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1234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41234A CN115241234A CN202210698933.7A CN202210698933A CN115241234A CN 115241234 A CN115241234 A CN 115241234A CN 202210698933 A CN202210698933 A CN 202210698933A CN 115241234 A CN115241234 A CN 1152412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iquid crystal
- chiral liquid
- driving substrate
- pix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位于驱动基板上,与驱动基板电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显示区域和透明区域;封装层,覆盖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手性液晶层,位于封装层背离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手性液晶层至少包括第一手性液晶部,第一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蓝色圆偏振光的条件;圆偏光层,位于手性液晶层背离封装层的一侧;圆偏光层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与手性液晶层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重叠。通过圆偏光层和手性液晶层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蓝色光线出射,从而改善视效泛黄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透明显示由于具有兼具显示与透明两种功能,可以将现实物品与虚拟信息集成一体,一直备受行业关注。
目前用于透明显示的显示面板主要为透明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和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由于不需要背光、显示色域广、整机薄,可弯曲等特性尤其应用于透明显示领域。
然而,对于OLED显示面板来说,由于发光器件中采用的有机层材料都明显发黄,导致透明OLED显示面板存在视效泛黄的不良观感。尤其是对于柔性的透明显示面板来说,由于将基板更换为柔性材料,导致泛黄问题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透明显示视效泛黄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驱动基板;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上,与所述驱动基板电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显示区域和透明区域;
封装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
手性液晶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所述手性液晶层至少包括第一手性液晶部,所述第一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蓝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圆偏光层,位于所述手性液晶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所述圆偏光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手性液晶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重叠。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性液晶层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圆偏光层转化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偏光层包括:
相位延迟层,位于所述手性液晶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所述相位延迟层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2的相位延迟;
线偏光层,位于所述相位延迟层背离所述手性液晶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光轴与所述线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夹角为45°。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偏光层包括:
第一相位延迟层,位于所述手性液晶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2的相位延迟;
第二相位延迟层,位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背离所述手性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的相位延迟;
线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背离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的光轴与所述线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夹角为75°,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的光轴与所述线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夹角为15°。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偏光层中的相位延迟层和线偏光层均采用聚合性液晶;其中,所述线偏光层采用的聚合性液晶中混合有二色性染料。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性液晶层整层设置;所述手性液晶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性液晶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显示区域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手性液晶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与各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透明区域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显示区域设置有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所述手性液晶层还包括第二手性液晶部,所述手性液晶层除设置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以外的区域均设置所述第一手性液晶部;
