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6098A -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6098A
CN115216098A CN202211019927.0A CN202211019927A CN115216098A CN 115216098 A CN115216098 A CN 115216098A CN 202211019927 A CN202211019927 A CN 202211019927A CN 115216098 A CN115216098 A CN 115216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resistant
abrasion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aterial
resistant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99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长永
毛焕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Quantum Sea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Quantum Sea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Quantum Sea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Quantum Se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99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16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16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6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06Pressing and sintering powders, granules or fib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5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to wear or abra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G01N5/04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by removing a component, e.g. by evaporation, and weighing the remaind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6Specifications of the specimen
    • G01N2203/0262Shape of the specimen
    • G01N2203/0278Thin specimens
    • G01N2203/0282Two dimensional, e.g. tapes, webs, sheets, strips, disks or membra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7Parameter measur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perty
    • G01N2203/0676Force, weight, load, energy, speed or accele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气体密封零部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耐磨检测方法。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由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组成,所述有机添加物为聚苯酯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为:(1)混合原料;(2)模压定型;(3)烧结加工。本申请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提高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干磨性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 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体密封零部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件是密封装置中的一类通用基础元件,其中,由于橡胶密封件具有弹性模量小,伸长率高,耐透气性等优点,所以广泛适用于空压机、呼吸机、鼓风机等机械设备上。
但是,橡胶密封件普遍存在启动扭矩大、摩擦系数大以及易老化等缺点,所以橡胶密封件本身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且当橡胶密封件与设备发生相对移动时,橡胶密封件还将限制设备的运行。而由于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具有扭矩小,摩擦力小,不易老化的优点,所以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可以有效对橡胶密封件进行替代。
然而,现有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耐干磨性能较差,所以在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与设备发生相对移动时,聚四氟乙烯密封件本身还很容易发生磨损,从而显著降低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聚四氟乙烯密封件耐磨性能较差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耐磨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包括由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组成,所述有机添加物为聚苯酯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等优异特性,聚苯酯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耐蠕变性以及较高的硬度,所以当碳纤维以及聚苯酯填充至聚四氟乙烯内时,碳纤维以及聚苯酯可以承受大部分载荷,从而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性。同时,碳纤维的类石墨结构可以与聚酰亚胺或者聚苯酯形成具有自润滑性能的转移润滑膜,促使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表面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从而达到减磨效果。
优选的,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5-15wt%碳纤维以及10-20wt%有机添加物,余量为聚四氟乙烯。
通过下述实验数据可得,当碳纤维占比介于5-15wt%之间,有机添加物占比介于10- 20wt%之间时,在耐磨检测后,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损耗量相对更少,即在该比重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具备更为优良的耐磨性能。
优选的,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0wt%碳纤维、15wt%有机添加物以及 75wt%聚四氟乙烯。
通过下述实验数据可得,当碳纤维占比为10wt%,有机添加物占比为15wt%时,在耐磨检测后,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损耗量相对最少,即在该比重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具备更为优良的耐磨性能。
优选的,所述有机添加物为聚苯酯或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通过下述实验数据可得,相对于有机添加物采用聚苯酯和聚酰亚胺的混合物来说,单独采用聚酰亚胺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耐磨性能的提升效果更为优良。
