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9393A -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9393A
CN115209393A CN202110390636.1A CN202110390636A CN115209393A CN 115209393 A CN115209393 A CN 115209393A CN 202110390636 A CN202110390636 A CN 202110390636A CN 115209393 A CN115209393 A CN 115209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s
information
target
data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906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09393B (zh
Inventor
钟文国
王皓
聂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906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9393B/zh
Priority to EP22787360.1A priority patent/EP4304219A1/en
Priority to US18/554,603 priority patent/US20240196479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037 priority patent/WO20222181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9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9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09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9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04W28/022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power availability o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目标设备为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在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在选择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前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在保证用户操作的易用性的前提下,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同时保证了相对较低的设备功耗。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开始支持用户分享图片、文档等数据,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
目前,若用户需要将一个设备上的数据分享到另一个设备上,则可以通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方式进行数据共享。在通过Wifi方式进行数据共享的情况下,设备之间的连接延时是评价数据共享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技术中,如果设备之间始终保持连接,则连接时延为零,但同时意味着较高的设备功耗。如果在选择某个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才启动设备之间的连接,则意味着较高的连接时延。
如何降低连接时延的同时保证相对较低的设备功耗,相关技术中尚未提供一种合适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设备在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在选择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前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在保证用户操作的易用性的前提下,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同时保证了相对较低的设备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中,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
所述第一设备与发现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
在该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在第一设备和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设备之间始终保持连接导致较高的设备功耗的情况,保证了相对较低的设备功耗,延长了设备的待机时长;并且,由于在选择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前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已建立物理链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在选择某个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才启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致较高的连接时延的情况,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所述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与发现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包括:
对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或者,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链路。
在该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通过发送第一信息进行设备发现,使得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或者由被发现的第二设备主动与第一设备建立物理链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设备之间始终保持连接导致较高的设备功耗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相对较低的设备功耗,延长了设备的待机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与发现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所述目标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所述物理链路和所述逻辑链路。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选择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前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若选中的目标设备已与第一设备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则第一设备可以直接向该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进一步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所述目标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所述逻辑链路;
在所述逻辑链路建立成功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
在该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若选中的目标设备已与第一设备建立有物理链路但尚未建立有逻辑链路,则第一设备可以在该物理链路的基础上建立逻辑链路,在逻辑链路建立成功后向该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与相关技术中在选择某个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才启动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连接的情况相比,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设备与排序后位于前m个的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所述逻辑链路,所述m为小于所述n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排序顺序与预计的所述第二设备被选中的概率相关。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选择排序靠前的一些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由于排序靠前的这些第二设备被选中的概率较大,若后续选中的目标设备为这些第二设备,则由于该目标设备与第一设备已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第一设备可以立刻启动数据传输,进一步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倒计时超时后,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在倒计时超时后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使得第二设备可以智能决策是否断开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和/或逻辑链路,避免不必要的设备功耗。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发送第二信息;
除所述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息,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通过发送第二信息通知除目标设备以外的其它的第二设备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使得其他的第二设备断开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和/或逻辑链路,进一步降低了除目标设备以外的其它的第二设备的设备功耗。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发送第三信息;
除所述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三信息,开启所述Wifi直连功能。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数据传输结束后,第一设备通过发送第三信息通知周边的第二设备启动Wifi直连功能并等待连接,进一步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提高了后续的数据共享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广播业务结束后,发送第四信息;
