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6168A -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6168A
CN115226168A CN202110411188.9A CN202110411188A CN115226168A CN 115226168 A CN115226168 A CN 115226168A CN 202110411188 A CN202110411188 A CN 202110411188A CN 115226168 A CN115226168 A CN 115226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communication
moment
communication state
predict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11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超
郭翱
姜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11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61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121 priority patent/WO20222181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6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6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在不同信道场景下基于预测信号来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

Description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数据业务中,通常需要根据网络环境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例如,在终端设备的双卡数据业务中,有时会出现主卡信号不好需要切换到副卡进行通信的场景,或者,在终端设备同时连接Wi-Fi无线网络和数据流量时,有时会因为Wi-Fi信号有波动或者信号不好,需要暂时切换到数据流量来支撑当前的数据业务的场景。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根据实时的网络波动,来判断是否需要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但是,该方式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是在用户明显感觉到卡顿之后才进行工作模式调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工作模式调整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在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时考虑相干时窗长度(即不同的信道场景),并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例如信号较弱、传输时延较大、网络带宽较小等)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讯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包括当前时刻之前的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所述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所述当前时刻之后的M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相干时窗长度为N,其中,L,M,N为整数,L>N>1,M≥1,
所述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在M=1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多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权重;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根据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对权重系数进行训练,得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并根据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终端设备在下一时刻(即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准确性。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还包括:在M>1的情况下,针对第j个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及与第j-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权重,其中,1<j≤M<N;根据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基于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对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迭代预测,得到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从而实现多步预测。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包括: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个第一时刻至第i+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i为整数且0≤i≤L-N,第0组权重系数为权重系数的初始值;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第i组权重系数;将第L-N+1组权重系数,确定为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随机梯度下降的方式,对权重系数进行训练,得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使得权重系数可以自适应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信道场景,从而能够提高权重系数的准确性。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包括:对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所述预处理包括归一化及差分处理;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
其中,所述根据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及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对所述差分预测值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后处理包括逆差分及反归一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对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归一化及差分等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并根据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进而确定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然后对该差分预测值进行逆差分及反归一化等后处理,得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并在该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从而能够通过对通信状态的预处理,减少通信状态的非平稳性,基于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进行预测,可提高通信状态的预测准确性。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及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第二工作模式也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使得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可在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相干时窗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在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时考虑相干时窗长度(即不同的信道场景),并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例如信号较弱、传输时延较大、网络带宽较小等)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讯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第二方面,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装置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包括当前时刻之前的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所述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所述当前时刻之后的M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相干时窗长度为N,其中,L,M,N为整数,L>N>1,M≥1,
所述预测模块,包括: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用于在M=1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多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权重;第一预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根据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对权重系数进行训练,得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并根据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终端设备在下一时刻(即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准确性。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装置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测模块,还包括:第二系数确定子模块,用于在M>1的情况下,针对第j个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及与第j-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权重,其中,1<j≤M<N;第二预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基于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对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迭代预测,得到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从而实现多步预测。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装置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个第一时刻至第i+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i为整数且0≤i≤L-N,第0组权重系数为权重系数的初始值;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第i组权重系数;将第L-N+1组权重系数,确定为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随机梯度下降的方式,对权重系数进行训练,得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使得权重系数可以自适应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信道场景,从而能够提高权重系数的准确性。
