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7453A - 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7453A
CN115217453A CN202210549255.8A CN202210549255A CN115217453A CN 115217453 A CN115217453 A CN 115217453A CN 202210549255 A CN202210549255 A CN 202210549255A CN 115217453 A CN115217453 A CN 115217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itical
injection
annular
nitrogen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92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7453B (zh
Inventor
杨炎鑫
阚长宾
李晏丞
许勇
蒋轲
于晓聪
吕孝明
陶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54925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74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7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7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7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4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using heat, e.g. steam inj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6/00Heating, cooling, insulating arrangements for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use in permafrost zones
    • E21B36/003Insulat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再通过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后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根据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本发明提供能够针对不同井型及不同的蒸汽注入参数,为现场蒸汽注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有效保护套管,同时大幅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热力采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稠油蒸汽吞吐热采过程中,保证套管安全和尽可能减少井筒热损失是注热开采稠油的重要环节。氮气辅助注蒸汽热采利用氮气导热系数低及压力降低后体积迅速膨胀的特点,达到隔热目的。此项技术在起到隔热作用的同时补充了地层压力,因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地层产能,改善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目前,氮气辅助注蒸汽的隔热工艺包括连续注入、间歇注入、段塞注入三种氮气注入方式。
赵利昌等人(2013)建立井筒数学模型评价了在多元热流体热采中油套环空无氮气隔热、油套环空充氮气隔热、油套环空连续注氮气隔热三种方式,结果表明油套环空连续注氮气隔热效果最好,井筒沿程热损失较其它环空隔热措施小,套管温度低,同时连续氮气的注入有利于增加地层能量。
刘利等人(2015)根据海上大斜度热采井的井身结构特点,利用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基本原理建立了蒸汽和氮气参数的计算模型,通过两种流体在隔热管出口出混合后的特征分析推导出注氮排量的优化方法。
张学萍等人(2018)利用FLUENT软件对比分析了注汽井筒油套环空充氮气和伴注氮气的隔热效果对注蒸汽的影响,并且研究了伴注氮气条件下不同注蒸汽速度和不同注氮压力下井筒的内部流场。结果表明:注汽井筒油套环空伴注氮气比充氮气隔热效果好;且油套环空伴注氮气条件下随着蒸汽注入速度的增大,油管内蒸汽压降越大,蒸汽的热损失越大;随着环空伴注氮气压力的增大,氮气的隔热效果越好,蒸汽热损失越小。
通过隔热管注蒸汽、同时油套环空连续注氮气的隔热工艺,能够在特殊工况下,实现对稠油油藏的经济、高效、高质量开发,参见图1。在该隔热方式下,套管将地层与隔热油管分隔开,套管中心套设有隔热油管,隔热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由氮气填充,蒸汽从隔热油管中心区域进行注入。油套环空注入的氮气和隔热管内注入的蒸汽在隔热管出口附近进行混合。
由于,在相同压力条件下,氮气的密度比蒸汽密度高,加上蒸汽与氮气的对流换热,蒸汽自身上返进入环空趋势明显。在使用该隔热工艺时,氮气注入排量的控制尤为重要。现有的连续注氮气模型计算过程相对繁琐,计算结果精度低,对稠油开采现场的数据变化,不能及时做出响应。氮气注入不足,蒸汽上返油套环空,导致环空温度升高,造成井筒热损失增加,降低蒸汽利用效率;氮气注入过量,造成氮气不必要浪费,严重增加井筒隔热成本,单位油气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以解决目前计算繁琐、精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为现场蒸汽注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有效保护套管的同时,还能够大幅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
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
根据优化后的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
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所述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油藏地质参数包括油藏压力和油藏埋深;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压力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3959P2+0.8807P+171.8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压力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551P2+0.8866P+214.36;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埋深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7×10-8L3+0.0004L2-0.6473L+574.49;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埋深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1×10-7L3+0.0005L2-0.9096L+759.06;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P为油藏压力,MPa;L为油藏埋藏深度,m。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注入参数包括注入排量和蒸汽干度;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注入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注入排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92q2+13.244q+171.8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注入排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1.2512q2+14.797q+759.06;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干度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0874X2+6.8416X+316.9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干度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1223X2+10.368X+461;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q为注入排量,t·h-1;X为蒸汽干度,%。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管参数包括导热系数;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隔热管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4×106a3+523000a2-21459a+470.7;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8×106a3+864750a2-31910a+629.9;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α为导热系数,w·m-1·K-1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的计算公式为:
Q=506.76+0.39P2+0.87P+0.94q2+13.53q+0.084X2-6.53X-4.91×10-8L3+2.8×10-4L2-0.454L-3.95×106α3+5.19×105α2-2.12×104α;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的计算公式为:
Q=753.8+0.51P2+0.84P+1.26q2+14.9q+0.11X2-9.56X-6.41×10-8L3+3.21×10- 4L2-0.583L-6.86×106α3+7.42×105α2-2.74×104α;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P为油藏压力,MPa;L为油藏深度,m;X为蒸汽干度,%;q为注入排量,t·h-1;α为导热系数,w·m-1·K-1
进一步的,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653914660000051
其中,Q1为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Nm3/h;Q为无阻隔条件下的临界氮气排量,Nm3/h;A1为环空面积,m2;A2为环空阻隔截面积,m2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包括:
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确定所述阻隔装置的环空阻隔面积;
根据所述阻隔装置的环空阻隔面积,确定所述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隔热控制装置,包括:
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
模型优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
注气排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后的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
