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2217A -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2217A
CN115202217A CN202110344418.4A CN202110344418A CN115202217A CN 115202217 A CN115202217 A CN 115202217A CN 202110344418 A CN202110344418 A CN 202110344418A CN 115202217 A CN115202217 A CN 115202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ode
control mod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44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丁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Innovat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44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2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2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系统以快速“录制”的方式,通过用户手动执行一遍智能家居场景下的智能设备控制,来自动产生该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这样,一方面由于用户在录制期间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录制”方式使得用户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安全防控系统,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和装置,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网关设备,智能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智能设备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如单个智能设备的定时场景、多个智能设备自动化联控场景等。一种典型的智能家居场景模式设置方式是,在用户理解智能设备并搞清配置规则的基础上,通过手机应用APP交互界面引导用户一步步创建智能设备控制模式,即:用户在手机显示的场景规则编辑页面上,以一步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方案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设置方式较为繁琐,操作门槛较高,有很大的市场教育成本。该方式需要让用户理解智能设备,搞清配置规则,而实际上很多用户对场景并不太理解,难以进行操作,如智能手机对于老人、不识字以及视力不佳的人群,非常不友好,而这些群体都是智能设备场景化控制的重点人群。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通常只是对单设备的定时场景进行场景规则配置,而很少对多设备联控的自动化场景进行配置。2)设备控制模式与用户需求匹配度低:该方式通过规则设置方式创建智能设备控制模式,当控制模式较为复杂时,很容易设置错误,由此导致创建的智能设备控制模式与用户要解决的问题匹配度较低。综上所述,如何简化能设备控制模式设置方式,提升设备控制模式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智能设备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智能设备控制模式设置方式较为繁琐、用户匹配度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另外提供安全防控系统,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和装置,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网关设备,智能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包括:
客户端模块,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服务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服务端模块,还用于将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至网关设备;
网关设备模块,用于若网络连接异常,则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包括:
客户端模块,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服务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将所述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模块,用于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前置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若监听到前置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所述智能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安全防控系统,包括:
客户端模块,用于开启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服务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所述请求包含用户信息;
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智能设备发送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存储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和时间信息。
可选的,若响应于预设录制结束条件成立,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预设录制结束条件包括:当前时间距离上次获取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录制结束条件包括:接收到设备控制模式停止录制请求。
可选的,所述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
根据与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所述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向请求方发送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设备控制模式调整请求;
根据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更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调整信息;
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包括:与场景有关的模式触发条件。
可选的,将调整前模式触发条件作为第一模式触发条件;
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包括:第一模式触发条件和包括场景相关信息的第二模式触发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在录制过程中向请求方发送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可选的,还包括:
将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的网关设备,以使得网关设备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场景模式设置请求;
若场景触发条件成立,则根据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场景模式调整请求;
更新所述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采集用户语音数据;
若所述用户语音数据包括录制模式开启指令,则开启所述录制模式。
可选的,还包括:
显示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处理页面,所述录制处理页面包括:录制模式开启操作选项;
响应于用户选取所述开启操作选项,开启所述录制模式。
可选的,还包括:
关闭所述录制模式;
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停止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显示服务端在录制过程中回送的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作为录制过程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显示服务端发送的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确定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
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调整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调整信息,更新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调整信息;
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包括:与场景有关的模式触发条件。
可选的,还包括:
确定场景和多个设备控制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和场景触发条件;
向服务端发送场景模式设置请求,以使得服务端若判定场景触发条件成立,则根据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可选的,还包括:
向服务端发送场景模式调整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更新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
通过智能设备控制页面,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以用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包括:
捕获所述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中的智能设备操作选项的事件;
根据所述事件,确定所述控制行为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如下方式生成:服务端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所述请求包含用户信息;
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
将所述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智能设备接收设备依赖控制关系;
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第二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
若监听到第二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第一智能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设备工作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设备控制模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录制模式触发单元,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模式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智能设备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如下方式生成:服务端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录制模式触发单元,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设备控制页面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以用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页面操作行为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
模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设备依赖控制关系;
监听单元,用于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第二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
