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6037A -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6037A
CN115186037A CN202210648015.3A CN202210648015A CN115186037A CN 115186037 A CN115186037 A CN 115186037A CN 202210648015 A CN202210648015 A CN 202210648015A CN 115186037 A CN115186037 A CN 115186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point
shear wave
wave velocity
position information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80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6037B (zh
Inventor
周健
李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22106480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6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6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6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6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6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G06F16/287Visualization; Brow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生成剪切波速地图;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剪切波速地图。该实施方式提高了剪切波速地图表征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地表以下30米深度范围内的等效剪切波速(以下简称为30米剪切波速参数)作为地震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地震区划、地震保险、地震应急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实际应用30米剪切波速参数前,通常会先生成30米剪切波速参数,再根据30米剪切波速参数生成相应的剪切波速地图,以供在各个领域中进一步应用。例如,可通过双深度参数外推模型生成30米剪切波速参数。
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生成30米剪切波速参数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生成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精度较低,导致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
第二,未对用于生成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数据进行过滤,造成生成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精度较低,进而导致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图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其中,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目标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均位于目标区域内;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对于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以及上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其中,上述剪切波速地图对应上述目标区域;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上述剪切波速地图。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图显示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其中,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目标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均位于目标区域内;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剪切波速值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对于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以及上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其中,上述剪切波速地图对应上述目标区域;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上述剪切波速地图。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地图显示方法,可以提高剪切波速地图表征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具体来说,造成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的原因在于:生成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精度较低,导致剪切波速地图表征该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地图显示方法,首先,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然后,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由此,可以得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以对后续步骤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由此,可以得到用于求解目标点的剪切波速值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然后,对于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第一步,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以及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第二步,根据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第三步,根据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由此,因为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时,除了考虑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等表征地形坡度与剪切波速值之间的相关性的内容,还考虑到了表征目标区域内剪切波速值自身的空间相关性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以及表征目标区域内地形坡度自身的空间相关性的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从而提高了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的精度。之后,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由此,可以得到在地图区域显示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的剪切波速地图。最后,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剪切波速地图。由此,可以显示上述剪切波速地图。因为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的精度有所提高,进而剪切波速地图表征的剪切波速值的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地图显示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地图显示方法的剪切波速地图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地图显示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地图显示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地图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地图显示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计算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终端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其中,上述终端可以为采集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的坐标采集设备。例如,上述坐标采集设备可以为GPS接收机。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目标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均位于目标区域内。其中,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可以表征样本点的位置。例如,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可以为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CGCS2000)下的位置坐标。上述目标区域可以为预先设定的场地范围。例如,上述目标区域可以为某岛屿的区划范围。上述样本点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预先选择的位置精度满足预设精度条件的位置坐标点。这里,对于上述预设精度条件的具体设定,不做限定。例如,上述预设精度条件可以为位置精度大于等于1千米。其中,上述样本点的数量可以大于等于预设数量。例如,上述预设数量可以为3。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目标点位置信息可以表征目标点的位置。例如,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可以为位置坐标。上述目标点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预先选择的对应的剪切波速值未知的位置坐标点。上述剪切波速值可以为地表以下30米深度范围内的等效剪切波速(VS30)。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设备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计算设备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组成的分布式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或单个终端设备。当计算设备体现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硬件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应该理解,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计算设备。
