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3238A -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3238A
CN115243238A CN202210762229.3A CN202210762229A CN115243238A CN 115243238 A CN115243238 A CN 115243238A CN 202210762229 A CN202210762229 A CN 202210762229A CN 115243238 A CN115243238 A CN 115243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data
binary data
interfa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22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新
余庆华
王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ku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ku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ku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eku Technology Shanghai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22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43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43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32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3772 priority patent/WO202400113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73Transcoding, i.e. converting between two coded representations avoiding cascaded coding-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4Interfacing with a device worn on the user's body to provide access to telephonic functionalities, e.g. accepting a call, reading or composing a message
    • H04M1/724097Worn on the he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voice messaging, e.g. dicta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该装置包括:主处理模块,配置成: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以及对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无线音频模块,与主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接口相连,配置成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传输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本申请实施例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成多个二进制数据组,并分别进行传输,有助于降低重传的数据量,从而降低传输音频数据所需的带宽。

Description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音频技术领域,并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迅速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应用蓝牙等无线方式来传播和分享音频。在无线传输时,由于种种干扰因素,如果音频播放设备收到的数据有错误时,需要进行重传。重传一般会严重占用带宽,重传次数过多时,无线带宽满足不要求,就会出现音频卡顿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面进行介绍。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包括:主处理模块,配置成: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以及对所述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所述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无线音频模块,与所述主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接口相连,配置成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传输所述第一编码包和所述第二编码包。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包括:主处理模块,配置成生成初始PCM数据;无线音频模块,与所述主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接口相连,配置成: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以及对所述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所述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以及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传输所述第一编码包和所述第二编码包。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有主处理模块和无线音频模块,且所述主处理模块和所述无线音频模块通过第一接口相连,所述方法包括: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对所述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所述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以及利用所述发射模块分别传输所述第一编码包和所述第二编码包。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处理器,用于加载并执行所述存储器的代码,以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成执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如第五方面所述的芯片。
本申请实施例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成多个二进制数据组,并分别进行传输,有助于降低重传数据量和音频数据传输所需的无线带宽,从而避免音频卡顿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蓝牙音频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蓝牙音频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音频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图3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音频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机、无线耳机等电子设备迅速普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电子设备可以指能够传输无线音频信号的任意类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无线耳机。下面结合手机和无线耳机的数据传输流程进行举例说明。
无线耳机是中间的线被电波代替,发射端的音频信号通过电波发送到接收端的耳机中。无线耳机和有线耳机相比,使用比较方便,不受有线的束缚和限制,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无线耳机,尤其是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的爆发式增长,消费者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无线耳机已非常常见,比如听音乐,打电话。
同时,消费者对音频的播放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很多消费者希望通过无线音频播放设备收听高质量音乐,或无损(lossless)音乐。
由于TWS耳机延时性能的提高,在游戏中也逐步取代了有线耳机。伴随着TWS耳机降噪功能的发展,在地铁、公交车或机场等这些嘈杂场景中,使用TWS降噪耳机比普通有线耳机有更好的听觉体验。因此,人们越来越多的应用蓝牙等无线方式来传播和分享音频。
图1是一种蓝牙音频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手机可以包括音频数字信号处理(audi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ADSP)模块110和蓝牙(blue tooth,BT)发射模块120。
ADSP模块110可以对音频的源数据进行编码或译码。编译码技术能有效减少数字存储占用的空间,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ADSP模块110侧还设有缓冲器,以便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缓存。