所述n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四信息,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在该实现方式中,在广播业务结束后,第一设备通过发送第四信息通知n个第二设备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使得n个第二设备断开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和/或逻辑链路,避免不必要的设备功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于第一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
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
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所述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对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息建立的,或者是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信息后建立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之后,还包括:
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所述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所述目标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所述物理链路和所述逻辑链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所述目标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所述逻辑链路;
在所述逻辑链路建立成功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
与排序后位于前m个的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所述逻辑链路,所述m为小于所述n的正整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还指示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在所述倒计时超时后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除所述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所述第二设备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除所述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开启所述Wifi直连功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广播业务结束后,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指示所述n个第二设备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单元,至少一个单元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出了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连接策略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涉及的界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
1、物理链路:物理节点之间的链路。比如,一条物理链路包括电脑与路由器之间的Wi-Fi连接。
物理链路是两个设备之间建立数据链路层成功后形成的链路,其中数据链路层为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协议中的数据链路层。两个设备之间建立物理链路的过程包括:两个设备均开启WiFi直连功能,且这两个设备进行物理层能力信息(比如信号同步信息、发射频率、发射功率等信息)交换,并进行IP地址的分配和信息交换,通常对应TCP/IP协议中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逻辑链路:也称数据链路或业务链路,逻辑节点之间的链路。逻辑链路用于传输业务数据以及控制信令等等。比如,一条逻辑链路包括浏览网站时建立的TCP协议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两个设备均开启WiFi直连功能的情况下,这两个设备之间可以建立物理链路。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完成物理链路后,这两个设备之间可以建立逻辑链路。其中,一条物理链路可以包括若干条不同的逻辑链路。
逻辑链路是两个设备之间建立TCP/IP协议中的网络层和传输层成功后形成的链路。两个设备之间建立逻辑链路的过程包括:两个设备之间建立传输层(比如TCP/IP协议中的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TCP层等)连接,比如建立加密的套接字(Socket)安全通道。根据业务场景的要求,在建立逻辑链路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设备间通信密钥的协商。后续业务基于建立完成的逻辑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物理链路是静态的,它的最大带宽、最大吞吐量等参数是固定的;而逻辑链路是动态变化的,一条逻辑链路可以动态承载在任何物理链路上,可以根据网络情况在物理链路中新建一条逻辑链路,也可以删除某条逻辑链路,物理链路中的逻辑链路的带宽也是动态变化的。
万物互联时代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需要提高设备间的数据共享效率,实现跨设备无缝协同体验,使用户享受到本地设备和远端设备的无差异体验。而设备之间的连接延时是评价数据共享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技术中,如果设备之间始终保持连接,则连接时延为零,但同时意味着较高的设备功耗。如果在选择某个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才启动设备之间的连接,则意味着较高的连接时延。如何降低连接时延的同时保证相对较低的设备功耗,相关技术中尚未提供一种合适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在通过Wifi方式进行设备间数据共享的场景下,相关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连接策略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通过Wifi方式进行设备间数据共享,主要包括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链路常连接方案,即第一设备在开启Wifi功能后,保持物理链路始终工作,在检测到待分享数据的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在设备发现成功后显示已发现的多个第二设备,当检测到某一个第二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建立逻辑链路,在逻辑链路建立成功后进行数据传输。业务结束后第一设备主动断开该逻辑链路,但仍然维持物理链路。但是在该实现方式中,设备间的物理链路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保证了较低的连接时延,但是由此带来了较高的设备功耗,较短的待机时长。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链路使用时连接的方案,即第一设备在检测到待分享数据的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在设备发现成功后显示已发现的多个第二设备,当检测到某一个第二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建立物理链路,在物理链路建立成功后建立逻辑链路,在逻辑链路建立成功后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在该实现方式中,由于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都是在选中第二设备后建立的,设备间连接所需的周期较长,通常需要1-2秒才能完成,导致设备间的连接时延较长,数据共享效率较低。
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智能决策链路连接时机,即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在第一设备和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设备之间始终保持连接导致较高的设备功耗的情况,保证了相对较低的设备功耗,延长了设备的待机时长;并且,当第一设备检测到其中一个第二设备即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由于在选择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前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已建立物理链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在选择某个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才启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致较高的连接时延的情况,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
可选地,在建立逻辑链路后,设备之间还会建立安全套接字协议(Secure SocketsLayer,SSL)加密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为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可选的,该电子设备还具有蓝牙功能。
该电子设备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第一设备也称发现设备或者发送端设备,第二设备也称被发现设备或者接收端设备。
比如,电子设备为手机,车载终端,无人飞行器,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Layer III,MP3)播放器,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 Audio Layer IV,MP4)播放器,笔记本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类型不加以限定。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20、通信接口30和显示屏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处理器10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控制。处理器10可以由CPU实现,也可以由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实现。
