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2604A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2604A
CN115182604A CN202210906571.6A CN202210906571A CN115182604A CN 115182604 A CN115182604 A CN 115182604A CN 202210906571 A CN202210906571 A CN 202210906571A CN 115182604 A CN115182604 A CN 115182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crete
heat preservation
instruction
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065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2604B (zh
Inventor
童小根
张凯峰
罗作球
孟刚
王军
王敏
胡宇博
王佳敏
徐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Nor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Nor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Nor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065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2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2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2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2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2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24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 E04G21/246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eventing damage to building parts or finishing work during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ring concrete in situ, e.g. by covering it with protective she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其方法包括:基于温度采集设备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生成一级保温指令,基于一级保温指令和预设的保温设备对混凝土进行一级保温操作;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发出升温指令,基于升温指令和温度养护设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在进行升温操作时,实时判断内外温度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若小于,则发出升温停止指令和二级保温指令,基于升温停止指令停止升温操作,并基于二级保温指令通过保温设备对混凝土进行二级保温操作。本申请具有能够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养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产生的温度变化过程可分为:升温期、降温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实验数据表明,混凝土在浇筑后1-3天温度处于上升阶段,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3-5天内,5天以后混凝土温度处于下降阶段。
在温度上升阶段中,由于混凝土内部热量积聚不易散发,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当内外温差大到一定程度,表面的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浇筑一般选择温度比较适宜的季节,以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从而降低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但由于天气的不稳定,若发生气温骤降,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急剧散失,同样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的情况产生,不利于混凝土的养护。
发明内容
为了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有效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温度采集设备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所述内外温度差值是指所述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
将所述内外温度差值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生成一级保温指令,基于所述一级保温指令和预设的保温设备对所述混凝土进行一级保温操作;
若所述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发出升温指令,基于所述升温指令和所述预设的温度养护设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
在进行升温操作时,实时获取并判断所述内外温度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
若小于,则发出升温停止指令和二级保温指令,基于所述升温停止指令停止升温操作,并基于所述二级保温指令通过所述保温设备对所述混凝土进行二级保温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通过保温设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级保温操作,以减少热量散失,以减少内外温度差值继续增大的可能性;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通过温度养护设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加热升温操作,以减小内外温度差值,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风险;在升温至第二温度阈值以下后,通过保温设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级保温操作,进一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散失,从而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基于预设的温度采集设备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温度采集设备获取所述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所述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基于所述内部温度和所述表面温度获取内外温度差值;