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红色子像素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或者,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绿色子像素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绿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显示区域设置有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所述手性液晶层还包括第二手性液晶部和第三手性液晶部,所述手性液晶层除设置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和所述第三手性液晶部以外的区域均设置所述第一手性液晶部;
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红色子像素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所述第三手性液晶部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绿色子像素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三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绿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性液晶层的平均折射率为1.2~1.8;所述手性液晶层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差值为0~0.2;所述手性液晶层的螺距为0~3μm。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透明区域的面积比为1:1~1:5。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手性液晶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或者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圆偏光层背离所述手性液晶层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位于驱动基板上,与驱动基板电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显示区域和透明区域;封装层,覆盖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驱动基板的一侧;手性液晶层,位于封装层背离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手性液晶层至少包括第一手性液晶部,第一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蓝色圆偏振光的条件;圆偏光层,位于手性液晶层背离封装层的一侧;圆偏光层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与手性液晶层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重叠。通过圆偏光层和手性液晶层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蓝色光线出射,从而改善透明显示视效泛黄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色环境光的转化过程;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绿色环境光或红色环境光的转化过程;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色出射光的转化过程;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绿色出射光或红色出射光的转化过程;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
透明显示由于具有兼具显示与透明两种功能,可以将现实物品与虚拟信息集成一体,一直备受行业关注。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中采用OLED器件作为发光器件,由于OLED器件采用的有机材料都明显发黄,导致透明OLED显示面板存在视效泛黄的不良观感。
当应用于柔性显示时,需要将OLED面板中的基板替换为柔性PI材料,然而目前使用的PI材料的黄化指数仍然大于10,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改善视效泛黄的问题。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展示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图2将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在同一方向上排列展示,然而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可以如图1所示排列成多排,在具体实施时,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排列规则可以变化,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1、像素界定层2、OLED器件层3、封装层4、手性液晶层5和圆偏光层6。
驱动基板1通常位于显示面板的底部,用于提供驱动信号。如图2所示,驱动基板1包括:衬底基板11、驱动线路层12和平坦层13。
衬底基板11具有支撑和承载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采用玻璃基板,当应用于柔性显示装置时,衬底基板11也可以采用柔性材料,例如PI等,在此不做限定。
驱动线路层12位于衬底基板11之上,驱动线路层12包括多个像素电路,一个像素电路连接一个发光器件,用于控制发光器件发光。驱动线路层12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简称TFT)、电容、电阻等元件,通常采用薄膜工艺进行制作。
平坦层13位于驱动线路层12背离衬底基板11的一侧,平坦层13覆盖在驱动线路层12的表面起到绝缘保护线路,以及平坦表面的作用。平坦层13可以采用氧化硅、氮化硅等无机材料,也可以采用有机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2所示,平坦层13包括多个过孔,一个过孔与一个OLED器件对应,OLED器件通过对应的过孔与驱动线路层12电连接。
像素界定层2位于驱动基板的平坦层13之上,像素界定层2用于限定子像素的位置,即限定OLED器件的区域。像素界定层2包括多个开口,一个开口内对应设置一个OLED器件。
像素界定层2通常具有较大的厚度,通过刻蚀工艺形成多个开口,从而进一步在开口内形成OLED器件的功能膜层以及发光层。
OLED器件层3位于驱动基板的平坦层13上,OLED器件层3包括多个OLED器件,一个OLED器件对应一个平坦层的过孔,OLED器件的阳极通过对应的过孔与驱动基板的驱动线路层12电连接。
如图2所示,OLED器件包括红色OLED器件pr、绿色OLED器件pg和蓝色OLED器件pb。其中,红色OLED器件pr作为红色子像素、绿色OLED器件pg作为绿色子像素、蓝色OLED器件pb作为蓝色子像素,相邻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构成显示单元。
