限低于所述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低于所述漫游切换门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数据通信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数据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漫游切换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该方法中,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模块,各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通信链路,且各通信链路均开启数据通信服务,实施时,可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访问接入点AP的信号强度;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然后在完成背景扫描之后,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采用多条链路均可用于进行数据通信,并且通过尽量保障在任一时刻都有一条可用于正常通信的通信链路,用以避免丢包问题的产生,从而提高了空口通信时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描述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漫游过程包含的两个阶段以及涉及的部分结构、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包括:
(1)背景扫描阶段:与旧的接入AP仍处于连接状态时,扫描新的最优接入AP的过程。
(2)漫游切换阶段:与旧的接入AP解关联,并与新的接入AP建立关联的过程。
(3)射频模块:用于建立数据通信链路,实现数据通信以及接入AP的扫描。
(4)AP:Access Point,访问接入点,为无线网和有线网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组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核心设备。它主要是提供无线工作站和有线局域网之间的互相访问,这样,在AP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工作站可以通过它进行相互通信,没有AP基本上就无法组建真正意义上可访问Internet网络的WLAN。AP在WLAN中就相当于发射基站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角色。
(5)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例如,在AC(Access Controller,接入控制器)上可配置不同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
在进行终端设备漫游的过程中,背景扫描阶段时,由于射频模块为了探测期望信号的接入AP会周期性切到外部信道,因此在这个阶段中会造成数据通信的间断性中断,即丢包。并且,终端设备处于漫游切换阶段时,由于射频模块会与旧接入AP断开,即解关联,然后与新的接入AP进行关联,因此这个阶段中也可能造成丢包。
相关技术中,对终端设备漫游过程会存在的丢包问题的优化方案,主要是通过终端设备上的多条链路(即射频模块)一起协同工作,从而减少数据通信中断的产生,但仍可能会存在丢包或其他问题,目前主要解决方案有如下几种:
方案一:终端设备上包含两个射频模块,一个射频模块建立一条链路持续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另一个射频模块持续提供扫描服务,从而收集终端设备周围匹配的期望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的接入AP,并生成一个候选AP列表。
当终端设备满足漫游条件时,直接从候选AP列表选择一个最优AP(如信号质量最强的)接入,作为一个新的目标AP。然后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射频模块与当前接入的AP(即旧的AP)解关联,且与新的目标AP进行关联,建立新的链路。这种方案,使得终端设备上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链路在漫游时省去背景扫描阶段的过程,可实现直接进行AP的漫游切换,从而减少漫游过程丢包个数。但发明人发现,该方案在漫游过程中依旧会存在丢包情况的产生。
方案二:终端设备上包含两个射频模块,这两个射频模块交替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和背景扫描服务。实施时,一个射频模块建立一条链路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可将其判定为主射频模块),另一个射频模块提供扫描服务(可将其判定为备份射频模块)。
当终端设备满足漫游条件时,首先,备份射频模块提前与新的目标AP进行关联,建立通信链路,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其次,主射频模块与旧的目标AP进行解关联,链路断开,提供扫描服务;最后,旧的备份射频模块变成新的主射频模块,旧的主射频模块变成新的备份射频模块。这种方案几乎可以避免终端设备的数据通信链路在漫游时产生的丢包问题。但发明人发现,该方案虽然能极大程度上避免丢包,但该方案实施时,相当于尽管有两个射频模块但从始至终仅能建立一条用于实现数据通信服务的链路。
方案三:终端设备上多个射频模块同时与多个AP进行关联,建立链路,但有且仅有一条链路是主链路,开启数据通信服务;其余链路均为冗余链路,关闭数据通信服务,但保持连接。
当终端设备的主链路满足漫游条件时,主链路的射频模块不需要背景扫描也不需重新关联AP,只需要从冗余链路中,选择一条信号质量最优的链路作为新的主链路,开启数据通信服务,并将旧的主链路变为一条新的冗余链路,关闭数据通信服务。但发明人发现,该方案虽然没有背景扫描和漫游切换的过程,但是也只能提供一条链路的数据通信服务,而且终端设备只能被局限于固定数量个AP信号(即与终端设备上的各射频模块已经建立关联关系的AP)覆盖范围进行移动,无法扫描新的更优AP信号。
有鉴于此,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丢包问题,并提高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首先,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模块,各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通信链路,且各通信链路均开启数据通信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以下实施方式中以终端设备包括两个射频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其中,两个射频模块分别具有关联的SSID信号。AC设备上配置有3个VLAN,假设为VLAN1、VLAN11以及VLAN12,其中VLAN1为用户VLAN;VLAN11和VLAN12是双通信链路WLAN映射的VLAN,VLAN11映射到WLAN1上,VLAN12映射到WLAN2上;并且,每个VLAN都分配有不同的DHCP(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池,主要作用是集中的管理、分配IP地址,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的获得IP地址、Gateway(网关)地址、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协议)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并能够提升地址的使用率。
其次,接入AP是通过AC设备配置的,如图1中,AC设备配置的AP包括:AP1、AP2、AP3。并且,每个接入AP可分别释放出两个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信号,假设一个SSID信号为“dsta”,映射到VLAN11;另一个SSID信号为“dsta-2”,映射到VLAN12。
最后,配置终端设备上的射频模块分别需要关联的SSID信号,以使射频模块根据关联的SSID信号建立对应的通信链路,如图1中所示,射频模块1关联的SSID信号为“dsta”,射频模块2关联的SSID信号为“dsta-2”,则射频模块可根据与AP中配置的相同的SSID信号建立通信链路。
在进行数据通信之前,终端设备与AC设备建立MLT(Multilink)通道,用于实现数据通信。其中,数据可选的采用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协议进行报文封装。在进行数据通信时,终端设备每次发送报文,则在建立的MLT通道的各条数据链路上均发送UDP报文,从而保证至少有一份报文可到达AC设备上,极大地保障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此外,AC设备通过MTL通道接收各链路发送的UDP报文,并提取出报文中的有效负载数据。若AC设备接收到多份报文数据,则AC设备将只接收一份,而对于冗余的报文进行去除。并且,AC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报文时,也通过MTL通道的各链路上均发送一份报文,用以保证终端设备接收到报文。同理,终端设备也仅接收多个重复报文中的一份报文,并在提取出报文中的有效负载数据后,发送给下联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PC机等)进行处理。
在介绍本申请方法采用的应用场景之后,以下通过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
