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7999A -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7999A
CN115207999A CN202110858547.5A CN202110858547A CN115207999A CN 115207999 A CN115207999 A CN 115207999A CN 202110858547 A CN202110858547 A CN 202110858547A CN 115207999 A CN115207999 A CN 115207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interface
port
modul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85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厚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joi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85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7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7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02J7/007186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obtained with the battery disconnected from the charge or discharge circu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包括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AFSCP发送模块、VOOC发送模块、DP接口、DM接口、VBUS接口、GND接口、定时器模块、开关G1、开关G2、开关G3,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压检测模块检测DP接口、DM接口的电压,通过定时器模块进行计时,根据电压检测结果、计时结果和VBUS接口的电流控制各开关的通断,并采用相应的通信协议与负载设备进行通信,以及通过VBUS接口对负载设备进行充电。本申请提供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可实现多种快充协议的快充,应用于快充协议芯片可实现单颗芯片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应用灵活,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快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快充技术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都推出自己的私有快充协议。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协议包括如快速充电(Quick Charge,QC)3.0/2.0协议、专用充电端口(Dedicated Charging Ports,DCP)协议、快速充电协议(Fast Charge Protocol,FCP)协议、超快速充电协议(Super Fast Charge,SCP)协议、适应性快速充电协议(AdaptiveFast,AFC)等多种快充协议。而传统的快充协议芯片通常只支持单种快充协议,无法通过单颗快充协议芯片实现多种快充协议的快充,从而造成部分手机或者电子设备无法快充,存在协议兼容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以期解决传统快充协议芯片中,单颗快充协议芯片无法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导致的协议兼容性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包括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AFSCP发送模块、VOOC发送模块、DP接口、DM接口、VBUS接口、GND接口、定时器模块、开关G1、开关G2、开关G3;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VBUS接口、所述GND接口、所述定时器模块以及所述AFSCP发送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VOOC发送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开关G1的控制端口、所述开关G2的控制端口以及所述开关G3的控制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VOOC发送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AFSCP发送模块的第二端口;
所述DP接口、所述DM接口、所述VBUS接口、所述GND接口用于连接负载设备,所述VOOC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所述AFSCP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AFC/SCP/FCP协议通信,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DP接口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DM接口的电压,通过所述定时器模块进行计时,根据电压检测结果、计时结果和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控制所述开关G1、所述开关G2、所述开关G3的通断以调整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并采用相应的通信协议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通信,以及通过所述VBUS接口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充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与负载设备进行快充协议通信时,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默认采用DCP快充协议,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一状态;
当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或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DP接口或DM接口的电压变化时,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1时间;
若所述t1时间内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无变化,则所述t1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二状态,开关G2闭合,所述DP接口和所述DM接口短接;
当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或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变化时,若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则所述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2时间;
若在所述t2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的电压始终在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内;
则在所述t2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三状态,所述开关G2断开,断开DP接口和所述DM接口的短接;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G1和所述开关G3闭合,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判断所述DM接口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
若是,则所述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3时间;
若在所述t3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M接口的电压始终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则QC握手成功,否则,QC握手失败;
若QC握手成功,则在所述t3时间后,检测所述DM接口上是否收到AFC/SCP/FCP数据包;
若接收到,则通过AFSCP发送模块与负载设备进行AFC/SCP/FCP协议通信;
若未接收到,则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采用QC快充协议,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
若QC握手失败,则在所述t3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检测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电流值;
若是,则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4时间;
若在所述t4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始终大于所述预设电流值,则通过VOOC发送模块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芯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芯片。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包括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AFSCP发送模块、VOOC发送模块、DP接口、DM接口、VBUS接口、GND接口、定时器模块、开关G1、开关G2、开关G3,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分别控制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检测DP接口、DM接口的电压,通过定时器模块进行计时,根据电压检测结果、计时结果和VBUS接口的电流控制开关G1、开关G2、开关G3的通断,并采用相应的通信协议与负载设备进行通信,以及通过VBUS接口对负载设备进行充电。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可实现多种快充协议的快充,应用于快充协议芯片可实现单颗芯片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应用灵活,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压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AFSCP发送模块(即FCP/SCP/AFC协议发送模块)、闪充VOOC发送模块、数据正信号(Data Positive,DP)接口、数据负信号(Data Minus,DM)接口、电压正极VBUS接口、电压负极GND接口、定时器模块、开关G1、开关G2、开关G3;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VBUS接口、所述GND接口、所述定时器模块以及所述AFSCP发送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VOOC发送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开关G1的控制端口、所述开关G2的控制端口以及所述开关G3的控制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VOOC发送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AFSCP发送模块的第二端口;