控制单元,用于若监听到第二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第一智能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网关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的网关设备执行的所述的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
可选的,所述设备可以是如下设备之一:智能音箱,路由器。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的智能设备执行的所述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根据上述客户端执行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
可选的,所述设备可以是如下设备之一:智能音箱,智能手机。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种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种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通过在客户端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以快速“录制”的方式,通过用户手动执行一遍来自动产生设备控制模式。这样,一方面由于用户在录制期间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录制”方式使得用户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通过在客户端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以用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包括用户对智能设备控制页面的操作行为信息;根据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客户端可将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或者本地网关设备,以使得这些设备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在录制期间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控制页面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客户端“录制”用户对智能设备的操作行为信息,根据记录的操作行为信息自动产生设备控制模式,这样用户既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又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并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通过在客户端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将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前置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若监听到前置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的智能设备控制方式,去除中心化控制设备,使得智能设备间直接关联,这样在网络连接异常时或者本地网关无法使用时,可通过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处理;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此外,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系统相同,这种处理方式同样可以简化设置方式,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且实现成本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防控系统,通过在客户端开启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以快速“录制”的方式,通过用户手动执行一遍来自动产生设备控制模式。这样,一方面由于用户在录制期间实际控制安全防控设备,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录制”方式使得用户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设备交互示意图;
图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具体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设备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提供了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安全防控系统,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和装置,网关设备,以及电子设备。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对各种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其为本申请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图。该系统包括:客户端模块1,服务端模块2。
所述客户端模块1可部署在客户端侧。所述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移动通讯设备,即:通常所说的手机或者智能手机,还包括智能音箱、PAD、i Pad、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
所述服务端模块1可部署在服务端侧。所述服务端,可以是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上的服务端,为多个地区的用户提供智能设备控制服务。所述服务端,也可以是部署在局域网服务器上的服务端,专用于为某个社区的用户提供智能设备控制服务。所述服务端,还可以是部署在用户住宅或者单位内的智能音箱、本地网关等设备上的服务端,专用于为某个用户提供智能设备控制服务。
所述智能设备,又称为物联网I oT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音箱,智能热水器,智能窗帘,智能门锁,智能台灯,智能厨具,温度传感器等。
请参考图2,其为本申请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场景示意图。客户端、服务端、智能终端间可通过网络连接,如客户端、智能终端可通过WIFI等方式联网,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为智能手机,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在开启录制模式后,用户可实际控制各种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在工作状态改变时可将其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根据与用户对应的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工作状态信息,自动生成设备控制模式信息,这样就可以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对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
例如,用户要设置下班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可顺序进行如下实际控制操作:打开智能门锁,打开客厅的智能灯,打开智能电视,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关闭智能窗帘,开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模式,用户每天下班到家都会重复进行这些操作。服务端根据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工作状态信息,确定一系列用户操作行为,自动生成下班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并可自动生效。在设置好该下班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后,用户每次下班到家时会触发该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使得按照该设备控制模式对智能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如用户从门外打开智能门锁,并对智能音箱说“我下班了”后,该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被触发,或者用户在家门外用智能手机点击“触发下班场景”的按钮,该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被触发。在触发下班场景后,所述系统就会自动执行后续的一系列操作:打开客厅的智能灯,打开智能电视,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关闭智能窗帘,开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模式。
再例如,用户要设置外出度假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可顺序进行如下人工操作:关闭智能电表,关闭智能水表,关闭智能燃气表,控制客厅智能灯不规则打开/关闭,控制智能窗帘晚上关闭/早上打开等,用户每次外出度假都会重复进行这些操作。在设置好该外出度假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后,用户每次外出度假时就可以触发该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使得按照该设备控制模式对智能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如用户对智能音箱说“我出差了,三天后回来”后,该场景被触发,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生效,所述系统就会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关闭智能电表,关闭智能水表,关闭智能燃气表,控制客厅智能灯不规则打开/关闭,控制智能窗帘晚上关闭/早上打开等,如随机控制第一天晚上7点开灯并关窗帘、且10点关灯,第二天早上7点开窗帘,晚上6点20开灯并关窗帘、且11点关灯,…,周末早上8点开窗帘,晚上6点开灯并关窗帘、且10点半关灯。此外,在用户度假回家后,可关闭该场景,使得不再执行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场景的触发方式及根据设备控制模式自动控制智能设备均属于现有技术范畴,此处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主要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简化设备控制模式的设置方式,以及,提升设备控制模式与用户的匹配度。
请参考图3,其为本申请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设备交互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模块1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向服务端模块2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模块2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是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一种工作状态。用户可通过手动方式或语音方式,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客户端模块1可采用如下方式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采集用户语音数据;若所述用户语音数据包括录制模式开启指令,则开启所述录制模式。例如,用户对智能音箱说“我要录制场景规则”,其中“录制场景规则”就是录制模式开启指令。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用户可通过语音方式触发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客户端模块1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可采用如下方式:显示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处理页面,所述录制处理页面包括:录制模式开启操作选项;响应于用户选取所述开启操作选项,开启所述录制模式。例如,用户打开智能手机中的智能生活APP,APP首页中包括按钮“录制场景规则”,该按钮即为录制模式开启操作选项,用户点击该按钮,即可开启所述录制模式,向服务端模块2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服务端模块2响应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开始到结束这段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可包括用户标识等信息,用户标识可表示哪个用户要以录制方式设置设备控制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还可存储用户与智能设备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就可以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确定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进而可获取这些智能设备的相关工作状态信息。表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服务端记录的用户与智能设备间的对应关系。