如图1所示,OLED器件层3包括多个像素单元p,像素单元p包括显示区域A和透明区域T;其中,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位于显示区域A内,透明区域T不设置OLED器件,用于增大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从而可以透过环境光,实现透明显示。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OLED器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3所示,OLED器件层3包括:阳极层31、空穴注入层32、空穴传输层33、发光层34、电子传输层35、电子注入层36和阴极层37。
阳极层31位于平坦层13上,阳极层31包括多个相互分立的阳极,一个阳极与一个平坦层的过孔对应,阳极通过对应的过孔与驱动线路层12电连接。阳极层31采用氧化铟锡(ITO)等材料进行制作。具体地,可以在平坦层13的表面形成整层的透明导电材料层,再采用刻蚀工艺形成阳极的图形。
像素界定层2的开口与阳极一一对应,像素界定层2覆盖阳极的边缘,且每个开口暴露出对应的阳极。
空穴注入层32位于阳极背离平坦层13的一侧。空穴注入层32用于为OLED器件提供空穴,增加器件的稳定性。空穴注入层32可以采用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聚乙烯苯胺(Polyaniline)等聚合物材料,或采用三氧化钼(MoO3)、三氧化钨(WO3)等金属氧化物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空穴传输层33位于空穴注入层32背离阳极的一侧。空穴传输层33可以提高OLED器件的空穴传输能力,有利于载流子向发光层传输。同时空穴传输层33还具有阻隔电子的作用,可以平衡截流子的传输,有利于提升器件效率。空穴传输层33可以采用三级芳香胺N,N'-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NPB)、4,4'-二(9-咔唑)联苯(CBP),或异吲哚类材料等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发光层34位于空穴传输层33背离空穴注入层32的一侧。在OLED器件中发光层34采用有机发光材料。OLED显示面板需要出射三基色光的三种OLED器件,因此不同OLED器件中采用的发光层的材料也不相同。
电子传输层35位于发光层34背离空穴传输层33的一侧。电子传输层35用于传输电子,有利于载流子向发光层传输,提升器件效率。电子传输层35可以采用8-羟基喹啉铝(Alq3)、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PBD)、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等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电子注入层36位于电子传输层35背离发光层34的一侧。电子注入层36用于为OLED器件提供电子,增加器件的稳定性。电子注入层36可以采用氟化锂(LiF)、氟化钠(NaF)、氟化铯(CsF)、钙(Ca)、钡(Ba)等材料进行制作,在此不做限定。
阴极层37位于电子注入层36背离电子传输层35的一侧。阴极层37可以采用金属银(Ag)等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为了实现较高的透过率,一般都会单独设置透明区域T,以图1为例,在一个像素单元p中,显示区域A与透明区域T的面积之比为1:3。图1仅用于示意性说时,在具体实施时显示区域A与透明区域T的面积之比可以为1:1~1:5,视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此外,为了提高透过率,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不设置整面的阴极层,而是采用图案化的阴极层37。具体来说,在每个显示区域A设置一个块状的阴极,再将位于同一行/列的块状阴极桥接起来。
如图2所示,封装层4覆盖OLED器件层背离驱动基板1的一侧。OLED器件需要阻隔水氧以延长使用寿命,封装层4覆盖于所有的OLED器件和膜层之上,可以增加水氧进入发光器件的路径,从而起到阻隔水氧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封装层4可以采用薄膜封装(Thin-Film Encapsulation,简称TFE),TFE通常包括多层交替堆叠的无机层和有机层,其中最靠近OLED器件的一层以及最外层侧的一层采用无机层,用于阻隔水氧;在相邻的无机层之间设置有机层用于降低应力。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手性液晶层5和圆偏光层6。
手性液晶层5位于封装层4背离OLED器件层3的一侧。手性液晶层5可以采用胆甾相液晶,具有螺旋形结构,可以选择性的反射固定波长段和固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一方面,只有入射光的波长与中心反射波长相同时,该入射光线才将会被手性液晶层反射,而其它波段的光都将通过。另一方面,由于手性液晶分子的螺旋具有方向性,只有旋转方向与螺旋方向一致的圆偏振光才会被手性液晶层反射,旋转方向与螺旋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通过。
其中,手性液晶层5的反射光的峰值波长满足以下公式:
λmax=navg×P;
其中navg为手性液晶层5的平均折射率,P为螺旋结构的螺距。反射光的谱宽△λ=△n×P,其中△n为手性液晶层5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率的差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性液晶层5的平均折射率为1.2~1.8;手性液晶层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差值为0~0.2;手性液晶层的螺距为0~3μm。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改变手性液晶层5的平均折射率和/或螺距来调整手性液晶层反射光的中心波长。
在制作手性液晶层5时,可以先涂覆配向层,对配向层进行预固化、主固化等操作,再对配向层进行配向、后烘干,而后涂覆液晶材料,例如可以涂覆胆甾相液晶,最后低温烘干溶剂,紫外光照射固化形成手性液晶层5。手性液晶层5的厚度为1μm~3μm,在此不做限定。
圆偏光层6位于手性液晶层5背离封装层4的一侧,圆偏光层6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与手性液晶层5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重叠。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圆偏光层6与手性液晶层5具有相同的形状,圆偏光层6覆盖于手性液晶层5的表面。
圆偏光层6用于将入射的自然光转化为圆偏振光,在具体实施时,由显示面板外部向显示面板内部入射的环境光通常为自然光,在经过圆偏光层6之后可以转化为固定旋转方向的圆偏振光。
具体来说,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偏光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偏光层6包括:相位延迟层61和线偏光层62。