步骤102,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其中,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中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可以为对应样本点的VS30。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可以为对应样本点的地形坡度值。上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可以表征对应目标点的地形坡度值。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从存储有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的终端获取对应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以及对应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由此,可以得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以对后续步骤提供数据支持。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获取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对应的钻孔层厚度组和对应上述钻孔层厚度组的钻孔层剪切波速值组,得到钻孔层厚度组集和钻孔层剪切波速值组集。其中,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对应的钻孔层厚度组所包括的各个钻孔层厚度的和为预设厚度值。其中,上述钻孔层厚度组中的钻孔层厚度可以为样本点对应的至少一个钻孔层中每个钻孔层的厚度。上述钻孔层可以为对样本点所在位置进行钻孔后得到的土地层。上述钻孔层剪切波速值组中的钻孔层剪切波速值可以为钻孔层对应的VS30。上述预设厚度值可以为预先设定的厚度值。例如,上述预设厚度值可以为30米。然后,可以根据上述钻孔层厚度组集和上述钻孔层剪切波速值组集,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实践中,对于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可以根据下式生成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对应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
Figure BDA0003686749980000081
其中,上述VS30-D表示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对应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j表示钻孔层的第j层。m表示钻孔层的总层数。dj表示第j层的钻孔层厚度。Vsj表示第j层的钻孔层剪切波速值。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其次,上述执行主体可以获取上述目标区域的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其中,上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可以为对目标区域根据预设单元大小划分成至少一个目标网格区域后,每个目标网格区域所对应的地形坡度值的集合。上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可以表征上述目标区域中各个目标网格区域的坡度。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从存储有地形坡度网格数据的终端获取上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再次,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将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对应的地形坡度值确定为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得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实践中,可以将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所属的目标网格区域对应的地形坡度值确定为样本点地形坡度值。最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将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对应的地形坡度值确定为目标点地形坡度值,得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实践中,可以将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所属的目标网格区域对应的地形坡度值确定为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由此,可以通过目标区域的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得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
步骤103,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其中,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可以为各个样本点之间的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按照与样本点的对应关系组成的矩阵。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均为样本点的数量。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可以为各个样本点之间的坡度半变异函数值按照与样本点的对应关系组成的矩阵。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均为样本点的数量。上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可以为各个样本点之间的交叉半变异函数值按照与样本点的对应关系组成的矩阵。上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均为样本点的数量。实践中,对于任意两个样本点,首先,可以通过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上述两个样本点分别对应的样本点位置信息,确定两个样本点之间的距离。其中,上述任意两个样本点可以为样本点中任意两个不同的点。上述任意两个样本点也可以为样本点中的同一个点。实践中,可以根据两个样本点分别对应的样本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坐标确定两个样本点之间的距离。然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中上述两个样本点分别对应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以及上述两个样本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克里金法确定对应上述两个样本点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其中,当上述任意两个样本点为样本点中的同一个点时,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为0。其次,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上述两个样本点分别对应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以及上述两个样本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克里金法确定对应上述两个样本点的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之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中上述两个样本点分别对应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上述两个样本点分别对应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以及上述两个样本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克里金法确定对应上述两个样本点的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其中,当上述任意两个样本点为样本点中的同一个点时,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为0。最后,可以对所有样本点中每两个样本点对应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进行组合,得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以及对所有样本点中每两个样本点对应的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进行组合,得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作为示例,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可以对应三个样本点。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的行数和列数均为3。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的主对角线上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可以均为0。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的第一行第二列,以及第二行第一列可以为第一个样本点和第二个样本点之间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的第一行第三列,以及第三行第一列可以为第一个样本点和第三个样本点之间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的第二行第三列,以及第三行第二列可以为第二个样本点和第三个样本点之间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其中,对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进行组合的具体步骤可以参考上述示例。由此,可以得到用于求解目标点的剪切波速值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通过协同克里金法拟合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然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生成地形坡度半变异函数。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通过协同克里金法拟合地形坡度半变异函数。其次,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交叉半变异函数。实践中,第一步,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下式生成用于拟合交叉半变异函数的函数拟合坐标数据:
Figure BDA0003686749980000101
其中,H表示函数拟合纵坐标。E表示求期望运算。Zvs(x)表示样本点x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Zvs(x+h)表示与样本点x的距离为h的样本点对应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Zslp(x)表示样本点x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Zslp(x+h)表示与样本点x的距离为h的样本点对应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由此,可以将上述h作为函数拟合坐标中的函数拟合横坐标,将对应上述h的H作为函数拟合坐标中的函数拟合纵坐标,得到至少一个函数拟合坐标作为函数拟合坐标数据。
