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8712A - 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8712A
CN115208712A CN202210659894.XA CN202210659894A CN115208712A CN 115208712 A CN115208712 A CN 115208712A CN 202210659894 A CN202210659894 A CN 202210659894A CN 115208712 A CN115208712 A CN 115208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unit
data
control management
parameter information
cell s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598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莹
邓荣钦
叶天意
张晓杰
张晓锋
陈腾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lo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5989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8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8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8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电池堆管理系统中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写数据命令,写数据命令携带配置参数信息;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与数据有效性判断,成功后则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并将配置参数信息存入存储器。本实施例通过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使得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无需随着下行设备的变更而更改,实现下行设备接入方式灵活化。另外,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还根据配置参数信息定义两个缓存区,用于接收下行设备上报的数据帧。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还可以通过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来进行数据的透传。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池堆管理系统已有的通讯方案中,下行设备与电池堆管理系统之间的硬件连接方案必须固定,并以此来确定电池堆管理系统中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配置信息。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需要按照下行设备的数量、地址等相关信息做对应的参数配置,生成可执行程序并烧录生产。若此后再改动下行设备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例如当下行设备需要更换或数量发生变动时,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需要重新按照下行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行对应的参数配置,再重新生成可执行程序并烧录生产,否则会出现设备类型、数量不匹配,无法通讯等异常情况。原有的通讯方式,较大程度降低了通讯的灵活性,影响电池堆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下行设备接入方式灵活化,提高电池堆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池堆管理系统中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所述电池堆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通过SPI协议与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进行通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写数据命令,所述写数据命令携带配置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与数据有效性判断,成功后则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并将配置参数信息存入存储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接收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配置参数信息,并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无需随着下行设备的变更而更改,实现下行设备接入方式灵活化。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连接有多个下行设备,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通过CAN协议与所述下行设备进行通讯,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为各个下行设备的设备连接方式及设备通讯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定义两个缓存区,包括正在接收帧缓存区和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两个缓存区内部均根据所述设备连接方式依次进行排列;
接收由所述下行设备主动上报的数据帧,并根据所述数据帧的CAN地址将所述数据帧存入所述正在接收帧缓存区,并记录帧数量和帧标志位;
根据所述帧数量和所述帧标志位得到所述数据帧的接收结果;
若所述接收结果为已接收完成,将所述正在接收帧缓存区中的所述数据帧存入所述接收完成帧缓存区,并清空所述正在接收帧缓存区中的所述数据帧和所述标志位。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采集数据命令;
响应于所述采集数据命令,将所述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的数据帧发送至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全局初始化配置结束后,得到配置结果,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结果生成配置结果应答帧;
将所述配置结果应答帧发送至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读数据命令,所述读数据命令携带功能码;
确定与所述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生成读数据应答帧;
将所述读数据应答帧发送至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功能码包括第一功能码、第二功能码、第三功能码,所述第一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下行设备配置参数,所述第二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软件版本号,所述第三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通讯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数据透传命令,所述数据透传命令携带数据信息、待发送的接口类型、和待发送的接口序号;
响应于所述数据透传命令,对所述数据信息不进行解析,根据所述接口类型和所述接口序号得到待发送的目标接口;
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口,直接进行透传下发。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堆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和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通过SPI协议与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进行通讯,其中,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用于: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写数据命令,所述写数据命令携带配置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与数据有效性判断,成功后则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并将参数信息存入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介质,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通过接收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配置参数信息,并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使得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无需随着下行设备的变更而更改,实现下行设备接入方式灵活化。另外,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还根据配置参数信息定义两个缓存区,用于接收下行设备上报的数据帧。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可以读取采集到的下行设备数据。