所述温度采集设备包括多组一一对应的内部温度采集设备(1)和表面温度采集设备,所述内部温度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内部,所述表面温度采集设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一对应的内部温度采集设备和表面温度采集设备能够较为准确的测量到某一点的内外温度差值,进一步减少了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温度养护设备包括有加热带以及加热开关;
所述加热带,用于对所述混凝土表面进行加热操作;
所述加热开关,用于基于所述升温指令或者所述升温停止指令控制所述加热带执行加热和停止加热操作。
可选的,所述温度养护设备还包括有温度养护驱动装置,所述温度养护驱动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升温指令和所述升温停止指令控制所述加热带进行展开和收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省空间,同时对加热带进行保护。
可选的,所述保温设备设置有两组,所述保温设备包括保温毯和保温驱动装置,所述保温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保温毯进行展开和收纳,展开后的所述保温毯与所述混凝土表面贴合,用于对所述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操作;
所述一级保温操作指一组所述保温设备对所述混凝土起保温作用,所述二级保温操作指两组所述保温设备对所述混凝土起保温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保温设备的设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天气情况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进一步减少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湿度采集设备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值;
判断所述表面湿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一湿度阈值;
若低于,则判断所述混凝土表面是否正在执行保温操作;
若正在执行保温操作,则停止保温操作,并发出加湿指令;
若未执行保温操作,则直接发出加湿指令;
并基于所述加湿指令以及预设的湿度养护设备对所述混凝土表面进行加湿处理;
在进行养护时,实时获取所述表面湿度值,并判断所述表面湿度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
若高于,则生成加湿停止指令,并基于所述加湿停止指令停止加湿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湿度采集设备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值,并将表面湿度值与第一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能够较为科学地得知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开裂风险;若表面湿度值超出第一湿度阈值,则确定存在开裂风险,此时根据预设的湿度养护设备自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加湿处理,能够提高表面湿度值,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护;同时在升温过程中实时分析比较表面湿度值与第二湿度阈值,判断表面湿度值是否符合要求,若满足湿度要求,则停止加湿,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可选的,所述湿度养护设备包括加湿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加湿装置,用于对所述混凝土表面执行加湿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基于所述加湿指令和所述加湿停止指令控制所述加湿装置执行加湿或者停止加湿操作。
可选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件、限位槽和供水管,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开关和驱动件;
所述加湿件的底座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加湿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沿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加湿件内部开设有供水腔,所述供水腔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供水管用于向所述供水腔供水;
所述加湿件上设置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与所述供水腔连通,所述喷水孔方向朝向所述混凝土表面;
当所述供水件向所述供水腔供水时,所述加湿件能够通过所述喷水孔向所述混凝土表面喷水,实现加湿操作;
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供水管的供水与否以及驱动件的启动与否;
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加湿件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湿件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对混凝土进行全面均匀的加湿,提高了加湿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存储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从而,根据存储器及处理器制作终端设备,方便使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上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生成计算机程序,并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以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通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计算机程序的可读及存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中步骤S201-步骤S202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中温度采集设备和湿度采集设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中温度养护设备和保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中温度养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中保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中湿度养护设备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中湿度养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中喷水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温度采集设备;11、内部温度传感器;12、表面温度传感器;2、温度养护设备;21、加热带;211、牵引杆;22、驱动装置;221、加热收纳箱;222、第一电机;223、第一滑轮组;224、第一牵引绳组;225、收纳杆;226、复位件;23、液压缸;24、支撑板;3、保温设备;31、保温毯;32、第二电机;33、第二滑轮组;34、第二牵引绳组;35、保温收纳箱;4、湿度采集设备;5、湿度养护设备;51、加湿装置;52、控制装置;521、第二驱动件;53、喷水管;531、一级活动管;5311、第一连接孔;5312、第一限位环;532、二级活动管;5321、第二固定环;5322、第二限位环;5323、第二连接孔;533、三级活动管;5331、第三固定环;534、喷水孔;54、限位槽;541、丝杠;55、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预设的温度采集设备1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内外温度差值是指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
