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8351B -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8351B
CN115188351B CN202210835510.5A CN202210835510A CN115188351B CN 115188351 B CN115188351 B CN 115188351B CN 202210835510 A CN202210835510 A CN 202210835510A CN 115188351 B CN115188351 B CN 115188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rtition
brightness
differenc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55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8351A (zh
Inventor
陈熠
徐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55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8351B/zh
Priority to US17/935,038 priority patent/US11783763B1/en
Publication of CN115188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8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8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8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控制方法当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可以通过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进而可以减小对应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提高了显示区的亮度均一性。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亮度均一化流程,当显示区中多个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较大时,常发生修复效果不佳的现象,即进行亮度均一化修复后,虽然各显示分区的亮度发生了同步变化,但对应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依旧维持着修复前的亮度差异比例,也就是说,显示装置的显示区仍然存在亮度不均的不良情况。其中,每个显示分区可以为单个整屏显示区的一部分或者拼接屏中某一显示屏对应的显示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以缓解不同显示分区之间亮度差异较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配置显示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构造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步骤“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若否,调整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构造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之前还包括:判断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是否符合预设均匀度范围;若否,调整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符合预设均匀度范围。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构造预设亮度为目标亮度,预设亮度与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或者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不同;步骤“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若否,调整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均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区;步骤“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若否,调整至少一个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调整至少一个显示子区在一帧中的发光电流和/或发光时间,以控制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是否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和/或,判断亮度差异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的第一显示分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所在的连续区域面积与多个显示分区的总面积之比是否在预设面积比值范围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配置模块、判断模块以及调整模块,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显示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调整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参数差异超出预设范围,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屏,每个显示屏对应一第一显示分区或者第二显示分区。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一第一显示分区或者第二显示分区均包括多个显示子区。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当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可以通过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进而可以减小对应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提高了显示区的亮度均一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有鉴于上述提及的不同显示分区之间亮度差异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请参与图1至图3,如图1所示,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配置显示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显示区可以对应为单个显示屏的整个显示区域,此时,显示分区即为单个显示屏的部分显示区域;显示区也可以对应为多个显示屏拼接构成的整个显示区域,此时,每个显示分区可以对应为一个或者多个显示屏所构造出的显示区域。
步骤S20: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显示参数差异可以包括亮度差异和亮度差异所在的显示区域面积,多个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可以通过相机拍照得到对应图像的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可以包括子像素的亮度和坐标,然后再通过子像素的坐标去界定不同的显示分区,然后在通过分布与对应显示分区中的各子像素的亮度得到每个显示分区的平均亮度,最后再通过比较不同显示分区的平均亮度即可得到对应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即显示区的亮度差异。对于亮度差异在一定范围的子像素可以通过其坐标确定出其所在的分布区域,然后再根据各子像素之间的间距即可得到亮度差异所在的显示区域面积的大小。
步骤S30: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平均亮度在本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调整之前可以被称之为初始亮度,上述平均亮度在本显示控制方法进行调整之后可以被称之为目标亮度。其中,该目标亮度可以具有多个不同的取值,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不论取值如何也不会影响本显示控制方法对于不同显示分区之间亮度差异的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当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可以通过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进而可以减小对应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提高了显示区的亮度均一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构造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步骤“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若否,调整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然后通过调整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来降低不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该方法减少了需要调整亮度的显示分区的数量,有利于减少亮度调整所需要的工作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构造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之前还包括:判断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是否符合预设均匀度范围;若否,调整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符合预设均匀度范围。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仅提高了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与第一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均匀度,还提高了第一显示分区自身的亮度均匀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多个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均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构造预设亮度为目标亮度,预设亮度与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或者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不同;步骤“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若否,调整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显示区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显示区域AA,第一显示分区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显示区域S1,第二显示分区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显示区域S2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显示区域S1、显示区域S2的分布并不仅限于图2所示,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分布形式,例如,显示区域S1的面积也可以等于显示区域S2的面积,或者,显示区域S2也可以围绕显示区域S1,又或者,显示区域S2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显示分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以预设亮度为目标亮度,然后通过调整第一显示分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来降低不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在本方法中,需要对所有与预设亮度不一致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进行调整,当至少一个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与预设亮度一致时,可以有机会减少需要调整亮度的显示分区的数量,有利于减少亮度调整所需要的工作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均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区;步骤“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若否,调整至少一个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可以对第一显示分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中的至少一个显示子区进行初始亮度调整。