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201: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访问接入点AP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的任一射频模块。
例如,假设第一射频模块为图1中的射频模块1,并且假设射频模块1当前连接的AP为AP1,则监测射频模块1当前接入的AP1的信号强度。
步骤202: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终端设备中存在至少一个第二射频模块未处于漫游状态且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的通信链路处于正常通信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射频模块”和“第二射频模块”仅是用于区分,不用于表示大小或其他顺序关系。
实施时,即确定终端设备的多个射频模块中,除该第一设备模块之外的其他射频模块(在本申请中将其他射频模块假设为第二射频模块)中,存在至少一个射频模块对应的通信链路可保障正常通信,则确定该第一射频模块可启动背景扫描。
其中,判断通信链路是否为正常通信状态的实施方式,可选的,通过ping(PacketInternet Groper,因特网包探索器,用于测试网络连接量的程序)操作,或者其他网络层及以上的可能的测试方式。
为了避免因除第一射频模块外的其他射频模块一直处于漫游状态,从而当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很低的时候,也无法启动背景扫描,进行信号强度更好的AP信号的切换,导致因AP信号的强度过弱产生的传输无法正常收发的问题,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条件还可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强制漫游门限,所述强制漫游门限小于所述背景扫描启动门限。
实施时,强制漫游门限为明显小于背景扫描启动门限和漫游切换门限的值,即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强制漫游切换门限,且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除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外的其他射频模块均处于漫游状态或通信链路均处于异常状态,则也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通过设置该条件,避免了因其他射频模块一直处于漫游状态导致的该第一射频模块在AP信号强度很差的情况下也一直不能进行漫游的情况,从而也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此外,实施时,可容易理解的当前述实施例中的两种可能的预设条件均满足时,这种情况下也表明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例如,此时存在可用于保障正常通信的其他射频模块对应的通信链路,并且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强制漫游门限,则可确定控制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
相反地,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高于或等于所述背景扫描启动门限,或,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不启动背景扫描且继续检测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其中,以下分不同的情况对不启动背景扫描的场景进行说明:
情况1: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高于或等于所述背景扫描启动门限,即表明第一射频模块此时接入的AP信号的强度可满足数据通信的需求,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继续检测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
情况2:所述终端设备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即除第一射频模块外的射频模块们均处于漫游状态,且该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不低于强制漫游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继续检测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
情况3:情况1和情况2同时均满足的情况。
在控制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时,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具有预先配置的候选AP信道列表,则对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中包含的各信道进行AP信号的扫描;根据扫描到的所述各信道的AP信号的信号强度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例如,结合图1所示的场景,第一射频模块对应的候选AP信道列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信道编号 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 AP数量
表项1 信道1 RSSI-1 1
表项2 信道3 RSSI-3 1
表项3 信道5 RSSI-5 1
根据表1中的内容可确定第一射频模块的候选AP信道包括:信道1、信道3以及信道5,则当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时,可实施为仅在信道1、信道3以及信道5上扫描这3个信道对应的AP信号强度,而无需在所有可扫描到的信道上进行信道扫描。通过该方法,提高了终端设备进行漫游切换的效率。
此外,结合图1所示的场景,第二射频模块对应候选AP信道列表,如下表2所示:
表2
信道编号 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 AP数量
表项1 信道2 RSSI-2 1
表项2 信道4 RSSI-4 1
表项3 信道6 RSSI-6 1
上述实施方式中,确定第一射频模块的候选AP信道列表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响应于列表输入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的候选AP信道列表,即可为用户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场景范围以及该场景范围内包含的AP信号的信道进行配置得到。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电启动时,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得到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对应的候选AP信道列表;其中,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中的信道数量的上限为指定值,例如假设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支持的全部信道为N个,其候选AP信道列表上限的指定值为M个,其中M为不大于N的值。
实施时,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可按照各信道的AP信号的信号强度依序生成。例如,根据各信道对应的RSSI的强度指示按照从强度最大的信道到强度最小的信道进行排序生成候选AP信道列表,从而更容易确定AP的信号强度最大的信道,使得终端设备的漫游切换更有效率。
在根据扫描到的所述各信道的AP信号的信号强度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之后,若更新后的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为空(即信道个数为0个)或仅包含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信号所在的信道,则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服务集标识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用以扫描其他可能用于切换的AP信号所在的信道,然后根据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的扫描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其中,例如若存在候选AP信道列表中的信道所在关联的AP设备断电,则其对应的AP信号会消失,则在进行背景扫描时,会将该信道的表项记录删除,如假设信道5中的AP3设备断电,则进行背景扫描后的候选AP信道列表如以下表3所示:
表3
信道编号 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 AP数量
表项1 信道1 RSSI-1 1
表项2 信道3 RSSI-3 1
表项3 信道5 RSSI-5 0
在背景扫描后对得到的候选AP信道列表进行更新之后的列表如下表4所示:
表4
信道编号 RSSI(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 AP数量
表项1 信道1 RSSI-1 1
表项2 信道3 RSSI-3 1