S102、将内外温度差值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S103、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生成一级保温指令,基于一级保温指令和预设的保温设备3对混凝土进行一级保温操作;
S104、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发出升温指令,基于升温指令停止一级保温操作,基于升温指令和预设的温度养护设备2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
S105、在进行升温操作时,实时获取并判断内外温度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
S106、若小于,则发出升温停止指令,基于升温停止指令停止升温操作,并基于保温设备3对混凝土进行二级保温操作。
根据温度采集设备1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一般来讲,内外温度差值过大的话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裂,因此,获取内外温度差值之后,将内外温度差值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得知内外温度差值是否异常,具体的分析对比过程可以在单片机等处理器中实现,以下均以单片机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根据施工人员的经验和实际情况预先设置,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在本实施例中,若内外温度差值高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混凝土表面存在开裂风险。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若获取到的内外温度差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此时无需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此时无需对混凝土进行升温操作,可以通过单片机发出一级保温指令,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级保温操作,以减少内外温度差值继续增大的可能性;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此时确定混凝土表面存在开裂风险,单片机发出升温指令,控制保温设备3停止一级保温操作,并利用预设的温度养护设备2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以减少混凝土表面开裂的风险,在升温操作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判断内外温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若已经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确定内外温度差值已经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发出升温停止指令和二级保温指令,温度养护设备2根据升温停止指令停止对混凝土表面的升温操作,同时,保温装置根据二级保温指令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级保温操作,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失。
具体地,温度采集设备1可以是设置在混凝土内部以及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基于温度采集设备1获取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S202、基于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获取内外温度差值。
具体地,参照图3,温度采集设备1包括内部温度采集设备1和表面温度采集设备1,分别为内部温度传感器11和表面温度传感器12,由上述可知,内部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混凝土内部,表面温度传感器12安装在混凝土表面。内部温度传感器11可以在混凝土浇筑时安装在混凝土内部,当混凝土为墙体时,具体安装位置可以安装在混凝土沿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从而能够准确地获取到混凝土内部温度,同时,内部温度传感器11随机设置有多个,能够获取到混凝土内部多个地方的内部温度,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内部温度获取的准确性。
表面温度传感器12安装在混凝土表面,具体可以安装在混凝土表面向内部延伸的5-10cm处,同时,表面温度传感器12与内部温度传感器11沿混凝土的厚度方向一一对应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混凝土同一位置的内外温度差值。
更具体地,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将测得的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以及表面温度实时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内部温度以及表面温度计算出内外温度差值,具体计算方法为:内部温度-表面温度=内外温度差值。一组内部温度传感器11和表面温度传感器12检测出来的内外温度差值为一项,当任意一项内外温度差值超出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单片机发出升温指令;当内外温度差值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时,确定内外温度差值已经处于温度要求范围内,此时发出升温停止指令。
例如,在单片机内预设第一温度阈值为25℃,当单片机分析到获取的内外温度差值为46℃-20℃=26℃>25℃时,确定此时内外温度差距过大,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养护,并发出升温指令;在温度养护设备2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在单片机内预设第二温度阈值为10℃,当单片机分析到内外温度差值为45℃-36℃=9℃<10℃时,确定内外温度差值已经满足要求,此时发出升温停止指令。
具体地,参照图4和图5,温度养护设备2包括加热带21和加热开关(图中未示出),其中,加热带21内部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连接有电源,在接通电源后,电热丝发热带动加热带21发热。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带21可以包裹在混凝土的外表面,在加热带21发热时,可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加热开关与加热带21连接,用于控制加热带21的启动与停止,加热开关具体可以为继电开关,例如常开继电开关,在单片机发出升温指令后,向加热开关提供高电平信号,控制加热开关闭合,此时加热带21通电发热,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处理。当单片机发出升温停止指令后,向加热开关提供低电平信号,控制加热开关断开,此时加热带21断电并停止发热。