封隔外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隔热控制模块,用于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所述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高效隔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高效隔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所实现的方案中,通过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再通过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根据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最后通过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本发明提供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能够针对不同井型及不同的蒸汽注入参数,研究注蒸汽过程中影响套管升温的关键参数,进而优化氮气注入参数及注入工艺,为现场蒸汽注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有效保护套管,同时大幅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环空连续注氮气隔热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的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环空连续注氮气截面示意图;
图4是隔热油管接箍及阻隔装置示意图;
图5是定向井对应的封隔外径与临界氮气注入排量之间分布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水平井对应的封隔外径与临界氮气注入排量之间分布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一种高效隔热控制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隔装置,2-隔热管,3-套管,4-第一环空区域,5-第二环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请参阅图2所示,该包括如下步骤:
S101、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井型包括定向井和水平井。在对注蒸汽热采井的井型确定后,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后续计算所使用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S102、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这里,通过对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与氮气注入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S103、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
由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对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通过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能够对步骤S101中所确定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以使根据优化后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所获得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实际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更加吻合。
这里,所述油藏地质参数包括油藏压力和油藏埋深;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压力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3959P2+0.8807P+171.8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压力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551P2+0.8866P+214.36;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埋深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7×10-8L3+0.0004L2-0.6473L+574.49;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埋深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1×10-7L3+0.0005L2-0.9096L+759.06;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P为油藏压力,MPa;L为油藏埋藏深度,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蒸汽注入参数包括注入排量和蒸汽干度;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注入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注入排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92q2+13.244q+171.8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注入排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1.2512q2+14.797q+759.06;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干度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0874X2+6.8416X+316.9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干度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1223X2+10.368X+461;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q为注入排量,t·h-1;X为蒸汽干度,%。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管参数包括导热系数;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隔热管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4×106a3+523000a2-21459a+470.7;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8×106a3+864750a2-31910a+629.9;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α为导热系数,w·m-1·K-1
S104、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的计算公式为:
Q=506.76+0.39P2+0.87P+0.94q2+13.53q+0.084X2-6.53X-4.91×10-8L3+2.8×10-4L2-0.454L-3.95×106α3+5.19×105α2-2.12×104α;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的计算公式为:
Q=753.8+0.51P2+0.84P+1.26q2+14.9q+0.11X2-9.56X-6.41×10-8L3+3.21×10- 4L2-0.583L-6.86×106α3+7.42×105α2-2.74×104α;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P为油藏压力,MPa;L为油藏深度,m;X为蒸汽干度,%;q为注入排量,t·h-1;α为导热系数,w·m-1·K-1
S105、根据优化后的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653914660000121
其中,Q1为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Nm3/h;Q为无阻隔条件下的临界氮气排量,Nm3/h;A1为环空面积,m2;A2为环空阻隔截面积,m2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确定所述阻隔装置的环空阻隔面积;根据所述阻隔装置的环空阻隔面积,确定所述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参见图3和4,阻隔装置1套装在隔热管2上后,阻隔装置1位于套装在隔热管2上的接箍的两侧,套管3和隔热管2之间为氮气注入的第一环空区域4,氮气注入的第二环空区域5位于隔热管2的管腔。
S106、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由于,临界氮气注入排量与环空阻隔直径直接相关,基于现有模型,计算不同井型在不同环空阻隔外径条件下临界氮气注入排量,结果如下表。
Figure BDA0003653914660000122
下入阻隔装置后,氮气的注入速率大幅降低;定向井下入140mm阻隔装置,注气量为原始的1/2,参见图5;水平井下入190mm的阻隔装置,注气量为原始的1/3,参见图6。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一种针对不同井型、完井管柱及不同的蒸汽注入参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从而获得合理的环空注氮排量,约生产隔热成本。
S107、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所述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再通过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根据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最后通过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本发明提供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能够针对不同井型及不同的蒸汽注入参数,研究注蒸汽过程中影响套管升温的关键参数,进而优化氮气注入参数及注入工艺,为现场蒸汽注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有效保护套管,同时大幅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高效隔热控制装置,如图7所示,该高效隔热控制装置包括模型确定模块、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模型优化模块、注气排量确定模块、封隔外径确定模块和隔热控制模块。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
模型优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
注气排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后的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
封隔外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隔热控制模块,用于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所述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油藏地质参数包括油藏压力和油藏埋深;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压力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3959P2+0.8807P+171.81;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压力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551P2+0.8866P+214.36;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埋深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7×10-8L3+0.0004L2-0.6473L+574.49;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埋深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1×10-7L3+0.0005L2-0.9096L+759.06;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P为油藏压力,MPa;L为油藏埋藏深度,m。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注入参数包括注入排量和蒸汽干度;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五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注入排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92q2+13.244q+171.81;