所述DP接口、所述DM接口、所述VBUS接口、所述GND接口用于连接负载设备,所述VOOC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所述AFSCP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AFC/SCP/FCP协议通信,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DP接口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DM接口的电压,通过所述定时器模块进行计时,根据电压检测结果、计时结果和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控制所述开关G1、所述开关G2、所述开关G3的通断以调整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并采用相应的通信协议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通信,以及通过所述VBUS接口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可以应用于电源适配器端的快充协议控制芯片中。
具体的,在采用相应的快充协议与负载设备进行通信方面,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具体可用于控制VOOC发送模块通过DP接口与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控制AFSCP发送模块通过DM接口与负载设备进行AFC/SCP/FCP协议通信。
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两个电压检测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第二电压检测模块)检测DP接口和DM接口的电压,可以包括对电压检测模块进行配置,以实现通过同一电压检测模块对不同数值范围的电压进行检测。
具体实现中,多快充协议电路在对负载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时,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默认采用一个快充协议作为初始采用的快充协议,后续可根据与负载设备的协议通信确定是否需要切换采用其他快充协议,例如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默认采用DCP协议,在与负载设备连接后可以通过调整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与负载设备进行协议握手确认是否需要切换快充协议。
举例来说,在默认采用DCP快充协议的情况下,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认与负载设备连接(例如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或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DP接口或DM接口的电压发生变化后维持一段时间)后,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开关G2闭合,以使得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通知负载设备采用的是DCP协议。
负载设备在检测到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之后,则可以确定电源适配器采用的是DCP快充协议,若负载设备需要采用其他快充协议,可以相应的控制输出至DP接口和DM接口的电压,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通过电压检测结果则可确定是否切换采用的快充协议。
例如,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DP接口上的电压值在预设电压值范围内持续了特定时间,则可以控制断开开关G2,以断开DP接口和DM接口的短接,并使能开关G1和开关G3,与负载设备进行QC协议的握手,具体的,可以通过检测DM接口上的电压是否符合预设条件,进而确定是否QC握手成功,由于使能了开关G1和开关G3,此时AFSCP发送模块、VOOC发送模块能够在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通过DP接口和DM接口与负载设备进行相应的快充协议通信,若QC握手成功,则可进一步根据DM接口是否接收到AFC/SCP/FCP数据包,确定采用AFC/SCP/FCP快充协议还是QC快充协议,或者在QC握手失败之后,基于VBUS上的电流值确定是否需要采用VOOC快充协议。在确定采用的快充协议后,充电逻辑控制模可根据电压检测结果调整VBUS上的输出电压,进而通过上述多快充逻辑控制电路实现支持多种快充协议的快充。
具体的,在与负载进行VOOC协议通信或AFC/SCP/FCP协议通信时,AFSCP发送模块和VOOC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信号(具体的,可由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AFSCP发送模块输出特定电压信号至DM接口,控制VOOC发送模块输出特定电压信号至DP接口),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来自负载设备的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参照图2,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CMP1、电压比较器CMP2、电压比较器CMP3,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CMP4、电压比较器CMP5、电压比较器CMP6;所述电压比较器CMP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3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电压比较器CMP4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5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6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所述电压比较器CMP1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2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3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4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5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
其中,电压比较器CMP1、电压比较器CMP2、电压比较器CMP3用于检测DP接口上的电压,电压比较器CMP4、电压比较器CMP5、电压比较器CMP6用于检测DM接口上的电压,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上述比较器的电压检测结果则可分别确定DP接口和DM接口上的电压。
继续参照图2,本示例中,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还包括:数据选择器D1、数据选择器D2,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还包括:数据选择器D3、数据选择器D4;
所述电压比较器CMP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1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2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3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一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1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二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1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三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2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四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2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五输入电压;
所述电压比较器CMP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3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5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4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6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六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3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七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3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第八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4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九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4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输入电压。