参照图4和图5,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温度养护设备2还包括有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用于驱动加热带21进行展开和收卷,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包括加热收纳箱221和第一驱动组件。加热收纳箱221侧面开设有用于加热带21伸出的收卷口,在没有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时,加热带21处于收卷状态置于加热收纳箱221中;在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加热带21从收卷口伸出,并展开置于混凝土表面一侧,同时加热带21发热,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当升温结束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加热带21收卷至加热收纳箱221中,节省空间,并对加热带21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更具体地,当混凝土为墙体形状时,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可以设置有两组,分别置于混凝土沿厚度方向的两侧;当混凝土为方形时,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可以设置有四组,分别置于混凝土的周侧。以下以混凝土墙体一侧的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为例进行说明,加热收纳箱221为长条形,设置在混凝土墙体的一侧,并与混凝土墙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加热收纳箱221内,沿加热收纳箱22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收纳杆225,收纳杆225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收纳箱2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壁转动连接,同时,收纳杆225的端部连接有复位件226,在复位件226的作用下,收纳杆225保持弹性收缩状态。本实施例中复位件226可以为与收纳杆225同轴连接的发条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弹簧等复位件226,利用发条的复位特性使得收纳杆225保持弹性收缩状态。加热带21的一侧边与收纳杆225固定连接,在未进行升温操作时,加热带21收卷在收纳杆225上,并在复位件226的作用下保持收卷状态,
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22、第一滑轮组223和第一牵引绳组224,其中,第一滑轮组223包括两个固定在加热收纳箱221上方的定滑轮,且两个定滑轮分别置于加热收纳箱2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牵引绳组224包括两根牵引绳,其中一根牵引绳绕过一个定滑轮与加热带21顶部的一端连接,另一根牵引绳绕过两个定滑轮与加热带21顶部的另一端连接,且两个牵引绳均与置于加热收纳箱221一侧的第一电机222上的绕绳辊固定连接,并能够缠绕在绕绳辊上。因此,当第一电机222转动时,带动两根牵引绳绕第一滑轮组223移动,从而带动加热带21进行展开和收卷操作。另外,为了方便牵引绳对加热带21的牵引作用更加有效,在加热带21的顶端边侧固定有牵引杆211,牵引绳与牵引杆211固定连接,在牵引绳移动时,能够带动牵引杆211进行移动,继而控制加热带21的展开和收卷。同时,为了减少第一牵引绳组224脱离第一滑轮组223的可能性,在定滑轮上还设置有防脱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支撑板24下降时,减少第一牵引绳组224脱落的可能性。
更具体地,为了使得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便于收纳,在加热收纳箱2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竖直设置有液压缸23,液压缸23的底部置于地面或者地板上,在液压缸23的输出端上水平设置有支撑板24,支撑板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液压缸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因此液压缸23可以驱动支撑板2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一滑轮组223设置在支撑板24的下表面,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因此第一滑轮组223能够跟随支撑板24进行上下移动。
当在正常情况下时,即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液压缸23处于收缩状态,支撑板24置于加热收纳箱221上方,加热带21收卷于加热收纳箱221中;当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加热时,首先根据升温指令控制液压缸23的输出轴向上移动,带动支撑板24和第一滑轮组223上升,直至到达与混凝土墙同样高度,当支撑板24移动至目标高度时,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机222转动,驱动牵引绳将加热带21从加热收纳箱221中拉出并展开,打开加热开关即可使得加热带21发热,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
参照图4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保温设备3与温度养护设备2类似,包括保温毯31和用于驱动保温毯31进行展开和收卷的保温驱动装置22,在加热收纳箱221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温收纳箱35,保温收纳箱35为长条形,设置在混凝土墙体与加热收纳箱221中间,并与加热收纳箱221平行。同样地,保温收纳箱35内部构造与加热收纳箱221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毯31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保温棉毡、保温被等,保温毯31在未使用时收卷在保温收纳箱35内,在展开时可以与混凝土表面贴合,以形成保温隔热层,对混凝土进行保温。
为了方便将保温毯31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保温驱动装置22包括第二电机32、第二滑轮组33和第二牵引绳组34,其中,第二电机32与第二牵引绳组34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牵引绳组34与第二滑轮组33的连接方式与上述加热带21以及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的连接关系相同,且第二滑轮组33与第一滑动组结构相同,同样固定在支撑板24上,并跟随支撑板24的移动而移动。同样地,为了方便将保温毯31展开,在保温毯31的顶部边侧固定有牵引杆211,牵引杆211与第二牵引绳组34固定连接,从而利于第二牵引绳组34将保温毯31展开。