存储器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21、处理模块22、发送模块23和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24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存储器20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相应地,存储器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0对存储器20的访问。
显示屏4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4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40,N为大于1的正整数。显示屏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各种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例如,显示器40可以显示照片、视频、网页、或者文件等。再例如,显示器40可以显示图形用户界面。其中,图形用户界面上包括状态栏、可隐藏的导航栏、时间和天气小组件(widget)、以及应用的图标,例如浏览器图标等。状态栏中包括运营商名称、移动网络(例如4G)、时间和剩余电量。导航栏中包括后退(back)键图标、主屏幕(home)键图标和前进键图标。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栏中还可以包括蓝牙图标、Wi-Fi图标、外接设备图标等。还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图形用户界面中还可以包括Dock栏,Dock栏中可以包括常用的应用图标等。当处理器10检测到用户的手指(或触控笔等)针对某一控件的触摸事件后,响应于该触摸事件,打开与该控件对应的用户界面,并在显示器40上显示该用户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40可以是一个一体的柔性显示屏,也可以采用两个刚性屏以及位于两个刚性屏之间的一个柔性屏组成的拼接显示屏。
当处理器10运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后,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或者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与其他的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数据以及控制显示屏40显示相应的用户界面。
当该电子设备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时,处理器20通过运行处理模块22执行以下功能:当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处理器20通过运行发送模块23执行以下功能: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目标设备为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
下面,采用几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进行介绍。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301,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
可选的,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第一设备判断第一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是否开启;若第一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未开启,开启Wifi直连功能,进行设备发现;若第一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已开启,则直接进行设备发现。
Wifi直连功能相对于正常待机状态具有较高的功耗,存在一定的连接时长(比如连接时长为几百毫秒到几秒中的任意数值)。可选的,Wifi直连功能为Wifi的点对点(peer-to-peer,P2P)服务、或者Wifi的无线邻近感知网络(Neighborhood Aware Networking,NAN)服务、或者厂商私有的Wifi连接服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待分享数据的类型包括链接、图片、音频、视频、文本、应用程序、文件、指令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其中,预设触发信号为用于触发进行设备发现的用户操作信号。示意性的,预设触发信号包括点击操作信号、滑动操作信号、按压操作信号、长按操作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触发信号为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分享控件的第二触发信号。示意性的,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第一触发信号时,显示该待分享数据对应的分享控件,当检测到作用于该分享控件的第二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并显示分享界面。
在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预设触发信号也可以语音形式实现。示意性的,第一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对该语音信号进行解析获取语音内容,当语音内容中存在与待分享数据对应的预设信息相匹配的关键字词时,即为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
可选的,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并显示分享界面,分享界面中包括已发现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或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指示尚未发现第二设备。
可选的,在设备发现过程中,第一设备在分享界面中依次显示已发现的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
步骤302,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
可选的,每当发现一个第二设备时,第一设备与该发现的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或者,在n个第二设备的设备发现成功后,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
对于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可以在被发现时已开启,也可以在被发现后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可以是第一设备主动建立的,也可以是第二设备主动建立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成功后,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即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均是在用户选择目标设备之前建立完成的,进一步缩短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使得后续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可以立刻与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示意性的,逻辑链路为加密的套接字安全通道。
然而,由于第一设备后续会与选中的一个第二设备即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若在此之前将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中的每个第二设备均建立逻辑链路,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占用,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在n个第二设备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设备,与选择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的过程可参考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关细节,在此先不介绍。
步骤303,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目标设备为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
其中,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为用于触发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的用户操作信号。示意性的,选中信号包括点击操作信号、滑动操作信号、按压操作信号、长按操作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设备发现成功后,第一设备显示设备标识列表,该设备标识列表包括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各自对应的设备标识;当第一设备接收到作用于设备标识列表中的设备标识的选择操作信号时,即表示第一设备检测到该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即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该数据传输过程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
在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也可以语音形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完成后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指示待分享数据发送成功。示意性的,第二提示信息的表现形式包括文本、图形、提示音、闪光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如图4所示,待分享数据为选中的三张图片,当设备1检测到作用于分享控件41的点击操作信号(即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显示分享界面42(对应上述步骤301)。在设备发现过程中,设备1在分享界面42中依次显示已发现的设备2的设备标识“约翰的P40”和设备3的设备标识“客厅的打印机”,并且设备1分别与发现的设备2和设备3建立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对应上述步骤302)。当设备1检测到作用于设备2的设备标识“约翰的P40”的点击操作信号(即选中信号)时,设备1将选中的三张图片发送至设备2(对应上述步骤303)。在这三张图片发送完成后,设备1在分享界面42上显示提示信息“发送成功”。