第六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注入排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1.2512q2+14.797q+759.06;
第七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干度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0874X2+6.8416X+316.91;
第八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干度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1223X2+10.368X+461;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q为注入排量,t·h-1;X为蒸汽干度,%。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管参数包括导热系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九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4×106a3+523000a2-21459a+470.7;
第十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8×106a3+864750a2-31910a+629.9;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α为导热系数,w·m-1·K-1
进一步的,所述模型优化模块包括:
第一优化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的计算公式为:
Q=506.76+0.39P2+0.87P+0.94q2+13.53q+0.084X2-6.53X-4.91×10-8L3+2.8×10-4L2-0.454L-3.95×106α3+5.19×105α2-2.12×104α;
第二优化单元,用于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的计算公式为:
Q=753.8+0.51P2+0.84P+1.26q2+14.9q+0.11X2-9.56X-6.41×10-8L3+3.21×10- 4L2-0.583L-6.86×106α3+7.42×105α2-2.74×104α;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P为油藏压力,MPa;L为油藏深度,m;X为蒸汽干度,%;q为注入排量,t·h-1;α为导热系数,w·m-1·K-1
进一步的,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653914660000171
其中,Q1为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Nm3/h;Q为无阻隔条件下的临界氮气排量,Nm3/h;A1为环空面积,m2;A2为环空阻隔截面积,m2
所述封隔外径确定模块包括:
环空阻隔面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确定所述阻隔装置的环空阻隔面积;
封隔外径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阻隔装置的环空阻隔面积,确定所述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隔热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通过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再通过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根据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最后通过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本发明提供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能够针对不同井型及不同的蒸汽注入参数,研究注蒸汽过程中影响套管升温的关键参数,进而优化氮气注入参数及注入工艺,为现场蒸汽注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有效保护套管,同时大幅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关于高效隔热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高效隔热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高效隔热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客户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服务端侧的功能或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客户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客户端侧的功能或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
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
根据优化后的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
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所述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
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
根据优化后的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
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所述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设备所能实现的功能或步骤,可对应参阅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服务端侧以及客户端侧的相关描述,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一一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
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
根据优化后的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
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所述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地质参数包括油藏压力和油藏埋深;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压力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3959P2+0.8807P+171.8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压力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551P2+0.8866P+214.36;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埋深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7×10-8L3+0.0004L2-0.6473L+574.49;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埋深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1×10-7L3+0.0005L2-0.9096L+759.06;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P为油藏压力,MPa;L为油藏埋藏深度,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注入参数包括注入排量和蒸汽干度;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注入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注入排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92q2+13.244q+171.8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注入排量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1.2512q2+14.797q+759.06;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干度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0874X2+6.8416X+316.91;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蒸汽干度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0.1223X2+10.368X+461;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q为注入排量,t·h-1;X为蒸汽干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参数包括导热系数;所述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隔热管参数之间的分布关系,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4×106a3+523000a2-21459a+470.7;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Q=-8×106a3+864750a2-31910a+629.9;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α为导热系数,w·m-1·K-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包括:
若所述井型为定向井,则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的计算公式为:
Q=506.76+0.39P2+0.87P+0.94q2+13.53q+0.084X2-6.53X-4.91×10-8L3+2.8×10-4L2-0.454L-3.95×106α3+5.19×105α2-2.12×104α;
若所述井型为水平井,则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的计算公式为:
Q=753.8+0.51P2+0.84P+1.26q2+14.9q+0.11X2-9.56X-6.41×10-8L3+3.21×10-4L2-0.583L-6.86×106α3+7.42×105α2-2.74×104α;
