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33584A -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33584A
CN115233584A CN202211026049.5A CN202211026049A CN115233584A CN 115233584 A CN115233584 A CN 115233584A CN 202211026049 A CN202211026049 A CN 202211026049A CN 115233584 A CN115233584 A CN 115233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ound insulation
insulation board
limiting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60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祥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0260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335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33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3358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8/00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 E01F8/0005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used in a wall type arrangement
    • E01F8/0023Details, e.g.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8/00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 E01F8/0005Arrangements for absorbing or reflecting air-transmitted noise from road or railway traffic used in a wall type arrangement
    • E01F8/0017Plate-lik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框架、隔音板、驱动组件、第一复位组件以及限位块,所述框架设置在公路桥梁边缘并沿公路桥梁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隔音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内侧,所述限位块一端伸入至所述隔音板内部,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以将所述隔音板与所述框架连接为一体,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在风力驱使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限位块一端自所述隔音板内部移除,所述隔音板经由风力推动沿所述框架内侧适应性转动。本发明实施例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对汽车噪音进行吸收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防风目的,从而提高防护性以及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沿公路桥梁行驶时所产生的的噪音来源大多来自以下三个方面,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噪音,车辆工作时本身产生的噪音以及车辆鸣笛时产生的噪音,为避免噪音对公路桥梁周边居民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公路桥梁边缘安装隔音屏障,以对噪音进行吸收。
现有的隔音屏障大多是固定并竖立在公路桥梁边缘,当遭遇大风天气时,风力作用于隔音屏障,容易造成隔音屏障的倾倒,因此现有的隔音屏障存在安全性差以及防护性不佳的缺陷,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包括框架、隔音板、驱动组件、第一复位组件以及限位块,
所述框架设置在公路桥梁边缘并沿公路桥梁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隔音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内侧,
所述限位块一端伸入至所述隔音板内部,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以将所述隔音板与所述框架连接为一体,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在风力驱使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限位块一端自所述隔音板内部移除,所述隔音板经由风力推动沿所述框架内侧适应性转动,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框架侧壁上,在风力消失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隔音板反向转入至所述框架内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框架内壁开设有收纳孔,所述隔音板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收纳孔相对应的插孔,
所述限位块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孔内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叶轮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叶轮一侧的转轴,
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叶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孔内部并与所述限位块螺纹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隔音板侧壁通过转杆与所述框架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护壳体以及第一复位卷簧,
所述第一支护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一侧,所述转杆远离所述隔音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护壳体内部,
所述第一复位卷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护壳体内侧,且第一复位卷簧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壳体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杆相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框架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复位组件,
当风力消失且所述隔音板反向转动至框架内侧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轴反向转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护壳体以及第二复位卷簧,
所述第二支护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一侧,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二支护壳体,所述第二复位卷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护壳体内侧,且第二复位卷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护壳体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框架侧壁还设置有限位组件,
当所述隔音板未转动至所述框架内侧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转轴的反向转动加以限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齿轮、限位杆、连杆、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
所述限位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外部,所述第二磁铁嵌设于所述隔音板一侧,所述框架内壁开设有凹孔,所述第一磁铁活动设置在所述凹孔内部,
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框架外侧并与所述限位杆一端铰接相连,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齿轮一侧,