BT发射模块120可以包括BT收发器122,BT收发器122用于将音频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通过无线信道将模拟信号发射出去。此外,BT侧也可以设有缓冲器121,以便对需要接收的数据进行缓存。
音频信号的数据处理过程大致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一:音频处理模块110对音频的源数据进行编码,音频的源数据格式通常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音频信号的源数据多为16位、24位或32位数据。编码后的数据暂存到音频处理模块110侧的缓冲器中。
步骤二:通过数据总线将音频处理模块110侧缓冲区的数据传输到BT侧的缓冲区121中,BT收发器122将音频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无线传输给TWS耳机130。数据总线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集成电路内置音频总线(inter-IC sound,I2S)、低功耗芯片间串行媒体总线(serial low-power inter-chip media bus,SLIMbus)、Soundwire或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等。
步骤三:TWS耳机130接收模拟音频信号,经过相应的模数转换处理,从听筒播放出声音。
值得提出的是,I2S接口天然用于传输同步数据,如果音频源文件经过编码后,转变成了异步数据,占用空间会变少。在耳机端解码时有可能需要使用私有协议来解码,通常利用I2S接口传输音频编码前的数据。
图2是另一种蓝牙音频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手机可以包括音频ADSP模块210和BT发射模块220。
BT发射模块220可以包括控制器222和BT收发器223。控制器222可以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或译码。此外,BT侧也可以设有缓冲器221,以便对需要接收的数据进行缓存。
音频信号的数据处理过程大致如下:
音频处理模块210将音频的源数据暂存到音频处理模块210侧的缓冲器中。通过数据总线将音频处理模块210侧缓冲区的数据传输到BT侧的缓冲区221中,由BT控制器222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而后BT收发器223将音频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发射给TWS耳机230接收。
蓝牙是一种低成本大容量的短距离无线通信规范。蓝牙技术是全球开放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兼容性,通常使用2.4~2.485GHz的无线电波。
在上述无线传输时,由于种种因素,比如其它频段(如Wi-Fi 2.4GHz)、其它蓝牙设备的干扰,以及设备本身的射频性能的限制,如果蓝牙耳机侧收到的数据丢失或出错,那么现有处理方案通常需要重传。无线传输中每个数据包的长度可以有5ms或者7.5ms时长,如果重传会造成严重占用带宽的结果。如果干扰严重,重传次数过多时,蓝牙的无线带宽满足不了此种场景,或者不能实现即时通讯。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提及的蓝牙音频数据传输失败仅是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具有无线音频数据传输失败的任意类型的场景。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应对无线音频数据传输失败的方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300可以包括主处理模块310和无线音频模块320。
主处理模块310例如可以为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或者可以是ADSP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处理模块310可配置成对初始PCM音频数据进行编解码。通常主处理模块的处理性能较好,通过主处理模块310执行音频编解码工作,可降低无线音频模块320的工作负担。
无线音频模块320例如可以为WiFi模块、4G通信模块或蓝牙模块等。无线音频模块320可包括蓝牙控制器,蓝牙控制器可配置成执行音频包的传输。视情况而定,蓝牙控制器还可配置成执行音频编解码。在蓝牙控制器独立于主处理器模块的情况下,通过蓝牙控制器执行音频编解码或其中的部分工作/步骤,可降低主处理器模块的工作负担。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主处理模块可形成为第一芯片,无线音频模块可形成为独立的第二芯片。两块芯片共同设置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上,协作执行音频编解码工作。
主处理模块310通过第一接口和无线音频模块320之间传输音频数据。第一接口例如可以是总线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可以为支持数据异步传输的音频接口,例如为SLIMbus,Soundwire或SPI。
主处理模块310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并对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主处理模块310通过第一接口将编码后的PCM音频数据传输至无线音频模块32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处理模块310可以采用无损音频编码。例如,主处理模块310可以采用自由无损音频编码(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FLAC)。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处理模块310可以采用有损音频编码。例如,可以采用子带编码(sub-band coding,SBC)、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 audio coding,AAC)。
初始PCM音频数据为PCM解码后的音频数据。PCM解码后可以得到若干帧的PCM音频数据。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是一帧数据中若干PCM音频数据中的一个。一帧例如是10毫秒。
初始PCM音频数据的位数可以表示采样深度。例如N位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表示其采样深度为N。N可以有多种取值,例如32、24、16等。N越大,代表对声音强度的记录就越精细。
初始PCM音频数据的位数用N表示时,该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包括从低位到高位的N个数据。例如,N为24时,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是24个从最低位到最高位排列的二进制数据。
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基于内存对齐的原则,对N位数据进行转换。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基于位数转换为多个二进制数据组。该多个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第一编码包可以通过对第一二进制数据组进行音频编码生成,也就是说,第一编码包中的音频数据可以是第一二进制数据组中的数据。第二编码包可以通过对第二二进制数据组进行音频编码生成,也就是说,第二编码包中的音频数据可以是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中的数据。
对初始PCM音频数据进行转换可以是基于位数进行拆分,也可以是基于位数进行提取。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初始PCM音频数据拆分为多个二进制数据组。例如,初始PCM音频数据形成为N位二进制数据,可对其进行拆分,以N位数据中的高M位数据形成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又如,还可以以N位数据中的低L位数据形成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分别提取初始PCM音频数据中的特定位或其组合,以形成多个二进制数据组。例如,分别提取初始PCM音频数据(N位二进制数据)中的奇数位或偶数位,以分别形成第一二进制数据组或第二二进制数据组。
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于初始PCM音频数据的第一批多个二进制位。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于初始PCM音频数据的第二批一个或多个二进制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初始PCM音频数据中的连续分布的多个二进制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初始PCM音频数据中的离散分布的多个二进制位。例如,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初始PCM音频数据中的奇数位或偶数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初始PCM音频数据中的一个二进制位,或连续分布的多个二进制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初始PCM音频数据中的离散分布的多个二进制位。例如,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初始PCM音频数据中的偶数位或奇数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对应的位数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进制数据组的位数可以大于第二二进制数据组的位数。例如,针对32位初始PCM音频数据,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初始PCM音频数据的高24位,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初始PCM音频数据的低8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对应的位数可以小于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对应的位数。例如,针对64位初始PCM音频数据,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初始PCM音频数据的高24位,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初始PCM音频数据的低48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对应的位数可以相同。例如,针对32位初始PCM音频数据,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初始PCM音频数据的高16位,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初始PCM音频数据的低16位。又如,针对32位初始PCM音频数据,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初始PCM音频数据的高8位,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对应初始PCM音频数据的中8位或低8位。