Figure BDA0002993423400000121
Figure BDA0002993423400000131
表1、用户与智能设备间的对应关系表
由表1可见,每个用户可对应多个智能设备,每个智能设备有不同的设备标识。通过检索表1,服务端可确定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在开启录制模式后,用户在录制过程中可实际控制各种智能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通过操作住户房间预装的前装智能设备控制面板,经由服务端对前装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如控制燃气表的开启或者关闭,控制车库摄像头等。此外,用户也可通过操作智能音箱等设备,经由服务端对后装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如控制后装电视频道、音量转换,控制后装空调工作模式的转换等。
具体实施时,用户可通过手动方式控制各种智能设备,也可以通过语音方式控制各种智能设备。例如,用户向智能空调发出语音控制指令为“温度超过30度的话,就打开空调”。
在一个示例中,客户端开启录制模式后,可在客户端上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控制页面,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中可包括智能设备控制面板。
如图2所示,客户端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安装了智能生活应用APP,该APP实现了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功能,还实现了智能设备控制功能,用户使用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功能开启录制模式后,可显示智能设备控制功能的智能设备控制页面,用户可通过操作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上的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对智能设备进行实际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在客户端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通过智能设备控制页面,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用户在客户端一个设备上即可完成设备控制模式录制的全部操作,无需通过其它设备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录制便利度,从而提升设备控制模式录制的效率。
在对所述智能设备进行实际控制后,智能设备可实时将其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上传至服务端,服务端可存储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和对应的时间,形成智能设备操作日志信息。表2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服务端记录的智能设备操作日志。
Figure BDA0002993423400000141
表2、智能设备操作日志表
服务端模块2获取到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后,就可根据这些状态信息和状态记录时间,确定用户在录制期间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操作行为,由此形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可包括用户对每个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信息,以及对这些智能设备的操作顺序信息,或者是对这些智能设备的操作时间信息。例如,在用户户外运动后回家的场景中,设备控制模式信息为:打开智能空调,并将其调到制冷模式,温度为20度;10分钟后,将温度调整至25度,并定时1小时。再例如,在下班场景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是顺序执行如下操作:从门外打开智能门锁,打开客厅灯,打开电视,打开热水器烧水,关闭窗帘,开启电饭煲煮饭模式。
设备控制模式可以是用户对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模式。例如,根据表2中所示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可确定用户A在12月5日第一次录制期间的第一个用户操作为:打开智能空调,并将其调到制冷模式,温度为20度;10分钟后的第二个用户操作为:将温度调整至25度,并定时1小时,可见两次用户操作针对的是同一智能设备“智能空调”。
设备控制模式也可以是用户对多个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模式。例如,根据表2中所示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可确定用户A在12月6日第二次录制期间的录制内容为:用户先从门外打开智能门锁,然后打开客厅灯,打开电视,打开热水器烧水,关闭窗帘,开启电饭煲煮饭模式等等,可见多次用户操作针对的是不同的智能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不仅包括对每个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信息和对这些智能设备的操作顺序信息,还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上述操作方式信息和操作顺序信息合称为设备控制方式。相应的,服务端模块2可具体用于根据与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
所述模式触发条件,是指按照设备控制模式自动化控制智能设备的执行条件。设备控制方式,是指触发模式后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一系列操作方式。当所述模式触发条件满足时,根据设备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智能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服务端模块2要根据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可采用如下方式:根据第一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模式触发条件;根据第一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后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确定设备控制方式信息。所述第一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录制期间获取的第一条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可以是用户对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模式。相应的,所述第一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可以为:智能设备处于开启状态;所述设备控制方式信息包括:调整智能设备的工作模式。例如,用户在户外运动后回家场景中打开智能空调,并将其调到制冷模式,温度为20度,10分钟后,将温度调整至25度,并定时1小时,在此过程中,用户只对智能空调这一个设备进行了操作,第一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为:打开空调;后续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为:将智能空调调到制冷模式,温度为20度,10分钟后将温度调整至25度,并定时1小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式触发条件即可为打开空调,所述设备控制方式信息为:将智能空调调到制冷模式,温度为20度,10分钟后将温度调整至25度,并定时1小时。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也可以是用户对多个智能设备的设备控制模式;相应的,所述设备控制方式信息包括:设备联动控制信息。例如,在录制期间,用户先从门外打开智能门锁,然后打开客厅灯,打开电视,打开热水器烧水,关闭窗帘,开启电饭煲煮饭模式,那么,根据智能门锁上传的第一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就可以确定模式触发条件为“从门外打开智能门锁”;根据客厅灯、电视、热水器、窗帘和电饭煲上传的其它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就可以确定设备控制方式为“顺序打开客厅灯、打开电视、打开热水器烧水、关闭窗帘、开启电饭煲煮饭模式”。再例如,用户的第一操作为关闭电表,然后关闭水表,关闭燃气表,控制客厅灯不规则打开/关闭等。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模式触发条件即可为关闭电表,所述设备控制方式信息为:关闭水表,关闭燃气表,控制客厅灯不规则打开/关闭等。
在具体实施时,服务端模块2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生成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首先,根据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所述设备控制方式信息;然后,再由用户手动设置模式触发条件,这样就可以形成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若判定录制结束条件成立,则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所述录制结束条件,是指服务端可执行生成设备控制模式信息这一步骤的条件,该条件可根据应用需求确定。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录制结束条件包括:当前时间距离上次获取到与该用户关联的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所述时长阈值,可根据应用需求确定,如设置为1分钟,这样如果用户在录制过程中间隔1分钟以上没有能够继续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则表示录制结束,服务器端自动根据此前获取到的与用户关联的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录制结束条件包括:接收到设备控制模式停止录制请求。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还可通过客户端关闭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停止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服务端要实现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的处理,可采用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服务端可在判定录制结束条件成立后,从智能设备操作日志中检索得到与所述用户关联的智能设备在录制起始时间至录制终止时间内的智能设备操作日志,作为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服务端资源。
在另一个示例中,服务端在录制期间,可将每次接收到的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发送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单独存储,如存储在内存中,作为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同时,服务端可将接收到的与其它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发送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存储在上述智能设备操作日志中。在判定录制结束条件成立后,可直接根据内存中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避免进行数据库检索操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设备控制模式生成速度。