相位延迟层61位于手性液晶层5背离封装层的一侧,线偏光层62位于相位延迟层61背离手性液晶层5的一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位延迟层61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2的相位延迟,相位延迟层61的作用相当于四分之一波片;线偏光层62具有吸收轴和透过轴,只有偏振方向平行于透过轴的偏振光可以透过,偏振方向平行于吸收轴的偏振光被线偏光层62吸收。将相位延迟层61的光轴与线偏光层62的吸收轴的夹角设置为45°,可以将入射的环境光转化为圆偏振光。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圆偏光层6包括:第一相位延迟层61a、第二相位延迟层61b和线偏光层62。
第一相位延迟层61a位于手性液晶5层背离封装层的一侧,第二相位延迟层61b位于第一相位延迟层61a背离手性液晶层5的一侧,线偏光层62位于第二相位延迟层61b背离第一相位延迟层61a的一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相位延迟层61a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2的相位延迟,第一相位延迟层61a的作用相当于四分之一波片;第二相位延迟层61b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的相位延迟,第二相位延迟层61b的作用相当于二分之一波片。将四分之一波片和二分之一波片叠层设计可以看作理想的四分之一波片。线偏光层62具有吸收轴和透过轴,只有偏振方向平行于透过轴的偏振光可以透过,偏振方向平行于吸收轴的偏振光被线偏光层62吸收。将第一相位延迟层61a的光轴与线偏光层62的吸收轴的夹角设置为75°,将第二相位延迟层61b的光轴与线偏光层62的吸收轴的夹角设置为15°,可以将入射的环境光转化为圆偏振光。
圆偏光层6中的相位延迟层(61、61a和61b)和线偏光层62均可以采用聚合性液晶进行制作,其中线偏光层62采用的聚合性液晶中混合有二色性染料。上述聚合性液晶均为单光轴液晶,且其光轴与膜层所在平面平行。
具体地,在制作相位延迟层(61、61a和61b)时,可以先涂覆聚酰亚胺配向层,对配向层进行固化,再紫外照射配向层进行配向、低温烘干,而后涂覆聚合性液晶,最后低温烘干溶剂,紫外光照射固化形成相位延迟层。
在制作线偏光层62时,先涂覆聚酰亚胺配向层,对配向层进行固化,再紫外照射配向层进行配向、低温烘干,而后涂覆二色性染料与聚合性液晶的混合物,最后低温烘干溶剂,紫外光照射固化形成线偏光层62。
采用聚合物液晶制作相位延迟层和线偏光层,可以在形成相应的膜层后进行构图,以使圆偏光层6与手性液晶层5具有相同的图形。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通常包括多条信号,包括栅线g和数据线d,另外OLED器件的其中一个电极为反射电极,当环境光入射到显示面板中时上述金属线、反光元件等会对环境光进行反射,从而影响显示效果。而显示面板出于对透明区域透过率和显示区域出光效率两方面的考虑,一般无法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整面贴附圆偏光层。这是因为整面的圆偏光层会导致透明区域的透过率降低超过50%以上,影响显示面板后方景物及物体清晰度;另外,为了保证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度,需要压缩显示区域的面积也即开口率,导致OLED器件的驱动电流较大。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再贴附整面圆偏光层,会导致显示区域的出光效率损失50%以上,进一步增大器件损耗,导致寿命极低。因此,目前的透明显示面板不会贴附整面的圆偏光层,但金属线及反光元件又会光造成环境光反射,反射率一般在20%~30%左右,尤其是在环境光较强的情况下,将会明显影响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圆偏光层6转化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需要与手性液晶层5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相反,通过圆偏光层6和手性液晶层5的相互配合可以增加手性液晶层反射波长的光线出射,而圆偏光片又可以起到抑制环境光反射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性液晶层5至少包括第一手性液晶部51,第一手性液晶部51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蓝色圆偏振光的条件。例如,第一手性液晶部51可以反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那么圆偏光层6可以将入射的环境光或线偏振光转化为右旋圆偏振光。
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一手性液晶层51反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圆偏光层6可以将入射的环境光或线偏振光转化为右旋圆偏振光为例对手性液晶层5和圆偏光层6对偏振光的转化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色环境光的转化过程;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绿色环境光或红色环境光的转化过程。其中,圆偏光层可以包括相位延迟层和线偏光层;或者,圆偏光层可以包括第一相位延迟层、第二相位延迟层和线偏光层。由于第一相位延迟层和第二相位延迟层可以看作理想的四分之一波片,与圆偏光片仅包括一个相位延迟层,该相位延迟层被看作四分之一波片的作用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圆偏光层包括相位延迟层61和线偏光层62为例对圆偏光层和手性液晶层对光线的转化原理进行说明。
向显示面板入射的环境光可以分为红色环境光、绿色环境光和蓝色环境光;其中,第一手性液晶部51反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直接透过右旋蓝色圆偏振光以及任意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绿色圆偏振光。
如图6所示,环境光为自然光,当蓝色环境光入射圆偏光层中线偏光层62时,可以将蓝色环境光分解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的蓝色线偏振光和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吸收轴的蓝色线偏振光,其中,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和吸收轴垂直。只有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的蓝色线偏振光可以通过,通过的蓝色线偏振光再经过相位延迟层61被转化为右旋蓝色圆偏振光。第一手性液晶部51仅反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因此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入射第一手性液晶部51之后直接透过,再经过OLED器件层3中的元件反射后转化为左旋蓝色圆偏振光再次向第一手性液晶部51入射,第一手性液晶部51对入射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进行反射,再次向OLED器件层3入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再一次经过OLED器件层3的反射后转化为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向第一手性液晶部51入射时直接透过。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在经过相位延迟层61之后转化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的线偏振光,从而可以透过线偏光层62向外出射。