通过上述设置,在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操作时,单片机发出一级保温指令,液压缸23根据一级保温指令驱动支撑板24向上移动,在支撑板24上升至目标高度时,第二电机32启动,带动第二牵引绳组34将保温毯31从是保温收纳箱35向上拉伸,使得保温毯31展开并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温层,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级保温处理。
参照图4和图6,在天气寒冷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温度较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容易变大,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加热后,混凝土表面的热量容易散失,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采用多加一层或者多层保温毯31的方式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操作,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在本实施例中,保温设备3设置有两套,两个保温收纳箱35可以以叠放的形式设置,且第二个保温毯31展开后,与第一个保温毯31贴合设置,形成对混凝土表面的双层覆盖设置,也即执行二级保温操作。
具体地,当内外温度差值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此时无需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此时无需对混凝土进行升温操作,可以通过单片机发出一级保温指令,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级保温操作,以减少内外温度差值继续增大的可能性;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此时确定混凝土表面存在开裂风险,单片机发出升温指令,控制保温设备3停止一级保温操作,并利用预设的温度养护设备2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以减少混凝土表面开裂的风险,在升温操作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判断内外温度差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若已经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确定内外温度差值已经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发出升温停止指令和二级保温指令,温度养护设备2根据升温停止指令停止对混凝土表面的升温操作,同时,保温装置根据二级保温指令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级保温操作,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失。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少内外温度差值继续增大的可能性;若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通过温度养护设备2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加热升温操作,以减小内外温度差值,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风险;在升温至第二温度阈值以下后,通过保温设备3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级保温操作,进一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散失,从而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实施例2,
参照图7,本申请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1、基于预设的湿度采集设备4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值;
S302、判断所述表面湿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一湿度阈值;
S303、若低于,则判断所述混凝土表面是否正在执行保温操作;
S304、若正在执行保温操作,则停止保温操作,并发出加湿指令;
S305、若未执行保温操作,则直接发出加湿指令;
S306、基于所述加湿指令以及预设的湿度养护设备5对所述混凝土表面进行加湿处理;
S307、在进行养护时,实时获取所述表面湿度值,并判断所述表面湿度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
S308、若高于,则生成加湿停止指令,并基于所述加湿停止指令停止加湿操作。
根据湿度采集设备4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值,一般来讲,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相较于混凝土内部蒸发快,如果混凝土表面的湿度过低,同样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获取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值,对表面湿度值与预设的第一湿度阈值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得知表面湿度值是否异常,具体的分析对比过程同样可以在单片机等处理器中实现。
第一湿度阈值可以根据施工人员的经验和实际情况预设,若表面湿度值低于第一湿度阈值,确定混凝土表面相对比较干燥,存在开裂风险,此时单片机发出加湿指令,预设的湿度养护设备5基于加湿指令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加湿操作,一般通过向混凝土表面喷水来实现加湿操作,即可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值,对混凝土进行保护,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在发出加湿指令之前,需要判断混凝土当前是否正在执行保温操作,若正在执行保温操作,则停止保温操作,并发出加湿指令;若未执行保温操作,则直接发出加湿指令,从而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加湿效果。
在进行加湿的过程中,继续实时获取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值,由于混凝土表面正在进行加湿,表面湿度值是变大的,当表面湿度值高于预设的第二湿度阈值时,确定表面值已经符合湿度要求,此时单片机发出加湿停止指令,湿度养护设备5基于加湿停止指令停止对混凝土表面的加湿操作。
具体地,参照图8,湿度采集设备4可以是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并随机安装在混凝土内部距离表面5-10cm处,用于采集混凝土的实时表面湿度值。湿度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将采集的表面湿度值传输至单片机,由单片机将表面湿度值与预设的第一湿度阈值和第二湿度阈值进行分析对比,并输出加湿指令或者加湿停止指令。
例如,在单片机内预设第一湿度阈值为60%,当单片机分析到获取的表面湿度值为59%<60%时,确定混凝土表面湿度过低,此时单片机发出加湿指令,并控制湿度养护设备5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加湿处理,以提高混凝土表面湿度。
在湿度养护设备5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加湿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值,在单片机内预设第二湿度阈值为80%,若单片机分析到表面湿度值为81%>80%,确定混凝土表面湿度值正常,此时发出加湿停止指令,并控制湿度养护设备5停止对混凝土的加湿操作。