另外,相对于有机添加物单独采用聚苯酯来说,有机添加物单独采用聚酰亚胺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耐磨性能的提升效果更为优良。而聚苯酯的单价相对较低,从而致使单独采用聚苯酯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成本更低。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进行模压成型,得到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粗坯;
(3)把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粗坯以设定的烧结曲线程序进行烧结,该烧结曲线程序的特点是以相同的升温速率进行阶梯式升温,之后再以相同的降温速率进行阶梯式降温并冷却至室温,随后再加工得到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
由于上述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宜流水线生产,所以当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采用上述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时,具备生产效率快,生产产品稳定以及生产简单等优点。
另外,由于采用阶梯式升温和阶梯式降温的方式,所以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在烧结过程中容易形成骨架结构,从而促使转移润滑膜可以更为稳定地附着于聚四氟乙烯上,间接提高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
优选的,(1)中,在对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同步进行冷却操作。
由于在对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进行混合时很容易产生热量,而高温则很容易导致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发生结块,进而在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后影响其耐磨性能。而冷却操作可以对热量进行消耗,间接提高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能。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损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将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相同规格的试片;
S1、称取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的质量M
S2、将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以相同压力P挤压于磨轮的外表面,之后以相同的线速度V驱动磨轮对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进行打磨;
S3、在相同时间后测量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的损耗质量M,从而得到磨损量M-M=△M。
由于上述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控制,所以当采用上述检测方法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大批量流水线检测,有效降低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的检测难度。
另外,当采用上述检测方法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任意调节压力P以及磨轮线速度V,从而促使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的检测更为简单方便。
优选的,S4,通过改变S2中的压力P与线速度V的乘积得到PV值,在不同PV值下得到不同的△M,之后以PV值为横坐标,以不同PV值下的△M为纵坐标,得到不同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曲线,最后以耐磨曲线中的突变点作为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值。
当采用限定压力P和磨轮线速度V的方法来检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时,一旦有操作失误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限定压力P和磨轮线速度V的方法将很容易导致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数据出现误差。
而如果采用耐磨损曲线的检测方法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进行检测时,由于耐磨损曲线的检测方法需要对多组PV值进行检测,所以有效剔除操作失误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的无效数据,从而有效提高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耐磨性的准确性。
优选的,包括机架、线速度控制组件以及压力控制组件,所述线速度控制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速测量仪以及磨轮,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速测量仪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磨轮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所述压力控制组件包括控制架以及砝码盘,所述控制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砝码盘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架上,所述砝码盘迫使所述控制架与所述磨轮抵接,所述控制架与所述磨轮之间形成有供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放置的实验区域。
当需要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将样品放置于实验区域内,随后向砝码盘内添加指定重量的砝码,从而促使控制架可以持续给予磨轮指定的压力。
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开启驱动电机,此时,驱动电机通过转速测量仪迫使磨轮以指定的线速度进行旋转,从而对样品进行耐磨测试并算出PV值,有效降低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检测的操作难度。
优选的,所述控制架包括抵接部、旋转部以及砝码部,所述旋转部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抵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部的一端,所述抵接部远离旋转部的一端与所述磨轮抵接;所述砝码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部的另一端,所述砝码盘设置于所述砝码部远离旋转部的一端,所述砝码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抵接部的长度。
由于控制架是通过旋转部转动连接于机架上的,且砝码部的长度大于抵接部的长度,所以当砝码盘上放置有砝码时,控制架可以产生杠杆作用,从而促使工作人员可以在添加少量砝码的情况下便可以对样品提供较大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进行检测的操作难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碳纤维以及聚苯酯填充至聚四氟乙烯内时,碳纤维以及聚苯酯可以承受大部分载荷,从而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性。
2、碳纤维的类石墨结构可以与聚酰亚胺或者聚苯酯形成具有自润滑性能的转移润滑膜,促使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表面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从而达到减磨效果。