对于环境光中的红色光和绿色光来说,如图7所示,环境光为自然光,当红(绿)色环境光入射圆偏光层中线偏光层62时,可以将红(绿)色环境光分解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的红(绿)色线偏振光和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吸收轴的红(绿)色线偏振光,其中,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和吸收轴垂直。只有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的红(绿)色线偏振光可以通过,通过的红(绿)色线偏振光再经过相位延迟层61被转化为右旋红(绿)色圆偏振光。第一手性液晶部51仅反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因此红(绿)色圆偏振光入射第一手性液晶部51之后直接透过,再经过OLED器件层3中的元件反射后转化为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再次向第一手性液晶部51入射,第一手性液晶部51直接透过入射的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在经过相位延迟层61后转化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吸收轴的线偏振光,从而被线偏光层62吸收而无法向外出射。
由此,在手性液晶层包括第一手性液晶部51时,可以反射环境光中的蓝色光,以增加蓝色光的出射,改善透明显示泛黄的问题。而环境光中的红色光和绿色光最终可以被圆偏光层6吸收,从而起到一定程度地搞环境光反射的作用。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蓝色出射光的转化过程;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绿色出射光或红色出射光的转化过程。其中,圆偏光层可以包括相位延迟层和线偏光层;或者,圆偏光层可以包括第一相位延迟层、第二相位延迟层和线偏光层。由于第一相位延迟层和第二相位延迟层可以看作理想的四分之一波片,与圆偏光片仅包括一个相位延迟层,该相位延迟层被看作四分之一波片的作用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圆偏光层包括相位延迟层61和线偏光层62为例对圆偏光层和手性液晶层对光线的转化原理进行说明。
显示面板包括用于出射红色光的红色子像素、用于出射绿色光的绿色子像素和用于出射蓝色光的蓝色子像素。其中,第一手性液晶部51反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直接透过右旋蓝色圆偏振光以及任意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绿色圆偏振光。
如图8所示,蓝色子像素的出射光为自然光,可以将蓝色子像素出射的蓝色光分解为等量的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和左旋蓝色圆偏振光。为了便于对比,图8将右旋蓝色圆偏振光的转化过程和左旋蓝色圆偏振光的转化过程展示于同一图中,左侧光路示出了右旋蓝色圆偏振光的转化过程,右侧光路示出了左旋蓝色圆偏振光的转化过程。
如图8所示,蓝色子像素出射的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入射到第一手性液晶部51时,由于第一手性液晶部51对入射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进行反射,因此将入射的右旋蓝色圆偏振光直接透过。透过的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在经过相位延迟层61之后转化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的线偏振光,从而可以透过线偏光层62向外出射。
蓝色子像素出射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入射到第一手性液晶部51时,由于第一手性液晶部51对左旋蓝色圆偏振光的反射作用,因此将入射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反射,反射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在经过OLED器件层3中的元件反射后转化为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再次向第一手性液晶部51入射,第一手性液晶部51将入射的右旋蓝色圆偏振光直接透过。透过的右旋蓝色圆偏振光在经过相位延迟层61之后转化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的线偏振光,从而可以透过线偏光层62向外出射。
由此可见,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手性液晶层后,在第一手性液晶部51和圆偏光层6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蓝色子像素的出射光均可以出射。
如图9所示,红(绿)色子像素的出射光为自然光,可以将红(绿)色子像素出射的红(绿)色光分解为等量的右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和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为了便于对比,图9将右旋红(绿)色圆偏振光的转化过程和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的转化过程展示于同一图中,左侧光路示出了右旋红(绿)色圆偏振光的转化过程,右侧光路示出了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的转化过程。
如图9所示,红(绿)色子像素出射的右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入射到第一手性液晶部51时,由于第一手性液晶部51对入射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进行反射,因此将入射的右旋红(绿)色圆偏振光直接透过。透过的右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在经过相位延迟层61之后转化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透过轴的线偏振光,从而可以透过线偏光层62向外出射。
红(绿)色子像素出射的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入射到第一手性液晶部51时,由于第一手性液晶部51对入射的左旋蓝色圆偏振光进行反射,因此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入射第一手性液晶部51之后直接透过。左旋红(绿)色圆偏振光在经过相位延迟层61后转化为偏振方向平行于线偏光层62的吸收轴的线偏振光,从而被线偏光层62吸收而无法向外出射。
由此可见,第一手性液晶部51对显示面板出射的红色光和绿色光无偏振转化的作用,红色光和绿色光只有一半的光线可以向外出射。