根据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装置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所述预处理包括归一化及差分处理;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及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对所述差分预测值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后处理包括逆差分及反归一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对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归一化及差分等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并根据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进而确定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然后对该差分预测值进行逆差分及反归一化等后处理,得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并在该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从而能够通过对通信状态的预处理,减少通信状态的非平稳性,基于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进行预测,可提高通信状态的预测准确性。
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所述工作模式调整装置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及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第二工作模式也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使得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可在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之间切换。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调整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在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时考虑相干时窗长度(即不同的信道场景),并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例如信号较弱、传输时延较大、网络带宽较小等)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讯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在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时考虑相干时窗长度(即不同的信道场景),并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例如信号较弱、传输时延较大、网络带宽较小等)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讯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在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时考虑相干时窗长度(即不同的信道场景),并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例如信号较弱、传输时延较大、网络带宽较小等)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讯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目前,在数据业务中,通常根据实时的网络波动来判断是否需要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例如,通过终端设备底层的信号采集器(例如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等)实时采集信号,并将采集的信号上报给终端设备的上层;终端设备的上层读取底层上报的信号,并将读取的信号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在读取的信号小于预设的阈值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
然而,终端设备底层的信号采集器的采集周期一般为100ms,而终端设备的上层读取信号的周期一般为1s,即终端设备的上层会对其底层上报的信号做滤波处理,然后根据滤波处理后的信号,对是否调整工作模式进行决策。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再加上上层滤波处理的时延,调整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时,用户已经明显感觉到卡顿了,时效性较差,影响用户体验。
在另一些技术方案中,能够基于固定的时间窗口长度及滤波系数对下一时刻的信号进行预测,并利用预测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虽然该方案利用预测结果对终端设备工作模式的调整进行判断,但其基于经验值,将时间窗口长度及滤波系数均设置为固定值,无法适应不同场景的信道变化,也存在调整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时用户已经明显感觉到卡顿的问题。
此外,在视频应用等媒体流分发时,终端设备将实时的网络情况上报给服务器,服务器据此来分布合适的码流。这种方式同样存在处理时延,容易造成短暂的视频卡顿,用户体验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调整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能够在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时考虑相干时窗长度(即不同的信道场景),并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例如信号较弱、传输时延较大、网络带宽较小等)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预设条件包括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信状态还可以包括其他通信信息,相应的,可根据通信状态包括的具体内容,对预设条件进行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通信状态及预设条件包括的具体内容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无线通信包括通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2G/3G/4G/5G网络等进行通信,本申请对无线通信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制。本申请的终端设备也可以具有有线连接进行通信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触屏的、也可以是非触屏的、也可以是没有屏幕的,触屏的可以通过手指、触控笔等在显示屏幕上点击、滑动等方式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非触屏的终端设备可以连接鼠标、键盘、触控面板等输入设备,通过输入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没有屏幕的终端设备比如说可以是没有屏幕的蓝牙音箱等。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手机、可折叠电子设备、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设备、可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或智慧城市设备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终端设备100的具体类型不作特殊限制。
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头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处理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可以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用过或使用频率较高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该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处理器110可以通过以上至少一种接口连接触摸传感器、音频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显示器、摄像头等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终端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和其他电子设备通信。该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该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终端设备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在一些实施例中,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测量终端设备的角速度。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终端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终端设备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用于测量终端设备的移动加速度,还可将加速度传感器180E与陀螺仪传感器180B结合,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终端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终端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多个SIM卡接口。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终端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终端设备100中,不能和终端设备100分离。
示例性的,在终端设备包括2个SIM卡接口时,可将一个SIM卡接口设为主卡接口,插入主卡接口的SIM卡为终端设备的主卡;将另一个SIM卡接口设为副卡接口,插入副卡接口的SIM卡为终端设备的副卡。终端设备可通过主卡或副卡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陀螺仪传感器180B、加速度传感器180E、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等采集测量模块,可按照预设周期向处理器110上报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和/或测量的信号参数值。
处理器110可从所述采集测量模块上报的传感器数据和/或信号参数值中,获取终端设备100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进而根据终端设备100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100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并根据相干时窗长度及终端设备1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终端设备100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设备100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采集测量模块还可包括其他模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200包括应用处理器210、无线接口层220、基带处理器230及采集测量模块240。其中,应用处理器210用于执行终端设备200上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处理,基带处理器230用于执行终端设备200上与通信(例如蜂窝通信、Wi-Fi通信等)相关的处理,与通信相关的处理可包括空口状态分析、下行带宽估计、空口状态预测、空口状态上报等。
采集测量模块240可包括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也称为物理地址)、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llection,FEC)、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等模块。可选的,采集测量模块还可包括传感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采集测量模块240可按照预设周期(例如100ms)向基带处理器230上报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和/或测量的信号参数值。其中,信号参数值可包括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多普勒频偏等中的至少一项参数的取值。
基带处理器230可从采集测量模块240上报的信号参数值和/或传感器数据中,获取终端设备200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并根据终端设备200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200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
然后根据相干时窗长度及终端设备200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即多个历史空口状态),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即空口状态的预测值),并将通信状态的预测值通过无线接口层(radio interface layer,RIL)220,上报给应用处理器210。其中,通信状态可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项,第一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