所述框架外壁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通过销杆与所述限位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互排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外界环境无风时,限位块一端伸入至隔音板内部,以将隔音板与框架限定为一体,使得隔音板封闭在框架内侧,进而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实现隔音目的,而当起风时,驱动组件在风力驱使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一端自隔音板内部移除,随后隔音板在风力推动下进行适应性的转动,空气气流可由框架与隔音板之间的缝隙穿过,从而减小气流流通阻力,避免框架发生倒塌现象,提高安全性;当风力消失后,第一复位组件带动隔音板反向转动,使得隔音板重新转入至框架内侧,以对框架进行重新封闭,进而对车辆噪音再次吸收,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对汽车噪音进行吸收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防风目的,从而提高防护性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10-框架、101-收纳孔、102-凹孔、20-隔音板、201-插孔、202-转杆、30-驱动组件、301-叶轮、302-转轴、40-第一复位组件、401-第一支护壳体、402-第一复位卷簧、50-限位组件、501-限位齿轮、502-支架、503-限位杆、504-连杆、505-第一磁铁、506-第二磁铁、60-第二复位组件、601-第二支护壳体、602-第二复位卷簧、7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包括框架10、隔音板20、驱动组件30、第一复位组件40以及限位块70,所述框架10设置在公路桥梁边缘并沿公路桥梁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隔音板20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10内侧,所述限位块70一端伸入至所述隔音板20内部,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30相连,以将所述隔音板20与所述框架10连接为一体,所述驱动组件30能够在风力驱使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限位块70一端自所述隔音板20内部移除,所述隔音板20经由风力推动沿所述框架10内侧适应性转动,所述第一复位组件40安装在所述框架10侧壁上,在风力消失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40用于带动所述隔音板20反向转入至所述框架10内侧。
在外界环境无风时,限位块70一端伸入至隔音板20内部,以将隔音板20与框架10限定为一体,使得隔音板20封闭在框架10内侧,进而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实现隔音目的,而当起风时,驱动组件30在风力驱使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70一端自隔音板20内部移除,随后隔音板20在风力推动下进行适应性的转动,空气气流可由框架10与隔音板20之间的缝隙穿过,从而减小气流流通阻力,避免框架10发生倒塌现象,提高安全性;当风力消失后,第一复位组件40带动隔音板20反向转动,使得隔音板20重新转入至框架10内侧,以对框架10进行重新封闭,进而对车辆噪音再次吸收。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0内壁开设有收纳孔101,所述隔音板20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收纳孔101相对应的插孔201,所述限位块70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20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孔101内部,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叶轮30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叶轮301一侧的转轴302,所述转轴302远离所述叶轮30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孔101内部并与所述限位块70螺纹配合。
当外界无风时,限位块70一端伸入至插孔201内部,另一端伸入至收纳孔101内部,进而限制隔音板20在框架10内侧的转动,当外界起风时,风力可推动叶轮301转动,进而带动转轴302转动,通过转轴302与限位块70的螺纹配合作用,可带动限位块70向收纳孔101内部移动,使得限位块70的一端自插孔201内部脱离,从而解除对于隔音板20的转动限制,此时外接风力可推动隔音板20进行适应性的转动,后续空气气流可由隔音板20一侧穿过框架10,从而减小气流流通阻力,避免框架10因受到较大的风力推动而发生倾倒现象,提高安全性。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板20侧壁通过转杆202与所述框架10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复位组件40包括第一支护壳体401以及第一复位卷簧402,所述第一支护壳体401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一侧,所述转杆202远离所述隔音板2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护壳体401内部,所述第一复位卷簧40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护壳体401内侧,且第一复位卷簧402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壳体401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杆202相连。
当限位块70一端自插孔201内部移出,且风力推动隔音板20转动时,转杆202转动以带动第一复位卷簧402收缩蓄力,当风力消失后,通过第一复位卷簧402的回转作用可带动转杆202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隔音板20反向转动,使得隔音板20重新转动至框架10内侧。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0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复位组件60,当风力消失且所述隔音板20反向转动至框架10内侧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60用于带动所述转轴302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70的一端重新伸入至所述插孔201内部,实现隔音板20的重新锁定。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组件60包括第二支护壳体601以及第二复位卷簧602,所述第二支护壳体601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0一侧,所述转轴302贯穿所述第二支护壳体601,所述第二复位卷簧60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护壳体601内侧,且第二复位卷簧602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护壳体601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轴302相连。
当外界风力推动叶轮301以及转轴302转动时,第二复位卷簧602收缩蓄力,当隔音板20重新转入至框架10内侧时,通过第二复位卷簧602的回转作用带动转轴302反向转动,进而通过与限位块70的螺纹配合,以带动限位块70一端重新伸入至插孔201内部,实现隔音板20的限定。
由于风力消失时间不可控,导致隔音板20回转至框架10内侧的时间不可控,因此,为保证只有当隔音板20回转至框架10内侧时,第二复位卷簧602才带动转轴302反向转动,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0侧壁还设置有限位组件50,当所述隔音板20未转动至所述框架10内侧时,所述限位组件50用于对所述转轴302的反向转动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50包括限位齿轮501、限位杆503、连杆504、第一磁铁505以及第二磁铁506,所述限位齿轮50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302外部,所述第二磁铁506嵌设于所述隔音板20一侧,所述框架10内壁开设有凹孔102,所述第一磁铁505活动设置在所述凹孔102内部,所述连杆504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505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框架10外侧并与所述限位杆503一端铰接相连,所述限位杆503远离所述连杆50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齿轮501一侧,所述框架10外壁固定设置有支架502,所述支架502一侧通过销杆与所述限位杆503铰接相连,所述第一磁铁505与所述第二磁铁506相互排斥。