其中,第一输入电压和第六输入电压可以为0.325V,第二输入电压和第七输入电压可以为2.9V,第三输入电压、第四输入电压、第八输入电压和第九输入电压可以为2.0V,第五输入电压可以为1.2V,第十输入电压可以为1.5V。
其中,电压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一个数据选择器的输出端,而该数据选择器的两个输入端电压值不同,也就是说,电压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可以选择连接不同的输入电压,从而可以通过同一个电压检测模块实现对不同电压值范围电压的检测。
例如,当电压比较器CMP2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0V(即数据选择器D2的选择2.0V)、电压比较器CMP3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0.325V时,通过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可以实现对小于0.325V电压,0.325V~2.0V电压,大于2.0V电压的检测(通过电压比较器CMP2和电压比较器CMP3的输出确定),而当电压比较器CMP2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1.2V(即数据选择器D2选择1.2V)时,通过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可以实现对小于0.325V电压,0.325V~1.2V电压,大于1.2V电压的检测。
具体实现中,采用不同快充协议模式对负载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时,电压比较器输入端选择的电压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采用DCP快充协议时,电压比较器CMP1和电压比较器CMP4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可以为2.9V,电压比较器CMP2和电压比较器CMP5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可以为2.0V。
而在充电逻辑模块与负载设备QC握手成功,确认需要采用QC快充协议时,可设置电压比较器CMP1和电压比较器CMP4的输入电压为2.0V。从而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控制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其中,DP接口和DM接口电压与VBUS输出电压的关系如下表1所示。
其中,适配器电压即VBUS输出电压,各电压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为正相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为反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时,则该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的信号为0,反之则为1。
举例来说,当电压比较器CMP1和电压比较器CMP3的输出信号分别为0和1,电压比较器CMP4和电压比较器CMP6的输出信息均为1时,则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调整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为5V。当DP接口电压和DM接口电压均为0V时,则适配器电压为defualt即保持默认状态,当DP接口电压为0.6V、DM接口电压为3.3V时,则适配器电压为连续模式Continuousmode即QC3.0模式。
表1 QC协议输出电压控制逻辑表
DP DM CMP1、CMP3 CMP4、CMP6 适配器电压
0V 0V 00 00 default
0.6V 0V 01 00 5V
0.6V 3.3V 01 11 Continuous mode
3.3V 0.6V 11 01 9V
0.6V 0.6V 01 01 12V
3.3V 3.3V 11 11 20V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参照图3,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控制端口、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控制端口,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用于提供所述DP接口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用于提供所述DM接口的输出电压,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
具体实现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两个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可以是,控制两个数据电压输出模块将特定电压值的电压输出至DP接口或DM接口,或者控制两个数据电压输出模块不向外输出电压。
具体的,在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采用DCP模式进行充电,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控制两个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通知负载设备具体采用的快充模式,例如,控制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和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输出至DP接口和DM接口的电压均为2.7V,通知负载设备采用APPLE2.4A模式。
本示例中,参照图4,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包括数据选择器D5、模拟开关OP1,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包括数据选择器D6和模拟开关OP2;
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一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二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拟开关OP1的第一端口,所述模拟开关OP1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控制端口、所述模拟开关OP1的控制端口;
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三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四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拟开关OP2的第一端口,所述模拟开关OP2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控制端口、所述模拟开关OP2的控制端口。
其中,第十一输入电压和第十三输入电压可以为2.7V,第十二输入电压和第十四输入电压可以为2.0V。
具体实现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通过两个模拟开关的控制端口,分别控制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和第二电压输出模块是否向外输出数据电压,且可通过控制两个数据选择器D5和D6,可以分别控制上述两个数据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电压的值。例如,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数据选择器D5选择2.7V电压,并控制模拟开关OP1打开,则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可输出2.7V的电压至DP接口。在采用DCP快充协议时,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具体采用的快充模式,控制上述两个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值,具体的,两个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值与快充模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电压2.0V、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电压2.7V,对应APPLE 1A快充模式;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电压2.7V、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电压2.0V,对应APPLE 2A快充模式;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电压2.7V、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输出电压2.7V,对应APPLE 2.4A快充模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参照图5,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NMOS管N1、NMOS管N2;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NMOS管N1的漏极,所述NMOS管N1的源极接地;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NMOS管N2的漏极,所述NMOS管N2的源极接地;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NMOS管N1的栅极、所述NMOS管N2的栅极;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NMOS管N1的栅极电压、所述NMOS管N2的栅极电压。
其中,电阻R1和电阻R2可以作为泄放电阻,通过设置电阻R1和电阻R2可以匹配DCP快充协议对应的充电规范中对DP接口或DM接口的阻抗要求。
具体实现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控制NMOS管N1以及NMOS管N2的栅极电压,从而控制NMOS管N1和NMOS管N2的导通状态,进而可实现对电阻R1和电阻R2是否接地的控制。
举例来说,在需要将DM电阻下拉,即需要将电阻R2接地的时候,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控制NMOS管N2的栅极电压,使得NMOS管N2导通。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包括S0端口、S1端口、S2端口;