因此,根据候选AP信道列表的更新的实施方式可确定,若在根据候选AP信道列表进行背景扫描之后,得到的更新后的候选AP信道列表为空,即候选AP信道对应的AP信号均未被扫描到;或者,仅包含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信号;则再通过全信道进行背景扫描,从而获取候选AP信道列表,得到可进行切换的其他的可能的AP信号所在的信道,用以实现漫游切换。
步骤203: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背景扫描之后,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
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背景扫描之后,即下一步进入漫游切换阶段。实施时,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否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不进行漫游切换且重新检测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
上述实施方式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漫游切换门限小于背景扫描启动门限,此时当第一射频模块的AP信号强度小于背景扫描启动门限时,则为漫游切换做准备,扫描出可用于进行切换连接的AP信号;当背景扫描完成之后,判断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信号强度变的更弱,且已经低于漫游切换门限,则根据背景扫描之后更新的漫游AP信道列表确定切换的AP信号。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确定所述任一射频模块的漫游状态,包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当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时,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漫游状态;或者,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之前,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漫游状态。即从启动背景扫描开始到进行漫游切换之前,第一射频模块所对应的通信链路仍然可以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
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设置为漫游状态之后,确定所述任一射频模块的非漫游状态,包括:当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漫游切换之后,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非漫游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连接的任一射频模块的漫游状态和非漫游状态的设定均是根据以上实施方式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保证进行漫游切换之后的数据通信的正常传输,在进行漫游切换之后,即与新的目标接入AP关联成功后,终端设备可发送一个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广播报文,该ARP广播报文中携带有终端设备有线接口的下联设备的源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地址,以使接入AP的上联设备及时更新MAC地址的表项。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301:检测第一射频模块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的启动门限值。
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302;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01。
此外,为保障第一射频模块的AP信号的可靠性,还可通过步骤3001继续判断是否启动背景扫描,即步骤3001与步骤302为并列执行的步骤。
步骤3001:判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先配置的强制漫游门限。
若是,则执行步骤305;若否,则执行步骤303。其中,强制漫游门限明显小于背景扫描的启动门限。
步骤302:判断除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外的第二射频模块是否均处于漫游状态。
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303;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04。
步骤303: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不启动背景扫描。
其中,确定执行步骤303之后,返回继续执行步骤301中监测第一射频模块的AP信号的步骤。
步骤304:判断处于非漫游状态的至少一个第二射频模块的数据通信链路状态是否为正常传输数据。
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305;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303。即,判断是否存在一条通信链路处于正常通信状态,当保障有一条通信链路处于正常通信状态时,该第一射频模块可启动背景扫描。需要说明的是,正常通信状态,即射频模块建立的通信链路稳定连接,并且可正常收发报文的状态。
步骤305: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且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漫游状态。
其中,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候选AP信道列表,则根据候选AP信道列表进行背景扫描。需要说明的是,候选AP信道列表是第一射频模块在终端设备上电启动时,根据其关联的SSID信号“dsta”进行全信道扫描得到的。
此外,若进行候选AP信道列表扫描后的候选AP信道列表为空或仅包含当前接入的AP所在的信道,则根据第一射频模块的SSID信号“dsta”进行全信道扫描,以获取更多可接入的AP信号,从而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步骤306: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背景扫描后,判断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的门限值。
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307;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10。
步骤307: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
步骤308: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与新的AP关联成功后,设置状态为非漫游状态。
步骤309:包含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的终端设备发送ARP广播报文。
步骤310: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不进行漫游切换。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参阅图4,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模块,各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通信链路,且各通信链路均开启数据通信服务,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检测模块401以及控制模块402。
检测模块401,用于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的任一射频模块;
控制模块402,用于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存在至少一个第二射频模块未处于漫游状态且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的通信链路处于正常通信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4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背景扫描之后,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同时或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之后且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之前的任一时刻,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漫游状态;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漫游切换之后,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非漫游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402,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具有预先配置的候选AP信道列表,则对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中包含的各信道进行AP信号的扫描;