下面分别以32位和24位的初始PCM音频数据为例,给出初始PCM音频数据的几个具体的拆分示例。在下面的示例中,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是从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高位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是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低位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也可以是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中位数据和低位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中位组和/或低位组,中位组由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中位数据组成,低位组由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低位数据组成。
对于32位的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有以下几种拆分类型:24位+8位、24位+4位+4位、16位+16位、16位+8位+8位、16位+8位+4位+4位、16位+4位+4位+4位、8位+8位+8位等。
对于24位的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有以下几种拆分类型:16位+8位、16位+4位+4位,8位+8位+8位,8位+8位+4位+4位等。对于16位+4位+4位类型,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是从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高16位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中位组和低位组,中位组由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中4位二进制数据组成,低位组由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低4位二进制数据组成。
接收端通常包括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在很多数字系统中(例如计算机),音频信号以数字方式存储和传输,而DAC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从而使得它们能够被外界识别。
DAC对PCM音频数据进行数模转换时,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与PCM音频数据的采样深度有关。采样深度,也可以表示为PCM音频数据的位数,采样深度越大,SNR越高。理论上,24位采样深度的SNR可以达到144dB,16位采样深度的SNR可以达到96dB,低8位采样深度的SNR是48dB,低4位采样深度的SNR是24dB。
但是,较好的DAC的SNR指标一般只能达到110dB,而从数字域角度看,20位采样深度的数字信号理论SNR为120dB。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24位以上的初始PCM音频数据,高20位的PCM音频数据的理论SNR比DAC能达到的实际SNR要高,可以达到DAC的SNR指标,低4位或以上数据经过DAC以后基本上都隐藏在噪声之中了。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二进制数据组的位数设置为接近、等于或大于20位,从而确保对音质影响大的第一编码包传输成功。
除了音频数据之外,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还可以包含附加信息。该附加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例如标识信息和/或校验信息。
标识信息可用于标识编码包在码流中的位置。也就是说,标识信息可以对编码包在码流中的时间先后进行标记。音频播放设备根据该标识信息进行组包后,可以保证码流的顺序正确。前文提到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可以包含相同的标识信息,音频播放设备可以根据标识信息找到初始PCM音频数据对应的编码包,并进行组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信息可以是时间序列码。时间序列码可以对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进行时间标记,以便音频播放设备按时间序列进行组包。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序列码可以是一个0到263-1的长整形的变量。当时间序列码的变量增加到263-1时,下一个值可以为0。发送端可以按每个编码包对应的时间序列值进行标识。例如将时间序列值100编入该时刻对应编码包的时间序列位,下一个编码包对应的时间序列值就是101。
校验信息可以对编码包内的音频数据进行校验,以便接收端确定编码包的完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检验信息可以是校验码。例如,可以从编码包第1位比特值开始对下一个值进行异或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即可作为校验码。
无线音频模块320通过第一接口接收主处理模块310传输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无线音频模块320侧可以设有缓冲器,以便对需要接收的数据进行缓存。无线音频模块320配置成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传输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以便音频数据被无线音频播放设备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可以为支持数据同步传输的音频接口。例如为I2S接口。主处理模块310通过第一接口将初始PCM音频数据传输至无线音频模块320。由无线音频模块320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并对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无线音频模块320通过无线信道将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发射出去,以便音频播放装置接收。
可选地,无线音频模块320为蓝牙发射模块。
可选地,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300为手机。
无线音频播放设备在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对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进行音频解码,得到PCM音频数据的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编码包的传输失败,发射模块320接收到重传指令,可以重传第一编码包。
对于24位的PCM音频数据,假定采样频率为192KHz,双通道传输,采用FLAC或其它格式压缩率约为70%。那么传输一次带宽为6.45Mbps,重传一次需要12.9Mbps带宽。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分成16位+4位+4位传输,重传一次16位+4位的编码包最多需要11.83Mbps带宽。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分成16位+8位传输,重传一次16位的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对应的第一编码包最多只需要9.68Mbps带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果接收到第一编码包且未接收到第二编码包,无线音频播放设备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式,如对第二二进制数据组进行补偿或忽略错误。如根据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组的补偿数据,生成目标PCM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24位初始PCM音频数据的分为两组发送,第一编码包对应的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是高16位二进制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的位数可以是低8位。如果接收到第一编码包且未接收到第二编码包,则对第二二进制数据组进行补偿处理,理论上重新组帧后的音频信号的SNR可以达到96dB。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24位初始PCM音频数据的分为三组,第一编码包对应的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是高16位二进制数据。第二编码包可以包括中位组和低位组,中位组可以为中间4位二进制数据,低位组为低4位二进制数据。如果接收到第一编码包,接收到中位组对应的第二编码包且未接收到低位组对应的第二编码包,可以对第二二进制数据组的低位组进行补偿处理,这样理论上重新组帧后的音频信号PCB的SNR可以达到120dB。如果接收到第一编码包且未接收到第二二进制数据组的中位组对应的第二编码包,可以对第二二进制数据组的中位组进行补偿处理,这样,理论上重新组帧后的音频信号PCB的SNR可以达到96dB。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初始PCM音频数据分成多个二进制数据组发送,减小了单个编码包对应的数据位数,可以以更小的粒度进行重传,从而可以降低重传数据量和传输时延。有助于接收方在丢包时采用灵活的处理方案,减少重传带来的带宽占用。