3、阶梯式升温和阶梯式降温的方式促使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在烧结过程中形成骨架结构,从而促使转移润滑膜附着于聚四氟乙烯材料上,间接提高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
4.耐磨损曲线的检测方法需要对多组PV值进行检测,所以有效剔除操作失误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的无效数据,从而有效提高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耐磨性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线速度控制组件以及压力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检测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2的检测结构图。
图5是实施例3的检测结构图。
图6是实施例4的检测结构图。
图7是实施例5的检测结构图。
图8是实施例6的检测结构图。
图9是实施例7的检测结构图。
图10是实施例8的检测结构图。
图11是实施例9的检测结构图。
图12是实施例10的检测结构图。
图13是实施例11的检测结构图。
图14是对比例1的检测结构图。
图15是对比例2的检测结构图。
图16是对比例3的检测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线速度控制组件;3、压力控制组件;21、驱动电机; 22、转速测量仪;23、磨轮;31、控制架;32、砝码盘;311、旋转部;312、抵接部;313、砝码部;314、实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6、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原料
本申请中各原料组分如表1:
表1各原料组分的来源
原料 型号 厂家
聚四氟乙烯 DF-16A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碳纤维 YHP-CD-1 青岛远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聚苯酯 CGZ-351-1000 晨光化工研究院
聚酰亚胺 SG100P 杭州塑盟特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搅拌容器放置于水槽内并促使水槽内的水始终与搅拌容器的外壁接触,随后将10wt%碳纤维、15wt%聚酰亚胺以及75wt%聚四氟乙烯在20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混合2min,得到混合原料;
(2)将200g混合原料放入直径为58的模具中在40MPa的压强下保持5min,随后冷压成型得到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粗胚;粗胚为58实心棒
(3)将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粗胚放置于高温烧结炉内,随后以1℃/分的升温速率加热至 380℃,随后以1℃/h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其中,在进行加热以及降温过程中,在325℃处均进行一次保温,而保温时间为2h,最后再加工切割得到1.2mm的片,用专用裁刀从中裁取长6mm,宽4mm厚1.20mm的样品试片。
实施例2-6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碳纤维、聚苯酯以及聚四氟乙烯的重量有所不同,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实施例2-6中各原料及其重量表(wt%)
碳纤维 聚酰亚胺 聚四氟乙烯
实施例1 10 15 75
实施例2 5 20 75
实施例3 15 10 75
实施例4 20 5 75
实施例5 12 18 70
实施例6 8 12 80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聚酰亚胺替换为相同重量的聚苯酯。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聚酰亚胺替换为相同重量的聚酰亚胺与聚苯酯的混合物,且聚酰亚胺与聚苯酯的重量比例为1:1。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1)中,不再进行冷却操作(搅拌容器放置于水槽内)。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3)中,不再进行保温操作。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3)中,直接将温度快速升至400℃,随后直接将温度快速冷却至室温(25℃)。
对比例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碳纤维以及聚酰亚胺完全替换为相同重量的聚四氟乙烯。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碳纤维全部替换为相同重量的聚酰亚胺。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聚酰亚胺全部替换为相同重量的碳纤维。
性能检测试验
检测方法
1.耐磨性能测试
S0、从实施例1-11以及对比例1-3选取三份样品,随后用车床将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切成1.2-1.3mm的片,再用专用裁刀裁取4*6mm的试片;
S1、称取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的质量M
S2、将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以20MPa的压力挤压于磨轮的外表面,之后以 10m/s的线速度驱动磨轮并对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进行打磨;
S3、在10s后测量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的损耗质量M,从而得到磨损量M -M=△M,并取平均值;
S4,通过改变S2中的压力P与线速度V的乘积得到PV值,在不同PV值下得到不同的△ M,之后以PV值为横坐标,以不同PV值下的△M为纵坐标,得到不同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曲线,最后以耐磨曲线中的突变点作为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申请中,对于样品的耐磨性能检测可以不包括S4,但是由于在采用限定压力P和磨轮线速度V的方法来检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时,一旦有操作失误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限定压力P和磨轮线速度V的方法将很容易导致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数据出现误差。
而如果采用耐磨损曲线的检测方法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进行检测时,由于耐磨损曲线的检测方法需要对多组PV值进行检测,所以有效剔除操作失误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的无效数据。
因此,在本申请中还是以包括S4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
而为了促使对样品的检测可以进行流水化操作,在本申请中还公开了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检测装置。
参照图1,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线速度控制组件2以及压力控制组件3,其中,线速度控制组件2用于为实验提供指定的线速度,压力控制组件3用于为实验提供指定的压力。
参照图1和图2,线速度控制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转速测量仪22以及磨轮23,驱动电机21固定连接于机架1的上端面,转速测量仪22套设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磨轮23固定连接于驱动电机21的端部。
压力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架31以及砝码盘32,其中,控制架31包括旋转部311、抵接部312以及砝码部313,旋转部311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侧壁上,抵接部312固定连接于旋转部311的一端,而砝码部313固定连接于旋转部311的另一端。