应用处理器210可判断接收到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其中,第二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预设条件可包括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终端设备200具有主卡和副卡,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在终端设备200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可将终端设备200的工作模式调整为副卡数量流量工作模式(即第二工作模式)。即:主卡上网信号差时,切换至副卡上网。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包括调制解调处理器310、基带处理器320及应用处理器330。其中,调制解调处理器310可看作终端设备的采集测量模块,基带处理器320包括接口适配层321及空口状态预测模块322。
调制解调处理器310可按照预设周期,将测量的信号参数值通过终端设备中的接口控制设备(interface control device,ICD),上报给基带处理器320。基带处理器320的接口适配层321(包括参数适配接口及控制适配接口)收到调制解调处理器310上报的信号参数值后,可对信号参数值进行格式化处理,得到格式化后的信号参数值,并将格式化后的信号参数值发送给空口状态预测模块322。
空口状态预测模块322可从格式化后的信号参数值中,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并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然后根据相干时窗长度及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多个历史空口状态(即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对终端设备的空口状态进行预测,得到空口状态的预测值(即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并通过无线接口层(图中未示出)将该预测值发送给应用处理器330。
应用处理器330可判断接收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在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模式调整,即将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从第一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以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作为示例,对终端设备采集测量模块测量的信号参数值的上报过程进行了示例性地说明。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采集测量模块还可以是其他模块,本申请对采集测量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制。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工作模式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410,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从终端设备的采集测量模块(即终端设备的底层)周期上报的传感器数据和/或信号参数值中,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其中,采集测量模块可包括物理层PHY、无线资源控制RRC、MAC地址、前向纠错FEC、调制解调处理器modem、陀螺仪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可从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与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相关的传感器上报的数据中获取。多普勒频偏可从调制解调处理器等上报的信号参数值中获取。例如,终端设备的调制解调处理器可通过接口控制设备ICD上报信号参数值,接口控制设备ICD中的消息处理函数可申请一块缓存区,将调制解调处理器按照预设周期(例如100ms)上报的信号参数值存储在缓存区;终端设备的基带处理器可从上述缓存区存储的信号参数值中,获取终端设备的多普勒频偏。
可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其中,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工作模式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其他工作模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相干时窗即信道相干时间窗口,是信道保持恒定的最大时间差范围。在信道相干时窗内的连续物理信号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一般认为受到的无线衰落相似。而不同移动场景下的信道相干时间窗口一般都不同,例如在高铁场景下,由于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信道处于快衰落模式,信道相干时间窗口会很短;在写字楼居民区等静态场景,信道相对更平稳,信道相干时间窗口会更长。
通过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多普勒频偏等信息,确定与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能够将终端设备映射到不同的信道场景,从而能够将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与信道场景相结合,提高工作模式调整的时效性。
步骤S420,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根据信号的自相关特性,在信道相干时间窗口内,当前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即未来时刻)的预测信号值与当前时刻之前的多个第一时刻(即历史时刻)的历史信号值有关。基于该假设,可根据相干时窗长度及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例如,假设相干时窗长度为5,即终端设备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与当前时刻之前的5个时刻的通信状态相关,则可根据当前时刻之前的5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通过平滑滤波等方式,确定当前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平滑滤波可通过下述公式(1)表示: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21
公式(1)中,N表示相干时窗长度,n表示共有n个时刻,其中,前n-1个时刻为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时刻,第n个时刻为当前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22
表示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yn-1、yn-2、…、yn-N表示当前时刻之前的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为真实值),α1、α2、…、αN表示权重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权重系数可以是与相干时窗长度对应的固定系数,相干时窗长度不同,对应的权重系数也可能不同。权重系数还可以是根据相干时窗长度及终端设备在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自适应更新的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可包括当前时刻之前的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所述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可包括所述当前时刻之后的M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相干时窗长度为N,其中,L,M,N为整数,L>N>1,M≥1,
步骤S420可包括:在M=1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多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权重;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举例来说,假设相干时窗长度N=5,第一时刻的数量L=20,相应地,权重系数有5个,权重系数的初始值可以预先设置。
根据相干时窗长度5及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时,可首先根据第0组权重系数(即权重系数的初始值)、第1个第一时刻至第5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6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根据第0组权重系数、第6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真实值)及第6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第1组权重系数。
可选的,可确定第6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真实值)与第6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第0组权重系数进行更新,得到第1组权重系数。
可选的,确定第1组权重系数时,还可考虑第1个第一时刻至第5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可确定第6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真实值)与第6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及第1个第一时刻至第5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0组权重系数中各个权重系数的调整值,根据各个权重系数的调整值,对第0组权重系数进行更新,得到第1组权重系数。
确定第1组权重系数后,可根据第1组权重系数、第2个第一时刻至第6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7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根据第1组权重系数、第7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7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第2组权重系数。
以此类推,可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个第一时刻至第i+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其中,i为整数且0≤i≤L-N;并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第i组权重系数。
可选的,可确定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真实值)与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对第i-1组权重系数进行更新,得到第i组权重系数。
可选的,确定第i组权重系数时,还可考虑第i个第一时刻至第i+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可确定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与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之间的差值,并根据该差值及第i个第一时刻至第i+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i-1组权重系数中各个权重系数的调整值,根据各个权重系数的调整值,对第i-1组权重系数进行更新,得到第i组权重系数。
使用类似的方式,通过滑动相干时窗,可确定出第L-N+1组权重系数,并将第L-N+1组权重系数,确定为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例如,在相干时窗长度N=5,第一时刻的数量L=20的情况下,20-5+1=16,可将第16组权重系数,确定为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其中,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可用于指示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多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权重。
通过上述随机梯度下降的方式,对权重系数进行训练,得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使得权重系数可以自适应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信道场景,从而能够提高权重系数的准确性。