综上所述,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设备之间始终保持连接导致较高的设备功耗的情况,保证了相对较低的设备功耗,延长了设备的待机时长;并且,由于在选择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前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已建立物理链路,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在选择某个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才启动设备之间的连接导致较高的连接时延的情况,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501,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的,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第一设备判断第一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是否开启;若第一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未开启,开启Wifi直连功能,并发送第一信息;若第一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已开启,则发送第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开启Wifi直连功能的步骤可以在发送第一信息的步骤之前执行,也可以在其之后执行,也可以并列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第一信息为第一广播信息。第一设备通过预设广播方式发送第一广播信息,预设广播方式为除Wifi直连功能以外的其他广播方式。示意性的,预设广播方式包括蓝牙(Bluetooh,BT)广播、蓝牙低能耗技术(Bluetooh Low Energy,BLE)广播、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广播、WiFi广播、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广播中的任意一种广播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指示第二设备开启Wifi直连功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携带有指定标识,该指定标识指示第二设备开启Wifi直连功能。比如,指定标识为1,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第一信息包括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状态信息和第一设备信息,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在多个设备中唯一标识该第一设备,第一状态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设备状态为开启Wifi直连功能并进行设备发现的状态。
第一设备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属性信息,可选的,第一设备信息包括第一设备上登录的帐号信息、第一设备的设备类型、设备型号和设备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502,n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执行第二操作。
可选的,n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执行第二操作,包括:对于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判断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是否开启,若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未开启,则开启Wifi直连功能。若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已开启,则执行后续步骤503。
可选的,第二设备开启Wifi直连功能,并向第一设备反馈响应信息。对应的,第一设备接收该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信息。
可选的,第二设备在判断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是否开启之前,判断是否需要响应第一信息。示意性的,对于一个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判断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判断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是否开启,执行后续的响应步骤;若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忽略该第一信息。
示意性的,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二设备支持Wifi直连功能,且第二设备当前未与其它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步骤503,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可以是第一设备主动建立的,也可以是第二设备主动建立的。
可选的,对于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建立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
可选的,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反馈响应信息,并建立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反馈响应信息的步骤可以不执行,也可以与建立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的步骤同时执行或者分先后顺序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可以直接与该第一设备建立物理链路,也可以基于连接信息与该第一设备建立物理链路。
示意性的,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响应信息,若第一设备允许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则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连接信息,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连接信息,建立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
可选的,连接信息包括频点信息和/或第一设备的Wifi的媒体存取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地址。频点信息指示传输数据所使用的频率,比如频点信息为160MHz。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其中,第一设备的无线MAC地址是第一设备发送的。频点信息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或者是第一设备发送的。
可选的,对于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反馈响应信息;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信息后,建立与第二设备的物理链路。
可选的,n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是第一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预设时间段为从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的时刻开始的预设的时间间隔,比如预设时间段为1秒。
可选的,响应信息包括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状态信息和第二设备信息,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用于在多个设备中唯一标识该第二设备,第二状态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的设备状态为开启Wifi直连功能并等待连接的状态。第二设备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的属性信息,比如第二设备信息包括第二设备上登录的帐号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501、步骤502和步骤503可以被替换实现成为如下步骤: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发送第一信息;第一设备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其中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均为已开启Wifi直连功能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步骤的相关细节可类比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步骤504,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可选的,第一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与排序后位于前m个的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m为小于n的正整数。
可选的,第一设备根据n个第二设备各自对应的设备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其中,第二设备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的属性信息。
示意性的,第二设备信息包括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的历史连接次数、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距离、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的历史连接时刻、第二设备使用Wifi直连功能的历史使用次数、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和第二设备对应的业务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第一预设规则指示第二设备的排序顺序与预计的该第二设备被选中的概率相关。示意性的,第二设备的排序顺序与预计的该第二设备被选中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即n个第二设备中预计的某个第二设备被选中的概率越大,则该第二设备的排序顺序越靠前,该第二设备的排序序号越小。