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可以读取及配置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配置信息。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还可以通过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来进行数据的透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堆管理系统与下行设备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三流程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四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五流程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第六流程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堆管理系统与下行设备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在储能电池管理内部系统中,电池堆管理系统与电池簇管理系统、堆直流监测单元、堆热管理单元、堆电源管理单元等下行设备间的通讯方式为:在电池堆管理系统内部,电池堆管理系统的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通过SPI总线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进行通讯;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通过CAN协议与电池簇管理系统、堆直流监测单元、堆热管理单元、堆电源管理单元等下行设备进行通讯。
在原方案的通讯过程中,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对上需要解析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数据帧的内容并组帧下发给对应的下行设备;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对下则需要得到下行设备的数量、地址等相关信息,并对其做相关配置,因而下行设备与电池堆管理系统之间的硬件连接方案是固定的,整体设计比较死板,并且无法自动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参照图1,编号为01-10的10个电池簇管理系统接在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1的第一个CAN接口上,编号为11-20的10个电池簇管理系统接在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1的第二个CAN接口上,堆直流监测单元、堆热管理单元、堆电源管理单元等接在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2的第一个CAN接口上,双向变流器接在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2的第二个CAN接口上,在确定了以上硬件连接方式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需要按照这些下行通讯设备的数量、地址等相关信息,做对应的参数配置,生成可执行程序并烧录生产。程序烧录后,若再改动硬件连接方式,比如将编号为11-20的10个电池簇管理系统接在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2的第二个CAN接口上,将双向变流器接在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1的第二个CAN接口上,此时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需要再按照这种接法来改动参数配置,再生成可执行程序并烧录生产,否则会出现设备类型、数量等的不匹配,产生无法通讯等异常情况。
基于此,为了可以更加灵活的与各下行设备进行通讯交互,本申请提出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本申请公开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电池堆管理系统中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即当电池堆管理系统启动时,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主动向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下发本次的配置参数信息。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则按照当前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所配置的下行设备接口、设备数等信息进行参数配置,并按照该配置方式运行。当接口或接入设备改动时,只需通过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更新下发对应的下行设备配置参数即可。另外对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向下行设备发出的数据等信息,也不需通过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解析再组帧下发,而是直接通过透传方式,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告知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向哪一个目标接口投放该数据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具体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
参照图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池堆管理系统中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电池堆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通过SPI协议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进行通讯,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10至步骤S120。
具体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本身是支持由电池堆管理系统来多次进行设备参数配置的,当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本身程序已经完成烧录生产后,不希望这个程序再去改动。所以当下行设备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时,本公开实施例的处理方式是由电池堆管理系统的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来发送配置参数信息,来告知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当前下行设备的连接方式,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也会按照配置参数信息来进行设置以支持下行设备在硬件上的改动,就不必因为下行设备的硬件连接方式的变更而更改。这样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就可以实现下行设备接入方式的灵活化。
步骤S110,接收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写数据命令,写数据命令携带配置参数信息。
在步骤S110中,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向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下发写数据命令,该命令会携带配置参数信息,该配置参数信息一般包括当前各个下行设备的连接方式及设备通讯参数等信息,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可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初始化,可以实现无需重新烧录程序而达到下行设备的灵活化接入。
步骤S120,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与数据有效性判断,成功后则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并将配置参数信息存入存储器。
在步骤S120中,考虑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在进行通讯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从而配置参数信息发生改变,导致配置出现错误。因此,在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接收到写数据命令后,需要对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另外,即使配置参数信息未发生改变,考虑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存在无法基于该配置参数信息进行配置,因此在配置前需要进行数据有效性判断。
在一具体示例中,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在上电之后要进行一次配置参数的初始化,这时没有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的参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从存储器中读取配置参数信息,先会进行CRC校验(用来验证存储是否有效),具体为“从存储空间中获取配置参数信息和初始校验值,并根据读出的配置参数信息进行CRC校验,以得到目标校验值。若初始校验值与目标校验值一致,则根据上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若初始校验值与目标校验值不一致,则去存储设备的备份区读取配置参数信息,此时同样需要进行一次CRC校验来判断数据是否有误。若备份区的校验也失败,则使用初始化默认值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