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后,可根据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例如,在相干时窗长度N=5,第一时刻的数量L=20的情况下,可根据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16个第一时刻至第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通过上述公式(1),确定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根据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对权重系数进行训练,得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并根据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终端设备在下一时刻(即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S420还可包括:在M>1的情况下,针对第j个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及与第j-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权重,其中,1<j≤M<N;根据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举例来说,假设相干时窗长度N=5,第一时刻的数量L=20,对于第2个第二时刻,可根据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中的第17个第一时刻至第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及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通过与上述类似的方式,确定与第2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其中,与第2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第2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第17个第一时刻至第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权重。
然后可根据与第2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17个第一时刻至第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通过上述公式(1),确定第2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对于第3个第二时刻,可根据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中的第18个第一时刻至第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2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及与第2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通过与上述类似的方式,确定与第3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其中,与第3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第3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第18个第一时刻至第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2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权重。
然后可根据与第3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18个第一时刻至第20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2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通过上述公式(1),确定第3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j取值为其他时,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确定方式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做重复性描述。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基于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对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迭代预测,得到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从而实现多步预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述N、L、M的具体取值,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430,在所述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第二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且第二工作模式与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工作模式还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其他工作模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通信状态可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相应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也可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
预设条件可包括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判断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时,可对预测值中包括的信号强度、传输时延、网络带宽分别进行判断,并在预测值中的任一项满足预设条件时,认为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或者,在预测值中的所有项均满足预设条件时,认为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
例如,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信号强度的情况下,可将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为1个的情况下,即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为终端设备在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可将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在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认为终端设备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可将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为多个的情况下,可将最后一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例如,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为4个的情况下,可将第4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并在第4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认为终端设备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可将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的情况下,其判断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方式与上述类似,在此不做重复性描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在确定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时考虑相干时窗长度(即不同的信道场景),并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例如信号较弱、传输时延较大、网络带宽较小等)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讯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工作模式调整方法包括步骤S410、步骤S4201、步骤S4202、步骤S4203、步骤S4204及步骤S430。其中,步骤S4201至步骤S4204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20的一种可能的更为细化的实现方式。
步骤S410,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可选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10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10类似,在此不做重复性描述。
步骤S4201,对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所述预处理包括归一化及差分处理。
可对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归一化及差分等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以减轻通信状态的非平稳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过下述公式(2)对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归一化处理: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51
公式(2)中,p、q为整数,且0≤p≤L-1、0≤q≤L-1,n表示共有n个时刻,前n-1个时刻为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一时刻,第n个时刻为当前时刻之后的第1个第二时刻。y(n-L)、y(n-L+1)、…、y(n-2)、y(n-1)表示当前时刻之前的L个时刻的通信状态。
其中,y(n-L)表示第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时刻的通信状态;y(n-L+1)表示第2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1时刻的通信状态;…;y(n-2)表示第L-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2时刻的通信状态;y(n-1)表示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1时刻的通信状态。
y(n-L+q)为第q+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q时刻的通信状态;y(n-L+p)为第p+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p时刻的通信状态;y(n-L+p)表示第p+1个第一时刻的归一化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p时刻的归一化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过下述公式(3)对L个第一时刻的归一化处理后的通信状态进行差分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1
公式(3)中,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2
表示第1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3
表示第p+1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p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4
表示第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1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步骤S4202,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
其中,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也就是与第n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根据预设的差分权重系数初始值(即第0组差分权重系数)、第1个第一时刻至第N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第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
例如,预设的差分权重系数初始值为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5
可根据第1个第一时刻至第N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6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7
通过下述公式(4),确定第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8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9