可选的,第一预设规则包括最近最少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LRU)规则(即按照历史连接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按照历史连接时刻从近到远的顺序、按照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按照历史使用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按照设备类型和/或业务信息与第一设备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匹配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设备根据n个第二设备各自对应的设备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按照n个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其中,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次数为该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在历史上的预设时间段内进行连接的次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按照n个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按照n个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时刻从近到远的顺序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其中,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时刻为该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在历史上最近一次连接的时刻。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按照n个第二设备的历史使用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其中,第二设备的历史使用次数为该第二设备在历史上使用过Wifi直连功能的次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按照n个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和/或业务信息与第一设备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匹配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
其中,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指示该第二设备所属的电子设备的类型。可选的,设备类型包括终端设备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中的一种,IoT设备为接入到IoT中的设备。比如,终端设备为手机,IoT设备为打印机。本申请实施例对设备类型的设置方式不加以限定。
其中,第二设备的业务信息指示该第二设备所支持的业务。比如,若第二设备为打印机,则该第二设备的业务信息可以指示该第二设备支持数据传输业务和打印业务。本申请实施例对业务信息的设置方式不加以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单独实现,也可以两两结合实现,还可以任意三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实现,还可以任意四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实现,还可以全部五个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对于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第二设备,第一设备与该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完成后,第一设备与该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包括: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二设备的IP地址,与该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或者,第一设备根据该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该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其中,端口号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或者是第二设备发送的。
步骤505,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
可选的,第一设备接收到n个第二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后,显示设备标识列表,该设备标识列表包括至n个第二设备各自对应的设备标识;当第一设备接收到作用于设备标识列表中的设备标识的选择操作信号时,即表示第一设备检测到该设备标识对应的第二设备即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第一设备判断目标设备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可选的,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表示第一设备与该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则第一设备直接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
可选的,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表示第一设备与该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物理链路而未建立逻辑链路,则第一设备与该目标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在逻辑链路成功后,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个第二设备可以决策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和/或逻辑链路的开启和断开的时机。可选的,对于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在倒计时超时后,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其中,第二设备关闭Wifi直连功能包括:第二设备断开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第二设备进入低功耗状态包括:第二设备断开与第一设备的逻辑链路但维持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
可选的,低功耗状态为只接收数据但不发送数据的状态,或者,低功耗状态为周期性切换休眠模式和唤醒模式的状态,休眠模式下第二设备不接收数据且不发送数据,唤醒模式下第二设备只接收数据但不发送数据。示意性的,休眠模式的持续时长大于唤醒模式的持续时长。本申请实施例对低功耗状态的设置方式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完成逻辑链路后停止倒计时。
可选的,对于每个第二设备,该第二设备获取n-1个其他的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响应信息,响应信息包括第二设备信息;该第二设备根据n个第二设备各自对应的第二设备信息(即该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和n-1个其它的第二设备各自对应的设备信息),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该第二设备的倒计时时长。
可选的,该第二设备根据排序结果确定该第二设备的倒计时时长,包括:若该第二设备位于排序后的前k个,则确定该第二设备的倒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长阈值,若该第二设备不位于排序后的前k个,则确定该第二设备的倒计时时长为第二时长阈值,第一时长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阈值,k为小于n的正整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的,已建立逻辑链路的第二设备的倒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未建立逻辑链路的第二设备的倒计时时长。
可选的,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发送第二信息;除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二信息,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其中,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第一设备在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发送第三信息;除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n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三信息,开启Wifi直连功能。
可选的,第一设备在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显示设备标识列表,并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指示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对于除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三信息,开启Wifi直连功能。第二设备在开启Wifi直连功能后,第一设备与该第二设备再次建立物理链路,或者,第一设备与该第二设备再次建立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第一设备再次执行当检测到其中一个第二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该第二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的步骤。