所述服务端模块2通过上述处理方式自动生成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后,就可以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对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由于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对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属于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服务端模块2,可自动保存设备控制模式信息,也可在经过用户确认后保存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模块2还可用于向客户端模块1发送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所述客户端1显示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用户查看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后,可确定该设备控制模式是否保存,如果用户确定保存,客户端模块1可向服务端模块2发送设备控制模式提交请求;所述服务端2存储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在用户确认后再保存自动生成的设备控制模式;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设备控制模式的有效性。
在一个示例中,用户查看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时,可编辑所述系统通过录制用户操作方式自动生成的设备控制模式,在编辑后,通过客户端模块1向服务端模块2发送设备控制模式调整请求;服务端模块2根据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更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所述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调整信息,设备控制方式调整信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对系统通过录制方式自动生成的设备控制模式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设备控制模式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可以是与场景有关的模式触发条件。例如,调整前模式触发条件为“打开智能门锁”,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为“用户在下班场景中打开智能门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模块2采用上述处理方式自动生成的模式触发条件为调整前模式触发条件。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调整前模式触发条件称为第一模式触发条件。所述第一模式触发条件,可以是录制过程中用户执行的第一个操作行为,如打开智能门锁。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通过手动方式或者语音方式控制智能设备,使得第一模式触发条件成立,如用户通过控制面板手动控制智能门锁打开,或者通过语音方式打开智能门锁,服务端模块2获取到智能门锁上传的打开状态信息后,就可以判定第一模式触发条件成立。
所述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可包括:第一模式触发条件和包括场景相关信息的第二模式触发条件。所述第二模式触发条件可包括场景相关信息,所述场景相关信息是指可确定场景的信息,如第一模式触发条件为打开智能门锁,第二模式触发条件为包括下班场景信息的用户语音指令。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服务端模块2可采用如下方式判断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是否成立:接收用户语音数据,如接收智能音箱发送的用户语音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语音数据,判断第二模式触发条件是否成立;若第一模式触发条件和第二模式触发条件均成立,则判定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成立,这样就可以根据设备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智能设备。
例如,用户在打开智能门锁进入房间后,对智能音箱说“我下班了”,服务端模块2获取到智能门锁上传的打开状态信息后,又接收到用户发出了“我下班了”的语音指令,就可以判定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成立。其中,服务端模块2可通过语音识别算法确定用户语音数据的内容,如果该内容包括场景相关信息,则判定第二模式触发条件成立。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式触发条件为:接收到用户的下班语音指令。
所述场景相关信息,也可以是与场景对应的时间信息,如工作日下午6-7点表示下班场景,如果用户在此期间从外打开智能门锁,则判定第二模式触发条件成立。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式触发条件为:时间在工作日下午6-7点范围内,这样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实质为:用户在工作日下午6-7点间从外打开智能门锁,即用户在下班场景中从外打开智能门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模块2采用上述处理方式自动生成的设备控制方式信息为调整前设备控制方式信息。所述设备控制方式调整信息包括调整后设备控制方式信息。具体实施时,可以对智能终端控制顺序进行调整,也可以对智能终端控制方式进行调整,还可以对智能终端控制顺序和控制方式同时进行调整。
例如,用户设置下班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时,在录制期间顺序进行如下实际控制操作:打开智能门锁,打开客厅的智能灯,打开智能电视,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关闭智能窗帘,开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模式。因此,调整前模式触发条件为:打开智能门锁;调整前设备控制方式信息为:打开客厅的智能灯,打开智能电视,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关闭智能窗帘,开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模式。用户查看调整前设备控制方式后,根据实际需求对设备控制方式进行调整,调整后设备控制方式信息为:打开客厅的智能灯,关闭智能窗帘,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服务端模块2配合所述客户端模块1可通过上述录制方式自动生成多个设备控制模式,其中部分设备控制模式可对应同一场景。所述用户可通过客户端模块1设置多个场景信息,并指定各个场景与其对应的多个设备控制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场景与设备控制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Figure BDA0002993423400000191
Figure BDA0002993423400000201
表3、场景与设备控制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由表3可见,对于同一个场景,如下班场景,其对应的多个设备控制模式的触发条件可以相同,该模式触发条件相当于场景触发条件,用户可将其中一种模式设置为生效模式,当场景触发条件满足时,执行生效的模式1,不会执行禁用的模式2。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客户端模块1还可用于确定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和场景触发条件,向服务端发送场景模式设置请求。所述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是指一个场景的生效的模式,如表2中下班场景的生效模式为模式1。所述场景触发条件,是指一个场景的触发条件,当一个场景的触发条件成立时,可自动执行该场景的生效模式。相应的,所述服务端模块2还用于若判定场景触发条件成立,则根据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场景触发条件包括:场景触发语音指令;所述服务端模块2还用于接收智能设备的语音控制设备发送的用户语音数据,若所述用户语音数据包括场景触发语音指令,则根据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例如,智能设备的语音控制设备为智能音箱,用户对着智能音箱发出场景触发语音指令为“我要外出一周”,则服务端模块2根据该语音指令,可执行与该用户的外出度假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如只进行安防设防。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客户端模块1还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场景模式调整请求;相应的,所述服务端模块2还用于根据所述场景模式调整请求携带的场景模式调整信息,更新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由表3可见,对于同一个场景,如离家场景,其对应的多种模式的触发条件可以不同,也可以是部分模式的触发条件相同,可以有多个生效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没有场景触发条件,最终执行的模式是满足模式触发条件的生效模式。例如,用户从内打开智能门锁,并对智能音箱说“我出去了,启动安防模式”,则执行生效的模式5,不会执行禁用的模式6,也不会执行生效的模式4。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服务端模块2具体用于接收针对目标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所述请求可包括用户信息,还可包括场景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目标场景的场景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例如,用户A对着智能音箱说“我要录制下班场景的控制规则”,则所述请求包括:用户A和下班场景;然后,用户可实际顺序执行如下控制操作:打开智能门锁,打开客厅的智能灯,打开智能电视,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关闭智能窗帘,开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端生成的场景触发条件为“用户发出下班的语音指令”,生成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为“打开智能门锁,打开客厅的智能灯,打开智能电视,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关闭智能窗帘,开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模式”。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服务端模块2还用于在录制过程中向客户端模块1发送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相应的,客户端模块1显示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例如,用户一边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客户端一边实时增加显示刚刚执行的控制信息,如用户打开智能窗帘后,客户端就显示“打开智能窗帘”的信息,用户随后打开热水器后,客户端就增加显示“打开热水器”的信息。采用这样处理方式,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录制进度信息,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服务端模块2还用于将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房间内的网关设备,以使得网关设备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网关设备,可存储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并可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对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所述网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智能音箱等设备。
如图4所示,在用户室内网络连接异常时,如无法联网或者联网速度太慢,可通过网关设备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所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从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通过在客户端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以快速“录制”的方式,通过用户手动执行一遍来自动产生设备控制模式。这样,一方面由于用户在录制期间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录制”方式使得用户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第二实施例