之后当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正常启动后,或者当硬件连接方式发生改变时,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会向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发送写数据命令,该写数据命令是包含了当前的配置参数信息,以及在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中已经计算好的校验码(此校验码是用来检验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两者间的通讯是否有误的,与上述中的CRC校验不同,上述的CRC校验是用来验证存储的可靠性的)。
当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收到该写数据命令后,首先对该配置参数信息进行一次校验,并判断自身计算出的校验码与随配置参数信息下发的校验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表示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成功,发送过程无异常。若不一致,则说明这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有误,此时会直接向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发送结果应答帧(结果应答帧的内容为本次发送失败),并继续使用当前的配置参数信息(即上一次发送成功的配置参数信息,也是本次上电之后的配置参数信息,若当前为首次下发配置参数信息,则使用的是默认值)。
若上一步的数据传输成功,之后会再对该配置参数信息进行一次数据有效性判断,即判断配置值是否超限或有误。若有效性判断通过,则计算当前配置参数信息的CRC校验码,并将配置参数信息与CRC校验码存入存储空间与备份空间,以待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下一次上电使用,同时进行配置参数信息全局初始化,之后向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发送结果应答帧(结果应答帧的内容为本次发送成功);若有效性判断错误,则继续使用当前的配置参数信息(即上一次发送成功的配置参数信息,也是本次上电之后的配置参数信息,若当前为首次下发配置参数信息,则使用的是默认值),且向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发送结果应答帧(结果应答帧的内容为本次发送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空间可以是NAND Flash,也可以是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内部的存储器,能在断电状态下保存配置参数信息即可。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通过CRC校验法对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以外,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校验方法均可适用,能判断配置参数信息是否出错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全局初始化配置是指:对配置参数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当前各个下行设备的连接方式及设备通讯参数等信息,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根据这些得到的配置参数信息一一进行参数更新。例如,配置参数信息包括下行设备的连接方式及设备通讯参数,下行设备的设备连接方式包括:接口类型、接口序号、设备类型、同一设备类型对应的数量、设备类型对应的CAN起始地址、以及设备类型对应的CAN帧数量等。配置参数信息还包括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设备通讯参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设备通讯参数包括:CAN地址、波特率、RS485/RS232波特率、工作方式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连接有多个下行设备,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通过CAN协议与下行设备进行通讯,配置参数信息为各个下行设备的设备连接方式及设备通讯参数,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210至步骤S240。
步骤S210,根据配置参数信息定义两个缓存区,包括正在接收帧缓存区和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两个缓存区内部均根据设备连接方式依次进行排列;
步骤S220,接收由下行设备主动上报的数据帧,并根据数据帧的CAN地址将数据帧存入正在接收帧缓存区,并记录帧数量和帧标志位;
步骤S230,根据帧数量和帧标志位得到数据帧的接收结果;
步骤S240,若接收结果为已接收完成,将正在接收帧缓存区中的数据帧存入接收完成帧缓存区,并清空正在接收帧缓存区中的数据帧和标志位。
具体的,首先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会读出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配置参数信息,并依据该配置参数信息来定义两个缓存区,即正在接收帧缓存区和接收完成帧缓存区。该配置参数信息包括各个下行设备的设备连接方式及设备通讯参数,设备连接方式包括接口类型、接口序号、设备类型、同一设备类型对应的数量、设备类型对应的CAN起始地址、以及设备类型对应的CAN帧数量等,设备通讯参数包括:CAN地址、波特率、RS485/RS232波特率、工作方式等。根据接口类型、设备类型、设备数量、CAN地址、CAN帧数量、数据帧长度等来对两个缓存区内部进行定义及初始化。对两个缓存区进行初始化后,就可以开始接收所连接下行设备的主动上报数据了。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所连接的设备如电池簇管理系统、堆直流监测单元、堆热管理单元、堆电源管理单元等定期会通过CAN接口向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发送主动上报数据。当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接收到CAN帧时,需要先判断数据帧的CAN地址,再根据CAN地址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分类,将同一设备类型的数据入队到CAN地址相同的正在接收帧缓存区中,每接收到一帧将置位对应帧号的标志位,通过帧数量和帧标志位判断是否接收完成,判断接收完成后再将数据复制到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并清空正在接收帧缓存区的数据帧与标志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10至步骤S320。
步骤S310,接收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采集数据命令;
步骤S320,响应于采集数据命令,将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的数据帧发送至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具体的,电池堆管理系统的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会周期性地向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下发采集数据命令,以读取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所连接的下行设备的主动上报数据。该采集数据命令为主站请求帧,用于读取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根据接口类型、接口序号、设备类型、设备地址等配置分别收集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存放在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每次数据采集只需要在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提取数据即可。待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的采集数据命令下发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则将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的数据组帧上报,完成一次数据交互。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缓存区之间的同步检测过程是以大于2倍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采集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频率进行的,若检测到正在接收帧缓存区的设备已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时,则将该设备数据同步到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同时清空自身的接收标志,以便继续进行下一次的数据接收,同时保证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存放的都是完整的数据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局初始化配置结束后,得到配置结果,参照图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410至步骤S420。
步骤S410,根据配置结果生成配置结果应答帧;