因此,通过在手性液晶层中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可以增加显示面板蓝色光的出射,从而改善透明显示泛黄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将手性液晶层5和圆偏光层6整层设置,手性液晶层5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像素单元p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整面设置手性液晶层5和圆偏光层6可以直接在封装层上制作,不需要对手性液晶层5和圆偏光层6进行构图,成本较低。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1为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展示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图11将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在同一方向上排列展示,然而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可以如图10所示排列成多排,在具体实施时,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排列规则可以变化,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手性液晶层5和圆偏光层6也可以只设置在显示区域A所在的位置,手性液晶层5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像素单元p中显示区域A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手性液晶层5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与各像素单元p中透明区域T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互不交叠,由此提升透明区域T的透过率,以更好地展示后方景物,提升物体清晰度。
如上所述,当手性液晶层5中仅设置用于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蓝色圆偏振光的第一手性液晶部51时,可以增加蓝色光的出射,从而改善透明显示泛黄的问题,与此同时,圆偏光层还可以对入射除蓝色以外的环境光起到抑制反射的作用,优化显示效果。
第一手性液晶部51的反射波段可以为450±30nm,通过设置在第一手性液晶部51可以提高蓝色光的出光效率,有利于降低蓝色OLED器件的功耗以提升寿命。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四。图12与图13所示显示面板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2中手性液晶层整层设置,同时覆盖各像素单元的显示区域A和透明区域T。图13中手性液晶层整层仅覆盖各像素单元的显示区域A。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手性液晶层5可以分为两部分,手性液晶层5包括第一手性液晶部51和第二手性液晶部52,手性液晶层5除设置第二手性液晶部52以外的区域均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
其中,第二手性液晶部52可以覆盖于各红色子像素(pr)或绿色子像素(pg)所在位置。图12和图13仅以第二手性液晶部52覆盖各红色子像素(pr)为例,第二手性液晶部52覆盖各绿色子像素的情况未示出。
当第二手性液晶部52覆盖各红色子像素时,第二手性液晶部52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红色子像素(pr)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此时,第二手性液晶部52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当第二手性液晶部52覆盖各绿色子像素时,第二手性液晶部52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绿色子像素(pg)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此时,第二手性液晶部52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绿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手性液晶层5中除设置第二手性液晶部52的区域以外,其它区域均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手性液晶部51和第二手性液晶部52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由于圆偏光层6所转化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需要与手性液晶层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相反,而圆偏光层6所转化的圆偏振光通常仅为相同的旋转方向,因此当手性液晶层中设置两种以上手性液晶部时,各种手性液晶部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相同。
第二手性液晶部52的尺寸可以略大于其覆盖的子像素的尺寸,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手性液晶部52边缘可以比其覆盖的子像素的边缘外扩0~10μm。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OLED器件作为子像素,因此第二手性液晶层52的边缘可以比其覆盖的OELD器件的阳极的边缘外扩0~10μm。
当第二手性液晶部52用于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时,反射波段可以为620±30nm;当第二手性液晶部52用于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绿色圆偏振光时,反射波段可以为530±30nm。
在手性液晶层5中同时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和第二手性液晶部52,可以提高蓝色光以及红(绿色)光的出光效率,有利于降低蓝色OLED器件以及红(绿)色OLED器件的功耗以提升寿命。手性液晶层5中除设置第二手性液晶部52的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均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第一手性液晶部51覆盖更大的范围,有利于增加蓝色光的出光率,从而改善透明显示泛黄的问题。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五,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六。图14与图15所示显示面板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14中手性液晶层整层设置,同时覆盖各像素单元的显示区域A和透明区域T。图15中手性液晶层整层仅覆盖各像素单元的显示区域A。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手性液晶层5可以分为三部分,手性液晶层5包括第一手性液晶部51、第二手性液晶部52和第三手性液晶部53,手性液晶层5除设置第二手性液晶部52和第三手性液晶部53以外的区域均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
其中,第二手性液晶部52可以覆盖于各红色子像素(pr)所在位置,第三手性液晶部53可以覆盖于各绿色子像素(pg)所在位置。