具体地,参照图9和图10,湿度养护设备5包括加湿装置51和控制装置52,加湿装置51用于对混凝土表面执行加湿操作,控制装置52用于根据加湿指令或者加湿停止指令控制加湿装置51的启动与停止。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加湿装置51可以是水管,水管连接有水泵,控制装置52可以为继电开关,例如常开继电开关,当单片机发出加湿指令时,向控制装置52提供高电平信号,控制装置52闭合,水泵启动,通过水管即可向混凝土表面喷水,以执行加湿操作;当单片机发出加湿停止指令时,向控制装置52提供低电平信号,控制装置52打开,水泵关停,以停止加湿操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加湿装置51包括加湿件、限位槽54和供水管55,其中,加湿件可以为竖直设置的喷水管53,喷水管53与供水管55连通,供水管55用于向喷水管53供水,以使喷水管53向混凝土表面喷水。限位槽54的长度方向与混凝土的两侧表面平行设置,并置于混凝土与温度养护设备2之间,更具体地,可以置于保温收纳箱35上方。喷水管53的底部与限位槽54滑动配合,使得喷水管53能够沿限位槽54的长度方向移动,对混凝土表面的加湿更加均匀全面。其中,限位槽54可以在地面上开设形成,也可以是成形的模具。
参照图9和图10,喷水管53为多级滑动连接的活动管,本实施例以三级为例进行说明,分别为一级活动管531、二极活动管和三极活动管,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四级、五级等。一级活动管531、二级活动管532和三级活动管533内部均设置有供水腔。其中,一级活动管531的底座置于限位槽54内,并能够在限位槽54内沿限位槽54的长度方向滑动,在一级活动管531远离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311,在第一连接孔5311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限位环5312,二级活动管532的底座外侧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环5321,二级活动管532的底座置于第一连接孔5311内,同时第二固定环5321与第一限位环5312对应卡接。第二固定环5321的直径与一级活动管531内壁直径相同,使得二级活动管532能够与一级活动管531滑动连接,并且二级活动管532内的供水腔与一级活动管531内的供水腔通过第一连接孔5311连通。
同理,三级活动管533的底座与二级活动管532的底座连接方式和一级活动管531与二级活动管532的连接方式相同,通过三级活动管533底座上的第三固定环5331和二级活动管532上的第二限位环5322对应卡接,三级活动管533内的供水腔可以通过设置在二级活动管532顶部的第二连接孔5323与二级活动管532内部的供水腔连通,且三级活动管533顶部设置为密封状态。同时,将一级活动管531与二级活动管532的滑动连接处以及二级活动管532和三级活动管533的滑动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通过上述设置,一级活动管531、二级活动管532和三级活动管533内部的供水腔均连通。
三级活动管533与供水管55连通,供水管55连通有水泵(图中未示出)。当水泵未启动时,三级活动管533和二级活动管532由于重力作用能够收缩在一级活动管531的供水腔内;当水泵启动时,向一级活动管531的供水腔供水,在水压的作用下,三级活动管533和二级活动管532会向上移动,直至第二固定环5321顶面与第一限位环5312底面抵接,第三固定环5331顶面与第二限位环5322底面抵接。
在一级活动管531、二级活动管532和三级活动管533朝向混凝土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喷水孔534,喷水孔534直径较小,出水量远小于水泵的供水量,在水泵启动时,由于水压作用将二级活动管532和三级活动管533从一级活动管531的供水腔内顶出,同时从喷水孔534处向混凝土表面喷水,从而实现混凝土表面的加湿操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加湿效果,可以对喷水孔534进行雾化处理。
具体地,在限位槽54内沿限位槽5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丝杠541,丝杠541的两端与限位槽5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侧壁转动连接。一级活动管531的底座上开设有与丝杠541啮合的活动孔,因此,驱动丝杠541转动即可带动一级活动管531在限位槽54内移动。
为了方便控制一级活动管531在限位槽54内移动,控制装置52包括第二驱动件521和控制开关(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件521为设置在限位槽54一端的电机,电机的驱动轴与丝杠541同轴固定连接,因此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即可控制喷水管53沿限位槽54的长度方向移动。控制开关为继电开关,同时控制水泵的启停和电机的启停。
例如,单片机发出加湿指令后,控制开关控制水泵和电机启动,在水泵的作用下,使得二级活动管532和三级活动管533伸出,朝向混凝土表面喷水,同时电机驱动一级活动管531在限位槽54内移动,能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全面加湿,提高加湿效果。在单片机上预设电机的正反转程序,当一级活动管531移动至限位槽54的一端时,控制电机改变转动方向,一级活动管531反向移动,能够反复进行加湿,进一步提升加湿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的实施原理为:根据湿度采集设备4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值,并将表面湿度值与第一湿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能够较为科学地得知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开裂风险;若表面湿度值超出第一湿度阈值,则确定存在开裂风险,此时根据预设的湿度养护设备5自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加湿处理,能够提高表面湿度值,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护;同时在升温过程中实时分析比较表面湿度值与第二湿度阈值,判断表面湿度值是否符合要求,若满足湿度要求,则停止加湿,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
其中,计算机装置可以采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云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并且,计算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以及总线等。
其中,处理器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单元(CPU),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也可以采用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存储器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的硬盘或者内存,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C)、安全数字卡(SD)或者闪存卡(FC)等,并且,存储器还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与外部存储设备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通过本计算机装置,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存储于存储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上,方便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并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