图4是图3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音频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的示意图。图4中的第一接口可以为支持数据异步传输的音频接口,例如为SLIMbus、Soundwire或SPI。在主处理模块中对初始PCM音频数据进行编解码处理,主处理模块可以为ADSP模块,无线音频模块420可以为BT模块。如图4所示,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可以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主处理模块410和无线音频模块420。
主处理模块410可以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并对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
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是从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高位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是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低位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也可以是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中位数据或低位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中位组或低位组,中位组由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中位数据组成,低位组由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低位数据组成。
例如,对于24位的初始PCM音频数据,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组类型:16位+8位、16位+4位+4位。对于16位+4位+4位类型,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可以是从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高16位数据;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可以包括中位组和低位组,中位组由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中4位二进制数据组成,低位组由初始PCM音频数据中拆分出的低4位数据组成。
无线音频模块420侧也可以设有缓冲器421,以便对需要接收的数据进行缓存。主处理模块410通过第一接口将分组编码处理后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无线音频模块420的BT发射模块422中。BT发射模块422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传输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以便音频数据被无线音频播放设备430接收。
图5是图3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音频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的示意图。图5中的第一接口可以支持数据同步传输的音频接口,例如为I2S接口。如图5所示,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可以包括ADSP模块510和无线音频模块520。
ADSP模块510为主处理模块,可以读取音源文件。ADSP模块510侧设有缓冲器,以便对需要传输的PCM音频数据进行缓存。
无线音频模块520为BT模块,可以包括编码模块522和发射模块523。BT侧也可以设有缓冲器521,以便对需要接收的PCM音频数据进行缓存。
ADSP模块510通过第一接口将初始PCM音频数据传输至无线音频模块520侧的缓冲器521中。无线音频模块520中的编码模块522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并对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
BT发射模块523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传输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以便音频数据被无线音频播放设备530接收。
上文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下面结合图6,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应理解,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与装置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装置实施例。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6的方法可应用于前文图3-图5任一实施例提及的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该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内部设置有主处理模块和无线音频模块,且主处理模块和无线音频模块通过第一接口传输音频数据。
图6的方法包括步骤S610至步骤S630,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S610中,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
在步骤S620中,对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
在步骤S630中,利用无线音频模块分别传输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以便被无线音频播放设备接收。
可选地,如果第一接口为仅支持数据同步传输的音频接口,则编码模块和发射模块均集成在无线音频模块中。例如,第一接口为I2S接口。
可选地,如果第一接口为支持数据异步传输的音频接口,则编码模块集成在主处理模块中,且发射模块集成在无线音频模块中。例如,第一接口可以为SLIMbus、Soundwire或SPI等接口。
可选地,发射模块为蓝牙发射模块。
可选地,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为手机。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710和处理器720。
存储器710用于存储代码。
处理器720用于加载并执行存储器710的代码,以实现如前文描述的任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芯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10,处理器810配置成执行如前文描述的任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例如,处理器800配置成: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以及对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如前文描述的芯片800。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当称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或“相连”时,其意味着该部分不仅可以“直接连接”,而且也可以“电连接”,同时另一个元件介入其中。另外,术语“连接”也意指该部分“物理地连接”以及“无线地连接”。另外,当称某一部分“包含”某一元件时,除非另行加以陈述,否则,其意味着该某一部分可以包括另一元件,而不是排除所述另一个元件。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处理模块,配置成:
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以及
对所述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所述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