当限位块70一端伸入至插孔201内部以对隔音板20进行限定时,第二磁铁506位于第一磁铁505一侧,通过其二者之间的排斥作用,第一磁铁505通过连杆504带动限位杆503呈现倾斜结构,使得限位杆503远离连杆504的一端与限位齿轮501处于分离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在外界风力作用下可顺利的推动叶轮301以及转轴302转动,使得限位块70一端能够顺利的从插孔201内部脱离;当外界风力推动隔音板20从框架10内侧转出时,第二磁铁506自第一磁铁505一侧移除,在重力作用下第一磁铁505沿凹孔102内部向下移动,进而通过连杆504拉动限位杆503以支架502为支撑点进行转动,限位杆503远离连杆504的一端可转入至限位齿轮501的两组齿牙之间,进而对转轴302的反向转动加以限制;当外界风力消失后,第一复位卷簧402带动隔音板20反向转入至框架10内侧时,第二磁铁506重新移动至第一磁铁505一侧,通过其二者之间的排斥作用,可带动第一磁铁505沿凹孔102内部移动,进而通过连杆504带动限位杆503反向转动,使得限位杆503远离连杆504的一端自两组齿牙之间移除,此时在第二复位卷簧602的回转作用下可顺利的带动转轴302反向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70一端重新伸入至插孔201内部,实现隔音板20的限位,保证隔音板20能够稳定的对车辆噪音进行吸收。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转轴302转动时,为保证限位块70能够顺利的进行移动,所述收纳孔101、所述插孔201以及所述限位块70均为方形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板20采用隔音材料制成,所述隔音板20侧壁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音孔(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外界环境无风时,限位块70一端伸入至隔音板20内部,以将隔音板20与框架10限定为一体,使得隔音板20封闭在框架10内侧,进而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实现隔音目的,而当起风时,驱动组件30在风力驱使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限位块70一端自隔音板20内部移除,随后隔音板20在风力推动下进行适应性的转动,空气气流可由框架10与隔音板20之间的缝隙穿过,从而减小气流流通阻力,避免框架10发生倒塌现象,提高安全性;当风力消失后,第一复位组件40带动隔音板20反向转动,使得隔音板20重新转入至框架10内侧,以对框架10进行重新封闭,进而对车辆噪音再次吸收,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对汽车噪音进行吸收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防风目的,从而提高防护性以及安全性。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隔音板、驱动组件、第一复位组件以及限位块,
所述框架设置在公路桥梁边缘并沿公路桥梁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隔音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框架内侧,
所述限位块一端伸入至所述隔音板内部,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以将所述隔音板与所述框架连接为一体,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在风力驱使下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限位块一端自所述隔音板内部移除,所述隔音板经由风力推动沿所述框架内侧适应性转动,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安装在所述框架侧壁上,在风力消失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隔音板反向转入至所述框架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壁开设有收纳孔,所述隔音板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收纳孔相对应的插孔,
所述限位块一端延伸至所述插孔内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孔内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叶轮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叶轮一侧的转轴,
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叶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孔内部并与所述限位块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侧壁通过转杆与所述框架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第一支护壳体以及第一复位卷簧,
所述第一支护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一侧,所述转杆远离所述隔音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支护壳体内部,
所述第一复位卷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护壳体内侧,且第一复位卷簧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护壳体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复位组件,
当风力消失且所述隔音板反向转动至框架内侧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转轴反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护壳体以及第二复位卷簧,
所述第二支护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一侧,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二支护壳体,所述第二复位卷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护壳体内侧,且第二复位卷簧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护壳体内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轴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侧壁还设置有限位组件,
当所述隔音板未转动至所述框架内侧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所述转轴的反向转动加以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齿轮、限位杆、连杆、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
所述限位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外部,所述第二磁铁嵌设于所述隔音板一侧,所述框架内壁开设有凹孔,所述第一磁铁活动设置在所述凹孔内部,
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磁铁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框架外侧并与所述限位杆一端铰接相连,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齿轮一侧,
所述框架外壁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通过销杆与所述限位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相互排斥。
CN202211026049.5A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Withdrawn CN1152335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6049.5A CN115233584A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6049.5A CN115233584A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33584A true CN115233584A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1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6049.5A Withdrawn CN115233584A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335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6748A (zh) 一种具有除尘散热功能的光缆交接箱
CN115233584A (zh) 一种公路桥梁隔音屏障
KR101066644B1 (ko) 창호개방 시 외부소음 저감형 창호시스템
KR100875480B1 (ko) 도로 방음벽
KR100875478B1 (ko) 도로 방음벽
JPH06257554A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214847122U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人工智能交通指示装置
CN214117766U (zh) 降噪式建筑施工围挡
CN210947325U (zh) 一体化风力单元式玻璃幕墙
JP3460182B2 (ja) 防音パネルおよび防音壁
CN212184877U (zh) 一种激光驱鸟器
CN113194365A (zh) 一种抗干扰的微型基站的安装座
CN220686973U (zh) 一种道路施工临时围挡
CN113638555B (zh) 一种建筑节能屋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20122101U (zh) 一种通信基站天线安全防护机构
CN215342199U (zh) 一种通风保障遮雨防潮式变压器
CN215724066U (zh) 一种智能新风用防雨隔断
CN219069267U (zh) 一种绝缘防鸟罩
CN215834360U (zh) 一种带有分层式母线槽的箱式变压器
CN213573787U (zh) 一种窗户防护装置
CN220775134U (zh) 一种减震开关柜
JP2002327677A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217048316U (zh) 一种具有散热防尘功能的低速充电桩
CN217060543U (zh) 一种用于航空气象预警装置
CN218007906U (zh) 高压线路铁塔用太阳能超声波驱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