与上述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可以是服务器、智能音箱、智能网关等设备。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所述请求包含用户信息,如用户标识等。
步骤2: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服务端可存储用户与智能设备间的对应关系,由此可确定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方法使得用户在录制期间实际操控智能设备,智能设备状态改变时,可将设备工作状态信息上传至服务端,服务端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智能设备发送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存储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和时间信息。
步骤3: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根据与用户关联的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及状态记录时间,可确定用户在此期间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操作行为,可包括对每个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以及对这些智能设备的控制顺序,由此可自动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3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若录制结束条件成立,则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所述录制结束条件,可以为当前时间距离上次获取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也就是说,如果对智能设备的实际控制前后两次之间的时长超过时长阈值,就会在前次实际控制后执行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的处理,而不会录制后次实际控制信息。
所述录制结束条件,也可以为接收到设备控制模式停止录制请求。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还可通过客户端关闭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停止请求,这样,服务端就可以执行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的处理。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3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根据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及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所述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关于该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相关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向请求方发送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设备控制模式调整请求;根据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更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将自动生成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显示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用户查看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时,可编辑自动生成的设备控制模式。在编辑后,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调整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更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这样,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对通过录制方式自动生成的设备控制模式进行调整;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设备控制模式与用户需求的匹配度。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调整信息,设备控制方式调整信息;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可包括:与场景有关的模式触发条件。例如,调整前模式触发条件为“打开智能门锁”,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为“用户在下班场景中打开智能门锁”。
具体实施时,可将调整前模式触发条件作为第一模式触发条件;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包括:第一模式触发条件和包括场景相关信息的第二模式触发条件,如第一模式触发条件为打开智能门锁,第二模式触发条件为包括下班场景信息的用户语音指令,如用户语音指令为“我下班了”。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方法可采用如下方式判断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是否成立:接收用户语音数据,如接收智能音箱发送的用户语音数据;根据所述用户语音数据,判断第二模式触发条件是否成立;若第一模式触发条件和第二模式触发条件均成立,则判定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成立,这样就可以根据设备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智能设备。
所述场景相关信息,也可以是与场景对应的时间信息,如工作日下午6-7点表示下班场景,如果用户在此期间从外打开智能门锁,则判定第二模式触发条件成立。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式触发条件为:时间在工作日下午6-7点范围内,这样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实质为:用户在工作日下午6-7点间从外打开智能门锁,即用户在下班场景中从外打开智能门锁。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在录制过程中向请求方发送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相应的,客户端显示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例如,用户一边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客户端一边实时增加显示刚刚执行的控制信息,如用户打开智能窗帘后,客户端就显示“打开智能窗帘”的信息,用户随后打开热水器后,客户端就增加显示“打开热水器”的信息。采用这样处理方式,用户可以实时了解录制进度信息,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由于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对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属于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将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房间内的网关设备,以使得网关设备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网关设备,可存储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并可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对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所述网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智能音箱等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在用户室内网络连接异常时,如无法联网或者联网速度太慢,可通过网关设备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因此,可以有效提升智能设备自动化场景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场景模式设置请求;若场景触发条件成立,则根据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关于该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相关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接收场景模式调整请求;更新所述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从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模式处理系统,通过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以快速“录制”的方式,通过用户手动执行一遍来自动产生设备控制模式。这样,一方面由于用户在录制期间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录制”方式使得用户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设备工作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设备控制模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第四实施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由于设备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下述步骤: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所述请求包含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智能音箱、智能网关等设备。
第五实施例
与上述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客户端,如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设备。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步骤2: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用户语音数据;若所述用户语音数据包括录制模式开启指令,则执行步骤1,开启所述录制模式。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显示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处理页面,所述录制处理页面包括:录制模式开启操作选项;响应于用户选取所述开启操作选项,执行步骤1,开启所述录制模式。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关闭所述录制模式;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停止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执行根据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并生成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显示服务端在录制过程中回送的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作为录制过程信息供用户了解录制进度情况。关于该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相关部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显示服务端发送的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调整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调整信息,更新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相应的,所述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调整信息;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可以是与场景有关的模式触发条件,如与场景有关的模式触发条件为“在下班时间打开智能门锁”。