公式(4)中,v为整数且1≤v≤N,αv表示第v个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10
表示第N-v+1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N-v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然后可根据第2个第一时刻至第N+1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第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对第0组差分权重系数进行调整,得到第1组差分权重系数。
可通过下述公式(5),确定第1组差分权重系数(即第n-L+N时刻的差分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611
公式(5)中,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1
表示第0组差分权重系数,即更新前的差分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2
表示第1组差分权重系数,即更新后的差分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3
表示第N+1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N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4
表示第N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N-1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5
表示第2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L+1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可滑动相干时窗,通过与上述方式,依次确定第2组差分权重系数(即第n-L+N+1时刻的差分权重系数)、第3组差分权重系数(即第n-L+N+2时刻的差分权重系数)、…、第L-N+1组差分权重系数(即第n时刻的差分权重系数)。
然后将第L-N+1组差分权重系数(即第n时刻的差分权重系数),确定为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
步骤S4203,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及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
例如,假设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为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6
可根据差分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7
及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即第n-N时刻至第n-1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第1个第二时刻(即第n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过下述公式(6),来确定第1个第二时刻(即第n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8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9
公式(6)中,α″v表示第v个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10
表示第L-v+1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也表示第n-v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
步骤S4204,对所述差分预测值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后处理包括逆差分及反归一化处理。
确定第1个第二时刻(即第n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后,可对该差分预测值进行后处理,后处理包括逆差分及反归一化,从而得到第1个第二时刻(即第n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通过下述公式(7),确定第1个第二时刻(即第n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11
Figure BDA00030240796400001712
公式(7)中,u为整数且n-L≤u≤n-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滑动相干时窗,通过上述方式,对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迭代预测,得到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从而实现多步预测。
步骤S430,在所述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30与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30类似,在此不做重复性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对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归一化及差分等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并根据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进而确定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然后对该差分预测值进行逆差分及反归一化等后处理,得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并在该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从而能够通过对通信状态的预处理,减少通信状态的非平稳性,基于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进行预测,可提高通信状态的预测准确性。
此外,在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例如信号较弱、传输时延较大、网络带宽较小等)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信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工作模式调整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能够在不同信道场景下基于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来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在通信状态较差的情况下,提前对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调整,减少通信过程中的卡顿感,使得用户感觉不到通讯过程中的网络波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在视频应用等媒体流分发时,也可根据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提前进行视频码率的调整,减少用户查看视频时的卡顿感,提升用户体验。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工作模式调整装置的框图。所述工作模式调整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工作模式调整装置包括:
相干时窗确定模块610,用于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
预测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模块630,用于在所述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包括当前时刻之前的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所述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所述当前时刻之后的M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相干时窗长度为N,其中,L,M,N为整数,L>N>1,M≥1,
所述预测模块620,包括: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用于在M=1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多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权重;第一预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测模块620,还包括:第二系数确定子模块,用于在M>1的情况下,针对第j个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及与第j-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权重,其中,1<j≤M<N;第二预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个第一时刻至第i+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i为整数且0≤i≤L-N,第0组权重系数为权重系数的初始值;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第i组权重系数;将第L-N+1组权重系数,确定为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所述预处理包括归一化及差分处理;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及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对所述差分预测值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后处理包括逆差分及反归一化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及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调整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或代码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相应的功能或动作的硬件(例如电路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可以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如固件等来实现。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工作模式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
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包括当前时刻之前的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所述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所述当前时刻之后的M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相干时窗长度为N,其中,L,M,N为整数,L>N>1,M≥1,
所述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
在M=1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多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权重;
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还包括:
在M>1的情况下,针对第j个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及与第j-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权重,其中,1<j≤M<N;
根据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包括:
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个第一时刻至第i+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i为整数且0≤i≤L-N,第0组权重系数为权重系数的初始值;
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第i组权重系数;
将第L-N+1组权重系数,确定为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包括:
对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所述预处理包括归一化及差分处理;
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
其中,所述根据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
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及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