所述S0端口连接所述开关G1的控制端口,所述S1端口连接所述开关G2的控制端口,所述S2端口连接所述开关G3的控制端口;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0端口控制所述开关G1的通断、通过所述S1端口控制所述开关G2的通断、通过所述S2端口控制所述开关G3的通断。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包括S3端口、S4端口、S5端口、S6端口;
所述S3端口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1的控制端口,所述S4端口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2的控制端口,所述S5端口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3的控制端口,所述S6端口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4的控制端口;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3端口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D1选择输入的电压,通过所述S4端口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D2选择输入的电压,通过所述S5端口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D3选择输入的电压,通过所述S6端口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D4选择输入的电压。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包括S7端口、S8端口、S9端口、S10端口;
所述S7端口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控制端口,所述S8端口连接所述模拟开关OP1的控制端口,所述S9端口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控制端口,所述S10端口连接所述模拟开关OP2的控制端口;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7端口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D5选择输入的电压,通过所述S9端口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D6选择输入的电压,以及用于通过所述S8端口控制所述模拟开关OP1的通断,通过所述S10端口控制所述模拟开关OP2的通断。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包括S11端口、S12端口;
所述S11端口连接所述NMOS管N1的栅极,所述S12端口连接所述NMOS管N2的栅极;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S11端口控制所述NMOS管N1的栅极电压,通过所述S12端口控制所述NMOS管N2的栅极电压。
具体的,参照图6,实际应用中,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具体可以如图6所示,该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包括: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模拟开关OP1、模拟开关OP2、开关G1、开关G2、开关G3、数据选择器D1、数据选择器D2、数据选择器D3、数据选择器D4、数据选择器D5、数据选择器D6、电压比较器CMP1、电压比较器CMP2、电压比较器CMP3、电压比较器CMP4、电压比较器CMP5、电压比较器CMP6、AFSCP发送模块、VOOC发送模块、电阻R1、电阻R2、NMOS管N1、NMOS管N2、DP接口、DM接口、VBUS接口、GND接口、定时器模块;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包括S0端口、S1端口、S2端口、S3端口、S4端口、S5端口、S6端口、S7端口、S8端口、S9端口、S10端口、S11端口、S12端口。
其中,充电逻辑模块连接电压比较器CMP1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2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3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4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5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6的输出端、VBUS接口、GND接口、定时器模块、VOOC发送模块的第一端口、AFSCP发送模块的第一端口;
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的S3端口连接开关G1的控制端口,S4端口连接开关G2的控制端口,S8端口连接开关G3的控制端口,S9端口连接数据选择器D1的控制端口,S10端口连接数据选择器D2的控制端口,S11端口连接数据选择器D3的控制端口,S12端口连接数据选择器D4的控制端口,S0端口连接数据选择器D5的控制端口,S1端口连接模拟开关OP1的控制端口,S5端口连接数据选择器D6的控制端口,S6端口连接模拟开关OP2的控制端口,S2端口连接NMOS管N1的栅极,S7端口连接NMOS管N2的栅极;
数据选择器D5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7V,数据选择器D5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0V,数据选择器D5的输出端连接模拟开关OP1的第一端口;数据选择器D6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7V,数据选择器D6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0V,数据选择器D6的输出端连接模拟开关OP2的第一端口;
模拟开关OP1的第二端口、电压比较器CMP1的第一输入端、电压比较器CMP2的第一输入端、电压比较器CMP3的第一输入端、电阻R1的第一端口、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DP接口和开关G2的第一端口,模拟开关OP2的第二端口、电压比较器CMP4的第一输入端、电压比较器CMP5的第一输入端、电压比较器CMP6的第一输入端、电阻R2的第一端口、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DM接口和开关G2的第二端口;
电压比较器CMP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数据选择器D1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数据选择器D2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3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0.325V,数据选择器D1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9V,数据选择器D1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0V,数据选择器D2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0V,数据选择器D2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1.2V;电压比较器CMP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数据选择器D3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5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数据选择器D4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CMP6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0.325V,数据选择器D3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9V,数据选择器D3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0V,数据选择器D4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2.0V,数据选择器D4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1.5V。
电阻R1的第二端口连接NMOS管N1的漏极,NMOS管N1的源极接地;电阻R2的第二端口连接NMOS管N2的漏极,NMOS管N2的源极接地;
开关G1的第二端口连接VOOC发送模块的第二端口,开关G3的第二端口连接AFSCP发送模块的第二端口;
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定时器模块的计时结果和VBUS接口上的电流,调整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例如控制各开关的通断、各选择器的输出以及NMOS管的栅极电压等,通过调整通路状态可以与负载设备进行协议通信(例如通过短接DP、DM接口通知负载设备采用DCP协议,检测DP、DM上电压值与负载设备进行协议握手确定采用的快充协议,通过控制VOOC发送模块或AFSCP发送模块与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或AFC/SCP/FCP协议通信),并进一步采用相应的快充协议通过VBUS接口对负载设备进行快速充电。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包括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AFSCP发送模块、VOOC发送模块、DP接口、DM接口、VBUS接口、GND接口、定时器模块、开关G1、开关G2、开关G3,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分别控制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检测DP接口、DM接口的电压,通过定时器模块进行计时,根据电压检测结果、计时结果和VBUS接口的电流控制开关G1、开关G2、开关G3的通断,并采用相应的通信协议与负载设备进行通信,以及通过VBUS接口对负载设备进行充电。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可实现多种快充协议的快充,应用于快充协议芯片可实现单颗芯片支持多种快充协议,应用灵活,节约成本。有利于解决目前因单颗芯片无法支持多种快充协议而带来的设备兼容性问题。
实施例2:
参照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1中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方法包括:
S201,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默认采用DCP快充协议,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一状态。