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场景和多个设备控制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和场景触发条件;向服务端发送场景模式设置请求,以使得服务端若判定场景触发条件成立,则根据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向服务端发送场景模式调整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更新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通过智能设备控制页面,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用户在客户端一个设备上即可完成设备控制模式录制的全部操作,无需通过其它设备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录制便利度,从而提升设备控制模式录制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通过在客户端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以快速“录制”的方式,通过用户手动执行一遍来自动产生设备控制模式。这样,一方面由于用户在录制期间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录制”方式使得用户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第六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录制模式触发单元,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第七实施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由于设备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下述步骤: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等设备。
第八实施例
与上述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网关设备,如路由器或者智能音箱等。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
本申请提供的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步骤2: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如下方式生成:服务端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具体实施时,若网络连接异常,则执行步骤2,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若网络连接正常,则通过服务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第九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模式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智能设备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如下方式生成:服务端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第十实施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由于设备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下述步骤:接收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智能设备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其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如下方式生成:服务端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网关设备,如路由器或者智能音箱等。
第十一实施例
与上述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客户端,如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设备。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具体实施时,可在客户端通过点击按钮方式或者发送语音指令方式,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步骤2: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所述页面用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如图2所示,客户端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安装了智能生活应用APP,该APP实现了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功能,还实现了智能设备控制功能,用户使用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功能开启录制模式后,可显示智能设备控制功能的智能设备控制页面,用户可通过操作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上的智能设备控制面板对智能设备进行实际控制。
步骤3: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
本步骤可获取用户在所述控制页面中执行的对智能设备对象的操作行为信息,如用户针对哪个智能设备对象点击了哪个控制按钮(如打开按钮,关闭按钮)的页面操作行为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步骤3可包括如下子步骤:捕获所述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中的智能设备操作选项的事件;根据所述事件,确定所述控制行为信息。例如,智能设备操作选项为按钮,捕获的事件为点击事件,这样可确定这一次操作行为是针对哪个智能设备,执行了什么样的控制,如点击智能门锁的打开按钮。
步骤4:根据所述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本步骤将用户在所述控制页面中执行的对智能设备对象的操作行为信息,包括点击各种按钮的顺序等,就可以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例如,用户点击按钮控制智能设备的过程为:点击智能门锁的打开按钮,点击智能窗帘的打开按钮,点击客厅灯的3档亮度按钮,则对应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为:打开智能门锁,打开智能窗帘,打开客厅灯到3档亮度。
从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通过在客户端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以便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根据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客户端可将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或者本地网关设备,以使得这些设备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在录制期间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控制页面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客户端“录制”用户对智能设备控制页面的操作行为信息,根据记录的操作行为信息自动产生设备控制模式,这样用户既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又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并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此外,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用户在客户端一个设备上即可完成设备控制模式录制的全部操作,无需通过其它设备实际控制智能设备;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录制便利度,从而提升设备控制模式录制的效率。
第十二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录制模式触发单元,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设备控制页面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以便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页面操作行为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
模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第十三实施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由于设备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下述步骤: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以便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根据所述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音箱、智能手机等设备。
第十四实施例
与上述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模块1,服务端模块2和智能设备模块3。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简称系统二)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系统(简称系统一)的不同之处包括:系统二为分布式智能设备控制系统,该系统不通过服务端或者用户本地网关设备等中心化控制设备对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方式,而是由智能设备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进行自控。而系统一为通过服务端或者本地网关设备等中心化控制设备对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方式。
请参考图5,其为本申请的系统二的场景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为智能手机,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在开启录制模式后,用户可实际控制各种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在工作状态改变时可将其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根据与用户对应的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工作状态信息,自动生成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并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将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前置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若监听到前置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智能设备。
请参考图6,其为本申请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设备交互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模块1,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模块2,用于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将所述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模块3,用于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前置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若监听到前置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所述智能设备。