根据扫描到的所述各信道的AP信号的信号强度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若更新后的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为空或仅包含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信号所在的信道,则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
根据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的扫描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402,还用于确定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时,具体用于:
响应于列表输入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的候选AP信道列表;或者,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电启动时,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得到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对应的候选AP信道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块402,还用于:
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强制漫游切换门限,且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除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外的其他射频模块均处于漫游状态或通信链路均处于异常状态,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
其中,所述强制漫游门限低于所述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低于所述漫游切换门限。
此外,参阅图5,还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仅针对主要的部件进行说明,而其它部件,如存储器、控制器、控制电路等,此处将不进行赘述。
如图5所示,应用环境中可以包括:AC设备500、多个AP设备(例如,AP1设备511、AP2设备512以及更多)终端设备520以及对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控制的处理器530。其中,终端设备520包括:第一射频模块521、第二射频模块522以及更多的射频模块,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以第一射频模块521进行说明,将除第一射频模块外的其他射频模块统称为第二射频模块,并且,第一射频模块为终端设备520包括的多个射频模块中的任一射频模块,此处不限定。其中每个射频模块与目标接入AP设备进行关联,建立通信链路,从而实现数据通信传输。
其中,处理器330可以包括检测模块531以及控制模块532。检测模块531,用于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访问接入点AP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的任一射频模块;控制模块532,用于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此外,处理器330还用于控制第一射频模块执行以上记载的任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通信方法中的步骤。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203或者如图3所示的步骤301-310。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3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13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130以通用电子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3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3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132和处理器131)的总线133。
总线13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13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3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323。
存储器13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324的程序/实用工具1325,这样的程序模块13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电子设备13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电子设备13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3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35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3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3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36通过总线133与用于电子设备13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3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步骤,例如,计算机设备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203或者如图3所示的步骤301-310。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终端设备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数据处理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终端设备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终端设备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终端设备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终端设备。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终端设备的制造品,该指令终端设备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模块,各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通信链路,且各通信链路均开启数据通信服务,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访问接入点AP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的任一射频模块;
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存在至少一个第二射频模块未处于漫游状态且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的通信链路处于正常通信状态;
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背景扫描之后,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同时或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之后且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之前的任一时刻,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漫游状态;
当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漫游切换之后,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非漫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包括:
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具有预先配置的候选AP信道列表,则对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中包含的各信道进行AP信号的扫描;
根据扫描到的所述各信道的AP信号的信号强度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若更新后的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为空或仅包含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信号所在的信道,则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服务集标识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