具体实现中,通过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与负载设备进行快充协议通信时,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默认采用DCP快充协议,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第一状态即采用DCP协议对负载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时的电路状态。
S202,当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DP接口或DM接口的电压变化时,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1时间。
S203,若所述t1时间内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无变化,则所述t1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二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下开关G2闭合,所述DP接口和所述DM接口短接。
S202和203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电压检测结果确定DP接口或DM接口的电压发生变化,即可确定有负载设备接入,则可控制开关G2闭合,使得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通知负载设备采用的快充协议为DCP快充协议。
S204,当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或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变化时,若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则所述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2时间。
S205,若在所述t2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的电压始终在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内。
S204和S205中,负载设备可通过在DP接口或DM接口上加载预设电压值的电压,通知充电适配器端的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支持的快充协议,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电压检测结果,确定负载设备加在DP接口上的电压是否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进而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后续的快充协议握手步骤。这里的预设电压范围可以由QC快充协议确定,若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确定DP接口上电压值在预设的电压范围内,则可以继续执行后面QC协议握手的步骤。另外,由于此时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实际上DM接口的电压是随DP接口电压变化的,DP接口和DM接口的电压是相同的。
S206,在所述t2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三状态。
其中,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开关G2断开,断开DP接口和所述DM接口的短接。
S207,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G1和所述开关G3闭合,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判断所述DM接口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
其中,第一预设电压值可以是0.325V。
具体实现中,由于断开了DP接口和DM接口的短接,DM接口的电压不会再随着DM接口的电压变化,NMOS管N2导通,DM接口的电压值下降。
S208,若是,则所述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3时间。
S209,若在所述t3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M接口的电压始终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则QC握手成功,否则,QC握手失败。
S210,若QC握手成功,则在所述t3时间后,检测所述DM接口上是否收到AFC/SCP/FCP数据包。
具体实现中,AFC数据包、SCP数据包、FCP数据包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压脉冲序列,充电逻辑模块检测DM接口上是否收到AFC/SCP/FCP数据包具体可以是,根据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DM接口上电压脉冲序列,对电压脉冲序列进行解码确定是否收到AFC/SCP/FCP数据包。
S211,若接收到,则通过AFSCP发送模块与负载设备进行AFC/SCP/FCP协议通信。
具体实现中,由于采用AFC/SCP/FCP三种快充协议时,负载设备加在DM接口上的电压是不同的,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包,确定需要与负载设备进行何种快充协议通信。
S212,若未接收到,则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采用QC快充协议,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
S213,若QC握手失败,则在所述t3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检测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电流值。
S214,若是,则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4时间。
S215,若在所述t4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始终大于所述预设电流值,则通过VOOC发送模块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当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或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变化时,若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电压不在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内;或者,若在所述t2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的电压不在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内;则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
具体实现中,若负载设备加在DP接口上的电压不符合QC快充协议的相关要求,则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控制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回到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的状态,重新对DP接口的电压进行检测,在检测到DP接口电压符合QC快充协议的相关要求时,则可继续进行后续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确定所述DP接口或所述DM接口的电压变化时,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1时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t1时间内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变化,则所述定时器模块置零,重新开始计时t1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采用QC快充协议,根据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包括: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判断所述DM接口的电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值;
若否,则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为第一输出电压值;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判断所述DP接口的电压是否大于第三预设电压值;
若否,则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为第二输出电压值;
若是,则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判断所述DM接口的电压是否大于第四预设电压值;
若是,则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为第三输出电压值;
若否,则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为第四输出电压值;
每次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的电压是否大于第五预设电压值;
若是,则执行所述根据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判断所述DM接口的电压是否大于第二预设电压值的步骤;
若否,则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采用DCP快充协议,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电路的通路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
具体实现中,第二预设电压值和第五预设电压值可以是0.325V,第三预设电压值和第四预设电压值可以是2V,第一输出电压值可以是5V,第二输出电压值可以是12V,第三输出电压值可以为20V,第四输出电压值可以为9V。
在实际应用中,参照图8,本申请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具体可以应用于如图6所示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中:
步骤1、开始,执行步骤2。
步骤2、默认采用APPLE 2.4A模式,执行步骤3。
其中,默认采用APPLE 2.4A模式时,充电逻辑控制器控制模拟开关OP1和模拟开关OP2输入端电压默认选择2.7V,电压比较器CMP1和电压比较器CMP4的第二输入端电压均选择2.9V,电压比较器CMP5的第二输入端电压为1.5V,模拟开关OP1和模拟开关OP2开启。