例如,用户要设置下班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可顺序进行如下实际控制操作:打开智能门锁,打开客厅的智能灯,打开智能电视,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关闭智能窗帘,开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模式,用户每天下班到家都会重复进行这些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系统二自动生成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为:打开智能门锁,打开客厅的智能灯,打开智能电视,打开智能热水器烧水,关闭智能窗帘,开启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模式。相应的,客厅智能灯的前置智能设备为“智能门锁”,前置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为“打开”;智能电饭煲的前置智能设备为“智能窗帘”,前置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为“关闭”,等等。
从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通过在客户端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将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智能设备;智能设备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前置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若监听到前置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所述智能设备。该系统采用分布式的智能设备控制方式,去除中心化控制设备,使得智能设备间直接关联,这样在网络连接异常时或者本地网关无法使用时,可通过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处理;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此外,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系统相同,这种处理方式同样可以简化设置方式,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且实现成本较低。
第十五实施例
与上述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设备。本实施例与第十四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十四中的相应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智能设备接收设备依赖控制关系;
步骤2: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第二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
步骤3:若监听到第二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第一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依赖控制关系采用如下方式生成:通过在客户端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将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智能设备。
从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通过第一智能设备接收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第二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若监听到第二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第一智能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智能设备间直接关联,这样在网络连接异常时或者本地网关无法使用时,可通过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化的控制处理;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设备联动的可靠性。
第十六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该装置是与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设备依赖控制关系;
监听单元,用于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第二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
控制单元,用于若监听到第二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第一智能设备。
第十七实施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实施例。由于设备实施例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后,执行下述步骤:第一智能设备接收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第二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若监听到第二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第一智能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可以是智能电视、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等设备。
第十八实施例
与上述的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安全防控系统。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内容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部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包括:客户端模块1,服务端模块2。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简称系统三)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系统(简称系统一)的不同之处包括:系统三的控制对象为电表、燃气表、电灯、窗帘等安全防控设备,而系统一的控制对象包括可以是全屋内的各种智能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防控设备包括房地产商在交房前安装的智能设备,又称为前装智能设备,如电表、燃气表、电灯、窗帘等。例如,用户将外出度假场景的设备控制模式设置为安全防控模式,该模式可顺序进行如下人工操作:关闭电表,关闭水表,关闭燃气表,控制客厅灯不规则打开/关闭,控制窗帘晚上关闭/早上打开等。
在本实施例中,客户端为智能手机,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开启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在开启录制模式后,用户可实际控制各种安全防控设备,安全防控设备在工作状态改变时可将其工作状态信息发送至服务端,服务端根据与用户对应的安全防控设备在录制期间的工作状态信息,自动生成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并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
从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防控系统,通过在客户端开启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以快速“录制”的方式,通过用户手动执行一遍来自动产生设备控制模式。这样,一方面由于用户在录制期间实际控制安全防控设备,可感知到设备控制模式的实际控制效果,因此可以有效提升用户需求匹配度;另一方面,“录制”方式使得用户无需理解场景配置规则,避免以操作编辑场景规则的方式设置智能家居场景模式,因此可以有效简化设置方式。此外,这种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实现成本较低。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1、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Claims (44)

1.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模块,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服务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端模块,还用于将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至网关设备;
网关设备模块,用于若网络连接异常,则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3.一种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模块,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服务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将所述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模块,用于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前置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若监听到前置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所述智能设备。
4.一种安全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模块,用于开启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服务端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安全防控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根据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安全防控设备。
5.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所述请求包含用户信息;
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智能设备发送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存储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和时间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响应于预设录制结束条件成立,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录制结束条件包括:当前时间距离上次获取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的时长大于时长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录制结束条件包括:接收到设备控制模式停止录制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
根据与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对应的时间信息,确定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所述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请求方发送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接收请求方发送的设备控制模式调整请求;
根据所述调整请求携带的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更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调整信息;
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包括:与场景有关的模式触发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调整前模式触发条件作为第一模式触发条件;
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包括:第一模式触发条件和包括场景相关信息的第二模式触发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录制过程中向请求方发送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5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的网关设备,以使得网关设备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场景模式设置请求;
若场景触发条件成立,则根据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场景模式调整请求;