例如,以目标亮度为参考目标,可以调整第一显示分区中至少一个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或者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中至少一个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也可以同时调整第一显示分区中至少一个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中至少一个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这种双向调整的方式,可以提高亮度均一性的调整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调整至少一个显示子区在一帧中的发光电流和/或发光时间,以控制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显示子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每个显示子区的平均亮度可以通过调整该显示子区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的亮度来实现。也就说,各显示子区的平均亮度可以进行单独调控,进而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实现各显示子区所需要的亮度,有助于提高不同显示分区之间亮度均一性的速度和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是否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和/或,判断亮度差异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的第一显示分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所在的连续区域面积与多个显示分区的总面积之比是否在预设面积比值范围内。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显示参数差异、预设范围作出了进一步说明,其中,亮度差异为一个比例即两个显示分区的亮度差的绝对值与较高亮度的显示分区或较低亮度的显示分区的亮度之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配置显示区包括多个显示分区;判断显示区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调整对应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通过响应于显示区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不在预设范围内即不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较大时,调整个别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可以减小对应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提高了显示区的亮度均一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配置多个显示分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构造预设亮度为目标亮度,预设亮度与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或者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不同;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调整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配置多个显示分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构造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调整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配置多个显示分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构造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调整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配置多个显示分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第一显示分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子区,每个第二显示分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子区;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否,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和/或者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以控制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在预设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配置每个第一显示子区、每个第二显示子区均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调整至少一个子像素在一帧中的发光电流和/或发光时间,以控制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在预设范围内。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了每个显示子区的亮度的具体调整方法,其中,通过增加发光电流和/或发光时间可以提高该显示子区的平均亮度,进而提高该显示子区所在的显示分区的平均亮度;反之,通过减小发光电流和/或发光时间可以降低该显示子区的平均亮度,进而降低该显示子区所在的显示分区的平均亮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多个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判断不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是否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若否,判断不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的亮度差异所对应的连续区域面积与显示区的面积之比是否在预设面积比值范围内;若否,调整对应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可以根据人眼所能够识别到的亮度差异进行合理设置,同时也可以参考人眼至显示区的观察距离、显示区的面积大小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综合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配置预设亮度差异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5;配置预设面积比值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0.5。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具体还可以为0.1、0.2、0.3、0.4等等,预设面积比值范围具体也可以为0.1、0.2、0.3、0.4等等。
例如,一个显示分区的亮度为3nit,另一个显示分区的亮度为6nit,则该两个显示分区的亮度差的绝对值为3nit,此时,亮度差异为3nit/6nit=0.5,未超出上述的预设亮度差异范围。
又例如,一个显示分区的亮度为3nit,另一个显示分区的亮度为10nit,则该两个显示分区的亮度差的绝对值为7nit,此时,亮度差异为7nit/10nit=0.7,超出了上述的预设亮度差异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显示区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调整显示区的初始亮度至目标亮度。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区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在预设范围内说明不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以及对应的区域面积均较小,此时,可以通过对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进行微调即可提高显示区的亮度均一性。其中,目标亮度在本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数值,例如,其可以取值为显示区中各子像素的亮度值的较高者或者最高者,也可以取值为显示区中各子像素的平均亮度值。
综上所述,上述显示控制方法也可以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进行,具体如下:
首先,通过相机拍照取图。其中,该相机生成有与图像对应的原始数据。
然后,判断显示区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是否超出预设范围,其中,具体的判断细节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的记载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若是,执行校正方案一或者校正方案二,然后再去判断显示区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是否超出预设范围,直至未超出预设范围即若否,则执行校正方案三。
其中,请结合图2所示,校正方案一具体可以为:检测到显示区域S1的平均亮度与显示区域S2的平均亮度的差异超出预设范围,可选地先对显示区域S1的平均亮度进行校正,然后以显示区域S1校正后的平均亮度为目标亮度校正显示区域S2的平均亮度,或者,按照通向目标亮度分别校正显示区域S1的平均亮度、显示区域S2的平均亮度。
校正方案二具体可以为:检测到显示区域S1的平均亮度与显示区域S2的平均亮度的差异超出预设范围,调整显示区域S1和/或显示区域S2的部分区域即显示子区中的子像素的发光电流和/或发光时间,使得不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其中,与校正方案一相比,校正方案二将一个显示分区划分为了多个显示子区,而显示子区划分的越小,各显示子区的亮度控制也越精细,进而也提高了对应显示分区的平均亮度的精细化程度。
校正方案三具体可以为:对各显示分区的亮度进行微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4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配置模块100、判断模块200以及调整模块300,配置模块100用于配置显示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判断模块200用于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调整模块300用于响应于显示参数差异超出预设范围,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当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不在预设范围内时,可以通过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进而可以减小对应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提高了显示区的亮度均一性。
其中,配置模块100的输出端与判断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判断模块200的输出端与调整模块300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屏,每个显示屏对应一第一显示分区或者第二显示分区。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各显示分区内部或者之间的亮度差异在拼接屏中尤其严重,也是当前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而本申请在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方面可以产生较佳的技术效果。
其中,一个显示分区可以为一个第一显示分区或者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一第一显示分区或者第二显示分区均包括多个显示子区。
其中,上述的显示屏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或者迷你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中的一种。优选地,上述显示屏为迷你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其在多个显示屏构成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拼接优势。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显示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
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其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是否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
判断亮度差异不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的第一显示分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所在的连续区域面积与多个显示分区的总面积之比是否在预设面积比值范围内;