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件形式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元器件。
其中,通过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将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并执行于处理器上,以方便上述方法的存储及应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温度采集设备(1)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所述内外温度差值是指所述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
将所述内外温度差值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分析,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生成一级保温指令,基于所述一级保温指令和预设的保温设备(3)对所述混凝土进行一级保温操作;
若所述内外温度差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发出升温指令,基于所述升温指令和所述预设的温度养护设备(2)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升温操作;
在进行升温操作时,实时获取并判断所述内外温度差值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二温度阈值;
若小于,则发出升温停止指令和二级保温指令,基于所述升温停止指令停止升温操作,并基于所述二级保温指令通过所述保温设备(3)对所述混凝土进行二级保温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温度采集设备(1)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值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温度采集设备(1)获取所述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所述混凝土的表面温度;
基于所述内部温度和所述表面温度获取内外温度差值;
所述温度采集设备(1)包括多组一一对应的内部温度采集设备(1)(1)和表面温度采集设备(1),所述内部温度采集设备(1)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内部,所述表面温度采集设备(1)设置在所述混凝土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养护设备(2)包括有加热带(21)以及加热开关;
所述加热带(21),用于对所述混凝土表面进行加热操作;
所述加热开关,用于基于所述升温指令或者所述升温停止指令控制所述加热带(21)执行加热和停止加热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养护设备(2)还包括有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所述温度养护驱动装置(22)用于基于所述升温指令和所述升温停止指令控制所述加热带(21)进行展开和收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设备(3)设置有两组,所述保温设备(3)包括保温毯(31)和保温驱动装置(22),所述保温驱动装置(22)用于驱动所述保温毯(31)进行展开和收纳,展开后的所述保温毯(31)与所述混凝土表面贴合,用于对所述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操作;
所述一级保温操作指一组所述保温设备(3)对所述混凝土起保温作用,所述二级保温操作指两组所述保温设备(3)对所述混凝土起保温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湿度采集设备(4)实时获取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湿度值;
判断所述表面湿度值是否低于预设的第一湿度阈值;
若低于,则判断所述混凝土表面是否正在执行保温操作;
若正在执行保温操作,则停止保温操作,并发出加湿指令;
若未执行保温操作,则直接发出加湿指令;
并基于所述加湿指令以及预设的湿度养护设备(5)对所述混凝土表面进行加湿处理;
在进行养护时,实时获取所述表面湿度值,并判断所述表面湿度值是否高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
若高于,则生成加湿停止指令,并基于所述加湿停止指令停止加湿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养护设备(5)包括加湿装置(51)和控制装置(52);
所述加湿装置(51),用于对所述混凝土表面执行加湿操作;
所述控制装置(52),用于基于所述加湿指令和所述加湿停止指令控制所述加湿装置(51)执行加湿或者停止加湿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51)包括加湿件、限位槽(54)和供水管(55),所述控制装置(52)包括控制开关和第二驱动件(521);
所述加湿件的底座置于所述限位槽(54)内,所述加湿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54)内沿所述限位槽(54)的长度方向滑动;
所述加湿件内部开设有供水腔,所述供水腔与所述供水管(55)连通,所述供水管(55)用于向所述供水腔供水;
所述加湿件上设置有喷水孔(534),所述喷水孔(534)与所述供水腔连通,所述喷水孔(534)方向朝向所述混凝土表面;
当所述供水件向所述供水腔供水时,所述加湿件能够通过所述喷水孔(534)向所述混凝土表面喷水,实现加湿操作;
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供水管(55)的供水与否以及第二驱动件(521)的启动与否;
所述第二驱动件(521)用于驱动所述加湿件在所述限位槽(54)内移动。
9.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程序时,采用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时,采用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06571.6A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Active CN115182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6571.6A CN115182604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06571.6A CN115182604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2604A true CN115182604A (zh) 2022-10-14
CN115182604B CN115182604B (zh) 2023-08-22

Family

ID=83520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06571.6A Active CN115182604B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260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4382A (ko) * 2010-12-09 2012-06-19 현대건설주식회사 콘크리트 양생시 파이프 쿨링 기술을 응용한 콘크리트 온도차 저감 시스템, 그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콘트리트 온도차 저감 양생공법 및 그 공법에 의해 양생된 구조물