可选的,第一设备在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目标设备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保持开启Wifi直连功能的状态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与该第二设备再次建立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第一设备再次执行当检测到其中一个第二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该第二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的步骤的过程可类比参考上述相关步骤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第一设备在广播业务结束后,发送第四信息;n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四信息,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其中,第四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广播业务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信息、第三信息和第四信息可以为广播信息,以预设广播方式进行发送。通过预设广播方式发送第二信息、第三信息或第四信息的过程可类比参考上述通过预设广播方式发送第一信息的相关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一设备为设备1,n个第二设备包括设备2、设备3和设备4,目标设备为设备2,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如图6所示:步骤601,设备1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开启Wifi直连功能;步骤602,设备1通过BLE广播方式发送第一信息;步骤603,设备2、设备3和设备4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开启Wifi直连功能;步骤604,设备2、设备3和设备4向设备1反馈响应信息;步骤605,设备1分别与设备2、设备3和设备4建立物理链路;步骤606,设备1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设备2、设备3和设备4进行排序,与排序后位于前2个的设备(设备2和设备3)建立逻辑链路;步骤607,设备1检测到设备2的选中信号;步骤608,设备1与设备2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设备1向设备2发送待分享数据);步骤609,设备3决策是否断开与设备1的逻辑链路和/或物理链路,设备4决策是否断开与设备1的物理链路;步骤610,设备1与设备2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设备2断开与设备1的逻辑链路和物理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605可以在步骤604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604之后执行,还可以与步骤604并列执行。上述步骤609可以在步骤607和步骤608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607和步骤608之后执行,还可以与步骤607和步骤608并列执行。并且,上述例子中各个步骤的相关细节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可能的状态。
可选的,第一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第一主状态、第二主状态、第三主状态和第四主状态。
第一主状态为关闭Wifi直连功能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设备与各个第二设备之间未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第二主状态为开启Wifi直连功能并进行设备发现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设备发现周围的第二设备,并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并选择其中的m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n为正整数,m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第三主状态为等待用户选择目标设备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建立有物理链路,且第一设备与其中的m个第二设备还建立有逻辑链路。
第四主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即为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可选的,第二设备的设备状态包括第一从状态、第二从状态、第三从状态、第四从状态和第五从状态。
第一从状态为关闭Wifi直连功能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未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第二从状态为开启Wifi直连功能并等待连接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设备等待第一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和/或逻辑链路。
第三从状态为等待数据传输的状态,即为第二设备等待第一设备发送数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第四从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即为目标设备与第一设备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目标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第五从状态为关闭Wifi直连功能的状态或者低功耗状态。在低功耗状态下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有物理链路,但未建立有逻辑链路。
基于上述介绍的设备状态,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701,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将设备状态从第一主状态切换为第二主状态,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设备状态为第二主状态。第一主状态为关闭Wifi直连功能的状态,第二主状态为开启Wifi直连功能并进行设备发现的状态。
步骤702,当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时,将设备状态从第一从状态切换为第二从状态。
仅以第二设备为支持Wifi直连功能,且当前未与其它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设备为例,对于每个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时,将设备状态从第一从状态切换为第二从状态。其中,响应信息指示第二设备的设备状态为第二从状态。第一从状态为关闭Wifi直连功能的状态,第二从状态为开启Wifi直连功能并等待连接的状态。
可选的,第二设备将设备状态从第一从状态切换为第二从状态,并且向第一设备反馈响应信息。
步骤703,第二设备建立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
步骤704,第一设备与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与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与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的过程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对于每个第二设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在倒计时超时后,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即将第二设备的设备状态设置为第五从状态。
可选的,第一设备在建立逻辑链路成功后,将设备状态从第二主状态切换为第三主状态,第三主状态为等待用户选择目标设备的状态。已建立逻辑链路的第二设备停止倒计时,将设备状态从第二从状态切换为第三从状态,第三从状态为等待数据传输的状态。
步骤705,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将设备状态从第三主状态切换为第四主状态,发送第二信息。
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将设备状态从第三主状态切换为第四主状态,与目标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并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设备状态为第四主状态,第四主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表示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对应的,目标设备接收到数据,将设备状态从第三从状态切换为第四从状态,第四从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
可选的,除目标设备以外的其它的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二信息后,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即将设备状态设置为第五从状态。
第一设备在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显示设备标识列表,将设备状态从第四主状态切换为第二主状态,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指示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各个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三信息后,将设备状态重新设置为第二从状态,等待第一设备的连接。
可选的,第一设备在广播业务结束后,将设备状态设置为第一主状态,并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指示第一设备的广播业务结束;第二设备接收到第四信息后,将设备状态重新设置为第五从状态。
在一个示意性的例子中,第一主状态为状态A0,第二主状态为状态A1,第三主状态为状态A2,第四主状态为状态A3,第一从状态为状态B0,第二从状态为状态B1,第三从状态为状态B2,第四从状态为状态B3,第五从状态为状态B4。以用户通过设备A发现周边符合条件的多个设备B,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设备C进行数据传输的场景为例,如图8中的图(a)所示,设备A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通过BLE广播发现周边的设备,并打开自身的Wifi直连功能(状态A1),周边符合条件的设备B(比如4个设备B)通过BLE广播向设备A响应自身的存在,并打开自身的Wifi直连功能(状态B1)。其中,4个设备B在进入等待连接状态(状态B1)后启动倒计时,倒计时超时后,关闭自身的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状态B4)。
如图8中的图(b)所示,设备A在预设时间段内(比如1s)收到4个设备B各自发送的响应信息,与4个设备B建立物理链路。设备A对这4个设备B进行排序,在4个设备B中选择其中2个设备B进行预连接即建立逻辑链路。建立了逻辑链路的2个设备B停止倒计时,进入等待数据传输的状态(状态B2),设备A进入等待用户选择目标设备的状态(状态A2)。
如图8中的图(c)所示,当设备A检测到设备C的选中信号时,设备A和设备C进行数据传输,设备A进入数据传输状态(状态A3),设备C进入数据传输状态(状态B3)。设备A发送指示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除设备C以外的其它的3个设备B在接收到该信息后,关闭自身的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状态B4)。