第二步,可以根据上述函数拟合坐标数据,利用曲线拟合工具拟合函数,并将拟合得到的函数作为交叉半变异函数。上述曲线拟合工具可以为用于拟合曲线的软件。例如,上述曲线拟合工具可以为matlab。之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实践中,对于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中每两个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可以将上述两个样本点剪切波速值代入上述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得到对应上述两个样本点剪切波速值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进而可以将得到的各个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组合为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然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上述地形坡度半变异函数,生成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实践中,对于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每两个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可以将上述两个样本点地形坡度值代入上述地形坡度半变异函数,得到对应上述两个样本点地形坡度值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进而可以将得到的各个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组合为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最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上述交叉半变异函数,生成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实践中,可以将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中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以及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代入上述交叉半变异函数,得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中的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进而将得到的各个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按照与样本点的对应关系组成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由此,可以通过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地形坡度半变异函数和交叉半变异函数得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
可选地,在执行上述步骤103之前,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获取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对应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的钻孔深度,得到钻孔深度集合。上述钻孔深度可以为在对应的样本点进行钻孔的深度。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获取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对应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的钻孔深度,得到钻孔深度集合。然后,响应于上述钻孔深度集合中存在小于等于预设深度的钻孔深度,可以根据小于等于上述预设深度的钻孔深度,对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进行过滤,以对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进行更新。其中,上述预设深度可以为预先设定的深度。例如,上述预设深度可以为10米。实践中,可以将上述钻孔深度集合中小于等于预设深度的钻孔深度所对应的样本点位置信息、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分别从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删除。最后,响应于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存在值为0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可以根据上述值为0的每个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对应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对过滤后的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进行过滤,以对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进行再次更新。实践中,可以将上述值为0的每个样本点地形坡度值,以及该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对应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分别从过滤后的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删除。
上述内容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发明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二“未对用于生成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数据进行过滤,造成生成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精度较低,进而导致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导致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的因素如下:未对用于生成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数据进行过滤,造成生成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精度较低,进而导致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如果解决了上述因素,就能达到提高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本公开执行了上述过滤处理,将上述钻孔深度集合中小于等于预设深度的钻孔深度所对应的样本点位置信息、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分别从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删除,以及将上述值为0的每个样本点地形坡度值,以及该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对应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分别从过滤后的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删除。由此,可以进一步限制样本点对应的钻孔深度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并将不满足相应条件的样本点删除,从而提高用于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的数据的质量,进而提高了生成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精度,从而提高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
步骤104,对于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
步骤1041,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以及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以及上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其中,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包括的元素的个数和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包括的元素的个数均为样本点的数量。其中,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中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可以为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中对应该样本点位置信息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以及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通过克里金法生成的半变异函数值。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中的目标点交叉值可以为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该样本点位置信息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以及上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通过克里金法生成的半变异函数值。由此,可以得到表征样本点与目标点关系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和上述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实践中,可以将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以及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中对应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输入上述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得到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中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从而得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然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和上述交叉半变异函数,生成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实践中,第一步,对于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样本点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目标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待输入距离。第二步,可以将所确定的各个待输入距离依次输入至上述交叉半变异函数,得到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中的目标点交叉值,从而得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由此,可以通过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和交叉半变异函数得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
步骤1042,根据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实践中,可以通过求解下式得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
Figure BDA0003686749980000151
其中,Hvs表示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Hslp表示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Hvs-slp表示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Hvx(x0)表示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Hvx-slp(x0)表示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dvs和dslp均为长度为样本点的数量的单位列向量。d′vs和d′slp均为长度为样本点的数量的单位行向量。λvs为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λslp为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μvs为剪切波速拉格朗日系数。μslp坡度拉格朗日系数。在求解上式时,可同时求解得到μvs和μslp