步骤S420,将配置结果应答帧发送至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具体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判断是否配置成功并组帧,最后返回应答帧并在数据帧的数据域中返回应答信息,例如,0表示配置成功,1表示配置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510至步骤S530。
步骤S510,接收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读数据命令,读数据命令携带功能码;
步骤S520,确定与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并根据参数信息生成读数据应答帧;
步骤S530,将读数据应答帧发送至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具体的,本公开实施例依靠功能码区分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想要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中读到的数据具体是哪一个。若想要读取到不止一个数据,可以依次下发命令,逐一进行读取即可。在一实施例中,功能码包括第一功能码、第二功能码、第三功能码,第一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下行设备配置参数,第二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软件版本号,第三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通讯参数。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修改代码使得数据域中含有三个功能码中的两个,或三个,以使得读取到不止一个数据。例如,0x11对应读下行设备配置参数、0x12对应读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软件版本号、0x13对应读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通讯参数、0x14对应读下行设备配置参数和读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软件版本号、0x15对应读下行设备配置参数和读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通讯参数、0x16对应读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版本号和读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通讯参数、0x17对应读下行设备配置参数和读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软件版本号和读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通讯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610至步骤S630。
步骤S610,接收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数据透传命令,数据透传命令携带数据信息、待发送的接口类型、和待发送的接口序号;
步骤S620,响应于数据透传命令,对数据信息不进行解析,根据接口类型和接口序号得到待发送的目标接口;
步骤S630,将数据信息发送至目标接口,直接进行透传下发。
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对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下发数据透传命令,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接到该数据透传命令之后,充当数据转发角色,不参与数据交互解析。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首先对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发来数据帧按照协议进行截取,得到数据信息和接口类型与序号,并根据接口类型与序号来确定往哪个接口发送。在此过程中,并不对数据信息做解析与处理,并将数据打包并发送到目标接口中。下行设备接到数据后首先判断设备类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直接跳过,正确则进行解析处理。最后返回应答帧给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向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返回透传应答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堆管理系统,如图8所示,电池堆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和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通过SPI协议与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进行通讯,其中,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用于:接收由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写数据命令,写数据命令携带配置参数信息;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与数据有效性判断,成功后则根据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并将配置参数信息存入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电池堆管理系统中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其具体处理过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电池堆管理系统,通过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能够在电池堆管理系统启动后,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主动向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下发本次的配置参数信息。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则按照当前电池堆管理系统所配置的下行设备接口、设备数等信息进行参数配置,并按照该配置方式运行。当接口或接入设备改动时,只需通过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更新下发对应的配置参数信息即可。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无需随着下行设备的变更而更改,实现下行设备接入方式灵活化。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方法。
下面结合图9对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输出接口703、通信接口704和总线705。
处理器701,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702,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或者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形式实现。存储器702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702中,并由处理器701来调用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
输入/输出接口703,用于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
通信接口704,用于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和
总线705,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输出接口703和通信接口704)之间传输信息;
其中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输入/输出接口703和通信接口704通过总线705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2至图7中示出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步骤,或者组合某些步骤,或者不同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公开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池堆管理系统中的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所述电池堆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通过SPI协议与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进行通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写数据命令,所述写数据命令携带配置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与数据有效性判断,成功后则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并将配置参数信息存入存储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连接有多个下行设备,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通过CAN协议与所述下行设备进行通讯,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为各个下行设备的设备连接方式及设备通讯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定义两个缓存区,包括正在接收帧缓存区和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两个缓存区内部均根据所述设备连接方式依次进行排列;