其中,模拟开关开启时,通过对数据选择器D5和D6的控制,则可向DP接口或DM接口输出电压,模拟开关关闭则不向DP接口和DM接口输出电压。充电逻辑模块通过与各元器件对应的端口对各元器件进行控制,例如通过S9端口和S11端口控制数据选择器D1和数据选择器D3,使得电压比较器CMP1和电压比较器CMP4的第二输入端电压均选择2.9V。实际应用中,电压比较器CMP5的第二输入端电压也可以为2.0V,通过上述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设置,充电逻辑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信号,确定是否有负载设备插入。
对于采用DCP快充协议进行快充时,多快充协议控制模块具体可以通过控制两个模拟开关输出至DP接口和DM接口的电压,通知负载设备采用的快充模式,例如上述模拟开关OP1和模拟开关OP2分别输出至DP接口和DM接口的电压均为2.7V,即通知负载设备采用的是APPLE 2.4A快充模式。
步骤3、检测到DP接口或DM接口的电压变化,执行步骤4。
具体实现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通过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检测DP接口或DM接口的电压变化,当检测到DP接口或DM接口电压变化时,即只要有一个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信号跳转,则可确定为有负载设备接入。
步骤4、启动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1时间,执行步骤5。
具体实现中,当有任意一个电压比较器的输出信号跳转,则定时器模块置0重新开始计时t1时间。
步骤5、判断定时器模块计时t1时间是否结束,若是,执行步骤6,否则继续执行步骤5。
步骤6、调整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通路状态,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执行步骤7。
具体实现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开关G2闭合,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另外,还控制模拟开关OP1和模拟开关OP2关闭,控制电压比较器CMP2第二输入端电压选择1.2V,电压比较器CMP4第二输入端电压选择2.0V,电压比较器CMP5第二输入端电压选择1.5V。
此外,步骤6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还可以控制NMOS管N1的栅极电压以使得NMOS管N1导通,开启DP电阻下拉,电阻R1一端接地。
其中,电压比较器CMP4和电压比较器CMP5第二输入端电压的选择,可用于后续检测DM接口上是否接收到FCP/SCP/AFC的数据包,这是由于采用上述FCP、SCP和AFC三种快充协议时,负载设备加在DM接口上的电压不同,因此可通过电压比较器CMP4和电压比较器CMP5识别不同的快充协议。
步骤7、判断DP接口电压是否大于0.325V且小于2V,若是,则执行步骤8,否则返回执行步骤6。
本示例中,步骤7是在检测到DP接口或DM接口电压有跳变时进行的。
步骤8、启动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1.25S,执行步骤9。
步骤9、判断DP接口电压是否大于0.325V且小于2V,若是,则执行步骤10,否则返回执行步骤6。
步骤10、判断定时器模块是否达到定时时间1.25S,若是,执行步骤11,否则返回执行步骤9。
其中,上述步骤7至步骤10即确定DP接口的电压是否大于0.325V且小于2V维持了1.25S,若在定时器模块计时的1.25S内检测到的DP电压始终大于0.325V且小于2.0V,则在定时器模块达到定时时间1.25S后,执行后续的步骤11。
具体实现中,充电适配器端将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通知负载设备采用的DCP协议之后,负载设备也可通过在DP接口和DM接口上电压和充电适配器端进行协议通信,上述步骤7至步骤10中,即可确定出负载设备在DP接口上加载的电压大于0.325V且小于2.0V,其中,由于DP接口和DM接口短接,因此DP接口和DM接口的电压相同。
步骤11、断开DP接口和DM接口的短接,控制NMOS管N2导通,开启DM电阻下拉,执行步骤12。
具体实现中,步骤11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开关G2断开,即断开DP接口和DM接口的短接,则DM接口的电压不会再随着DM接口的电压变化,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NMOS管N2的栅极电压使NMOS管N2导通,电阻R2接地,检测到的DM接口的电压值维持在低电平。
步骤12、判断DM接口电压是否小于0.325V,若是,执行步骤13。
步骤13、判断QC协议握手是否成功,若是,执行步骤14,若否,执行步骤23。
其中,判断QC协议握手是否成功,具体可以包括:启动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10mS,计时10mS期间检测DM接口的电压是否小于0.325V,若是,则在定时器计时t3时间结束后,确定QC协议握手成功,否则,识别为QC协议握手失败。
步骤14、判断DM接口上是否收到AFC/SCP/FCP数据包,若是,执行步骤27;否则执行步骤15。
具体实现中,步骤15至步骤21即采用QC快充协议对负载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时,与负载设备通信确定VBUS输出电压的过程。
步骤15、判断DM接口电压是否大于0.325V,若是,执行步骤17,否则执行步骤16。
步骤16、确定收到负载设备的QC快充请求,请求5V充电电压,执行步骤22。
具体实现中,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检测到的DP接口和DM接口上的电压值,可确定负载设备请求的充电电压,进一步的,可控制VBUS输出该请求的充电电压对负载设备进行快速充电。
步骤17、判断DP接口电压是否大于2V,若是,执行步骤19,否则执行步骤18。
步骤18、确定收到负载设备的QC快充请求,请求12V充电电压,执行步骤22。
步骤19、判断DM接口电压是否大于2V,若是,执行步骤20,否则执行步骤21。
步骤20、确定收到负载设备的QC快充请求,请求20V充电电压,执行步骤22。
步骤21、确定收到负载设备的QC快充请求,请求9V充电电压,执行步骤22。
步骤22、判断DP接口电压是否大于0.325V,若是,执行步骤15,否则返回执行步骤1。
具体实现中,若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电压检测结果确定DP接口的电压不大于0.325V,则会退出QC快充模式,控制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回到最开始的APPLE2.4A模式。
步骤23、判断VBUS接口电流是否大于1A,若是,执行步骤24,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3。
步骤24、启动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2S,执行步骤25。
步骤25、判断定时器模块是否达到计时时间2S,若是,执行步骤26,否则继续执行步骤25。
步骤26、通过VOOC发送模块与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
步骤27、通过AFSCP发送模块与负载设备进行AFC/SCP/FCP协议通信。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充电芯片的设计上,可以实现通过单颗协议芯片兼容多种快充协议,从而节省芯片设计成本和芯片应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第二电压检测模块、AFSCP协议模块、VOOC协议模块、DP接口、DM接口、VBUS接口、GND接口、定时器模块、开关G1、开关G2、开关G3;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VBUS接口、所述GND接口、所述定时器模块、所述AFSCP发送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VOOC发送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开关G1的控制端口、所述开关G2的控制端口以及所述开关G3的控制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VOOC发送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和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AFSCP发送模块的第二端口;
所述DP接口、所述DM接口、所述VBUS接口、所述GND接口用于连接负载设备,所述VOOC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所述AFSCP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AFC/SCP/FCP协议通信,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DP接口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检测所述DM接口的电压,通过所述定时器模块进行计时,根据电压检测结果、计时结果和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控制所述开关G1、所述开关G2、所述开关G3的通断以调整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并采用相应的通信协议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通信,以及通过所述VBUS接口对所述负载设备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CMP1、电压比较器CMP2、电压比较器CMP3,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压比较器CMP4、电压比较器CMP5、电压比较器CMP6;
所述电压比较器CMP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3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
所述电压比较器CMP4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5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6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
所述电压比较器CMP1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2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3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4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5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还包括:数据选择器D1、数据选择器D2,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还包括:数据选择器D3、数据选择器D4;