对所述差分预测值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后处理包括逆差分及反归一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及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
7.一种工作模式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相干时窗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工作模式对应的相干时窗长度;
预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及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的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通信状态包括信号强度、传输时延或网络带宽中的至少一种;
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预测值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信道不同,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预测值中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传输时延大于或等于预设的传输时延阈值、所述预测值中的网络带宽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网络带宽阈值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状态的多个历史值包括当前时刻之前的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所述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包括所述当前时刻之后的M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相干时窗长度为N,其中,L,M,N为整数,L>N>1,M≥1,
所述预测模块,包括:
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用于在M=1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多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权重;
第一预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块,还包括:
第二系数确定子模块,用于在M>1的情况下,针对第j个第二时刻,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及与第j-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用于指示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相干时窗内的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的权重,其中,1<j≤M<N;
第二预测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与第j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及第1个第二时刻至第j-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所述第j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个第一时刻至第i+N-1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确定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i为整数且0≤i≤L-N,第0组权重系数为权重系数的初始值;
根据第i-1组权重系数、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以及第i+N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确定第i组权重系数;
将第L-N+1组权重系数,确定为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权重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
对所述L个第一时刻的通信状态进行预处理,得到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所述预处理包括归一化及差分处理;
根据所述相干时窗长度N及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测子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与第1个第二时刻对应的差分权重系数及第L-N+1个第一时刻至第L个第一时刻的预处理后的通信状态,确定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差分预测值;
对所述差分预测值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第1个第二时刻的通信状态的预测值,所述后处理包括逆差分及反归一化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及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为主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副卡数据流量工作模式、Wi-Fi无线通信工作模式中任意一种。
13.一种工作模式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11188.9A 2021-04-16 2021-04-16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226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1188.9A CN115226168A (zh) 2021-04-16 2021-04-16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083121 WO2022218135A1 (zh) 2021-04-16 2022-03-25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1188.9A CN115226168A (zh) 2021-04-16 2021-04-16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6168A true CN115226168A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04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1188.9A Pending CN115226168A (zh) 2021-04-16 2021-04-16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6168A (zh)
WO (1) WO2022218135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550A (zh) * 2014-11-03 2016-05-11 苹果公司 Wi-Fi自适应接收器分集和Wi-Fi自适应传送天线选择
US20190260495A1 (en) * 2018-02-16 2019-08-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configuration of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tables for new radio
CN110546933A (zh) * 2017-04-11 2019-12-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信道相关性检测Wi-Fi网络中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欺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0250B2 (en) * 2012-12-04 2014-06-10 Bandwidth.Com, Inc. Personalized user session information for call handoff
CN103618576B (zh) * 2013-08-29 2015-07-08 上海永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复杂度建模的车联网多维信道感知系统
US10965337B2 (en) * 2016-09-30 2021-03-30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Antenna configuration switching for full-duplex transmission
CN109819476B (zh) * 2017-11-21 2021-1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EP3598413A1 (en) * 2018-07-19 2020-01-2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 mobile transceiver
CN112004252A (zh) * 2020-08-11 2020-11-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8550A (zh) * 2014-11-03 2016-05-11 苹果公司 Wi-Fi自适应接收器分集和Wi-Fi自适应传送天线选择
CN110546933A (zh) * 2017-04-11 2019-12-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信道相关性检测Wi-Fi网络中的媒体存取控制(MAC)地址欺骗
US20190260495A1 (en) * 2018-02-16 2019-08-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configuration of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tables for new radi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8135A1 (zh) 2022-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20583A1 (en)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176226B (zh) 一种语音识别、及语音识别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2671505B (zh) 编码方法、译码方法及设备
US1104467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and related products
US1172225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771970B (zh) 默认波束的确定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8512625B (zh) 摄像头的抗干扰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113779B (zh) eSIM卡的测试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3645345A (zh) 数据发送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6862564B2 (ja) 画像合成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不揮発性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N114071627A (zh) 网络切换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149181B (zh) 搜索空间信道估计数的分配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314930B (zh) 用户设备中的传感器数据采集
CN114731652A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02766B (zh) 一种双连接下软缓存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217909B (zh) 天线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89665B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218135A1 (zh) 工作模式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548132B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315031B (zh) 上行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4057704A1 (en) Indication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4258574A1 (en) Channel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7083815A (zh) panel状态的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8086A (zh) 感知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3473601A (zh)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