步骤1043,根据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实践中,可以根据下式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
Figure BDA0003686749980000152
其中,上述VS30(x0)表示目标点x0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n表示样本点的数量。xi表示第i个样本点。VS30(xi)表示第i个样本点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值。Slp(xi)表示第i个样本点的样本点地形坡度值。
由此,因为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时,除了考虑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等表征地形坡度与剪切波速值之间的统计相关性的内容,还考虑到了表征目标区域内剪切波速值自身的空间相关性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以及表征目标区域内地形坡度自身的空间相关性的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从而提高了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的精度。
可选地,上述步骤104还包括: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剪切波速拉格朗日系数。实践中,可以通过解算步骤1042中的公式得到剪切波速拉格朗日系数。然后,可以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上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和上述剪切波速拉格朗日系数,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误差值。实践中,可以通过下式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误差值:
Var=λvsHvx(x0)+λslpHslp(x0)-μvs
其中,Var表示目标点剪切波速误差值。λ′vs表示λvs的转置。λ′slp表示λslp的转置。Hslp(x0)表示目标坡度列向量。
由此,可以得到表征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的精确度的目标点剪切波速误差值。
步骤105,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其中,上述剪切波速地图对应上述目标区域。实践中,可以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属于的区间范围对应的颜色,以及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中各个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属于的区间范围对应的颜色,对上述目标区域对应的地图区域进行渲染。例如,可以将对应的值位于[100,200]区间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在地图区域中渲染为红色,将对应的值位于[200,300]区间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样本点剪切波速值在地图区域中渲染为橙色。例如,生成的剪切波速地图可以如图2所示。其中,图2可以为对地形图层和剪切波渲染图层叠加得到的示意图。上述地形图层可以为目标区域的地形图。上述剪切波渲染图层叠可以为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属于的区间范围对应的灰度颜色,在空白图层上渲染得到的图层。由此,可以得到在地图区域显示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的剪切波速地图。
步骤106,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剪切波速地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上述剪切波速地图。上述相关联的显示设备可以为通信连接的智能设备。例如,上述显示设备可以为智能电脑。由此,可以显示上述剪切波速地图。
可选地,首先,响应于检测到地震信号,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上述地震信号和预设地震动预测方程,生成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其中,上述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中的基岩地震动反应谱对应上述目标区域。上述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中的基岩地震动反应谱可以对应于样本点或目标点。上述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中的基岩地震动反应谱对应有放大系数和特征周期等指标。上述预设地震动预测方程可以为预先设定的地震动预测方程(GMPE,Ground-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s)。上述地震信号可以表征发生地震的地震波。上述地震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震波形参数、地震震级参数和震源深度参数。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地震信号包括的地震波形参数、地震震级参数和震源深度参数等各项参数代入上述预设地震动预测方程,并将预先获取的对应目标点的震中距离或断层距离依次输入已代入参数的预设地震动预测方程,得到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然后,可以根据所生成的各个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对上述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进行调整,以确定场地地震动反应谱。实践中,第一步,对于每个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可以根据NEHRP Recommended Seismic Provisions for New Buildings and OtherStructures(以下简称为:NEHRP建议抗震规范)包括的场地类别和对应场地类别的剪切波速值区间范围,以及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的大小,确定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对应的目标场地类别。第二步,可以将NEHRP建议抗震规范中上述目标场地类别对应的放大系数和特征周期等指标确定为目标指标。第三步,可以将上述目标指标确定为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对应的基岩地震动反应谱所对应的指标,以对基岩地震动反应谱对应有的放大系数和特征周期等指标进行更新。第四步,可以将更新处理后的各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对应的指标的均值确定为场地地震动反应谱对应的指标,得到场地地震动反应谱。之后,可以根据上述场地地震动反应谱和预设预警等级,确定是否执行地震报警操作。实践中,第一步,可以根据上述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生成地震强度。这里,对于生成地震强度的具体方法,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将上述场地地震动反应谱中的峰值确定为地震强度。第二步,响应于上述地震强度大于等于上述预设预警等级,确定执行地震报警操作。第三步,响应于上述地震强度小于上述预设预警等级,确定不执行上述地震报警操作。最后,响应于确定执行上述地震报警操作,可以控制相关联的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地震报警操作。实践中,可以控制通信连接的显示屏幕显示地震预警信息。上述地震预警信息可以为提示用户发生地震且提示用户地震等级的信息。由此,可以进行地震预警。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地图显示方法,可以提高剪切波速地图表征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具体来说,造成剪切波速地图表征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的原因在于:生成的30米剪切波速参数精度较低,导致剪切波速地图表征该30米剪切波速参数的准确率较低。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地图显示方法,首先,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然后,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由此,可以得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以对后续步骤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由此,可以得到用于求解目标点的剪切波速值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然后,对于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第一步,根据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以及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第二步,根据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第三步,根据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由此,因为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时,除了考虑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等表征地形坡度与剪切波速值之间的相关性的内容,还考虑到了表征目标区域内剪切波速值自身的空间相关性的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以及表征目标区域内地形坡度自身的空间相关性的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从而提高了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的精度。之后,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由此,可以得到在地图区域显示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的剪切波速地图。最后,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剪切波速地图。由此,可以显示上述剪切波速地图。因为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的精度有所提高,进而剪切波速地图表征的剪切波速值的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图显示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3所示,一些实施例的地图显示装置300包括:获取单元301、确定单元302、第一生成单元303、剪切波速值确定单元304、第二生成单元305和控制单元306。其中,获取单元301被配置成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其中,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目标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均位于目标区域内;确定单元302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第一生成单元303被配置成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剪切波速值确定单元304被配置成对于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以及上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第二生成单元305被配置成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其中,上述剪切波速地图对应上述目标区域;控制单元306被配置成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上述剪切波速地图。