接收由所述下行设备主动上报的数据帧,并根据所述数据帧的CAN地址将所述数据帧存入所述正在接收帧缓存区,并记录帧数量和帧标志位;
根据所述帧数量和所述帧标志位得到所述数据帧的接收结果;
若所述接收结果为已接收完成,将所述正在接收帧缓存区中的所述数据帧存入所述接收完成帧缓存区,并清空所述正在接收帧缓存区中的所述数据帧和所述标志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采集数据命令;
响应于所述采集数据命令,将所述接收完成帧缓存区中的数据帧发送至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初始化配置结束后,得到配置结果,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结果生成配置结果应答帧;
将所述配置结果应答帧发送至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读数据命令,所述读数据命令携带功能码;
确定与所述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生成读数据应答帧;
将所述读数据应答帧发送至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码包括第一功能码、第二功能码、第三功能码,所述第一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下行设备配置参数,所述第二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软件版本号,所述第三功能码对应的参数信息为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的通讯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数据透传命令,所述数据透传命令携带数据信息、待发送的接口类型、和待发送的接口序号;
响应于所述数据透传命令,对所述数据信息不进行解析,根据所述接口类型和所述接口序号得到待发送的目标接口;
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接口,直接进行透传下发。
8.一种电池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和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通过SPI协议与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进行通讯,其中,所述电池堆辅控管理单元用于:
接收由所述电池堆主控管理单元下发的写数据命令,所述写数据命令携带配置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校验与数据有效性判断,成功后则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进行全局初始化配置并将参数信息存入存储器。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在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59894.XA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5208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9894.XA CN115208712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9894.XA CN115208712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8712A true CN115208712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9894.XA Pending CN115208712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871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7560A (zh) * 2016-09-23 2018-01-12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存储介质、数据处理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盒芯片
CN112786227A (zh) * 2020-07-29 2021-05-11 中核检修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主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70651A (zh) * 2021-04-21 2021-08-17 深圳云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参数的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056894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546499A (zh) * 2022-01-07 2022-05-27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安全计算机平台通信板卡配置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7560A (zh) * 2016-09-23 2018-01-12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存储介质、数据处理方法及采用该方法的盒芯片
CN112786227A (zh) * 2020-07-29 2021-05-11 中核检修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主控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56894A1 (zh) * 2020-09-21 2022-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270651A (zh) * 2021-04-21 2021-08-17 深圳云动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参数的调整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546499A (zh) * 2022-01-07 2022-05-27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安全计算机平台通信板卡配置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3957B (zh) 系统固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5224362A (zh) 上位机对下位机进行程序升级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58787B (zh) 区块链系统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04886A (zh) 减少计算装置的无线重连时间
US93300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monitoring system bus
CN105589797A (zh) 主从数据库间数据同步延时检测的方法
CN108965383B (zh) 文件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569913B (zh) 终端备份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28561B (zh) 车辆控制器软件版本管理方法、装置、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10580235B (zh) 一种sas扩展器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813425A (zh) 设备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237075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6953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装置
CN109308242A (zh) 一种动态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142257B (zh) 一种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995471A (zh) 一种日志采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92252A (zh) 一种区块链交易执行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2594591A (zh) 一种日志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3581262A (zh) 一种主备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94900B (zh) 一种mcu升级的方法及系统
CN111565236B (zh) 一种火灾防护系统的传感器自动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0789580A (zh)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通讯检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5208712A (zh) 一种控制方法、电池堆管理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6419184A (zh) 车辆远程唤醒的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09967A (zh) 一种榜单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