其中,Q为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Nm3·h-1;P为油藏压力,MPa;L为油藏深度,m;X为蒸汽干度,%;q为注入排量,t·h-1;α为导热系数,w·m-1·K-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653914650000041
其中,Q1为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Nm3/h;Q为无阻隔条件下的临界氮气排量,Nm3/h;A1为环空面积,m2;A2为环空阻隔截面积,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包括:
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确定所述阻隔装置的环空阻隔面积;
根据所述阻隔装置的环空阻隔面积,确定所述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8.一种高效隔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注蒸汽热采井的油藏地质参数、井型、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确定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套管和隔热管之间的环空区域的氮气注入量,获取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分别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
模型优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与油藏地质参数、蒸汽注入参数、隔热管参数之间分别对应的分布关系,对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进行优化;
注气排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后的所述环空氮气临界注入排量的计算模型,确定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
封隔外径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蒸汽热采井在临界条件下的环空氮气的注气排量与环空阻隔面积之间的分布关系,确定阻隔装置的封隔外径;
隔热控制模块,用于将具有确定的封隔外径的所述阻隔装置套装在隔热管上,以实现对套管的隔热控制。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载导航装置结合使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高效隔热控制方法。
CN202210549255.8A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2174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9255.8A CN115217453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9255.8A CN115217453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453A true CN115217453A (zh) 2022-10-21
CN115217453B CN115217453B (zh) 2023-05-05

Family

ID=8360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9255.8A Active CN115217453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745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6615A (zh) * 2003-06-18 2005-0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同心油管井氮气隔热井筒传热模拟技术
US20070259791A1 (en) * 2006-05-08 2007-11-08 Bj Services Company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solvent and gelling agen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100200223A1 (en) * 2008-12-22 2010-08-12 Total S.A. Method for heating a hydrocarbons reservoir
CN103321618A (zh) * 2013-06-28 2013-09-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油页岩原位开采方法
CN103590788A (zh) * 2013-11-19 2014-02-1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组成可调节的多元热流体采油工艺
CN104850681A (zh) * 2015-04-16 2015-08-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入的蒸汽、氮气混合物的温度、压力、干度的计算方法
CN105160076A (zh) * 2015-08-07 2015-1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空注气隔热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6615A (zh) * 2003-06-18 2005-01-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同心油管井氮气隔热井筒传热模拟技术
US20070259791A1 (en) * 2006-05-08 2007-11-08 Bj Services Company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solvent and gelling agen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100200223A1 (en) * 2008-12-22 2010-08-12 Total S.A. Method for heating a hydrocarbons reservoir
CN103321618A (zh) * 2013-06-28 2013-09-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油页岩原位开采方法
CN103590788A (zh) * 2013-11-19 2014-02-1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组成可调节的多元热流体采油工艺
CN104850681A (zh) * 2015-04-16 2015-08-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注入的蒸汽、氮气混合物的温度、压力、干度的计算方法
CN105160076A (zh) * 2015-08-07 2015-1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环空注气隔热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阚长宾等: "深水含浅层流地层无隔水管领眼钻井水力参数计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7453B (zh) 2023-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24539A1 (zh) 一种基于广义管流渗流耦合的流动模拟及瞬变井分析方法
Xue et al. An integrated model with stable numerical methods for fractured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Yuan et al. Evaluation of steam circulation strategies for SAGD startup
Guo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fracture propagation of zipper and synchronous fracturing in hydrogen energy development
US20210003742A1 (en) Simulation Method for Flow Field of Multi-Stage Fracturing on Horizontal Well in Tight Oil Reservoir
AU2013405166B2 (en) Optimizing flow control device properties for a liquid injection well using a coupled wellbore-reservoir model
Desheng et al. Physical simulation of improving the uniformity of steam chamber growth in the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CN207004743U (zh) 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的挖掘、热储改造与管道换热系统
CN108661626B (zh) 一种高温高压下井壁水侵模拟实验装置
CN106285600B (zh) 获取油气压裂增产中井底温度场的方法及装置
CN115217453B (zh) 一种高效隔热控制方法及装置
Sun et al. New analytical equations for productivity estimation of the cyclic CO 2-assisted steam stimulation process considering the non-Newtonian percolation characteristics
Zhang et al. Steam circulation strategies for SAGD wells after geomechanical dilation start-up
W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ellbore heat transfer model considering circulation loss
CN108279173B (zh) 一种套管抗剪切性能评价方法
CN207365759U (zh) 免固井中深层地热井内换热器
Tao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infill SAG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for super heavy oil reservoirs
CN110874678B (zh) 地下储气库最高运行压力确定方法及装置
Sun et al. Study on start-up process of SAGD by solvent: experiment research and process design
Hu et al.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underground heat injection-enhanced gas extraction in low-permeability coal seams
Xue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Energy Production from an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 Associated with CO2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Tao et al.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steam flooding in shallow medium heavy oil reservoirs in Kazakhstan
CN106769756A (zh) 一种确定裂缝~孔隙型有水气藏排水规模的方法
Tang et al. Thermo-poro-elastic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heat extraction performance of EGS inlaid with multi-linked fractures
KR20200022886A (ko) 지하수정호 결합 복합 지열시스템 및 그 성능 평가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