根据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的扫描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包括:
响应于列表输入操作,获得所述第一射频模块的候选AP信道列表;或者,
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电启动时,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得到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对应的候选AP信道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强制漫游切换门限,且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除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外的其他射频模块均处于漫游状态或通信链路均处于异常状态,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
其中,所述强制漫游门限低于所述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低于所述漫游切换门限。
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中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模块,各射频模块具有对应的通信链路,且各通信链路均开启数据通信服务,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模块中的任一射频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背景扫描启动门限,且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存在至少一个第二射频模块未处于漫游状态且所述第二射频模块的通信链路处于正常通信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背景扫描之后,若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的信号强度低于预先配置的漫游切换门限,则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同时或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之后且在所述第一射频模块进行漫游切换之前的任一时刻,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漫游状态;
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完成漫游切换之后,设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为非漫游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启动背景扫描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具有预先配置的候选AP信道列表,则对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中包含的各信道进行AP信号的扫描;
根据扫描到的所述各信道的AP信号的信号强度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若更新后的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为空或仅包含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当前接入的AP信号所在的信道,则根据所述第一射频模块关联的SSID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
根据扫描所述SSID所处的全部信道的扫描结果更新所述候选AP信道列表。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14308.3A 2020-06-08 2020-06-08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98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4308.3A CN111698742B (zh) 2020-06-08 2020-06-08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14308.3A CN111698742B (zh) 2020-06-08 2020-06-08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742A true CN111698742A (zh) 2020-09-22
CN111698742B CN111698742B (zh) 2023-03-21

Family

ID=72479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14308.3A Active CN111698742B (zh) 2020-06-08 2020-06-08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9874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574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5243335A (zh) * 2022-08-01 2022-10-2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07732A1 (zh) * 2022-04-30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漫游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5243335B (zh) * 2022-08-01 2024-06-07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924A (zh) * 2009-04-27 2009-09-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US20090232026A1 (en) * 2007-05-21 2009-09-17 Arrowspan, Inc. Multi-radio wireless mesh network solutions
CN101610553A (zh) * 2008-06-17 2009-12-23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多无线模块快速切换方法
CN101765170A (zh) * 2008-12-25 2010-06-30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射频模块wlan终端快速漫游的切换方法
CN101810033A (zh) * 2007-09-28 2010-08-18 符号技术有限公司 在基于mimo的系统中增强漫游和连接性的方法和系统
US8089939B1 (en) * 2007-05-18 2012-01-0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redictive roaming by a wireless LAN client station
CN102368860A (zh) * 2011-08-23 2012-03-07 李秀川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917424A (zh) * 2012-10-25 2013-02-0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WiFi通信中AP切换的方法
CN103533604A (zh) * 2012-07-03 2014-01-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保真网络中扫描接入点、信道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071840A (zh) * 2017-06-20 2017-08-18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漫游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708163A (zh) * 2017-09-18 2018-02-16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链路切换方法、移动终端、网络模组及存储介质
CN109362110A (zh) * 2018-12-17 2019-02-19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切换方法、设备、网络及存储介质
CN110234152A (zh) * 2019-06-03 2019-09-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扫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07605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和家电设备