所述电压比较器CMP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1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2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3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一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1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二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1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三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2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四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2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五输入电压;
所述电压比较器CMP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3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5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4的输出端、所述电压比较器CMP6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六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3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七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3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第八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4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九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4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输入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控制端口、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控制端口,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
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用于提供所述DP接口的输出电压,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用于提供所述DM接口的输出电压,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电压输出模块包括数据选择器D5、模拟开关OP1,所述第二数据电压输出模块包括数据选择器D6和模拟开关OP2;
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一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二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拟开关OP1的第一端口,所述模拟开关OP1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5的控制端口、所述模拟开关OP1的控制端口;
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三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第十四输入电压,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拟开关OP2的第一端口,所述模拟开关OP2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选择器D6的控制端口、所述模拟开关OP2的控制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NMOS管N1、NMOS管N2;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1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P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一端口,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NMOS管N1的漏极,所述NMOS管N1的源极接地;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第二端口、所述开关G3的第一端口合路后连接所述DM接口和所述开关G2的第二端口,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NMOS管N2的漏极,所述NMOS管N2的源极接地;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连接所述NMOS管N1的栅极、所述NMOS管N2的栅极;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NMOS管N1的栅极电压、所述NMOS管N2的栅极电压。
7.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与负载设备进行快充协议通信时,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默认采用DCP快充协议,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一状态;
当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或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DP接口或DM接口的电压变化时,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1时间;
若所述t1时间内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无变化,则所述t1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二状态,开关G2闭合,所述DP接口和所述DM接口短接;
当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或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变化时,若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电压在预设电压范围内,则所述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2时间;
若在所述t2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的电压始终在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内;
则在所述t2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第三状态,所述开关G2断开,断开DP接口和所述DM接口的短接;
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开关G1和所述开关G3闭合,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判断所述DM接口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电压值;
若是,则所述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3时间;
若在所述t3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M接口的电压始终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值,则QC握手成功,否则,QC握手失败;
若QC握手成功,则在所述t3时间后,检测所述DM接口上是否收到AFC/SCP/FCP数据包;
若接收到,则通过AFSCP发送模块与负载设备进行AFC/SCP/FCP协议通信;
若未接收到,则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采用QC快充协议,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调整所述VBUS接口的输出电压;
若QC握手失败,则在所述t3时间后,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检测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是否大于预设电流值;
若是,则定时器模块开始计时t4时间;
若在所述t4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检测到所述VBUS接口的电流始终大于所述预设电流值,则通过VOOC发送模块与所述负载设备进行VOOC协议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当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或所述第二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变化时,若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电压不在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内;或者,
若在所述t2时间内,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检测结果,确定所述DP接口的电压不在所述预设电压范围内;
则所述充电逻辑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的通路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
9.一种多快充协议控制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快充协议控制芯片。