如图8中的图(d)所示,数据传输结束后,设备A重新进入进行设备发现的状态(状态A1),周边的4个设备B重新进入状态B1,重新执行上述步骤,各个设备B在倒计时超时后,或者接收到指示设备A与其它设备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时,或者接收到指示第一设备的广播业务结束的信息时关闭自身的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状态B4)。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在数据传输开始后,第一设备通过发送第二信息通知除目标设备以外的其它的第二设备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降低了除目标设备以外的其它的第二设备的设备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在数据传输结束后,第一设备重新显示设备标识列表,通过发送第三信息通知周边的第二设备启动Wifi直连功能并等待连接,进一步降低了设备之间的连接时延,提高了数据共享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通过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在倒计时超时后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使得第二设备可以智能决策是否断开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和/或逻辑链路,避免不必要的设备功耗。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图2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该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910和处理单元920。
发送单元910,用于当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
处理单元920,用于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
发送单元910,还用于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目标设备为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910,还用于:
当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对于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是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建立的,或者是第一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信息后建立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920,还用于与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发送单元910,还用于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目标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920,还用于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目标设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与目标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发送单元910,还用于在逻辑链路建立成功后,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待分享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920,还用于: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
与排序后位于前m个的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m为小于n的正整数;
其中,第一预设规则指示第二设备的排序顺序与预计的第二设备被选中的概率相关。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还指示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在倒计时超时后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910,还用于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指示除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第二设备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910,还用于在与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指示除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n个第二设备开启Wifi直连功能。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910,还用于在广播业务结束后,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指示n个第二设备关闭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中运行时,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第一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方法,第二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或代码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Area Network,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
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相应的功能或动作的硬件(例如电路或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可以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如固件等来实现。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它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21)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的数据传输系统中,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
所述第一设备与发现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作用于所述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发送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与发现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包括:
对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或者,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第二设备的物理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发现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所述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所述目标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所述物理链路和所述逻辑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所述目标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所述逻辑链路;
在所述逻辑链路建立成功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
所述第一设备与排序后位于前m个的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所述逻辑链路,所述m为小于所述n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排序顺序与预计的所述第二设备被选中的概率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倒计时超时后,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发送第二信息;
除所述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信息,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发送第三信息;
除所述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三信息,开启所述Wifi直连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广播业务结束后,发送第四信息;
所述n个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四信息,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
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n个第二设备的Wifi直连功能均已开启;
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所述目标设备为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作用于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进行设备发现,包括:
当检测到作用于所述待分享数据的预设触发信号时,发送第一信息;
其中,对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物理链路是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信息建立的,或者是所述第一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响应信息后建立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发现的n个第二设备建立物理链路之后,还包括:
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
所述当检测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所述目标设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建立有所述物理链路和所述逻辑链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且所述目标设备不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时,与所述目标设备建立所述逻辑链路;
在所述逻辑链路建立成功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所述待分享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建立逻辑链路,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所述n个第二设备进行排序;