抵接部312远离旋转部311的一端与磨轮23抵接,且抵接部312与磨轮23之间形成有供样品放置的实验区域314。砝码盘32转动连接于砝码部313远离旋转部311的一端,且砝码部313的长度大于抵接部312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上述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采用焊接固定、一体成型、螺栓固定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上述转动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采用销轴连接等常规转动连接方式。
当需要对样品进行耐磨检测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将样品放置于实验区域314内,随后向砝码盘32内添加指定数量的发明。此时,由于砝码部313的长度大于抵接部312的长度,所以少量的砝码便可以通过控制架31给予样品较大的压力。
之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开启驱动电机21,而驱动电机21通过转速测量仪22驱使磨轮23以指定线速度进行旋转,从而促使工作人员可以计算得到PV值。
检测结果:实施例1-11以及对比例1-3的检测结构具体如表3和图1所示。
表3实施例1-11以及对比例1-3的检测结果表(MPa·m/s)
Figure BDA0003813742580000081
Figure BDA0003813742580000091
参照对比例1-3并结合图3、图14-16和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对比例1来说,对比例2以及对比例3的耐磨值均显著提升,由此说明,碳纤维以及聚酰亚胺均具有提升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性能的效果。
而参照实施例1、对比例2-3并结合图3、图15-16和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于对比例2-3来说,实施例1的耐磨值显著提升,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碳纤维的类石墨结构可以与聚酰亚胺形成具有自润滑性能的转移润滑膜,促使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表面表现出良好的润滑性,从而达到减磨效果。
参照实施例1-4并结合图3-6表3可以看出,随着聚酰亚胺比重的增加,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能逐渐提升,但是当聚酰亚胺的比重达到15%时,如果再增加聚酰亚胺的量,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能却反而有所下降,即实施例1中各原料的占比为较优。
参照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5-6并结合图3、图7-8和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实施例1 来说,实施例5-6的耐磨值均有所下降,由此说明,当碳纤维、聚酰亚胺以及聚四氟乙烯在实施例1的比例下时,耐干磨聚四氟乙烯的耐磨性能最佳。
参照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7-8并结合图3、图9-10和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实施例7-8的耐磨值均略微有所下降,由此说明,聚苯酯也具有提升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能的效果,但是相对于单独采用聚酰亚胺来说,单独采用聚苯酯或者采用聚苯酯和聚酰亚胺的混合物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耐磨性能的提升效果较差。
参数实施例1、实施例9并结合图3、图11和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实施例9的耐磨值显著降低,由此说明,冷却操作可以间接提升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能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冷却操作可以消耗混合而产生的热量,从而减少原料发生结块的可能性,间接提升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能。
参照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10-11并结合图3、图12-13和表3可以看出,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实施例10-11的耐磨值均显著降低,由此说明,在对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粗胚进行烧结时,保温操作以及阶梯式升温降温均可以提升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能。究其原因在于,保温操作以及阶梯式升温降温可以促使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容易形成骨架结构,从而促使转移润滑膜可以更为稳定地附着于聚四氟乙烯上,间接提高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组成,所述有机添加物为聚苯酯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5-15wt%碳纤维以及10-20wt%有机添加物,余量为聚四氟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10wt%碳纤维、15wt%有机添加物以及75wt%聚四氟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添加物为聚苯酯或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进行模压成型,得到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粗坯;
(3)把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粗坯以设定的烧结曲线程序进行烧结,该烧结曲线程序的特点是以相同的升温速率进行阶梯式升温,之后再以相同的降温速率进行阶梯式降温并冷却至室温,随后再加工得到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中,在对碳纤维、有机添加物以及聚四氟乙烯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同步进行冷却操作。
7.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用车床将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相同规格的试片;
S1、称取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的质量M初;
S2、将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以相同压力P挤压于磨轮的外表面,之后以相同的线速度V驱动磨轮对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进行打磨;
S3、在相同时间后测量不同待测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试片的损耗质量M磨,从而得到磨损量M初-M磨=△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4,通过改变S2中的压力P与线速度V的乘积得到PV值,在不同PV值下得到不同的△M,之后以PV值为横坐标,以不同PV值下的△M为纵坐标,得到不同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曲线,最后以耐磨曲线中的突变点作为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耐磨值。
9.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线速度控制组件(2)以及压力控制组件(3),所述线速度控制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转速测量仪(22)以及磨轮(23),驱动电机(21)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速测量仪(22)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1)上,所述磨轮(23)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