第二手性液晶部52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红色子像素(pr)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第二手性液晶部52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第三手性液晶部53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绿色子像素(pg)在驱动基板的正投影;第三手性液晶部53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绿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手性液晶层5中除设置第二手性液晶部52和第三手性液晶部53的区域以外,其它区域均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第一手性液晶部51、第二手性液晶部52和第三手性液晶部53所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可以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OLED器件作为子像素,因此第二手性液晶层52的边缘可以比其覆盖的红色OELD器件pr的阳极的边缘外扩0~10μm,第三手性液晶层53的边缘可以比其覆盖的绿色OELD器件pg的阳极的边缘外扩0~10μm。
第二手性液晶部52的反射波段可以为620±30nm,第三手性液晶层53的反射波段可以为530±30nm。
在手性液晶层5中同时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第二手性液晶部52和第三手性液晶部,可以提高蓝色光、红色光以及绿色光的出光效率,有利于降低蓝色OLED器件、红色OLED器件和绿色OLED器件的功耗以提升寿命。手性液晶层5中除设置第二手性液晶部52和第三手性液晶部53的区域以外的其它区域均设置第一手性液晶部51,第一手性液晶部51覆盖更大的范围,有利于增加蓝色光的出光率,从而改善透明显示泛黄的问题。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七,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八。
如图16和图17所示,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触控层7。触控层7的位置可以灵活设置,触控层7可以包括触控电极等结构,用于实现触控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触控层7可以位于手性液晶层5与封装层4之间。触控层7可以直接制作在封装层4的表面,或者也可以贴附在封装层4的表面,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触控层7可以位于圆偏光层6背离手性液晶层5的一侧。触控层7可以制作在圆偏光层6的表面,也可以采用外挂式触控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透明OLED显示屏、透明OLED显示器、透明OLED橱窗等显示装置。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显示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基板;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位于所述驱动基板上,与所述驱动基板电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显示区域和透明区域;
封装层,覆盖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背离所述驱动基板的一侧;
手性液晶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层的一侧;所述手性液晶层至少包括第一手性液晶部,所述第一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蓝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圆偏光层,位于所述手性液晶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所述圆偏光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手性液晶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液晶层反射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圆偏光层转化的圆偏振光的旋转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光层包括:
相位延迟层,位于所述手性液晶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所述相位延迟层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2的相位延迟;
线偏光层,位于所述相位延迟层背离所述手性液晶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相位延迟层的光轴与所述线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夹角为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光层包括:
第一相位延迟层,位于所述手性液晶层背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2的相位延迟;
第二相位延迟层,位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背离所述手性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用于对入射光线产生π的相位延迟;
线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背离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层的光轴与所述线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夹角为75°,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层的光轴与所述线偏光层的吸收轴的夹角为15°。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光层中的相位延迟层和线偏光层均采用聚合性液晶;其中,所述线偏光层采用的聚合性液晶中混合有二色性染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液晶层整层设置;所述手性液晶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液晶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显示区域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手性液晶层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与各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透明区域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互不交叠。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显示区域设置有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所述手性液晶层还包括第二手性液晶部,所述手性液晶层除设置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以外的区域均设置所述第一手性液晶部;