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3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装置3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401、ROM 402以及RAM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4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4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408;以及通信装置409。通信装置4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4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4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4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4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408被安装,或者从ROM 4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4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其中,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目标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均位于目标区域内;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对于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根据上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以及上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上述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上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上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根据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上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上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上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其中,上述剪切波速地图对应上述目标区域;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上述剪切波速地图。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获取单元、确定单元、第一生成单元、剪切波速值确定单元、第二生成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控制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剪切波速地图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地图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目标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均位于目标区域内;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
对于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
根据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所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
根据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
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其中,所述剪切波速地图对应所述目标区域;
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剪切波速地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地震信号,根据所述地震信号和预设地震动预测方程,生成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中的基岩地震动反应谱对应所述目标区域;
根据所生成的各个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对上述至少一个基岩地震动反应谱进行调整,以确定场地地震动反应谱;
根据所述场地地震动反应谱和预设预警等级,确定是否执行地震报警操作;
响应于确定执行所述地震报警操作,控制相关联的终端设备执行所述地震报警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对应的钻孔层厚度组和对应所述钻孔层厚度组的钻孔层剪切波速值组,得到钻孔层厚度组集和钻孔层剪切波速值组集,其中,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对应的钻孔层厚度组所包括的各个钻孔层厚度的和为预设厚度值;
根据所述钻孔层厚度组集和所述钻孔层剪切波速值组集,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形坡度网格数据;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和所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将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样本点位置信息对应的地形坡度值确定为样本点地形坡度值,得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和所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将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对应的地形坡度值确定为目标点地形坡度值,得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包括: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和所述地形坡度网格数据,生成地形坡度半变异函数;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交叉半变异函数;
根据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所述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
根据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所述地形坡度半变异函数,生成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
根据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所述交叉半变异函数,生成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包括: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和所述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
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和所述交叉半变异函数,生成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于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所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剪切波速拉格朗日系数;
根据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所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所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所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和所述剪切波速拉格朗日系数,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误差值。
8.一种地图显示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样本点位置信息和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目标点位置信息所表征的位置均位于目标区域内;
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和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确定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和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
第一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和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和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
剪切波速值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对于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目标点位置信息,执行以下剪切波速值确定步骤:根据所述样本点位置信息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点地形坡度值集合中对应所述目标点位置信息的目标点地形坡度值,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根据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样本点坡度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样本点交叉半变异函数值矩阵、所述目标点剪切波速半变异函数值列向量和所述目标点交叉值列向量,生成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和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根据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权重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所述样本点坡度权重值集合和所述样本点地形坡度值集合,生成目标点剪切波速值;
第二生成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生成的目标点剪切波速值和所述样本点剪切波速值集合,生成剪切波速地图,其中,所述剪切波速地图对应所述目标区域;
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相关联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剪切波速地图。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648015.3A 2022-06-09 2022-06-09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5186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015.3A CN115186037B (zh) 2022-06-09 2022-06-09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8015.3A CN115186037B (zh) 2022-06-09 2022-06-09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6037A true CN115186037A (zh) 2022-10-14
CN115186037B CN115186037B (zh) 2023-06-13

Family