更新所述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19.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集用户语音数据;
若所述用户语音数据包括录制模式开启指令,则开启所述录制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处理页面,所述录制处理页面包括:录制模式开启操作选项;
响应于用户选取所述开启操作选项,开启所述录制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闭所述录制模式;
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停止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服务端在录制过程中回送的已执行的智能设备控制信息,作为录制过程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服务端发送的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确定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
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调整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调整信息,更新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和设备控制方式信息;
所述设备控制模式调整信息包括:模式触发条件调整信息;
调整后模式触发条件包括:与场景有关的模式触发条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场景和多个设备控制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和场景触发条件;
向服务端发送场景模式设置请求,以使得服务端若判定场景触发条件成立,则根据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服务端发送场景模式调整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更新与场景对应的目标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
通过智能设备控制页面,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向所述服务端发送所述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29.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以用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
根据所述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包括:
捕获所述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中的智能设备操作选项的事件;
根据所述事件,确定所述控制行为信息。
31.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如下方式生成:服务端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32.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所述请求包含用户信息;
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设备依赖控制关系;
将所述设备依赖控制关系发送至所述智能设备。
33.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智能设备接收设备依赖控制关系;
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第二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
若监听到第二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第一智能设备。
34.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
设备工作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设备控制模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35.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录制模式触发单元,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端发送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以使得服务端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在录制期间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36.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智能设备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设备控制模式信息,控制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采用如下方式生成:服务端接收设备控制模式录制请求;根据所述录制请求携带的用户信息,获取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信息;根据设备工作状态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37.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录制模式触发单元,用于开启设备控制模式录制模式;
设备控制页面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智能设备控制页面,以用于控制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页面操作行为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户通过所述控制页面对至少一个智能设备执行的控制行为信息;
模式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行为信息,生成对应于用户的设备控制模式信息。
38.一种设备控制模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设备依赖控制关系;
监听单元,用于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监听第二智能设备的操作方式;
控制单元,用于若监听到第二智能设备的预设操作方式,则根据设备依赖控制关系,控制第一智能设备。
3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5至3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
40.一种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可以是如下设备之一:智能音箱,路由器。
42.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
4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至3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该设备通电并通过所述处理器运行该方法的程序。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可以是如下设备之一:智能音箱,智能手机。
CN202110344418.4A 2021-03-25 2021-03-25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5202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4418.4A CN115202217A (zh) 2021-03-25 2021-03-25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4418.4A CN115202217A (zh) 2021-03-25 2021-03-25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2217A true CN115202217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1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4418.4A Pending CN115202217A (zh) 2021-03-25 2021-03-25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221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8385A1 (zh) 一种控制设备服务的方法、云服务器和智能家居系统
US10601604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rt hub devices
CN106842968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34960B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场景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59522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ation of device-independent scenes in a smart home environment
EP3192217B1 (en) User-defined scenes for home automation
JP7393526B2 (ja) イベントクリップ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電子装置、サー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747031B (zh) 視頻播放方法、裝置和多媒體資料播放方法
CN111665737A (zh) 一种智能家居场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325723A (zh) 个性化智能场景生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87884A (zh) 存储介质、智能家居场景生成装置和方法
CN112558575A (zh) 一种设备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CN114442503B (zh) 智慧家居联动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942836A (zh) 酒店客房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89699A (zh) 智能家居场景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7423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设备、空调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039835B (zh) 智能家居场景配置方法、网关、系统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87908A (zh) 智能香薰灯iOS端控制实现方法
CN111142996B (zh) 一种页面显示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202217A (zh) 智能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909110A (zh) 基于自动触发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76126A (zh)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967510A (zh) 设备智能联动的动作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327934A (zh) 智能家居场景推荐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353384A (zh) 基于用户身份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0

Address after: 51 Belarusian Pasha Road, Singapore, Lai Zan Da Building 1 # 03-06, Postal Code 189554

Applicant after: Alibaba Innovation C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Room 01, 45th Floor, AXA Building, 8 Shanton Road,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Singapor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