无线音频模块,与所述主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接口相连,配置成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传输所述第一编码包和所述第二编码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支持数据异步传输的音频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SLIMbus,Soundwire或SPI。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处理模块为设置于所述装置上的第一芯片,所述无线音频模块为设置于所述装置上的第二芯片。
5.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处理模块,配置成生成初始PCM数据;
无线音频模块,与所述主处理模块通过第一接口相连,配置成:
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以及
对所述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所述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以及
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传输所述第一编码包和所述第二编码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支持数据同步传输的音频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I2S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处理模块为设置于所述装置上的第一芯片,所述无线音频模块为设置于所述装置上的第二芯片。
9.一种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有主处理模块和无线音频模块,且所述主处理模块和所述无线音频模块通过第一接口相连,
所述方法包括:
将初始PCM音频数据转换为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第二二进制数据组;
对所述第一二进制数据组和所述第二二进制数据组分别进行音频编码,得到对应的第一编码包和第二编码包;以及
利用所述无线音频模块分别传输所述第一编码包和所述第二编码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支持数据同步传输的音频接口,所述第一编码包和所述第二编码包由所述无线音频模块生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I2S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支持数据异步传输的音频接口,所述第一编码包和所述第二编码包由所述主处理模块生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SLIMbus,Soundwire或SPI。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代码;
处理器,用于加载并执行所述存储器的代码,以实现如权利要求9-13任一所述的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
1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成执行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芯片。
CN202210762229.3A 2022-06-30 2022-06-30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43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2229.3A CN115243238A (zh) 2022-06-30 2022-06-30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43772 WO2024001138A1 (zh) 2022-06-30 2022-12-30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2229.3A CN115243238A (zh) 2022-06-30 2022-06-30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3238A true CN115243238A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70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2229.3A Pending CN115243238A (zh) 2022-06-30 2022-06-30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43238A (zh)
WO (1) WO202400113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13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4478A1 (en) * 2006-11-09 2008-05-15 David Wu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hannel PCM Audio Grouping in Hardware
CN105681819B (zh) * 2014-11-18 2020-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5278294A (zh) * 2022-06-22 2022-11-01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音频播放设备
CN115243238A (zh) * 2022-06-30 2022-10-25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138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1138A1 (zh)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7185B2 (en) Wireless headset and method for robust voice data communication
US11395065B2 (en) Audio device, audio system, and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CN111787633B (zh) 一种蓝牙低功耗音频数据分组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196256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at selectively performs error correction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determination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of packets corresponding to same set of speech data, and associated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5018699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playing sound signals
CN101789853B (zh) 处理重传请求方法、终端和对重传请求进行管理的方法
CN117278775A (zh) 传输音频数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音频播放设备
EP4086899A1 (en) Audio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01138A1 (zh) 传输音频数据的装置、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5273869A (zh)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芯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143573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46519C (zh) 一种在通话过程中播放音乐的手机及其方法
CN101217602A (zh) 一种语音业务的处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CN214413006U (zh) 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CN115240692A (zh) 接收音频数据的方法、装置以及音频播放设备
US1077847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audio information
CN113660580A (zh) 耳机通信方法和系统、一种耳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CN220108215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18129913U (zh) 一种游戏控制器
CN1265612C (zh) 经无线接口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系统
CN114885239A (zh) 一种音频传输的方法、装置及WiFi耳机
JPH11261644A (ja) 送信方法及び送信装置
JP7172903B2 (ja) 信号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信号伝送方法
US20230102871A1 (en) Bluetooth vo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stereo voice effect
CN101741407A (zh) 一种具有收音功能的手机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