ID=8351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8015.3A Active CN115186037B (zh) 2022-06-09 2022-06-09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603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3410A (zh) * 2023-07-12 2023-10-2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元素浓度值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6975715A (zh) * 2023-07-31 2023-10-31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基于综合计算模型的场地类型划分方法、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18364A1 (en) * 2014-07-16 2016-01-21 Duk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stimating shear wave speed using statistical inference
CN106094022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一种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土层反射界面埋深的测量方法
WO2016196631A1 (en) * 2015-06-01 2016-12-08 Duk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ingle track location 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
US20190041506A1 (en) * 2016-04-21 2019-02-07 Duk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structive shear wave ultrasound imaging
EP3569155A1 (en) * 2018-05-16 2019-11-20 Esaote S.p.A. Method and ultrasound system for 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
CN112561990A (zh) * 2021-01-21 2021-03-26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定位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598615A (zh) * 2020-11-02 2021-04-02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障碍物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991465A (zh) * 2021-03-26 2021-06-18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相机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267814A (zh) * 2021-07-05 2021-08-17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场地剪切波速测算方法及装置
US20220137246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azimuthal anisotropy using cross-dipole sonic data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18364A1 (en) * 2014-07-16 2016-01-21 Duk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stimating shear wave speed using statistical inference
WO2016196631A1 (en) * 2015-06-01 2016-12-08 Duk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ingle track location 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
US20190041506A1 (en) * 2016-04-21 2019-02-07 Duk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structive shear wave ultrasound imaging
CN106094022A (zh) * 2016-06-06 2016-11-09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一种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土层反射界面埋深的测量方法
EP3569155A1 (en) * 2018-05-16 2019-11-20 Esaote S.p.A. Method and ultrasound system for 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
US20220137246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azimuthal anisotropy using cross-dipole sonic data
CN112598615A (zh) * 2020-11-02 2021-04-02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障碍物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561990A (zh) * 2021-01-21 2021-03-26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定位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991465A (zh) * 2021-03-26 2021-06-18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相机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267814A (zh) * 2021-07-05 2021-08-17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场地剪切波速测算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3410A (zh) * 2023-07-12 2023-10-2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元素浓度值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6913410B (zh) * 2023-07-12 2024-05-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元素浓度值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6975715A (zh) * 2023-07-31 2023-10-31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基于综合计算模型的场地类型划分方法、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6037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brahamson et al.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 California using nonergodic ground‐motion models
CN115186037B (zh) 地图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indsay et al. Towards real-time eruption forecasting in the Auckland Volcanic Field: application of BET_EF during the New Zealand National Disaster Exercise ‘Ruaumoko’
Kereszturi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asaltic lava flows in the Auckland Volcanic Field, New Zealand—implication for volcanic hazard assessment
JP2012510607A (ja) 地震損害予測及び回避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の方法
CN109671150B (zh) 基于数字地球的机场土方计算方法
Mărmureanu et al. From national to transnational seismic monitor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the Republic of Bulgaria, Republic of Moldova, Romania, and Ukraine
Quintanar et al. A seismic network for the Valley of Mexico: Pres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CN113536659A (zh) 一种震后道路受灾区域快速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271555A (zh) 一种岩溶塌陷应急处置多要素综合处理的信息平台系统
Zlatev et 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analysing big mass data using lab view
Cañón‐Tapia Vent distribution on Jeju Island, South Korea: Glimpses into the subvolcanic system
JP6891001B2 (ja) 地震動強さ分布の推定方法および推定システム
JP2008310036A (ja) 浸水深調査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Liebenberg et al. A GIS approach to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with an application to mining-related seismicity in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Chandler et al. Scenario predictions for potential near-field and far-field earthquakes affecting Hong Kong
CN115203893A (zh) 基于贝叶斯定理的砂岩比例不确定性区间缩小方法及系统
CN115437009B (zh) 钻孔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rice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loss-estimation modeling using uncertainties in earthquake parameters
Wang et al. Deterministic full-scenario analysis for maximum credible earthquake hazards
Pinheiro da Silva et al. Propagation and provenance of probabilistic and interval uncertainty in cyberinfrastructure-related data processing and data fusion
CN105510962A (zh) 一种余震影响范围的模拟方法
CN114331022A (zh) 井下作业安全信息的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Zhao et al. New ground-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s for significant duration of subduction intraslab and interface earthquakes in Japan
CN112748458B (zh) 用于现场精细变观的在线实时面元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