与排序后位于前m个的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所述逻辑链路,所述m为小于所述n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排序顺序与预计的所述第二设备被选中的概率相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指示所述n个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后开启倒计时,在所述倒计时超时后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设备的选中信号时,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指示除所述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所述第二设备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目标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结束后,发送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除所述目标设备以外其它的所述n个第二设备开启所述Wifi直连功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广播业务结束后,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指示所述n个第二设备关闭所述Wifi直连功能或者进入低功耗状态。
1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n个第二设备;
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0-18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0-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390636.1A 2021-04-12 2021-04-12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209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0636.1A CN115209393B (zh) 2021-04-12 2021-04-12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2787360.1A EP4304219A1 (en) 2021-04-12 2022-03-2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8/554,603 US20240196479A1 (en) 2021-04-12 2022-03-25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2/083037 WO2022218131A1 (zh) 2021-04-12 2022-03-25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90636.1A CN115209393B (zh) 2021-04-12 2021-04-12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9393A true CN115209393A (zh) 2022-10-18
CN115209393B CN115209393B (zh) 2024-07-05

Family

ID=83570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90636.1A Active CN115209393B (zh) 2021-04-12 2021-04-12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96479A1 (zh)
EP (1) EP4304219A1 (zh)
CN (1) CN115209393B (zh)
WO (1) WO20222181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191B (zh) * 2023-10-26 2024-01-16 江西云绿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823A (zh) * 2014-09-01 2015-0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228265A (zh) * 2015-08-25 2016-01-06 深圳市唯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5760770A (zh) * 2014-12-15 2016-07-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753312A (zh) * 2019-10-25 2020-02-04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38132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0164522A1 (zh) * 2019-02-12 2020-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19136B1 (en) * 2012-11-21 2018-07-10 Ozog Media, LLC Image sharing device,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0121902B (zh) * 2016-12-28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建立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823A (zh) * 2014-09-01 2015-01-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760770A (zh) * 2014-12-15 2016-07-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28265A (zh) * 2015-08-25 2016-01-06 深圳市唯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的分享方法及装置
WO2020038132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0164522A1 (zh) * 2019-02-12 2020-08-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753312A (zh) * 2019-10-25 2020-02-04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分享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Solution for WLAN direct communication", SA WG2 MEETING S2#98 S2-1325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9393B (zh) 2024-07-05
WO2022218131A1 (zh) 2022-10-20
EP4304219A1 (en) 2024-01-10
US20240196479A1 (en) 2024-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59492A1 (zh)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201453A1 (en) Servic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bluetooth master device, chip, and bluetooth system
US202301568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destination address in sidelink, and storage medium
CN104782150B (zh) 用于在邻域知悉网络中进行广告和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JP6170310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ピアツーピアデバイス探索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通信方法
US11172530B2 (en) Communica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2823554B (zh) 用于确定p2p操作信道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CN112350981B (zh) 一种切换通信协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258672B2 (en)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55117B2 (en) Directly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devices
WO2022021326A1 (zh) 带宽资源复用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040498B (zh) 同屏方法及终端
CN115209393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35783A (ja) エンドツーエンドQoS需要情報の分割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CN111386749A (zh) 用于在基础设施链路上建立点对点服务会话的方法
US2022034608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and storage media
JP2018527765A (ja) サービス接続を確立する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22237616A1 (zh) 资源池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140341120A1 (en) Wireless station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 multi-band session in wi-fi direct services
US20220400435A1 (en) Device power saving method and device power saving apparatus
CN11670957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280044A1 (zh) 中继选择方法、中继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413937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
WO2024022397A1 (zh) 选网方法及终端
WO2023280022A1 (zh) 多路径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