JP2013049963A (ja) * 2011-08-30 2013-03-14 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トンネル覆工コンクリートの養生装置
JP2013252983A (ja) * 2012-06-06 2013-12-19 Takenaka Doboku Co Ltd 温度応力解析に基づいたコンクリート養生管理システム
JP2018178377A (ja) * 2017-04-03 2018-11-15 株式会社安藤・間 コンクリート部分冷却方法、及び循環冷却システム
CN108908673A (zh) * 2018-09-12 2018-11-30 云南建投第十建设有限公司 高寒低压地区预制t梁蒸压养护方法
CN208645644U (zh) * 2018-05-18 2019-03-26 北京金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凝土试块养护装置
CN110107102A (zh) * 2019-05-13 2019-08-0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基础冬期施工全自动节能保温暖棚
CN113956071A (zh) * 2021-10-18 2022-01-21 湖南科技大学 用于桥墩大体积混凝土的装配式覆盖保温装置及使用方法
WO2022044331A1 (ja) * 2020-08-31 2022-03-0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湿度調整装置及び湿度調整方法
CN216787901U (zh) * 2022-02-25 2022-06-21 青岛诚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
CN114788487A (zh) * 2021-01-26 2022-07-26 泗县龙宇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一种自动回落式一体化灌溉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4382A (ko) * 2010-12-09 2012-06-19 현대건설주식회사 콘크리트 양생시 파이프 쿨링 기술을 응용한 콘크리트 온도차 저감 시스템, 그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콘트리트 온도차 저감 양생공법 및 그 공법에 의해 양생된 구조물
JP2013049963A (ja) * 2011-08-30 2013-03-14 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トンネル覆工コンクリートの養生装置
JP2013252983A (ja) * 2012-06-06 2013-12-19 Takenaka Doboku Co Ltd 温度応力解析に基づいたコンクリート養生管理システム
JP2018178377A (ja) * 2017-04-03 2018-11-15 株式会社安藤・間 コンクリート部分冷却方法、及び循環冷却システム
CN208645644U (zh) * 2018-05-18 2019-03-26 北京金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凝土试块养护装置
CN108908673A (zh) * 2018-09-12 2018-11-30 云南建投第十建设有限公司 高寒低压地区预制t梁蒸压养护方法
CN110107102A (zh) * 2019-05-13 2019-08-09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基础冬期施工全自动节能保温暖棚
WO2022044331A1 (ja) * 2020-08-31 2022-03-0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湿度調整装置及び湿度調整方法
CN114788487A (zh) * 2021-01-26 2022-07-26 泗县龙宇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一种自动回落式一体化灌溉设备
CN113956071A (zh) * 2021-10-18 2022-01-21 湖南科技大学 用于桥墩大体积混凝土的装配式覆盖保温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787901U (zh) * 2022-02-25 2022-06-21 青岛诚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冬季施工混凝土养护保温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2604B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8036B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drying of water damaged buildings
RU2633295C2 (ru)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и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ветр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установки
WO2009058724A3 (en) Device for applying cooling mist to individuals without water accumulation
CN103017496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及方法
CN102969556B (zh) 卫星天线喇叭口面除湿器
CN115182604A (zh)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4575813A (zh) 自降温电缆及其降温方法
CN111258361B (zh) 应用于防凝露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9687665B (zh) 潜油泵电机定子浸漆方法
JP5518971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US20160309664A1 (en) Inflatable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and multi-span greenhous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7141558A (ja) コンクリートの寒中養生装置および寒中養生方法
CN105186337A (zh) 一种开关柜除湿装置
CN205011091U (zh) 一种地毯打卷装置
CN204166970U (zh) 自降温电缆
CN108539938A (zh) 一种现场提高大型电机绝缘性能的方法
CN106020148A (zh) 一种新型智能变频除湿系统
US20210203267A1 (en) Electric motorization system with a preheating function for protecting the motor thereof against the condensation
KR200461697Y1 (ko) 모터 자동 건조장치
CN104064996B (zh) 架空地线提线器
CN207498831U (zh) 内外pe层有间隙带铠钢绞线成品索体
CN207464152U (zh) 一种用于连铸铅带板栅卧式收卷的装置
CN205610161U (zh) 一种电力设备的紧固装置
CN204577927U (zh) 高效散热的配电柜
CN108183411A (zh) 一种智能型预装式变电站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