CN202110858547.5A 2021-04-09 2021-04-09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07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8547.5A CN115207999A (zh) 2021-04-09 2021-04-09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5000.8A CN112803558B (zh) 2021-04-09 2021-04-09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02110858547.5A CN115207999A (zh) 2021-04-09 2021-04-09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5000.8A Division CN112803558B (zh) 2021-04-09 2021-04-09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7999A true CN115207999A (zh) 2022-10-18

Family

ID=758167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8547.5A Pending CN115207999A (zh) 2021-04-09 2021-04-09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CN202110385000.8A Active CN112803558B (zh) 2021-04-09 2021-04-09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5000.8A Active CN112803558B (zh) 2021-04-09 2021-04-09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5207999A (zh)
WO (1) WO20222140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7999A (zh) * 2021-04-09 2022-10-18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14156991A (zh) * 2021-12-10 2022-03-08 苏州博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调度计时器的方法和装置、充电电路、充电设备、芯片
CN114498865B (zh) * 2022-04-14 2022-09-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330999A (zh) * 2022-06-30 2024-01-02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设备插拔的电路及相关电子设备
CN114844180B (zh) * 2022-07-01 2022-09-27 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89051B (zh) * 2022-11-18 2023-04-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1480B2 (en) * 2010-12-23 2015-12-01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 arbitrary charging protocol in USB charging ports
TWI460594B (zh) * 2011-02-11 2014-11-11 Via Tech Inc 適應性通用串列匯流排充電方法及系統
US8862921B1 (en) * 2011-12-02 2014-10-14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Apparatus for remote wake-up during dedicated charging mode
US8760123B2 (en) * 2012-10-29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voltage dedicated charging port
CN103427460B (zh) * 2013-07-31 2016-09-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终端、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448259B2 (en) * 2014-07-10 2016-09-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to distinguish proprietary, non-floating and floating chargers for regulating charging currents
TWI616028B (zh) * 2014-08-14 2018-02-2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片及具有晶片的傳輸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04549U (zh) * 2014-12-26 2015-04-29 罗勇进 充电器及充电管理电路
CN105676029A (zh) * 2016-01-26 2016-06-15 江苏才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兼容快速充电器的智能检测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KR102468187B1 (ko) * 2016-03-04 2022-1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외부 장치 충전 방법
CN106329628B (zh) * 2016-08-31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6385074A (zh) * 2016-10-12 2017-02-08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充电模式自动检测单元、充电电路及相关方法
CN106684986A (zh) * 2016-12-26 2017-05-17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设备及其快充协议解析方法、系统
CN106786979B (zh) * 2017-01-25 2020-05-26 北京鸿智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兼容多种充放电协议的快充设备及协议识别和充放电方法
CN109462266A (zh) * 2018-12-28 2019-03-12 合肥市芯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单路快充协议芯片控制多路usb口的电路及方法
CN211089181U (zh) * 2019-12-18 2020-07-24 深圳市海伦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整输出电压的快充协议芯片
CN111245073B (zh) * 2020-03-31 2022-04-22 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 Usb充电电路及方法、芯片、充电器
CN111404232A (zh) * 2020-04-20 2020-07-10 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接口拔插检测的快充切换电路及方法
CN111856256A (zh) * 2020-09-24 2020-10-30 深圳英集芯科技有限公司 快充设备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15207999A (zh) * 2021-04-09 2022-10-18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相关芯片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4083A1 (zh) 2022-10-13
CN112803558A (zh) 2021-05-14
CN112803558B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3558B (zh) 多快充协议控制电路、控制方法、芯片及电子设备
US93564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ast battery charging with universal high power input source
EP2051348B1 (en) A mobile device for a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charger
US8949631B2 (en) USB power supply method and device, and end devic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8318741B (zh) 一种阻抗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US10141760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charge circuit, charging system, power supplying method, and charging method
CN101102119A (zh) 一种电器设备的充电检测电路及充电检测方法
CN110741528A (zh) 电池供电电路、待充电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KR20040031394A (ko) 휴대용 통신 단말기의 배터리 충전장치
CN114967894A (zh) 电子设备、设备识别方法及充电系统
CN114498831A (zh) 电子设备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11245073B (zh) Usb充电电路及方法、芯片、充电器
US20230079553A1 (en) Usb port controll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1728881B1 (ko) 하나의 포트를 이용한 보조배터리와 보조배터리의 충방전 제어방법
CN111817381B (zh) 充电器、数据线和充电设备
CN113119760A (zh) 一种充放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601287B (zh) 一种车机usb充电模式控制方法
US11881736B2 (en) Power system
CN109660004B (zh) Obd充电电压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483765A (zh) 无线充电接收设备、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系统
CN117526496A (zh) 电源控制系统、电源控制方法和移动电源设备
CN115986892A (zh) 多口检测及充放电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快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