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红色子像素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或者,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绿色子像素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绿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在所述显示区域设置有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所述手性液晶层还包括第二手性液晶部和第三手性液晶部,所述手性液晶层除设置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和所述第三手性液晶部以外的区域均设置所述第一手性液晶部;
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红色子像素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红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所述第三手性液晶部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覆盖各所述绿色子像素在所述驱动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三手性液晶部的折射率和螺距满足反射设定旋转方向的绿色圆偏振光的条件。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液晶层的平均折射率为1.2~1.8;所述手性液晶层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折射差值为0~0.2;所述手性液晶层的螺距为0~3μm。
11.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中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透明区域的面积比为1:1~1:5。
12.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手性液晶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或者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圆偏光层背离所述手性液晶层的一侧。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98933.7A CN115241234A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98933.7A CN115241234A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41234A true CN115241234A (zh) | 2022-10-25 |
Family
ID=8366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98933.7A Pending CN115241234A (zh) | 2022-06-20 | 2022-06-20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41234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50796A (zh) * | 2023-11-16 | 2023-12-19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6-20 CN CN202210698933.7A patent/CN11524123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250796A (zh) * | 2023-11-16 | 2023-12-19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7250796B (zh) * | 2023-11-16 | 2024-04-09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12365B2 (en) |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emitting display with a polarization separator between an emissive layer and a phase plate | |
US7067985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7573191B2 (en) | Organic EL device having a transflective layer and a light-reflective electrode constituting an optical resonator | |
US7732809B2 (en) |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roviding with compensated cholesteric reflective polarizer for improved contrast even in high ambient light or large viewing angle | |
US7135712B2 (en) |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 |
US20060187384A1 (en) | Display device | |
WO2004077137A1 (en) | Transflective display having an oled backlight | |
CN11524123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KR101830613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WO2023050171A1 (zh) | 发光基板及发光装置 | |
JP2018190666A (ja)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表示装置、照明装置 | |
US20240206303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206296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JP5029596B2 (ja) | 有機el装置、電子機器 | |
KR20190023404A (ko) |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 |
KR20170079520A (ko) |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 |
JP2005353316A (ja) | 有機el装置、有機el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