所述压力控制组件(3)包括控制架(31)以及砝码盘(32),所述控制架(3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砝码盘(32)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架(31)上,所述砝码盘(32)迫使所述控制架(31)与所述磨轮(23)抵接,所述控制架(31)与所述磨轮(23)之间形成有供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放置的实验区域(31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架(31)包括抵接部(312)、旋转部(311)以及砝码部(313),所述旋转部(311)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抵接部(312)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部(311)的一端,所述抵接部(312)远离旋转部(311)的一端与所述磨轮(23)抵接;所述砝码部(313)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部(311)的另一端,所述砝码盘(32)设置于所述砝码部(313)远离旋转部(311)的一端,所述砝码部(313)的长度大于所述抵接部(312)的长度。
CN202211019927.0A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5216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927.0A CN115216098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9927.0A CN115216098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6098A true CN115216098A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1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9927.0A Pending CN115216098A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1609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8929A (ja) * 1995-12-08 1997-08-12 Parker Hannifin Corp シールリングおよびそれの成形用組成物
CN101893535A (zh) * 2010-06-30 2010-11-24 清华大学 一种润滑油的极限工作温度和高温耐磨性能测试方法
CN102199330A (zh) * 2010-12-24 2011-09-28 东莞市新志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4927354A (zh) * 2015-06-15 2015-09-23 江苏大学 一种聚酰亚胺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379861U (zh) * 2017-10-27 2018-05-18 湖南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简易润滑剂抗磨性能试验机
CN111413237A (zh) * 2020-04-14 2020-07-14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耐磨性能测试方法
CN111849099A (zh) * 2020-08-13 2020-10-30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聚酰胺酰亚胺填充聚四氟乙烯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33771A (zh) * 2022-05-25 2022-08-23 济南赛诺富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8929A (ja) * 1995-12-08 1997-08-12 Parker Hannifin Corp シールリングおよびそれの成形用組成物
CN101893535A (zh) * 2010-06-30 2010-11-24 清华大学 一种润滑油的极限工作温度和高温耐磨性能测试方法
CN102199330A (zh) * 2010-12-24 2011-09-28 东莞市新志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CN104927354A (zh) * 2015-06-15 2015-09-23 江苏大学 一种聚酰亚胺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379861U (zh) * 2017-10-27 2018-05-18 湖南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简易润滑剂抗磨性能试验机
CN111413237A (zh) * 2020-04-14 2020-07-14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耐磨性能测试方法
CN111849099A (zh) * 2020-08-13 2020-10-30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聚酰胺酰亚胺填充聚四氟乙烯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33771A (zh) * 2022-05-25 2022-08-23 济南赛诺富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28531B (zh) 连续式高温高速气固两相流冲蚀磨损试验装置
CN101344470B (zh) 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
CN101509860A (zh) 一种测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性能的方法
FR3138917A1 (fr)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un composite comportant un élastomère et une charge.
CN115216098A (zh) 一种耐干磨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3101205B (zh) 聚酰亚胺添加纳米铜和聚四氟乙烯制作保持架管坯的方法
CN105854770A (zh) 一种高效率、高效能、耐腐蚀的金属氯化反应釜
CN201259484Y (zh) 微动腐蚀磨损试验机
CN112778695A (zh) 一种耐磨液态金属高分子自润滑复合材料
CN107033520A (zh) 耐磨sbs鞋底材料的制备方法
Hu et al. A novel hydrophilic PVA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materials for water-lubricated stern bearing
CN206476752U (zh) 制备石墨烯的高剪切力耐磨橡胶磨盘
Kulkarni et al.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PTFE based composite bearing material for turbine pump
CN203017810U (zh) 聚酰胺酸树脂合成过程的消泡釜
CN108395923A (zh) 一种高分散性改性边缘功能石墨烯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15019627A (zh) 一种防水耐高温可打印标签制作设备及制作工艺
CN207307801U (zh) 一种正负压材料试验反应釜
CN110722287A (zh) 一种橡塑机械密炼机动静环用合金耐磨焊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39522A (zh) 一种型材抛光装置
CN110452435A (zh) 一种四苯基锡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抗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576403U (zh) 一种调温反应釜
CN110978357A (zh) 一种输送带裙边制造系统及方法
CN210815220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用反应釜
Anisimov et al. ″About wear resistance of linear block-polyurethanes ″
CN105623199A (zh) 用于管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