CN111741500A (zh) * 2020-08-03 2020-10-02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场景下的漫游方法、多链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9939B1 (en) * 2007-05-18 2012-01-0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redictive roaming by a wireless LAN client station
US20090232026A1 (en) * 2007-05-21 2009-09-17 Arrowspan, Inc. Multi-radio wireless mesh network solutions
CN101810033A (zh) * 2007-09-28 2010-08-18 符号技术有限公司 在基于mimo的系统中增强漫游和连接性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10553A (zh) * 2008-06-17 2009-12-23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多无线模块快速切换方法
CN101765170A (zh) * 2008-12-25 2010-06-30 上海寰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射频模块wlan终端快速漫游的切换方法
CN101521924A (zh) * 2009-04-27 2009-09-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2368860A (zh) * 2011-08-23 2012-03-07 李秀川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533604A (zh) * 2012-07-03 2014-01-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保真网络中扫描接入点、信道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917424A (zh) * 2012-10-25 2013-02-0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WiFi通信中AP切换的方法
CN107071840A (zh) * 2017-06-20 2017-08-18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漫游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708163A (zh) * 2017-09-18 2018-02-16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链路切换方法、移动终端、网络模组及存储介质
CN111107605A (zh) * 2018-10-26 2020-05-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和家电设备
CN109362110A (zh) * 2018-12-17 2019-02-19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漫游切换方法、设备、网络及存储介质
CN110234152A (zh) * 2019-06-03 2019-09-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扫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41500A (zh) * 2020-08-03 2020-10-02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场景下的漫游方法、多链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威仪等: "无线移动环境下双链路通信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应用》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574A (zh) * 2021-06-30 2021-10-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207732A1 (zh) * 2022-04-30 2023-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漫游方法、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5243335A (zh) * 2022-08-01 2022-10-25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43335B (zh) * 2022-08-01 2024-06-07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漫游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98742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159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nitoring apparatus selectable optim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437753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neighbor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US11330420B2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roam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6465202B (zh)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控制切换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US1060237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CN106954236B (zh) 一种控制无线终端无缝漫游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JP4196801B2 (ja) 無線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局
US200900281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ighborhood ap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JP2008295014A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におけるチャンネル選択マネジメント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10149850A1 (en)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US200602642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oam-less mobile unit
US20220376977A1 (en) Dynamic operating role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in a network
JP2003037860A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と基地局及び端末並びに自律的基地局選択方法
CN104797011A (zh) 双频移动WiFi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移动WiFi终端
CN111698742B (zh) 数据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114498A1 (zh) Ap间的切换方法、ap及ap协同工作控制器
JP2015534404A (ja) チャネル切換方法、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
JP5036751B2 (ja) 最適無線通信方式の選択方法
JP4836537B2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基地局装置の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
CN109922489B (zh) 一种ap聚合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05392180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20137706A (ko) 통신 시스템, 그의 펨토 기지국 및 그의 클러스터링 및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JPWO2018034201A1 (ja) 通信方法
US8548461B2 (en) Device roaming in hybrid Wi-Fi/wireline and multi-AP networks
CN111586676B (zh) 路由器之间无缝漫游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