所述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若亮度差异不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的第一显示分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所在的连续区域面积与多个显示分区的总面积之比不在预设面积比值范围内,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和/或者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以控制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在预设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构造所述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
所述步骤“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
若否,调整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所述目标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构造所述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为目标亮度”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是否符合预设均匀度范围;
若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的亮度均匀度符合预设均匀度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构造预设亮度为目标亮度,所述预设亮度与所述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或者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不同;
所述步骤“若否,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
若否,调整所述第一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至所述目标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均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子区;所述步骤“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
若否,调整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具体包括: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子区在一帧中的发光电流和/或发光时间,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显示区包括一第一显示分区和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调整模块,用于响应于显示参数差异超出预设范围,调整对应的显示分区的初始亮度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分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显示参数差异在预设范围内;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是否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以及用于判断亮度差异不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的第一显示分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所在的连续区域面积与多个显示分区的总面积之比是否在预设面积比值范围内;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若亮度差异不在预设亮度差异范围内的第一显示分区、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所在的连续区域面积与多个显示分区的总面积之比不在预设面积比值范围内,调整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和/或者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子区的初始亮度,以控制第一显示分区与至少一个第二显示分区之间的亮度差异及亮度差异对应的区域面积在预设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屏,每个所述显示屏对应一所述第一显示分区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分区。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显示分区或者所述第二显示分区均包括多个显示子区。
CN202210835510.5A 2022-07-15 2022-07-15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188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5510.5A CN115188351B (zh) 2022-07-15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7/935,038 US11783763B1 (en) 2022-07-15 2022-09-23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5510.5A CN115188351B (zh) 2022-07-15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8351A CN115188351A (zh) 2022-10-14
CN115188351B true CN115188351B (zh) 2024-06-04

Family

I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8677A (zh) * 2018-05-14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边缘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9754770A (zh) * 2019-02-25 2019-05-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619836A (zh) * 2019-10-31 2019-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24732A (zh) * 2020-06-17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816112A (zh) * 2020-07-24 2020-10-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补偿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00227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调试方法
CN114093293A (zh) * 2020-07-29 2022-02-2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亮度补偿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41213A (zh) * 2021-12-06 2022-03-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补偿方法及补偿装置、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8677A (zh) * 2018-05-14 2018-10-1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边缘显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9754770A (zh) * 2019-02-25 2019-05-1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619836A (zh) * 2019-10-31 2019-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24732A (zh) * 2020-06-17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816112A (zh) * 2020-07-24 2020-10-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补偿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093293A (zh) * 2020-07-29 2022-02-2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亮度补偿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002278A (zh) * 2020-08-28 2020-11-2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调试方法
CN114141213A (zh) * 2021-12-06 2022-03-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补偿方法及补偿装置、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5285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level to display image with an improved homogenization effect
WO2020259150A1 (zh) 显示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驱动装置
KR101165026B1 (ko) 화상 보정 데이터 생성 시스템, 화상 보정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화상 보정 데이터 생성 프로그램 및 화상 보정 회로
US9439261B2 (en) Light compensa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782306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亮度调节方法以及亮度调节系统
KR101030503B1 (ko) 백라이트 분할제어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분할제어방법
CN108510947B (zh) 双屏调光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676549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of display device, apparatus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RU249165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CN108366239B (zh) 具有全局调光的单和多调制器投影仪系统
KR102425404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휘도 보정방법
CN113393803B (zh) 一种校正过程中的画面生成方法及装置
US20170010845A1 (en) Light control device, display device, multiscreen display system, light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70127037A1 (en) Method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scene on an auto-stereoscopic monitor
CN115188351B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110181202A1 (en) Local dimm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dge-type backlight module
CN108550341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CN116453477A (zh) 基于局部调光的背光处理方法、装置、背光设备和投影仪
US20090123068A1 (en) Method for adaptively adjusting image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5188351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22006753A1 (zh) 显示控制装置及其确定背光区光强的方法
JP2013250570A (ja) 画質調整装置及び画像補正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JP2018010129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8231009A (zh) 一种基于液晶像素补偿的led背光坏点修复方法
KR20100020687A (ko) 역광보정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